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窦伯玉汉代名道家,字子明,丹阳人。西汉元封年间(前 110——前105)为陵阳县令。居陵阳达几十年,人称“陵阳子明”。

他信奉老庄哲学。在他任陵阳县令期间,以清静无为之术治理县政,“无欲而民自化”。他又接受了战国以来的方仙道的影响,热衷于修炼神仙术。《列仙传》等书记载了关于他苦练功成,终于乘白龙飞升的传说。

窦子明是在陵阳山(汉时九华山属陵阳山区)活动的第一位道家人物。至今九华山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神话传说,还能看到他留下的若干遗迹。如凫山的白龙潭,天柱峰之侧的钓鱼台、嘉鱼池,碧玉泉上的醮坛等。

葛洪(284——364)道教丹鼎派创始人,晋代炼丹术士、医学家。字稚川,句容人。曾在罗浮山等地炼丹。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葛洪曾在东流、铜陵等地炼丹,且留有遗迹。清光绪《九华山志》记载,九华山区有真人峰、宝陀岩和双峰下有葛仙洞、葛仙丹井等,传为葛洪活动的遗址。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计70篇,另《神仙传》一部,记载了早期道家的90余位神仙。

赵知微唐代九华名道。乾宁年间(894——898)在凤凰岭创建延华观,徒众甚多。因声势显赫,名动京师。皇帝屡诏不出,乃赐“碧云星冠,青霞羽衣”,“人多从之游”。《太平广记》将他列入《异人》卷内。

杯渡(约五世纪)天竺僧人。相传为佛教传入九华之开山者。东晋时入九华,初居安禅峰。隆安五年(401)移化城峰下,“筑室为庵”。唐代化城寺,即在其旧址所建。

伏虎南北朝中期僧人。梁武帝天监二年(503)来九华,居拾宝岩建道场,名“圆寂寺”。相传当时他居此处虎患始息,故被人尊为伏虎禅师,寺称为“伏虎庵”。

金乔觉(696——794)新罗僧,俗称金地藏。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唐人费冠卿在《九华山化城寺记》中称他“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神僧传》说他:“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24岁时,他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携白犬“善听”,从新罗国航海来华。初抵江南,卸舟登陆,经南陵等地上九华。相传九华山原为青阳县居土闵让和属地。金乔觉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意展衣后竟遍覆九峰。闵公喜而舍地,先让其子拜师,后自己亦随之皈依。至今九华寺殿中地藏圣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让和父子。

相传金乔觉入九华居东崖(俗称舍身崖),宴坐清修,曾遇毒螫,仍端坐无念。山神为之感动,化一美妇前来陪礼奉药:“小儿无知,愿出泉补过。”于是坐石处,顿有清泉涌出。当时山民称之为九子神。

至德初年,山下长老诸葛节等结伴登山,见僧闭目端坐石屋之中,身旁有一折足鼎,鼎中盛有少米掺白土煮剩之饭,群老不禁为其苦行肃然起敬。于是,集众伐木,在原化城寺废基构筑台殿,以成琳宇,请僧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高僧道行,施舍甚厚,并奏请朝廷将“化城”旧额移于该寺。金乔觉于此广施教化,声闻遐迩,连新罗国僧众闻说,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

贞元十年(794)夏七月三十日,僧忽召徒众告别,跏趺示寂。这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嘎,群鸟哀啼”。寿九十九,其肉身趺坐石函中,经三年颜状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藏经》说:“菩萨金锁百骸鸣,知其为圣人降世也。”当时僧徒将他的肉身移入石塔中。相传该处常现圆光如火,人称之为“神光岭”,故建肉身殿,以护石塔。

高僧逝后,佛教徒根据《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语: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从此,九华山成为地藏道场。

胜瑜唐僧,金地藏上座弟子。唐至德初,协助其师开山、建台殿、设佛像、立朱台、挂蒲牢、开荒地、成稻田,并凿山塘为放生池,使化城寺初创规模。

道明唐代九华山闵公让和之子,拜金地藏为师,法号道明。后闵公亦从子皈依金地藏。九华山地藏佛像左右侍立塑像,长者即闵公,少者即道明和尚。

智英唐僧。与九华山隐士王季文交友很深。季文临终,舍所居宅为寺,请智英住持。宋治平元年(1064)该寺被朝廷赐额为“无相寺”。

冷然唐诗僧。与九华山隐士费冠卿为友,有诗作。

神颖唐诗僧。居龙池庵,有和王季文诗。

应物唐诗僧。唐大中年间(847——866)居九华,曾作《九华志》(一说《九华山记》)二卷,《九华山旧录》一卷,俱已佚。与诗人罗邺唱和,作有《龙潭》诗。

道济唐僧。久居九华山安禅峰福安院(一说,道济曾居“安禅院”,即“净信寺”的前身)。

超永唐僧。号无际禅师,系致藏法嗣。

卓庵唐末僧人。久居九华山观音岩。

净藏新罗僧。唐末来九华,建双峰庵。

卧龙和尚俗姓李,官常侍,王室危亡,落魄不遂。唐末天佑中(约906)泛舟见九华,慕其胜,便至南阳里(今南阳湾)筑室居之,曰“卧龙庵”。落发穿僧衣,号“卧龙和尚”。

圆证五代诗僧。南唐保大年间(943——957),禅居卧云庵,主持九华诗社。宋景祐年间(1034——1037),自操手疏命僧徒清宿续主诗社,3日后即圆寂。

宗杲(1089——1163)宋代临济宗杨歧派高僧。俗姓奚,字妙喜,宣州宁国人。13岁时从学乡师,17岁时入惠云寺为僧徒,次年为僧衲于景德寺(浙江灵隐山)。宣和六年(1124),参拜圆悟法师于杭州,顿然悟道。靖康元年(1126),朝迁赐予紫衣及“佛日”之号。绍兴七年(1137),在径山寺(浙江余姚县境内)住持,学徒达 700人。为临济宗杨歧派第五世。绍兴十一年(1141),宗杲因对秦桧不满而被夺衣牒,充军到衡州(今湖南),后迁梅州(今广东梅县)。传说,宗杲抵衡州前夕,太守及市民都梦见定光佛入城。“从之者万余人,当时訇然以为定光佛降世矣”(周赟《重修九华山志序》)。绍兴二十六年遇赦,恢复僧服,住径山寺。孝宗赐其为“大慧禅师”并御书“妙喜庵”三字赐之。隆兴元年(1163)圆寂。宗杲著有《正法眼藏》3卷。

宗杲曾朝礼九华山,并传临济宗。光绪《九华山志》记述:宗杲示寂后,九华山僧徒尊其为“定光佛”。认为他是佛经中所载“提洹羯佛”,即“定光佛”示现,故铸铁佛像(坐像)供奉(原置化城寺藏经楼,“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并称:“释氏佛、菩萨皆出西方,惟地藏菩萨为东方新罗国人,惟定光佛为中华宁国县人。”历代《九华山志》都收录有宗杲的游山诗。

希坦宋诗僧,号率庵。宋末禅居于净信寺,善诗作,著有《九华诗集》,早佚,旧志中尚存其诗5首。

真观元僧,号无像禅师。元至治元年(1321),随济宗禅师来九华,住化城寺。

宗琳明僧,号玉涧,安徽泾县人。洪武十六年(1383)住持化城寺。二十四年重建殿宇、廊庑、禅堂、斋僧、养老、学事、净业诸堂,使化城寺得以复兴。

法鉴明僧,字无碍。初住金陵灵谷寺,宣德二年(1427)住化城寺,重建殿宇。文殊庵西有法鉴塔。

福庆明僧,号云岩。明永乐年间(1403——1424),曾居南京灵谷寺,后因年老还山,住持化城寺。宣德十年(1435),同寺僧了源等重建大雄宝殿、藏经楼及祖师、伽蓝、金刚、天王等殿。当时工部尚书周忱有记,进士邹元标题赠匾额。

道泰明僧,俗姓萧,号岳宗,四川成都人。初剃发时,奉南京天界寺天童禅师为师。明正统六年(1441),住持化城寺。正统十一年,朝廷敕授他为北京万寿寺戒坛宗师。景泰七年(1456),因年老归九华,不久即逝。葬在化城寺后东塔院。天顺元年(1457)朝廷遣官赐祭(谕祭碑一方,今存化城寺)。

量远明僧,字遍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化城寺遭灾,量远赴京奏闻,奉皇太后赐金重建,兼修塔院。三十四年(1606),朝廷敕封“护国肉身宝殿”及“大藏金塔”,并赐量远以紫衣。

性莲(1543——1597)俗姓王,字无垢,安徽太平县仙源人。幼时喜效仿作佛事。22岁时,散家财,抛妻子,赴金陵栖霞寺出家,并受具足戒。后历游名山,遍参知识(佛教中有“觉悟”的学者),前后多年。他卓锡于池州杉山寺时,十方僧尼闻讯,纷纷汇集。明万历十四年(1586),他被九华山道场迎为丛林主,居金刚峰。二十四年春,应请到天柱山(今安徽潜山境内),不到数月,百废俱兴,三祖道场,粲然复盛。年底,归九华。次年九月,再次应请往天柱山,途中逝寂,终年54岁。明末憨山大师为其作墓志铭。

海玉(1513——1623)明僧,字无瑕,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人。曾历游名山,万历年间来九华,在东崖摩空岭上结茅而居(庵名“摘星亭”);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20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至今保存完好。海玉圆寂于天启三年,享年 110岁。临终时拈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梅。”徒众将其遗体跏趺于缸中,3年后启缸,见其颜面与生时无异。于是将肉身涂金保护,在庵内供奉。其庵俗称“百岁庵”。明毅宗于崇祯三年(1630)敕封海玉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赐海玉肉身塔名“莲花宝藏”。无瑕肉身虽几经磨难,均因僧徒妥为保护,今仍供奉在百岁宫内。

智旭(1599——1655)明末高僧,字蕅益,俗姓钟,江苏吴县木渎镇人。20岁时丧父,读《地藏菩萨本愿经》而发“出世心”。24岁时,从德清(明末高僧之一)的弟子雪岭剃度出家。智旭出家后,悉心研究佛教教义,历游江浙闽皖诸省。33岁时始入灵峰(浙江孝丰县东南15里)造西湖寺。生平著有《灵峰宗论》10卷、《释论》 164卷。清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二十一日圆寂于灵峰。智旭的禅教律学,后来都指归净土,后人奉他为净土宗第九祖。

智旭与九华山有缘,自谓38岁时,“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秕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心无寄。然后知儒、玄、禅、律、教诸学之本义。”智旭居九华山华严庵,经常参加寺院的佛事活动,并著有《梵纲合注》、《劝持地藏名号》、《九华芙蓉阁建华严期疏》等。

古涧(?——1651)明末清初僧人,四川峨眉人。出家后住燕京三教庵。后遍访名山,从普陀来九华,住莲花洞数十年。明万历间(1573——1620),名声大振,归依者日众,住寺遂成丛林。坚持“一字不立,以棒喝接引禅徒”,立法规,不募化,躬身率徒垦植,自给衣食。清顺治八年(1651)三月,召徒告别,走入木龛,趺坐而逝。

洞庵清初僧人,号洞安,衡州(今湖南衡阳市)人。曾住九华山伏虎洞20余年,“默坐石窟,以虎为卫”。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至九华进香,路过“定心”石边,见此处幽篁蔽天,清泉漱石,认为“若构兰若,代有高僧”。洞庵闻说,欣然出洞,遵师嘱募地建丛林,当时有吴尔俊居士献山,遍山松顶呈现降甘露之瑞象,故名庵(初为“甘露庵”)为“甘露寺”,开建殿堂。池州太守喻成龙,闻其苦行,深加敬礼,两请登堂说戒。洞庵常以斋粥接待云水僧人,十余年如一日。行年八十,仍倡率提持,了无倦色。

明雪清初僧人,号瑞白,俗姓杨,安徽枞阳人。20岁时出家于九华聚龙庵。后拜释澄公为师。旧志说他“闻钟声乃大悟”。为曹洞宗云门系第二十八世,系清初佛教有名的宗匠。

兴斧
清僧,字山足,又字剑谷,号荆堂,江西吉安人。药地无可(俗名方以智)禅师之徒。清康熙九年(1670)承师命,监院桐城浮山(今属枞阳县)华严寺,主修《浮山志》,建“经阁”,继无可为浮山第十七代住持。稍后,池州知府喻成龙因九华戒坛乏人,捐俸登山三请浮山和尚(即兴斧)来九华说法开戒,“始获提倡宗风,敷演戒律”。兴斧曾作《九华山大厦庵募建大悲阁引》等文。

隆山(1757——1841)清僧,法名洞山,俗姓朱,建平(清属安徽广德州,民国时改为郎溪县)人。曾居九华伏虎洞20余年,远近都称之有道。嘉庆年间(1796——1820),祇园寺住持乏人,庵将倾颓,隆山应众僧请住,新其殿宇,弘扬法道,遂成丛林,为首任方丈。道光二十一年(1841)84岁(一说66岁),自知时至,嘱徒众当严持戒律,毋负其志,即端坐而逝。肉身装金供寺。咸丰间,寺毁,肉身独存,民国时,肉身已毁。

圣传(1828——1889)清僧,字玉忠,俗姓王,安徽桐城人。儿时喜效法僧侣作佛事。6岁时父亲送他至本县定安寺,依性源和尚出家。习经史,善诗文。19岁时,发大心,求受净戒,至九华山。历四载,勤奋研读诸大乘经,略有会通。当时甘露寺虚席,圣传应众僧之请为住持。一年后,自感见闻寡陋,须遍谒名山,参诸知识。于是,由普陀至天童寺,皈依长老奇之,命其充任首职。同治十年(1871)复归九华,见山麓林壑幽邃,有唐代王季文舍宅改建之无相寺,沦为棘榛,于是在其址结茅以居。6年苦心经营,终成巨刹,僧众云集,开坛传戒,三度弟子四百余人。

一次,圣传至铜陵大通镇,见往来衲子无息肩之所,查古有大士阁,颓废虽久,但旧址尚存。于是他又在此结茅而居,以接待往来云水僧人。当时有同乡姚明盛居士,慕名问道,感沾法益,便投巨资以提倡。遐迩闻风乐助,不到一年,殿宇重建,成为丛林,额曰:“普济寺”。因此处是舟行朝山之要道,故又称“大九华山头天门”。圣传在普济寺又复开坛传戒,宏宣律学,远近闻名。光绪十五年腊月二十三日圆寂,终年61岁。

月霞(1858——1917)近代高僧,俗性胡,名显珠,字以行,湖北黄岗人。19岁出家于南京观音寺。1899年在铜陵大通莲花寺受具足戒。后云游名山古寺,“弘法数十年”,“以宏阐贤首(华严)宗著称”,足迹还远至日本、缅甸、印度等国。

月霞晚年在上海创办华严大学,校址设在哈同花园内。英国人哈同是该校的经济襄助者,狂妄地要月霞等人向他行三跪九叩大礼,月霞拒不行礼,愤然拂袖而去。

清光绪年间,他接受九华山东崖寺的延聘,出任方丈。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月霞偕湖北僧普照等来到九华山翠峰,见古翠峰寺(上院)已成荒墟,欲恢复此处名胜。在当地居士汪文鼎等资助下,山僧披荆斩棘,鸠工建造,遂成殿宇。1898年,月霞便在新修的翠峰寺,开办“华严道场”进行僧伽教育。

翠峰的“华严道场”培养了一批僧伽人才,其中有后来成为近代高僧的虚云、名僧心坚等。当时不仅翠峰寺复兴成为一大丛林,而且翠峰一带发展有20多座寺庙。“殿宇渐兴,香烛永耀”,成为佛教界朝山求学者的必到之处。

宝悟(约1904——1875)清末江南名僧,浙江嘉兴人。出家于九华山百岁宫,受具足戒后,“专心毗尼,严持头陀行,兼修定慧”。并参拜金山、天宁、高雯、崇福等寺院的诸多宗师,获得他们的认可。咸丰时,为金山寺首座。宝悟为人耿介,不收弟子,但对远道来请教的人,则循循善诱,诲而不倦。他与当时江南的宝初、宝月、宝印等人齐名,为一时宗匠,号称“四宝”。清《高僧传》称“四宝”与胡北“四明”(朗明、永明、月明、妙明)皆弘渲化道,辉映南北。咸同间,佛法衰而复振,赖此数子”。

光绪元年(1875)二月,宝悟于金山寺坐化,时年逾七十。临终留偈,对九华怀着无限深情:“春华锦乡翠玲珑,雪岭高撑映碧空。相悟灵山重一别,归来犹住九华峰。”

大根清末僧人。光绪年间中兴概园寺,修整殿宇堂寮,重开戒期。他是祇园寺方丈,被尊为大根灵禅师。今墓塔尚存祇园寺西塔院内。

果建(1847——1927)民国僧,字法幢,俗姓严,桐城县人。5岁母亡,7岁父死,零丁孤苦,为农家放牛。21岁时,因看“目连救母”戏,乃发欲报父母恩,非出家修行不可之念,至九华山无相寺,礼玉忠和尚为师。次年至宝华山求具足戒,旋即回无相寺,历充副寺监院各职。后受师命任住持。至光绪十八年(1892),无相寺中兴为十方丛林。同年应大通大士阁普济寺众僧之请为住持。

民国初,果建命其徒妙珑参与组建中华全国佛教总会和九华山佛教会。民国十六年(1927)四月二十四日圆寂,终年80岁。

定朗(?——1935)民国僧,号妙珑,又字圣仆,江西临川(今抚州市)人。幼时学儒,中年投大通大士阁出家,为玉忠和尚之徒孙,法幢和尚剃度之徒。民国初,定朗随寄禅和尚与海内热心护教诸名宿,出面组建中华全国佛教总会,曾受赣州佛教会之聘,总理会务。1913年,率九华僧本修等人发起成立青阳县佛教分会,次年易名为九华山佛教会。1915年,因果建年老,奉师命住持大士阁。他还参与建办“江南九华山佛学院”及其它社会慈善事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初四圆寂于大士阁。

本修(?——1926)民国僧,湖南人。曾任清军某水师武营统领。光绪间,与师友明道相约至九华山出家。先住绿云庵(东崖下院),后在芙蓉峰麓白果树旁结茅而居。光绪二十三年(1897),共同募建九莲庵。

1913年与定朗(妙珑)等人组建青阳县佛教分会,会址设在南泉寺(即青阳县城内的水府庙),本修被推为首任会长。次年,该会易名为“九华山佛教会”,会址迁至化城寺。本修任该会会长时间最长,约于1923年退居九莲庵,1926年圆寂。

心坚(1872——1952)近代名僧,字觅光,俗姓袁,湖北阳新县人。少年时即信佛,研读《金刚经》。光绪十七年(1891)拜月霞为师,二十四年(1898)就读于九华翠峰“华严道场”。后随月霞赴泉州开元寺。旋应九华东崖寺僧之请,住持该寺。宣统元年(1909)建东崖下院,民国初年(1912——1914)建法华寺,并任住持。民国三年(1914)心坚任九华山佛教会副会长。1919至1922年住持安庆迎江寺,1923至1928年归九华山,任佛教会会长、理事长。1929年,住持九莲庵,被九华山佛教第四届代表大会选为指导委员。 1930至1933年第二次去迎江寺,任安徽省佛教会常委,为迎江寺方丈。1935年退居黄山始信茅蓬。1938至1946年退居芜湖功德林。1947年,再返九华,力图修复被日军烧毁的法华寺,终未竟。 1952年圆寂于芜湖功德林,僧徒为其建墓塔于九华山东崖峰下。

容虚(1904——?)近代名僧,字庆法,俗姓薛,名维国,江苏高邮县人。11岁出家,1922年2月住持九华山东崖寺。同年3月组建九华山佛学特别分会,任会长;年底,分会恢复为九华山佛教会,接替心坚和尚原任会长之职。1929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创建“江南九华山佛学院”,并任院长兼九华平民小学校长。1930年,任安徽省佛教会监察委员会委员、省佛学会名誉会员。次年,以安徽代表兼国内佛教四大名山代表的身份,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佛教徒第四届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佛教联合会执行委员。1932年,在九华山佛教联合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常委会主席。1935年,因连年灾荒,经费不足,辞去九华山佛学院院长职务。佛学院亦停办。同年,因洗“地藏菩萨印”,被控渎犯神权,辞去九华山佛教会常委会主席之职,并在当年8月九华山佛教第五届代表大会上,改任常务理事。随后即离山去上海,住持护国寺兼杭州昭庆寺。

容虚精研佛理。任江南九华山佛学院院长期间,学僧较多,教学严谨,培养了一批僧伽人才。自任九华山佛教会常委会主席之后,竭力洗刷佛教徒中的腐败现象,整顿佛教组织,颇想有所作为。三十年代初,倡议筹备并建立九华山公益理事会与九华山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兼任公益理事会会长,为地方慈善事业及保护文物方面,做了一些贡献。

宝严(1894——1951)又名慧明,浙江兰溪人。1921年出家, 1924年为九华山通慧庵住持。次年充任九华保保代表,后任联防事务处经济主任、青阳县政府九华山管理处筹备委员会委员。 1929年曾短期任九华山佛教会会长,后改任常委。1935至1949年5月任九华山佛教会理事长,并任化城寺经理。

1947至1948年,宝严曾参与青阳县保警中队和庙前警备中队的政治活动;1949年8月潜往上海护国寺。既触犯国法,也为佛门所不容。1951年11月死于九华山。

宏瑞(1896——1967)俗名边正刚、边宝廉,回族,安徽合肥市人,屯溪高等学校三年级肄业。1915年参加北伐军讨袁。1920年任合肥一自卫团团长。北伐失败后,宏瑞即潜至九华山,在九华山警察分局任职。

1921年,宏瑞在祇园寺出家。1923年拜该寺住持宽明为师,同年到宁波天童寺受戒。1927年住持含山县清溪镇佛慧寺、太湖寺,并兼任县佛教会会长。同年冬,九华山佛教会改组,被选为佛教会监督。

1928年起,先后任九华山佛教会委员、理事,以及平民小学校董事等。1939年住持祇园寺。第二年去巢县西云寺,参加当地人民抗日自卫团,任上士文书。直至该团被打散,仍回祇园寺当家。 1948年,被选为九华山佛教会常务理事。

宏瑞善书法,精医术,尤擅治肿毒,常以秘方为山民治病。他与近代名僧圆瑛以及上海关帝庙名僧了愿法师等,互为契友。

建国后,宏瑞拥护人民政府的宗教政策。1964年,被选为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并担任安徽省政协委员,为当时九华山佛教界长老之一。1967年圆寂,终年70岁。

义方(1914——1959)现代名僧。俗姓崔,名思庆,安徽太平县甘棠镇人。建国后,他先后任安徽省青阳县人大代表、常委,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当选过中国佛教协会理事。1957年任中国佛协第二届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并在中国佛学院执教。1959年在北京圆寂。

义方受过中等教育,少年时深受祖辈与父亲崇佛的影响,读经拜佛。1930年,首叩弘一为师,得结善缘。1934年悄然投九华出家,在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次年回九华,当选为九华山佛教会常务理事,后到宁波中国佛学院弘法班(研究班)深造。1937年,住持天台寺,曾研读化城寺《藏经》6777卷之全部,传戒收徒,讲经打坐,竟无虚日。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数次派其俗家亲属请他出山,为日汪政府效力,他坚决拒绝。1947年,皖南游击队在九华山一带活动,义方提供粮食,并为游击队的活动保密。1949年春,解放军渡江南下,国民党溃军临逃离前,大肆抢掠,全山十室九空。义方率先捐粮,协助人民政府救济灾民。

建国后,义方多次撰文赞颂:“中国人民的解放,给予了中国佛教以涤瑕荡垢、重见光明的机会。”他任九华山佛教总代表时,组织全山僧尼坚持学习时事政治,坚持修持,按时做早晚功课,举行“观音法会”、“盂兰盆会”等佛事活动。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建立九华山文物古迹保管委员会,维护了丛林和古迹。宽裕老和尚受其影响,捐献出无人知晓的珍贵文物银香炉。义方还率众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庄严佛教道场。

1950年春,义方创办了九华山初级小学。两年后,又担任有 11所小学的中心学区校长。1951年,担任青阳县抗美援朝委员会委员,带动僧众踊跃捐款购买“中国佛教号”飞机,致信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11月,他主持了“祝愿世界和平法会”。1955至1957年间,曾多次作为中国佛教代表团成员,访问缅甸、柬埔寨、越南、印度等国。1956年,参加中国佛协组织的佛牙护持团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使地处祖国边陲的傣族等兄弟民族的佛教徒得以朝拜佛牙。1958年,又作为中国佛协参观团成员赴藏,促进了各兄弟民族人民及佛教徒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义方宗论兼通,工书法,善木刻,通医道,著有《九华指掌》一册(已佚)。义方曾多次撰文论述钻研教理的必要性,号召佛教徒努力学习佛学,为弘扬佛法和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尼本静(1892——1968)俗名何宝妹,安徽黟县左都村人。出身农家,25岁(一说39岁)丧夫出家。民国三十二年(1943)来山
(另一说25岁出家后即来九华山),居中闵园光明茅蓬(又名“天寿庵”),直至1968年2月去世。

建国后,本静拥护人民政府政策、法令,带动佛教徒“亦农亦禅”,生产、修持两不误。1954年被选为青阳县劳动模范,并先后担任佛教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和佛教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

宽成(1874——1969)字镇颠,俗名朱荣康,又名朱青年,安徽枞阳县汤家沟人。出身农家,幼读私塾8年,后到太平县出家为道士,不久改信佛教。清光绪三十二年(一说民国七年)来九华,拜概园寺松崖为师,后在镇江金山寺受戒,继朝普陀、天台、五台等名山。1922年在九华募建华天寺并任住持;旋将该寺交与徒宏祥主持,到上海建地藏寺并任住持。1933年兼任祇园寺监院。次年任九华山佛教会候补理事。1936年回九华,住持祇园寺。3年后,仍住持华天寺。1940年,又离山去上海。抗日战争期间,曾在沪参与救济难民活动。建国后,宽成对人民政府政策表示满意。1953年,曾短期回山小住。1956年游黄山,住狮子林两个月。次年归九华,初任肉身殿经理,后因年老退居华天寺,并任青阳县政协委员。

宽成于佛学颇有研究。曾习研《华严》、《法华》、《楞严》等经多年。闲暇之余,酷爱书画,尤擅画兰,一生收藏名画颇丰。今有一部分珍藏于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内。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