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巢湖地区位于安徽省中部,东及南部滨临长江,西部环抱巢湖。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0°56′~32°02′与东经117°00′~118°29′之间。南北宽约122公里,东西长约133公里,面积928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7%。该地区东北与滁州市的全椒县及江苏的江浦县为邻,东南与马鞍山市及当涂县、芜湖市及芜湖县、繁昌县、铜陵市、铜陵县隔江相望,西北与合肥市及肥东、肥西县为界,西南与安庆地区枞阳县、桐城市毗连,西与六安地区舒城县相接。现全区共设巢湖市、庐江、无为、和县、含山1个市4个县,下设4个街道办事处,64个乡,62个镇。行政公署设巢湖市区。
一、名称由来、疆域变迁
〔名称由来〕
民国38年(1949年)4月15日,由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第一号令公布成立巢湖专区(6月,正式成立巢湖专区专员公署,驻巢城),至1952年3月28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撤销。它的第一次存在时期前后仅3年。1965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巢湖专区,至1971年3月29日改称巢湖地区。
巢湖专区(地区)的命名以位于巢湖东南部,环抱巢湖为名。其驻地,初为巢县巢城,1982年11月25日后为巢湖市区。行署与市均以巢湖命名,原来巢县名也源于巢湖。
〔疆域变迁〕
巢湖专区初建时(1949年4月15日~1952年3月28日)范围最大,辖区最多。时领三河市(今肥西县三河镇)、巢县(驻柘皋镇)、无为(驻无城镇)、含山(驻环峰镇)、和县(驻历阳镇)、庐江(驻城关镇)、湖西(驻今庐江县盛家桥镇)、肥东(驻店埠镇)7个县1个市。同年7月1日,撤销湖西县,并入庐江县,范围不变,领6个县1个市。1950年3月,撤销三河市,并入肥西县,为三河区,增辖肥西县,仍为7个县,范围最大,直至1952年1月30日撤销巢湖专区(3月28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正式批准),并将无为、庐江、巢县、含山、和县划属芜湖专区,肥西县划属六安专区,肥东县划属滁县专区。
1965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巢湖专区,将属芜湖专区的巢县、无为、含山、和县和滁县专区的肥东县及六安专区的庐江县划入新设的巢湖专区,辖6个县,比建国初的巢湖专区少肥西1个县。1983年6月7日,将肥东县划入合肥市,仅辖5个县(后巢县改为巢湖市)。现辖4个县1个市,范围至今不变。具体县与县之间的疆域变化,待介绍各县时再述。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巢湖地区开发较早。境内新旧石器时期遗址很多。其中,位于和县县城历阳镇以北15公里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的和县猿人遗址是江淮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洞穴遗址。在1980年10月和1981年6月,发掘出头盖骨、下颌骨、顶骨、额骨眶上部、上下臼齿、上内侧门牙等人类化石,距今已有三四十万年。类似旧石器时期遗址还有1982年4月,在位于今巢湖市区6公里银屏区岱山乡银山村的银山山坡上发现早期智人青年女性枕骨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大致与和县猿人、北京猿人同时代,距今约三十万年。这些都说明江淮地区早在三四十万年前已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新石器时期已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最典型的要数位今含山县城环峰镇南约30公里的长岗乡凌家滩新石器时期遗址,从15座古墓中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玛瑙、水晶等随葬品700多件。其中,玉人、玉龟、玉龙、玉虎、玉猪、玉璜、玉璧、玉扣等及原始玉八卦图形玉器,揭示出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形成河洛图书和八卦概念,表明了早在5000年前这里已有高度的文明。其它地区的新石器遗址和商周遗址更多。最著名的要数1984年春,在含山县仙踪镇附近发掘的广达2万平方米的大城墩遗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大宗文物:釜形鼎、夹砂红陶,外红内黑,属典型的大汶口文化;黑陶、碗、陶纺轮、青铜刀、骨椎等生产工具则是典型的龙山文化,泥黄褐陶鼎则为二里头文化的代表;夹沙灰陶鬲属商代文化,青铜削则又属周文化,说明这一地区与中原、黄河文化关系密切。远古时期,这里是蛮夷民族的聚居区,也是中国长江、黄河两大古文明的交汇地区。三代及夏有古巢等方国,殷商时代为南巢方国,西周为巢伯国。春秋时期,先后为吴、楚北上的争夺地,巢国先后附属于吴、楚国。《史记》就有楚平王十年(前519年),楚太子建驻居巢的记载,是楚、吴北上重镇之一。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吴赶走楚兵后灭掉巢国,先后为吴、楚城邑。与巢邑相匹的,在今无为县境有襄安(今襄安镇)、驾邑等。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置九江郡(治寿春邑,今寿县城关镇),在今境内设历阳(治今和县城历阳镇)、居巢(今巢湖市区东北2.5公里)、襄安(治今无为县襄安镇)等县。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九江郡属英布九江国(都六,今六安市北城北乡张巷村白沙城)。高祖五年(前202年),改属英布淮南国(仍都六)。十一年七月,九江郡属汉,前后在今境内设历阳(治今和县历阳镇)、皋(治今巢湖市柘皋镇)、襄安(治今无为县襄安镇)、临湖(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壁村)、居巢(治今巢湖市区东北2.5公里)、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城池埂)6个县。十月庚午,九江郡改属刘长淮南国(改都寿春邑,今寿县城关镇)。文帝七年(前173年),九江郡归汉。十二年,改属刘喜淮南国(仍都寿春邑)。十六年四月丙寅,改九江郡为淮南国(仍都寿春邑)。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为九江郡(仍治寿春邑)。二年七月壬子,撤销江南庐江郡,分衡山郡东部及九江郡南部地区设江北新庐江郡(治舒县),今境内秦汉古县中的历阳、皋2个县属九江郡;襄安、临湖、居巢、舒县4个县属庐江郡。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庐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汉,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改历阳县为“明义县”,改襄安县为“庐江亭”,改舒县为“昆乡县”。
〔东汉〕
初,恢复旧郡、县名,撤销皋县,今境内属扬州(先后治历阳,今和县城历阳镇。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建安五年即200年,移治合肥,今为市),设历阳县,属九江郡(治阴陵,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居巢(治今巢湖市区东北2.5公里)、临湖(仍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壁村)、襄安(仍治襄安镇)、舒县(仍治今庐江县城池埂)5个县属庐江郡。其中,居巢县在永平元年(58年),明帝封宣帝元孙刘般子刘恺为居巢侯,恺让给其弟刘宪为居巢侯,历3世绝,复为居巢县。建光元年(121年),贬乐成王刘苌为临湖侯,后国除为县。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渡江,据有江左。建安四年(199年),庐江郡迁治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五年,移扬州治合肥(今为市)。十六年,在建业另建扬州。十九年,庐江郡也随之一分为二,孙吴庐江郡仍治皖县(今潜山县梅城镇),曹魏改治阳泉县(今霍邱县临水镇)。
〔三国·吴国、魏国〕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汉,黄初三年(222年)十月,吴建元黄武,今行署为吴、魏分领,各属扬州。魏国扬州(治合肥,今为市)辖区涉及今无为、庐江县北部及巢湖市以北部分属庐江郡(先后治阳泉,今霍邱县临水镇。六安,今六安市区)、淮南郡(治合肥新城,位今肥西县境),不设县;今庐江县南部及无为县、含山、和县属吴国扬州(治建业,今南京市)庐江郡(治皖县,今潜山县梅城镇),境内也因在吴、魏长期拉锯战中,江淮士民纷纷渡江,城廓为墟,田庐荒废而撤销汉末所有县。当时,魏国在江淮地区以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合肥(今为市)为重镇,吴以皖城、牛渚圻(今马鞍山市采石镇)、濡须坞(今含山县东关镇与巢湖市钓鱼乡关山傅村西南)为军事重镇。其中,淮南郡变化较大,初仍为九江郡(治寿春)。黄初二年,改为曹邕淮南公国(仍都寿春)。四年,国除为淮南郡。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为曹彪楚王国(仍都寿春)。嘉平元年(249年),复为淮南郡(改治合肥新城)。
〔西晋〕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恢复舒县(改治今舒城县城关镇),仍属扬州(改治合肥)淮南郡(改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太康元年(280年),扬州改治建业(今南京市),合两庐江郡为一,改治舒县(今舒城县城关镇),恢复居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东北2.5公里)、临湖(仍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壁村)、襄安(仍治今无为县襄安镇)3个县;淮南郡(仍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复立历阳县(治今和县历阳镇)。六年,新置乌江县(治今和县乌江镇)。十年十一月甲申,淮南郡改为司马允淮南国(仍都寿春)。永泰元年(300年)八月,淮南国除为郡(仍治寿春)。永兴元年(304年),分淮南郡的历阳、乌江2个县置历阳郡(治历阳)。惠帝末年,扬州改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历西晋末,扬州在今境内设5个县。其中,历阳、乌江2个县属历阳郡,已与淮南郡无关;居巢、临湖、襄安3个县属庐江郡。
〔东晋〕
永嘉乱后,北方士民纷纷南徙,江淮地区士民也纷纷过江,但东晋初年由于祖逖等北伐,今境内仍保有西晋旧有设置。永昌元年(322年),豫州刺史祖约退守寿春,创豫州侨置于江淮、江南地区之始。咸和四年(329年),侨置芜湖(今为市)的豫州刺史督豫、扬二州之江西宣城诸军事领宣城太守庾亮镇宣城(今宣州市区),以内史镇芜湖,领江淮间郡县。自后,豫州取代扬州在江淮地区的地位,今境内属侨置的豫州。豫州也随战争向江淮地区延伸,豫州治也不断南移。其中,永和九年(353年),豫州改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咸安元年(371年),改驻历阳;太元十二年(387年),三驻历阳。尤其是义熙九年(413年)“土断”后,扬州正式退出江淮地区。豫州在今境内共设土侨郡县有:历阳郡(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曾三兼豫州治)设历阳、乌江县(仍治和县乌江镇)。大兴二年(319年),侨置龙亢县(治今含山县东山乡龙村北500米处),计3个县。咸和四年,庐江郡(初治阳泉,今霍邱县临水镇;孝武间,移治,今霍山县上元街村,并废阳泉县,后改治舒,今舒城县城关镇)割属豫州,今境先后设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晋乱后废)、临湖(仍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壁村,东晋乱后废)、襄安(仍治今无为县襄安镇,东晋乱后废)3个县。九年,侨置南谯郡(治山桑,今巢湖市秀芙乡芙蓉岭下),设山桑、蕲县(治今巢湖市区)、扶阳(治今无为县徐岗乡山水涧)、城父(疑侨于今巢湖市烔炀镇西)、銍县(治于今巢湖市、无为县一带)。咸康二年(336年),在今和县、含山县一带侨置颍川郡(治今和县新唐乡后唐一带),设邵陵、临颍、曲阳3个侨县,均没有留下遗址。汝阳郡(治今和县、含山县一带,领2个县)设武津、汝阳2个县(没有留下遗迹)。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宋代晋,今境内仍属豫州。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改属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元嘉七年(430年)十月甲寅,改属豫州(治睢阳,今寿县城关镇)。十六年闰月戊戌,复属南豫州(仍治历阳)。二十二年,仍属豫州(仍治睢阳)。大明三年(459年)七月丙戌,改属侨治于历阳的南豫州。泰始二年(466年)九月,改分属东豫州(治历阳)有历阳、颍川郡;西豫州(治睢阳)有南谯、庐江等郡。三年五月辛酉,并2个州为豫州(治睢阳)。五年,历阳郡改属南豫州(治宣城,今宣州市区),余属豫州。历阳郡旋改属豫州。七年,历阳、庐江、南谯郡属南豫州(治历阳),颍川、汝阳等郡属豫州(治睢阳)。其中,历阳郡(治历阳,领5个县,常兼南豫州治),仍设历阳、龙亢(仍治含山县东山乡龙村北500米处)、雍丘(东晋侨置,原属南兖州秦郡。元嘉八年即431年,改属历阳郡,治今和县雍镇)、乌江(仍治今和县乌江镇)4个县。大明三年,分历阳郡置临江郡(治乌江,领2个县),仅设乌江1个县;南谯郡(仍治山桑,今巢湖市秀芙乡芙蓉岭下)设山桑、蕲县、扶阳、城父、銍、谯县(均东晋旧治)6个县;庐江郡(治舒县,今舒城县城关镇,领4个县)设县(改治今庐江县城关镇南1公里),领、始新(今庐江县境)2个县;颍川郡设邵陵、临颍、曲阳3个侨县,汝阳郡领武津、汝阳2个县,仍位于今和县、含山县交界处。
〔南朝·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齐代宋,今境属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设历阳、临江、庐江、南谯郡,而侨置在南谯、历阳郡境内的颍川、汝阳郡属西豫州(治睢阳,今寿县城关镇)。建元二年(480年),原属豫州4个郡改属豫州(治睢阳,今寿县城关镇)。永明二年(484年),历阳、临江、庐江、南谯4个郡改属南豫州(治于湖)。四年,将颍川、汝阳侨郡改属南豫州,庐江郡改属西豫州,即豫州。七年,庐江郡复属南豫州。具体为:历阳郡(治历阳,领3个县)设历阳、龙亢(仍治今含山县东山乡龙村北)、雍丘县(仍治雍镇)。南谯郡(治山桑,领6个县,仍治今巢湖市秀芙乡芙蓉岭下),设山桑、蕲县、扶阳(均东晋旧治)、北许昌、西曲阳县。其中,北许昌,西曲阳2个县系南齐新侨置。庐江郡(治舒县,今舒城县城关镇),设(仍治今庐江县城南1公里)、始新、和城、西华、谯县。临江郡(治乌江,领3个县,今乌江镇)设乌江1个县。颍川郡,设邵陵、临颍、曲阳、南许昌4个县,位今和县、含山县一带。汝阳郡(东晋侨置于今和县、含山县境内,领2个县)设武津、汝阳2个县。
〔南朝·梁〕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梁取代齐,初仍齐旧,庐江、南谯、汝阳、颍川郡属豫州(改治晋熙,今潜山县梅城镇);历阳、临江2个郡属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天监二年(502年),南豫州改治姑熟(今当涂县城关镇),改领今境内历阳、临江2个郡。中大通二年(530年),南豫州改治汝阴(今合肥市),庐江郡属南豫州。太清元年(547年)六月,历阳郡还扬州(治建康,今南京市)。太清二年八月,侯景乱,入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改属北齐,今境全入北齐境。梁在今境有历阳郡(治历阳),设历阳、龙亢(仍治今含山县东山乡龙村北)2个县;庐江郡(治庐江,今城关镇南1公里。此郡初领、南始新、北始新县。天监中,置庐江县,属湘州)设庐江县。承圣元年(552年)九月,北齐归还历阳郡。天保六年(555年),升历阳郡为和州,领历阳郡(均治历阳),设历阳、龙亢县(仍治今含山县东山乡龙村北)2个县。天监间,梁置湘州,又称北湘州,领庐江郡(均治庐江,撤销宋改治今城关镇南1公里县,改置庐江县,初置北始新、南始新县,后撤销,并入庐江县)仅设庐江1个县。太清元年(547年)七月甲子,新置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太清三年,入东魏,在境内设南谯郡(改治蕲县,今巢湖市区,领2个县。大同二年即536年,由南豫州改属谯州,治蕲)蕲县、邵陵县;南齐昌郡,梁末侨置江滨,领县无考。南兖州(宋侨置广陵,今扬州市)在今境内仅江都郡(宋临江郡。天监二年即503年,改名江都郡。普通七年即526年,改为临徐〔应为“滁”〕郡,改属南谯州,治乌江,领3个县)设乌江县(治今和县乌江镇)。
〔北朝·东魏〕
武定六年(548年)八月,侯景乱后,今境入东魏,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有南谯郡(仍治蕲县,今巢湖市区,领2个县)蕲县、邵陵2个县;庐江郡(治,改庐江县为县,仍治今庐江县城关镇南1公里,领3个县)领、北始新、南始新县(均复梁初侨县,均位今庐江县境内);乌江县(仍治今和县乌江镇)则属谯州(改治新昌,今滁州市区)临滁郡(治葛城,今江苏江浦县东葛镇)。
〔北朝·北齐〕
武定八年五月,北齐代东魏,今境全属北齐,合州(仍治汝阴,今合肥市)有南谯郡(治蕲,今巢湖市区,领2个县)蕲、邵陵县;庐江郡(北齐天保三年即552年废湘州,改属合州,领3个县。治,今庐江县城关镇1公里)领、北始新、南始新3个县(均在今庐江县境)。和州(仍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领2个郡2个县)。武定八年五月,入北齐。承圣元年(552年)九月,还梁,改属南豫州。绍泰元年(555年)五月,改称和州。天保七年(556年),复属北齐。武平四年(573年),入陈。其中,历阳郡(治历阳),领历阳1个县;齐江郡领龙亢1个县(仍治今含山县东山乡龙村北);乌江县(仍治今和县乌江镇)则属南谯州(治顿丘,今滁州市区)临滁郡(治葛城,今江苏江浦县东葛镇)。
〔南朝·陈〕
太建五年(573年)五月,北伐北齐,收复今境。五月辛巳,南豫州改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废和州,领历阳、临江2郡。太建十一年后入北周,历阳郡仍治历阳,领历阳、龙亢(仍治今含山县东山乡龙村北)2个县;临江郡(改临滁郡,改治乌江,今和县乌江镇,领3个县)仅设乌江1个县;合州(仍治汝阴,今合肥市。天嘉二年即561年,入北齐。太建五年即573年六月癸卯,入陈。十一年即579年,入北周)有庐江郡(治庐江,今城关镇南1公里,领2个县。五年五月甲辰,入陈。十年十二月乙亥,入北周),仅庐江1个县。蕲县(仍治今巢湖市区东北)属南谯州(初治桑根山,今全椒县境。太建七年即575年,移镇新昌,今滁州市区)南谯郡(治蕲县)。
〔北朝·北周〕
太建十一年十一月,今境入北周,仍为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和州分领。合州有汝阴郡(治汝阴),仅设蕲县(治今巢湖市区。北齐废南谯郡,存县,改属)1个县;庐江郡(治庐江县,今城关镇南1公里)仅设庐江1个县。太建五年五月丙子,入陈,改为南豫州。太建十一年十二月乙丑,入北周,初仍之。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复为和州(仍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领2个郡3个县),其中,历阳郡(治历阳)领历阳、龙亢(仍治今含山县东山乡龙村北。大象元年撤销,并入历阳县)2个县;乌江郡(太建十二年即580年秋八月庚午,入陈。九月癸未,入北周,改临江郡为乌江郡,仍治乌江,今和县乌江镇)仅设乌江1个县。
〔隋朝〕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仍为蕲县(仍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今境内仍设襄安县,属合州汝阴郡(仍均治汝阴,今合肥市);庐江县(仍治今城关镇南1公里)仍属合州庐江郡(治庐江县);历阳郡(仍治历阳)仅设历阳1个县(仍治今和县历阳镇),属和州(治历阳);乌江郡(治乌江,今和县乌江镇)仅设乌江1个县,属和州。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蕲县为襄安县,今境内设庐江(仍治今城关镇南1公里)、襄安(仍治今巢湖市区东北)2个县,属庐州(治合肥,今为市);历阳(仍治今和县历阳镇)、乌江(仍治今和县乌江镇)2个县属和州(治历阳)。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庐州为庐江郡(仍治合肥),改和州为历阳郡(仍治历阳),属扬州刺史部。
〔唐朝〕
大业十四年五月,唐代隋朝,改郡为州。唐武德三年(620年),杜伏威降唐,改历阳郡为和州(仍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仍设历阳、乌江(仍治今和县乌江镇)2个县;改庐江郡为庐州(仍治合肥,今为市),仍设庐江县(隋末,改治石梁东南);巢州(治襄安,今巢湖市区),设襄安、扶阳(治今无为县徐岗乡山水涧)、开城(治今无为县开城镇)3个县,共设6个县,涉及3个州。武德六年,析历阳县故龙亢县地置含山县(改治今含山县环峰镇),属和州,时境内设7个县。七年,废巢州及扶阳、开城2个县,并入襄安县,改襄安县为巢县,改属庐州,巢县名始见,时设5个县。八年,撤销含山县,并入历阳县,时设4个县,涉及庐州、和州。贞观元年(627年),2个州改属淮南道地理区。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复置,改含山县为武寿县(仍治今环峰镇),属和州。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复名含山县。景龙二年(708年),庐江县改治今城关镇。自此至终唐之世,今地区境内设5个县,涉及2个州(郡)。具体是:开元二十一年(733年),2个州改属淮南道(治扬州,今为市)。天宝元年(742年),改庐州为庐江郡(仍治合肥),改和州为历阳郡(仍治历阳)。至德元载(756年)十二月,2个郡改属淮南节镇(治扬州)。二载十二月,庐江郡复名庐州(仍治合肥),历阳郡复名和州(仍治历阳)。
〔五代十国·吴国〕
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今境属吴国,仍设巢县(治今巢湖市区)、庐江(治今城关镇)2个县,属庐州(治合肥,今为市);含山(治今环峰镇)、历阳(治今和县历阳镇)、乌江(治今和县乌江镇)3个县属和州。武义二年(920年),2个州改属德胜军(治合肥)。后唐长兴二年(931年)闰五月癸丑,遥置昭顺军。
〔五代十国·南唐〕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取代吴国,仍设5个县。其中,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庐江(仍治今城关镇)2个县属德胜军庐州(均治合肥,今为市);历阳(仍治今和县历阳镇)、乌江(仍治今和县乌江镇)、含山(仍治今环峰镇)3个县属德胜军和州(仍治历阳)。
〔五代·后周〕
显德五年(958年),今境入北周,三月壬寅,改德胜军为保信军(治合肥),庐州、和州属之,仍设5个县。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庐江(仍治今城关镇)2个县属庐州(治合肥);历阳(仍治今和县历阳镇)、乌江(仍治今和县乌江镇)、含山(仍治今环峰镇)3个县属和州(仍治历阳)。
〔北宋〕
显德七年正月,北宋代后周,今境内仍设5个县: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庐江(仍治今城关镇)2个县属庐州(治合肥,今为市);历阳(仍治今和县历阳镇)、乌江(仍治今和县乌江镇)、含山(仍治环峰镇)3个县仍属和州(治历阳),初均属淮南道。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将巢县、庐江县从庐州析出,改属无为军(治巢县城口镇,今无为县无城镇),属淮南道,庐州在今境内巳不设县。至道三年(997年),和州及无为军改属淮南路(治扬州,今为市)。熙宁三年(1070年),析巢县、庐江县地置无为县(治城口镇,今无城镇),属无为军,兼军治,今境内设6个县。五年,和州、无为军改属淮南西路(治扬州)。
〔南宋〕
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北宋亡,仍旧制。当年五月一日,今境内设6个县,改属南宋淮南西路(仍治扬州,今为市)。其中,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庐江(仍治今城关镇)、无为(仍治今无城镇)3个县属无为军(治无为);历阳(仍治今和县历阳镇)、乌江(仍治今和县乌江镇)、含山(治今环峰镇)3个县属和州(治历阳)。建炎三年(1129年),淮南西路改治合肥。绍兴初,淮南西路改治巢县。绍兴五年(1135年),撤销巢县。六年,复置巢县。十一年,巢县改属庐州。十二年,复属无为军。乾道二年至五年(1166~1169年),淮西路置司和州,后还治合肥。淳熙二年(1175年),和州兼管内安抚。淳二年(1242年),无为军改听沿江制置使节制。景定三年(1262年),升巢县为镇巢军(治巢县),仅领巢县1个县,也属沿江制置使节制,无为军仅领无为、庐江2个县。德元年(1275年)正月,元军攻无为军,入元。二月戊辰,和州降元。二年二月,淮西制置使夏贵降元,在淮西地区几乎全部入元的情况下,镇巢军守将、统制洪福坚贞不屈,使镇巢军成为南宋北方孤立抗元据点,直至洪福战死才陷元。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七月,和州置镇宋万户府,与无为军、镇巢军改属江淮等处行省(治扬州,今为市)淮西江北道(后改治合肥,今为市)。十四年,升庐州为淮西总管万户府(仍治合肥);和州改立安抚司;升无为军为无为路(仍治无为县,今无城镇);升镇巢军为镇巢府(仍治巢县,今巢湖市区),仅领巢县1个县。十五年,升庐州为路(仍治合肥,仍兼淮西江北道治);升和州为路(仍治历阳)。二十三年二月,降镇巢府为巢州(仍治巢县),余仍之。二十八年正月,撤销巢州入巢县,降无为路为无为州(仍治无为),巢县、无为、庐江3个县属之,改属庐州路(治合肥);降和州路为和州,历阳、含山、乌江3个县属之,改属庐州路。十二月,庐州路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改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淮西江北道(治合肥)。至正十二年(1352年),设淮南江北等处行省(治扬州路),庐州路(仍治合肥)属之,领历阳、含山、乌江3个县,仍属和州(仍治历阳);无为、庐江、巢县3个县属无为州(治无为)。龙凤十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称吴王。七月,朱部再克庐州,升为庐州府,创建江淮行省(治庐州府),今境州、县属之。不久,废江淮行省,改属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今境仍设无为(仍治今无城镇)、庐江(仍治今城关镇)、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3个县,属无为州(治无为);历阳(仍治今和县历阳镇)、乌江(仍治今和县乌江镇)、含山(仍治今环峰镇)3个县,属和州(仍治历阳)。2个州属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庐州府(治合肥,今为市)。八月,废江南行省,庐州府直隶中书省。不久,将庐江县改为府属县;撤销乌江、含山县,并入历阳县,撤和州,历阳县改属庐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复立和州,升为直隶州(仍治历阳),不领县,改为直隶中书省。洪武中,撤销无为县,并入无为州(仍治今无城镇),仅领巢县1个县,属庐州府。七年,降和州为散州(仍治今历阳镇),改属中立府(治中立县,今凤阳县临淮镇)。八月,改属凤阳府(治临淮县,由中立县改)。不久,升和州为直隶州,直隶中书省。十三年正月,撤中书省,庐州府、直隶和州直隶六部。十一月,复置含山县(仍治今环峰镇),仍属直隶和州。永乐元年(1403年),庐州府、直隶和州改属南京,后改称南直隶,又称直隶南京。终明之世,今境内设含山县,属直隶和州;巢县属无为州,无为州与庐江县属南直隶庐州府。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仍旧制。五月,改属南明弘光政权滁和镇(驻庐州府),余仍之。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六日,入清,仍属南直隶庐州府、直隶和州。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今境内仍设庐江县(仍治今城关镇),直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庐州府(治合肥,今为市);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属庐州府无为州(仍治今无城镇);含山县(仍治今环峰镇)属直隶和州(仍治今和县历阳镇)。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直隶和州改属江南省安池太道(改治池州府,今贵池市区)。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庐州府与直隶和州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为市)。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庐州府改属庐凤道(治凤阳府,今府城镇)。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直隶和州改属江安十府储粮道(治歙县,今徽城镇)专业道。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直隶和州改属庐凤道(仍治凤阳府)。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庐州府与直隶和州改属庐凤颍道(仍治凤阳府)。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庐州府与直隶和州改属安庐滁和道(治安庆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庐州府与直隶和州改属皖北道(治凤阳府)。
〔附太平天国〕
太平军占领安徽期间,该地区的设置是:庐州府改称庐州郡(治合肥),境内设庐江(仍治今城关镇)、聚粮(由巢县改,仍治今巢湖市区)2个县及无为州(仍治无城镇);和州(仍治今历阳镇)、含山县(仍治今环峰镇),计2个州3个县。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4月,废州为县,今境内设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无为(仍治今无城镇)、庐江(仍治今城关镇)、和县(仍治今历阳镇)、含山(仍治今环峰镇)5个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5个县改属安庆道(治怀宁,今安庆市)。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16年(1927年)8月后,该境属南京政府。17年8月,废道,5个县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和县(仍治今历阳镇)、含山(仍治今环峰镇)、无为(仍治今无城镇)3个县属第二区(首县为芜湖县,今为市);庐江(仍治今城关镇)、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2个县属第三区(首县为合肥县,今合肥市)。10月10日,无为、巢县、庐江3个县改属第二专区(专员驻芜湖);和县、含山2个县改属第五专区(专员驻滁县,今滁州市区)。27年7月,撤销第二专区,5个县全属第五专区(1938年2月,专员改驻含山县,今环峰镇。12月,改设于全椒县古河镇)。10月25日,无为、巢县、庐江县改属第三专区(先后驻六安、立煌县);27年11月10日至29年2月2日,今境内所属第三专区、第五专区属安徽省皖北行署区。29年4月,将庐江、无为2个县改属第一专区(驻桐城县,今桐城市区);巢县仍属第三专区(先后驻立煌、六安);和县、含山县仍属第五专区(先后驻含山县、全椒县、古河镇)。7月,巢县改属第五专区(专员驻古河镇)。34年11月,巢县(27年4月26日至34年8月17日迁驻柘皋镇)、和县、含山、无为、庐江5个县改属第九专区(专员驻巢县,今巢湖市区。连全椒,共辖6个县),直至38年1月解放。
〔附日伪、汪伪设置〕
自民国27年4月24日和县历阳镇陷入日本侵略军之手,26日陷含山县,巢县城、庐江、无为县城相继陷落,日本侵略者先后扶植日伪“维持会”、“维新政府”,属南京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安徽省维新政府”(驻蚌埠)。29年3月,并入南京汪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安徽省政府”(仍驻蚌埠)。32年7月25日,汪伪将日本侵略者及汉奸们所盘踞的县城及周围主要集镇,交通沿线地区所建的县级汉奸政权分为8个行政督察区,今境内巢县、含山、和县属第五专区(专员公署设巢县城,今巢湖市区);无为县属第六专区(专员公署驻芜湖市)。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这些汉奸政府才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共产党建政·抗日战争期间〕
巢湖地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又称皖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早在民国29年8月,在定远县成立皖东津浦路西各县人民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时,在今境建立和含巢各区联合办事处,属边区县级机构。30年5月1日,率先成立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在今境内设和含、湖东、巢北行政办事处。31年4月27日,在今无为恍城成立皖鄂赣边区党委,即后来的皖中区党委。5月13日,在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基础上成立皖中行政公署(1942年5月13日至1945年初),今境内属当年成立的和含行政办事处(曾驻今和县长建乡院塘村)。33年12月,在和含行政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和含专员公署,下辖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江和全、含巢2个办事处(边区县级)和皖中专署(与行署合署办公,领导无为县政府、临江、湖东、无南行政办事处及江流船舶办事处。该行署还辖皖南专区,共3个专区14个县级政权。34年初,改皖中行署为皖江行政公署,分为3个专区,14个县,今境内分属巢无专区的无为、湖东、无南、临江4个县;和含专区辖和县、含巢等县。34年10月初,随新四军主力北撤,渐为国统区。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战争期间〕
早期的边区县有民国36年(1947年)11月15日成立的皖西行署所建的湖西县。37年春,改属皖西第四专员公署(机关驻无为县开城桥和巢南一带)的湖东(驻无为县尚礼岗,以地处白湖东部地区为名)、临江(驻无为县三官殿)、湖西(原在今肥西县三河区,后中心转移到庐江县白石区)、无为(驻今无为县石涧镇)、无南(驻今无为县何家祠堂)、和含、巢含、巢北、肥东9个县。38年元月24日,解放巢县原城巢城。38年1月21日,解放无为县城;24日,解放庐江县城;25日,解放含山、和县县城,全境相继解放。早在1月初就决定将皖西行署四专区改属江淮行署,改建第五专区(机关先后驻和县功利桥、巢县鸽子王村、巢城);13日,第五专区正式成立,改设巢县、和县、含山、江全、巢湖(新设,位今巢湖市与肥东县交界的沿巢湖地区)、肥东6个县。4月6日,在合肥成立皖北区党委,在巢县成立巢湖地委。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告,将江淮行署第五专区改设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驻合肥市)巢湖专区(专员驻巢城,今巢湖市区),辖三河市(今肥西县三河镇)、巢县(驻今巢湖市柘皋镇)、无为(驻无城镇)、含山(驻环峰镇)、和县(驻历阳镇)、庐江(驻城关镇)、湖西(先后驻今庐江县觉海寺、东岳、盛家桥镇)、肥东(驻店埠镇)7个县1个市及巢湖水上管理局。7月1日,撤销湖西县,并入庐江县,领6个县1个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巢湖专区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
1950年3月,撤销三河市,并入肥西县,巢湖专区增辖肥西县,辖7个县。
1952年3月28日,撤销巢湖专区,将肥东、肥西县分别划入滁县、六安专区,巢县、无为、含山、和县、庐江5个县改属芜湖专区。
1958年7月30日,庐江县改属六安专区;将蚌埠专区的肥东县、芜湖专区的巢县和六安专区的肥西县划归合肥市。10月22日,和县、含山县改属马鞍山市领导。
1961年4月7日,将合肥市辖的肥东、肥西、巢县3个县分别划属滁县、六安、芜湖专区。12月15日,撤销和含县,恢复和县、含山县,仍属芜湖专区。
1965年5月21日,恢复巢湖专区(7月19日正式恢复),将原属芜湖专区的巢县、无为、含山、和县4个县和滁县专区的肥东县、六安专区的庐江县等6个县划入巢湖专区,驻巢县。
1968年4月22日,巢湖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1年3月29日,巢湖专区改称巢湖地区,为二级行政区划,仍辖6个县。
1979年2月27日,巢湖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巢湖地区行政公署(3月4日正式改称),仍辖6个县。
1984年1月4日,巢湖市正式成立,巢湖地区仅辖4个县1个市,至今未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巢湖市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