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五溪五色“五溪山色”,旧为九华十景之一。古人描述:“五溪出山谷,合为一流,妙当山央,宛若地肺。九华罗绽乎芙蓉,六泉旁涌乎金碧,于是南引群翠,北入大江。世传江南之山,莫秀于九华;于九华之胜,实衍于五溪。”(明吕柟《甘泉祠记》)五溪,为九华山的北大门,清溪长流,桥贯东西,如“初云出月,长虹饮涧”。桥东有五溪小镇,西有“状元墓”、寺庙和望华亭(遗址)。登桥南望,青山映绿水,绿水浮青山,一派江南风光。踏青时节,则山花烂漫,万木争秀,鸟鸣声声,春色可餐;金秋季节,原野铺金,稻花飘香。崛立于大江之东的九华群峰,扑入眼帘,“萧然九仙人,缥缈凌云间”。天台虽有奇峰,而五溪有山有水,风景独秀。元文宗皇帝图帖睦尔当年路过此地,即为山色陶醉,情不自禁地惊叹道:“昔年曾见九华图,为问江南有也无?今日五溪桥上望,画师犹自欠功夫!”

甘露灵秀起步二圣,渐入高山。自盘山公路头道桥东望,碧桃瀑布上挂危崖,飞泻而下,汇成溪涧。崖头闲坐,“翠壁泉声穿乱石,碧潭云影透晴纱”。唐代著名道士赵知微爱此美景,便在沙弥峰顶设炉炼丹,在崖下植桃千株,花开碧色。花映水面,瓣浮溪流,随流出涧,是为“浮桃涧”。至一宿庵,青山满目,流光溢彩。龙溪穿山越谷,蓄积桥庵水库,溢水沿大坝冲跌下注,形成“织锦瀑布”,近观势若雪崩,浪激千尺;远观银丝万条,垂帘透雪;溪底顽石垒垒,妙态多姿。佇立古桥远眺西南山峰,修篁万竿,蓊蓊郁郁;彩云缠绕,钟声两三,余音袅袅。西竺庵、甘露寺和农户村舍掩映碧翠之中,白墙褐瓦,若隐若现,令人顿生“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甘露寺山门朝北,殿宇恢宏,依山岩错落而建。内则丹墀四壁,雕栋画梁,辉煌而凝重;曲径回廊,深邃而幽静。寺周竹林,青叶衔露,如坠明珠,晶莹闪烁。仲秋季节,甘露寺上下数十株古枫和与之相对的照山枫林,傲斗寒霜,如红霞降落,光焰冲天,热烈非凡。春夏秋冬,九华山上与山下雨雪冰霜的变化,以甘露寺为分界。有时甘露寺以上云腾雾涌,冰雪迷漫,以下则空旷明净;有时山下雨水大作,云吞平川,上则艳阳高照,天朗气清,景色玄妙壮观。

龙池飞瀑龙池大观由弄珠潭、龙宅、瀑布、上中下华池、五龙湾和拴龙柱等景点组成。位于赭云峰与插霄峰山峡间。凭高俯视,龙溪潜匿万丈深渊,但闻水声,不见溪底。插霄峰东北脚下,五龙湾劈开山峡,亮出三潭、飞瀑、龙宅、弄珠潭。龙宅(龙池)南崖数百米处,一方石柱高耸,称“拴龙柱”。“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滑溜野云间。渐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搓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唐诗僧应物《龙潭》)龙池奇险,悬崖峭壁四耸,人莫能攀。古代无路可走,只有悬崖上开凿的手槽、脚踏通行。1986年,龙池庵下侧新辟游览石板道开通,虽盘旋曲折,然一改古代攀附手槽、脚踏而行的危绝险象,景奇而路夷。佇立悬崖东南一望,龙溪切断雄峙的两山,经五龙湾从梯状峡谷口涌出,溪水自上而下延宕三潭(上中下华池),积郁清碧,如翡翠璎珞。三潭皆引拓鸿沟,水势穿石陡射,三跌三落,犹如一“玉带”串三大明珠。溪中磐石垒架,激流撞石倒旋,声如洪雷,水缓处则溪床清澈见底,大小卵石麻麻花花,色彩缤纷。观瀑台下,弄珠潭内水石相搏,珠泡遍浮;龙宅之上,飞瀑若离弦之箭,万翎齐发,源源不绝;而潭面则玉进珠跳,称“神龙弄珠”奇观。由观瀑台下进入龙宅近观飞瀑,细雨濛濛,寒气袭人。“苍池无雨密云笼”,阳光透射悬浮的水霰,龙宅上空幻出一道迷人的彩虹(晴日下午3至5时可见),恍若置身神话世界。龙宅幽深,一年四季常有云雾升腾,汇成云海,堪为九华一处绝景。

化城佛国九华街盆地以化城寺为中心,东倚插霄峰,西临神光岭,南傍芙容峰,北依虎形山。天然屏障,环拱如城。街区之内古刹林立,佛教气氛浓郁,素有“莲花佛国”之称。老街店铺,保持晚清风貌。位于迎仙桥前,高9米、宽8.5米,四柱三开间、重80吨的大理石仿清古门坊(1986年建),是九华山风景区的醒目标志。过迎仙桥,古柳夹溪,池莲亭亭。祇园寺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大雄宝殿琉璃瓦盖,金碧辉煌,是举行大型佛事活动的主要殿堂之一。入寺由金钱莲花甬道导引,寺内满堂佛像,姿态纷呈。寺内楹联,妙语连珠,机智警拔;于右任先生手书“大雄宝殿”匾额和名人书画堪为山门增辉。

祇园寺南,太白书堂旁的古太白井,泉水甘冽,“姊妹”银杏参天拔地;仲秋时节,金钱树垂挂着扁圆果实,如串串铜钞;联想古人“李白手植金钱树,君若沽酒何愁钱”诗句,妙趣横生。闵公墓,安葬着唐代九华山主闵让和。其石碑嵌进合抱粗的古枫树干里,半片露外,堪称古老九华山的历史见证。

现为历史文物馆的开山祖寺化城寺,四进殿宇,序落严整。馆内展出文物600余件,分风景、金银瓷器、名人书画类等;后进的藏经楼收藏有明版大藏经和血经,是一座佛教文化艺术珍品的辉煌殿堂。化城寺山门前石板铺面的化城寺广场,虽封闭却开阔,大型露天佛事活动多在此举行;四周店铺古朴,与寺庙浑然一体。广场中央有一口唐代僧伽挖掘的半月形山塘,称放生池,是僧尼香客放生场所。塘中龟、鱼、鳖成群,时与游人相嬉;月明气爽时则游弋水面,与人共赏山月。

化城寺西面,锁于深宅大院内的旃檀禅林与龙庵近在咫尺。这两座由不同年代先后建造的组合式庙宇,将宫殿建筑和皖南徽式民居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代表了九华山寺庙建筑的风格。

由龙庵经念佛堂、无量寺、广济茅蓬、洁净精舍和上禅堂,过正天门直达十王殿和肉身殿。十王殿内有“奈何桥”,桥后竖立着一块珍贵的化石碑;肉身殿突兀于南台之巅,巍峨雄壮。沿“九九八十一难”台阶登上大殿后门,“东南第一山”五个镏金大字赫然跃入眼帘。大殿中央高矗七层棱形木塔,每层供奉八尊金地藏泥塑像,塔下安放着金地藏的肉身;两旁神台上分立的十殿阎罗,冠冕堂皇,对金地藏作参拜状。殿外环形回廊,精雕细镂,彩饰斑斓。整个殿宇为绿树环抱,掩映在苍翠之中,古朴庄严。肉身殿是朝圣者必到之处。农历7月30日是金地藏诞辰日,信徒朝拜不绝于途,人流将大殿内外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绕塔轮转,诵经拜佛,通宵达旦。每年这一节日前后,九华山都举行为期约一个月的庙会,组织商品展销、民间文艺和大型佛事活动。庙会内容丰富多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人前来观赏。

在肉身殿西南0.5公里处的小天台寺,僻静清幽,视野开阔,是观赏西部云海和落日的佳境。

“西岭夕阳红艳,东岩暮霭翠浓。化城蒲牢一杵,声满九十九峰。”(清·周赟诗)昔日“化城晚钟”是九华一胜景。如今,每当夜幕初挂,寺庙内击鼓鸣磬,木鱼声声,僧尼经声,婉转悠扬。而东崖幽冥钟声则清越宏亮,回荡山谷,整个化城沉浸在佛国氛围之中。

摩空梵宫从回香阁北路往钟亭,亭内悬千斤合金幽冥钟一口,杵牢一击,空谷传响,万山皆鸣。亭东横卧一巨岩。因金地藏、王守仁等曾端坐岩头,凭高览胜,故名“晏坐岩”。旧有东崖上院,五层楼宇,其庙基尚存。云海起时,岩没浮于云海之中,故又名云舫。东面壁立千仞,下有堆云洞;西南峭壁有“飞身处”等石刻和锦衣石古迹。登临岩顶,九华街全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由东岩北行半公里,有小观音寺。寺中石壁“净水观音”浮雕,衣襟飘拂,貌似风尘仆仆、迢迢千里而来。寺外古柏苍松茂胜,松鼠跳跃,鸟鸣其上。过小观音寺北面的和尚庐冢,有“高士”等奇松。前行即至九华四大丛林之一的百岁宫。这座有五层楼宇的梵宫,矗立于嵯峨的摩空岭上,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百岁宫常被茫茫云雾所笼罩,恍若“仙境”。从九华街下闵园等地眺望,只见它在云雾缥缈中若隐若现,疑是天上宫阙。整个殿宇建筑在陡峭的崖石上,前殿浅露,后殿幽深,错落有致。大雄宝殿为最高层,明代高僧无瑕大师的敷金肉身供奉在殿内。殿北楼梯连贯四个楼层,愈下愈觉空阔幽深,变幻莫测,俨然一座地下迷宫。至底层出北墙后门,松林茂密,由林中幽径可去老虎洞、棋盘石、观音洞。相传棋盘石是星宿南斗与北斗饮酒对弈之处,石面平阔,上刻棋盘。此处东可远眺大古、猫碗、绮霞、会仙、中峰崔嵬雄姿;俯视西北,盘山公路逶迤而上,似玉带飘动。

闵园竹海从九华街出发,经通慧庵、迎客松、回香阁至接引庵便进入闵园大峡谷。接引庵后“通天”古石桥横卧龙溪。溪中怪石万千,激流碎玉,雪浪翻滚。两岸万亩竹林,耸秀堆翠,铺天盖地。林中竹鸡跳跃,鸟啼清丽。阵风起处,绿波千顷,竹籁频发,如闻惊涛。游人至此,辄置身清凉世界,心旷神怡。过“通天桥”前行,竹林夹道,沿途庵庙相属,茅蓬精舍,古色古香。这些尼庵,中堂供奉佛像,两侧厢房住宿,前庭后院,曲径相通,松竹环卫,清溪欢唱。山民杂居其间,房屋也是一色“精舍”式样。每逢云雾迷漫峡谷,“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竹林烟波浩淼,不似大海胜似大海。

静修茅蓬前有奇松,主干扁平,两股枝干错开,一高一低,恰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松”。举目四顾,东岩云舫、钵盂峰、天台峰等目不暇接。闵园渊壑遍布,溪涧纵横,怪石多而灵巧,莫可名状,给人以光怪陆离的遐思。春日,山花烂熳,彩蝶起舞。藏于竹海深处的华严海慧寺,幽洞傍涧,牡丹、芍药、木瓜、海棠、秋菊、腊梅四季斗妍,是九华山最幽深的去处。

闵园集清凉、幽静、秀丽于一身,自然灵秀,是避暑胜地。

天台晓日由闵园经慧居寺、翠岚台上行,登天梯即至吊桥雄关。吊桥为跨度20米的独孔旱桥,附悬崖而筑,下临深渊,上建吊桥寺。由寺前眺望山顶,峰林突攒,乱石擎空,令人神往。续行,“渐入蓬莱”,终至“非人间”的“中天世界”。一路上,“狮子”昂首长啸,“观音”肩披斗篷面北而行,“仙人击鼓”常年不懈,“大鹏听经”出神入化,“金鱼朝北斗”神情专致,“金鸡叫天门”气宇轩昂。中天涧“飞泉漱云根,空谷学人语”。古拜经台(庙)两侧,一双蜡烛峰相对耸立,“烛焰”冲天(峰顶有松如烛蕊)。从拜经台登上玉屏台、青龙背,“人语层云上,泉流梯磴香。峰多如海粟,石磊渡山梁。罅吐松身偃,庵回洞口藏。意吁戏不尽,大地已苍芒。”(明刘廷銮《天台峰》)天台寺坐落在海拔1306米的峰顶。寺内有近万尊木雕佛像的“万佛楼”。由青龙背南路登上九华最高峰十王峰,群峰竞秀,巧石嶙峋;“仙桃”、“钵盂”、“七贤”跻身而来,场面十分恢宏。

天台寺旁的捧日亭,是看日出的佳境。古人诗云:“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阳涤晓风。九十莲花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宋吴潜诗)“天台晓日”向为“九华十景”之一。

花台锦簇由天台正顶北面新辟的石级北行一公里,即进入花台景区。至岔路,西行往游古佛洞、太极洞和无底洞。北路往莲花峰、会仙峰和中峰。距路口南百米处的巨岩有“仙人座”与十王峰“仙人床”遥相呼应。相传道人曾于仙座岩修炼,年长日久,陷石为座。端坐其上,“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变化为一体而无不通也”。个中情趣,只有亲临体会。

花台山花繁盛,嘉木葱茏。春和日丽时节,簇簇山花,绽红吐玉,绣满山间;空谷幽兰,清香飘溢。杜鹃坞内红、白、黄、紫杜鹃争奇斗艳,叫人如痴如醉!

莲台峰状若舒瓣的莲花,峰腰中空,宽广如厅室。上覆“莲台”。四周灵石乖巧:“行路龟”、“佛指”、“佛掌”、“青蛙”、“刺猬”、“蘑菇”、“大象”、“海狮斗金龟”,任尔揣测想象。会仙、中峰、天门、书箱、宝塔、石笋诸峰各自突兀,奇松琳琅满目。著名的有“蒲团松”、“倚霞松”、“倒挂松”、“伏壁松”;怪石如“蜗牛旋顶”、“鲸鱼闹海”、“定海神针”、“仙人倒晒靴”、“问天石”、“猫碗石”等。天门石廊,长200米,崖高壁陡,天然造化,人入其中,蓝天如一条云带。天门清凉台,云从脚下起,风酥凡人肌;来时峰影朗,去时成孤岛。登中峰北眺,绮霞、天柱、双峰直指九霄,屏立眼前。由天门峰西下,往文殊洞和下闵园。这里竹篁蔽天,满目青秀。

平岗积雪“九华绝险,平冈独平。四时美景,雪天最清。”平冈即九华街芙蓉峰南麓的平田岗。相传为宋代国相程篁出资挑土而成,以减爬山之苦。寒冬季节,雪花飘飘,平岗积雪厚达一米。于此观雪景,峰峦山野,银装素裹,妙态多姿。冰花、冰针、冰棱、冰瀑、冰珠,漫山遍野,晶莹可爱。白天银光夺目耀眼,仿佛置身琉璃世界,高雅玉洁;入夜,雪地犹如明珠闪烁,清华四射,一片宁静。

大古营寨大古峰突起大古岭头,四周皆悬壁断崖,猿猱难攀。只有西北的一条挂壁小径可以上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势险要。峰巅平坦开阔。明代大将常遇春、徐达曾率军在此安营扎寨,凭踞天险,与汉军领袖陈友谅鏖战九华。汉军一败涂地,被常遇春生俘3000而后坑杀。登峰顶俯瞰,苍茫古战场,烟云过往,犹有慷慨悲歌;青岫苕峣,惊心动魄。西北有碧螺峰、沙弥峰和美女石;东北有天柱峰、双峰和列仙峰。回首南望,猫碗峰、绮霞峰及中峰重峦叠嶂,峰崿攒丛。每当旭日东升,朝霞满天,沙弥峰上的“美女”唤醒猫碗峰上的“玉猫”,此刻犬牙交错的石中透射万道光柱,令人叹为观止。

天柱仙踪天柱峰,耸立于大古峰东北青峭湾境内,“耸拔千仞,如柱倚天”。在四周峰峦中,它孤立擎霄,如戟直刺天庭。以天柱峰为中心的“天柱仙踪”,旧为九华十景之一。西侧小五老峰,状若五位仙人,腾云驾雾,悠游天柱;西南列仙峰,又名引仙峰,峰顶多人形怪石。看上去,行者、拜者、顾者、舞者接踵相从,襟带飘动。一路逶迤,俨然众仙结队去天庭赴会。汉代陵阳令窦子明,独辟蹊径,常于峰下龙游涧垂钓,后来窦子明弃官做了道士,在此炼丹。传说他终于乘龙游涧中的白龙飞天成仙。相传李白也曾攀山越岭而来,低吟浅唱,挥毫作诗,又给天柱峰增添了一层浓郁的神秘色彩。

天柱峰下的天柱馆,明人施达创办,清代重修,今为九华山唯一完好的古代书馆。

紧挨天柱的双峰,北麓有“点将台”和“龙泉剑(石)”;西南与大古、沙弥峰对峙,中有深峡。龙游涧上源于此,中下游两侧崖壁如斧劈刀削,水势湍急,境极清寒。涧中池潭相串百余个,著名的钓鱼台、嘉鱼池和百丈箭瀑布就在其中。天柱峰东南有九华后山最大的寺院心安禅寺和最壮观的瀑布“百丈潭”。

由天柱馆北行,净居寺古塔、玉甑峰、普贤台、翠峰序次罗列,映入眼帘。翠峰盆地周圆,翠峰寺坐落其中央。近代高僧月霞法师曾在此办华严道场(大学)。

天柱峰下、青峭湾内,绿篁万顷,浩浩如海。幽涧深峡,翡翠玉池与奇特的山峰相映,境奇景异。

狮子峰林取道九子岩、刘冲、广胜皆可登上狮子峰。狮子峰东有狮子庵和天花庵,南北两侧为川谷。山上多野生珍珠黄杨木、天目杜鹃、还魂草等观赏花木和草药。还有野茶、石耳、山楂、猕猴桃、野桃、灯笼果、杜梨、山里红、刺莓等。狮子峰周围叠嶂列岫,群峰荟萃,如林如海。由南而北,有聚玉、五老、金蟾、独秀诸峰,无不形神毕肖。由垂直节理切割和雨水分化而成的谷壑,抱众峰旋转,阳光折射,云雾穿越,形成“壁照崖”、“烟霞窟”奇观。在天花庵东北面的山脊上,高耸一石,浑圆如球,有千钧一发之势,岌岌可危;石下陡坡有一只狂奔的“野猪”,称“神仙飞石追猪”。金蟾峰北是文殊峰,其上怪石狰狞,形态各异。与金蟾峰相对的独秀峰,峰腰有“归云洞”(又名楼台洞);宋元明清时期,农民起义军多在此扎寨,至今留有寨基、石凳、石臼等古迹。峰西有飞来石奇观。位居独秀峰北的翠盖峰西面,岩石重叠倚架,构成大小石洞百余个,小者可容两三人,大者上百人;洞洞相穿,泉水缓流,天然巧成。游乐其中,如入迷宫。

九子泉声从青峭湾经龙口至双溪寺,一路可游青云庵、九莲茅蓬、蕴空茅蓬、定西茅蓬等景点。双溪寺背山依水,两股清溪环抱。寺前梨园,花开似雪;寺后层峦叠翠,峭壁倚天。垂云涧似蛟龙伸腰展背,从十里高的云谷中奔腾出山,吼声如雷。涧口长200米的梯形悬崖上,有瀑飞跌,辗转七折,如七匹白练垂空飘舞;又似七条琴弦,竹篁和鸣;真乃“雪飞千尺练,冰裂七条弦”的天然奇观。由涧口缘石板道上行,斗鸡石、三斧石、象鼻石、“龟兔赛跑”等巧石扑面而来。这一带洞穴之中、峭壁之上,是猴群经常出没的所在。至山顶九子寺,有唐叠石古塔,屹立山门。清溪抱寺流过,竹林荫翳蔽天,中间山田数亩,菜畦、花园几片。古寺钟声与百鸟和鸣。寺北的月牙池,几茎青莲亭亭水面,丰姿不同凡俗。池中“凫水龟”背托石塔,与横卧池边的“犀牛望月”(石雕)默然相对,相映成趣。池畔垂柳依依,小桥、曲槛精雕细琢,布落有致。距池百步,有两株九华最老的古树,一是枫树,一为榆木,树冠硕大,枝繁叶茂。寺后的九子岩,高托巨石,回环向背,望若九子团聚。岩东北为盆地谷口,山泉汇集成涧,东注其下。“九子”观泉听声:“滴沥、澄鲜。透沙石,涤云烟……夜静远闻莲漏,雨余怒作涛喧。露松风声许和,高山流水调相连。”(清周赟《九子泉声》)令人至此,亦陶醉三分。

舒潭印月舒潭位于翠盖峰西麓的舒溪中段。由柯村东面逆舒溪而上,旧有“舒姑化鲤入泉”的传说,故舒溪上源又名舒姑泉。溪水自舒姑庙(旧址)挟裹云雾奔泻广胜峡谷。至谷口,青石溪床,明滑如玉;清流澄澈湛蓝,漱石淙淙。阳光照临水面,犹如珠光宝气,金银万点。过溪床,有一潭,名下雪潭,水自光滑石壁披落,如流苏璎珞,又名璎珞泉。由此而上,舒溪两岸悬崖夹峙,激流跌崖撞石,阶梯落差,形成了中雪潭和上雪潭。三潭各相距500米。中雪潭上瀑布高悬,跌入潭内,雪浪银涛,震耳发聩,瀑帘上方有一浑圆巨石砥柱中流,俨然青龙戏珠。北有小钓鱼台,南有怪石状若鸡冠。上雪潭渊深不可测,瀑布壮观。上方为大钓鱼台。三潭两瀑,大小钓鱼台连带青峦碧峰,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由上雪潭续行,即可观赏到著名的奇松黑虎松。佇立黑虎松边筷子桥上远眺,独秀、翠盖、文殊、五老诸峰竞秀,如林如笋。跨过筷子桥,即进入广胜石海。在约6平方公里境内,万千巨石,如霹雳石、元宝石、龙头石等怪异奇姿,莫可一一描述。广胜还有一株千年桂树,中秋前后,幽幽清馥,香飘山林。

舒潭印月,又称三潭印月。每每皎月当空,君临上界,月华如水。上、中、下雪潭静影沉璧,呈现“一月印水,三潭齐明”的妙景,疑是“空明飞镜下,皎洁弄珠来”。此时,夜听泉声丁冬,联想“舒姑化鲤”的传说,真乃融进神奇美妙的意境之中。

莲峰云海沿翠盖峰或青沟山峤抵上、中、下三大莲花峰,一路奇观,情趣盎然。

翠盖峰东北有拱辰峰、云门峰和绣石壁。云门峰中腰的云岩洞,云雾吞吐,洞穿烟霞,颇为迷人。北行,经“兔子望月”、“探海龟”至上莲花峰。山志载:“莲花峰在翠盖峰北,乱峰层矗如莲花,上中下三处皆有庵,惟上莲花尤胜。石瓣嵌空,如菡萏初舒,色青紫欲泻”。峰下有莲洞,旁有清泉。此处峰峦叠翠,怪石垒垒,形状多似飞禽走兽,故称“百兽图”。在上莲花峰北眺,螺髻峰、小天柱峰、狮子行道峰、罗汉行道峰尽收眼底。小天柱峰东有古寨,今存石门;西北有三叠龟奇石。中莲花峰小峰环峙,其中一峰有“天门”矗立半腰中,上覆累岩,门辟东西,西进东出,天光穿透。倚门览胜,别有情趣。中莲花峰西有绀毛洞、“罗汉晒肚皮”石,北有下莲花峰,东有泉潴峰、九曲洞和“神仙叼酒”。泉潴峰上有天泉一口,水自北侧石缝滴沥,下有一石如仙人。泉水常年不绝,从未干涸,堪称九华一奇观。登泉潴峰可眺净信古寺。

“九十九峰莲花开,菡萏出水云中来”。三大莲花,由峰壁巨崖裂嵌而成,石瓣呈青紫色和粉红色,峰顶抽蕊。每每云铺谷壑,莲花峰似芙蓉出水,亭亭玉立。莲峰云海,成为九华胜景之一。莲花峰东麓有朱备平川,西面是庙前原野,川谷空旷,囤云积雾,是观赏九华山大面积云海的理想之地。凭高俯视,烟波浩淼,横无际涯,远方的山峦,若白浪滚滚中的战舰、岛屿;红日晚霞照射,浮光耀金,波澜壮阔。面对这奇丽壮观的山河,钟爱之情油然而生,又如醍醐灌顶,催人奋进。

青沟探幽青沟,源出莲花峰北麓,溪水千折百跌,流经青沟村,注入华阳水库。登上华阳水库,凉风习习,清爽惬意;水面碧波荡漾,青岚倒影,交相辉映。夏季在此荡涤风尘怡然自乐。青沟村高山环抱,竹林茂密。数十幢农居瓦舍点缀在绿海之中。旧有春阳台名胜,今岩石为水库淹没,水小复出。逆溪水而上,溪畔阳山与阴山仰摩层霄,拒云揽日。一路谷深壑幽,乍阴乍阳,清泉碧涧,纵横交错。山雨新霁,白云“驱羊入谷”,崇山峻岭空青积翠,一碧如洗。万条玉涧布满众峰的皱褶,银闪闪白花花飘泻而下,呈现出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青沟山幽、水幽、林幽、谷幽,是避暑访幽的胜境。

鱼龙洞府南阳三溪河流域,青山排闼,溶洞深邃。最著名的有神仙洞和鱼龙宫。

神仙洞为旱洞。全长约1.5公里。洞内钟乳石形态殊异,景致集中。有“花海”、“麒麟送子”、“玉树琼林”、“珠玉卷帘”、“睡美人”、“百鸟朝风”、“仙人列班”等胜景,装点着这神奇的地下宫殿。

驰名遐迩的地下河溶洞鱼龙洞,与神仙洞相距1公里。据《九华山志》载:古人“编筏秉火”而入,内“有州渚。崖壁嶙峋。如玉笋、莲花、攒戟;有玉柱、钟鼓石、出龛仙翁、狮子仙蛙……”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于大中年间(847——859)曾游览此洞并留下诗作。

鱼龙洞宏深开阔。已开放1.8公里游程,正待开发的有7.5公里。其中落差30米的天然瀑布,晶莹剔透的“塔林”就深匿在这段游程内;洞全长和河源尚未探明。洞内水陆兼程,路径平坦。现已接待游人的景区分东、西、南、北四海和两厅八宫,景观疏落有序。乘船或步行游览,天国洞府,移步换态,光怪陆离:“石莲花”含苞欲放;墨石芳香飘溢染指漆黑;“鲤鱼精”跃上河岸,张大嘴,一滴一滴地汲着“天河”泄漏的琼浆玉液;那数万只蝙蝠倒悬在洞壁上,

悠闲自得;“八仙过海”、“天马行空”维妙维肖;“点将台”上“虾兵蟹

将”挥刀舞捧,身手不凡;“定海神针”顶天立地;神钹重磬音阶分

明,叩弹悦耳;中空的“瀑布包”,荡舟徐入,别有天地;甘碧的地下

河水,常年不竭;河畔峰簇倒挂的石笋峰林与彩灯交相辉映,倒影

水中,若海市蜃楼,景象壮观。
上一篇:第二节 景区
下一篇:第四节 游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