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东晋北府兵将领刘裕在平息桓玄之乱中战功卓著,很快进入东晋权力集团的上层。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代晋,建立宋朝,史又称刘宋(420~479年)。从此,江南地区及沿江北部部分地区先后为宋、齐、梁、陈4个短暂的小朝廷替代。因为它们都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市),版图主要在长江以南,史称南朝(420~589年)。它与北方的北朝(386~581年)并称为南北朝(420~589年)。
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在地方行政上仍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承袭和发展了西晋以来在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上的混乱和动荡。南北政权虽多次对侨置的州、郡、县实行“土断”,撤去一些滥置侨立的区划,但由于政治上的腐败和混乱,加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混乱。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虚增滥设;二是大量设置侨立、遥领、帖治、空悬等名目各级区划。在南方,宋末已设22个州,238个郡,1179个县,加上撤并的,《宋书·州郡志》罗列了273个郡,1308个县。齐代,分州裂郡,虚张声势,使郡遽增为395个,县增至1474个。梁代,滥置已达到膨胀的程度,仅州的建制就多达107个。陈朝版图最小,但亡国时也有42个州、109个郡。北方的混乱甚于南方。北魏自正始后滥置严重,还实行三长三令制,州不管郡,郡不管县。南北政权自始至终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失调。
一、宋朝的管理体制
东晋末年,以刘裕为首的寒门武士集团先后进行了两次北伐,灭亡南燕、后秦等分裂割据政权,收复了沦陷百余年的北方大批失地,平息了内乱和加强削减异己力量而代晋,使刘宋版图越过淮河,达到黄河南岸。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宋加强对侨置州、郡、县的土断。宋最强盛时,东及南抵海,东北占有今山东,北以南郑、襄阳、悬瓠、彭城、历城、东阳为重镇,与北魏相峙。在“土断”的基础上历经调整,至宋大明间,有22个州,连同边疆荒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空张新立的俚、獠、荒、左等目,郡有238个,县有1179个(一说大明八年有274个郡,1299个县)。宋末,内乱相继,国势日衰,领土沦丧,仅有可考250个郡,县更少。
二、宋朝在安徽的设置
宋前期,安徽全为宋有。明帝以后,北魏南侵,宋、魏以长淮为限,并侨置徐州于淮南钟离。宋在安徽境内建县及侨县140多个,涉及徐、豫、南豫、扬、东扬、南兖、南徐诸州的40余个郡及侨郡。宋虽实行土断,但很不彻底,侨实相混,各级区划混乱不堪。可考各级区划检其重要的列述如下:
扬州,汉旧州,东晋末退出江淮地区,仍治建康(今南京市)。永初二年(421年),分淮南立南豫州。至文帝时,扬州仍有10个郡80个县。孝建元年(454年)六月癸未,分扬州的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5个郡新设东扬州,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扬州仅领5个郡。大明三年(459年)二月乙卯,改扬州为王畿,东扬州径称扬州。这个改名扬州只是领原扬州东南部5个郡。至大明四年(460年),王畿已领丹阳、吴、吴兴、宣城、淮南、义兴、南琅琊7个郡。五年,将王畿的吴郡割属南徐州,将淮南、宣城郡割属南豫州,王畿仅辖4个郡。八年十二月壬辰,罢王畿,复建扬州,恢复东扬州,以吴郡还扬州,领5个郡。永光元年(465年)八月庚辰,撤销东扬州,并入扬州。泰始三年(467年),淮南、宣城2个郡复入扬州,扬州领12个郡。五年(有的史料说四年,误)二月丙申,以扬州的淮南、宣城郡复为南豫州,治宛陵。六月壬午,废南豫州,淮南、宣城2个郡复入扬州。七年十二月丁酉,分历阳、淮阴、南谯郡及南兖州的临江郡4个郡立南豫州。泰豫元年(472年)闰七月己丑,割南豫州的南汝阴郡属(西)豫州,(西)豫州的庐江郡改属南豫州。升明二年(478年)九月丙午,以扬州为京畿所在,改刺史为牧,领12个郡96个县。扬州在安徽境内先后设21个县,涉及4个郡(含曾划入东扬州的新安郡和短时间划入南豫州的淮南、宣城2个郡)。
东扬州,孝建元年六月癸未,分扬州东南部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5个郡新立,以位扬州东南部为名。大明三年二月乙卯,以东扬州为扬州。八年十二月壬辰,改扬州为东扬州。永光元年八月庚辰,罢东扬州,并入扬州。东扬州设置时间较短(454~465年),在安徽境内所领5个郡中唯新安郡在安徽境内设4个县,故并入扬州条。
〔丹阳尹〕
汉丹阳郡,东晋大兴元年(318年),改丹阳尹,仍治建康,领8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
丹杨县:汉丹阳县,晋以后常误为丹杨县,仍治今当涂县丹阳镇。
〔淮南郡〕
东晋侨置,仍治于湖(今芜湖县王,一说治于今当涂县城)。晋末土断,割于湖为境,改属扬州。永初二年(421年),分江淮淮南立南豫州,与江南无关。五年,改属南豫州。次年三月乙巳,撤销淮南郡,并入宣城郡,并将宣城郡治改治于湖(一说时已迁至当涂县城关镇,昔姑孰城)。八年六月戊寅,恢复淮南郡,仍治姑孰城,宣城郡回治宛陵(今宣州市区),2个郡并属南豫州。泰始三年(467年),回属扬州。七年,以淮西(北)没入北魏,复分淮南为二豫州,淮南郡改属南豫州,领6个县,均在安徽境内。
于湖县:本吴国于湖督农校尉治。太康二年(281年),分丹阳县立,治所已由宋初仍治今芜湖县王改治姑孰城(今当涂县城关镇),兼郡治。
当涂县:东晋侨置,初治今南陵县城关镇东南。晋末土断,分于湖县境为土。
繁昌县:东晋侨置,仍治今芜湖县西陶辛圩。
襄垣县:东晋侨置,仍治今芜湖市老城区,属上党郡,与上党郡、县同城。后撤上党郡,上党县与襄垣县同城,改属淮南郡。元嘉九年(432年),撤上党县,并入襄垣县,仍属淮南郡。
定陵县:东晋侨置,仍治今青阳县旧定陵乡,位今县东北的丁桥、竹阳、木镇乡一带。
逡道县:东晋侨置,仍侨治于今宣州市水阳镇东新河庄东北岗地。
〔宣城郡〕
晋旧郡,仍治今宣州市区。宋初,属扬州。大明元年(457年),改属南豫州。三年,属王畿。五年,改属南豫州。次年,撤销淮南郡,并入宣城郡,改治于湖(今当涂县城)。八年,复立淮南郡于于湖,宣城郡仍回宛陵,领10个县,并属扬州。泰始二年(466年),改属东豫州。三年,复入扬州。五年,复入南豫州,兼州治。旋罢南豫州,复属扬州。七年,仍立南豫州于历阳,宣城郡属之,领10个县,全在安徽境内。
宛陵县:汉旧县,仍治今宣州市区,兼郡治,常兼南豫州治。
广德县:吴旧县,仍治今广德县城桃州镇西南郊。永初三年(422年),分宣城郡的广德、吴兴郡的故鄣、长城及阳羡郡义乡等5个县部分地区置绥安县,属义兴郡。故广德县为绥安县取代,仍治广德故城。
怀安县:吴旧县,仍治今宁国县城东南石口乡。
宁国县:吴旧县,仍治今宁国县城南竹峰乡万福村。
宣城县:汉旧县,仍治今南陵县青弋江镇。
安吴县:吴旧县,仍治今泾县安吴镇。
泾县:汉旧县,仍治今泾县城厢镇西北2.5公里泾溪西岸。
临城县:吴旧县,仍治今青阳县城南2.5公里临城。
广阳县:汉陵阳县。东晋咸康四年(338年),避杜皇后讳“陵”,改名广阳县,仍治今青阳县陵阳镇。
石城县:汉旧县,仍治今贵池市灌口乡石城村。
〔新安郡〕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丹阳郡新置新都郡。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新安郡,仍治始新(今浙江淳安县威平镇,已没入千岛湖)。宋初,属扬州。孝建元年(454年),改属东扬州。大明三年,东扬州易名为扬州。八年,仍复名东扬州。永光元年(465年),撤销东扬州,新安郡复属扬州,领6个县,在安徽境内设4个县。
歙县:秦旧县,仍治今歙县城徽城镇。
海宁县:孙权分歙县置休阳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更名,仍治今休宁县城东万安镇。大明八年(464年),撤销黎阳县,并入。
黎阳县:吴旧县,仍治今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大明八年撤销,并入海宁县。
黟县:秦旧县,仍治今黟县城碧阳镇东龙江乡古城村。

南豫州,义熙九年(413年),割扬州大雷以北、长江以西地区为侨置的豫州境,入宋不变。永初三年(422年,《志》作二年)二月丁丑,宋武帝下诏分淮东为南豫州,治历阳。建州原因,据诏书说是:“豫州南临江浒,北接河洛,民荒境旷,转输艰远,抚莅之宜,各有其便。淮西诸郡,可立为豫州;自淮以东,为南豫州。”州名以侨置的新州为晋末土断后的豫州南部地区为名。领历阳、南谯、马头、秦郡、南梁、南汝阴、弋阳、晋熙、庐江、陈留、南陈11个郡。景平元年(423年),撤销南陈郡,分为南梁、南汝阴2个郡。元嘉七年(430年)十月甲寅,罢南豫州,并入豫州,治睢阳(今寿县城关镇)。十六年闰月戊戌,又分豫州的淮南部分为南豫州,仍治历阳。二十二年,又罢南豫州,并入豫州,仍治睢阳。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边城、光城2个郡于弋阳的期思县,又立苞信县。二十七年,入北魏。大明元年(457年),复分二豫,豫州仍治睢阳,割扬州的淮南、宣城郡属南豫州,治姑孰,以梁郡属徐州。豫州本土至侯景乱才复得而失。大明三年七月丙戌(《齐书·州郡志》说大明元年,误),以淮南、宣城郡属王畿,移南豫州治历阳。五年九月甲戌,割扬州的淮南、宣城2个郡属南豫州。时州域已南下江南并沿江江北地区,并徙治于湖(姑孰,今当涂县城关镇)。大明六年,以豫州南梁郡为淮南郡,改睢阳县为寿春县。八年,改淮南郡为南梁郡,改属南豫州。泰始二年(466年)九月,常珍奇以豫州本土降北魏,撤南豫州,淮南、宣城2个郡回隶扬州。时徐、豫、兖州本土均入北魏,当年九月壬辰,复分淮东为东、西2个豫州,东豫州治历阳,领历阳、淮南、宣城3个郡,及侨置安丰、汝南、新蔡、陈、南顿、颍川、陈留、汝阳郡;西豫州治睢阳,领南梁、南谯、南汝阴、庐江、晋熙、弋阳、边城、光城及侨置的西汝阴、建宁10个郡。同时,淮北地区豫州本土的汝南、新蔡、汝阳、汝阴、南顿、陈、颍川7个郡士民不愿归属北魏,连营南奔。三年五月辛酉,撤销东豫州,并入西豫州,并易名豫州,仍治睢阳;以宣城、淮南2个郡还扬州。五年二月丙申,复分淮南、宣城郡为南豫州,治宛陵。六月壬午,罢(《宋书·州郡志》作四年,误。应以《帝纪》为正)。不久,复分扬州的淮南、宣城2个郡及豫州的历阳郡为南豫州,治宛陵。旋因淮北地区入北魏,罢南豫州,淮南、宣城2个郡回扬州,历阳郡改隶豫州。七年,复分为两豫:以历阳、临江、庐江、南义阳、淮南、宣城、南陈左、光城左、边城左、南谯10个郡置南豫州,治历阳;以南梁、晋熙、南汝阴、弋阳、安丰、汝南、新蔡、南陈、颍川、陈留、汝阳、西汝阴12个郡为豫州,治睢阳。泰豫元年(472年),将南汝阴郡改隶豫州;庐江郡改隶南豫州。南豫州,又称东豫州,侨置的豫州,又称西豫州,历经分合,地域多次变动,虽乍有离合,但分立者居多。本南豫州为别豫州本土,将江淮地区豫州放到南豫州条讲。综合历次变动,自明帝时失淮北地区后,淮南地区复分的两豫已领22个郡,加上历次撤并的则更多,县也有100余个。在安徽境内先后设置的主要实、侨县有80个县,涉及18个郡及侨郡(含已列入扬州的江南地区的淮南、宣城2个郡的16个县;不含宋末属北兖州侨置于寿县界的高平郡,淮之阳的济北郡等及改属北徐州的马头郡)。
〔历阳郡〕
晋旧郡,仍治今和县城历阳镇,常兼南豫州治。元嘉八年,以侨置的泰山郡的雍丘、南谯郡的酂县来属,领5个县,全在安徽境内。大明三年,分历阳郡置临江郡于乌江县,分立怀德县(今江苏境),属临江郡。八年,撤临江郡,改属历阳郡。泰始四年(468年),复置临江郡,领乌江、怀德县,属南兖州。七年,改属南豫州。元徽元年(473年),酂县改属徐州新昌郡,领3个县。
历阳县:汉旧县,仍治今和县城历阳镇,兼郡治,并常兼南豫州治。
龙亢县:东晋侨置县,仍治今含山县东山乡龙村北500米处。
雍丘县:汉旧县,东晋侨立于今和县雍镇,属南兖州秦郡。即光绪《直隶和州志》所说的“今裕溪河口有雍家城,或谓即雍丘之讹”,又名雍家桥。县名源于故县名。元嘉八年(431年),度属历阳郡。
赞阝县:汉旧县,东晋侨置于今全椒县城西南官渡乡古湖之滨(今为圩田)。元嘉八年,由南谯郡割属。元徽元年(473年),改属徐州新昌郡。
〔临江郡〕
大明三年(459年),分历阳郡新置,治乌江县,郡名以领地临长江滨为名。一说大明五年,以巡幸六合山新置,属秦州。七年二月庚申,割历阳、秦郡置。永光元年(465年)三月甲辰,罢临江郡,改属历阳郡。泰始四年(468年),复分历阳郡,重立临江郡,改属南兖州。七年,改属南豫州,领2个县。其中,怀德县为大明五年复置(《晋书·元帝纪》大兴三年即320年,以琅琊国人在江左界新置,属丹阳郡),位今江苏境内,在安徽境内仅领1个县。
乌江县:晋旧县,原属历阳郡,仍治今和县乌江镇,兼郡治。
〔南谯郡〕
东晋侨置,仍治山桑县,领6个侨县,均在今巢湖市一带。
山桑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巢湖市秀芙乡芙蓉岭下,兼郡治。
蕲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巢湖市区。
扶阳县:东晋侨置,仍治今无为县芙蓉岭南麓的徐岗乡山水涧,旧名扶阳乡晃城。
城父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巢湖市火同炀镇西部。銍县:东晋侨置,位今巢湖市南、无为县北一带。
谯县:东晋侨置,位今巢湖市南部。
〔庐江郡〕
汉旧郡,治舒县(《历代地理沿革表》说治),领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泰始二年(466年),改属西豫州。泰豫元年(472年),回属南豫州,加上泰始三年增领的始新县,领4个县。
舒县:汉旧县,仍治今舒城县城关镇。撤销龙舒县,并入舒县。不久,置吕亭县,后又废。
县:汉旧县,宋迁治于今庐江县城关镇南1公里。《庐江县志·古迹》说:“庐江城,则《魏书·地形志》庐江郡县是也。”则《宋书·州郡二》说汉旧县,则不对了。
始新县:原为吴新都郡治,位今浙江淳安县威平镇(已没入千岛湖)。泰始三年,分县侨置始新左县,至梁还分立南始新县、北始新县,北齐废始新入,隋废县入庐江县,说明侨置于今庐江县境内。〔南汝阴郡〕
东晋成帝侨置汝阴郡,仍治今合肥市区。泰始间,淮北悉没,改名南汝阴郡,以别原治于今阜阳市区的原郡,仍治合肥市区,领5个侨县,全在安徽境内。
汝阴县:东晋侨置于今合肥市区。宋永初三年(422年),撤销合肥县,侨置的汝阴县取代汉合肥县,兼郡治。
慎县:东晋侨置,仍治今肥东县梁园镇。
宋县:东晋侨置,原属南陈左郡。景平元年(423年),撤销南陈左郡,改属南梁郡。泰始间,改属南汝阴郡。位今合肥市一带。
阳夏县:东晋侨置。位今合肥市一带。
安阳县:东晋侨置,原属南梁郡。土断后改属汝阴郡,位今合肥市北。
〔陈郡〕
东晋侨置于今合肥市区,领3个侨县,全在安徽境内。入宋,撤销郡,县分属南梁、南汝阴郡。孝建二年(455年),以蛮户复立陈郡。大明八年(464年),撤销陈郡,改设陈左县。
项县:东晋侨置。
西华县:东晋侨置。
扶沟县:东晋侨置。
〔南梁郡〕
东晋侨置,仍治今寿县城关镇,原属徐州。永初三年(422年)二月戊寅,改属南豫州。大明元年(457年),以豫州的南梁郡改属徐州。二年,以徐州的南梁郡还豫州。三年正月丁亥,割豫州南梁郡属徐州。四年五月乙酉,以徐州的梁郡还豫州。大明六年三月乙巳,改豫州南梁郡为淮南郡,改侨置的睢阳县为寿春县。八年六月戊寅,恢复南梁郡,改寿春县为睢阳县,改属徐州。历经变动,南梁郡属豫州,领10个侨县,均在今寿县一带,仍治睢阳。
睢阳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寿县城西南,兼郡治,常兼豫侨置的豫州治。大明六年,复名寿春县。八年,复侨置义昌郡,改寿春县为睢阳县。永昌元年(465年),撤销侨置的义昌郡,将所属侨置的义宁、宁昌2个县撤销,并入睢阳县。从此,睢阳县取代寿春县。宋末,复置义宁县于此。
崇义县:宋侨置县,治今寿县城东南1.5公里。一说刘宋永初间,以羌人流寓新设县,《宋略》说太初元年(453年),迁金墉羌人新设。县名为赞美词。
蒙县:刘宋泰始间侨置县,治所为东晋永和中豫州刺史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谢尚的镇所(今六安市马头集)。马头集缘于曾设马头郡。
虞县:东晋侨置。
谷熟县:东晋侨置。
陈县:东晋侨置。
义宁县:东晋侨置,宋末复置。
新汲县:东晋侨置。
宁陵县东晋侨置。
宋县:东晋侨置,原属豫州南陈左郡。景平元年(423年)撤销郡,所属宋县改属南梁郡。
〔高平郡〕
泰始七年(471年),侨置于今寿县一带,属北兖州。
〔济北郡〕
泰始七年,侨置于今淮北地区的宿州市一带,属北兖州。
〔南陈左郡〕
宋侨置于今寿县以西。景平元年(423年),撤销郡为县。孝建二年(455年),以蛮户复立南陈左郡,属豫州。大明八年(464年),撤销南陈左郡为县。泰始四年,复侨置。七年,改属豫州,为12个郡之一,直至齐建元二年(480年)才废。
〔晋熙郡〕
东晋旧郡,仍治怀宁县,领6个县,全在今安徽境内。
怀宁县:东晋新立县,仍治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兼郡治。
新冶县:东晋新立,仍治今望江县雷阳镇。
阴安县:东晋侨置,仍治今枞阳县白柳乡城隍庙附近。
南楼烦县:东晋侨置楼烦县,为区别汉雁门郡原县,加“南”字。
太湖左县: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户新置,以境内旧湖为名,治今太湖县旧城晋熙城东北1公里东岳庙,后撤销。元嘉末(又说后撤销,泰始二年复),迁治曹魏将曹仁所筑上格城,又称安城堡,应为乐城堡,位今太湖县中心乡后河村沙格组紧临后河。据清乾隆间《祠塾碑记》说,此城旧名上格城,唐武德间为青城县治,又名青城;明末,史可法抗张献忠部于此,重修城,更名乐城堡,讹称安城堡。泰始二年,复设太湖左县于乐城堡。
吕亭左县:汉枞阳县旧地,东汉改属龙舒县,宋撤销龙舒县入舒县。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分舒县,以豫部蛮户新置吕亭左县(治今桐城市吕亭乡吕亭村)。元嘉末,县废,并入舒县。后复,齐建元二年,改属庐江郡。吕亭名源于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四月,孙权遣大将吕蒙及鲁肃攻皖城,拔之,在此筑军城,习称吕蒙城。后为吕亭。置县以亭为名。县废后为桐城县吕亭驿。附近吕亭山以亭、县为名。
〔安丰郡〕
魏旧郡,晋末撤销郡为县,改属弋阳郡。泰始间,复侨置安丰郡,治安丰,领2个县,全在安徽境内。
安丰县:治今霍邱县境内,兼郡治。
松滋县:汉旧县,仍治今霍邱县城东湖东岸小圩子一带。
〔颍川郡〕
东晋侨置,位今和县、含山县一带,领3个侨县。
邵陵县:东晋侨置。
临颍县:东晋侨置。
曲阳县:东晋侨置。〔新蔡郡〕
东晋侨置于今六安市城北乡张巷村,为别于今河南、皖西北的旧郡称南新蔡郡,宋因在今湖北侨置有南新蔡郡,故去“南”字,径称新蔡郡,领5个侨县,均位于今六安市一带。
阳县:东晋侨置。
固始县:东晋侨置。
新蔡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六安市城北乡张巷村,兼郡治。
东苞信县:东晋侨置苞信县,宋分置于郡东部。
西苞信县:东晋侨置苞信县,宋分置于郡西部。
〔陈留郡〕
东晋侨置,位于今寿县安丰塘周围,仍治今寿县板桥镇东北2.5公里,领7个侨县。
浚仪县:东晋侨置,位今寿县板桥镇芍陂下。
小黄县:东晋侨置,位今寿县城西北15公里。
雍丘县:东晋侨置,位今寿县板桥镇南30公里。
白马县:东晋侨置。
襄邑县:东晋侨置。
封丘县:东晋侨置。
尉氏县:东晋侨置。
〔边城左郡〕
宋侨置。元嘉七年(430年),以豫部蛮民立茹田、乐安、光城、雩娄、史水、开化、边城7个侨县,属弋阳郡。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边城郡,以边城县为名,划后4个县属之。大明八年(464年),撤郡,4个县回隶弋阳郡。泰始二年(466年),复立边城左郡,仍领4个县,属西豫州。入南齐,郡废,改属安丰郡,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
开化县:元嘉七年新置,治今六安市青山镇。该县系刘宋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所置的獠、左郡、县,有开导化育的意思。这是对少数民族和劳动人民的蔑称。
〔西汝阴郡〕
泰始二年九月,淮北豫州陷北魏,复侨置9个郡于淮南境。其中,侨置西汝阴郡,帖治睢阳,属西豫州,领4个侨县,位今寿县一带。为别侨置于合肥的南汝阴郡,以位于西部而定名西汝阴郡。
汝阴县:泰始间,侨置于睢阳(今寿县城),兼西汝阴郡治。
安城县:宋泰始间侨置。
楼烦县:宋泰始间侨置。
宋县:东晋侨置。
〔南顿郡〕
宋侨置,帖治陈郡(今合肥市区),领2个侨县,位今合肥市一带,入南齐废。后又于安丰郡故郡侨置,属西豫州。
南顿县:宋侨置。
和城县:宋侨置。
〔马头郡〕
东晋新置,治虞县,领3个侨县,全在安徽境内。泰始七年,改属北徐州。
虞县:东晋侨置,仍治今怀远县马头城(今马头乡新庄村南),兼郡治。
零县:东晋侨置,位今怀远县南。
济阳县:东晋侨置,位今怀远县南。
〔淮南郡〕
东晋侨置,治姑孰(今当涂县城关镇),领6个县,全在安徽江南地区(见“扬州”条)。
〔宣城郡〕
晋旧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领10个县,全在安徽江南地区(见“扬州”条)。

豫州,汉旧州。永嘉乱后,淮北地区为南北政权拉锯战战场,除长期荒废外,设置和管理更加混乱。所列各级区划以罗列为主。豫州领域变迁很大。大体上,自东晋侨置于江淮间。东晋义熙间,割故扬州长江以西,大雷以北为侨置的豫州域,治寿阳(常易名为睢阳,今寿县城)。同时,刘裕北伐,收复豫土,也恢复了淮西(即淮北)部分区划,入宋不变,改治悬瓠,称西豫州,领汝南、谯、新蔡、颍川、南顿、汝阴、汝阳、陈、梁9个郡。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刘裕诏分淮西为豫州,治汝南(今属河南)。自淮以东(即江淮地区)为南豫州,治历阳。至文帝时,豫州改治睢阳,领汝南、新蔡、颍川、谯、梁、陈、汝阴、汝阳、南顿、西阳、弋阳11个郡;南豫州治历阳,领历阳、南谯、南梁、南汝阴、南沛、马头、庐江、晋熙、陈留、顿丘10个郡。元嘉七年(430年)十月甲寅,罢南豫州,并入豫州,仍治睢阳。十六年闰月戊戌,复分淮南部分为南豫州。二十二年,又合为豫州。二十七年,豫州淮西为战乱区,改治睢阳。二十九年,宋还侨置司州于悬瓠(今河南汝南)。泰始二年(466年)九月,常珍奇以豫州降北魏,淮北豫土全入北魏。以后豫州即宋初的“南豫州”,后期又分为东豫州、西豫州,又称豫州、南豫州,已局限于江淮地区乃至江南部分地区,详见前面“南豫州”条已作介绍。宋初,豫州本土最多时建10个郡43个县。明帝时,虽与南豫州同治睢阳,而淮西(即淮北)仍领9个郡38个县。又悬瓠侨置司州,领有新蔡、谯、汝阴3个郡12个县。直至泰始二年九月,全入北魏,在安徽境内设17个县,涉及5个郡。
〔新蔡郡〕
西晋旧郡,义熙十二年(416年)复置,治汝南,又称悬瓠(今河南汝南),郡以境内有新蔡县为名。泰始五年,入北魏,改治固始,领4个县,在安徽境内设1个县。
阳县:汉旧县,仍治今临泉县城镇。东晋咸康二年(336年)撤,并入新蔡县。太元九年(384年)复。泰始五年,入北魏。
〔谯郡〕
汉末魏郡,仍治今亳州市区。泰始二年,失淮西部分地区后侨置蒙县,领6个县。除蕲县外,均为侨县,位今阜阳专区东南部及宿县部分地区。南齐建元二年(480年),改为北谯郡。
蒙县:汉梁国旧县。东晋末,侨置于今蒙城县城关镇西北1.5公里。泰始三年,兼谯郡治。
蕲县:秦旧县,仍治于今宿州市蕲县镇。宋曾在此侨置谯郡。
长垣县:汉兖州陈留郡属县,位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宋侨置于今亳州市区东部。
宁陵县:宋侨置。汉兖州陈留郡属县。
魏县:宋侨置。汉属冀州魏郡。
襄邑县:宋侨置。汉属兖州陈留郡属县。
〔梁郡〕
汉豫州旧郡国。永嘉乱后,历属前燕、前秦、后秦、东晋。宋元嘉三年(426年),分下邑置砀县,立梁郡,仍治下邑,属豫州。大明三年(459年)春正月丁亥,改属徐州。四年五月乙酉,还属豫州,领2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泰始三年(467年),入北魏。
下邑县:汉旧县,仍治今砀山县城东1.5公里,今为砀山县第一中学校园,兼郡治。
〔汝阴郡〕
东晋升平二年(358年)复立,仍治汝阴,领4个县,均在安徽境内。泰始三年,入北魏。
汝阴县:秦旧县,仍治今阜阳市区,兼郡治。
宋县:汉旧县,仍治今太和县张阁乡宋王城,即古新县城。
楼烦县:汉旧县,原属并州雁门郡,今为山西宁武县。东晋侨置于颍上县境内。
宋城县:东晋升平三年新置县,位今太和县原墙集镇。
〔陈留郡〕
原为汉兖州属郡,位今河南东部开封地区。东晋侨置于长垣县(一说侨置于小黄县,均为侨县,实长垣侨县,后郡废)。永初三年(422年),失陈留郡,侨置小黄县于谯城,再侨置陈留郡,领4个县,均在安徽境内。泰始三年,入北魏。
小黄县:汉兖州陈留郡属县,位今河南开封市东。永初三年,失陈留郡,侨置小黄县于谯城(今亳州市区),兼郡治。不久,以谯县为小黄县实土。
浚仪县:汉兖州陈留郡属县,位今河南开封市。永初三年,失陈留郡,改楚城父旧县(今亳州市城父镇)为浚仪县,并取代城父县。
白马县:汉兖州东郡属县,位今河南东北。永初三年,侨置于今亳州市一带。
雍丘县:汉兖州陈留郡属县。永初三年,侨置于今亳州市一带。

徐州,汉旧州。晋安帝分淮北为北徐州,入宋不变。永初三年,去“北”字,直称徐州,仍治彭城(今徐州市),领彭城、沛、下邳、东莞、东海、兰陵、琅琊、淮阳、东安、北济阴郡及阳平郡12个郡34个县。元嘉十五年,兖州刺史驻彭城,领11个郡35个县。二十年,撤销兖州,部分郡县并入徐州。明帝时,领12个郡36个县。在安徽境内先后设26个县及侨县,涉及11个郡及侨郡。泰始二年,薛安都以徐州降北魏,毕敬众以兖州降北魏,淮北尽失。三年,侨置徐州于钟离。四年,复分历阳立临江郡,属南兖州。泰豫元年(472年),移治东海朐山(今江苏连云港市一带)。元徽元年(473年)十月癸酉,分南兖州的钟离、北兖州的高平、豫州的马头及秦郡的顿丘、梁郡的谷熟、历阳郡的酂县,新立新昌郡,置北徐州于钟离,并将徐州治自朐山还治钟离,领谯、梁、魏、阳平、彭城、济阴、沛7个郡。这时已改辖江淮间。
〔沛郡〕
汉旧郡,治相(宋仅恢复3个县建制),在安徽境内设2个县。
相县:秦旧县,仍治今淮北市相山区相山下,兼郡治。
萧县:秦旧县,仍治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萧故城。
〔阳平郡〕
东晋侨置,位沛郡南部,领3个侨县及1个县。泰始二年(466年),入北魏,因相州有阳平郡,改南阳平郡,仍属徐州。
淮陵县:仍治今明光市潘村乡女山湖高地,兼郡治。
馆陶县:东晋侨置。
濮阳县:东晋侨置。
廪丘县:东晋侨置。
〔下邳郡〕
晋旧郡,治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领3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
僮县:秦旧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潼河南岸。
〔钟离郡〕
东晋旧郡,初属南兖州。元徽元年(473年),改属北徐州,治燕,领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
燕县:东晋侨置(治今凤阳县临淮镇李二庄乡小卞庄西)。元嘉八年(431年),撤销侨置的东燕郡考城侨县,并入燕县。元嘉十八年,撤销东燕郡,改设县,改属南濮阳郡。大明中,迁治西古城(今凤阳县临淮镇西2公里)。
朝歌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凤阳县城东北10公里。
乐平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凤阳县宇家庄,旧名东乡(香)城。
〔马头郡〕
东晋旧郡,治虞县,领3个侨县,全在安徽境内。泰始七年,改属北徐州。
虞县:东晋侨置,仍治今怀远县马头乡新庄村南,今仍名马头城(集),兼郡治。
零县:东晋侨置,仍位今怀远县南部地区。
济阳县:东晋侨置,仍位今怀远县南部地区。
〔高平郡〕
泰始二年,侨于故当涂县界,以济阳郡流民侨置济阳郡,属北兖州,领3个县。
高平县:泰始二年,侨置于今怀远县南部,兼郡治。
金乡县:泰始二年,侨置于今怀远县南部。
睢陵县:泰始二年,侨置于今怀远县南部。
〔济阳郡〕
宋以流寓置郡,治济阳,属徐州。
济阳县:东晋侨置,兼郡治,位今怀远县南部。〔北济阴郡〕
泰始七年失淮北,于淮北地区侨置,领3个县,属北兖州。后改属北徐州,全在安徽境内。
广平县:宋侨置。
定陶县:宋侨置。
阳平县:宋侨置。
〔新昌郡〕
元徽元年十月癸酉,割秦郡的顿丘、梁郡的谷熟、历阳郡的酂县新置。宋末,皇室互相残杀,元气大伤,新置郡以吉利语,表示宋室再次昌盛。治顿丘,经调整,领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此郡不少史书记作“平阳郡”,误。设置时间,《通鉴纲目》作大明八年(464年),《宋书·州郡志》作元徽元年(473年)。
:东晋侨置于今来安县城东1公里的顿丘山上。元嘉八年(431年),撤销侨置沛县入,仍属秦郡。元徽元年(473年),建新昌郡时迁治涂中镇(今滁州市区),兼郡治。
谷熟县:东晋侨置,属徐州南梁郡。宋元徽元年,属新昌郡,仍治今和县西北。赞阝县:东晋侨置,属豫州南谯郡,仍治今全椒县官渡乡。元嘉八年,改属历阳郡。元徽元年,改属新昌郡。
〔南谯郡〕
东晋侨置于今全椒县一带,治山桑县,领5个侨县。元嘉八年,移酂、銍县入历阳郡,仅领3个县,改属徐州。十年正月甲寅,为南谯王国。三十年六月辛未,仍为南谯郡,后改为北谯郡(仍治山桑),余仍之。
山桑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全椒县城北1公里尹村山岗上,兼郡治。
谯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全椒县城襄河镇。
扶阳县:东晋侨置。
〔顿丘郡〕
东晋侨置。元嘉八年,撤郡为县,撤销沛县,并入顿丘县,改属秦郡。元徽元年,改属北徐州新昌郡。
顿丘县:东晋侨置,仍治今来安县城新安镇东1公里顿丘山上,兼郡治。元嘉八年,撤销侨置沛县,并入顿丘县。元徽元年,迁治今滁州市区。
沛县:宋侨置。元嘉八年,并入顿丘县。

南徐州,东晋侨置,领侨置郡县空悬于江淮间居多。永初二年(421年),改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径称南徐州。历经变动,领17个郡63个县,在安徽境内设6个县,涉及2个郡。
〔阳平郡〕
东晋侨置,仍治今明光市潘村乡南女山湖高地上,领5个县。先后在今明光市南部侨置馆陶、阳平、濮阳等侨县。北魏梁皇兴二年(468年),地在淮南者仍为宋有,改属钟离郡。
〔南彭城郡〕
原为东晋侨置的南下邳、南沛郡。大明四年(460年),并为南彭城郡,领12个县,在安徽境内设3个县。
杼秋县:汉旧县,仍治今萧县孙庙乡老黄口。元嘉十二年八月壬申,以北沛郡的竹邑县并入。洨县:汉旧县,仍治今固镇县濠城镇。
僮县:汉旧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

南兖州,东晋侨置于京口(今镇江市)。永初元年,撤销侨置于京口的并州、南青州,并入南兖州,改治广陵(今扬州市),领广陵、钟离、盱眙、北沛4个郡。还有侨置于江淮间的南兰陵、南东莞、临淮、淮陵、南彭城、南下邳、南清河、南高平、南晋昌、南济阴、东鲁、南濮阳、南泰山、济阳郡分属于南徐州、南兖州。元嘉八年(431年),正式割江淮间为侨置的南兖州境,移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领广陵、山阳、海陵、盱眙及豫州的秦郡合5个郡。又分沛郡立北沛郡,属之。至文帝时已领侨、实各6个郡,仍治广陵。元嘉二十八年,徙治盱眙。三十年,并入南徐州。孝建元年(454年),复分南徐州立南兖州,治盱眙,领6个郡。明帝时移治广陵,领7个郡29个县。泰始二年(466年),毕敬众以兖州降北魏,淮北地区相继入北魏。泰始六年,移南兖州治淮阴(今属江苏)。七年,还治广陵,侨立新平、北淮、北济阴、北下邳、东莞5个郡。至宋末,南兖州辖11个郡44个县,安徽江淮之间的皖东地区先后设12个县及侨县,涉及6个郡及侨郡。
〔秦郡〕
东晋侨置,属豫州,仍治今江苏六合市境。元嘉八年,改属南兖州。初领7个县,后撤销2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2个县。
顿丘县:东晋侨置,仍治今来安县城东1公里的顿丘山上。元嘉八年,并入沛县,改属南兖州。元徽元年(473年),改治今滁州市区,改属新昌郡。
沛县:东晋侨置,元嘉八年撤销,并入顿丘县。
〔盱眙郡〕
晋末新置,仍治盱眙(今江苏盱眙县城东北0.5公里台子山),领5个县,在安徽境内设2个侨县。
考城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凤阳县考城乡考城镇。
阳城县:宋侨置,治今明光市旧县集。
〔南沛郡〕
大明五年(461年),侨置于故肥如县,领4个侨县。其中,杼秋县侨置于无锡(今江苏无锡市),符离、浚、竹邑3个县侨置于广陵(今扬州市),在安徽境内不领县。
〔北沛郡〕
东晋侨置,宋初仍属北徐州。元嘉八年,改属南兖州。二年后,废北沛郡。大明五年,撤销今全椒、堂邑界的陈留郡,分广陵郡西部为沛郡,又称南沛郡,治沛县,领3个侨县,位今天长、明光市一带。
沛县:东晋为侨置的辽西郡治肥如县治,位今天长市石梁镇。元嘉二十二年前,仍名肥如县;孝武时,改为沛县。大明五年后,兼南沛郡治。
萧县:宋侨置。
相县:宋侨置。
〔临江郡〕
大明五年,以宋孝武帝刘骏巡幸六合山,新置,治怀德县(今位江苏境),领2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永光元年(465年)撤销。泰始四年,复分历阳郡立临江郡,改属南兖州。郡名以位临长江滨而名。
乌江县:晋旧县,仍治今和县乌江镇。
〔南谯郡〕
东晋侨置,仍治山桑。宋初领5个县。元嘉八年,酂、銍侨县改属历阳郡。元嘉十年,改封第刘裕六子刘义宣为南谯王。后因今巢湖市芙蓉岭下已侨置南谯郡,改此郡为北谯郡,仍治山桑,领3个侨县,位今全椒县一带。
山桑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全椒县城襄河镇北1公里尹村的山岗上,兼郡治。
谯县:东晋侨置,仍治今全椒县城襄河镇。
扶阳县:东晋侨置。
又在汉曲阳县地侨置南谯郡,领西曲阳等县,位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
〔济阴郡〕
宋侨置,又称南济阴郡。泰始中,淮北入北魏,以流民侨置于淮河南岸,在安徽境内设可考1个侨县。
睢陵县:原位今江苏境,属下邳郡。大明元年(457年),改属济阴郡。泰始三年(467年),淮北入北魏,侨置于今明光市旧县集。
此外,北兖州在安徽境内侨置了一些空悬的侨郡县,如泰始二年,在今怀远县南部侨置高平郡;七年,在淮河北岸侨置北济阴郡已在有关地区作了交待,这里不再单列。还有像钟离郡等应属南兖州,但已在徐州条作了交待,这里也不重出。还有在南兖州境在前期撤销的郡如高密、辽西等,东晋已作交待的不重要的侨置,本节一概从略。

南朝宋在安徽境内设置情况表
表1—4—1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