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滨临长江南岸。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0°45′~31°07′与东经117°42′~118°10′之间。该市西界贵池市,北滨长江,西北与枞阳、无为县隔江相望,南与青阳、南陵县接壤。市境南北长42.5公里,东西宽40.6公里,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79%。其中,市辖区面积227平方公里,辖铜官山、狮子山、铜山3个县级市辖区;市区面积75平方公里,下设8个街道办事处。市辖铜陵县面积886平方公里。此外,铜陵市还代管总面积为136平方公里的国营普济圩农场。铜陵市素有“江南铜都”之誉,与马鞍山市合称“铜墙铁壁”,是安徽长江工业带著名的工矿城市和工业粮仓,向为安徽四大工矿城市、全国十大有色冶金基地、六大炼铜基地、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之一。市政府驻市区中心铜官山区长江西路。其基层区划有3个市辖区,10个街道办事处,11个乡,8个镇。其中,3个市辖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县辖10个乡,8个镇。
一、市名由来、建市经过及市辖区建置
〔市名由来〕
铜陵市以县为名,缘于铜官山产铜。《读史方舆纪要》说铜陵县有“铜官镇,南唐因以名县。”《明一统志》说铜官山,“又名利国山,有泉源冬夏不竭,可以浸铁烹铜,旧尝于此置铜官场。”《新唐书·地理志》也说:“利国山,有铜,有铁”,于此置“铜官冶”。因此,铜陵设市,初名铜官山市,直接延用铜官山矿务局名。铜官山矿务局名源于境内主山,位于市中心区东南的铜官山。由铜官山市先后易名铜陵特区、铜陵市则又以县为名。铜陵县则由铜官转义而来。“陵”,指山岗,是综合了本地区丰富的物产和地形的特征而命名的。
铜官山是一座历史上著名的工矿山,海拔493米,因山产铜,汉代在此设铜官而名铜官山。这个以铜名山史可追溯到西汉中叶。汉武帝时,晁错就建议将煮盐、冶炼业收归国有,设立官办的专业机构。西汉,这里已为盛产铜的丹阳郡的重点产区。东汉正式在此设铜官,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铜官镇,山也因之改名铜官山。以后历代在此采矿、冶炼,尤以唐代为盛。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周瑜曾在铜官山下设梅根冶,专司铸炼兵器。南齐建元二年(480年),曾在此复置梅根冶。齐、梁还在铜山下置炼铜场。唐代再次在此设铜官。李白在《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中描述当年的冶炼场面是:“铜井炎炉高欠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开元(713~741年)间,因铜官山多铜而利国,改封铜官山为利国山,设梅根监,领法门、石埭二场,梅根监治法门场,遗址位今贵池市境内,在铜陵县大通镇与贵池市区之间的江滨上,古代为铸钱场所,又名钱溪。元朝改设梅根监,清设铜官督。
今铜陵县城关镇滨临长江,形势险要,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吴、楚曾在对岸的鹊岸交战。六朝,这儿也是鏖战场所。所以,旧《铜陵县志》称之为:“控峙江关,为六朝重镇。”此处有鹊头渚。唐咸通五年(864年),在今城北5公里的鹊头山下置鹊头镇。后梅根监为利用长江水运而易地江浒,即今铜陵县城处,改名利国监。南唐易名铜官场。南唐保大九年(951年),设铜陵县于铜官(场)镇,就是今县城城关镇。所以,《太平寰宇记》称:“六朝时,置梅根冶于铜官,即今之铜陵县。”这个新铜官镇成了新置县的县城,已远离铜官山下的旧镇址,只是延用了旧称。
〔建市经过及市区形成〕
铜陵市区原属铜陵县,现代区划设置源于铜陵矿。铜陵古矿开采早在三代,发展于汉、唐。古代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以“乏铜”、“铜沙已竭”而衰落。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安徽巡抚聂缉允许英人凯约翰“承办歙、铜陵、大通、宁国、广德、潜山矿山。嗣以专办铜陵之铜官山,订约定期百年,占地三十八万四千余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又与凯约翰签订勘矿合同。三十一年,凯约翰设华伦公司。为了保全矿产不被外人掠夺,“皖中绅民合力争之”,至宣统三年(1911年),花了40万两白银才从洋人手里赎回,便一直没有开采。民国27年(1938年)下半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铜陵地区后,把此处作为铁矿,进行掠夺性开采,直到民国34年才改作铜矿开采,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矿山,设铜官山分矿保管所,直属华中矿务局下马鞍山矿务分局。民国38年4月21日,铜陵解放。7月,正式接管矿山,设立铜官山区,属铜陵县。
1950年5月,设立铜官山办事处。5月25日,设立铜官山铜矿工程处,直属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1952年11月,成立铜官山矿务局,直属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开始了铜官山矿区的大规模建设。1953年9月,以铜官山矿区为基础,成立铜官山办事处,属铜陵县城关区。1953年12月,撤销铜官山办事处,成立由5个街道办事处组成的铜官山区人民政府,析城关区的铜兴乡归铜官山区,仍属铜陵县。在短短的几年间,已将铜官山矿区恢复发展成拥有以有色冶金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工矿城镇。
1956年6月18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铜官山市,市以古今矿区为名,6月21日上报。7月3日,经内务部批准,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铜官市筹备处。8月8日,国务院批复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同意撤销铜官山区人民政府,成立省辖铜官山市筹备处。10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会议批准,以铜陵县铜官山区的全部,大通区的横港乡(由原白鹤乡、古松乡合并)全部、谢珑乡的部分地区设省辖铜官山市,分设兴隆、横港、铜兴、杨家山4个办事处和铜港乡。1957年3月16日,铜官山市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
1958年6月21日,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撤销铜陵县,并入铜官山市,并改名为铜陵市,以故县为名,降为安庆专区辖市。原铜陵县境划为23个乡、镇,铜官山市原4个办事处保留,并设大通、铜官山、顺安3个行政区,使铜陵市总面积达978.3平方公里,辖3区,3个镇,4个办事处,20个乡。7月12日省人民委员会正式向国务院报告,9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1959年4月3日,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恢复铜陵县;4月21日,市、县正式分开办公,仍均属安庆专区;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1960年12月31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以原铜兴镇和兴隆镇的行政区域并建铜官山区。1961年1月,调整行政区划,以原铜官山人民公社、山上市区为基础,成立铜官山区;以铜港公社为基础,并入扫把沟、横港地区,成立铜港区;以狮子山区铜矿为主,成立狮子山镇。4月7日,国务院批准,升铜陵市为省辖市;12月25日,安徽省民政厅正式发文函告。1963年2月7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铜官山区、铜港区。铜官山市不设区。6月,设铜兴镇、兴隆镇、铜港人民公社,撤销狮子山镇(不久恢复)。
196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安徽省及冶金部党组关于铜陵矿区政企合一的试点方案,撤销铜陵市、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组建受冶金部、安徽省双重领导的铜陵特区人民委员会,简称铜陵特区,保留原3个镇(社)建制;12月3日,铜陵特区正式成立;12月31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正式发文。
1969年4月14日,铜陵特区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向阳区。12月1日,增设红星区。1971年5月6日,铜陵特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增设铜山区、郊区。12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报请国务院,12月11日批准,撤销铜陵特区,设立地级铜陵市。1972年1月1日,改铜陵特区革命委员会为铜陵市革命委员会,市辖向阳区(今铜官山区)、红星区(今狮子山区)、铜山区、郊区。1974年3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铜陵县由池州专区改属铜陵市。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铜陵市辖4个县级市辖区,1个县。1980年7月30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铜陵市向阳区和红星区分别更名为铜官山区、狮子山区。3月12日,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普济圩农场划归铜陵市代管。至此,市辖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铜山区、郊区4个区1个县,代管1个国营农场。1987年8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市铜山区,并入郊区。经过历次调整,现铜陵市行政区域和领辖区定型,至今不变。
铜官山区:为铜陵市中心区,在紧挨市中心区的东北部已初步形成谢家垄轻纺工业区;北部已形成冶铜化工工业区;南部形成冶金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区,以及以横港为中心的化工工业区。现行政区域总面积27.21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建成区,集中了全市70%厂矿企业,60%以上的城市人口。该区不仅是铜陵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的发祥地,也是该市最早的市辖区,区名源于汉以来所设的铜官冶(镇)演化的镜内主山——铜官山为名。它的建政历史可追溯到1950年5月创建的铜陵县铜官山办事处,1953年12月组建的铜陵县铜官山区人民政府。只不过是区乡级基层政权。1960年12月31日,成立铜官山市铜官山区,为县级市辖区,直至1963年2月7日才撤销。该区第二次建政要数1969年4月14日设立的向阳区。1980年7月30日,改向阳区为铜官山区,至今不变。
狮子山区:位于铜陵市南部地区。区政府驻距今铜陵市中心区南10公里的狮子山麓的狮子山工人镇。区名以境内狮子山为名。现已形成以狮子山镇为中心,与附近的新桥、曹山、钟鸣、立新煤矿、铜山、凤凰山等相当规模的工人村镇组成的点多面广,城乡结合的新型工矿市区,建成区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分设3个街道,13个居民委员会。该区原属铜陵县顺安区。1958年始在此建狮子山铜矿,并逐步形成工人镇。1962年1月,成立狮子山镇。1965年,狮子山铜矿开展大规模的续建工程。翌年7月1日正式投产,使狮子山工矿镇迅速扩展。该县级市区建政始于1969年12月1日增设的红星区。1980年7月30日,更名为狮子山区,至今不变。
郊区:包括环绕铜陵市区和分踞长江南北铜山矿和安庆铜矿区组成。全区包括灰河乡、铜山办事处、安庆矿区办事处和近郊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行政区域总面积89.2平方公里。该区原分别属于1971年5月6日增设的铜山区与郊区。1987年8月17日,撤销铜山区,并入郊区。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铜陵市地区开发较早。早在三代就是铜矿开发区。古为越章方国。春秋时期,为吴、楚争峙场所。鲁昭公五年(前537年),楚伐吴,吴人败于鹊岸(以今铜陵县城关镇为中心的长江岸滨),地常为楚有,入战国时期不变。
〔秦朝〕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为九江郡番阳县地。秦末汉初,地属九江王国(都六,今六安市北)庐江郡(治番阳,今江西波阳境)。
〔西汉〕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七月,属淮南国(英布)(仍都六)庐江郡(治鄱阳,由番阳改)。十一年十月,改属刘长淮南国(都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庐江郡,为春谷县(治今繁昌县荻港镇南苏村)地。文帝七年(前173年),庐江郡直属汉廷。文帝十二年至十六年,属刘喜的淮南国(仍都寿春)庐江郡。十六年四月丙寅,春谷县改属庐江国(都鄱阳)。景帝四年(前153年),庐江郡归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撤庐江郡,改属鄣郡,改名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属扬州(监察区)丹阳郡。
〔东汉〕
春谷县仍属扬州(治历阳、寿春等地)丹阳郡(治宛陵)。兴平元年(194年),地入东吴,仍属扬州丹阳郡春谷县。
〔三国·吴国〕
仍属扬州(改治建业,今南京市)丹阳郡春谷县。
〔西晋〕
咸宁六年(280年)三月入晋,仍属扬州(治建业,后易名建康,今南京市)丹阳郡春谷县。太康二年(281年),改属扬州宣城郡(治宛陵)。
〔东晋〕
春谷县仍属扬州(治建康)宣城郡。太元八年(383年),改春谷县为阳谷县,仍属扬州宣城郡。义熙九年(413年),撤销阳谷县。今境属扬州侨置的淮南郡繁昌县。还有部分地区属侨置的豫州襄城郡定陵县(元帝时初侨于古丹阳镇,后改置故临城县境即今青阳县丁桥、竹阳乡及木镇乡北部的古定陵乡)。宁康二年(374年),改属上党郡;不久,改属淮南郡。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地入刘宋,繁昌、定陵2个侨县仍属扬州(治今南京市)淮南郡。大明五年(461年),淮南郡改属南豫州(治所多变)。泰始三年(467年),淮南郡复属扬州。五年二月丙申,改属南豫州。六月壬午,改属扬州。升明二年(478年)九月丙午,改属南豫州,余仍之。
〔南朝·齐〕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地入南齐,繁昌、定陵2个侨县仍属南豫州淮南郡。建元二年(480年),淮南郡改属扬州。永明二年(484年),复属南豫州。
〔南朝·梁〕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地属萧梁,2个县仍属南豫州淮南郡。普通六年(525年,一说天监四年),在东晋南陵戍(今贵池市西南6公里)置南陵郡、县,繁昌侨县已迁徙,定陵县也改属南陵郡,今铜陵境为南豫州南陵郡的定陵、南陵县分领。
〔南朝·陈〕
太平二年(557年)十月,地入陈朝,2个县仍属南陵郡,南陵郡由南豫州改属北江州,州治赭圻城(今繁昌县芦南乡赭圻山中),兼繁昌县治。
〔隋朝〕
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北江州、南陵郡及所领石城、临城、定陵、故治(疑“故冶”)、南陵5个县及治于赭圻城的繁昌县,重建南陵县(仍治赭圻城),改属宣州,今铜陵市、县境仍属南陵县。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宣州为宣城郡,属扬州刺史部(地理区)。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南陵县改属新建的池州。贞观元年(627年),南陵县改属宣州,宣州属江南道(地理区)。长安四年(704年),南陵县迁治青阳城(今南陵县城关镇),今铜陵地区仍属南陵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南陵县属江南西道宣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宣州为宣城郡。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宣城郡复名宣州。乾元元年(758年)十二月,宣州改属浙西道节度。贞元三年(787年),宣州改属宣歙道(治宣州)。十二年十二月乙亥,改属宣歙池都团练观察使(仍驻宣州)。大顺二年(891年),改属宁国军节度(治宣州)。唐末,分南陵县的工山、安定、凤台、丰资、归化5个乡置义安县,治今顺安镇,为吉利语。不久,废,改置铜官冶,仍属宁国军节度(治宣州)宣州南陵县。文德元年(888年)八月,吴王杨行密据宁国军。天复三年(903年),废宁国军节度,改为都团练观察使,仍驻宣州,余仍之。
〔五代十国·吴国〕
仍属宁国军宣州(均治宣城,今宣州市区)南陵县。
〔五代十国·南唐〕
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地入南唐,仍同吴制。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旧义安县为铜陵县,迁治江浒旧铜官冶(今铜陵县城关镇),改属西都江宁府(治今南京市)。
〔北宋〕
开宝七年(974年)十月,曹彬伐南唐。闰十月,铜陵县入宋,改属江南道(治今南京市)池州(治贵池,今为市区)。旋改属江南东路(仍治今南京市)池州。至道二年(996年),置永丰监,铸造铜钱。三年(997年),铜陵县改属江南路池州。天禧二年(1018年),复属江南东路池州。
〔南宋〕
建炎四年(1130年),铜陵县改属建康路(治今南京市)池州。绍兴初(约1131年),池州改属江南东路建康府。德元年(1275年)入元,仍之。
〔元朝〕
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池州为路,铜陵县属池州路(仍治贵池),改属江淮行省(治扬州,今为市)。二十八年,改属江浙行省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江东建康道(均治今南京市)池州路。至正十二年(1352年),徐寿辉部占领铜陵地区,旋为元兵所夺。十六年,陈友谅部占领铜陵地区,县城改驻顺安镇。十七年,朱元璋部占领铜陵地区,属大宋江南行中书省(治应天府,今南京市)池州路。翌年四月,复属陈友谅部。太祖己亥年(1359年)四月,复属朱元璋部江南行省池州路。太祖辛丑年(1361年)八月,改池州路为九华府,以九华山命名,仍属江南行省。不久,改为池州府,仍属江南行省。
明清时期,铜陵县仍属池州府。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仍之。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罢江南行省,铜陵县(仍治顺安镇)仍属池州府,池州府改属中书省。十三年正月,池州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京,又称南直隶。永乐二十二年春,铜陵县治回迁五松镇(今铜陵县城关镇)。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南明弘光政权仍明旧制,铜陵县属南直隶池州府。
〔清朝〕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池州府入清。铜陵县属南直隶池州府。顺治二年闰六乙巳(1645年8月19日),铜陵县所在池州府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池太道(治芜湖县,今为市)。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池太道改为安池太道(改治池州,今贵池市区),余仍之。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为市区)安池太道(还治芜湖县)。清代的江南、安徽省先后属两江总督(治江宁,先后为江南江西河南、江南总督,后定名两江总督,为清十大总督之一)。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裁安池太道,池州府改属专业道江安十府储粮道(治歙县,今徽城镇)。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改属安徽省安徽宁池太广道(治安庆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安徽宁池太广道迁治芜湖县。咸丰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2日),安徽宁池太广道改名徽宁池太广道(迁治宁国府,今宣州市区。咸丰十年,迁治祁门县城,今祁山镇),改由浙江巡抚兼辖。太平军失败后,池州府复属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道为省以下二级政区,池州府仍属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回治芜湖县)。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铜陵县改属安徽省皖南道(仍治芜湖县)池州府。
〔附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期间,池州府改称池州郡(治桂池,避萧朝贵讳,改贵池名,今贵池市区),铜陵县属安徽省(治安庆郡,今为市区)池州郡。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北京政府改属安徽省芜湖道(治芜湖县)。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民国16年4月18日,南京政府宣布取消道制。8月,安徽省政府成立,铜陵县直属安徽省。次年8月,安徽省正式废道。21年4月2日,铜陵县改属安徽省第八区(首县为贵池县)。10月10日,改属安徽省第二专区(驻芜湖县)。27年8月6日,改属安徽省第八专区(驻今贵池市李家塔及乌石垅、贵池市区等地),直至解放。
〔附日伪政权〕
民国27年11月26日,日本侵略军陷铜陵县城及顺安等地。建立汉奸及汪伪铜陵县,属安徽省(驻蚌埠)第八专区(驻安庆)。抗战胜利后消亡。
〔中国共产党建政〕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先后在这一地区建立民主抗日政府。主要有民国33年7月在舒家店成立的铜(陵)青(阳)南(陵)行政办事处。34年1月,撤销铜青南行政办事处,仍在舒家店成立铜陵县政府,属皖南行署。9月24日后北撤。民国38年4月21日,铜陵地区解放。24日,成立铜陵县爱国民主政府。5月13日,划入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区。今铜陵市区均位于铜陵县境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今铜陵市区仍属华东军政委员会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区铜陵县。
1956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省辖铜官山市筹备处成立。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安徽省人民委员会于9月15日上报《关于设立铜官山市的报告》。1957年3月16日,铜官山市正式成立。
1958年9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县,并入铜官山市,改名铜陵市,为安庆专区辖地级市。
1960年1月7日批准,恢复铜陵县,铜陵市仍属安庆专区。
1961年4月7日,批准改为省辖市。
196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铜陵特区,为二级行政区划。12月3日,正式成立。
1968年3月24日,铜陵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1年12月11日,批准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
1974年2月1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3月1日,增辖铜陵县。
1980年3月12日,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普济圩农场划归铜陵市代管。12月18日~24日,市第八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决定,铜陵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铜陵市人民政府,至今未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铜陵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