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与把兄弟合谋,在出击契丹入侵的途中,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轻易地夺取后周政权。因他曾任过宋州归德节度使,定国号为宋,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至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南宋亡,史称两宋时期。两宋时期,在唐末和五代十国期间的内乱中坐大的周边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如辽、西夏及后起的金、蒙古已成为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独立地方政权,并在不断地进犯中原的过程中进一步汉化、封建化,实行与宋相似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这一时期,在安徽境内有设置的先后有宋、南宋、金、蒙古(后改元)4个政权。
一、北宋的管理与设置
自赵匡胤建国,至靖康二年(1127年)初,金兵灭亡北宋,掳徽、钦二帝北上,史称北宋。宋初,用三年时间铲除后周的残余势力。接着,采取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灭掉南北割据政权,把统一战争推向全国。建隆四年(963年)五月,派战将慕容延灭亡今湖北的荆南(南平)政权。乾德三年(965年)正月,生擒后蜀国主孟昶,灭亡后蜀。开宝四年(971年)二月,兵临广州城下,削平刘伥的南汉,并对南唐和吴越形成军事包围的态势,使南唐后主惶惶不可终日,自动取消国号,自称“江南国主”。开宝七年十一月,派战将曹彬率10万大军从采石渡江征伐南唐。第二年十一月,拿下金陵(今南京市),灭亡南唐,吓得吴越国主钱俶臣服宋室。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陈洪进献上割据的泉、漳2个州,14个县。钱俶也入京献出吴越13个州,1个军,86个县。北宋统一南方后,于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四月,兵临太原城下,灭亡北汉。七年,割据西北的夏州留后李继捧来朝献出4个州,8个县,使南北基本统一。
北宋的疆域,北起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辽国接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流域与吐蕃、西夏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限与吐蕃、大理为邻。在宋辽战争中,因石晋时割去幽云十六州这个东北门户,屡挫北宋兵锋,使色厉内荏的宋王朝在取得澶州大捷后乘胜求和,于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1月),与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致使养虎添翼,使辽和西夏这两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始终威胁着北宋,更谈不上统一周边的地方政权。直至宣和年间,在后起的金国的沉重打击下,辽的燕云守将背辽奔宋,才使幽云十六州回复宋室。此时为宋的疆域最大时期。
宋为强化中央集权,首先削夺唐末以来藩镇的兵权,将军、政、财三权分立。在地方行政区划中的二级设置府、州、军、监,三级为县及不带县的军、监,二级以上设路。路不设长官,设转运使司(又称漕司)、提点刑狱司(又称宪司)、提举常平司(又称仓司)、安抚使司(又称帅司)等,军、政、财、刑分立,互不统属,互相监督。此外,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的城、堡、寨(砦)、关、镇,有的属州,也相当于县级区划,有的属县,就不算三级区划了。
宋初,恢复唐初的道,作为地理区域,又设路,以转运使路为主。宋初,设13个道。淳化四年(993年)十月,为两京10个道。五年十月,撤销道。从此,道为宋初设置的路所取代。至道三年(997年),分15个路;咸平四年(1001年),增析2个路。天圣八年(1030年),又增1个路。至元丰时,已增至23个路。徽宗时,已增至26个路。宋的二级区划有4个京4个府,又叫4个京府,规格比路低,比其它府的地位高。府的地位比一般州高,带县的军、监相当于下州。州按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7个等级。县分赤、次赤、畿、次畿、望、紧、上、中、中下、下10个等级。《宋史·地理志》是以宣和四年(1122年)设置为准,全国分为26个路,4个京府,30个次府,254个州,63个监,1234个县。比《宋史·地理志》所载设置早37年的《元丰九域志》设置为23个路,4个京府,10个府,242个州,37个军,4个监,1235个县。而综合有关史书的一二级区划建置考,除上述两个时期外,太宗时为15个路,9个府,251个州,49个军,11个监;仁宗时有19个路,13个府,248个州,48个军,11个监;神宗时为24个路,14个府,234个州,48个军,11个监等。
宋的地方行政管理系统图示如下:

二、北宋安徽境内的设置
北宋在安徽境内设置,各个时期变化较大。大体上是,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国为10个道,淮北地区属河南道,江淮地区属淮南道,江南地区为江南东、西道分辖。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国为15个路,320个二级政区,安徽境内的县涉及京东路有徐、单2个州;属京西路的有颍州;涉及淮南路的有扬、濠、亳、寿、舒、庐、和、滁、泗、宿10个州及无为军;涉及江南路有太平、宣、歙、池4个州及广德军,计4个路,17个州,2个军。天圣间,分全国为18个路,二级区划320个,安徽境内的县仍涉及上述4个路,17个州及2个军。元丰间,分全国为23个路,二级区划307个,安徽境内设县的有京东西路徐、单2个州;京西北路有颍州;淮南东路有扬、滁、泗、亳、宿5个州;淮南西路有寿、庐、和、舒、濠5个州及无为军;江南东路有太平、宣、歙、池4个州及广德军,计5个路,17个州,2个军。崇宁间,分全国为26个路,二级区划有343个,在安徽境内设县的京东西路有徐、单2个州;京西北路有顺昌府(由颍州升);淮南东路有扬、亳、宿、泗、滁5个州及招信、淮安2个军;淮南西路有寿春(由寿州升)、安庆(由舒州升)2个府,庐、和、濠3个州及六安、无为、怀远、安丰、镇巢5个军;江南东路有宁国(由宣州升)府、徽州(由歙州改)、池、太平3个州及广德军,计5个路,4个府,13个州,8个军,共有25个二级行政区划。现按5个路及25个二级政区分述如下。
京东西路,宋初,为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以所辖区域位宋都汴梁(今开封市)东部为名。熙宁七年(1074年),分京东路西部地区置路,因名京东西路,初治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领1个府,7个州,1个军,2个监,计11个二级政区。后迁治袭庆府(由兖州升,今山东兖州市),至徽宗时,领4个府,5个州,1个军,2个监,已辖12个二级政区,43个县,在安徽地区设县的涉及单、徐2个州。
〔单州〕
仍治单父(今山东单县),领4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其支郡为砀郡。建隆元年(960年),升为团练州。
砀山县: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东砀山一中。
〔徐州〕
仍治彭城(今徐州市),领5个县,2个监,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州治为大都督治所,彭城支郡属武宁军节度,原属京东东路。元丰元年(1078年),改属京东西路。
萧县:治萧故城南半里(今萧县城北郭庄乡欧村北萧故城)的南城。
京西北路,原为河南道。至道三年,为京西路,以位宋都汴梁西部地区为名。熙宁五年,分京西路北部地区新置,因名京西北路,治西京(今洛阳市),领2个府,7个州,1个军,计10个二级区划。至徽宗时已领4个府,5个州,1个军,计10个二级区划,63个县,在安徽境内设4个县,涉及1个州(府)。
〔颍州〕
仍治汝阴,初领3个县。开宝六年(973年),领4个县,全在安徽境内。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英宗封其子赵顼(后为神宗)为颍王。政和六年(1116年)正月,因为神宗潜邸(未做皇帝前的官府)升为顺昌府,仍治汝阴,领4个县。顺昌府之先有顺昌军,军、府名均为吉利语。其支郡初名汝阴郡,防御级,后改为团练级。开宝六年,复为防御级。元丰二年,升为顺昌军节度。
汝阴县:初仍治今阜阳市区。开宝六年,迁往今阜阳市区东南5公里称南城的地方,后复旧。
颍上县:仍治今颍上县城关镇。
沈丘县:仍治今临泉县城关镇西古城子。
泰和县:开宝六年十一月,分汝阴县北5个乡为万寿县,治百尺镇(今太和县原墙集)。县以万寿乡为名,乡以位今太和县城北的25公里的万寿山为名。百尺镇以古百尺堰为名。宣和元年(1119年),改万寿县为泰和县,改治今太和县城关镇西北旧县镇,县名取康泰和顺义,为吉利语。元至元二年(1265年),因黄河决口,冲毁城区,废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改为太和县,改治今太和县城关镇。县名又有新义。古人以阴阳和合为太和,《说文·段注》说:“后世凡言大,而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已是形容和善至极的吉利语。
淮南东路,宋初,仍沿唐旧为淮南道。至道三年(997年),改为淮南路,治扬州(今扬州市),领17个州,4个军,2个监。仁宗时,为18个州,3个军,2个监,仍领23个二级区划,在安徽境内设县涉及扬、濠、寿、舒、庐、和、滁、泗、亳、宿10个州及无为军。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治扬州,领10个州,1个军,2个监,路名以位原淮南路东部地区为名。徽宗时,领10个州,2个军,2个监,38个县,在安徽境内设13个县,涉及5个州。
〔亳州〕
仍治谯,领7个县,在安徽境内设3个县。其支郡为谯郡,本防御州。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升为集庆军节度,也是吉利语。
谯县:仍治今亳州市区。
城父县:仍治今亳州市城父镇。
蒙城县:仍治今蒙城县城关镇。
〔宿州〕
仍治符离,初领4个县。元元年(1086年),置灵璧县,领5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为符离郡。建隆元年(960年),升为防御州。开宝五年八月癸卯,升为保静军节度。《太平寰宇记》作开宝六年(968年),误。今据《宋书·太祖纪》卷三、《元丰九域志》卷五改。
符离县:仍治今宿州市区。
蕲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
临涣县:仍治今濉溪县临涣镇。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改属亳州。天禧元年(1017),复属宿州。
虹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
灵璧县:元元年(1086年),升虹县的零壁镇置县。当年七月撤销。元七年(1092年)二月,复置零壁县,治今灵璧县城灵城镇。政和七年(1117年),改名灵壁(璧)县。此县初置时就因条件不成熟而数月夭折。二次复置也非成熟。今据《苏东坡集·奏议集》中获悉,当年新任兵部尚书苏轼在视察宿州时,得悉“本镇豪民靳琮等私自为计”,“乞改零壁镇为县”,表示异议。靳琮等以自筹置县费用,骗得朝廷批准设县,其实是借建县为名,向百姓摊派,只收到半数经费,其余征派不上来,结果由苏轼从停建宿州外城中拨出建城经费才使零壁县城建成。
〔泗州〕
仍治临淮(今已没入洪泽湖),领3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其支郡为临淮郡。
招信县:原招义县,仍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旧县集,属濠州。建隆四年(963年),改隶泗州。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为招信县。
〔扬州〕
治江都(今扬州市),领4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宋初,仍为大都督府、淮南节度。其支郡为广陵郡,领淮南东路兵马钤辖。
天长县:南唐升唐置天长县为天长军,仍治今天长市区。至道二年(996年),废军,复为天长县,改属扬州。
〔滁州〕
仍治清流,领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永阳郡。
清流县:仍治今滁州市区。
全椒县:仍治今全椒县城襄河镇。
来安县:仍治今来安县城新安镇北双塘乡瓦岗村。
淮南西路,宋初,为淮南道。至道三年,改为淮南路,治扬州(今扬州市),领17个州,4个军,2个监。其中,在安徽境内设县的有10个州,1个军。熙宁五年(1072年),分为东、西路,淮南西路治寿州,领8个州,1个军,在安徽境内设县涉及寿、庐、和、舒、濠5个州及无为军,计6个二级区划,路名以位原淮南路西部地区为名。政和六年(1116年),以真宗潜邸升寿州为寿春府,领1个府,7个州,2个军,计10个二级政区,共设33个县,在安徽境内设21个县,涉及7个二级政区。
〔寿春府〕
宋初,仍为寿州,仍后周改治下蔡,领6个县。开宝元年(968年),撤霍山县,降为故步镇,又名故埠镇,并入盛唐县,领5个县。政和六年(1116年),升寿州为寿春府,仍治下蔡,领5个县。政和八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寿春府只领4个县,府以古寿春县为名。其支郡为寿春郡,属寿春军节度,又名忠正军节度,均治下蔡。
寿春县:仍治今寿县城关镇。
下蔡县:仍治今凤台县城关镇。
霍丘县:仍治今霍邱县城关镇。
霍山县:仍治今霍山县城关镇。开宝元年撤,并入盛唐县,废为故埠镇。后改属六安军。
安丰县:仍治今寿县戈店乡故安丰城。
〔六安军〕
旧盛唐县。开宝四年,改盛唐县为六安县,仍属寿州。政和六年,改属寿春府。八年,升六安县为军,仍治六安,仅领1个县。
六安县:开宝四年复名,仍治今六安市区。
〔庐州〕
仍治合肥,初领5个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建无为军,割出2个县,仅领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为庐江郡,属保信军节度,领淮南西路兵马钤辖,均驻合肥。
合肥县:仍治今合肥市区。
慎县:仍治今肥东县梁园镇。有史书载为梁县,不准确。
舒城县:仍治今舒城县城关镇。
〔和州〕
仍治历阳,领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为历阳郡,为防御州级。
历阳县:仍治今和县城历阳镇。
乌江县:仍治今和县乌江镇。
含山县:仍治今含山县城环峰镇。
〔舒州〕
仍治怀宁,领5个县,1个监,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为同安郡,本团练州。建隆元年(960年),升为防御州。政和五年(1115年),赐舒州德庆军额,建节于怀宁。
怀宁县:仍治今潜山县城梅城镇。
桐城县:仍治今桐城县城关镇(现为桐城市区)。
宿松县:仍治今宿松县城关镇。
望江县:仍治今望江县城雷阳镇。
太湖县:仍治今太湖县老县城晋熙镇。
同安监:熙宁八年(1075)置,铸铜钱的钱监,不领县,作县级,以旧郡、县为名,治所位今怀宁县月山镇东北。
〔濠州〕
仍治钟离,初领3个县。建隆四年(963年),招义县改属泗州,领2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为钟离郡,团练级州,也治钟离。
钟离县:仍治今凤阳县临淮镇西南1公里。
定远县:仍治今定远县故朱马乡下马铺。一说唐天宝四年(745年),迁今定远县城定城镇。一说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迁今县城定城镇。
〔无为军〕
本巢县城口镇,又名无为镇。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将庐江、巢县从庐州析出建无为军,治城口镇,领2个县。熙宁三年,又析巢、庐江2个县地增置无为县,领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军、县以治所为名。
无为县:熙宁三年,析巢县、庐江县地析置,治今无为县城无城镇,古名城口镇。
巢县:仍治今巢湖市区。
庐江县:仍治今庐江县城关镇。
江南东路,宋初,属江南道。太平兴国元年,分为江南东、西2路。至道三年(998年),合为江南路,治升日州(今南京市),领14个州,6个军,合20个二级政区,在安徽境内设县涉及太平、宣、歙、池4个州及广德军。仁宗升升日州为江宁府,领1个府,13个州,6个军,计20个二级政区,在安徽境内设县仍为5个二级区划。《元丰九域志》载,天禧二年(1018年),分江南路为东、西两路(又有天禧四年1020年、天圣八年1030年两说),治升日州(后为江宁府,今南京市),领1个府,7个州,2个军,计10个二级区划,43个县,在安徽境内设22个县,1个监,涉及4个州,1个军,江南东路以位原江南路东部地区为名。
〔宣州〕
仍治宣城,宋初领8个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太平州,将芜湖、繁昌2个县划出,领6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为宣城郡,属宁国军节度,均治宣城。
宣城县:仍治今宣州市区。
南陵县:仍治今南陵县城关镇。
宁国县:仍治今宁国县城河沥溪镇南旧城。
旌德县:仍治今旌德县城旌阳镇。
太平县:仍治今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
泾县:仍治今泾县城厢镇青弋江西岸。
〔徽州〕
本歙州,治歙县,领6个县,除婺源县今改属江西外,其余5个县均在今安徽境内。其支郡为新安郡。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甲辰,改歙州为徽州,仍治歙县,仍领6个县,余仍之。徽州改名缘于方腊起义。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发生在皖南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方腊是歙县人。现查山郭方氏宗谱《方氏源流宗派是实序》说,方腊在今歙县七贤村杀了青溪邦源大地主方有常举行起义,以诛朱面力为号召,攻下青溪县城和睦州。接着,回师皖南,斩宋东南将郭师中,攻下歙州,驰骋江南。宋王朝虽然残酷地镇压了方腊起义,但他们的浩然正气使统治者发悚。为了消除方腊起义的影响,宋改歙州为徽州。州治也从旧城改治新城(位今歙县城徽城镇西北),因民不便,仍还旧城。徽州的“徽”字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据《尔雅释诂》解释为“善也”。《疏》曰:“徽者,美善也。”《尚书·舜典》也说:“徽,美也,善也。”弘治《徽州府志·建置沿革》也说:“宣和三年,睦寇方腊既平,改歙为徽”,“旧云取绩溪(县)之大徽村为名。或云‘徽,美也’,故以为名。”宋罗愿的《新安志》则进一步说以绩溪县的徽岭、徽溪为名。综上所述,说明以今绩溪县境内的徽岭、徽溪、大徽村地名命名,本义有美好的意思。“徽”字的另一种解释是据许慎的《说文》有“纠绳也”句,即有约束、束缚的意思。联系宋镇压方腊起义后,在方腊活动地区改了一系列地名,如改睦州为“严州”,改“建德”为“遂安”等,也就清楚为什么要改歙州为“徽州”了,其本义是肃清方腊起义影响,对敢于反抗的人民加以约束则是改为徽州的本义了。当然,作为山青水秀的徽州人是不愿承认,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当然要从好的方面去理解。还有人根据“徽亦作”及绩溪人现仍有把位于今县城西北5公里的徽岭写作“岭”,而据《说文》解“”为“大飞也”,而附会“徽”字为飞翔的意思,并以此来解释徽州名源,是错误的。“”字只能是“徽”字的通假字,不是徽州的“徽”字的本义,更不能作为徽州名称的来历。
歙县:仍治今歙县城徽城镇。
休宁县:仍治今休宁县城海阳镇。
绩溪县:仍治今绩溪县城华阳镇。
黟县:改治今黟县城碧阳镇。
祁门县:仍治今祁门县祁山镇。
〔池州〕
仍治贵池,初领3个县。开宝八年(975年),将升日州所属铜陵、青阳县改属池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将江州的东流县划入池州,领6个县,1个监,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为池阳郡军事。
贵池县:仍治今贵池市区。
青阳县:初属升日州,仍治今青阳县城蓉城镇。开宝八年,改属池州。
铜陵县:仍治今铜陵县城关镇。宋初,属升日州。开宝八年,改属池州。
建德县:仍治今东至县城尧渡镇北2公里梅城镇。
石埭县:仍治旧广阳镇(已没入太平湖)。
东流县:宋初,仍属江州,仍治今东至县东流镇。太平兴国三年,改属池州。
永丰监: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一之四载,此监置于至道二年(996年)十月,与宋初与饶州的永平、建州的丰国、江州的广宇监同为宋初四大钱监之一,至南宋初废,治今贵池市区东北梅龙镇,监名为吉利语。
〔太平州〕
宋开宝八年,平南唐。五月,改南唐雄远军为平南军。太平兴国二年,升为太平州,将开宝八年前属建康军的芜湖、繁昌2个县划入太平州,仍治当涂县,领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其支郡为平南军,又名太平军。《舆地纪胜》说改太平军,咸平元年(998年),升太平府。军、州名取自太平兴国年号的前部分。这是安徽省自至德县后第二个用年号命名的政区。为显示宋太宗统一南方的历史功绩,在太平兴国间,将两个新置的区划分别命名为“太平”(州)、“兴国”(县)。兴国县位今江西,至今不改。太平州的命名既是太宗的年号,为纪念北宋削平江南割据政权南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是希望从此太平的吉利语。
当涂县:仍治今当涂县城关镇。
芜湖县:仍治今芜湖市老城区。宋初,属升日州(建康军)。开宝八年,改属建康军。太平兴国三年(《元丰九域志》作二年),改属太平州。
繁昌县:仍治今繁昌县新港镇。宋初,属建康军。开宝八年,改属宣州。太平兴国三年,改属太平州。
〔广德军〕
本属江宁府的广德县,宋改属宣州。太平兴国四年,升广德县为广德军,治广德,仅领1个县;端拱元年(988年),置建平县,领2个县。
广德县:仍治今广德县城桃州镇。宋初,属宣州。太平兴国四年,属广德军。
建平县:端拱元年,分广德县西北地区,在郎步镇(今郎溪县城关镇)置。县名据光绪《安徽通志·古迹九》说“后汉光武即位,封安城侯子统为建平侯”,认为是东汉光武帝所封建平侯邑名。而《南畿志》则说“南唐以当涂立建平军,后周改雄远军。建平命名,疑出于此”,误。因为建平军在当涂县,距广德甚远,不应侨置在这么远处建县。县城郎步镇,据《桐川志》说:“县前有郎溪,以居民郎姓得名。其地为郎埠镇。”“郎埠”,又写成“郎步”,原为郎姓聚居的商业大埠。即旧《郎溪县志》所说今县城由来是:“凡舸縻而上下者曰‘步’;郎,居民之姓也。”
北宋时期,淮南路打破原来江淮间的地理界限,主要是从经济和保护南北交通命脉大运河诸因素来考虑的。这一时期,安徽境内南北设置大体平衡。全省范围内设县级区划64个(62个县,2个监),涉及17个州,3个军,计20个二级区划,分属5个路。其中,淮北地区设15个县,涉及4个路,6个州(府)。江淮地区设25个县,1个监,涉及2个路中的8个州,2个军。江南地区设22个县,1个监,仅涉及1个路中的4个州,1个军。
这一时期,在安徽境内设县的20个二级区划中,属三等望州的有亳、庐2个州;属四等紧州的有寿春府;属五等上州的有徐、单、扬、宿、泗、滁、和、舒、宣、徽、池、太平、濠13个州及顺昌府;属七等下州的有无为、广德、六安3个军。在62个县中,属五等望县的有萧、砀山、汝阴、太和、天长、谯、城父、蒙城、符离、蕲、清流、来安、安丰、霍丘、钟离、定远、巢、庐江、无为、宣城、南陵、歙、休宁、绩溪、祁门、贵池、广德、建平28个县;属六等紧县的有颍上、沈丘、临涣、全椒、下蔡、寿春、历阳、宁国、旌德、泾、黟县11个;七等上县的有合肥、怀宁、宿松、望江、太湖、桐城、建德、石埭、铜陵、青阳、当涂11个县;属八等中县有虹、六安、慎、乌江、含山、太平、繁昌、芜湖8个县;九等中下县有东流1个县;十等下县有舒城1个县。此外,灵璧、招信2个县及同安、永丰2个监无等级。
在北宋新置的区划中,灵璧、太和、无为3个县至今仍相延用。
北宋在今安徽境内设置情况一览表
表1—7—1

(续表)

(续表)

(续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南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