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山位于天柱山的腹地。由混合花岗岩组成,有多峡谷分割,危崖环境。它们海拔大于1000米,比高大于600米,以天柱峰为最高,海拔1488.4米。
组成中山的混合花岗岩,水平、垂直和斜交节理尤为发育,且组别和疏密程度多变。绝顶和山腰,常年气温徘徊在0℃左右的时间最长,水在节理逢隙中,液态、固态频繁变化,从而使岩体不断碎裂、崩解,形成了各种争奇献异的石象分布。105°——285°,155°一一335°两级垂直节理特别发育,加上外力作用沿垂直节理强烈切割,使天柱峰孤峰兀立,陡如层塔。绝顶附近垂直密集,又经外力作用的雕琢,形成含苞待放的莲花峰。垂直节理切割,加球状风化,造就了仙鼓峰。与仙鼓峰相映成趣的鼓棒石,则是沿85°——265°和175°——355°二组垂直节理发育的鬼斧神工。顶部岩石被水平节理切割,巨石巍列三台,形成了三台峰。飞来峰则是顶部巨石被水平节理从边缘向内横切,使之远看宛如天外飞来一石,冠于峰顶。仙鼓峰腰维妙维肖的蜒蚰石,是160°——340°和间距为2~3米70°~250°二组垂直节理发育的绝妙佳作。还有飞虎、天狮、麟角、五指、仙拳、石榴、天池……诸峰都因峰顶石象而得名。
飞来峰东南侧、石印峰的两侧是一深切狭窄的箱状谷地。上方山峰岩石为各组节理切割,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块、巨岩。它们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了频繁的崩塌现象,坠入谷中,错落有致,这就形成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谷。
天狮峰西南坡腰,地处中山边缘。这里汇水面积大,流水下切特强,沿节理形成的沟谷不断扩展,山脊宽度不断减少。再沿脊部节理密集处,发生流水切割和重边崩塌作用,形成了如拱似虹的穿崖,这就是天柱山上一绝——“鹊桥”。“恐龙汲水”的成因与“鹊桥”雷同,只不过是竖形穿崖。
“天柱晴雪”的成因与晴雪岭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有直接关系。这里由长石为主石英含量相对减少的混合花岗岩组成。位于中心地带,岩石湿润,有利于水对岩石的作用。加上太阳辐射强烈,日夜温差较大,使岩石表面层层裂开,逐渐松散成砂层。晴雪岭顶部坡度不大,砂层不易下滑,堆积成丘。
低山海拔500~1000米,比高400~600米不等。与中山相毗连的低山由混合花岗岩组成。南部贺家畈、吴宕一带与丘陵相连的低山,则由二长片麻岩组成。石龙、天书、降丹、天蛙诸峰与中山形态相同,呈陡坡峰林。这一区域也有石象分布。猪头石、混元霹雳、飞雁石、麒麟石、木鱼石、船石等巧石纷呈。
玉镜山、驾雾山等,山势逶迤蜿蜒,主要由二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组成。山势都比较缓和,比高也较小,一般山脊较宽,坡度都小于15°左右。山坡也不像上述低山陡峭。多半在坡度20°以下。维妙维肖的巧石也不多见。二种低山形成鲜明的对照。
丘陵海拔小于500米,比高小于200米,主要由二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组成。分布在天柱山的边缘地区,如野人寨、白水湾一带。呈南北向和北东向条状延伸。地面切割深度和密度较中山和低山地区弱。地势缓和,超伏度不大。
盆谷又叫盆地。整个天柱山中散落的盆谷,规模较小。龙潭河谷地,为侵蚀构造,时断时续,沿龙潭河分布,最宽处仅500米左右,都由砾石层和砂层组成。中山的盆地,大致分布于400~500米、800米左右和900~1000米几个高度。因为天柱山在上升过程中,曾有数度明显的停顿,因而流水作用由下切而转为旁蚀作用为主。尤其在断层通过或节理密集地段,河流旁蚀作用较强,这样就塑造了山间盆地,如茶庄盆地(400~500米)。马祖庵盆地(750~800米)、蛇形坦盆地(900~1000米)。
溪涧天柱山为长期隆起地区,整个溪涧呈放射状特征。河流都自抬升中心的天柱峰、飞来峰、迎真峰、天狮峰、覆盆峰、思婆尖、铜锣尖、仙鼓峰等山峰之间的凹地源出,向四周倾泻,分别流入潜水、皖河。天柱山的溪涧都属于潜水和皖河的一、二级支流。它的发育
严格受断层构造和垂直节理控制。如山体东北部的皖水上游龙潭河段,就沿北西——南东向断层发育;山体南部九井河的源头飞来涧、青龙涧等都沿南北向垂直节理发育;而另一分支牧羊河,则主要沿北东——南西向断层发育。山体西南部的溪涧,上游作西南流向,下游都转为近南北流向,都是适应垂直节理组别变化的结果。山体北部的河流受菖蒲——黄柏断层控制,呈北东流向。它的支流,受垂直节理制约,多作南北流向。
另外,天柱山地区流出的溪涧,受到差异性抬升和岩性不同的影响,河谷的纵剖面呈阶梯状。如九井河纵剖面可分明显的五叠。其它如黑虎涧、林家河等,纵剖面也呈明显的3~4叠。天柱山遍布流泉、飞瀑和龙潭。每逢春潮、夏汛,到处银练飞舞,银河倒悬。河谷横剖面呈深切峡谷和谷中谷的特征。两岸奇峰夹持,古松掩映,更显得分外灵奇险秀。
附:天柱山地貌发育简史
天柱山目前山体地貌特征起重要影响或主导作用的构造运动,应追溯到中生代燕山期。大体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
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包括天柱山在内的大别山系,沿其边缘不同方向的主要断裂带发生断块上升,形成刚性山体。现代大别山的地貌轮廓开始形成。当时,天柱山也发育强烈抬升,沿断裂带有脉状岩浆侵入。现在穿插于天柱山的几组断裂,有的是已断裂发生继承运动;有的是新生断裂。沿断裂带形成了断崖、断块山和陷谷。当这一时期的构造运动平息后,地壳经历了长期相对稳定阶段.断块山遭到剥蚀夷平,同时形成了天柱山的最高级夷平面(峰顶面),海拔1300~1400米左右。
新生代、第三纪早期、喜马拉雅运动早期,又使天柱山大幅度抬升。由山麓断陷和整个山体的抬升,使原来地貌发育均衡阶段遭到了破坏,山地发生了强烈的侵蚀。而山麓和断陷区受堆积作用的控制,在最高级夷平面外围,又发生了第二级夷平面。它的分布范围比上一级夷平面较广,海拔高程以600~80U米为主,相当低山的峰顶面。
第三纪中期中新世,是喜马拉雅运动的最高峰。大别山区北部的外围地带,受其影响最著,但山体内部影响不大。当然,天柱山的表现也不例外。所以,一、二级夷平面各自仍保持大体相同的高程,夷平面的风化尚不突出。
第三纪末期以来,到第四纪初期,地壳运动进入了喜马拉雅运动以后的相对稳定阶段。这一时期,气候逐渐变冷,大陆度增加,地面风化剥蚀作用增强。天柱山又发育了第三级夷平面,其海拔高程与丘陵顶部相当。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在天柱山山体内外,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时代的断裂,产生较剧烈的差异升降,使无柱山层状地貌特征更加突出。
上一篇:第一节 地质
下一篇:第三节 气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