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宿县地区位于安徽省的东北地区,为淮北平原腹地。其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3°18′~34°38′与东经116°09′~118°10′之间。东西长184.6公里,南北宽151.2公里,总面积97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该地区,东与江苏泗洪、睢宁、徐州市属铜山县为界,北与江苏的丰县、山东单县作邻,西与河南永城、夏邑、虞城县毗连,自西向东,与濉溪县、淮北市、怀远、固镇、五河县相连接。现设宿州1个市、灵璧、泗县、萧县、砀山4个县,计5个县级区划,下辖37个乡,73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宿县地区行政公署驻宿州市区。
一、地区由来、疆域变迁
〔地区名称由来〕
宿县地区名称始于民国38年(1949年)4月15日,由江淮、皖西、豫皖苏3个解放区所设的3个行署撤并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驻合肥市)所发布的第一号命令宣布的所辖6个专区之一的名称。以境内及驻在地宿县为名。
〔疆域变迁〕
初设的宿县专区范围比现在的行政区域要大得多。初领邳睢、睢宁、泗阳、淮宝、泗南、泗宿、泗灵睢、萧铜、灵璧、宿东、五河、永城、砀山、萧县、怀远、宿西县、宿城市、盱凤嘉、洪泽湖工委、宿迁市共20个县级政权。后调整为宿东(相当于今宿州市)、宿西(相当于今濉溪县及淮北市部分地区)、宿城市(相当于今宿州市区)、灵璧、泗县、泗洪、五河、怀远、砀山(1952年10月22日,平原省人民政府以民行字第114号公函通知,将砀山县划入安徽省)、萧县、永城10个县1个市,相当于今地区及淮北市全部、蚌埠市一部分及两市现辖濉溪、五河、固镇、怀远县及淮南市一部分地区;加上永城、泗洪县(1952年元月25日,皖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奉华东军政委员会电令,将永城县划归河南省;5月27日,华东军政委员会(52年)东办三字第0443号批复,将永城县划属河南省;6月4日,皖北、皖南行署转发此文内容;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正式决定,将永城县划入河南省。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泗洪县划入江苏省),当时所辖范围几乎是现在的1.5倍。6月16日,将宿东、宿西县及宿城市合并组建宿县,该专区辖9个县。
1950年9月20日,华东军政委员会通知,分宿县为宿县、宿西县;10月,政务院批准,以宿城行政区域设宿城市;11月13日,内务部批准,改宿西县为濉溪县,宿县专区领10个县1个市。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将宿县专区所辖的萧县、砀山县划入江苏省,将永城县划入河南省,政务院于11月25日以政政齐字第149号命令,华东军政委员会12月1日以(52年)东办政字第1127号命令转发了这个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1月20日决定,于2月1日正式划出,宿县专区辖7个县1个市。1953年6月25日,政务院批准,撤销宿城市,改为宿县城关区,宿县专区仅辖7个县。1955年2月21日,政务院批准,将泗洪县划入江苏省,将萧县、砀山县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辖8个县。1956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专区、滁县专区,并组建蚌埠专区(驻蚌埠市)。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濉溪县,设立省辖濉溪市。但未执行撤销濉溪县,仅成立濉溪市,使宿县专区面积稍减了些。1961年4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蚌埠专区,恢复滁县、宿县专区。宿县专区领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萧砀6个县。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萧砀县,恢复萧县、砀山、濉溪县,宿县专区领8个县。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以宿县、灵璧、五河、怀远4个县各划一部分地区新设固镇县,宿县专区领9个县,仍为恢复后的区域。
197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濉溪县划入淮北市,宿县专区领8个县,区域再次大削减。1979年9月10日,国务院批准,以宿县城关镇为基础,设立宿州市,宿县专区领8个县1个市,区域不变。1983年6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怀远、固镇、五河3个县划入蚌埠市。10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宿县专区领5个县1个市。这次是宿县地区行政区域的最大一次削减。从此,奠定该专区现辖区域。
1992年11月20日,民政部转发国务院同意撤销宿州市、宿县、并组建宿州市,形成宿县本地区领4个县1个市的格局,至今不变。
宿县地区是安徽范围日削最典型的地区。除了成县地变动,将永城、泗洪县分别划入河南、江苏省,将濉溪县划入淮北市,将怀远、固镇、五河3个县划入蚌埠市外,现存的4个县1个市。尤其是与邻省的调整变动也是很大的。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宿县地区地处南北交通冲要,向为兵家战略要地,是中原华夏文化东渐和东夷文化南下西渐的交汇地区,远古文化十分发达。在今泗县下草湾旧石器遗址及今萧县、泗县、灵璧县等地发掘的多处新石器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龙山文化区。而1979年在今萧县龙城镇东南12.5公里的花家寺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石、骨器等属于大汶口文化。远古时期,这里活跃着一支属东夷集团中文化较高的淮夷族先民。他们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而且建立了一系列强大的氏族方国、聚落。早在三代前,这里就有著名的涂山氏国。夏代,在今淮北市相山建有方国,后形成相邑。淮夷方国最强者要数徐国。至西周后期成为东方大国,徐偃王曾一度统辖九夷36国,把矛头指向中央王朝。类此方国有古萧国、取虑等,有的为徐国别封。随着夏、商、周等中央王朝东向、南向扩边,沉重地打击了东夷方国,一方面加速了民族的大融合、文化大交融,也促进了地理的大迁徙,使东夷集团纷纷南下,取代淮夷先民所建的方国、城邑。如今宿县地区名源的宿县源于古宿国,原位于今山东省泰安一带。鲁庄公十年(前684年),宋公将古宿国迁来,作为宋附庸。古萧国为殷六族之一所建的方国。鲁宣公十三年(前596年),为楚国所灭。萧国复建已是宋附庸。它们与銍、相、蕲一样,均成为宋的名邑。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齐灭宋,今宿县地区的楚、銍、蕲等城邑已成为楚国名邑。楚国曾封黄歇为春申君于寿春邑(今寿县城关镇),封域有淮北12个县,今宿县地区应是其封域或近邻。
〔秦朝〕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国,置砀郡(治砀县,位今河南永城县东北),设下邑县(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1公里砀山第一中学)。二十三年,秦将王翦攻下淮北大部地区,今宿县地属秦,置泗水郡(治沛,今江苏沛县境,领16个县),在今区域内设萧县(治今龙城镇北5公里郭庄乡欧村北50米,现已圮为沙滩,下称萧故城)、竹邑(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下称竹邑故城)、蕲县(治今宿州市蕲县镇,下称蕲县故城)、僮县(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东北400米的潼河南岸,下称僮县故城)、符离县(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下称符离故城)、取虑县(治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下称取虑故城)7个县,约占秦代安徽境内可考26个县的27%。不包括当时已很出名的灵璧、大泽乡等城邑。可见古代这一地区的开发和发达情况。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属宿州市)爆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占领蕲县城,至陈建立张楚政权。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砀郡、泗水郡(一说项羽都彭城,改为彭城郡,与后刘交楚国彭城郡,非一事)属项羽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今境内仍设下邑(治今砀山县城东下邑故城),属砀郡;萧县(治萧故城)、竹邑(治竹邑故城)、蕲县(治蕲故城)、僮县(治僮县故城)、取虑(治取虑故城)6个县,属泗水郡。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泗水郡改属韩信楚国(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砀郡改属彭越的梁国,仅设下邑(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杼秋(治今萧县黄口镇西)2个县。六年春,2个郡归汉,分泗水郡置沛郡(治相,今淮北市相山故城),泗水郡东北部改为彭城郡(治彭城,今徐州市),今地区境分属3个郡。正月丙午,彭城郡改属刘交楚王国(都彭城),在今地区境内设甾丘(今宿州市支河乡城孜集)1个县;沛郡(治相,领37个县)在境内设夏丘(治今泗县城关镇东)、蕲县(治今宿州市蕲县镇)、符离(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竹县(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萧县(治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扶阳(治今萧县与淮北市交界的岱河东岸)6个县。十一年三月丙寅,砀郡改属刘恢梁国(都睢阳,今商丘南),在今境内仍设下邑、杼秋2个县。高后七年(前181年)二月,砀郡改属吕产的吕国。八年八月,改属梁国。后九月,砀郡归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二月乙卯,砀郡改为刘楫的梁国,仍之。十二年,复为刘武的梁国,仍之。元狩六年(前117年),取虑、僮县改属临淮郡(治徐,今属江苏泗洪县,已圮入洪泽湖,叫徐半城,领4个县),余仍之。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沛郡、梁国属豫州刺史部;楚国属徐州刺史部,余仍之。地节元年(前69年),彭城国除为郡(仍治彭城),属汉。至王莽篡政前,境内共设11个县。其中,属徐州刺史部共3个县:甾丘1个县属彭城郡;取虑、僮县2个县属临淮郡。属豫州刺史部共8个县:夏丘、蕲县、符离、竹县、萧县、扶阳6个县属沛郡;下邑、杼秋2个县属梁国。
〔附王莽新朝〕
王莽改沛郡为“吾符郡”,又作“吾府郡”,改夏丘县为“归思县”,改蕲县为“蕲城县”,改符离县为“符合县”,改竹县为“笃亭”,改扶阳县为“合治县”,改梁国为“陈定郡”,改下邑县为“下治县”,改杼秋县为“予秋县”,改彭城郡为“和乐郡”,改甾丘县为“善丘县”,改临淮郡为“淮平郡”,改僮县为“成信县”。
〔东汉〕
东汉初,恢复西汉旧名,今地区境豫州(治谯,今亳州市区)设夏邑县(由下邑县改,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属砀郡;蕲县(仍治蕲故城)、符离县(仍治符离故城)、竹邑县(仍治竹县故城)、萧县(更始三年,曾封刘秀为萧王,仍治萧故城)、杼秋县(仍治今萧县黄口镇西孙庙乡老黄口)5个县,属沛国。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设甾丘(仍治今宿州市支河乡城孜集)1个县,属楚国;夏丘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僮侯国(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取虑县(治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3个县(侯国)属临淮郡,初撤并入东海郡。建武十五年(39年)四月丁巳,分属刘衡临淮国。十七年六月癸巳,改为临淮郡。十七年(41年),改彭城郡为刘英楚国(仍都彭城)。二十年六月乙未,改沛郡为刘辅沛国(仍都相)。永平十四年(71年),改楚国为彭城郡。十五年,改临淮郡为刘衍的下邳国(都下邳,今古邳镇)。建初四年(79年),迁梁国都下邑故城(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元和元年(84年),杼秋县改属沛国。章和二年(88年),彭城郡改为刘恭的彭城国。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国除为下邳郡。
〔三国·魏国〕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汉,今地区境设9个县,仍分属魏国豫州(初治谯,今亳州市区)、徐州(初治下邳,今古邳镇。后徙治彭城,今徐州市)。徐州设夏丘(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僮县(仍治今泗县故僮县城)、取虑(仍治今灵璧县故取虑县城)3个县,属下邳郡(仍治下邳,今古邳镇);蕲县(魏改蕲阳县,仍治今宿州市故蕲县城)、竹邑县(仍治今宿州市境内竹邑故城)、符离(仍治今宿州市故符离县城)、萧县(黄初二年,追封曹熊为萧公;太和三年,追封曹熊为萧王,为萧国;青龙二年,改为萧县,仍治今萧县境故萧城)、杼秋(仍治今萧县境杼秋县故城,后为萧王国)5个县属沛郡(仍治相,今淮北市故相城);夏邑县(仍治今砀山县城东)改属梁郡(治夏邑);杼秋县仍属沛郡(太和三年即229年,改治沛县,今属江苏沛县境);六年,杼秋县改属沛国(仍治沛,历2世,复为沛郡),余属豫州。青龙二年(234年),萧县改属豫州谯郡(治谯)。四年,夏邑县(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兼梁国都城,余属豫州。景初二年(238年),蕲阳、竹邑、符离、萧县4个县改属豫州(由颍川郡改治项城,今河南沈丘县城)汝阴郡(治汝阴,今阜阳市区)。嘉平五年(253年),蕲阳、竹邑、符离、萧县4个县改属谯郡。终魏之世,今境内属豫州谯郡,有蕲阳、竹邑、符离、萧县4个县;属梁国仅有夏邑1个县;属沛郡仅杼秋1个县;属徐州下邳郡有夏丘、僮县、取虑3个县。
〔西晋〕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改元泰始,大封勋戚,今地区境仍为2个州分领:属豫州(初治项,今河南沈丘县。后改治陈,今河南淮阳县)的有十二月丁卯,沛郡改封为司马景沛国(都相,今淮北市相故城。历2世,改国为郡),设符离(仍治今宿州市符离故城)、竹邑(仍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杼秋(仍治今萧县黄口镇孙庙乡老黄口)、萧县(仍治萧故城)4个县;谯郡改封为司马逊谯国(都谯,今亳州市区。历3世,没入石勒),设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1个县;梁郡为司马彤梁国(改都睢阳,今商丘南。历3世,没于石勒),设下邑(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元康五年即295年,砀县并入下邑县)1个县。属徐州(初治彭城,今徐州市。元康间,改治下邳,今古邳镇)仅泰始元年(256年)十二月丁卯改下邳郡为司马晃下邳国(都下邳,今古邳镇。历3世,没于石勒),设夏丘(治今泗县城关镇东)、僮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取虑(仍治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3个县。永嘉五年(311年)后,豫州、徐州渐没于刘汉国石勒部,今宿县地区属战乱区,建制不全,有的保留晋制,有的没有恢复建制。
〔东晋〕
东晋初,短时间收复。建武元年(317年),沛郡改治萧县,北方流民大量南徙。大兴元年(318年),沛郡、彭城郡先后入石勒后赵。永昌元年(322年),豫土全入后赵;徐土渐入后赵。永和七年(351年),冉闵豫州刺史冉遇降晋,今宿县地区大部归东晋。
后赵(含冉魏):豫州治颍川郡(今河南许昌市东),在今地区境设下邑(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1个县,属梁郡(治睢阳,今商丘南。大兴四年即321后,入后赵);竹邑(仍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符离(仍治今宿州市灰古镇一带)、杼秋(仍治今萧县黄口镇孙庙乡老黄口)、萧县(仍治今萧故城)4个县属沛郡(仍治相。永昌元年即322年,复入后赵。永和七年即351年,回归东晋);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属谯郡(仍治谯县,今亳州市区。永昌元年即322年,入后赵)。永嘉乱后,徐州渐为石勒(后赵)所据。建武元年(317年),徐州归晋。不久,复归石勒。太宁二年(324年),入后赵,仍治彭城(今徐州市)。后为冉魏(350~352年)取代,仍之。永和七年归东晋,设夏丘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僮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取虑(仍治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3个县,属下邳国(仍都下邳,今古邳镇。咸康元年即335年,入后赵)。
前燕、前秦(含东晋)、后燕:光寿元年(357年),豫州(仍治颍川郡,今许昌市东)入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入前秦。今宿县地区设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1个县,属谯郡(仍治谯县,今亳州市区);竹邑(仍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符离(仍治今宿州市灰古镇)、杼秋(仍治今萧县黄口镇孙庙乡老黄口)、萧县(仍治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4个县属沛国(仍治相);下邑县(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属梁国(仍治睢阳,今商丘南。元玺元年即352年,入前燕)。前燕徐州在今宿县行署境内无设置。前秦建元五年(369年)九月,豫州大部为前秦所据。前燕亡,全为前秦所有。十六年(380年),置东豫州(治许昌)。淝水战后(383年),复归东晋,设下邑(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1个县,属梁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符离(仍治今宿州市灰古镇)、竹邑(仍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杼秋县(仍治今萧县黄口镇孙庙乡老黄口)、萧县(仍治萧故城)4个县属沛国(仍都相);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属谯郡(治谯,今亳州市区)。建元十五年(379年),置徐州(仍治彭城)。淝水战后,复归东晋,没有恢复今地区境内建制。后秦曾以2个州与东晋对峙,但无可考设置。后燕仅豫州(治洛阳)梁国设下邑(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1个县。东晋太元九年(384年),今宿县地区境为东晋所有。义熙元年(405年),北魏开始进攻徐州、相县等地,为北魏与东晋相峙场所。东晋置北徐州(义熙七年即411年置,治彭城,曾侨置司、兖州),设竺(竹)邑(仍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东晋乱废)、符离(仍治今灰古镇,东晋乱后废)、杼秋(仍治今萧县黄口镇孙庙乡老黄口,东晋乱废)3个县属沛郡(仍治相);东晋在今宿州市、怀远县一带侨置沛、萧、相、符离4个县,属南沛郡;萧县(仍治萧故城),属侨于今萧县境内的北沛郡;僮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取虑(仍治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夏丘(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3个县属下邳国(改治盱眙,今属江苏省。后多次迁徙);在今灵璧县南侨置阳平郡,领阳平、馆陶、淮阳3个侨县等。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宋代晋,初仍旧制。豫州(改治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又称西豫州。二十九年,还侨置司州于悬瓠城。泰始元年(465年),北魏占领萧县,改属徐州沛郡。二年九月,地入北魏。宋在占领期间,在境内设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宋曾侨置谯郡),属谯郡(治蒙,今蒙城县城关镇北);下邑县(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属梁郡(治下邑,初属豫州。大明三年即459年正月丁亥,改属徐州。四年五月乙酉,回属豫州)。北徐州(仍治彭城。永初三年即422年,去“北”字。泰始二年即466年,地属北魏),仍设萧县(仍治萧故城),属沛郡(仍治相);僮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属下邳郡(治下邳,今古邳镇)等。
〔南朝·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萧齐代刘宋。建元二年(480年),齐收复今境内部分地区,攻符离未下。后曾短时间在今宿州市境设蕲县(仍治蕲县镇)、符离县(仍治今灰古镇附近)及侨置相县,属南沛郡(侨于今怀远县境内);僮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属下邳郡(治下邳,今古邳镇),2个郡属北徐州(元徽元年即473年,分南兖州西部置,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一带。永明元年即483年,撤销淮北地区空张的郡、县)。
〔南朝·梁〕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梁取代南齐。大通元年(527年)十月庚戌,北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以涡阳内属。十一月,梁改涡州为西徐州(治涡阳,今蒙城县城关镇北涡阳故城)。太清二年(548年)正月己亥,入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西徐州为谯州,梁在今地区境设蕲县(原治今宿州市蕲县镇,至齐已向南迁徙),属蕲城郡(又作“蕲郡”,治蕲县);下邑县(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属临涣郡(治临涣,今濉溪县临涣镇)。武州(永熙二年即533年,入梁。秋七月,改北魏东徐州为武州,治下邳,今古邳镇)设僮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1个县,属下邳郡(治下邳,梁改名为“归政县”,今古邳镇)。潼州(梁大通元年即527年五月,改北魏临潼郡为潼州,治临潼郡取虑城,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设取虑1个县,属临潼郡(治取虑)。睢州(大通元年五月置,治顿丘县,今宿州市老符离集)设顿丘县(北魏侨县,治故竹邑城),属南济阴郡(治顿丘);淮阳县(治今宿州市解集);萧县(仍治今萧县萧故城),属沛郡(改治淮阳)。仁州(大通元年置,治赤坎城,今固镇县南仁和集)设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属蕲郡(治蕲县)。
〔北朝·北魏〕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陷悬瓠、项城,淮北西部渐入北魏。天安元年(466年)十月,宋徐州刺史薛安都降魏,淮北地区渐入北魏。正光五年(524年),梁趁北魏内乱北伐,收复北方部分失地,今地区境分别属徐州(治彭城,今徐州市)的县有龙城县(北魏置,治今萧县城龙城镇),属彭城郡(治彭城);萧县(治今萧故城)属沛郡(北魏侨治萧县);安阳县(治麻城,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北12.5公里故麻城集)属砀郡(治故下邑城,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孝昌二年置)。南兖州(治故涡阳城,今蒙城县城关镇北)设蕲县(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属谯郡;下邑县(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属马头郡(治建平城,今河南永城县西北)。东徐州(治下邳,今古邳镇)设僮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郡村),属下邳郡(治下邳);取虑县(仍治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属临潼郡。涡州(太和十八年即494年,在故涡阳城置南兖州,后改为涡州,仍治故涡阳城,位今蒙城县城关镇北)设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属蕲郡(治蕲县)。还有顿丘县(侨于今宿州市老符离集)属南济阴郡(治顿丘),南济阴郡属仁州。
〔北朝·东魏〕
永熙三年(534年)十月,东魏承袭北魏东部地区。后渐从萧梁手中夺回今宿县行署境。武定五年(547年)正月,侯景叛东魏,二月降梁,使梁名义上占领这一地区。十一月,东魏慕容绍宗救彭城,大破梁军,渐为东魏所据。东魏在今地区境内设县涉及徐州(治彭城,今徐州市),设萧县(治今萧县萧故城),属沛郡(治萧县);安阳县(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北12.5公里故麻城集)属砀郡(治下邑故城,今砀山县城关镇东砀山一中)。谯州(太清二年正月己亥,梁西徐州入东魏。武定七年即549年,改为谯州,治涡阳)设蕲城县(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属蕲城郡(梁为蕲郡。武定六年改,郡、县均加“城”字,治蕲城县)。睢州(东魏武定元年,潼州入东魏。六年,改潼州为睢州,治取虑城,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设斛城县(治今宿州市栏杆乡解集,原为梁淮阳县。武定六年改)、新丰(治今宿州市夹沟乡新丰集,旧《宿州志》写成“辛丰县”,误。置于武定六年,废于隋开皇二年即583年)2个县属睢南郡(治斛城县);顿丘县(治故竹邑城,今宿州市老符离集)属南济阳郡(治顿丘);晋陵(治取虑城,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土城)、取虑(治取虑故城)、夏丘(治今泗县城关镇东)3个县属临潼郡(治取虑土城)。其中,临潼郡于武定六年(548年)后改属东徐州(由梁武州改,治下邳,今古邳镇)。
〔北朝·北齐〕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北齐取代东魏,今地区境属北齐,初仍旧制。天保中,文宣帝高洋对境内各级区划进行整饬。陈太建五年(573年)伐北齐,直至七年吕梁大战陈获胜,地改属陈。北齐在今地区境内设县涉及:南兖州(治小黄,今亳州市区)设下邑(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安阳(治今砀山县城北12.5公里故麻城集)2个县,属梁郡(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南)。谯州(治涡阳,今蒙城县城关镇北)设蕲城县(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属蕲城郡(治蕲城县);沛县(东魏在今宿州市解集仍东晋之旧侨置沛郡。天保七年,撤销沛郡,改设沛县)改属谷阳郡(治谷阳,今固镇县谷阳乡)。睢州(已非东魏治取虑城旧睢州,治竹邑故城,今宿州市老符离集)设符离(天保七年即556年,移斛城县治古符离城,复名符离县)、竹邑(北齐为南济阴郡。天保四年,复竹邑县)2个县属睢南郡(初治斛城,今宿州市解集。天保二年,改治竹邑故城)。徐州(治彭城,今徐州市)设承高(原萧县。天保二年改,仍治故萧城)、安阳(仍治砀山县故麻城集)2个县于天保四年改属彭城郡(仍治彭城);顿丘(仍侨置竹邑城,今宿州市老符离集,后废)侨县属济阴郡(天保四年复,治竹邑城)。潼州(天保三年置,治夏丘,今泗县城关镇东)设夏丘、晋陵(治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取虑土城)2个县,属夏丘郡(治夏丘)。此外,在故取虑城所置临潼郡,天保五年去“临”字,所设县位今江苏淮北地区,但郡治则位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东徐州(治下邳,今古邳镇)设僮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南),属下邳郡(治下邳)。
〔南朝·陈〕
太建五年(573年)北伐,先后收复该地区仁州、蕲城等地。七年,吕梁大战后,今地区全入陈朝。北周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后,地渐入北周。陈曾在潼州(仍治取虑城,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一说陈改名为安州,一说改名为冀州,设夏丘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属潼郡(治取虑土城)。仁州(治赤坎城,今固镇县南仁和集)设蕲县(今宿州市蕲县镇),属蕲郡(治蕲县)。
〔北朝·北周〕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二月,灭北齐,举兵南下。宣政元年三月,取得吕梁大捷,今地区境全入北周。北周设县有:亳州(原为南兖州,属南兖州总管府,均治小黄,今亳州市区。宣政元年七月壬戌后,改南兖州为亳州,总管府也因之改名)设下邑(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安阳(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北故麻城集)2个县,属梁郡(仍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南)。睢州(治竹邑,今宿州市老符离集)设符离(仍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竹邑2个县,属睢南郡(治竹邑)。仁州(治赤坎城,今固镇县南仁和集)设蕲城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属蕲城郡(治蕲城)。徐州(治彭城)设龙城(治今萧县龙城镇东)、承高(仍治今萧县萧故城)、安阳(仍治今砀山县故麻城集)、下邑(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4个县,属彭城郡(治彭城)。潼州(初为冀州,不久改为宋州。大象元年(579年),改为虹州,改夏丘为晋陵县,治今泗县城关镇东)设晋陵县,属夏丘郡(治晋陵)。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今地区全属隋朝,废亳州总管府,余仍旧制。开皇三年(583年)撤销郡,并州、县,今境内设5个县,涉及宋州(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开皇十六年置),设安阳县(仍治今砀山县故麻城集,属徐州彭城郡。三年废郡,直属徐州);十八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改治下邑故城,今砀山县城关镇东),改属宋州(改睢阳县为宋城县,仍治今商丘南)。仁州(治谷阳故城,今固镇县谷阳乡)设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徐州(治彭城)设承高(萧县初治萧故城,与龙城县并属徐州。开皇六年,撤销龙城县,并入承高县,改治龙城,今萧县城龙城镇东。十八年,改承高县为临沛县,仍治今萧县县城龙城镇)、符离(仍治今宿州市灰古镇一带)2个县。宋州(隋初复虹州为宋州,治晋陵,今泗县城关镇东)设晋陵县。十八年,废宋州,复晋陵县为夏丘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改属泗州(治宿豫,今属江苏省)。大业元年(605年),废仁州,蕲县改属徐州;二年,改临沛县为萧县(仍治今县城龙城镇)。三年四月,改徐州为彭城郡(仍治彭城),蕲、萧、符离(大业二年,移于朝斛城,今宿州市解集)3个县属之;夏丘县(仍治今泗县城东)属下邳郡(仍治宿豫),2个郡属徐州刺史部。砀山县(仍治今县城关镇东),属豫州刺史部梁郡(仍治宋城县,今河南商丘南)。
〔唐朝〕
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唐代隋,改郡为州,初仍隋末群雄割据之乱。今地区境内设6个县,涉及4个州:徐州(治彭城,今徐州市)设萧县(仍治今县城龙城镇)、符离(治朝斛城,今宿州市解集)、诸阳(治北魏定陶侨县故城。武德四年即621年,分符离县置。贞观元年(627年)废,位老符离集东北灵鹫山北定陶山)3个县;泗州(治下邳,今古邳镇)设夏丘县(治今泗县城关镇东);北谯州,又称谯州(治临涣,今濉溪县临涣镇)设萧县(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宋州(仍治宋城县)设砀山县(仍治今城关镇东)。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平王世充,宋州设砀山县;徐州设萧县、符离2个县;仁州(治夏丘,今泗县城关镇东)设夏丘县;谯州又称北谯州(治临涣,今濉溪县临涣镇)设蕲县,为5个县,除谯州、宋州属亳州总管府外,余属徐州总管府(治徐州)。六年,撤销夏丘县,置虹县。贞观元年,上述州、县属河南道地理区。二年,谯州改属徐州总管府。八年,废仁州入谯州,置徐州都督府,管徐、泗、谯3个州。十三年,虹县改治故夏丘城(今泗县城关镇东),改属泗州。十七年,罢徐州都督府,废谯州,蕲县改属徐州。今地区境设砀山县,属宋州(治宋城县);萧县、符离、蕲县3个县属徐州;虹县(改治今泗县城关镇)属泗州(仍治宿豫,今属江苏省)。开元二十一年(733年),3个州属河南道(正式为一级区划,治汴州,今开封市)。二十三年,泗州改治临淮(今盱眙县东北)。天宝元年(742年),改宋州为睢阳郡(仍治宋城县),改徐州为彭城郡(仍治彭城),改泗州为临淮郡(仍治临淮)。至德元载(756年),上述郡、县属淮西节度使(治汝南,今河南汝南县。次年,兼蔡州治)。二载十二月,睢阳郡复名宋州,彭城郡复名徐州,临淮郡复名泗州。大历十四年(779年),宋州改属宋亳颍节度使(治宋州);建中二年(781年)二月,改为宣武军节度使(仍治宋州)。兴元元年(784年),宣武军改治汴州(今开封市)。贞元四年(788年),徐、泗州改属徐泗濠节度使(治徐州)。元和四年(809年)正月,置宿州(寄治竹邑故城,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领符离、蕲(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虹(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3个县,属徐泗濠节度使,徐州只设萧县(仍治今县城龙城镇)1个县,泗州已不领县了。九年,划原属亳州的临涣县(治今濉溪县临涣镇)入宿州。十二年冬,唐平淮西节镇,宋州仍属宣武节度(仍治汴州);徐、宿2个州仍属徐泗濠节度使。大和三年(829年)三月,置宿州,3个县复归旧属,余仍之。七年,重置宿州(初寄治虹县,今泗县城关镇。不久,迁治埇桥,今宿州市区大隅首。后因州城为洪水冲毁,寄治符离,今老符离集。不久,复治埇桥,符离县也迁治埇桥),今境内仍设蕲、符离、虹3个县,宿州仍属徐泗节度使。大中二年(848年),改为武宁军节度使(仍治徐州)。咸通三年(862年),取消武宁军号,改置宿泗都团练观察使。咸通十一年十一月丁卯,更名感化军(仍治徐州),辖徐、濠、宿3个州。光化元年(898年),复为武宁军(仍治徐州)。不久,复为感化军。时境内仍设5个县:砀山县属宣武军宋州;萧县属感化军徐州;符离、虹县、蕲县3个县属感化军宿州(治符离,今宿州市区)。光化二年,砀山县改属辉州(治单父县,今属山东单县)。天复二年(902年),罢感化军。此后,宿州为杨行密与朱温争夺区。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唐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地属五代(907~960年),境内设5个县:砀山县(仍治今城关镇东),开平元年(907年)十二月,置崇德军(治砀山),梁亡,军废,属宣武军节度使(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辉州(治单父,今山东单县);萧县(仍治今县城龙城镇)属武宁军节度使(治徐州)徐州(治彭城,今徐州市);符离(仍治今宿州市区)、虹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3个县属宿州。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后唐灭后梁。十一月,改宋州宣武军为归德军(改治汴州,今开封市),次年,改辉州为单州;徐、宿州仍属武宁军(仍治徐州)。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地入后晋(936~946年),归德军改治宋城县(今河南商丘南)。天福十二年(947年)二月十五日,地属后汉。乾三年(950年)十二月,地属后周,仍之。
〔北宋〕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宋代后周,仍旧制,今地区境内设砀山县(仍治城关镇东),属单州(治单父,今山东单县);萧县(治萧故城)属徐州(治彭城,今徐州市);符离(治今宿州市区)、蕲县(治今宿州市蕲县镇)、虹县(治今泗县城关镇东)3个县属宿州(治符离县)。淳化四年(993年),上述3个州属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徐、单2个州属京东路(治应天府,今商丘南);宿州改属淮南路(治扬州,今为市)。熙宁五年(1072年),宿州改属淮南东路(仍治扬州)。七年,单州改属京东西路(初治应天府,今商丘南。后迁袭庆府,由兖州升,今山东兖州市);徐州改属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青州市)。元丰元年(1078年),徐州改属京东西路。元元年(1086年)初,升虹县的零壁镇置零壁县(治今灵璧县城灵城镇),属宿州。当年七月,撤销灵壁县,仍属虹县,。七年二月,复置零壁县,属宿州。政和七年(1117年),零壁县改名灵璧县,今地区境内设6个县,分属京东西路,有单州砀山县、徐州萧县;符离、蕲县、虹县、灵璧4个县属淮南东路宿州。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灭亡北宋。三月,扶植伪楚(都汴梁,今开封市),但仍宋旧制。
〔南宋、金国〕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一日,南宋在南京(今商丘南)建立,改元建炎,仍宋旧制。二年十月,金兵入宿州,今地区境几为金境。金天会八年七月,扶植伪齐(先后都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东;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汴京,今开封市),今境属伪齐。绍兴元年(1131年),伪齐刘豫(1130~1137年)置招受司于宿州,诱宋逋逃。绍兴六年,南宋收复宿州。后为金据。九年,宿州归宋。十年五月,金兵复陷宿州城。闰六月,南宋复宿州。八月,杨师中败绩,金人屠宿州城。十一月,“绍兴和议”成,割宿州入金国。从此,宋金以长淮为限对峙,此处虽为战场,但理应属金国。

〔金国〕
自天会十五年十一月废伪齐后,将今地区境直接接管。天眷元年(1138年),改属汴京行省(治汴京,今开封市),仍设6个县:砀山县仍属单州;符离、灵璧、蕲县3个县属宿州;虹县改属泗州,初属山东西路(治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与此同时,萧县所在之徐州也属山东西路,余仍之。贞元元年(1153年),单州改属南京路(由汴京改,仍治今开封市)。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南宋曾收复今境内大部分地区。六月,复陷金。大定六年(1166年),泗州、宿州改属南京路。贞三年(1215年)九月,徐州改属河南路。兴定元年(1217年),砀山县(因砀山县城被黄水荡没,改治虞山县保安镇,今属河南永城县)改属南京路归德府(治睢阳,今商丘南)。五年十二月,砀山县改属永州(治永州,今属河南省)。永光二年(1223年),升萧县永堌镇为永固县(治今萧县永堌镇),属徐州。这时,金在今地区境内共设7个县,涉及徐、永、宿、泗4个州。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金亡,地入南宋,今地区境内仍设7个县。
〔附蒙古汗国〕
与此同时,蒙古汗国进一步南侵。端平二年(1236年)前后,已占领淮北地区,今地区境为蒙古汗国领地,仍设7个县:砀山县(仍治今河南永城县保安镇。蒙古汗国宪宗七年即1257年,复治砀山县故城,今城关镇东。至元二年即1265年,撤销砀山县,并入单县。三年复置,仍治砀山县故城)初改属东平路单州(治单父,今山东单县)。至元八年三月,单州改属济宁路。萧县(治今萧县萧故城)、永堌(治今萧县永堌镇。至元元年即1264年撤销,并入萧县),属徐州。至元二年,徐州降为下州,撤销萧县,并入徐州(今为市),今萧县境属徐州;八年,徐州改属归德府(治睢阳,今商丘南)。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宿州降蒙古汗国,仍为宿州(领4个县,仍治符离。其中,临涣县治今濉溪县临涣镇),境内设符离(治今宿州市区)、蕲县(治今宿州市蕲县镇)、灵璧县(治今灵城镇)3个县。至元二年,撤销4个县,并入宿州。四年,复灵璧县,改属泗州(治临淮,已没入洪泽湖)。虹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属泗州;至元四年,灵璧县改属泗州,设2个县,属南宋淮南东路(治扬州),但常为两军争峙场所。这时,地区境内设砀山、灵璧、虹3个县及宿州。三月,复立夏邑县,撤销砀山县,并入夏邑县;不久,复砀山县,改直属济宁府。灵璧、虹县仍属泗州。
〔元朝〕
至元八年十一月,蒙古汗国改称元朝,宿州、徐州改属归德府(治故宋城,今商丘南);砀山县仍属济宁府(先后治任城、钜野,今属山东省)。十二年,复立萧县(仍治今萧县萧故城),属徐州。十三年,泗州降元,仍之,后属江淮行省(治扬州路)扬州路。十六年,升济宁府为济宁路,砀山县直属中书省燕南河北道济宁路。十七年,泗州改属江淮行省淮安路(治山阳,今江苏淮安),割灵璧县入宿州;二十年,淮安路改为淮安府路。二十八年十二月,今地区境内除砀山县仍属中书省燕南河北道济宁路外,其余全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改治汴梁路,今开封市)。其中,萧县(仍治萧故城)属河南江北道归德府徐州;灵璧县(仍治今灵城镇)属宿州(仍治今宿州市区);虹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属淮东道(治扬州路)淮安路(仍治山阳)泗州(治临淮,已没入洪泽湖)。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为总管府,宿州改属徐州总管府,萧县直属徐州总管府,宿州仍辖灵璧县。十一年,砀山县改属中书分省济宁路。十二年,淮安路改属淮南江北等处行省(治扬州),余仍之。十三年,降徐州总管府为武安州(仍治今徐州市),宿州改属归德府。十五年,复徐州,置万户府,仍领萧县1个县。此时,境内新设4个县1个州分属3个行省:砀山县属中书分省(治济宁路)济宁路;灵璧县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归德府宿州;萧县属河南江北行省徐州万户府;虹县属淮南江北等处行省淮安路泗州。至正十一年九月,红巾军进入宿州城。二十四年,张士诚部入宿州。二十六年,吴王朱元璋部进入宿州,今全境旋为吴军所据。吴元年(1367年)五月,升濠州为临濠府(仍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泗州改属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临濠府。宿州及所领灵璧县、徐州及所领萧县、砀山县(吴元年改属)3个县1个州仍属河南行省(治汴梁,今开封市)归德府。
〔明朝〕
吴二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今地区境内所设4个县1个州仍分属河南、江南行省,仍旧制。八月,罢江南行省,临濠府改属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泗州升为直隶州,仍设虹县1个县,直隶中书省。四年二月,降泗州为散州,泗、宿、徐州及所属虹、灵璧、萧县、砀山县改属临濠府。六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治中立县,由钟离县改)。七年七月,虹县直属中立府。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仍治临淮县,由中立县改)。八年十月,凤阳府改治凤阳县(今府城镇)。时境内设4个县1个州及涉及的徐、泗州均属凤阳府。十三年正月,凤阳府改属六部。十四年十一月,升徐州为直隶州,萧县(初治萧故城,后迁治龙城镇)、砀山县(初治今城关镇东等地,后改治今县城关镇)2个县仍属直隶徐州(治今徐州市),余仍属凤阳府。永乐元年(1403年),徐州直隶州及凤阳府均直隶南京,后称南直隶。今境内设灵璧县,属宿州;虹县直属凤阳府;萧、砀山2个县属直隶徐州。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今地区境为福王控制区,仍明旧制。五月,南明弘光政权建立(都南京),今境内分属江北抗清四镇之一的凤寿镇(镇临淮,今凤阳县临淮镇),有凤阳府。徐泗镇(驻泗州,已没入洪泽湖)有宿州及萧县、砀山、虹、灵璧4个县。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降清。
〔清朝〕
顺治二年正月,地入清。至五月,全境入清,仍明旧制。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今地区境全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仍设4个县1个州。其中,砀山、萧县仍属徐州直隶州;宿州、虹县、灵璧县仍属凤阳府。十八年,直隶徐州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治江宁)。康熙四年(1665年),直隶徐州仍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江宁巡抚;凤阳府属安徽巡抚、江南左布政使司。翌年,徐州直隶州改隶江南右布政使司(治苏州府)。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今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省,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仍治苏州府),直隶徐州改属江苏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寄治江宁,今南京市),凤阳府所属宿州及灵璧县、虹县2个县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为市)。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直隶徐州改属江苏淮扬道(治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凤阳府改属安徽省庐凤道(治凤阳府)。十五年,直隶徐州改隶江苏省淮徐道(治徐州)。雍正二年,升泗州为直隶州。十年二月甲寅(1732年3月22日),淮徐道改治宿迁县(今属江苏省)。十一年三月癸巳(1733年4月25日),升直隶徐州为徐州府(治附郭铜山县,今市),砀山、萧县属江苏省淮徐海道。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凤阳府改属庐凤颍道(仍治凤阳府),余仍之。乾降四十二年三月庚午(1777年4月11日),徙泗州直隶州治虹县,撤销虹县并入泗县(又称泗虹州,后径称泗州)。从此,泗州直隶州改治今泗县城关镇。咸丰十年(1860年),徐州府改属淮徐扬海道(治徐州府)。同治四年(1865年),徐州府改属淮徐海道。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凤阳府、直隶泗州改属凤颍六泗道(仍治凤阳府)。光绪二年九月丁丑(1876年11月5日),徐州府改属淮徐道。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凤阳府、直隶泗州属皖北道(治凤阳府)。清末,今境内共设3个县2个州。其中,萧县、砀山2个县属江苏省徐州府;宿州、灵璧县属安徽省凤阳府;泗州直隶州属安徽省。江南、安徽省先后属江南江西河南、江南,后称两江总督(驻江宁,今南京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十六日,宿州为革命党人光复。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4月,废州为县,今地区境设萧县(治今龙城镇)、砀山(治今城关镇)2个县直属江苏省;宿县(治今宿州市区)、灵璧(治今灵城镇)、泗县(治今泗县城关镇)3个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宿、泗、灵璧3个县改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今府城镇);萧县、砀山2个县属江苏省徐海道(治今徐州市)。17年废道,萧、砀山2个县直属江苏省。8月,安徽废道,宿、泗、灵璧3个县直属安徽省。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16年5月,北伐军占领宿城。7月,地区境属南京国民政府管辖,仍分属江苏、安徽省。21年4月2日,安徽实行首县制,泗、宿、灵璧3个县属安徽省第七区(首县为泗县)。10月10日,泗、宿、灵璧3个县改属安徽省第六专区(专员驻泗县);萧县、砀山2个县改属江苏省铜山专区(专区驻今徐州市)。27年11月10日,第六专区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余仍之。29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4月,将宿县改属第七专区(专员驻阜阳,今市区)。7月,宿县改属第九专区,后复属第六专区,第六专区改为第四专区(先后驻盱眙、泗县)。34年11月,专员改驻宿县(今宿州市区)。
〔附日伪、汪伪的设置〕
民国27年3月1日,日机开始轰炸宿城。5月18日,日军侵占萧县城。5月19日,沦陷宿县城。26日,沦陷灵璧。6月25日,沦陷砀山县城。6月,开始在宿县专区境内建立日伪政权。并早在5月陷徐州后,日本海军与华北伪政权控制以徐州为中心的苏皖边区的1个市21个县。11月8日,日军又陷泗县城。境内县城大部为日军及其汉奸政权控制。31年1月,交还给汪伪南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月15日,今地区境内所设的汪伪政权改属“苏淮特别行政区公署”(驻徐州市)。33年1月13日,改属“淮海省”(驻徐州市)。8月8日,设6个专区。在今境内先后有日伪、汪伪灵璧、泗县、宿县、萧县、砀山5个伪县政权。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些地区伪政权先后为新四军接管。

〔中国共产党建政·抗日战争期间〕
今地区境内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淮北抗日革命根据地所辖地区。早在民国27年9月,萧县抗日民主政府就已成立。10月,中共湖西特委决定撤销萧县工委,改为萧县中心县委,领萧县、砀山、宿县、永东4个县。在38年11月创建的豫皖苏区联防委员会和29年3月24日创建的第六专区的基础上组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30年8月23日,改设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县,先后在境内设萧县抗日民主政府、宿西县办事处、砀南县办事处。宿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属28年11月成立的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淮上办事处(1938年9月至1941年1月)。30年1月,改淮上办事处为淮上行署(驻怀远县龙亢镇城隍庙,1~8月),在今境内设宿南抗日民主政府、宿东办事处及直属豫皖苏区联防委员会的萧县、宿西、砀南县办事处。5月,延用第六专区名义,成立淮泗、泗宿、泗五灵凤、泗南、泗北等联防办事处及泗五、泗八2个直属区、洪泽湖管理局等相当于县的抗日政权。8月23日,成立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下辖4个专区,在今地区境先后设有萧宿铜、睢宿、宿东、宿灵、灵北、淮泗、泗宿、泗灵睢、泗南、泗五灵凤等边区县级政权。抗日战争后期对上述边区县进行调整,与今境有关的边区县根据32年(1943年)1月,淮北苏皖边区党委决定,经中共中央华东局批准,改宿东地委为淮北苏皖边区第四专区,第四专区辖县主要在本区境内。33年12月17日,淮北区党委将第三、第四专区合并组建第三专区。本区境内所设边区县分辖情况为:宿西、宿蒙、宿怀、萧县抗日民主政府属第二专区;萧宿铜、睢宿、宿东、宿灵、灵北5个县属第三专区及第一专区的淮泗、泗宿、泗南、泗五灵凤、泗灵睢、邳睢宿、萧铜宿、灵北、宿东、宿灵等边区县。34年10月15日后,重新组建的有泗宿、泗南、萧宿铜、泗县、灵璧(由灵北改)、宿县等边区县,仍属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1945年1月至10月)。10月29日,淮北、淮南、苏中、苏北4个根据地成立苏皖边区政府,直属华东局华中分局,下设8个行署,今地区境属第七专区的有泗南、灵璧、泗宿、泗县、萧铜、宿县民主政府;属第八专区的有萧县、宿西(初名萧宿永、萧宿县)、宿怀、宿蒙等县民主政府。35年11月下旬,第七专区撤往苏北,第八专区撤往豫东解放区,为国统区。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战争期间〕
解放战争前期,淮北根据地党政军北撤后,地方武装于民国35年12月12日成立豫皖苏边区党委、豫皖苏行政委员会和豫皖苏军区,改原华中八地委为华中分局豫皖苏行政委员会第三专区,萧、砀山等县属之。4月,恢复淮北地委。36年9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开进豫苏皖平原。至10月12日,已解放灵璧、泗县等县城。11月9日至18日,解放萧县、砀山县城。37年5月29日,经中共中央华东局批准,为统一淮北、淮南党政军的工作领导,合并组建江淮区党委,成立江淮行署,又称江淮解放区。38年1月10日,随着淮海战役的结束,今地区境已全部解放,先后设泗南、泗宿、淮泗、泗五等边区县,属第二专区。38年3月25日,撤销二专区,并入三专区,计先后设萧铜、泗灵睢、灵北、宿东等县,自二专区并入后,调整为泗宿、泗灵睢、灵璧、宿东、宿西、萧铜、泗南县及宿城市。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署公告,撤销江淮行署,组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驻合肥市),并由原江淮行署三专区和豫皖苏行署六专区一部分县(计邳睢铜、睢宁、泗宿、泗灵睢、萧铜、灵璧、宿东、五河、永城、砀山、萧县、泗阳、淮宝、泗南、怀远、宿西、盱凤嘉、洪泽湖、宿迁市、宿城市20个县级单位。经调整,留宿县专区,计领宿西、怀远、永城、萧县、砀山、灵璧、泗县、泗洪、宿东、五河10个县和宿城市。宿县专区(驻宿城市),在今境内设宿东、灵璧、泗县、砀山、萧县及宿城市,其余划属苏北人民行政公署(今属江苏省)。6月16日,宿东、宿西县及宿城市并组宿县,宿县专区(驻宿县城关区)领9个县,设宿县、灵璧、泗县、砀山、萧县5个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宿县专区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
1952年8月7日,宿县专区改属安徽省萧县、砀山县(1953年2月交接)划入江苏省,永城县划入河南省(永城县早在6月3日划入河南省商丘专区),宿县专区辖7个县1个市,今境内仍设3个县1个市。加上萧县、砀山县才有5个县1个市。
1953年6月25日,撤销宿城市,并入宿县,宿县专区领7个县,今境仍设宿、泗、灵璧3个县,加上萧县、砀山县才有5个县。
1955年2月21日,将泗洪县划入江苏省,将萧县、砀山县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辖8个县,今境内仍设5个县。
1956年1月12日,撤销宿县专区,并入蚌埠专区。
1959年3月22日,撤销萧县、砀山县,组建萧砀县(驻今萧县城龙城镇)4个县。
1961年4月7日,撤销蚌埠专区(省里早已于3月15日撤销),恢复宿县专区,仍驻宿县城关镇(今市区),领7个县,今境内设宿县、萧砀、灵璧、泗县4个县。12月15日,撤销萧砀县,分建萧县、砀山县,仍设5个县。
1964年10月31日,增设固镇县,宿县专区领9个县,今境内仍设5个县。
1968年5月1日,宿县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1年3月29日,改宿县专区为地区。
1977年1月20日,濉溪县划入淮北市,宿县专区领8个县,今境内仍设5个县。
1979年2月,宿县专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宿县地区行政公署。9月10日,新建宿州市,宿县专区领8个县1个市,今境内设5个县1个市。
1983年6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怀远、固镇、五河3个县划入蚌埠市。10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本专区领5个县1个市,全在今行署境内。
1992年11月20日,撤销宿州市、宿县,组建宿州市,今境内设4个县1个市,至今不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宿州市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