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滁州市位于皖东江淮地区。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0°51′~33°13′与东经117°10′~119°13′之间。东西长193平方公帮,南北宽150公里,总面积1332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5%。该市东北与江苏泗洪、金湖、盱眙县为界,东北隔高邮湖与江苏高邮县相望,东南与江苏仪征市、六合、江浦县为界,南与和县、含山县、巢湖市毗连,西与肥东、长丰县、淮南市郊区、怀远县相接,北与蚌埠市与五河县隔淮河相望,是安徽省省辖市中行政区域面积仅次于阜阳市、安庆市的第三大市。其中,现辖琅琊、南谯2个县级市辖区,面积为1399平方公里;来安、定远、全椒、凤阳4个县面积7824平方公里及代管省辖县级天长、明光2个市,面积4105平方公里,计8个县级区划。滁州市人民政府驻琅琊区育新路。现共设2个市区,16个街道办事处,88个乡,75个镇。其中,市辖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10个乡,6个镇;天长、明光市分别设4、3个街道办事处,2个县级市及4个县共设79个乡,69个镇。滁州市区规划面积为131平方公里,建成区20.5平方公里(含开发区建成区2平方公里)
一、疆域变迁、市名由来
〔疆域变迁〕
滁州市是由解放后所建滁县专区演变改称的。民国38年(1949年)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告,滁县专区(驻滁城,今滁州市区)属皖北行署,辖滁县(今市区)、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市)、炳辉(今天长市)、江浦、盱眙9个县,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12月2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将江浦县划归南京市领导。1950年1月1日,江浦县仍回隶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专区。1953年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将江浦县划入江苏省。同年3月28日,肥东县划入滁县专区,仍辖9个县,总面积为1.84万平方公里。1955年2月21日,将盱眙县划入江苏省,时辖8个县,总面积15860平方公里。1956年1月12日,撤销滁县专区,并入新设的蚌埠专区。1961年4月7日,恢复滁县专区,辖滁全(驻滁城)、来安、定远、凤阳、嘉山、天长(由炳辉改)、肥东7个县。12月15日,撤滁全县,恢复滁县、全椒县,辖8个县。1964年10月31日,新设长丰县,划走该专区所辖定远、肥东县各一部分地区。1965年5月21日,肥东县划入巢湖专区,仅辖7个县,总面积仅有1.33万平方公里。此后,基本上稳定在这个水平上。
省辖地级滁州市系1990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以[1990]16号文件《关于撤销滁县地区和滁州市建制,设立省辖滁州市的请示》和1992年10月19日以政秘(92年)340号文件《关于撤销滁县地区和滁州市建制,设立省辖滁州市的补充报告》,国务院于1992年12月20日批复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滁县地区和县级滁州市,设立省辖地级滁州市和琅琊、南谯区,辖2个区及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6个县。行政区域总面积仍同滁县行署1个市6个县时期一样为1.332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9.5%。
1993年9月18日,据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以民行批[1993]187号《关于安徽省撤销天长县,设立天长市的批复》批准,改天长县为省辖县级天长市,使滁州市辖行政政区域减少了177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也减了1.27%,但行政区域面积在全省省辖市中仍比黄山市大,比安庆市小,居于第二位。但至目前止,天长市仍属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以民行批[1994]87号《关于安徽省撤销嘉山县,设立明光市的批复》批准,改嘉山县为省辖县级明光市,仍由滁州市代管,形成现在的省辖滁州市的县级行政区划设置。
〔市名由来〕
滁州市名缘于1982年11月25日批准,撤销滁县,成立县级滁州市旧名。滁州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始于隋开皇九年(589年,一说隋开皇初)改南谯州为滁州。滁州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先后长达14个世纪,作为市名,连同改滁县为县级滁州市至今才有13个年头,可以说是安徽年轻的省辖市之一。
滁州名由来,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称,隋置州,“因(滁)水为名。”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指出:“涂水即滁河。”因“滁”,古代作“涂”。这个为州,为市名的滁水,古称涂水,今称滁河,为皖东地区流经苏北入长江的主要河流,也是历史上的名川。《唐六典》就载滁水为淮南道大川。《舆地纪胜》指出它:“源出庐州梁县(今肥东县梁园镇),东流经滁(州)及(今江苏)六合县,至瓜步入大(长)江。”《太平寰宇记》也说此水,“在(清流)县东三里,源自庐州(今合肥市)慎县(今肥东县梁园镇)来,东南流入六合,至瓜步入大江。”它是今滁州市境内最长的河流,流经全椒、滁州市区、来安县境,总长170公里。
滁州向为南京的江北战略要地。《三国志·孙权传》就说赤乌十年(247年),“权出涂中,遂至高山。”而同书《三嗣主传》说:天纪三年(279年),西晋伐吴,镇东将军司马“出涂中”,进逼吴都金陵。《晋书·琅琊王传》也说:“平吴之役,率众数万出涂中,孙皓奉笺送绶,诣请降。”诸书提及涂中,还有《通鉴纪事本末·慕容叛秦复燕》中说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征虏将军谢石“帅舟师屯涂中”等。涂中,指今滁河流域,并在三国初期已在今滁州市区形成涂中镇。因此,涂中也是以滁水为名。古镇自东晋后先后为顿丘县、新昌郡、永阳郡、谯州、南谯州、清流县、滁州、滁县等侨置州、郡、县及以水为名的州、县、市治所,故历史上有此类以政区为名的异名,又称滁城或城关镇,现为滁州市市区。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境内各地都先后发掘出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著名的有侯家寨(定远县七里塘乡袁庄村)、濮家墩(滁州市大王乡林楼村)、朝阳(担子乡万桥村朝阳庄北)、华龙(全椒谭墩乡西)、九梓(定远县九梓乡街)、马家墩(天长市汊涧镇郜山村)等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大批文物,说明这一地区开发较早,属于青莲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边缘地带。氏族公社末期,这里是文化比较发达的东夷集团,尤其是淮夷南下的活动区。夏、商、西周三代,境内仍为淮夷南下及徐戎所建强大的方国的控制区。西周周公及穆王东征,曾为西周控制区,反映这一时期古文化遗址有顿丘山(今来安县新安镇东0.5公里处)、桃园(全椒县南屏乡地藏村东北)、望夫台(天长市汊涧镇和平村)、青狮子墩(天长市釜山乡中心村)等商周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青铜器,说明这一地区已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并曾建有钟离(位今凤阳县临淮镇东李二庄乡)等国,及卑梁邑(位今天长市石梁乡)等。后以淮夷、徐国为宗主国。春秋时期,先后为吴、越北上扩张的领地,并筑城以加强防御力量与北上东渐的楚国抗衡,而长期为吴、楚诸国的拉锯战场和战略要地。钟离国先后为吴、楚附庸,楚国还在今全椒县建椒邑以封大夫伍举(子胥祖父)。钟离属吴期间,曾在鲁成公十五年(前576年),晋士燮(范文子)就与齐、鲁、宋、卫、郑、邾诸国大夫在此会吴。楚平王十一年(前518年),吴国边邑卑梁(今天长市石梁镇)与楚边邑钟离儿童争桑,引发吴楚交兵,吴灭钟离,为吴邑。越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越灭吴,地属越国。周元王还任命越王为伯。江淮地区北部为楚国所有。战国时期,地常属楚国。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地入秦国,属九江郡(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在今滁州市境内设钟离(治今凤阳县临淮镇东李二庄乡小卞庄西)、曲阳(治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阴陵(治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东城(治今定远县大桥乡三官集油坊村,旧名下马铺)4个县,今明光、天长市境分属东海郡东阳、广陵、堂邑县地。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秦末农民起义军葛婴部克东城、钟离。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今滁州市境分属九江王英布的九江国(都六,今六安市区城北乡白沙城)九江郡(仍治寿春)。其东北地区(含今明光市、来安县,下同)属项羽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地。高祖四年(前203年)七月,英布归汉。五年,地属英布淮南国(仍都六);正月,其东北地区改属韩信楚国(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六年正月,东北地区改属刘贾的荆国(都吴,今苏州市)东阳郡(治广陵)地。十一年七月,英布反汉,灭荆,地属英布淮南国;旋亡,九江、东阳郡均属汉廷。十月庚午,九江郡(仍治寿春)改属刘长淮南国(改都寿春)。十二年十月辛丑,东阳郡(仍治广陵)改属刘濞的吴国(都广陵)。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九江郡归汉。八年,封淮南厉王子刘良为东城侯,为侯国。十二年,九江郡改属刘喜的淮南国(仍都寿春)。十六年四月丙寅,改九江郡为刘安的淮南国(仍都寿春)。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吴王濞反,六月国除,东阳郡归汉。旋改属刘非的江都国(仍都广陵,《史记·诸侯王表》误为江都国置于景帝四年)。元朔元年(前128年),东阳郡的淮陵县改为淮陵侯国(非五子之一)。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为九江郡(仍治寿春),直隶汉廷。二年,江都国除,改东阳郡为广陵郡(仍治广陵),直隶汉廷。六年,析置临淮郡(治徐,今属苏北),原先后属东阳、广陵郡的淮陵县(侯国,治今明光市潘村乡南女山湖高地)、高山县(治今来安县王集乡高山村高山岗上)改属临淮郡。九江郡在今滁州市境内先后设曲阳县(治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钟离县(治今凤阳县临淮镇东李二庄乡小卞庄西)、阴陵县(治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东城县(治今定远县大桥乡旧下马铺)、建阳县(治今来安县水口镇东城埂)、全椒县(治今县城北)、阜陵县(治今全椒县陈浅乡百子村)7个县。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临淮郡属徐州刺史部。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汉,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治寿春),改曲阳县为延平亭,改钟离为蚕富,改阴陵为阴陆(《通典》说莽改为阳陵),改东城为武城,改阜陵为阜陆;改临淮郡为淮平郡,改淮陵为淮陆,余仍之。
〔东汉〕
初年,恢复王莽乱改的各级政区名称,今滁州市境内仍分属扬州(先后治历阳即今和县城历阳镇、寿春、合肥)的九江郡和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的临淮郡(仍治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九江郡(改治阴陵)在今市境内设阜陵、全椒、西曲阳(由曲阳改)、钟离、阴陵、东城(后改属下邳国)6个县(侯国),撤销建阳县;临淮郡设淮陵(侯国)、高山2个县(侯国)。永平十五年(72年),改临淮郡为下邳国(都下邳,今古邳镇),余仍之。十六年,徙淮阳王刘延为阜陵王(王阜陵,领2个县,都今全椒县陈浅乡百子村)。建初元年(76年),贬为侯国,仅领阜陵1个县。建初四年(79年),东城县(《汉书·地理志》作“东成”)改属下邳国。章和元年(84年),复为王国,增领4个县,连同阜陵计5个县,徙都寿春(今寿县城关镇)。永元三年(91年),阜陵王仍回都阜陵,仅领1个县,属九江郡(仍治寿春),直到汉末。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国除为下邳郡(仍治古邳镇)。汉末,今市境内所设县属徐州部变化为,废下邳郡,以东城县为郡,属扬州。初平四年,袁术据寿春,改设淮南郡,阜陵王国属淮南郡,今市境内原属阜陵国、九江郡的县悉改属淮南郡。建安四年(199年)术亡,曹操复名九江郡(仍治寿县),余仍之。
〔三国·吴国、魏国〕
今市境为吴、魏拉锯战的战场,废东城郡、高山、全椒、阴陵、阜陵、钟离诸县,仍保留西曲阳(仍治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淮陵(仍旧治)2个县,分别属魏国扬州(初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建安五年,迁治合肥)九江郡(仍治寿春)、徐州下邳郡(仍治古邳镇)。其中,魏改九江郡为淮南郡(仍治寿春)。黄初二年(221年),改为淮南国(仍都寿春)。太和六年(232年),改为楚国。嘉平三年(251年),魏王凌谋立楚王曹彪,司马懿杀曹彪,国除为淮南郡(仍治寿春),余仍之。

〔西晋〕
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地入西晋,复高山、钟离、阴陵、东城、全椒、阜陵诸县,均仍旧治。其中,淮陵、高山2个县仍分属徐州(初治彭城,今徐州市。元康间,改治下邳,今古邳镇)下邳国。元年(280年),改属临淮郡。西曲阳等6个县分属扬州(初治寿春。咸宁六年即280年三月灭吴后,合二扬州为一,改治建业。西晋末,因避司马邺讳,改名建康,今南京市)淮南郡(仍治寿春)。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甲申,改为司马允的淮南王国(仍都寿春)。永康元年(300年)八月国除,复为淮南郡(仍治寿春),余仍之。
〔东晋〕
永昌元年(322年),淮南郡(仍治寿春)改属豫州(侨置寿春),今市境内所属6个县大多荒废,郡也侨置于江南,今市境内侨置现象十分紊乱,侨置郡县大抵属原州侨置所隶,也有不完全隶属的现象。今市境内在晋世主要侨置属豫州的有:侨置于全椒县境内的南谯郡(治山桑,侨置于今全椒县城北尹村),领山桑、南谯(侨于今全椒县城襄河镇)、酂(侨于今全椒县官渡乡古酂湖滨,今为圩田)、扶阳、銍县(均位今全椒县境内)。义熙九年(413年)土断后,南谯郡改属徐州(侨置于钟离,今属凤阳县临淮镇李二庄乡小卞庄西);属徐州的还有晋明帝时置钟离郡(治钟离),领燕(侨故钟离城)、朝歌(侨于今凤阳县城东北10公里)、乐平(侨于凤阳县城东30公里宇家庄)侨县。大兴四年(321年),侨于今来安县城东顿丘山下的顿丘郡,领阳平侨县;太元中,降顿丘郡为顿丘(侨)县(仍治顿丘山),与阳平侨县改属秦郡。咸和五年(330年),在今全椒、来安县与江苏六合间侨置陈留郡,治侨置的长垣县,领长垣、小黄、酸枣、雍丘、白马、襄邑等6个可考的侨县。还有空悬于州境的侨置于太宁二年(324年)的东燕郡(治燕侨县),领燕(侨于故钟离城)、白马、平昌、考城(侨于今凤阳县考城镇)4个可考的侨县。还有义熙六年(410年),在淮陵县(仍治今明光市潘村乡女山湖高地)侨置阳平郡,领淮陵县及馆陶、濮阳、廪丘3个可考的侨县。东晋间,后赵曾染指今市境,属徐州(仍治彭城,今徐州市)临淮郡(治盱眙,今属江苏)有高山县(仍治今来安县王集乡高山村高山岗上);淮陵郡(治淮陵县)有淮陵县(仍治今明光市潘村乡南女山湖高地上);淮南郡属扬州(均治寿春)有阜陵县(仍治今全椒县陈浅乡百子村)。今天长市境在此之前无县级建制。太宁二年,侨置辽西郡(治舆,今属江苏),设肥如(侨于今天长市石梁镇)等侨县于境内。义熙七年,撤销辽西郡,改置北沛郡(治肥如),属北徐州。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地入刘宋,仍晋末旧制,属徐州(晋安帝改徐州为北徐州。永初三年,去“北”字,徐州仍治彭城。泰始二年入北魏,三年侨置于钟离,泰豫元年移治朐山。元徽元年,复治钟离城)有阳平郡(治淮陵县),领淮陵县及馆陶、濮阳、廪丘3个侨县;钟离郡(治燕县,故钟离城),领燕(元嘉八年,撤考城县,并入燕县;十八年,撤东燕郡为县,改属南濮阳郡;大明中,迁治故钟离城,今凤阳县故钟离城)、朝歌、乐平3个东晋侨置县;新昌郡置于元徽元年(473年)十月癸酉,治顿丘(原治今来安县城东1公里顿丘山下。元徽元年(473年)迁治涂中镇,今滁州市区),领顿丘(东晋旧顿丘侨郡,元嘉八年(431年)撤郡为县,改属秦郡。元徽元年,改属新昌郡,改治涂中)、谷熟(东晋侨置,原属徐州南梁郡。元徽元年,度属新昌郡,仍侨置于今和县西北)、酂(仍东晋旧治)3个侨县;南谯郡(治山桑,仍东晋侨于今全椒县城北1公里尹村),领山桑、谯、扶阳3个可考的东晋旧侨县。还有南徐州(治今镇江市)空悬于江淮间的阳平郡(治阳平,今属明光市潘村乡),领阳平、馆陶、濮阳等5个侨县(北魏皇兴二年即468年,地在淮南者,即今滁州市境仍为宋有,并改属钟离郡;属南兖州,治京口,今镇江市。元嘉八年,改治广陵,今扬州市。二十八年,徙治盱眙。三十年,并入南徐州。孝建元年,复立南兖州,仍治盱眙。泰始六年,改治淮阴。七年,还治广陵),在今滁州市境内有考城(仍治今凤阳县考城乡考城镇)、阳城(宋侨置,治今明光市旧县集)2个县,属盱眙郡(治盱眙,今属江苏);南谯郡(东晋侨置。宋初,仍领山桑、南谯、酂、扶阳、銍5个可考的侨县)。元嘉八年,酂、銍2个侨县改属历阳郡,仅领3个侨县。十年正月甲寅,改封刘裕第六子竟陵王刘义宣为南谯王。三十年六月辛未,改封南谯王刘义宣为南郡王,南谯国除为南谯郡,因今巢湖市境内已有南谯郡,而改为北谯郡(仍治山桑侨县),仍领山桑、谯(由南谯改)、扶阳3个侨县,仍东晋旧治。又在西曲阳(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侨置南谯郡,领西曲阳等县;在今明光市旧县集侨置济阴郡,又称南济阴郡(泰始中入北魏,以侨民在淮河南岸者侨置。泰始三年即467年,侨置睢陵县于旧县集,兼郡治),领睢陵侨县。元嘉八年,今天长市境内的于北沛郡改属南兖州。元嘉二十年,肥如县改名沛县,设沛、萧、相3个侨县,初属北徐州。大明五年(461年),改北沛郡为南沛郡(仍治肥如,今石梁镇),仍设肥如等县。泰始二年(466年),地入北魏。
〔南朝·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地入南齐,仍宋旧制,今滁州市境内有永明二年(484年)改属南豫州临江郡(治乌江,今和县乌江镇)的酂县(仍治今全椒县官渡乡圩田,由新昌郡改属);南谯郡(治山桑,今全椒县桑根山),南齐在今全椒县城西南白酒岗地名东嘉平、西嘉平的地方置嘉平县。豫州,又称西豫州(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于建元二年(480年)改宋侨置的谯郡为北谯郡(治侨置谯县,即故曲阳城,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领谯、宁陵(东晋侨置,属南梁郡。齐改属本郡,永元元年撤销)、蕲(齐侨置)3个侨县。永元元年(499年),撤郡,并为北谯县,改属梁郡(治睢阳侨县,今寿县城关镇)。次年,入北魏。北徐州(治故钟离城)的钟离郡(治燕县,今凤阳县临淮镇北)所领燕、朝歌(仍位今凤阳县城东北10公里)2个侨县;济阴郡(治睢陵侨县,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西1公里)领睢陵、顿丘(治今来安县城顿丘山,齐复)、乐平(东晋属钟离郡。永明元年即483年改属本郡,仍位今凤阳县故宇家庄)、齐安(位今凤阳县、明光市一带)4个侨县;新昌郡(治顿丘,今滁州市区),市境设顿丘1侨县。南兖州(治广陵,今扬州市)的盱眙郡(治盱眙,今属江苏),在市境设考城(位今凤阳县考城乡考城镇)、阳城(治今明光市故淮陵城)2个侨县;南沛郡(治沛县,今天长市石梁镇),所设沛、萧、相3个侨县位今天长市、明光市一带。
〔北朝·北魏〕
齐建元二年(480年),北魏占领今安徽省北部地区,常向今淮河南岸(含今滁州市境内)骚扰。景明元年(500年),今滁州市境部分入北魏。北魏设置较少,基本上属军事占领性质。正始三年(500年),齐逐渐收复被北魏占领的江淮地区。
〔南朝·梁〕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地入萧梁。天监三年(504年)祭丰据东城,十一年,梁将曹世宗收复失地将两曲阳、阴陵、东城3个县并置定远郡(均治故东城)。普通二年(521年),改定远郡为广安郡,改丰城县为定远县,属之。普通七年十一月,置豫州(治寿阳,今寿县城。太清元年(574年)七月甲子,改为南豫州),在故曲阳城(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置北谯郡,在故曲阳城侨置北谯县兼郡治。太清元年七月甲子新置的合州(治合肥。徐文范说系大同九年改)南梁郡(治今肥东县梁园镇)在市境设阜陵县(复旧县,仍治今全椒县陈浅乡百子村)。南兖州(治广陵,今扬州市)江都郡(治乌江,今和县乌江镇),普通七年改为临徐(滁)郡,又名临江郡,有酂县(仍治今全椒县官渡乡圩田);盱眙郡(治盱眙,今属江苏)有考城(仍治今凤阳县考城乡考城镇)、阳城(治今明光市故淮陵城)2个侨县,后改属淮州;在今明光市、天长市一带的南沛郡(治沛县,今天长市石梁镇)有萧、相等侨县。淮州(治淮阴,今江苏清江市淮河南岸)有淮阳郡(治淮陵)所设淮陵县(治今明光市旧县集)。北徐州(故钟离城)有钟离陈留二郡(治燕),领燕、朝歌(治今凤阳县东北10公里)等侨县;彭沛二郡(治西曲阳城,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所设3个县现大部为淮南市郊区。武定七年(549年),入东魏;济阳郡(治睢陵,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西1公里)设可考睢陵、乐平(治今凤阳县宇家庄)、顿丘(治今来安新安镇东1公里顿丘山上)、齐丘4个侨县。又有济阴郡,除上述县外,又设馆陶侨县。武定七年入东魏,改为襄邑侨县及梁招县。沛郡(治沛,今天长市石梁镇),领沛、萧、相3个侨县。天监五年废沛郡,改置泾州及泾城、东阳2个郡。又有说天监十七年于沛郡侨置沛州及泾城、东阳郡、沛、横山等县,实为初置泾州,后改置沛州,领2个郡4个县(仍治石梁)。侯景乱,改沛州为怀州(仍治石梁,与泾城郡、沛县同治),所属泾城郡设沛县、石梁2个县;东阳郡(治故东阳城)设横山(今天长市长兴乡横山)、义城(今市南13公里)2个县。
〔北朝·东魏〕
太清三年入东魏,济阳郡改为高平郡;定远郡(治东城,今定远县朱马乡下马铺)设定远县(兼郡治),初属安州。南谯州(治阴陵,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有新昌郡(治顿丘,今滁州市区),设顿丘侨县;南谯郡(治清流,今滁州市区)设清流县;北谯郡(治北谯,故阴陵城)设北谯(初治故西曲阳城,后迁治阴陵城)侨县;北谯郡(治桑根山,今全椒县城东北1公里尹村)设北谯县(兼郡治)、丰乐县(治今全椒县西南卜集乡古城村);高塘郡(治高塘,今来安县半塔镇西),领高塘、盘塘、石城、平阿、兰陵5个县(均位今来安县境及附近);临滁郡(治葛城,今属江苏江浦县),在今市境内仅设酂县(仍位今全椒县官渡乡圩田)1个县。泾州(治沛,今天长市石梁镇)领泾城郡(治沛),设沛县;东阳郡(治东阳故城)设横山县;沛郡(治沛)设萧、相、已吾3个侨县(均在今天长市境内)。
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十月,东魏叛将侯景反梁,攻下谯州,今滁州市境为侯景所据,设置混乱。随着侯景南下建康,今滁州市地全入东魏。在今市境内县以上建制有淮州(治淮阴,今属江苏)盱眙郡(治盱眙,今江苏盱眙县城东北,领4个县)的阳城县(治今明光市故淮陵城)、考城县(治今凤阳县考城乡考城铺)。扬州(仍治寿春,又称寿阳)北谯郡(北魏置,治北谯,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安阳县。楚州(治钟离,今凤阳县故钟离城。武定七年正月置)的彭沛二郡(治南阳,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领3个县,位今市境内有南阳、中阳2个县;北谯郡(治阴陵城)领北谯(治阴陵城南)、南蔡县(治阴陵城,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2个县;济阳郡(治睢阳,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领睢阳、顿丘(治今来安县城顿丘山)、乐平(治今凤阳县东南30公里宇家庄)、齐丘4个县;钟离陈留二郡(治燕县,今凤阳县李二庄乡小卞庄西)领5个县,今市境内有燕县、朝歌县(治今凤阳县城东北10公里)、灌丘县(位燕县北,今已圮入淮水)等县;安定郡(治濮阳),领濮阳、临泾、新丰、南阳4个县,均位今定远县境内;广梁郡(治相邑)仅领相邑1个县,位今定远县境内。谯州(治新昌城,今市区)新昌郡(治顿丘,今市区),领顿丘、赤湖(位今滁州市南谯区城郊乡官圩村赤湖铺庄)、荻港(位今滁州市沙河镇白米村郑郢庄南)、薄阳(位今滁州市腰铺乡联郢村)4个县;临滁郡(治葛城,今江苏江浦县东葛城)领3个县,今市境内设酂县(仍今全椒县官渡乡)1个县。
〔北朝·北齐〕
东魏武定八年五月,北齐取代东魏,在今市境内设县级建制有:扬州(治寿阳,今寿县城关镇)北谯郡(治北谯,仍治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安阳县。西楚州(治钟离,仍治今凤阳县故钟离城)钟离郡(治钟离)领3个县,在市境内设钟离、朝歌(仍位今凤阳县东北10公里)2个县;彭沛郡(治南阳,仍治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领3个县,今市境内设南阳、中阳2个县;北谯郡(治阴陵城,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领北谯(仍位阴陵城南)、南蔡(仍治阴陵城)2个县;济阴郡(治池南,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领乐平(仍治今凤阳县东南30公里宇家庄)、顿丘(仍治今来安县顿丘山)、齐丘、池南、睢阳县(仍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阴陵郡(治阴陵,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领阴陵县;大安郡(治广安,今定远县原朱马乡下马铺)领广安、曲阳县(仍治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故曲阳城)。南谯州(仍治新昌城,今市区)新昌郡(治顿丘,今市区),领顿丘、赤湖(仍位今滁州市城郊乡官圩村赤湖铺庄)、荻港(仍治今滁州市沙河镇白米村郑郢庄南)、薄阳县(仍治今市腰铺乡联郢村);高塘郡(仍治高塘,今来安县半塔镇东南2.5公里丁城)领平阿、盘塘、石城、兰陵4个县,均位今来安县境;临滁郡(治桑根山西,今全椒县城襄河镇东北1公里尹村)设酂(仍位今全椒县官渡乡古酂湖之滨,今为圩田)1个县。泾州(治沛,今天长市石梁镇)泾城郡(治沛)设沛县;东阳郡(治东阳故城)设横山县;沛郡(治沛)设萧、相、已吾3个县,计3个郡在今天长市境内设5个县。
〔南朝·陈〕
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齐,收复今滁州市区域。后因田龙升叛陈,降北齐,复入北齐。陈旋平叛后,复归陈朝。陈在今市境内设置有南豫州临江郡(治乌江,今和县乌江镇,北齐据历阳郡。绍泰元年即555年,梁置和州。入北齐,仍之。陈太建五年五月辛巳,废和州,复属南豫州,时治历阳,今和县城历阳镇),领3个县,仅在今市境内设酂(仍位今全椒县官渡乡)1个县。豫州(太建五年十月丙辰复,治寿阳,今寿县城关镇)北谯郡(治北谯,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故曲阳城)领2个县,今市境仅设北谯1个县。北徐州(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西古城)钟离郡(治钟离)领3个县,在市境设钟离、朝歌(仍位凤阳县城东北10公里)2个县;济阴郡(治睢陵,由东魏济阳、北齐池南县改,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领睢陵、乐平(仍治今凤阳县宇家庄)2个县。南兖州(仍治广陵,今扬州市)盱眙郡(治盱眙,今县城东北。太建五年九月戊子,改属谯州。太建七年三月辛未,复属本州)在市境设考城(仍治今凤阳县考城乡考城镇)、阳城(仍治故淮陵城)2个县。南谯州(梁治桑根山,今全椒县城东北1公里尹村。北齐治顿丘,改南谯州为谯州,常称南谯州)新昌郡(治顿丘,今市区)领顿丘、乐钜2个县,均在今郊区;北谯郡(治北谯,太建七年分北谯县置)领北谯(初治阴陵故城,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东魏,改属阳平郡。太建五年入陈,仍之。后迁治全椒县城东北1公里尹村)、西谯(位其西部)2个县;高塘郡(治高塘,今来安县半塔镇西)领高塘、平阿、盘塘、石城、兰陵5个县,均在今来安县一带。谯州(治阴陵故城,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南梁郡(治阜陵戍,即故阜陵城,今全椒县陈浅乡百子楼。太建五年入陈,仍为南梁郡,仍属合州。七年五月辛未,改属谯州)领阜陵(今全椒县陈浅乡百子楼)、西华2个县。陈太建五年,废泾州、泾城郡、沛郡、东阳郡及秦州瓦(石)梁郡,重新设置沛郡(治沛,今天长市石梁镇),设沛、横山(今天长市横山村)、义城(今天长市区南13公里)3个县,改属南兖州(治广陵,今扬州市)。
〔北朝·北周〕
陈太建十一年(579年,即北周大象元年)十二月,市境入北周,设置有扬州(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北谯郡(治北谯,即故曲阳城,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领北谯1个县。西楚州(治钟离,故钟离城,太建十一年,入北周,改北徐州为西楚州。宣政元年六月,改称豪州,仍治钟离郡,治钟离),领钟离1个县;广安郡(治定远,今定远县原朱马乡下马铺)领定远1个县;阴陵郡(治阴陵,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领阴陵1个县;济阴郡(治昭义,陈睢陵县。大象元年,改为招义县,又写成“昭义”,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西)领昭义1个县。南谯州(治顿丘,今市区)新昌郡(治顿丘)领顿丘、高塘(今来安县半塔镇东南)2个县;北谯郡(治桑根山,即北谯县,今全椒县城东北1公里尹村)领北谯、西谯(位北谯县西)、丰乐(治今全椒县濮集乡艾塘东村)3个县;南梁郡(治阜陵戍,今全椒县陈浅乡百子村阜陵故城)所领慎县(治今肥东县梁园镇)不在今市境。吴州(太建十一年十二月乙丑入北周。不久,改陈东广州为吴州,仍治广陵,今扬州市)盱眙郡(治盱眙,今县城东北)领4个县,在今市境设考城(治今凤阳县考城乡考城镇)、阳城(仍治明光市故淮陵城)2个县。方州(治尉氏,今六合市区),太建十一年十二月乙丑,沛郡属北周,初仍陈旧制。大象二年(580年),改沛郡、县为石梁郡、县(仍治今天长市石梁镇),改属方州。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今市境属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整饬各级区划,撤销郡级建制,调整州、县,今市境设置有:濠州(开皇二年改豪州为濠州,治钟离)领4个县,今市境内设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北)、定远(今定远县原朱马乡下马铺故东城)、化明(开皇三年改昭义为招义县,改属濠州。大业初,改名化明,治今明光市旧县集西)3个县;吴州(治江阳,今扬州市)设石梁县(仍治今天长市石梁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余仍之;滁州(开皇三年由南谯州改,治新昌,今市区)领新昌、滁水(开皇三年,改北谯县为滁水县,仍治南谯故城,今全椒县城北1公里尹村)2个县。大业三年(607年)四月,在开皇初年撤并州、县的基础上,改州为郡,今市境内设置有:扬州刺史部所属江都郡(由扬州改,仍治江阳,今扬州市,领16个县)设清流(开皇十八年,改新昌为清流县。大业元年,撤销滁州,改属扬州,治今市区)、全椒(大业元年,改属扬州,改滁水为全椒县,治今全椒县城襄河镇)、永福县(仍治石梁,由石梁县改)3个县;钟离郡(大业三年,改属濠州,仍治钟离)领4个县,在今市境内设钟离、定远(仍治今定远县原朱马乡下马铺。大业十一年废)、化明(仍治今明光市旧县集西。隋末,县民马薄据县,改置化州,后分置济阴县)3个县。
〔唐朝〕
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唐朝取代隋朝,仍延隋末群雄割据所造成的区划及管理混乱,但改郡为州,以肃清隋的影响。贞观元年(627年),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整饬,今市境属淮南道(地理区域)濠州(仍治钟离故城)。武德三年(620年),改治西古城,又名三牛城,位今凤阳县临淮镇西南1公里)设钟离、定远(仍治今定远县原朱马乡下马铺故东城)、招义(武德三年,废化州,撤销济阴、睢陵县,改化明为招义县,仍治今明光市旧县集)3个县;滁州(唐武德三年复置,治清流,治今市区)领清流、全椒(治今全椒县城襄河镇)、永阳(景龙三年分清流县置,治今来安县城新安镇北郊1.5公里的北塔山南坡上,今为双塘乡瓦岗村)3个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淮南道正式为一级区划(治扬州,今为市),今市境仍设滁州所属清流、全椒、永阳及濠州钟离、定远(天宝四载,迁于今定远县城定城镇)、招义6个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仍治清流县)。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滁州,余仍之。濠州也随之改为钟离郡,后复。后今市境分属武宁节度使,又名徐泗节度、感化军(治徐州,今为市)所辖濠州(仍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西古城。贞元元年,改属徐泗节度)仍领钟离、定远(治定城镇)、招义3个县;淮南节度使(治扬州,今为市)滁州(仍治清流,今市区)仍领清流、全椒、永阳3个县。今天长市境内的永福县(仍治石梁镇)初属兖州(治今扬州市)。武德七年,改兖州为銍州(仍治今扬州市),改永福县为石梁县,仍属之。九年,改銍州为扬州(仍治今扬州市),石梁县改属扬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石梁县,并入扬州六合县。天宝元年(742年),扬州改名广陵郡,析江都、六合、高邮3个县地置千秋县,属之。七载,千秋县改名天长县,余仍之。乾元元年(758年),天长县改属淮南节度使辖扬州。
〔五代十国·吴国〕
唐天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创建后梁取代唐朝,今滁州市区属五代十国中的吴国。今市境仍唐旧制。武义元年(919年),吴置清淮军于濠州(今凤阳县临淮镇),所属濠州领钟离、定远(仍治今定城镇)、招义(仍治今明光市旧县集)3个县;滁州(治清流,今市区)领清流、全椒(今县城襄河镇)、永阳(仍治今来安县城北双塘乡瓦岗村)3个县;天长县(仍治今天长市区)属江都府(仍治今扬州市区)。

〔五代十国·南唐〕
吴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取代吴国,今市境内仍吴旧制。保大元年(943年)三月,于濠州置定远军节度(仍治西古城,今凤阳县临淮镇西古城),领钟离、定远(仍治今定远县定城镇)、招义3个县;滁州(治清流,今市区)领清流、全椒(今县城)、来安(南唐升元二年,改永阳县为来安县,仍治双塘乡瓦岗村)3个县;南唐改江都府为东都,天长县属建武军节度。升元六年(942年)闰月甲申,建武军改治天长,后改建武军为天长军,领天长县(均治今天长市区)。
〔五代·后周〕
显德三年(956年),世宗御驾亲征淮南,至五年,先后占领南唐江淮间10个州,今市境全入后周,三月,正式割让给后周。其设置仍南唐旧制,即濠州(仍治西古城),显德四年十二月,入后周,领钟离、定远(仍治今县城定城镇)、招义(仍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3个县;滁州(显德四年十二月,入后周,仍治清流,今市区)领清流、全椒(今县城襄河镇)、来安(仍治双塘乡瓦岗村)3个县;天长县(仍治今天长市区)属扬州天长军(治天长)。
〔北宋〕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宋取代后周,今市境仍其旧制,初属淮南道。至道三年(997年),改为淮南路(治扬州,今为市),今市境全属之。熙宁五年(1072年),分置淮南东路(仍治扬州),所属泗州(治临淮,现已没入洪泽湖)领3个县,在今市境设招信(原名招义,建隆四年,改隶泗州。太平兴国元年,改为招信县,仍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1个县;滁州(仍治清流,今市区)领清流、全椒(今县城关镇)、来安(今双塘乡瓦岗村)3个县。熙宁五年,分置的淮南西路(治寿州,今寿县城)所属濠州(仍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西古城旧址)领钟离、定远(仍治故东城)2个县。天长军(仍治今天长市区)初属淮南道(治天长)。至道二年(996年),废天长军,复天长县,属扬州(仍治扬州,今为市)。三年,改淮南道为淮南路,余仍之。熙宁五年(1072年),天长县改属淮南东路(治扬州)扬州。
〔南宋〕
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灭亡北宋。五月一日,建立南宋,今市境为淮南东路(仍治扬州,今为市)所属滁州(仍治清流,今市区。嘉熙间,移驻王家沙,即今南谯区黄泥乡驻地。景定五年,回治市区)领清流、全椒(今县城)、来安(绍兴五年撤销,并入清流县。十八年复。乾道九年撤销。淳熙二年复,改治今县城)3个县;招信军(治盱眙,今县城东北),领2个县,在今市境设招信(仍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宝庆三年即1227年入金)1个县。淮南西路(改治合肥,今为市。绍兴间,寄治巢县,今巢湖市区。乾道二至五年,置司和州,后还治合肥)所属濠州(初仍治西古城。乾道初,移戍藕塘,今定远县藕塘镇。开禧间,迁治定远,今定远县定城镇。嘉定二年,还治钟离)领钟离、定远2个县。南宋初,升天长县为天长军(仍治今天长市区),属淮南东路(仍治扬州)扬州。绍兴元年(1131年),复降天长军为县,余仍之。十年三月,金兵陷濠州(今凤阳县临淮镇),不久被宋军收复。十一年,复升为天长军,余仍之。十三年,复为天长县,仍之。宋末,天长县改属淮南东路招信军。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七月,元兵占领扬州,置江淮行省,又称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治扬州,今为市。二十一年,移治杭州,今为市。二十三年,复治扬州路),升滁州为路,余仍之。二十八年十二月,江淮行省改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改称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至正十二年(1352年),设淮南江北等处行省,又称淮南行省(仍治扬州路),在今市境内设置有所属淮西江北道,又称淮西道(治庐州路,今合肥市)濠州(仍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西古城旧址)领钟离、定远(回治今县城定城镇)2个县;江北淮东道,又称淮东道(治扬州路,今为市)扬州路的滁州(至元十二年二月入元。十五年,升为滁州路,建太阳翊元帅府。二十年,降为州,改属扬州路(仍治清流,今市区),领清流、来安(今县城新安镇)、全椒(今县城襄河镇)3个县;淮安路(治山阳,今江苏淮安)泗州(治临淮,已没入洪泽湖)领4个县,在市境仅设昭信,又名招信(仍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天长县(治今天长市区)2个县(初属招信军。至元十四年,属昭信路。十五年,改属临淮府。二十年撤销,并入盱眙县)。
元末,朱元璋奋起濠右,今滁州市为其根据地。大宋龙凤二年(1356年)七月,建江南行中书省,简称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今市境全属之。龙凤十年七月,分设江淮行省(治庐州府,今合肥市),今市境改属之。不久,废江淮行省,复属江南行省。吴元年(1367年)五月,升濠州为临濠府(仍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余仍之。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仍旧制。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废江南行省为南京(仍治今南京市)。十一年正月,改称京师。十三年正月,罢中书省,改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称南京,又称南直隶(仍治今南京市),今市境有凤阳府(治凤阳,今县城)。二年九月,在今凤阳县建中都城。六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七年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设凤阳县;滁州由扬州府改属凤阳府。八年十月,凤阳府改治凤阳(今县城府城镇)。二十二年二月,滁州升为直隶州,凤阳府领4个州6个县,后为6个县5个州,计5个州13个县,在市境内设凤阳、临淮(原钟离)县(洪武二年九月,改为中立县。三年十一月,改名临淮县,治今凤阳县临淮镇)、定远(治今县城定城镇)3个县。滁州直隶州(元至正十四年七月,入郭子兴部。龙凤九年三月,为大宋临时首都。龙凤十二年十二月,改属江南行省扬州府。洪武元年八月,直隶中书省扬州府,并清流、全椒、来安3个县入滁州,治今市区,不领县。三年,改属中书省凤阳府。十三年正月,改属六部凤阳府。二十二年二月,升为直隶州,仍治市区,直隶京师。永乐元年,改属南京)领全椒(今县城襄河镇。洪武元年八月撤销,并入滁州。十三年十一月复)、来安(洪武元年八月撤销,并入滁州。十三年十一月复)2个县,仍其旧治。凤阳府、泗州(治临淮,已没入洪泽湖。初属临濠府。洪武二年九月,升泗州为直隶州,直隶中书省。四年二月,降为临濠府散州。六年九月,改属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属凤阳府,直属凤阳府)天长县(治今天长市区)。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今市区为福王控制区,仍为南直隶凤阳府凤阳、临淮、定远3个县及泗州、天长县计4个县和滁州直隶州所隶全椒、来安2个县地。后属南明弘光政权的南京,为滁和镇(治庐州府,今合肥市)所属滁州(仍驻市区)、全椒(仍治今县城襄河镇)、来安(治今县城新安镇);凤寿镇(治临淮,今凤阳县临淮镇)所属凤阳府(治今县城府城镇)、临淮、定远(今县城定城镇)2个县;天长县属徐泗镇(驻泗州,已没入洪泽湖)泗州。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六日,清灭亡南明弘光政权(仍都今南京市),今市境全入清,仍明旧制。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改属江南省(仍治分南京市)凤阳府(治凤阳,今县城府城镇),领凤阳(今县城)、临淮(仍治今凤阳县临淮镇)、定远(今县城定城镇)3个县及泗州(州城已没入洪泽湖)天长县(治今天长市区);滁州直隶州(仍治今市区)领全椒(今县城襄河镇)、来安(今县城新安镇)2个县。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滁州直隶州改属江南省安池太道(治池州府,今为贵池市区。六年,还治芜湖,今为市区)。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为市区),滁州直隶州仍属安池太道,凤阳府也属安徽省。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设庐凤道(治凤阳府,今凤阳县城府城镇),凤阳府属之,滁州直隶州仍旧制。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滁州直隶州改属江安十府储粮道(专业道,治徽州府,今歙县城徽城镇)。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滁州直隶州改属庐凤道。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凤阳府、滁州直隶州属庐凤颍道。太平天国期间,太平军曾短暂占领过今市境南部地区,建立滁州、荃椒(由全椒县改)、来安等州、县政权。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凤阳府改属凤颍六泗道(仍治凤阳府);滁州直隶州改属安庐滁和道(治安庆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凤阳府、滁州直隶州改属皖北道(治凤阳府)。今市境的凤阳府设凤阳(今县城)、定远(今县城)2个县;滁州直隶州(治今市区)设全椒(今县城)、来安(今县城)2个县;天长县(仍治今天长市区)初属凤阳府泗州(州城于康熙十九年已没入洪泽湖。先后改治盱眙县及后定州城于今泗县城关镇)。雍正二年九月己未(1724年11月4日),天长县改属安徽省庐凤道泗州直隶州(仍寄治盱眙)。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庚午(1777年4月11日),泗州城定治于虹故城(今泗县城关镇),余仍之。同年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天长县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治凤阳府,今府城镇)直隶泗州。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直隶泗州改属皖北道(仍治凤阳府),余仍之。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4月,改州为县,今市境内设凤阳(治今县城)、定远(治今县城)、滁县(治今市区)、来安(治今县城)、全椒(治今县城)、天长(治今市区)6个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6个县改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城,今同)。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民国16年(1937年)6月20日,皖北战事结束,全省为国民党收复。7月25日,国民南京政府组建安徽省。今市境6个县属安徽省。次年8月正式废道,6个县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实行首县制,全椒县属第三区(首县为合肥县);凤阳、定远、滁县、来安4个县属第四区(首县为凤阳县);天长县属第七区(首县为泗县)。10月10日,全省设10个专区,凤阳、定远县改属第四专区(专员驻寿县,今同);滁县、全椒、来安、嘉山(11月在今明光市三界镇新建)、天长5个县改属第五专区(专员驻滁县,今市区)。26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于当年底占领今市境津浦铁路沿线,7个县县城先后沦陷。27年7月,来安、嘉山、天长3个县由第五专区改属第六专区(专员驻泗县),凤阳、定远2个县仍属第四专区(专员驻霍邱县。1938年10月撤销本专区,仍保留序号);滁县、全椒2个县仍属第五专区(专员于1938年2月,改驻含山县;12月,改驻全椒县古河镇)。10月,天长县改属第五专区。11月10日,上述3个专区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区。29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区,3个专区直属安徽省。4月,定远、凤阳2个县由第六专区改属第五专区,滁县、全椒2个县仍属第五专区(专员仍驻古河镇);来安、嘉山、天长3个县由第五专区改属第六专区(专员先后于1938年12月改驻盱眙,1942年改驻泗县)。7月,调整专区序号,改第六专区为第四专区(专员初驻盱眙,1942年改驻泗县),将该专区原属嘉山、来安2个县调入新设的第九专区(专员驻盱眙县);全椒、定远2个县仍属第五专区(专员仍驻古河镇);将凤阳县、天长县由第五专区、第六专区改属新设的第九专区。33年4月,撤销第九专区机构,保留机构名义,由第五专区代管。抗战胜利后,第九专区(改驻嘉山县明光镇,今明光市区),设凤阳、来安、嘉山(由三界镇迁驻明光镇)、滁县、天长(驻今天长县市区)5个县;全椒县改属第九专区(专员驻巢县,今巢湖市区);定远县改属第十专区(专员驻田家庵,今淮南市田家庵)。11月,天长县改属第五专区(专员驻今明光市区)。
〔附日伪政权〕
抗日战争期间,本地区所属县先后为日本侵略军沦陷。26年12月18日,滁县沦陷;21日,来安县城沦陷(1938年1月27日收复);22日全椒县城沦陷(1938年5月15日收复);同时,陷天长县城(次年1月3日改复);27年1月2日,嘉山县城三界镇沦陷;31日,定远县城沦陷(7月12日收复);2月1日,凤阳县城沦陷,并以津浦线为中心建立日伪政权。7月12日,这些伪政权属“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安徽省”(驻蚌埠市。10月28日正式成立“安徽省维新政府”)。29年3月,“安徽省维新政府”并入南京汪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9月20日,市境伪政权改属汪伪“安徽省政府”(仍驻蚌埠市)。32年7月25日,汪伪“安徽省政府”设8个专区,今市境凤阳县属第一专区(专员驻蚌埠市);定淮特区属第二专区(专员驻田家庵);定远、嘉山2个县属第三专区(专员驻嘉山县明光镇,今明光市区);滁县、全椒、来安、天长4个县属第四专区(专员驻滁县,今市区)。日伪政权实际上只控制了今市境内津浦线沿线的城镇。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8日,国民党第七军正式接管这些汪伪政权。
〔中国共产党建政·抗日战争期间〕
民国27年3月11日,成立定远县抗日民主政府。4月后,新四军创建的皖东抗日根据地,后改称淮南抗日根据地。今市境在29年4月18日建立皖东津浦路东人民抗敌联防委员会(驻半塔集,今来安县半塔镇)。中旬,成立皖东津浦路西的定远、凤阳、滁县三县联防办事处,属中共中央中原局(1939年12月初驻定远县藕塘,后迁驻滁县瓦房薛村)。5月,成立路东、路西省委。8月1日,成立皖东津浦路西各县联防委员会。8月,建立以盱眙县半塔集(现属来安县)为中心的津浦路东和以定远县藕塘集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根据地,成立各县联防办事处。31年1月,皖东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改称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民国32年初,先后改称津浦路东专员公署(驻今天长市葛家巷)和津浦路西专员公署(驻定远县邓家圩),隶属于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34年10月,撤销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改组为华东局华中分局三、四专区。路东及第三专区先后在市境内设来安、天长、嘉山、天高4个县,半塔(直属区)及来六、天高、盱嘉3个办事处;路西及第四专区先后设定远、凤阳、滁县、全椒、定怀县,定东南办事处及定凤怀、凤定嘉、定合、全合、滁全等县级政府和藕塘市政府。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共建有17个县级政权;解放区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330万人,拥有5万军队,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35年9月,奉命北撤,撤销。
下面将皖东地区在抗日战争中所建的几个主要抗日民主政府简介如下:
皖东津浦路东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民国29年4月,皖东津浦路东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在来安县半塔集成立,办事处下辖来安、天长、嘉山、盱眙县、半塔直属区等县级抗日民主政权。32年2月成立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同时成立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原隶属皖东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的各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改属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领导。
皖东津浦路西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民国29年8月,皖东津浦路西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在定远县成立,办事处下辖滁县、定远、定东南办事处、全椒、凤阳等县级抗日民主政权。32年2月,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成立后,原隶属皖东津浦路西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的各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改属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领导。
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于民国32年2月成立,隶属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边区境内隶属淮南津浦路东专署的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有来(安)六(合)、天(长)高(邮)、盱(眙)嘉(山)3个办事处和来安、天长、天高、嘉山4个县政府。专署机关驻天长县葛家巷。34年10月,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改称华中苏皖边区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
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成立于民国32年2月,隶属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边区境内先后隶属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的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有全(椒)合(肥)、滁(县)全(椒)、滁县、全椒、凤(阳)定(远)嘉(山)、定(远)凤(阳)怀(远)、定远、定(远)合(肥)等县(区)政府和藕塘市政府。专署机关驻定远县邓家圩。民国34年10月,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改称华中苏皖边区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
华中苏皖边区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民国34年10月,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改称华中苏皖边区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隶属苏皖边区政府,专署机关驻天长县城。下辖嘉山、来安、天长等县政府。民国35年9月,因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淮南解放区,华中第三专署撤销。
华中苏皖边区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民国34年10月,淮南津浦路西专区改称华中苏皖边区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隶属苏皖边区政府(驻定远县藕塘)。专署下辖滁全(后改称定滁全)、定远、定凤怀、定合等县政府。35年9月撤销。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战争期间〕
民国35年12月,开始恢复淮南解放区。37年3月,成立滁县政府。4月,恢复淮南解放区及淮南津浦路西、路东2个专区。5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江淮解放区创建行署,路东改称第一专区(驻天长县城),路西改称第四专区(驻定远县藕塘镇)所辖县,包括今市全境范围。至6月4日,已建5个专区。38年1月下旬(25日),随着各县城的相继解放,今市境设天高、炳辉、来嘉、来安、嘉山、滁县,属第一专区(专署先后驻尹集、金沟、竹镇等地);经38年2月27日调整的凤阳、定远、全椒、定合、定滁、全合、定凤嘉等县属第四专区(专署先后驻定远县朱家湾、定远县城)。4月15日,根据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备案报告,今市境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驻合肥市),改设滁县专区(驻滁县,今市区),市境设来安(今县城新安镇)、全椒(今县城襄河镇)、定远(今县城定城镇)、凤阳(今县城府城镇)、嘉山(驻明光镇,今明光市区)、滁县(驻城关镇,今市区)、炳辉(驻今天长市区)7个县。
下面简介几个具体设置如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报告备案时期并非前有关区划已撤销及滁县专区已成立日期,实际撤并如下述。这类情况在第二篇已说过):
江淮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民国37年6月中共江淮区委员会成立后,原于5月成立的淮南津浦路东专署改为江淮第一专署,隶属江淮区党委。专署机关先后驻尹集、金沟、竹镇等地,下辖天高、炳辉、来嘉、来安、嘉山、滁县等县政府。38年4月,江淮第一专署改为皖北第一专署。4月12日,根据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报告,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
江淮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民国37年6月中共江淮区委员会成立后决定,将4月成立的淮南津浦路西专署改为江淮第四专署,专署机关先后驻定远县朱家湾和定远县城,下辖定凤嘉、全合、定滁、定合、定远、全椒、凤阳等县政府。38年4月12日,根据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报告,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江淮第四专署改为皖北定远专署。
皖北人民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民国38年4月,江淮第一专署改为皖北第一专署,隶属皖北行署。下辖炳辉(天长)、嘉山、滁县、来安4个县政府。4月12日,根据皖北行署报告,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同年6月底,皖北第一专署与皖北定远专署合并成立滁县行政区专员公署。
皖北人民定远行政专员公署:民国38年4月,江淮第四专署改为皖北定远行政专员公署(即皖北人民第四行政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专署机关驻定远县城,下辖定滁、凤阳、定远、全椒等4个县政府。4月12日,根据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报告,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同年6月底,皖北定远专署与皖北第一专署合并成立皖北滁县行政区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滁县专区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
1952年8月7日,滁县专区地区属安徽省。
1954年6月19日,滁州专区直属安徽省。
1956年1月12日,撤销滁县专区,今市境内所设滁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炳辉7个县改属蚌埠专区(驻蚌埠市)。
1959年3月22日,撤销滁县、全椒县,合并组建滁全县(驻城关镇,今市区),今市境6个县仍属蚌埠专区。但滁全县未正式成立。12月15日,国务院决定,炳辉县复名天长县。
1961年3月18日,中共安徽省委决定,4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蚌埠专区,恢复滁县专区,领7个县,在今境内仍设滁全、嘉山、凤阳、来安、天长5个县。12月15日,撤销滁全县,恢复滁县、全椒县,市境设6个县。
1968年7月16日,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滁县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3月29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将滁县专区改地区。4月2日,正式改称滁县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3月10日,滁县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滁县地区行政公署。
1982年11月15日,撤销滁县,设立县级滁州市,滁县专区领1个市6个县,在今市境设1市6个县。
1992年12月20日,撤销滁县地区和原县级滁州市,设立地级滁州市,市人民政府驻琅琊区育新路,设立县级琅琊区和南谯区,辖2个区及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6个县。
1993年9月18日,撤销天长县,改设县级省辖天长市,由滁州市代管,使今市境设2个区及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5个县和天长市。
1994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嘉山县,改设县级明光市,使滁州市辖2个区和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个县及天长、明光市2个市,至今未变。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