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该篇首先介绍安徽地区先秦前期的方国、诸侯为主的国邑制,然后重点讲述郡县制产生后,尤其是秦统一后至安徽建省前长达19个世纪的县以上各级政区的设置史。
安徽地区的地方行政建置,可追溯到氏族公社的解体,奴隶社会建立的夏代。自夏朝起,历商、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长达16个世纪,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及管理体制是中央奴隶制王朝为维护其势力范围内的统治,由原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形成的方国、城邑,加上分封的宗室、功臣、勋戚组成的大小不等的奴隶主政权,即所称诸侯国、采邑。大奴隶主对小奴隶主的宗主关系,就是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时期,安徽地区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国、城、邑。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交替时期,也是中国进入由中央政权直接控制地方,并逐步完善地方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行政区划体制已由各诸侯国进行普遍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标志是产生于春秋时期,发展于战国时期,实行于秦统一六国后的郡县制。这一时期,安徽境内前期以诸侯国及其附庸所建的城、邑为主,后期为诸侯国鲸吞弱小后开始组建郡、县,对控制区范围内实行直接管理。同时,对尚未灭亡的小国实行宗主式控制。
自秦朝建立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形式的变化,尤其是北方草原上强悍的匈奴、鲜卑、羯、氐、羌、沙陀、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使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组成的朝廷所管理疆域日益扩大,中央和地方政权日益巩固,管理体制日益完善。在自秦至安徽建省前长达19个世纪(公元前221年至1667年)的时间里,安徽地区隶属关系复杂多变,县级政区日渐定型合理。尤其自明至清前期,安徽境内各级区划归属于一个一级区划(明属南直隶,清初属江南省),为安徽建省创造了条件。根据地方行政区划自身的演变规律和特点,拟将这段时期分为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明清5个历史时期。有的历史时期,时间跨度虽然不大,但经历的朝代多,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纷纭或变化大,如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分设3章来分述。有的朝代前、后期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但也以朝代为节来叙述。
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起,至西晋咸宁六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统一全国止的前后500年间,中国历经秦、西汉(含王莽篡汉所建的新朝)、东汉、三国4个朝代的更替。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完善时期,也是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初步定型时期。这个时期,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有两次大的变革:一是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二是汉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巡察郡国,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至东汉末年形成为郡国之上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自东汉以后至隋前期前后400年间,全国均实行州、郡(国)、县三级管理体制。刘邦建立西汉后,在继承秦的郡县制的同时实行分封制;王莽篡汉后,曾乱改地名,造成秦以来中国地方行政管理上的第一次大混乱。这是我国疆域史上两次重大的逆流。
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此后不久,由于统治集团内部倾轧,导致“八王之乱”,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贵族乘乱灭亡西晋,先后在北方建立20多个封建割据政权,前后混战了136年。与此同时,晋室在南北世族的联合支持下,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立偏安东南的东晋政权。从此,南北对峙,全国分裂动荡近170年。从西晋建国,至隋文帝统一中国长达325年(265~589年)间,中国历史上经历了西晋、东晋与十六国、南北朝3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各民族自春秋以来大融合时期。它的时代特征是“乱”,政治上乱,经济上遭受严重破坏,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和设置混乱得无以复加,连当时的统治者也对这种“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历代“虚增其数”、“旧多浮伪”、“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循名督实,事归乌有”的混乱现象伤透脑筋。这个时期,虽承袭汉晋的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但历朝列国滥设各级区划,滥封滥置,侨置、遥立、帖治等名目繁多。综观这一时期,滥置滥封始于西晋,侨置盛于东晋;南北政权都有遥立、滥置、侨置,后来发展到双头、多头设置。多种增置现象,在南方,始于晋、宋、齐,至梁代已达膨胀的程度。北方自十六国分州裂郡增加设置起,至北魏统一北方时已是州不管郡,使北方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的混乱达到了高峰。这一时期,安徽地区是南北相争的主要战场,境土屡分,亟有离合,地理参差,名号骤易,千回百改,其详难举。综观东晋、南北朝时期这个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设置及管理体制混乱的登峰造极时代,最混乱的地区是安徽、江苏的淮北、江淮及江南沿江地区,而安徽地区的混乱更甚于江苏地区,应是最混乱时期的最混乱地区。要将安徽地区这一混乱时期的多种形式的各级区划设置讲清楚,实非易事,也无此必要。因此,只能讲一些有依据的设置,有的只能点到而已。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辅政大臣隋国公杨坚建立隋朝,经过10年的统一战争,结束了自晋永兴元年(304年)以来中国长达285年的混乱、分裂局面。接着,中国历史上出现隋唐盛世。“安史”乱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终于导致五代十国的分裂,史称这380年为隋唐五代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上的鼎盛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管理体制也处在不断的理乱、变革和完善之中。这个时期,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基本实行州、县两级管理。郡一级地方区划已基本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在隋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至隋亡的十多年间和唐天宝元年(742年)至至德二载(757年)的16年内曾改州为郡。此间,在中国疆域史上有两件重大的创设,即道的产生和府的确立。道起初和西汉的十三州一样,作为中央的监察区,中唐以后才正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府是一种比一般的二级行政区划州、郡的地位高些的同级区划。这个时期的历史教训是中唐以后兴起的节度使制度,开了武人干政、藩镇割据的先河,是唐帝国由盛转衰,国土分裂的孽根祸源。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元月,陈桥驿(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兵变后,赵匡胤建立宋朝。至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南宋偏安王朝彻底覆亡止,史称两宋时期。中国境内还有辽、西夏、金等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这些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在不断地进犯中原的过程中进一步汉化、封建化,在地方行政管理上也基本与宋相似。这一时期,为适应内外政策的需要,承袭和发展了唐和五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并有两大重要突破:一是路的产生,并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二是军、监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通行于两宋时代。前期安徽地区全为宋有,后期为(南)宋、金两朝分领。接着,为(南)宋、蒙古汗国对峙时期,终为元有。
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崛起于漠北草原的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史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们先后统一了周边地区,形成了对南宋的军事包围态势。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至元十六年灭亡南宋,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此后,历明至清(1271~1911年),共建3个朝代。尤其是元、清两代,其中央政权为新兴的少数民族贵族所建立,适应了数千年来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总趋势,并都仿效汉族封建王朝的统治术。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元明清3朝共同点很多,并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疆域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省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确立更是中国疆域史上的划时代创举。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安徽属中原的腹心地带,均实行中原地区的地方行政区划管理体制。
综观安徽地区古代行政区划的设置史,不难发现安徽地区地处南北东西交通冲要,历史上南北战争导致民族大融合带来地理区域大转移,行政区划大迁徙。初期,以地名转移为主;中期,以行政区域大转移,也可以说是地名(含行政区划)大转移;后期,行政区划日益稳定、巩固,设置也较合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