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唐代的蒙兀部族在先进的民族文化的融合下,开始走向文明、强大。金泰和六年(1206年),经过16年征战,实现蒙古各部统一的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的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头召开的“库烈尔台”大会上被推选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06~1271年)。从此,蒙古也由部落成为全民族的通称。
成吉思汗立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蒙古汗国日益封建化,很快成为军事大国,开始了疯狂的对外扩张战争。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灭亡西辽。宝庆三年(1227年)七月,灭亡西夏。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相继发动了大规模的南伐和西征。在西部战场上,嘉定十二年,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进攻花刺子模,占领中亚、欧洲东部,使汗国的疆域横跨欧亚大陆。端平二年至淳元年(1235~1242年),蒙古汗国发动第二次西征,建立第一大藩国——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宝元年至开庆元年(1253~1259年),旭烈兀发动第三次西征,在中亚地区建立了第二个大藩国——伊儿汗国。以后,又在今新疆地区建立窝阔台、察合台两个汗国,计有四大藩属国。在东部战场上,蒙古汗国与南宋联军于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灭亡金国。又相继统一了青海、西藏地区。宝元年(1253年)十二月,破大理。翌年,灭亡云南的大理国。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改蒙古汗国为大元,元朝正式建立。元至元十六年二月,灭亡南宋,元朝完成一统事业。
一、元朝的管理与设置
元朝的疆域,北抵北冰洋,东北至库页岛,西达匈牙利,南与缅甸接壤。后来,钦察、伊儿两个汗国与元朝的关系渐渐疏远,只剩下窝阔台和察合台两个汗国为元朝的直接封藩。再往后,就只剩下察合台后王封地1藩。以今地考之,元的疆域东南至海,包括台湾及其附近岛屿,西到今新疆以西,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以远,北至北冰洋,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库页岛。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贵族入主中原,并由原始的奴隶制军政合一国家管理体制,在先进民族统治术的指导下,逐步过渡到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的。蒙古汗国初期,主要袭用“库烈尔台”管理体制,地方管理机构极其混乱,主要实行“千户制”。“千户制”以十为进位,编为十户、百户、千户和万户,并分别设长进行管理,已突破原始的血缘组成的部族制。太宗窝阔台二年(1230年),始学汉制,在新占领的汉人聚居区设10个路。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决定“遵用汉法”,改革旧法,废除“库烈尔台”制,承袭了两宋及辽金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后来,随着版图的扩张,府州县设置纷繁,正式袭用金人的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分封和直接分级管理的双轨制。即根据政治、经济制度迥异的特点,把新征服土地分给诸汗建藩,对西藏地区则交由宣政院管理,其余地区则划分行省,由中央直接控制。元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总的说是大、乱而多变的军政合一体制,行省下设路、府、军、州、县。它们的统属关系十分复杂。行省之下还设有专司监察、司法的行御史台、按察使司(后叫肃政廉访司)及司军政的宣慰使司的道,作为行省的派出机构,在边远地区则称某某“等处”。元朝前期的区划不仅乱而多变,而且很不稳定,大约至英宗时才渐趋稳定。其体制,正如《元史·地理志》所说:“大率以路领州、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其府与州又有不隶路而直隶省者。”行省变化也大。初期,设置多且乱,后撤销了不少行省,还剩下11个行省,1个中书省直管区,又称腹里。还有1个有相当独立的征东行省。其下有185个路,33个府,359个州,4个军,15个安抚司,1127个县。其路、州、县又按人数多寡分为上、中、下3个等级。
此外,早在蒙古汗国时,对金的原辖地区先后设过行尚书省,或行台,如燕京、山东西路(又称东平行台)、山东淮南楚州行尚书省(又称益都行省)等。及世祖定制前后,又设阿母河、别失八里、京兆、平阳、山东、西夏中兴、阿力麻里、江淮等行中书省。在与日本、交阯、占城、缅甸等国交战中,也以征服国名为行省名。元末,为镇压农民起义,增设分省有淮南、福建、山东、广西等行省。
元代地方行政管理系统图示如下:

二、元代安徽境内的设置
元在今安徽境内设60个县,涉及3个行省的11个路,2个府,10个州。此外,州治在安徽境内的8个州共设8个录事司。这些政区,在安徽的设置和隶属关系十分复杂。今按《元史·地理志》罗列,并以《纪》、《传》等有关资料校正地理志之误,列述如下。
中书省,又称腹里,即内地的意思。是元朝最重要的省区,治大都(今北京市),领29个路,3个属府,99个州(其中8个直隶州),共设346个县。其二级区划共37个,三级区划94个。还有山东东西、河东山西道2个派出机构。相当于今山西、河北、山东省、北京、天津市及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部分地区,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涉及1个路。
〔济宁路〕
金济州,属山东西路。太宗七年(1235年),割属东平府。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宁府,府治先后治任城、钜野(今属山东)。十六年,升为路,置总管府,领1个录事司、7个县及3个州,州领9个县,仍治钜野(今山东巨野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
砀山县:金兴定二年(1218年),因水患迁治今河南永城县保安镇,后改属归德府。入蒙古汗国,仍之。宪宗七年(1257年),复置于旧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1公里砀山一中。一说复置于麻城集),改属东平路。至元二年(1206年),以民少户稀撤销,并入单父县。三年,复置,改属济州。八年,改属济宁府,为直属县(按,《世祖纪》作至元八年三月,复立夏邑县,以砀山县并入,与此龃龉,应为不久复)。十六年,升济宁府为济宁路,砀山县直属中书省燕南河北道济宁路。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济宁路设中书分省,砀山县改属中书分省济宁路。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治汴梁路(今河南开封市)。此行省前身为江淮行省(1276~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迁治汴梁路,行省改名,以区域位置处于黄河南长江北而名,领12个路,7个府,1个直隶州,合20个二级区划,34属州为三级区划,182个县为四级区划,并置淮东、淮西江北、河南江北、荆湖北道等派出机构,相当于今江苏、安徽、湖北省江北地区,河南省大部及今四川、陕西部分地区,安徽境内的淮北地区除砀山县外及江淮地区均为所辖,计设38个县,涉及3个道中的2个府,6个路,10个州。
江淮行省,为元兵占领江淮及江东地区的临时行省级设置,全称为江淮等处行中书省。至元十三年七月,元兵占领扬州城后,建大都督府,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今为市),领原属南宋的江淮、江东地区。十五年,置淮东道宣慰司,也治扬州,作为行省的派出机构,管理江北地区。十九年,撤销淮东道宣慰司。二十一年,为加强对新征服区的镇压,将江淮行省移驻杭州(今杭州市),复立淮东道宣慰司,管理江北淮东地区的扬州路和淮安路,淮西地区属治庐州路的淮西道管辖。二十三年,江淮行省复迁扬州,废淮东道宣慰司,扬州路与淮安路直隶江淮行省。二十八年十二月,以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向为冲要,将江淮行省迁治汴梁路(今开封市),行省改名为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又称河南江北行省、河南行省。至正十二年,设淮南江北等处行省,治扬州路,辖扬州、高邮、淮安、滁州、和州、庐州、安丰、安庆、蕲州、黄州。
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又称江北河南道、汴梁道置司,源于行御史台。至元六年(1269年),设诸道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改提刑按察司为诸道肃政廉访司。该司属内八道之一,直隶御史台,既是地方监察机构,也是处理地方政务的一级地方政府,可视作行省的派出机构。本道在安徽境内设8个县,涉及2个府的4个州。
〔汝宁府〕
金蔡州,属南京路。蒙古汗国至元七年,改属汴梁路。三十年,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伯颜奏说:“蔡州去汴梁地远,凡事稽误,宜升散府。”于是划汴梁路南部,升蔡州为汝宁府,表示汝水流域从此安宁,系吉利语,治汝阳(今河南汝南县),领5个县,4个州,州领10个县,计4个州,16个县,在安徽境内设4个县,涉及1个属州。
〔颍州〕
金颍州,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汝阴、泰和、沈丘、颍上4个县,属南京路。蒙古汗国至元二年,撤销4个县及录事司入颍州。后恢复太和、沈丘、颍上3个县。延三年(1316年),升颍州为万户府。大德中(1297~1307年),置颍水县,领4个县,仍治汝阴城,全在安徽境内。
太和县金和蒙古汗国初,仍名泰和县,治今太和县旧县镇。至元二年撤销,并入颍州。大德八年复置,改治今太和县城关镇,改名太和县,改旧治为旧县集(今为旧县镇)。太和也是吉利语,古人以阴阳和合为太和。
沈丘县:仍治今临泉县城关镇西北古城子。至元二年撤销,并入颍州。后复,元末废。
颍上县:仍治今颍上县城关镇。至元二年撤销,并入颍州。后复。
颍水县:《元史·地理志》不载。据《中都志》说,元至顺壬申(1332年),同知归暘请在汝水之阳添置新县。至正辛卯(1351年)四月,刘福通起义后废,并入颍州。但《翰墨全书》载,置于天德(按,元无天德,有大德,即1297~1307年)间,指出非至顺时置,特存备考。治地理城(今属阜南县地城乡),县以水命名。
〔归德府〕
金仍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南),领6个县。金亡,当年六月,入南宋。八月,入蒙古汗国时,归德府与亳州的酂县降蒙,置京东行省,不久罢。至元二年,将虞城、砀山2个县以位枯黄河北,割入济宁府。八年,并谷熟入睢阳县(《元史·地理志》作二年,误,以下均按《纪》改),改酂县入永州,与宁陵、夏邑县及宿、亳、徐、邳4个州同隶归德府。十一年,降永州为永城县,领4个县,4个州,共设12个县,在安徽境内设4个县、2个州,涉及3个州。至元二十八年,归德府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的河南江北道。
〔徐州〕
金属山东西路,仍治今徐州市,领3个县。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初十日,金亡,入南宋,仍。二月,入蒙古汗国,仍领3个县及1个录事司。至元元年,撤永固县,并入萧县,撤彭城县,并入徐州,仅领1个县。至元二年,撤销萧县,并入徐州,不领县。至元八年,改属归德府。十二年,复立萧县,领1个县。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为总管府,领邳、宿、滕、峄4个州。十三年,降为武安州,以所属划属归德府,峄、滕2个州改属益州路,仅领宿州。十五年,徐州置万户府,仅领萧县1个县。不久,地入张士诚部。
萧县:仍回治萧故城(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500米,现已圮为沙滩)。
〔宿州〕
仍治今宿州市区,金属南京路。金亡,入宋。入蒙古汗国,废州。中统三年(1262年)复,领临涣、蕲、灵璧、符离4个县及司候司。至元二年(1266年),以4个县及1个录事司并入宿州。四年,复置灵璧县,改属泗州。十七年,灵璧县复属宿州,领1个县。至正八年(1348年),改属徐州路。十三年,降为武安州,宿州仍为属州,仅设1个县,回属归德府。
灵璧县:仍治今灵璧县城灵城镇。
〔亳州〕
仍治谯,领6个县,金属南京路,入南宋仍。当年八月,入蒙古汗国。宪宗二年(1252年),改属归德府。至元八年,以民户少,撤并城父县入谯县,卫真入鹿邑,谷熟入睢阳县,酂县入永城县,又将睢阳、永城2个县改属归德府,复置城父县,领3个县,在安徽境内设2个县。
谯县:仍治今亳州市区。
城父县:仍治今亳州市城父镇。
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又称淮西江北道、淮西道,庐州路置司。元在南宋的淮西路基础上设淮西道,治庐州路。在灭宋战争初期,还设过分管安庆、六安、光州等地区的淮南、蕲黄宣慰司。至元二十三年罢,改属淮西宣慰司。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源于行御史台。至元六年,设诸道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改诸道提刑按察司为诸道肃政廉访司,为内八道之一,直隶御史台,淮西道在安徽境内设24个县,涉及3个路,4个州。
〔庐州路〕
仍治合肥,宋庐州,属淮南西路,兼路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降元。十四年,设淮西总管万户府,属江淮行省淮西道宣慰司。十五年,升庐州路,置总管府,属淮西道。二十八年,降六安军为县,改属庐州路。后升六安县为州,领1个司,3个县,3个州,州设8个县,计11个县,3个州,除英山县于民国期间改属今湖北外,其余全在安徽境内。
合肥县:仍治今合肥市区。
梁县:仍治今肥东县梁园镇。
舒城县:仍治今舒城县城关镇。
〔和州〕
仍治历阳,宋属淮南西路。至元十二年二月戊辰,王善以和州降元。十三年,置镇宋万户府。十四年,改立安抚司。十五年,升为和州路,属江淮行省淮西道。二十八年,降为州,改属庐州路,旧置录事司,后并入和州,领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
历阳县:仍治今和县城历阳镇。
含山县:仍治今含山县城环峰镇。
乌江县:仍治今和县乌江镇。
〔无为州〕
宋无为军,仍治无为,领3个县。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知军刘权降元。十四年,升为无为路,领2个县,属江淮行省淮西道。二十八年,降为无为州,罢巢州为县,改属无为州,领3个县。至正十五年(1355年),土豪赵普胜率众归宋小明王政权,后归陈友谅部马万户。十九年,入大宋,属江淮行省。
无为县:仍治今无为县城无城镇。
庐江县:仍治今庐江县城关镇。
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至元十三年二月,夏贵以淮西3个府6个州36个县降元,唯镇巢军都统制、原夏贵家奴洪福坚守抗元,成为江淮地区的抗元重要据点。后被夏贵用计攻入,洪福英勇就义,镇巢军才入元。至元十四年,置镇巢府,治巢县,仅领1个县。二十三年二月,降为巢州(按无“镇”字,《元史·地理志》误),仍治巢县。二十八年正月,撤州入巢县,改属无为州。
〔六安州〕
宋六安军,仍治六安,领2个县,属淮西路。至元十二年二月入元,改属蕲黄宣慰司。二十八年,降为六安县,改属庐州路。后升六安县为州,仍治六安,领2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
六安县:仍治今六安市区。
〔安丰路〕
宋末,安丰军,仍治寿春县,领5个县,属淮南西路。至元十二年正月,降元。十三年(1276年),改属江淮行省淮西道宣慰司。十四年,升为安丰路,置总管府。十五年,改为寿春府,降为散府,领寿春、安丰、霍丘3个县。十八年,罢寿春府,改安丰府。二十三年,改属淮西宣慰司。二十八年,复升为安丰路,降临濠府为濠州,与下蔡、蒙城县俱改属安丰路。至正十二年,置安丰分元帅府,仍治寿春,领1个录事司,5个县,1个州,州领3个县,计8个县,全在安徽境内。
寿春县:仍治今寿县城关镇。
安丰县:仍治今寿县戈店乡故安丰城。至元二十一年,江淮行省呈文称:“安丰之芍陂可溉田万顷,若立屯开耕,实为便利。”于是立万户府。
霍丘县:仍治今霍邱县城关镇。
下蔡县:金亡,入宋。至元十三年,改属寿春府。二十八年罢府,改属安丰路,仍治今凤台县城关镇。
蒙城县:金亡,入宋。至元十三年,改属寿春府。二十八年罢府,改属安丰路,仍治今蒙城县城关镇。
〔濠州〕
宋末,治钟离,领2个县,属淮西路。至元十三年降元,改设濠州安抚司,属江淮行省。十五年,升为临濠府,以临濠水为名,属淮南宣慰司。二十八年,降为濠州,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来属,领3个县,濠州改属安丰路。
钟离县:仍治今凤阳县临淮镇西南1公里。
定远县:仍治今定远县城定城镇。此城始建于宋嘉定四年(1211年)。26年后的端平三年(1236年),毁于兵火。至元十三年(1276年),入元,终元之世皆无城,唯有旧址为县治。
怀远县:宋末,置怀远军,治荆山,领荆山1个县,仍治今怀远县城南1公里的荆山坡老城埂,属淮西路。至元十三年,入元,仍属寿春府。二十八年正月,撤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系延军名,改属安丰路濠州。
〔安庆路〕
南宋安庆府,属淮南西路,仍治怀宁,领6个县。至元十二年二月癸卯(《宋史》作正月戊戌),范文虎以安庆府降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属江淮行省。十四年,升为安庆路,置总管府,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罢蕲黄宣慰司,以安庆、六安、光州隶淮西宣慰司。《元史·地理二》说直隶行省,误。领1个录事司及6个县,全在今安徽境内。
怀宁县:仍治今安庆市区。
宿松县:仍治今宿松县城关镇。
望江县:仍治今望江县城雷阳镇。
太湖县:仍治今太湖县老城晋熙镇。
桐城县:宋末,先后迁治今枞阳县下枞阳镇、贵池市李阳河。元初,复旧治(今桐城市区)。
潜山县:本怀宁县的清朝、玉照2个乡地。宋立4个寨。至元中,置野人原寨。至治三年(1323年)初,分清朝、玉照2个乡地在野人原寨置潜山县,以境内有潜山为名,后迁治皖城(今潜山县城梅城镇)。
淮东道宣慰使司,至元十五年置。十九年撤销。二十一年,行省移治杭州,复立淮东道宣慰司,只领扬州路(领高邮府及真、滁、通、泰、崇明5个州)及淮安路。二十三年,江淮行省复迁,罢淮东道宣慰使司。以上所述该道均为江淮行省属道,治扬州(今扬州市)。
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又称淮东道,为内八道之一,直隶中央御史台。至元二十八年置,治扬州路。同年,又置淮东道宣慰使司,也治扬州路。皇庆二年(1313年),改淮东淮西道宣慰使司为淮东道宣慰使司,仍治扬州路。该道在安徽境内设6个县,涉及2个路,2个州。
〔扬州路〕
宋淮东路扬州府,仍治今扬州市。至元十三年七月入元,初建大都督府。十四年,改为扬州路总管府,属江淮行省淮东路宣慰使司。二十八年,改属河南江北行省淮东道,仍治今扬州市,领1个录事司,2个县,5个州,州领9个县,计11个县,在今安徽境内设3个县,涉及1个州。

〔滁州〕
南宋属淮东路。至元十二年二月,知州王文虎(《宋史》作王应龙)降元。十五年,升为滁州路,置总管府。二十年,降为州,改属扬州路,仍治清流,领3个县,全在今安徽境内。
清流县:仍治今滁州市区。至元十四年,撤销录事司,并入清流县。
来安县:仍治今来安县城新安镇。
全椒县:仍治今全椒县城襄河镇。
〔淮安路〕
宋淮安州,属淮东路,治山阳(今江苏淮安)。至元十三年(1276年),入元,置行淮东安抚司,属江淮行省。十四年改立总管府,改淮安路,领1录事司,7个县。十七年,增辖泗州。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兼领临淮府、海宁、泗、安东4个州。至元二十七年,隶县变动,仍治山阳,领1个录事司,4个县,3个州,州领8个县,计12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3个县,涉及1个州。
〔泗州〕
宋属淮东路。至元十三年,入元,仍治临淮(已没入洪泽湖),领5个县,在安徽境内设虹、灵璧2个县。十六年,割睢宁入邳州。十七年,割灵璧县入宿州,以五河县来属。二十一年,并淮平入临淮。二十七年,废临淮府,以盱眙、天长2个县划入,领5个县,在安徽境内设3个县。
虹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德二年(1276年),入元,属宿州。不久改属泗州。但城郭在宋金对峙时遭到严重破坏,城郭为墟达60余年。
五河县:仍治今五河县城关镇南浍河北岸旧县湾。宋咸淳七年(1271年)六月置,属淮东路淮安军。至元九年,废淮安军,改属招信军。十四年,属招信路。十五年,改属临淮府。十七年,以五河县居淮河北岸,改属泗州。
天长县:仍治今天长市区。宋末,属淮东路招信军。至元十三年,置行招信军安抚使司事,领4个县,天长县属招信军。十四年,升招信路,天长县改属招信路。十五年,改属临淮府。二十年,临淮府改属淮安府路。二十七年,撤临淮府,天长县改属淮安府路泗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天长县治置淮东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昭信县:又名招信县,仍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潘村镇)旧县集。宋属招信军。至元十三年,属行招信军安抚司。十四年,属招信路。十五年,改属临淮府。二十年撤,并入盱眙县。
江南行御史台,又称江南行台。至元十二年初,置今扬州市。至元十四年初,置扬州路(今扬州市)。二十一年闰五月,迁治于杭州路(今杭州市)。二十二年二月,继迁江州路(今九江市)。五月,复治杭州路(今杭州市)。二十三年四月,迁治建康道(今南京市),领10个道,世称江南十道。二十八年,改十道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安徽江南地区设22个县,属江浙行省,涉及江南十道中的2个道,5个路。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江浙行省,其前身为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迁江淮行省,治杭州路(今杭州市),改称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江浙行省。二十四年,复改称江淮行省。二十六年,徙治杭州路。二十八年,改江浙行省,领30个路,1个府,2个直隶州,计33个二级区划;26个属州,为三级区划;143个县,为四级区划,分属8个派出机构道,相当于今浙江、福建、台湾省、上海市地区,安徽、江苏的江南地区及江西部分地区。至元二十年,又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岛的军政事务。
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又称江东建康道,原治建康路(今南京市)。大德八年(1304年),迁治宁国路(今宣州市区),属江南行御史台,在安徽境内设11个县,涉及2个路。
〔宁国路〕
宋宁国府,属江南东路。至元十三年五月,入元,属江淮行省。十四年,升为宁国路,置总管府,领1录事司(旧立4厢,创立录事司),6个县,仍治宣城,全在安徽境内。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改属江淮行省江东建康道。
宣城县:仍治今宣州市区。
南陵县:仍治今南陵县城关镇。
泾县:宋崇宁间(1102~1106年),赏溪东徙,冲毁旧城。嘉定三年(1210年),移于溪东,去旧治1公里,地名留村。至元十三年,又徙治东门敬天坊,即今泾县城厢镇。
宁国县:仍治今宁国县城河沥溪镇南旧城。
旌德县:仍治今旌德县城旌阳镇。
太平县:仍治今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
〔徽州路〕
宋徽州,属江南东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入元,属江淮行省。至元十四年,升徽州路,仍治歙县,领1录事司(至元二十九年罢),6个县,在安徽境内设5个县。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为婺源州(唐析休宁县回玉乡置婺源县),为属州,徽州路领1个录事司(旧设4厢。至元十四年,改置录事司),5个县,1个属州,5个县均在今安徽境内。二十三年,改属江浙行省江东建康道。
歙县:仍治今歙县城徽城镇。
休宁县:仍治今休宁县城海阳镇。
祁门县:仍治今祁门县城祁山镇。
黟县:仍治今黟县城碧阳镇。
绩溪县:仍治今绩溪县城华阳镇。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至元十四年,初置于扬州(今为市)。二十一年闰五月,迁治杭州路(今为市)。二十二年二月,迁治江州路(今九江市)。五月,还治杭州路。二十三年四月,迁治建康路(今南京市)。天历二年(1329年),以文宗潜邸,改建康路为集庆路(今南京市),除今分辖江南10个道肃政廉访司外,直管集庆、太平、池州、信州、广德5个路及铅山1直隶州,19个县,2个州。此所属曾属江东建康道,在安徽境内设11个县,涉及3个路。
〔太平路〕
宋太平州,属江南东路。至元十二年二月入元。十三年,属江淮等处行省。十四年,升为太平路,仍治当涂,领1个录事司(原设4厢,至元十四年改置),3个县。至元二十三年,改属江浙行省,属江南行台直管,全在安徽境内。
当涂县:仍治今当涂县城关镇。
芜湖县:仍治今芜湖市老城区。
繁昌县:仍治今繁昌县新港镇。
〔池州路〕
宋池州,属建康府。至元十四年,升为路,仍治贵池,领1个录事司,6个县。二十三年,改属江浙行省,直属江南行台,全在安徽境内。
贵池县:仍治今贵池市区。
青阳县:仍治今青阳县城蓉城镇。
建德县:仍治今东至县城尧渡镇北2公里梅城镇。
铜陵县:仍治今铜陵县城关镇。
石埭县:仍治旧广阳镇(今已没入太平湖)。
东流县:仍治今东至县东流镇。
〔广德路〕
宋为广德军,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广德路,仍治广德,领2个县,1录事司(至元二十八年罢),属江淮行省,直属江南行台,全在安徽境内。二十三年,改属江浙行省,直属江南行台。二十八年二月,立江淮行枢密院,治广德路。
广德县:仍治今广德县城桃州镇。
建平县:仍治今郎溪县城郎步镇(今城关镇)。
元在安徽境内设8个路,8个州。属上等路的有庐州、宁国、徽州3个路;属下等路的有安丰、安庆、太平、池州、广德5个路。属中等州的有宿、无为、和州3个州;属下等州的有亳、六安、濠、滁、颍5个州。60个县中,除颍水县《元史·地理志》缺载,潜山县为新置未作统计外,属上等县的有合肥、无为、历阳、宣城、歙5个县;属中等县有梁、舒城、庐江、六安、乌江、含山、寿、怀宁、宿松、太湖、桐城、清流、全椒、天长、南陵、泾、宁国、旌德、太平、休宁、祁门、绩溪、当涂、芜湖、石台、广德、建平27个县;属下等县有萧、灵璧、谯、城父、太和、颍上、沈丘、巢、安丰、霍丘、下蔡、蒙城、钟离、定远、怀远、望江、来安、五河、虹、黟、繁昌、贵池、青阳、建德、铜陵、东流26个县。
元朝在今安徽境内行政区划设置简表
表1—8—1

(续表)

(续表)

(续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明 朝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