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东汉末年,在残酷镇压黄巾起义的血泊中兴起的军阀割据势力长期混战了30余年,直至东汉灭亡。在长期的封建割据势力的火并中,后期形成曹操、孙权、刘备三大军阀势力。其中,曹操自官渡之战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消灭了其它军事集团,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成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东汉权臣。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战后,形成曹、孙、刘三大军事集团。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除汉献帝,在洛阳建立魏国,史又称曹魏政权(220~265年)。接着,割据巴蜀,自称中山靖王后的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又称蜀汉(221~263年)。割据于江东的吴王孙权也于次年在建业(今南京市)建立吴国,史又称东吴、孙吴政权(222~280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一、三国时期设置及管理体制
三国时期(220~280年),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仍承袭两汉,实行州、郡(王国)、县(侯国)等三级管理。区别在于国的权力受到限制,曹魏的王国,实际上是郡,侯国是县。同时,各国加强农业开发,设置类似军垦民屯性的督农校尉,这类设置有的相当于县,有的相当于郡。这一时期,各国间不断发动拉锯战争,使战乱区各级区划大大减少,而腹心地区各级设置多有增加,缘边多设军事重镇。
东汉末年,诸割据势力与安徽有关的有:先后据徐州、豫州的刘备;袭下邳后自称徐州刺史的吕布;割据寿春,僭号“淮南王”的袁术;割据扬州南部及江东地区的吴王孙坚、孙权父子;后来统一北方的魏王曹操等。三国时期,涉及在安徽境内建置的仅有魏、吴两国。由于江淮地区为吴、魏两国间的拉锯战场所,郡、县变化大,尤其是建安十八年沿江地区10万户东渡江南,使合肥以南成为荒漠地区,江淮地区撤销了大批县。今据各类资料综合,三国时期两国在今安徽境内共设58个县、(侯国),涉及4个州的12个郡、国。二、魏国在三国的疆域中,魏国几乎统一了北方,面积最大,几占汉十三州之九。魏国分为13个州及西域长史府,并加强边防,控制了匈奴、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的拉锯战中,西线以陇西、南安、祁山、汉阳、陈仓为重镇,时刻觊觎蜀汉政权;在东线以广陵、寿春、合肥、夏口、西阳、襄阳为重镇,设重兵以备吴。在直接控制区内先后设101个郡国,730余个县。魏对分封的王、公、侯国控制得很严,并派官吏直接治理,这些“国”,实为郡、县。

其管理体制如图所示:


魏国占领安徽北部地区,设39个县,涉及徐、豫、扬3个州的9个郡、国。
徐州,位于皖东北地区。自建安三年(198年)九月征吕布,十月屠彭城(今徐州市),十一月擒吕布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徐州入魏。初领6个郡,历经变动,增至9个郡、国,43个县。初治下邳,后迁治彭城,在安徽境内设5个县,涉及2个郡、国。
〔下邳郡〕
建安十一年,改下邳国为郡,仍治下邳,初领17个县。据《先贤行状》载,东汉末年,原属的东城县升为郡,陈登曾为太守。入魏,因地处魏、吴交界,郡县均废,高山县等也废。黄初三年(222年),鲁阳公宇进封此;五年,改封单父县,下邳郡领14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4个县。
淮陵县:汉旧县,仍治今明光市潘村乡南女山湖高地上。
夏丘且:汉旧县,仍治今泗县城关镇东。
僮县:汉旧县,仍治今泗县骆庙乡潼城村潼河南岸。
取虑县:汉旧县,仍治今灵璧县高楼镇潼郡村。
〔彭城国〕
入魏,改为彭城郡,初领8个县,治彭城(今徐州市)。黄初四年,曾短时间改封义阳王曹据于此,为彭城王,不久改为郡。太和六年(232年),复封曹据为彭城王,仍都彭城,后领6个县,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
梧县:汉旧县,仍治今淮北市北山乡梧北、梧南村西山河西。

豫州位今省境淮北及江淮部分地区。建安元年(196年)春正月,曹操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汝南、颍川等黄巾军余部。二月,为曹操所平,豫州渐入魏。初平四年(193年)、兴平二年(195年)、建安二十五年治谯(今亳州市区);不久,改治颍川郡(今属河南);太和六年(232年),徙治项(今河南沈丘县);正始九年(248年),徙治安成(今河南汝南县汝南埠)。历经变动,加上魏武增置谯郡、弋阳郡,文帝增置汝阴、安丰郡,计领9个郡、国,93个县,在安徽境内设24个县,涉及5个郡、国。
〔安丰郡〕
黄初二年(221年),分原庐江郡西北5个县置,治安风(今霍邱县西湖乡许集村),改属豫州。郡名以境内有安丰县(位今河南)而名,在安徽境内设2个县。
安风县:汉旧县,仍治今霍邱县西湖乡许集村,为郡治,为以后安丰县设于安徽打下基础。
松滋县:西汉旧县,魏复置时已改治今霍邱县城东湖东岸徐郢(小圩子)一带。
〔汝南郡〕
汉旧郡,原领30个县、侯国,治新息(今河南息县)。黄初三年,分汝南郡东部11县置汝阴郡。嘉平五年(253年),撤销汝阴郡,原属汝南郡县仍划回汝南郡,在安徽境内仅东部地区设7个县。这7个县后均划入汝阴郡。
〔汝阴郡〕
黄初三年,分汝南郡的慎、汝阴、原鹿、阳、固始、新阳、宋等11县新置汝阴郡,治汝阴县(今阜阳市区),以治所首县为郡名。景初二年(238年),宋县改入谯郡,又分沛国的萧、相、竹邑、符离、蕲、銍、龙亢、山桑、氵交、虹10个县入汝阴郡,计领20个县,后又将项县划出。嘉平五年,撤销汝阴郡,9个县还属汝南郡,汝南郡领24个县,在安徽境内仍设7个县。
慎县:汉旧县,仍治今颍上县江口镇北汤圩孜村,初属汝南郡。黄初三年,属汝阴郡。嘉平五年,回属汝南郡。咸熙元年(264年),封陈群子陈温为慎侯,为侯国。
汝阴县:汉旧县,仍治今阜阳市区。初属汝南郡,文帝时撤细阳县,并入汝阴县。黄初三年,改属汝阴郡,兼郡治。嘉平五年,复属汝南郡。
富波县:汉旧县,仍治今阜南县万沟乡谷河南岸,一直属汝南郡。
原鹿县:汉旧县,仍治今阜南县公桥乡东2.5公里阮城。黄初三年,属汝阴郡。嘉平五年,回属汝南郡。
阳县:汉旧县,仍治今临泉县城镇。黄初三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回属汝南郡。
平舆县:汉旧县,仍治今临泉县城西古城子。黄初三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回属汝南郡。
新阳县:汉旧县,仍治今界首市小黄乡尹城子村。黄初三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回属汝南郡。
山桑县:汉旧县,仍治今蒙城县坛城镇,属汝南郡。景初二年(238年),改属沛郡。
〔谯郡〕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分沛郡置(一说黄初元年置),治谯(今亳州市区),划原属汝南郡的城父县入此郡。景初二年(238年),移原属汝南郡的宋县入郡,初领3个县,以郡治曹魏五都之一的谯都、谯县为新设的郡名。建安二十三年,改封曹操子饶阳侯曹林为谯县公。黄初元年,以先人旧都立王国,属谯郡。黄初三年(222年),改封曹林为谯郡王,改谯国。五年,改封谯县王,改谯国为谯郡,谯县王国属之。七年,徙封曹林为甄城王,仍为谯郡。嘉平五年,增划撤销汝阴郡的12个县入郡,计领15个县,在安徽境内设13个县。
谯县:汉旧县,仍治今亳州市区,初兼豫州治。文帝即位,以先人旧都立为谯国,与长安、许昌、邺、洛阳合为“五都”之一。自建安二十三年,封饶阳侯曹林为谯县公国。黄初三年,为谯郡王都,兼谯国都。五年,改为谯县王国,改属谯郡,兼王国都和谯郡治。七年,复为谯县,仍兼郡治。
城父县:汉旧县,仍治今亳州市城父镇。先后属谯国、谯郡。
宋县:东汉宋公国,仍治今太和县张阁乡,初属汝南郡。黄初三年,改属汝阴郡。景初二年,改属谯郡。
虹县:汉旧县,仍治今五河县双庙乡董嘴村西南,原属沛郡。景初二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253年),改属谯郡。洨县:汉旧县,仍治今固镇县濠城集,初属沛郡(国)。景初二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改属谯郡。
龙亢县:汉旧县,仍治今怀远县龙亢集,初属沛郡(国)。景初二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改属谯郡。
蕲县:汉旧县,又名蕲阳县,以县城位蕲水之北,魏改名蕲阳县,仍治今宿州市蕲县镇,初属沛郡(国)。景初二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改属谯郡。銍县:汉旧县,仍治今濉溪县临涣镇,原属沛郡(国)。景初二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改属谯郡。
竹邑县:汉旧县,仍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原属沛郡(国)。景初二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改属谯郡。
符离县:汉旧县,仍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原属沛郡(国)。景初二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改属谯郡。
宋县:汉旧国。景初二年,由汝阴郡改属谯郡。
苦县:东汉旧县,原属陈国。汉末,陈王刘宠为袁绍所杀,改属陈郡(仍治陈,今河南淮阳县)。黄初四年(223年),改属曹邕陈王国。六年,复属陈郡。太和六年(232年),改属谯郡,仍治今涡阳县闸北镇苦县故址。
萧县:汉旧县,仍治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原属沛(国)郡。太和三年,追封曹操子曹熊为萧王。历2世,青龙五年(237年)无子,国除为县,仍属沛郡。景初二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改属谯郡。
相县:汉旧县,为沛国(郡)治(都),仍治今淮北市相山区。太和三年,追封曹操子曹铄为相王。历3世,青龙二年,以怀王偃嗣,不久薨,国除为县,仍属沛。景初二年,改属汝阴郡。嘉平五年,改属谯郡。
〔沛国〕
汉末为郡,仍治相(今淮北市相山区)。太和三年,追封曹操子曹铄为相殇王,将沛郡迁治沛县(今江苏沛县境)。六年,改封曹操子甄城王曹林为沛穆王。历2世,仍都沛。后国除为郡。沛郡初领21个县,历经变动,最大的变动要数景初二年,增辖汝南郡山桑县,将10个县改属汝阴郡,后增领至6个县。嘉平五年,撤汝阴郡,沛郡划出的10个县改属谯郡,在安徽境内设2个县。
杼秋县:汉旧县,仍治今萧县黄口镇西孙庙镇老黄口。先后属沛国、郡。
山桑县:汉旧县,仍治今蒙城县坛城镇,原属汝南郡。景初二年,改属沛国。
〔梁国〕
汉旧国,魏改为梁郡,领9个县,治夏邑(今砀山县城关镇)。青龙四年,改封任城王曹悌为梁王,仍都夏邑。《晋书·地理志》等书在梁国列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为首县,这个梁都系东汉及西晋的梁都,魏都应为夏邑(有的书载为“下邑”也不妥,因东汉已改“下”为“夏”),在安徽境内仅设1个县。
夏邑县:汉旧县,仍治今砀山县城关镇。

扬州,位今省境淮河两岸及江淮北部地区(即汉扬州北部地区),重设扬州。魏扬州创始于汉末。兴平元年(194年),袁术建号,据州治寿春,改九江郡太守为淮南尹。建安二年(197年),袁术败还寿春,称帝,自称“仲家”。术亡(199年),为曹操所据,改淮南为九江郡。建安五年,曹操派刘馥单马造合肥(今为市),重建扬州治。正始初(约241年),改治寿春。魏扬州全在今安徽境内,共设2个郡10个县。此外,因合肥下湿,加上建安十八年沿江地区10万余户东渡江南,使合肥以南地区成为荒地,撤销了江淮及吴、魏拉锯战地区大批县邑,并以合肥为军事重镇,为战守需要,扬州都督满宠于青龙元年(233年)在合肥城西北15公里,今肥西县鸡鸣山下古城村兴建合肥新城,兼扬州治(233~241年)。
〔淮南郡〕
汉九江郡北部地区,仍治寿春。兴平元年,袁术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建安四年,术亡改称九江郡,仍兼扬州治。五年,改治合肥。黄初二年,封文帝子曹邕为淮南公,改九江郡为淮南国。三年,进爵淮南王。四年,改封曹邕于陈,国除,改为淮南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曹操子白马王曹彪为楚王,改淮南郡为楚国。嘉平元年(249年),曹彪坐与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凌谋自杀,国除为淮南郡,领7个县,全在今安徽境内。
合肥县:汉旧县,仍治今合肥市区。建安五年至青龙元年(200~233年),兼扬州治。汉末,先后属九江郡、淮南郡。魏先后属九江郡、淮南国、郡。合肥为魏重镇。青龙元年后,移镇合肥新城,扬州治也迁往新城,至正始初(约241年)后才迁治寿春,合肥才为县治兼重镇。
成德县:汉旧县。汉末,先后属九江郡、淮南郡。入魏后,先后属淮南国、楚国、淮南郡,仍治今寿县瓦埠镇。
寿春县:秦汉旧县,九江郡治。汉末,为袁术改淮南郡治,兼扬州治。建安五年后,不兼州治。建安二十一年,封曹操子曹彪为寿春侯,为侯国。黄初二年,为淮南公国国都。三年,为淮南王都。四年,为淮南郡治。五年,为寿春县王曹彪封地兼王都。六年,为楚王都,属楚国。嘉平元年,为淮南郡治。正始后,兼扬州治,仍治今寿县城关镇。
下蔡县:汉旧县,仍治今凤台县城关镇。汉末,属淮南郡。入魏后,历属淮南国、楚国、淮南郡。咸熙元年(264年),封蒋凯为下蔡子于此。
西曲阳县:汉旧县,仍治今凤阳县龙坝乡淮安村西南。历属九江郡、淮南郡、国、楚国、淮南郡。
平阿县:汉旧县,仍治今怀远县耿集乡魏家洼。历属淮南郡、国、楚国、淮南郡。
义成县:汉旧县,仍治今怀远县涡口城,又名城村。历属淮南郡、国、楚国、淮南郡。
余为原九江郡境内的当涂、阴陵、逡遒、阜陵、全椒、钟离、历阳等东汉旧县,因位吴魏拉锯战战场使建制均废弃。
〔庐江郡〕
汉旧郡的东北地区,故治舒(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建安四年,迁皖(今潜山县城)。该郡随着大部地区入魏后,因建安十九年吴破朱光,拔皖城,魏迁庐江郡治于阳泉县(今霍邱县临水镇)。从此,魏吴各占庐江郡一部分地区分置庐江郡。大体上,魏常守汉庐江郡北部地区包括分立的安丰郡。黄初二年,分其西部地区设安丰郡改属豫州后,魏仅据原汉六安、博乡、、龙舒、阳泉等地,因战乱而撤销舒、龙舒、县,实设3个县(有说2个县,无博安县),均在安徽境内。齐王曹芳间,迁郡治六安县(今六安市区北)。
六安县:汉旧县,仍治今六安市区北故秦汉旧址。
阳泉县:汉旧县,仍治今霍邱县临水镇。
博安县:西汉博乡县复置,系吉利语,表示博乡安宁的意思。仍治今六安市淠联乡。
此外,《魏书·钟繇传》有钟繇败后分徐、豫二州,以谯郡立南兖州的记载。南兖州不见于《三国志》,大概很快废弃,因无旁证,姑录备考。三、吴国吴国(222~280年)创自兴平元年(194年),孙策破扬州刺史刘繇,渡江而据江东。历经经营,据有荆、交2州和扬州南部地区,稍复分置,在境内共设5个州,49个郡,352个县级区划,并以江淮地区为与魏进行长期的拉锯战战场,缘边以建平、西陵、乐乡、南郡、巴邱、夏口、武昌、皖城、牛渚圻、濡须坞为重镇。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基本上承袭秦汉旧制,封国也仅相当于县。

其体制如图所示:

吴国占有江淮南部地区,在今安徽境内唯涉及汉扬州南部地区,并与魏各立扬州与所属庐江郡。
扬州,治建业(今南京市)。吴置扬州始于兴平元年孙策渡江,据有扬州江东4个郡,积极组织江淮战乱区的渡江流民,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并相应析置各级区划,使吴置扬州最多建制时二级区划增为14个郡,还有2个校尉治,135个县级区划,在安徽境内设19个县,涉及3个郡。
〔庐江郡〕
原为汉本郡南部地区。在与曹魏政权长期的争夺战中,造成其间荒芜地带各数百里,城郭为墟,如孙策为袁术攻庐江郡,破舒,因城郭毁坏,迁庐江郡治皖县(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势力很快达到长江北岸。十八年,据有江浒重镇皖城的曹操,担心沿江郡、县遭孙权袭击,令江淮地区人民内迁,导致10余万户居民东渡入吴,使江淮出现大片荒凉。十九年,孙吴破曹魏庐江郡城皖县,入吴。吴徙庐江郡治于寻阳(今属湖北黄梅西南),与魏对设庐江郡。吴初,在调整郡县时,复迁治皖县。新置庐江郡撤并历阳、居巢等县,复置松滋县,共领2个县。赤乌中,撤销郡。
皖县:又名皖城,汉旧县,仍治今潜山县城。汉末,为庐江郡治,先后分别属吴、魏国。建安十九年后属吴,后为郡治。
松滋县:西汉旧县,仍治今宿松县柳溪乡,古名仙田的地方,今名凉亭河。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为松滋侯国,东汉并入皖县。吴复置,仍延旧名。
〔丹阳郡〕
汉旧郡,故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建安末,迁治建业(今南京市)。嘉禾初(约232年),还治宛陵。历经析置,领18个县,在安徽境内设12个县和于湖督农校尉。丹阳都尉初治石城县(今贵池市灌口乡石城村)。黄武二年(223年),封韩当为石城侯,后因韩综降魏,国除,于境内置虎林督,为重镇。
宛陵县:汉旧县,仍治今宣州市区。建安末,孙吴政权封吕范为宛陵侯,不久改封南昌,国除为县。黄武元年(222年),封诸葛瑾为宛陵侯。建兴元年(252年),国除为县。五凤中(约255年),封孙霸子孙壹为宛陵侯。孙皓即位(264年),国除为县。汉末及嘉禾初,均兼丹阳郡治。
泾县:汉旧县,仍治今泾县城西北2.5公里泾溪西岸。
陵阳县:汉旧县,仍治今青阳县陵阳镇。黄武初,封周泰为陵阳侯,后国除为县。
春谷县:汉旧县,仍治今繁昌县荻港镇南苏村。
芜湖县:汉旧县。建安末,封徐盛为芜湖侯,仍都今芜湖县黄池镇南1公里的楚王城故地。黄武二年,徙芜湖县治于今芜湖市区南部青弋江口的鸡毛山高地,故城遂废。
宣城县:西汉旧县,东汉撤销。黄武初,封蒋壹为宣城侯,卒后无子,国除为县。后也曾为侯国,仍治今南陵县青弋江镇。
丹阳县:汉旧县,仍治今当涂县丹阳镇。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封孙皎子孙胤为丹阳侯。胤卒,无子,弟孙晞嗣,因罪,国除为县。
怀安县:建安十三年,孙权分宛陵县东南部地区置,治今宁国县东南石口乡。永安中,改属故鄣郡。新设县名系取吉利语,义为汉末豪强蜂起,严重威胁汉室而怀念安定。《历代地理沿革表》说故治位今宁国县南40里(20公里)及嘉庆《宁国府志》县名为“汉刘聪封晋愍帝为怀安侯即此”,均是错误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中的刘汉政权根本没有突破长江天堑,更不可能在江南封晋愍帝。这不仅地理条件不允许,更兼时间错误。晋愍帝封为怀安侯,只不过是名称偶同而已。
宁国县:建安十三年,孙权析宛陵县西南部地区置,治独山(今宁国县城南6.5公里的竹峰乡万福村)。永安中(258~264年),改属故鄣郡。县名系吉利语,义在企求国家安宁。
广德县:汉末,分故鄣县新置,治今广德县城桃州镇西南郊,县名系取美名。东汉末期,由于阶级矛盾上升,为美化自己“帝德广大”而名广德。这与黝县分封的广德王国无关。其具体创制时间说法不一,如《历代地理沿革表》说是灵帝二年(169年),《读史方舆纪要》则说是中平二年(185)。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宋书·州郡志》根据《后汉书·郡国志》中关于广德县的记载,而疑为孙吴政权新置是错误的。早在建安五年,外戚徐琨以督军中郎将,从破庐江守李术,黄武初封为广德侯,后国除为县。
安吴县:孙策渡江后,即分泾县南部地区在西兰山南渡口置新县,取美名。义为孙吴统一江东,东吴地区安宁。考其故址,位今泾县安吴镇。关于此县创始说法不一,如《历代地理沿革表》说是赤乌中置,《读史方舆纪要》说是建衡中置,姑录备考。但《历代地理沿革表》说故城在旌德北15公里的三溪镇是错误的,这是唐复建安吴县的故治,古名沙城。此外,《吴志·贺齐传》有贺齐讨破陵阳、始安、泾县中的始安县疑即安吴县,或是孙吴初名始安,赤乌中改名安吴。
临城县:吴赤乌间,孙权分陵阳、石城两县地,在城子山东新置,以城临山,故名临城,并封孙楷为临城侯,后为临城县。考其遗址,位今青阳县城蓉城镇南2.5公里临城。
于湖督农校尉:系吴开发江南地区,安置江淮地区大批东渡居民而设置的农垦机构。考其校尉治所,最有可能是今芜湖县王乡。主要依据是《读史方舆纪要》说故治位今当涂县(太平府)南19公里。考王距今当涂县城近20公里,近年出土许多古代文物。它说更多,如咸保圩说(《芜湖县志》、《括地志》等持此说)、当涂县城东17.5公里、15公里说(《一统志》、《太平府志》等持此说),还有持今当涂县城说。经考证,咸保圩等南部圩田开发较晚,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其大规模开发在北宋,因此,咸保圩说应予否定。还有学人提出历史上根本没有于湖督农校尉及西晋在校尉治的基础上设于湖县,而提出于湖即芜湖,这一点是错误的,必须在这里予以辨明。只要翻阅一下《晋书·帝纪七》:“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十一月,豫州刺史祖约、历阳太守苏峻等反。十二月,苏峻使其将韩晃入姑孰(今当涂县城关镇)。屠于湖。壬子……庚申……辛未,宣城内史桓彝及峻战于芜湖。”在1个月内发生的两件重大事件,前后仅相差20天,并在不同地址,说明于湖故城与芜湖城并非一地。〔新都郡〕
建安十三年(208年),割据江东的吴王孙权分丹阳郡南部的黝、歙两县地,在原属歙县东乡华乡原始新都尉治(“华”一作“叶”)新置始新县(今浙江淳安县威平镇,已没入千岛湖),新置新都郡,领6个县,在今安徽境内设4个县。
黝县:秦汉旧县,仍治今黟县龙江乡古城村。
歙县:秦汉旧县,仍治今歙县徽城镇。建安十三年,孙权遣丹阳郡始新都尉贺齐征讨山越,武疆、叶乡、东阳、丰浦4个乡先降,贺齐上表,以叶乡置始新县,复表分歙为新定、黎阳、休阳县。此年歙县一分为五,除始新、新定今属浙江外,余均在今安徽境内。
黎阳县:又写成“犁阳”。建安十二年,分歙县西乡设,以原歙县黎阳乡命名。考其故址,位今黄山市屯溪区的黎阳镇。
休阳县:建安十三年分歙县西乡(西川)在灵鸟山新设县。以县治位于休山之阳(南)而名休阳。休山,即灵鸟山。“休”,即“鸺”,鸺是一种“不祥之鸟”,人所共恶,为了吉利,转称灵鸟山,又称凤凰山。考其遗址,位今休宁县城西1公里凤凰山下,今为凤凰山森林公园。太平三年(258年)戊寅(十月),孙休即位,为避讳,改县名为海阳县,并移县治于今城东4公里古城岩,又名寿山、万岁(寿)山、古城山,后改名为万安山。万寿(岁)山名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曾驻跸此处。
此外,在吴、魏长期的拉锯战中,吴在安徽境内的重镇有:牛渚圻,位今马鞍山市采石镇;建安十七年,孙权筑濡须坞(位今含山县东关镇),又名濡须城,以形似偃月,又名偃月坞、偃月城;皖县,吴又称皖城。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在安徽境内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1—2—4

(续表)

(续表)

(续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