当前日期:

诗经

朝代:先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br/><br/>《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br/><br/>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br/><br/>《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br/><br/>
上一篇:邹智
下一篇:张玉娘

作品列表

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查看译释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婚姻之故,言就尔居。
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婚姻之故,言就尔宿。
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查看译释

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榖。
罄无不宜,受天百禄。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
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查看译释

黍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查看译释

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掬。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查看译释

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查看译释

九罭

九罭[1]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查看译释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
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
今我来思,雨雪载途。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查看译释

棫朴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查看译释

绵蛮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去远,我劳如何。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查看译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