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杨星海(1891—1969),原名杨逢源。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幼年家境贫寒,直到17岁时始上学。
辛亥革命后,他追随堂兄杨铭源去北京、上海读书学习,受到-及爱国思想的熏陶。在上海街头,他目睹外国人横行无忌,任意欺侮中国人,极为愤慨。一次,他碰见日本人无故痛打一位拉黄包车的中国人,即上前一拳将日本人打倒在地。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上海学生积极响应,杨星海组织学生上街-,抵制洋货,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行为,被推选为上海学生联合总会副干事兼澄衷中学学生代表。
回陕后任教,他时常给学生讲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的罪行,启发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23—24年(1934—1935),杨星海在宜君县城内高小任校长时,又受到强自修等进步师生的革命思想影响,对师生中的革命活动积极给予支持和掩护。到校不久,就设法收回被前任校长开除的王清廉、杨昆山等16名进步学生。
杨星海一生热爱教育事业。26年(1937),宜君县仅有县城内一所高等小学。当他看到五里镇附近学生多、上学难的情况后,便和王清廉、胡树青、和志道等10多人,共同发起募捐活动,筹办五里镇中心小学,他被推选为校长。他和应聘的教师带领招收的第一期学生,边上课边劳动建校。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在五里镇北街关帝庙旧址上,建立了宜君县五里镇中心小学。
29年(1940)夏季,中共宜君县工委书记王润民被捕叛变,致使几十名共产党员被捕,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端阳节前一天晚上,宜君县政府令五里镇联保处逮捕杨建舟。杨星海得到消息后,连夜派学生送信,使杨建舟得以脱险。
1950年,他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和县政府委员。1956年,被选为副县长。在任职期间,杨星海广泛联系群众,对分管的文化、教育、卫生工作尽职尽责。
1969年,“文革”正处于混乱状态,78岁高龄的杨星海经受不了“造反派”的摧残,于11月27日含冤去世。1978年4月21日,中共宜君县委为杨星海召开追悼大会,为他恢复了名誉。
上一篇:李榻山
下一篇:杨华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