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琅琊山中药材品种很多,据滁县地区医药公司和滁县行署农业区划办公室1985年中药资源普查材料统计:琅琊山境内共有各种中药材224科、1037种。其中:植物类140科,803种;动物类82科,232种;矿产类2种。这些中药材不仅为琅琊山自然环境增添秀丽,而且又是防治疾病,繁荣经济的宝贵财富。
滁州中药材,早在北宋时已载入文献,其中已形成商品的有:琅琊山的萎蕤(玉竹)、鬼臼(黄精)、知母、白鲜(白藓皮)、贝母、白薇、当归、牡丹、木香(青木香)、石尾、虎杖、刘寄奴草(荫行草)、地锦草、坐挐草、棠球子(南山楂)等15种药材。据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叙述:宋仁宗时集贤院校理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就注载滁州产有药材,禄卿直秘阁尚书掌禹锡在《嘉祐补注本草》中还评说:“地锦生近道田野,出滁州者尤佳”。继《本草纲目》之后,明清出版的各类药物本草书籍,对滁州中药材都有良好的评价。《本草品汇精要》还将滁州出产的白薇、苍耳子、百合、鲤肠(墨旱莲)、射干、白;青相子、刘寄奴(阴行草)、地锦草、蚕休、天南星、马斗铃、楮实、白藓皮、紫参、百部、零陵香、大戟、合虱、虎杖根等20种药材称“道地药材”。
由于琅琊胜境山清水秀,环境很少污染,而药物又久经历史的验证,因此,滁州药材品种纯正,质地优良而驰名中外。清光绪《滁州志》写道:“药草甚富,……岁二三月,男妇携筐以入山、虚而往,实而归,以明浸(明党参)、桔梗二者为大宗,殷商巨贾,捆载而适四方”。抗日战争前后,滁州陆寿记药材行还直接收购药材运至香港外销。1949年1月解放滁城时,经营药材的行商就有十多家。建国后,党和国家对中药工作都很重视,加强了对中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上海、南京、合肥、蚌埠等地医药科研、教育部门,把琅琊山视为“天然药圃”,经常派专家、学者来考察、实习和采集药物标本。蚌埠医学院沈础仁副教授曾几度到琅琊山参加中药普查验收工作。滁县地区和滁州市都成立了国营医药经营机构,对琅琊山的“天然药库”进行开发利用。据统计:每年收购药材达一两百种,收购量达10多万斤,出口品种达20多种。现将琅琊山主要的几种药材简介如下:
明党参
旧《滁州志》称明浸,俗称山花宝。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春末夏初采挖。明党参有润肺、补气养血生津、温脾、化痰、止咳等功用。既是中医常用处方用药,又是保健滋补营养品。
琅琊寺西北侧的稀疏林下灌木丛和竹林边、石缝间都有明党参生长。由于生态环境幽美、扎根于自然腐植土层之中,所以质地优良,市上列为上品。行销上海、江、浙、闽、粤和湘赣等省,还出口远销东南亚。
桔梗
俗称大药。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秋季采集者为佳。
桔梗有宣肺、祛痰、排脓之功。为止咳祛痰要药。
琅琊山处处有桔梗分布,属于大宗药材之一。但由于大量采挖,现资源已大为减少。琅琊山上出产的桔梗,体质坚实,呈菊花心,色白,味苦,属于优质品种。行销全国各地,还出口畅销东南亚。现处于供不应求状况。
滁菊花
原名甘菊。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系入药。人工栽培。滁菊花为滁州特产。有200多年栽培历史。原产定远县池河和滁州大柳等地,称池菊、甘菊。后移栽滁州琅琊,称滁菊。滁菊花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为防治感冒伤风、高血压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之要药。又是防暑降温的保健饮料。滁菊花为菊花中之优良品种,古人称为“金蕊玉瓣,翠蒂天香”。清光绪《滁州志》记述:“甘菊产大柳者佳,谓胜于杭而不可多得”。著名中药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竹泉先生编著的《现代实用中药》评论滁菊花说:“安徽滁州产者味最清凉,……白菊中以此为最良”。中国科学院编的《中药志》记载:“滁菊瓣软细浓密,味清芬幽郁,故视之为珍品”。南京药学院编的《中药大辞典>>,将滁菊花列为毫、滁、徽、杭全国四大名菊之优良品种。_
滁菊花的国内外需要量很大,正常年份需要量100吨左右,一般能满足供应,历史上滁菊最高年产量达285吨。滁州制药厂1980年制成滁菊花晶,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紫丹参
俗称红根。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入药。冬春采集。
紫丹参有活血祛淤,安神宁心,排脓止痛之功用。主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积聚、淤血、骨节疼痛等。
琅琊山出产的丹参,品种纯正,系野生。其表面红棕色,断面紫红色,易折断,内层显菊花纹。味甘,微苦。比人工栽培的丹参质地优良。行销国内外,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况。
百蕊草
俗称小草。为檀香科多年生半寄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4—5月份采集。
百蕊草为广谱抗菌药物,有解热消炎作用。对治疗急性乳腺炎、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均有显著疗效。
琅琊山低山草丛均有分布。1971年开始开发利用。全区年均收购2—3万公斤,最高达10万公斤。过去运销上海。现滁州制药厂已制成“百蕊草糖浆”、“百蕊草冲剂”、“百蕊草片”等中成药,巳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春柴胡
俗称小药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狭叶柴胡,全草连根入药,春末夏初采集,以色绿质嫩者为佳。
春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肋痛。头痛目眩等。
琅琊山西北侧,野生柴胡分布面很广,属琅琊山大宗药物之一。滁州市民和附近农民,春季纷纷入山采集出售。每年医药部门收购量达数万斤,行销上海、江、浙、闽、粤等地。
酸枣
《诗经》称棘,俗称野枣子。为鼠李科值物,落叶灌木。主要药用部位为种子,称酸枣仁。九、十月间采集成熟果实加工取得。酸枣刺(棘刺)、叶(棘叶)及花和根皮等,《中药大辞典》记载均有药用价值。
酸枣仁,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血压等作用。根皮可治便血、烧、烫伤、高血压等,叶、刺花可以消肿、溃脓。民间流传治镰疮腿。
琅琊山大大小小向阳山坡的干燥脊土处,都有酸枣分布,形成灌木丛。
娱蚣
俗称百脚。为大娱蚣科动物少棘巨娱蚣。全虫入药。春末夏初捕获。
娱蚣,辛、温。有毒。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的功能。主治中风、惊、破伤风,百日咳等。
滁州娱蚣为红头、褐背、金爪,属于正品娱蚣。琅琊山的石隙和腐质草丛,都有娱蚣栖息,属滁州娱蚣的主产地之一,每年有数十万条销往全国各地或出口。
蝉蜕
俗称知了壳。为蝉科动物昆虫黑蚱羽化时的蜕壳。另外,蝉的全部虫体,亦有药用价值。
蝉蜕有散风热、宣肺、定痉的功用。主治外伤感染,咳嗽音哑,麻诊透发不畅,风疹癫等。
夏秋,鸣蝉云聚,居高声响,蝉声助人精神欢快,蝉蜕又是解除人们疾病痛苦的药物。琅琊山的林荫里散挂着的亮晶晶的蝉蜕,质高身洁,堪谓琅琊药物之一珍。
琅琊山药材不但有大宗品种,而且还有稀有名贵品种。大宗药材如南沙参、半夏、紫茧、地丁、菝葜、白头翁等,在国内外很有名望。稀有品种如野生灵芝草、太子参、延胡索等等,不胜枚举。据唐《本草拾遗》记载:“延胡索生奚国,从安东来”。(注:奚国即奚族。原分布内蒙西拉木河流域,后迁河北、中京地区与契人融合)可见琅琊山野生延胡索,可能是琅琊寺僧人从内蒙或东北等地引进或馈赠的稀有药材。
上一篇:第七节 动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