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道路
1.野天公路由野人寨经吴宕、宋板桥、茶庄至佛光寺。全长16.2公里,宽6.5至7.5米,为四级公路,泥结碎石路面。该公路修建分两个阶段,1983年2月中旬动工修建野寨至茶庄段,长10.4公里。由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交通厅投资74万元,1984年10月通车;茶庄至佛光寺段,长5.7公里。工程设计投资70万元。1986年12月完成路基工程,1988年铺修路面,该段尚未正式通车。
2.马青步道由佛光寺经望岳亭、六月雪至天柱山庄,全长2公里。该步道最早建于1942年。当时佛光寺住持妙高为方便游人、僧侣登山,曾率寺内僧人铺修石阶近百级。1958年天柱山林场成立后将旧道整修,拓宽为一条护林登山道。1983年、1987年,天柱山管理处又在原有步道基础上多次进行整修和增修,铺设石阶近千级。
3.西关步道是由天柱山庄经南关口、神秘谷、天柱峰、青龙背、良药坪,再回到天柱山庄的一条旅游步道。全长7.5公里,共铺石阶10400级,第一阶段,1942年由“天柱山开发委员会”修建良药坪至主峰登山土道。1949年以后为第二阶段,天柱山林场开辟的部分护林防火道。1983至1988年间,天柱山管理处对原有土道进行拓宽和整修,铺设石阶,在险段设置了安全防护栏杆。1983年10月,“神秘谷”开通,西关步道由原来的单向往返步道开辟成为循环游览步道,使游人情趣倍增。
4.东关步道由良药坪经千丈崖、大天门至古牧羊河,全长7公里。1985年10月动工修建,1986年5月1日开放,该工程由国家城建部投资9.2万元,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天柱山管理处承建。铺设石阶9600余级,辟有麟角、天狮两条支道,可分别登麟角峰和天狮峰顶。另配套建有“叠翠”和“游目骋怀”两座风雨亭。整个设计采用“先入为主”的手法,使游人一踏上步道,东关群峰就映入眼帘;而步道的曲直相谐,藏露有序,更使积翠谷的清幽和大天门的非凡气势得以突出体现。
5.迎真新道是由天柱山庄沿青龙岗经飞虎峰、迎真峰至炼丹湖、东关的一条游览步道,沿途穿过两个石洞和一座旱桥,全长1.75公里。1988年由国家城建部投资,天柱山管理处承建,工程投资3.67万元,共铺石阶5800级。
桥梁
1.白水桥在白水源西0.5公里。1969年建。为单孔石拱桥,跨径1~8米。桥全长17米,行车道宽7.4米。载重量15吨。
2.九井河桥在野人寨西2公里处,旧称落马桥。1973年建,为双孔石拱桥,跨径2~18米,桥长47.9米,行车道宽6.6米,载重量15吨。
3.宋板桥九曲岭下的宋家冲,跨九井河。1984年建,为双孔石拱桥,跨径2~5米,桥长19米,行车道宽10.3米,载重量15吨。
4.旌驾桥野人寨东l公里处,原名金家桥,因汉武登封天柱山经此遂名旌驾桥。1984年改建公路石拱桥。桥栏嵌有乌以凤题写的汉武登封天柱山的纪事碑刻。
5.雪崖瀑桥琼阳川上,1986年修茶(庄)马(祖庵)公路时建的石拱桥。屹立桥头,向北仰观激水瀑,向南俯视雪崖瀑诸景。
6.滴翠桥马祖庵南,原为石砌便桥。1986年修茶(庄)马(祖庵)公路时建为石拱桥。立桥北望,天书、降丹、天蛙诸峰苍翠,远瞰南天,潜水如练。
屋宇
1.天柱粮站招待所建于茶庄天柱粮站内,1985年4月动工兴建。该工程由安庆地区设计院设计,潜山县建筑安装公司承建,1986年元月竣工。后又由安徽省城乡设计研究院设计增建檐口。楼体共3层,为砖混结构,采用古典挑檐和绿色琉璃筒瓦。外墙有干沾石并镶马赛克。顶部为平台,建有蘑菇形风雨亭一座。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共有55间客房和2个会议室。造价40余万元。
2.天柱林场招待所建于天柱林场场部院内,1984年动工兴建,1985年下半年正式开业。该工程由安徽省林业厅投资25万元,林业厅设计处设计。它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要特色。共3层,砖混结构,每层有绛红色“女儿墙”配以阳台和大走廊。外墙表面铺有干沾石。总建筑面积1010平方米,客房27间。
3.马祖售票大门建于佛光寺东50米处。1987年动工兴建,工程由安徽省城建厅投资2.5万元,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天柱山管理处承建,大门为古典牌楼风格,砖石结构,白墙青瓦,脊高6米。门洞由本山所产粗粒花岗岩石块砌成,上部为圆拱形。门洞内高3米,宽2米。大门两侧对称建有仿古耳房两间,总占地面积为104.3平方米。1988年,天柱山管理处又投资0.25万元,于大门东西两侧建爬山墙各一段,全长61米,平均高度2米。
4.牧羊河园林管理所用房建于牧羊河雌鹦哥石旁。工程由安徽省城建厅投资3.5万元,天柱山管理处设计承建,1987年10月竣工。管理用房为徽派民居风格,砖石结构,白墙青瓦,东西两端为高大的马头墙。总面积233平方米,共有用房7间。
5.晴雪居建于天柱山庄,在1980年建成的平房基础上改建而成,具有典型皖西南传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式建筑。1987年竣工开业。工程由安徽省城建厅投资6万元,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天柱山管理处承建,采用灰墙青瓦,歇山式挑檐,屋顶有宝顶和挠背。外墙由花岗石条石砌成,内墙为水泥空心砖庇屋结构。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218平方米,改造面积322平方米,共有客房17间,36张床位。
6.小花楼建于天柱山庄,由安徽省城建厅投资,1985年建成,为别墅式风格,砖木结构,灰墙青瓦;共二层6间,12张床位,每层皆嵌有日本式大格木窗,建筑面积128.4平方米。1987年增建卫生间2间。
7.龙涧居位于天柱山庄小花楼西侧,由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邓焱、邢磊设计,天柱山管理处承建。由安徽省建设厅、财政厅、旅游局和安庆市政府共同投资40万元。1989年8月27日破上动工,1990年7月26日竣工。建筑面积564.88平方米,占地面积957.4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皖西南民居风格,石墙、青瓦、挑檐;并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自然组成三个单元。单元之间由庭院与回廊相连。第一单元为二层建筑,楼下为接待厅、会议室;二、三单元为平房。三单元共有9间客房,1个套间,标准床位20张,每间客房都备有卫生间和观景台。龙涧居以它独特的10米长的古典庭院式长廊与小花楼连成一体。另配有刚筋混凝土结构的葡萄架,自青龙涧河沿顺势向上直抵窗前。流水淙淙,绿荫掩映,显得格外清幽。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之间的空隙地用山泉装点的“淡泊”,体现了天柱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色。自“淡泊”西出,经“月白”门,可在青龙涧岸边绿树丛中悠悠小憩,或漫步双涧桥上,临溪听泉,别有情趣。
附:天柱山风景区内部门屋宇情况表

亭台
1.涪翁亭在潺潺溪西岸,为宋黄庭坚读书亭。《大明一统志》:“亭与石牛相对。”原亭久圯。现存涪翁亭为1985年重建。工程由国家城建部投资0.8万元,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天柱山管理处承建。主体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四角四柱。亭高5米,基长3.5米。采用大弯度的翘角并配以精致的彩绘和美人靠。具有典型宋代建筑风格。
2.望岳亭建于佛光寺至天柱山庄1公里处的山岗上。1937年“天柱山开发委员会”建,后废。现亭1985年重建。工程由国家城建部投资0.4万元,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混凝土结构,四角四柱,亭高3.5米。
3.拜岳台建于天柱峰南的山脊上。清顺治《潜山县志》载:“汉武拜岳处,亦曰群仙台。”原台久废。1985年由安庆行署投资0.11万元,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重建。现台为全石结构,相对高度0.8米,台面为边长3.5米的正方形,台中嵌一圆形巨石,上镂“阴阳太极图”。台前建有祭桌和香案。
4.叠翠亭建于石函峰上。1987年由国家城建部投资1.1万元。亭高4米,亭顶呈伞状,由6块扁形石板拼成;柱6根,亭基直径7米。全石结构,采用本山粗粒花岗石,使亭与山体相谐。
5.游目骋怀亭建于牧羊河至大天门1公里处的步道旁。1987年由国家城建部投资1.4万元新建而成。亭为全石结构,亭顶采用古典翘角檐,六角六柱;亭内有条石凿成的石扶椅。亭高5米,亭基直径2.5米。亭北临东关步道,其余三面悬空,由5根石柱支撑。
水电
1.供水天柱山风景区内水源充足,水质洁净。景区内居民及驻山单位用水多直接引用溪流。茶庄现建有蓄水池2个,容量分别为80立方米和40立方米。1984年至1985年,安徽省城建厅投资3万元在天柱山庄先后新建容量为2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水箱各l个,并安装0.5吨锅炉1台及其它配套给水设施十件(套)。
2.炼丹湖座落于天柱峰东南的良药坪,是一座新建的多功能的人工湖。由国家财政部、建设部、安徽省水利厅共同投资48.5万元,安庆市水电勘察设计院、安徽省城建厅规划设计院设计,天柱山管理处组织施工。1988年4月15日破土动工,主体工程1989年10月20日竣工。共投工51800个,完成土石方5000方。拦水坝为重力型水坝,通体由花岩石用500号水泥浆砌而成。坝体上部长62米,底部长40米,基础宽13米,顶宽2米,坝高13米。坝顶海拔高程1095米,坝基海拔1084米。汇水面积0.44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0万立方米。湖面面积为22600平方米。炼丹湖的建成,不仅为天柱山增加了新的景点,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保证天柱山庄日接待游客2000人的生活用水。
3.供电天柱山水力资源丰富。建国后,由水电部门和当地社队投资,先后在风景、建华、天寺、万涧、龙潭等处兴建小型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为421千瓦。主要用于附近乡村照明和少量动力用电。茶庄用电由建华电站供给。1986年,安徽省水电厅投资1.5万元,在天柱山庄建小电站一座,安装12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供天柱山庄内部用电。1987年,又由潜山县水电局、天柱山管理处分别拔款1万元和2.2万元,架设茶庄至天柱山庄的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线路全长2.5公里,由建华电站供电。该线路于1988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