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的淮河两岸。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44′~33°35′与东经116°40′~118°04′之间。东西长135公里,南北宽86.5公里,总面积为586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2%,包括市辖东市、中市、西市、郊区4个县级市区及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其范围,东与滁州市的明光市、江苏省的泗洪县为邻,西与阜阳地区的蒙城县、淮南市的凤台县相接,南与淮南市、凤阳县交界,北与宿县地区的泗县、灵璧县、宿州市毗连。其中,市辖4个区范围,东西长32.3公里,南北宽23.5公里,总面积445.4平方公里,地处北纬32°49′~33°01′与东经117°11′~117°31′之间。其中,淮河北岸面积84.56平方公里,淮河南岸面积360.8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近40平方公里,分设19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6个乡。市政府驻中市区。3个县位于淮北平原东南部,总面积为5471.6平方公里,设25个镇,42个乡,计4个市辖区及3个县分辖19个街道办事处,48个乡,27个镇,共94个基层区划。
一、市名由来、别称、市区形成及市辖区
〔市名由来〕
蚌埠市名源于此处原有蚌埠集,系延用村镇旧名。
〔别称〕
蚌埠集,据《凤阳府志》说是“古采珠之地”,“地属凤阳”,又名蚌步。《尚书·禹贡》有“淮夷虫宾珠”的记载。“淮”指淮河,古为“四渎”之一。古代淮河流域文化非常发达,居住着属于东夷的一支少数民族,古称“淮夷”。“虫宾”是“蚌”的别称,此蚌出珠。相传今蚌埠市一带自古就是采集贡物蚌珠之处。“埠”是船舶商旅停泊之所,又称埠头。古代的“步”、“埠”通假,又写成“步头”,所以,蚌埠在古代又写成“蚌步”。
蚌埠市是安徽北部重要的工业、交通城市和消费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安徽省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境内山水相间,风光明丽,古为采珠之地,故被誉为“淮上明珠”,人们亲昵地称它为“珠城”。
〔蚌埠市区及疆域〕
蚌埠一带早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建国后,在南郊的钓鱼台、西郊的梅骨堆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期的出土文物,说明该地区开发较早。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该地区属临淮县广德乡。七年八月,改属凤阳县,直至蚌埠建市前。明代,这里是凤阳县西北的著名集镇,“淮盐”商旅的集散地,使蚌埠一度繁荣。当时的集址位淮河南岸,称“老蚌埠”。明成化十年(1474年),设4个营,建4个仓,就有蚌埠仓。至今,蚌埠仍有王家营、高家营、柳家营等地名,均系明代驻兵之地。清中叶后,蚌埠集已非常热闹,形成一条繁华的商贸老街。乾隆十九年(1754年),正式设蚌埠镇。太平天国期间,老蚌埠毁于兵火,集市中心北移今名小蚌埠一带,地处凤阳、怀远、灵璧3个县交界处,故有“鸡鸣狗叫听三县”的说法。同治二年(1863年),将凤阳县的马村沟以西一块,怀远县席家沟以东一块,灵璧县的一块划入蚌埠,在小蚌埠中正街(原凤阳县主簿衙署)设立“三衙司(一说“三县司”)”。当时的蚌埠集人口不足500人。
清末开始兴建津浦铁路,老蚌埠地区居住了2万多名筑路民工,形成以工棚为主体建筑的新兴集镇,属凤阳县。宣统三年(1911年)及民国初年,随着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和淮河港口大批物资转运集散,逐渐形成交通贸易中心。同年十一月十九日,为淮上革命军光复。民国元年(1912年)初,废“三衙司”,改属凤阳县二区,区公署驻中正街。2年7月22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任命倪嗣冲为皖北镇守使兼领皖北观察使。后倪嗣冲督皖,在蚌埠设安徽省督军公署。其弟倪香圃为皖北镇守使,也驻蚌埠。倪氏虽在民国5年9月17日才移置于安庆,但仍不放弃蚌埠据点。此后,蚌埠常为北京政府走马灯式省府大员驻地。因此,人们目蚌埠为安徽省临时省会。由于蚌埠已为安徽的重要政治、经济中心。16年,国民政府准备设蚌埠市,并于18年1月成立市政筹备处。19年9月,南京政府明令撤销。
蚌埠市最早称市是汪伪时期在蚌埠先后设“伪安徽省维新政府”和汪伪“安徽省国民政府”时称市。日伪、汪伪“安徽省国民政府”先后在津浦、淮南铁路沿线、淮河、长江沿岸控制区设8个专区,凤阳县属第一专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安徽省国民政府”、“第一专区”、“凤阳县”均驻蚌埠市。直至民国34年9月10日,国民党第十战区进驻蚌埠,结束日伪统治。蚌埠沦陷期间为安徽省的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的天堂,使蚌埠成为典型的畸形殖民地城市。
抗战胜利后,仍为凤阳县首镇,仍属第二区,并为国民党当局皖北绥靖主任驻地,准备筹建普通市。民国34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蚌埠市政筹备处。35年初,蚌埠市政筹备处接管地方行政,成立东安、国庆、西市、中山、小蚌埠5个区,脱离凤阳县。7月,市政筹备处公布普查人口为41566户,人口226690人,设5区,97保,1834甲。当年11月,蚌埠市政筹备处在《蚌埠市政筹备工作报告》中说:“工商业繁荣,尤盛逾昔。工业四十余种,劳工四万余人。商业六十余类,商店八千余家,皖东北二十余县及邻省之土特产输出与必需品之纳入,咸集散于此,每年贸易总额甚巨。国家银行及省市银行、商业银号,不下三十余家。”为此,36年1月1日,国民政府批准设立普通市。当时市域行政面积418平方里(104.5平方公里),编户4.193万户,人口22.669万,划分为东安、国庆、中山、西市、小蚌埠5个区。蚌埠市成为解放前安徽唯一一个设市的城市。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徐州“剿总”公署第九“绥靖区”公署驻蚌埠。37年11月4日,国民党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汝明部第八兵团司令部驻蚌埠。至解放前,蚌埠市建成区达4.7平方公里。
民国38年1月20日凌晨,蚌埠解放,正式成立蚌埠市军事管制委员会。1月22日,成立江淮行署蚌埠市政府,直属江淮行署,仍保留5个区。1月25日,中共江淮区委会也迁驻蚌埠。2月底,取消保甲制,建立乡、镇政权,将原属凤阳县的戴塘、马村划属东安区,将原属怀远县的陶店划属西市区。3月,将凤阳县的葛庄、宋庄、洼里刘、洼里王4个村划属东安区雪华乡。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告,改为皖北行署直辖市。4月28日,市政府改称蚌埠市人民政府。9月,改区政府为区公所,取消乡、镇政权,改设派出所。
1951年5月2日,增划凤阳、怀远2个县的20多个村入蚌埠市,扩大了行政区域。7月25日,蚌埠市调整区划,设东市、中市、西市3个县级市辖区及小蚌埠区。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蚌埠市改属安徽省,为省辖市。1955年3月,将怀远县梅桥区桃园乡5个选区划入蚌埠市。1956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专区,将所属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砀山、萧县8个县与同时撤销的滁县专区所属的滁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炳辉、肥东8个县,计16个县并组蚌埠专区,驻蚌埠市,以蚌埠市为名,蚌埠市仍为省辖地级市。3月,小蚌埠区改名为郊区,仍领4个县级市区。当年,还将凤阳县的曾山、二龙山、龙子湖等划归蚌埠市。1958年7月30日,将蚌埠专区的肥东县划归合肥市,蚌埠专区领15个县。当年,将凤阳县的长淮卫划入蚌埠市。年底,将怀远县马城、孝仪2个区的15个大队,73个村划入蚌埠市。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县、砀山县,组建萧砀县;撤销滁县、全椒县,组建滁全县;撤销濉溪县,并入省辖濉溪市,使蚌埠专区仍领12个县。12月将怀远县秦集公社15个大队,6373亩耕地,近4000人划归蚌埠市。1961年4月7日,撤销蚌埠专区,恢复宿县、滁县专区,蚌埠市仍其旧制。1963年8月,撤销蚌埠市郊区,蚌埠市辖东市、西市、中市3个县级市辖区。1968年8月8日,恢复郊区。1980年9月10日,成立蚌埠市仍辖4个县级市辖区。1983年6月7日,蚌埠市增辖原属宿县地区的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使之领4个县级市辖区,3个县;7月1日,正式办理手续。1984年7月,将怀远县广德、草寺、杭刘、花郢、冯东、冯西、禹会、宗洼、三尖塘、前郢10个村与郊区4个村合并,组建天河乡,撤销仁和乡。1985年底,又将怀远县马城区上洪乡、马城乡、庙前乡的9个大队,68个村,23268亩耕地,凤阳县的3个自然村和仁和公社组建为蚌埠市郊区天河乡,奠定今蚌埠市市区的行政区域。
东市区:位于蚌埠市区东部,东起淮光、长淮乡,西至淮河路天桥为界,北滨淮河大堤,南抵飞机场,全区面积18平方公里。1985年,辖7个街道办事处,62个居民委员会。建成区的西部为老街区,东部新建区为蚌埠主要工业区和文教卫旅游综合区,新建的大型城郊龙湖公园就在本区城乡结合部。该区西部老建成区是居民密集区,在建市初及解放初就设东安等区。1951年8月,并组重划为东市区,相延至今。
中市区:位于蚌埠市中心,东起津浦路、延安路与东市区相连,西至朝阳路、工农路与西市区接壤,北始小蚌埠乡,南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航校。全区面积4.3平方公里,1985年,分设5个街道办事处,36个居民委员会。中市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蚌埠市最繁华的地区,市政府驻本区,也是老城区。1951年8月,设中市区,至今不变。
西市区:位于蚌埠市西部。其西与南为张公山所隔,东抵工农路与中市区为界,西、南、北三面均与郊区接壤。全区面积约16.71平方公里,1985年,辖6个街道办事处,64个居民委员会,是该市西部工业区与风景名胜文教区。1951年8月,调整区级区划,扩大行政区域面积,仍保留解放初的西区,至今不变。
郊区:环抱市区四周,为蚌埠市的城乡结合部,东邻五河县,西连怀远县,南起凤阳县,北抵固镇县。全区总面积406.4平方公里,1985年设11个乡。该区初为凤阳县小蚌埠集。解放后,改为蚌埠市小蚌埠区。1956年3月,在历次增划、扩大行政区域的情况下改设郊区。1963年8月,撤销郊区。1968年8月8日,恢复郊区,至今不变。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蚌埠地区开发较早。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北郊吴郢乡发掘的双墩古遗址是新石器时期的早期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刻画符号,说明七千年前,这里人类已达象形、指意、会意等文化阶段,而南郊钓鱼台古遗址出土大量的石器、陶器等,说明这里已有较高的物质文明。原始社会末期,这里为淮夷地,后为涂山氏国(故城位今怀远县马头城)。春秋时期,为钟离子国(故城位今凤阳县临淮镇东李二庄乡小卞庄西)地,后先后为吴、越、楚国钟离、涂山邑地。战国时期,属楚国的涂山氏、钟离2个邑地。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淮河南部属九江郡钟离县地;淮河北部属泗水郡。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六月,改属英布的九江王国九江郡钟离县地;北部仍属泗水郡。高祖四年(前203年)七月,仍属英布的淮南国九江郡钟离县地;北部属沛郡。此后为当涂县侯国、县地。十一年十月,南部改属刘长的淮南王国九江郡钟离县地。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九江郡归汉。十二年,为刘喜的淮南国九江郡钟离县地。十六年,改封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淮南国仅领九江1个郡(实为改九江郡为淮南国),仍属淮南国钟离县地。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为九江郡,归汉室,仍为钟离县地。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监察区),余仍之。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汉,改九江郡为延平,改钟离县为蚕富;西部改当涂县为山聚县。
〔东汉〕
仍为扬州九江郡钟离、沛国当涂县地。初平四年(193年),袁术据寿春,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建安四年(199年),袁术亡,为曹操所据,复名九江郡,钟离县曾为外戚冯邯的封邑,称钟离侯国,为姨子侯;淮北地区属豫州沛国(郡)当涂县地。
〔三国·魏国〕
淮南地区仍属扬州九江郡钟离县,淮北地区属豫州谯郡当涂县地。因处魏、吴拉锯战战场,2个县后被撤销。黄初二年(221年),九江郡改为淮南公国。四年(223年),淮南国除为郡。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为楚国。嘉平元年(249年),复为淮南郡。蚌埠地区为该郡的义成(治今怀远县涡口城)、西曲阳(治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2个县分领。
〔西晋〕
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地入西晋,仍为扬州淮南郡义成、西曲阳2个县分领。太康元年(280年),复立当涂县(仍治今怀远县马头城),淮北属豫州沛国(郡)当涂县。次年(281年),复立钟离县(仍治今凤阳县临淮镇东故城),蚌埠淮河南岸地区改为此2个县分领,2个县仍属淮南郡。十年十一月甲申,改封司马允为淮南王,2个县属淮南国。永康元年(300年)八月国除,仍为淮南郡。永嘉乱后,江淮地区为战乱区,蚌埠地区从此隶属关系十分紊乱。
〔东晋〕
永昌元年(322年),淮南郡改属豫州,当涂县已于永嘉乱后废,主属钟离县。咸和三年(328年),淮南地入后赵,改设扬州淮南郡。咸和五年(330年),东晋增设钟离郡(治钟离),改属侨置的南兖州。后又为前燕、前秦等北方割据政权所占,淝水战后归晋。隆安元年(397年),置马头郡于故当涂城,属豫州。义熙元年(405年),当涂县为侨置零、虞县取代(均治当涂故城)。蚌埠地区为2个侨州的钟离、马头郡分领。安帝“土断”,钟离郡改属徐州(治燕县,故钟离城,侨置燕县取代故钟离县)。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入刘宋,马头郡仍属豫州。泰始七年(471年),马头郡改属北徐州。钟离郡初属南兖州。元徽元年(473年),改属北徐州。蚌埠境为北徐州马头郡、钟离郡分领。
〔南朝·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入南齐,仍为北徐州钟离(治燕县,故钟离城)、马头郡(治当涂城)分领。建元二年(480年),马头郡入北魏,旋为南齐收复。
〔南朝·梁〕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地入萧梁,仍为北徐州钟离、马头郡分领。
〔北朝·北魏〕
天监三年(504年),北魏寇钟离。六年,收复北徐州失地,仍之。后马头郡属北魏。普通五年(524年)十一月收复,仍属北徐州,并在钟离置钟离陈留二郡。
〔北朝·东魏〕
太清三年(549年)正月,入东魏,改北徐州为楚州(仍治故钟离城),仍为钟离陈留二郡、马头郡,并在今蚌埠市东南郊汉末鲁肃屯兵处侨置鲁郡,均属楚州。
〔北朝·北齐〕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地入北齐,改楚州为西楚州,仍治钟离,鲁郡仍,改钟离陈留二郡为钟离郡。天保四年(553年),改置荆山郡(治马头县,故当涂城),3个郡仍属西楚州,分领今蚌埠市区。武平元年(570年),封斛律金为荆山王,荆山郡改名荆山国,仍属西楚州。
〔南朝·陈〕
武平四年九月壬申,入陈朝,荆山国复名马头郡,改西楚州为北徐州(仍治钟离),蚌埠地区所涉及3个郡全属北徐州。后因战乱,仅恢复马头、钟离郡,鲁郡废。
〔北朝·北周〕
太建十一年(579年),地入北周,复改北徐州为西楚州,改马头郡为荆山郡。宣政元年(578年)六月,改西楚州为豪州(均仍治钟离),蚌埠地区为所属钟离郡钟离县、荆山郡马头县分领。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2个县入隋。开皇三年(583年),改豪州为濠州,废钟离等郡,蚌埠地区分属钟离、涂山(改马头县为涂山县,仍治当涂故城)2个县分领。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濠州为钟离郡(仍治钟离),蚌埠地区分属扬州刺史分巡的钟离郡钟离、涂山2个县。
〔唐朝〕
武德三年(620年),地属唐濠州钟离、涂山2个县,濠州仍治钟离,并改治于今凤阳县临淮镇西南1公里新城,俗名“三牛城”。武德七年,撤销涂山县,并入钟离县,属钟离县地。贞观元年(627年),濠州属淮南道(地理区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淮南道(行政区域,治扬州,今为市区)。天宝元年(742年),钟离县改属淮南道钟离郡。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复属淮南道节度濠州。贞元元年(785年),钟离县割属徐州。四年,在徐州(今为市)置徐泗濠节度,余仍之。大中二年(848年),改徐泗濠节度为武宁军。咸通三年(862年),改为宿泗观察使。咸通十一年十一月丁卯,改宿泗观察使为感化军。光化元年(898年),复名武宁军。不久,复名感化军。天复二年(902年)罢军,余仍之。其北部自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后,属宿州。
五代十国期间,淮河以北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的宿州;淮河南部先后属吴国、南唐。
〔五代十国·吴国〕
淮河南部地属吴国濠州钟离县;淮河以北属宿州。其中,淮河以北的宿州,先后属后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武义元年(919年),吴在濠州置清淮军,治钟离县(治三牛城)。乾贞元年(927年),清淮军改治寿州,濠州仍属清淮军,钟离县属清淮军濠州。
〔五代十国·南唐〕
吴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代吴,钟离县仍属清淮军濠州。保大元年(943年)三月,在濠州置定远军,濠州改属定远军节度,余仍之。
〔五代·后周〕
显德四年(957年)十二月,入后周,北部为宿州地,南部仍为濠州钟离县地。
〔北宋〕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北宋代后周,淮河以北地区属宿州。淳化四年(993年),属淮南道(地理区)。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淮南路治扬州(今为市区),仍属之。熙宁五年(1072年),濠州改属淮南西路(治寿州)。元元年(1086年),改属淮东路(治扬州)宿州灵壁(后改灵璧)县地;南部仍为濠州钟离县地。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取淮北,宿州为宋金交战地区,常为宋有,先后属金国(含傀儡张邦昌和刘豫的“伪齐”)山东西路宿州地。大定六年(1166年),改属南京路,余仍之。
〔南宋〕
仍属淮西路濠州钟离县。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濠州入金。五年,金兵撤,还南宋。十一年,又为金兵所据。十九年正月,复属南宋。乾道初(约1165年),移戍藕塘(今定远县藕塘镇)。开禧间,因金兵据钟离,改治定远县(今定远县故朱马乡下马铺)。嘉定元年(1208年),濠州复属南宋。二年,濠州还治钟离。后入金。十二年,复属南宋,宋金以淮河为界,今蚌埠市境分属两国。宝五年(1257年),置怀远军及荆山县(治今怀远县荆山北麓故荆山城,今名老城埂),今蚌埠市区为怀远军荆山县及濠州钟离县分领。
〔元朝〕
德元年(1276年)二月,夏贵以宋淮西路3个府6个州36个县降元,元在濠州置安抚司,属江淮行省,怀远军改属寿春府。至元十五年,升濠州为临濠府,仍属江淮行省淮南宣慰司。二十八年正月,降临濠府为濠州,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改属淮西道安丰路(治寿州)濠州,今蚌埠地区分属怀远、钟离2个县。十二月,江淮行省迁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改称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濠州仍属淮西江北道(治庐州路)安丰路(治寿州)。吴元年(1367年)五月,朱元璋部收复濠州,升濠州为临濠府,改属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明,改元洪武,地属江南行省临濠府钟离县地。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临濠府改属中书省。二年九月,改临濠府治钟离县为中立县。三年十一月,改中立县为临淮县。六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增置凤阳县(治今凤阳县城府城镇)。八年十月,凤阳府治迁驻凤阳县,今蚌埠地区初先后由临濠府、中立府的钟离、中立、临淮县与怀远县分领,改由凤阳府的凤阳、怀远县分领,至清末不变。十三年正月,凤阳府改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凤阳府改属南京,后称南直隶。明末,怀远县改治今县城关镇。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仍明旧制。五月,南明弘光政权时分别属江北四镇中的凤寿镇(驻临淮,今凤阳县临淮镇)的凤阳府凤阳县,怀远县改属徐泗镇(驻泗州,已没入洪泽湖)。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入清,仍明旧制(仍属南直隶凤阳府)。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凤阳府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凤庐巡抚(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六年,撤凤庐巡抚。十六年,设凤阳巡抚。十八年,凤阳府改属江南左布政使(驻江宁)。康熙三年(1664年),裁凤阳巡抚,并入安徽巡抚。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属安徽省(省会治安庆府,安徽布政使司仍驻江宁)。江南、安徽省先后属两江总督(初名江南江西河南总督,后易名江南总督,最后定名两江总督,常驻江宁)。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凤阳府改属安徽省庐凤道(治凤阳府,今凤阳县城府城镇)。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凤阳府改属凤庐颍道(仍治凤阳府)。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地区设立三县司,蚌埠范围初立,为凤阳府特殊地区。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凤阳府改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仍治凤阳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凤阳府改属皖北道(仍兼道治)。余仍之。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凤阳、怀远、灵璧县直属安徽省,废“三县司”,淮河南部地区改属凤阳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蚌埠),北部小蚌埠集属灵璧县。2年秋,倪嗣冲在蚌埠建“皖北镇守使署”、“安徽都督府”,又称“将军公署”、“将军府”。从此,安庆在名义上为安徽省会,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政府初期,蚌埠实际上成为安徽临时省会,如5年7月18日,安徽省会正式自安庆迁往蚌埠;9月17日,复还安庆。6年5月29日,安徽省长倪嗣冲宣布安徽独立。9年9月16日至11年10月7日,张文生代理安徽省长,仍驻蚌埠。14年4月3日,王揖唐任安徽省长也是至蚌接任;6月被免职。7月17日至10月28日,安徽省长吴炳湘也是至蚌就职。14年12月1日至蚌任省长的王普,及15年底,省长郝鹏先后在蚌埠建立省政府2个月)。3年6月2日(道尹为5月23日派遣),凤阳、怀远、灵璧县改属安徽省淮泗道(驻凤阳县)。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民国16年8月,地属安徽省(驻安庆)凤阳、怀远、灵璧县。17年8月,正式废淮泗道,3个县直属安徽省。18年1月,成立蚌埠市政筹备处。翌年春撤销。5~9月,安徽省代理主席方振武驻蚌埠。12月4日至翌年1月24日,安徽省主席石友三也驻蚌埠。21年4月2日,怀远、凤阳2个县改属安徽省第四区(首县为凤阳县)。10月10日,2个县改属安徽省第四专区(专员驻寿县)。27年2月1日,凤阳沦陷;2月2日,蚌埠、怀远沦陷。怀远县先后分属第四专区(驻霍邱)、第七专区(驻阜阳)、第三专区(驻阜阳);凤阳县先后属第四专区、第五专区(先后驻含山、全椒县古河镇等地)。上述专区在27年11月10日至29年2月2日属安徽省(先后驻六安、李家圩、立煌县城金家寨)皖北行署(常与临时省会同治)。民国34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后,凤阳县改属安徽省(驻合肥)第九专区(驻嘉山县明光镇,今明光市区),后改为第五专区;怀远县改属第十专区(驻田家庵)。34年11月25日,蚌埠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翌年1月,接管市区行政,设东安、国庆、西市、中山、小蚌埠5个区。36年1月1日,蚌埠建市,为普通市(县级),仍为5个市区,直至38年1月20日解放。
〔附日伪、汪伪政权〕
民国27年2月1日,日本侵略军陷凤阳;2月2日,蚌埠、怀远县沦陷。3月,日伪在蚌埠组建“维持会”。7月初,建“蚌埠自治委员会”。7月12日,伪“凤阳县公署”也设于蚌埠。7月,伪“南京维新政府”任命“安徽维新政府”省长。10月28日,日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驻南京)安徽省维新政府”及“凤阳县维新政府”在蚌相继成立。29年3月30日,改属汪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驻南京)。9月19日,改“安徽省维新政府”为“安徽省国民政府”(仍驻蚌埠市)。33年3月14日,伪省政府分设8专区,凤阳县属第一专区,蚌埠市仍兼伪省、专区及凤阳县驻地,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战争期间〕
民国38年1月15日,为配合蚌埠解放,在宿县东北龙王庙组建蚌埠市政府。1月18日,蚌埠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月20日,蚌埠市解放,蚌埠市为江淮行署直辖市。1月22日,蚌埠市政府正式在蚌办公。1月24日,蚌埠市政府宣布成立东安、国庆、中山、西市、小蚌埠5个区政府。另设水上区,9月撤销。1月25日,江淮行署迁驻蚌埠市。4月15日,根据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布,撤销江淮行署,蚌埠市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28日,蚌埠市政府改称蚌埠市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蚌埠市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为地级市。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蚌埠市改属安徽省,为省辖地级市。
1955年4月14日,蚌埠市人民政府改为蚌埠市人民委员会。
1956年1月12日,撤销宿县、滁县专区,成立蚌埠专区(驻蚌埠市),辖皖东16个县。
1958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蚌埠市与蚌埠专区合署办公。翌年9月,又分开。
1961年4月7日,撤销蚌埠专区,仍为省辖地级市。
1968年5月1日,蚌埠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1980年9月3日,蚌埠市革命委员会改称蚌埠市人民政府。
1983年6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蚌埠市增辖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7月1日,3个县正式交接,至今未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怀远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