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张昭(1921-1978),太和县坟台人。1948年参加教育工作。任坟台、刘关小学负责人,以坚持灾区教育称著。1951年暑期,奉调创办大新小学,当时灾情严重,政府拨款甚微,他依靠当地领导和群众献工献料,很快建成30间校舍,秋后如期开学。1952年,清浅小学因兴修茨河被拆除,暑假调张昭前往重建,未几落成。1953年冬,调他扩建清真小学,完成建校任务18间。1955年,调原墙区创建原墙小学,半年内建校舍50余间。经县教育局检查,其所建校舍与别校相比,速度快、造价低、质量好。原因是他认真负责,要求严格,在建原墙小学时,他塔庵棚,住工地,日夜操劳,不让一草一木受损。建成之后,他因劳累过渡,卧病20余日。
1958年,县内各大学校配“政治校长”,张昭以“业务校长”退居二位。政治校长嫉妒他在教师中的威信,屡屡刁难,张昭逆来顺受,委屈求全。教师不平,反映到县文教局,经过调查,调到县城主持函授站工作。
“文革”期间,函授停办,调张昭创办阮桥中学,任后勤组长。时已年近半百,身体不好,但事无巨细,仍要亲自过问。学校建成后,又用节余款建围墙一周,同时兴建、同样拨款的其他学校皆不能做到。
张昭一生建校多所,大量钱物过手,而本人一无所染,平时学校为教师搞点福利,他从不先取,不多取。死之日,家中仅有土改时的老屋三间,且与兄嫂两家分住。曾是太和县一至六届人大代表。(太和县志)
上一篇:张炯
下一篇:张淑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