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省交界处。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3°16′~34°14′与东经116°23′~117°23′之间。北邻江苏徐州市,南与蒙城县接壤,东接宿州市,西连涡阳县及河南永城县。它是以煤起家,以煤炭加工的电力业为主体经济,与淮南、马鞍山、铜陵市并列的安徽四大新兴的工矿城市和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整个矿区点多面广,横跨濉溪县、宿州市、蒙城、涡阳、萧县,从北至南长达150公里,东西宽50公里,是安徽省两淮煤田中位于淮河北岸的“百里煤城”。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2714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95%。分市辖相山、杜集、烈山3个县级市辖区及市辖濉溪县。其中,市辖区面积379.8平方公里;市辖濉溪县面积2336.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7%;建成区面积已达22.5平方公里。市政府驻相山区,县政府驻濉溪镇。区、县下设12个街道办事处,23个镇,12个乡。其中,市辖区设12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濉溪县设10个乡,14个镇。
一、市名及主要城镇名称由来及市辖区建置
淮北市原名濉溪市。市区主城为相山,又名相城,是该市最大的建成区,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市级行政机构和淮北矿务局及大中型厂矿企业和高校均集中在这一地区。此外,百善、青龙山、高岳、前岭、石台、袁庄、韩村、海孜、李槽坊、刘桥、矿山集、朔里、烈山等10多个初具城镇规模的工矿点和工人村组成淮北市点多面广、星罗棋布的工矿城市格局。另外,还有在濉溪县及附近县所建的工矿城镇临涣、朱仙庄、杨庄、芦岭等。
〔濉溪县和濉溪市〕
是以县城濉溪镇,又名口子镇、濉溪口、城关镇命名的。县城濉溪镇又以濉溪,又名濉水,即以古睢水命名的。濉溪镇处于汴水入濉之口,故有濉溪口,简称口子镇的异名。濉水,又称濉溪,是古代的名川,今改名濉河,古汴水是鸿沟支派之一,今改挖为新汴河,也非故道。故道发源于今河南开封市东,流经杞、睢县境,转入商丘、永城,进入萧县,然后流经古相城南、宿州市北、灵璧县东,进入古泗水。
濉溪镇,位于古代宿州的西北边陲,是商业繁荣的水运码头,宿州西北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民国34年(1945年)9月27日,新四军四师一部解放濉溪镇,成立濉溪市,是濉溪市最早出现的区划名称,市以镇为名。10月,成为中共创建的华中八专署驻地,直至民国35年上半年才撤销濉溪市。1950年11月13日,政务院批准,改宿西县为濉溪县,也是以濉溪镇为名。1959年2月,国务院批准,以濉溪县、萧县两县部分地区组建地级濉溪市。1961年1月13日,正式成立。市名借用故市及现县名。
〔淮北市〕
市名是197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准,将濉溪市改为淮北市。4月20日,正式改名。改名原因是原市、县均名濉溪,重名,因濉溪市与淮南市一样是以煤起家,市中心区与煤矿均位于淮河北岸且与淮南市比肩,故改名淮北市。
相城:是相山区和淮北市政府、淮北矿务局驻地。古代,相地就是著名的城邑。《诗经》中“相土烈烈,海外有”,说的是公元前21世纪前,夏朝的商部落契之孙相土(商汤第十一世祖)是一个名振海外的氏族方国君长,曾率领商部落定居于今淮北市的相城区相山脚下,组成氏族方国,并在今相山脚下形成聚落城邑,古名相国,国都相邑。因此,邑之主山名相山。相山、相土、相邑及流经其下的相水均名于一号。秦置相县,汉置沛国(郡),均治相。但《史记·项羽本纪》索隐引东汉应劭的话说:“相,水名,出沛国。沛国有相县,其水下流,故名下相也。”说相县非因相邑、相山为名,而以相水得名是不准确的。其实相水得名于相山,是相邑、相山成名后将流经相山脚下的水命名为相水的。春秋时期,宋共公因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水患,迁都相邑,成为名都大邑。秦设相县,以古相国及古相邑为名。后才命名位于相水下为下相县。此县才真是以位于相水下游而名的。因为秦的下相县远离相山、相邑,只与相水有关。《史记》索隐所犯的是本末倒置的错误。从此,相城作为皖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并多次作为沛郡、沛国驻地,直至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才被废,将相县并入萧县,才使古城被冷落废弃长达1400余年。至解放前只剩下古城残迹,成为居民稀少的荒村野外。因相城古为沛郡(国)治所,又称大沛,而称今江苏沛县境内的沛故城为小沛。
临涣镇:又称临涣集,位于今濉溪县西部的临涣乡,古名卩城。它起于春秋时期,为宋国的卩邑,秦置卩县。临涣名始于梁大通二年(528年)收复北魏占据的卩城,增设临涣郡、县。关于临涣郡、县的建置,宋乐史在《太平寰宇记》里说:“梁普通六年(525年)北伐至卩城,置临涣郡,以郡界涣水为名。”说临涣以水为名是对的,但设立日期不对。今查《梁书·武帝纪》及《陈庆之传》,应为大通二年。临涣县直至元至元二年(1265年)才废,并入宿州。临涣古城面临的这条涣水是淮北地区名川,今名浍河,也非故道。《清史稿·地理志》:宿州南“涣水(误为澳水),一名氵岁水,今名浍河。”《述异志》还说:“睢、涣二水,谓之浍水。”《水经注》则明确记载说:“涣水又东迳卩县故城南。昔吴广之起兵也,使葛婴下之。”说清了临涣城与卩故城的关系。
百善集:位于临涣集北,属于淮北市烈山区,也是一个古老的县治。梁置临涣郡,领有莅县。《魏书·地形志》作“白掸”县,清光绪时《重修安徽通志·古迹》说百善集,“盖即白掸之讹。”《太平寰宇记》还说是:“古百战道也。”隋大业初(约605年)撤销白掸县,并入临涣县,后随临涣县并入宿州,故城易名为百善集,系吉利语。
烈山镇:是随淮北煤矿第一口矿井建设而形成的工人村,镇名与矿名均以烈山为名,是淮北煤田开发较早的地区。其余工矿城镇也均随着淮北煤田的开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以当地的村镇名为主命名镇、矿的。
〔市辖区建置〕
1959年2月,国务院批准,以濉溪、萧县部分地区与濉溪矿务局组建省辖濉溪市。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濉溪县,并入濉溪市。因濉溪市尚未成立,故没有执行国务院的命令。
1960年4月16日,成立濉溪市,市人民委员会与濉溪县人民委员会合并办公,并将杜集、朔里公社全部及永菪公社闸河以西4个大队、吴庄公社闸河以西7个大队划归濉溪市管辖。1961年1月13日,析萧县相山区与濉溪县北部地区(方城大队和渠沟大队与濉溪矿务局成立濉溪市。4月7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濉溪县,改属宿县专区。6月17日,成立濉溪市郊区,辖相山、杜集、高岳3个公社。8月4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保留濉溪县,划濉溪县北部和萧县相山地区与濉溪矿务局组建濉溪市。1963年12月16日,成立宿东办事处,辖今宿州市东部部分地区。1964年4月7日,改濉溪矿务局为淮北矿务局。4月27日,撤销濉溪市郊区。1965年8月28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濉溪县的任圩公社及烈山公社的二郎庙、杨庄、洪庄、烈山、黄桥、吴山口大队划归濉溪市,使濉溪市的市辖区面积达109平方公里。
1969年7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濉溪市设立相山区、郊区。197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准,改濉溪市为淮北市。4月2日,正式更名。6月,先后成立相山区、郊区。197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宿县地区的濉溪县划属淮北市领导。2月22日,正式办理手续。1980年3月29日,建立杜集、烈山2个市辖区。1981年4月2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听取省政府派出的调查组汇报矿社纠纷后,决定实行以矿带社的行政管理体制,增划了萧县境内煤矿所在的社、队入矿,共从萧县划入毛庄、坡里、钱楼、朔里、豆庄、北山及牛眠、孟庄8个公社,扩大了郊区范围,使市辖面积增为294平方公里,并增设杜集区、烈山区。1983年6月22日,撤销以矿带社体制,将相山、豆庄、钱楼、坡里、朔里、孟庄、毛庄、牛眠、高岳9个公社划入郊区。1984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郊区,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相山(划进相山、蔬菜、任圩乡)、烈山(划进烈山乡和青龙山镇)、杜集(划进杜集乡和以矿带社的高岳、朔里、毛庄、郭庄、相山、牛眠、坡里、钱楼、孟庄9个乡)3个区。现全市辖3个县级市区及濉溪县。
1985年7月15日,撤销宿东办事处,归还宿州市。1992年3月,濉溪县撤区并乡,将濉溪县上楼乡划归相山区;将濉溪县宋町乡划归烈山区;将杜集区孟庄乡全部及牛眠乡部分划还萧县。3个市辖区总面积371平方公里,分设10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
相山区:位于市西北部,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政府、淮北矿务局均驻相城。相城是该区的中心,也是全市最大的建成区。现行政区域89.3平方公里。它北接萧县,南邻烈山区,东界岱河,西濒濉河。现辖4个街道办事处,渠沟、任圩2个镇。
相山区系1969年7月开始组建,次年正式成立,是淮北市最早的市区。中心区相城在历史上是淮北地区的名城,安徽最早的古城之一。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夏王朝时期的商部落相邑遗址早已淹没,无法考证。春秋时期,十二诸侯之一的宋国共公(公元前581年至前576年在位)为避水患,将国都从今河南商丘南迁往相城,在此建都90载,曾使相城名重诸侯。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齐灭宋,废为齐,后为魏国相邑。
秦汉经营的相城历经几度兴衰。历史上最大的破坏要数秦末汉初的逐鹿战争。尤其是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秦将章邯的“屠相”,汉王二年(前205年)刘邦败北和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平定相县,都使相城元气大伤。汉晋时期,相城为沛郡、国及相县治所,古城日趋繁荣。至今,相山脚下至相城仍可寻觅到当年的古城遗垣。永嘉乱后,南北分裂,淮北地区惨遭北方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洗劫,至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相县,并入萧县,终使数千年的名都显邑渐渐荒圮。至解放前夕成了仅有10多户人家的荒野。只有相山脚下的相山古庙和散布在山麓下的数百方断破的残碑在向世人展示它悠久的历史和昔日的峥嵘。
1958年,在相城废墟上设立濉溪矿务局,开展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工程。1959年2月,国务院批准,在濉溪矿务局的基础上,析萧、濉溪县部分地区组建省辖濉溪市。1962年1月,在相山地区的相城正式建市。建市后发展迅速,相城很快形成了具有象样街道的市中心区。以后,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形成以相城为中心点多面广的工矿城市格局。市辖区范围也随着淮北煤田的开发而扩张发展。工业也由单纯的开矿采煤发展到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发展电力工业和地方工业的综合发展道路。1970年,设相山区和郊区。随着十年动乱结束,淮北市发展更加日新月异。
现在以相城为中心,在城东形成高岳,城西形成三堤口街道,使相城呈东西长达5公里的带状城市结构。主街道马路宽广,高楼栉比,工厂林立。市政府及市委、人大、政协及淮北矿务局等行政和工业指挥机关均座落在相山脚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座落在山的东南麓。截止1986年,相城建成区已超过7.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1万。1984年撤销郊区后,部分并入相山区,使该区形成城乡交错,有利于填平补齐的城市格局。1992年3月,将原属濉溪县的土楼乡划入该区,使该区面积再次扩大。
烈山区:位于淮北市的南部,1965年前,属濉溪县。8月28日,划入濉溪市。1969年7月,划属郊区。1981年5月8日,增设烈山区。1984年2月,撤销郊区,部分并入烈山区,使该区现行政区域总面积达58.3平方公里,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9公里,形成以烈山、青龙山为主的建成区,并由杨庄、烈山、吴山口、青龙山、百善、前山金、前常、朱仙庄、芦岭等工矿居民点组成以采煤为主的工业区和煤炭转运中心。区内有5对大中型矿井及青龙山货运编组站组成建成区的工业及运输业的产业框架。居民点超万人的有杨庄、芦岭、百善、烈山、朱仙庄等。现设5个街道,烈山、宋町2个镇。1992年4月,将原属濉溪县的宋町区划入,使该区面积再次扩大。
杜集区:位于市东北部。它西靠相山,东依白顶山带,南界濉溪县,北邻萧县,原属萧县及淮北市郊区。1980年3月成立杜集区。1981年5月8日,省政府决定以矿带社,划淮北矿延伸萧县境内的8个公社入矿,实行以矿带队的管理体制,连同1978年4月前淮北矿务局所管辖的高岳公社,1982年3月从郊区划入的杜集公社至1984年3月撤销郊区,将归矿务局所管9个公社和杜集乡一并组建杜集区。分设9个乡。1984年12月,改杜集乡为矿山集镇,高岳乡改为高岳镇,朔里乡改为朔里镇,窦庄乡改为石台镇,毛庄乡改为段园镇。1992年3月,将该区所属孟庄乡和牛眠乡的邵庄、二庄5个自然村划归萧县,使该区现辖东西距离15.5公里,南北长34公里,总面积236.4平方公里。建成区由沈庄、袁庄、孟庄、朔里、石台、杜集、矿山集等10个工矿镇城镇组成。工矿镇主要工业为7对统配煤矿,2对省属煤矿及省地质局325队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居民点组成,超万人的集镇有矿山集、朔里等。现设1个街道,设高岳、矿山集、石台、里、段园5个镇。
二、淮北市的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淮北市区开发较早。最早记载该地区城邑的是《诗经》所载三四千年前夏朝的商部落首领契的孙子相土在这里建立的氏族方国——古相国,并建邑于今淮北市相山区的相山脚下,相水之滨,世号相邑。后随商部落北上西渐,废为相邑。商、周时期仍为相邑。春秋时期,作为春秋十二诸侯之一的宋国原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比之“五霸”,本系小国。宋襄公(前651年至前637年在位)字慈父,欲继齐桓公之后充当诸侯盟主,在鲁僖公二十一年(前639年)于今阜南县境内的鹿上(今公桥乡东2.5公里阮城)会盟。宋、楚、陈、蔡、郑、许、曹又于今河南睢县境内的盂会盟,激怒楚国,导致宋襄公十三年(前638年)泓水(今河南柘城县境内)战败,使宋国更加虚弱。史载延及5世的共公(公元前589年至公元前576年在位)为避洪水而迁都相邑。宋共公迁都后在此呆了90年才回迁宋发祥地商丘。这次迁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弱小的宋国已无力与“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类大诸侯国相峙,为避南下北上及东渐的强大诸侯势力而偏安相山脚下。古相邑及宋都相城的遗址今已无法寻觅,但今相城淮海路西山坡上的共姬墓却是宋共公迁都的佐证,也说明古相城遗城在今相城范围内。齐灭宋后,废为齐国相邑。随着魏势力南下代齐为魏国相邑。
〔秦朝〕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分置泗水郡,以相邑置相县,属泗水郡。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很快占领相县。二年,秦将章邯、司马尼屠相。
〔西汉〕
楚汉相争期间,分别属楚、汉,并为重要战场。秦亡之后,汉王元年(前206年),西楚伯项羽势力最大,已形成天下共主的势头,分封灭秦有功将领、旧六国贵族及秦降将18人为诸侯王,以梁、楚旧地9个郡自立为西楚霸王,泗水郡属西楚国。汉王二年,楚汉在濉水大战,刘邦50万兵败北,相县仍属西楚国泗水郡。比及刘邦战胜项羽,收复泗水郡后,以沛为刘邦兴业建功的发祥地及家乡,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泗水郡置沛郡,治相县(今相城),直属汉廷。汉高祖十二年,淮南王英布叛汉。刘邦在相县击败英布,沛郡归汉,领37个县,在淮北市境仅设相县。元狩六年(前117年)沛郡曾为大将居翁封地,为侯国,后复为沛郡。在今北山乡梧南、梧北村西山河西设梧县。地节元年(前69年),梧县改属彭城郡(治今徐州市),后改属楚国(仍都今徐州市)。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汉建新朝,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沛郡为“吾符”,改相县为“吾符亭”,改梧县为“吾治”,余仍之。
〔东汉〕
均复旧称。相县及所在沛郡属豫州;梧县及先后所在的楚国、彭城郡属徐州。建武二十年(44年)六月乙未,刘秀改封其子刘辅为沛王,沛国仍都相。梧县则先后改属楚国、彭城郡、国。
〔三国·魏国〕
淮北市区的相县改属豫州谯郡,梧县仍属徐州彭城郡、国。
〔西晋〕
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丁卯,封司马景为沛王,沛国仍都相,属豫州。封司马权为彭城王,都彭城(今徐州市),梧县仍属徐州彭城国。
〔东晋〕
永嘉乱后,淮北市区陷入汉国将石勒。大兴二年(319年),属石勒所建的后赵。相县改属后赵豫州沛郡兼郡治;梧县改属后赵徐州彭城郡。东晋初年,祖逖北伐,曾短时间归东晋,仍之。永昌元年(322年),全为后赵据有。永和六年(350年),沛郡复归东晋。次年,徐、豫2个州全为晋有。元玺元年(351年)十一月,梧县改属前燕徐州彭城郡。光寿元年(357年),相县改属前燕豫州沛国。建熙十年(369年),淮北市境内2个县复归东晋,仍之。东晋太元二年(377年),豫州入前秦。建元十六年(380年),改豫州为东豫州,相县仍属东豫州沛国。建元十五年,徐州入前秦,梧县仍属彭城郡。太元八年淝水战后,淮北市区2个县为晋有,梧县没有恢复,沛郡及相县改属徐州。晋末,改徐州为北徐州,沛郡及相县改属北徐州。
〔北朝·北魏〕
天赐二年(405年),相县入北魏,仍属徐州沛郡(郡治改驻萧故城,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义熙北伐,相县等复入东晋。
〔南朝·宋〕
永初三年(422年),北徐州径称徐州,相县仍属徐州沛郡兼郡治。泰始二年(466年)十月,徐州沛郡及相县入北魏,沛郡仍治萧故城。
〔南朝·梁〕
大通二年(528年),收复卩城,置临涣郡、县,领今淮北市区南部烈山区。永安二年(529年)六月,复入北魏。
〔北朝·东魏〕
东魏兴和中(539~542年),废临涣县。武定六年(548年),改置涣北县,烈山区仍属之。
〔北朝·北齐〕
天保二年(551年),改萧县为承高县,仍属徐州沛郡。四年,废沛郡,相县改属徐州彭城郡;废临涣郡、涣北县,复置临涣县,改属谯州北谯郡(州、郡均治故涡阳故城,位今蒙城县涡河北岸香山乡姜楼刘寨村)。七年,废相县,并入徐州彭城郡承高县(县治改治萧故城)。
〔北朝·北周〕
承光元年(577年)二月北齐亡,入北周仍。从此,淮北市境在建市前无建制。
〔隋朝〕
开皇六年(586年),撤销龙城县,并入承高县,承高县迁治龙城(今萧县城龙城镇),萧故城废。十八年,改承高县为临沛县,仍属徐州;临涣县改属亳州。大业二年(606年),改临沛县为萧县,仍治今县城,改属彭城郡;临涣县改属谯郡。从此,淮北市区北部属萧县,南部属临涣县。
〔唐朝〕
唐初,临涣县属侨置临涣的谯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谯州,临涣县改属亳州;萧县改徐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临涣县、萧县所在亳州、徐州属河南道。天宝元年至至德二载十二月(742~757年),亳州改名谯郡,后复;徐州易名彭城郡,后复,余仍之。唐后期,亳州属宣武军节度(初名河南道节度,又名汴宋节度,初治宋州,继治汴州。大历十四年置亳颍节度;建中二年二月,定名宣武军节度),临涣县属亳州。元和九年(814年),临涣县改属宿州,改属徐泗节度。晚唐时期,今淮北市统一在武宁节度,又叫徐泗节度、感化军(治徐州)节镇内。武宁军号始于大中二年(848年)。咸通三年(862年),改置宿泗观察使。咸通十一年十一月丁卯,更名感化军。萧县仍属徐州;临涣县于元和九年(814年),改属宿州。大和三年(829年),复属亳州。太和七年,再属宿州。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萧县、临涣县分别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武宁军节度(治今徐州市)属下的徐州、宿州。
〔北宋〕
宋初,萧县、临涣县分属河南道徐州、淮南道宿州。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徐州属京东路(路治今开封市);宿州改属淮南路(路治今扬州市)。熙宁五年(1072年),宿州改属淮南东路(路治今扬州市)。熙宁七年,徐州改属京东东路(路治应天府,今商丘南)。元丰元年(1078年),徐州改属京东西路(后迁袭庆府,今山东兖州市)。
〔金国〕
北宋亡后,今淮北市区初属金附庸伪楚(1127年三月至四月)、南宋(1127~1130年)汴京路、金附庸伪齐(1130年七月至1137年十一月)、金。绍兴十年(1140年)闰六月至十一月为南宋收复,后复入金,属山东西路。大定六年(1166年),宿州改属金南京路。
〔附蒙古汗国〕
天兴元年(1232年),宿州入蒙古汗国。徐州一直属山东西路,直至贞祐三年(1215年)九月才改属河南路。永光二年(1223年)置永菪县(治今萧县永菪镇),与萧县同属徐州。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十日,金亡,淮北市北部仍属徐州萧、永固县,南部属宿州临涣县,并入南宋。二月,全入蒙古汗国,仍承金制。至元元年(1265年),撤销永菪县,并入萧县。至元二年(1266年),撤销临涣等4个县,并入宿州;撤销萧县,并入徐州,2个州分领今淮北市区。
〔元朝〕
至元八年,徐州改属归德府。至元十二年,复立萧县(仍治萧故城),属徐州。十三年七月,元兵攻占扬州城后置江淮行省,2个州属该行省归德府。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行省迁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改称河南江北等处行中(尚)书省,简称河南行省、河南江北行省,仍属该行省的河南江北道归德府徐州、宿州。至正八年(1348年),徐州升为总管府,直属河南行省河南江北道,萧县直属徐州总管府,宿州改属徐州总管府。十三年,徐州总管府降为武安州,领萧县及宿州。十五年,徐州置万户府,领萧县,宿州改属归德府。至正二十年正月,张士诚据徐、泗等州。吴元年(1367年)五月,朱元璋收徐、宿等州,改属江南行中书省归德府,为散州。
〔明朝〕
吴二年正月,朱元璋建明,改元洪武,宿州属江南行省归德府。洪武元年(1368)八月,徐、宿诸州改属中书省归德府,为散州,地属徐州萧县及宿州。四年二月,徐州、宿州改属中书省临濠府。六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2个州为府属散州。十一年正月,改南京为京师,仍为凤阳府散州。十三年正月,撤中书省,凤阳府改隶六部。十四年十一月,徐州升为直隶州,直隶六部,萧县属徐州直管县;宿州仍属凤阳府,为散州。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称南京,又称南直隶,仍之。萧县在明前期治萧故城(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万历五年(1577年),迁治今县城龙城镇。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初为福王控制区,仍旧制。后为当年五月建立的南明弘光政权,在史可法等抗清英雄的斡旋下,成立江北四镇。淮北市区属李自成叛将高杰主持的徐泗镇下辖的萧县及宿州。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总兵许定国杀死高杰降清,徐泗镇亡地入清,萧县仍属南直隶徐州直隶州;宿州属凤阳府。当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罢南直隶,改设江南省,萧县属江南省徐州直隶州;宿州仍属江南省凤阳府,为散州。十八年(1661年),地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凤阳府之宿州和徐州萧县。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徐州为江苏省直隶州;宿州是安徽省凤阳府散州。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宿州属安徽省凤颍泗道凤阳府;萧县属江苏省淮徐海道徐州府(雍正十一年三月癸巳,即1733年4月25日,升直隶徐州为徐州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宿州属安徽省皖北道凤阳府;光绪二年九月丁丑(1876年11月5日),徐州府改属江苏省淮徐道。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存附郭县;4月,改州为县,萧县直属江苏省;宿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萧县属江苏省徐海道;宿县属安徽省淮泗道。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民国16年8月,萧县、宿县分别属江苏省、安徽省国民政府。17年8月,废道,萧县直属江苏省,宿县直属安徽省。27年4月2日,实行首县制,宿县属安徽省第七区,首县为泗县;萧县仍属江苏省。10月10日,始行专区制,宿县属安徽省第六专区。27年5月20日,宿县沦陷入日军之手。淮北市区先后沦入敌手。宿县改属第七专区。11月10日,宿县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第七专区。29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宿县仍属第七专区。7月,宿县改属安徽省第四专区。34年11月,宿县兼第四专区驻地。直至37年11月13日,萧县解放;15日,宿县解放。此前仍分属江苏省及安徽省第四专区。抗日战争期间,淮北市区分别为国民党、共产党及汪伪日军占领。
〔中国共产党建政·抗日战争期间〕
这一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地方政权,先后有萧县、宿西县。民国28年12月成立宿西行政办事处,辖濉西、柳孜、古城、常山4个区,设20余个乡。后发展为百善、常山、古城、濉南、杨柳6个区。33年12月17日改属津浦路西二专区(驻今濉溪县西北丁合子)。9月,成立濉溪市,辖东关、南关、西关、北关、中心5个镇,萧宿铜县及濉溪市等抗日民主政府,它们均与本地区有一定关系。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战争期间〕
民国36年(1947年)5月,成立萧宿永县,属豫皖苏三专区。9月,攻占濉溪口。1月,撤销萧宿永县,恢复萧县、宿西、永城3个县。民国37年5月29日,江淮解放区成立江淮行署。随着淮海战役的发展,淮北市区为我省最早的解放区。11月13日,萧县解放。15日,宿县解放。12月,淮海战役结束,初属二专区,后并入三专区,淮北市区属三专区的宿西县;萧县属豫皖苏边区行署三专区。38年4月15日,宿西县、萧县(2个县分领今淮北市区)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6月16日,宿西县并入宿县。今淮北市区为萧、宿2个县分领,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今淮北市区仍为宿县专区的萧、宿2个县分领。
1950年6月23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决定,将宿县划为宿县和濉溪2个县。7月1日,2个县正式成立。9月20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仍置宿西县。11月13日,政务院批准,改宿西县为濉溪县。今淮北市区分属宿县专区的萧、濉溪县。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萧、濉溪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1月25日,萧县改属江苏省,1953年2月1日正式办理交接手续。
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决定,将萧县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4月14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正式下文办理)。
1956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专区,濉溪、宿县改属蚌埠专区。
1959年2月,国务院批准,以萧县、濉溪县部分地区成立省辖濉溪市。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砀山、萧县,组建萧砀县;撤销濉溪县,并入濉溪市,因濉溪市尚未成立,故没有执行国务院命令。
1960年4月6日,国务院批准,组建濉溪市。10月5日,濉溪市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
1961年1月13日,析萧县(应为萧砀县)相山区与濉溪县北部地区(方城、渠沟大队)成立濉溪市。4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蚌埠专区,恢复宿县专区,恢复萧县、濉溪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8月4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将濉溪市成立及区域变更情况报告备案。12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
1968年8月18日,濉溪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准,改濉溪市为淮北市,濉溪市革命委员会改为淮北市革命委员会。4月2日,濉溪市正式更为淮北市。
197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宿县地区的濉溪县划属淮北市。2月22日,正式办理手续。
1980年7月30日,淮北市革命委员会改称淮北市人民政府,至今未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濉溪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