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口民族
1.人口
人口概况西晋太康初年(281),徽州(原新安郡辖区)仅有5000户,人口数不详。南朝以后,历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表:

1987年,全区人口1791482人,占全省人口的3.39%,为省内人口最少的地区。其中农业人口1533156人,非农业人口258326人;男性921481人,女性870001人。歙县578815人,为全区人口最多的县;黟县91059人,是全区和全省人口最少的县。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数,明洪武年间为46.3人,清康熙年间为86.5人。1987年为134人,高于全国110人的平均密度,低于全省380人的平均密度,是省内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区内人口密度,屯溪市最高(471人),石台县最低(65人)。
年龄构成据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区1741108人,其中6岁以下205038人,占总人口的11.78%;7~14岁344633人,占19.79%;15~25岁377701人,占21.70%;男26~59岁、女26~54岁634648人,占36.45%;男60~79岁、女55~79岁170123人,占9.77%;80岁以上8965人,占0.51%。全区人口构成处于成年型(稳定型)。少年系数(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31.57%,老年系数(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5.08%,老年人口占少年人口的16.09%。人口长寿水平(80岁以上人口占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为6.52%,略高于全省(6.42%),略低于全国(6.59%)。
文化程度1982年人口普查时,全区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1115254人,占总人口64.05%,高于全省(48.34%)水平。其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9369人,占0.54%;高中文化程度89226人,占5.12%;初中文化程度291595人,占16.75%;小学文化程度725064人,占41.64%。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419689人,占24.11%,低于全省(33.70%)水平。
职业构成1982年人口普查时,全区在业人口1005424人,占总人口57.06%,略高于全省平均在业率(52.39%)。其中男性547680人,占54.47%;女性457744人,占45.53%。在业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770245人,从事工业119048人,从事建筑业24137人,从事教育、文化,艺术事业24312人,从事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4018人,从事国家机关、团体工作14482人,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11755人,从事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7794人,从事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和居民服务业4685人,从事金融、保险业2683人,从事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1382人,从事地质普查与勘探业703人,从事其他事业110人。全区从事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等)人口占在业人口76.69%,从事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人口占14.34%,从事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文教卫生、公用事业等)人口占8.97%。平均每100个社会劳动人口负担抚养58人(其中14岁以下少年儿童50人,65岁以上老人8人),低于全省平均负担抚养67人水平。
2.民族
大禹时代前后,徽州土著先民属三苗族和古越族。秦始皇三十年(前217),闽粤越人和部分中原华夏族人先后迁居徽州。汉末,史称徽州居民为“山越”。晋“永嘉之乱”,北方人口纷纷南徙徽州,当地土著越民同北方华夏族融合为汉族,“山越”之称即告消亡。此后,徽州境内主要是汉族。元代,有少数蒙古族人来徽州任过官职。清代,有少数满族人来徽州任过官职。民国19年(1930),少数回族人迁入徽州。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大量难民涌入徽州,其中有不少少数民族,尤以回民居多。1953年,全区有回、苗、满、藏、壮5个少数民族161人,其中回族138人。1964年,有回、满、朝鲜、侗、壮、苗、蒙、白、高山9个少数民族377人,其中回族336人。1982年,有回、满、苗、藏、朝鲜、彝、壮、侗、畲、瑶、土家、高山、蒙、布依、白、傣、黎、水,达斡尔19个少数民族971人,其中回族767人。1985年,仍有19个少数民族825人,其中回族625人。
1987年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3.氏族
徽州氏族主要来源于北方,明代以前可考的大族有57个,主要大族有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姓,洪、余、鲍、戴、曹、江、孙、毕、朱、巴等姓次之。
汉至元历代迁徽大族情况如表:

迁徽大族原籍情况:

外族迁徽的主要原因:一是封闭型的徽州地理环境,为北方人躲避战乱的理想地方;二是外地来徽任职的官员,迷恋徽州大好山水,留居不归;三是失意仕宦或贬谪文人,将闭塞、景美的徽州选作隐居之地。
外族迁徽,最初分布在歙县西部、北部和休宁南部、东部,形成以州治为中心的半圆形区域,然后向四周扩展,一般多依水集居。歙县岩寺集居外族20个,休宁县万安集居外族11个。歙县古溪、黄墩(今篁墩)、潜口和休宁县阳湖(今属屯溪市)、临溪、汊口、溪口、率口等地都是外族的密居点。
外族迁徽的路线主要有:由浙江衢州开化县,白际山而入休宁县境;由浙江睦州淳安县,逆新安江上行,进入歙县境;由睦州陆路进入歙县境;由江西饶州浮梁县,逆阊江上行进入祁门县境;由江西饶州乐平县,经婺源县,
白际山进入休宁县境。
迁徽氏族多以自己的始祖或迁祖为中心,集居繁衍,形成宗族,常以族姓命名居住地。当原居地发生地狭人稠矛盾后,始分居他乡。一般一族聚居一村,也有按房系分居几村,有的累世同居。南朝歙人鲍安国,富甲于乡,兄弟10人,宗族300余口同居,人称其居室为“十安堂”。
宗族设族长,族下各分房设房长,分房下拥有数个至数十个独立小家庭。有的宗族设有宗子作为祖宗代言人,是一族的精神领袖,主持祭祀大典。没有设宗子的宗族,由族长集两任于一身,既代祖宗立言行事,又统管全族事务。由于村落和族姓相连,往往族长又兼村落首领。
祠堂(或称家庙)是氏族进行尊祖祭祀、族宴、团拜、续谱、订立乡约和执行宗规家法、惩治族众和佃仆奴婢的场所,具有宗族法庭作用。史载徽州建筑最早的祠堂,是唐末黟县济阳士大夫江覃的江氏家庙。明嘉靖年间(1522~1566),庶民家庙渐兴,休宁吴田的吴义庄于嘉靖年间倡设宗祠,置祠田,定宗法。到了清代,凡大族皆有宗祠,分房还有分祠。休宁州吴氏宗族有宗祠“葆和堂”,其五大支派均立有分祠,支派下各分房又有祠。祠堂正厅设有神龛,摆设祖宗神位,奉主入祠有严格规定。休宁查氏宗祠“肇禋堂”规定,入祠者必须是生前享有功名,或教化有功,或躬身践行封建伦理道德有突出表现的方可。
各宗族为了纪世系,叙昭穆,辨亲疏,明确后裔辈份及其尊卑嫡庶等级,还普遍撰修宗谱。有郡谱(如《新安大族志》)、县谱(如《休宁名族志》)、合族之谱(如《新安武口王氏世系谱》)、分支之谱(如《山头程氏支谱》)等不同谱式。谱名有族谱、统宗谱、世谱、世牒、支谱、房谱、家乘、家谱等。徽州修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几乎没有无谱之族,为徽州之地方特点。建国后修谱风气自行湮灭。
徽州历史上同名宗大族“正姓”、“大姓”相对的,还有一些杂姓,包括“小姓”、“客姓”和船民。
“小姓”主要指佃仆,其来源或世代为仆,或卖身为奴。“小姓”不能入谱,不得进祠,不准与“大姓”联姻。有些“小姓”人身独立后,人丁兴旺,财货充积,功名显达,亦不得与“大姓”平起平坐。“大姓”对“小姓”的剥削压迫,不断激起“小姓”的反抗。清顺治二年(1645),黟县蔡村奴仆宋乞联合全县奴仆暴动,结寨36处,休宁、歙、祁门各县奴仆纷起响应,形成声势浩大的“奴变”。清政府于雍正五年(1727)四月颁布解放令,奴仆虽获得名义上的人身独立,但社会地位依然故旧。
“客姓”指明代以后的外来移民,以安庆府辖县人为多。他们在旷野搭棚居住,靠手艺或出卖劳力谋生,俗称“棚民”。清嘉庆初(1796),徽州有棚1563座,“棚民”8681个(劳动力)、5万余人。尽管地方宗族一再兴讼驱逐“棚民”,“棚民”却有增无减,并发展到聚族而居,形成同主姓势均力敌的局面。
船民源于“九姓渔船”。相传元末陈友谅兵败,子孙九姓(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家属被贬钱塘江流域舟居,从事撑船、背纤等苦活。徽州境内新安江主、支流上飘泊的船民,为“九姓渔民”的后裔,以陈、叶、钱、汪四姓为多。陈姓来自建德东州(徽港、婺港汇合处),叶姓来自桐庐。船民长期过着浮家泛宅的水上生活,受人歧视,不得与岸上居民通婚。清同治年间,渔民开始与岸上居民通婚。建国后,对船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陆地定居。同时,随着新安江木船运输量急剧减少,船民中一部分调往阊江等水系从事水上运输,一部分转入林业部门放运木筏,一部分登岸改行搬运或务农,仍以撑船为业的为数不多。
4.就业
徽州山多田少,土地贫瘠,农田收入微薄,人们常兼操他业。南朝竹席,唐砚,五代纸、笔、墨、宋漆和刻书等手工业均闻名于时。徽州历史上从事技艺的人很多,清道光《徽州府志》“方技”中就记载能工巧匠206人,名医、名商、名书画家更是饮誉全国。无田地,无技艺或无资本者,大多为人帮工或受佣于店主。
明清时期史载,徽州成年男人“十之七八从商”,其中大部分是受佣从业的。俗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人大多很小就外出学生意,通过“荐头”介绍进店,一般先学徒三年,店主只供伙食、不给工资,不得回家探亲。学徒期满,即当“店倌”,若有才干,可升任掌柜管事(经理)。
数百年来,徽州民间把“歇生意”(解雇失业)看作不体面的事,谑称“茴香(回乡)豆腐干”。随着徽商的衰落,“茴香豆腐干”越来越多,抗日战争期间达到高峰。尽管当时徽州本地工业、公共事业逐渐兴起,就业范围开始扩大,由于生产资料私有,老板可以随意开除或解雇受佣人员,职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失业现象仍然严重。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劳动就业工作。1949年,接收国民党政府人员416人,安排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3966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2559人。1952年,全区安排劳动就业33356人(含个体),当年全区全民、集体职工总数达15675人。1955年,又有1998人得到就业,其中介绍安排就业1958人,自行就业40人。1961~1963年,由于工业进行调整,精简职工28904人。1965年,部分单位开始招收新工人和增用临时学徒工,中药、机械、建筑、印刷、纱管、烹饪、酱园、糕点等8个行业招收工人1000人,其中临时学徒工300人,当年全区职工总数达69432人。
1966~1968年,城镇12656名初中、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1970年开始,分期分批招工回城。1978年,全区招收新工人(包括自然减员补充)4217人,其中从农村招收2862人。
1980年,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方法,当年安置11827人就业,占待业人员总数的64.78%,其中待业知识青年8240人,占待业知识青年63%。
1984年,实行劳动合同制,当年全区安置5167人就业,城镇新办集体企业584个,当年全区职工总数132077人。1985年,全区安排就业4964人,占年初待业人数的88.5%,当年全区职工总数145952人。1987年全区安排就业4711人,占年初待业人数的65.9%,全区职工总数168039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119810人,集体所有制职工48229人。1987年全区城镇个体劳动者有12729人。
5.计划生育
建国前,生育无节制,早婚、早育、多生现象普遍。建国初期,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增长较快。195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27.27‰。当年,开始进行控制人口、节制生育宣传,城镇中多胎率开始下降。1959~1961年,由于工作失误,加之自然灾害,生活困难,人口减少59955人,其中1960年减少38636人。1962年起,人口开始回升。1962~1972年,全区增加380079人,平均每年增加34553人,年平均递增29.9‰。
70年代开始,提倡晚婚、晚育,实行计划生育。1972年,地区卫生局增设计划生育办公室。1978年以后,地区和县市相继建立计划生育办公室(1984年改为计划生育委员会),每个区、乡配备了计划生育专职干部。1984年,地区和县市先后建立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1972~1983年,全区人口增加234528人,平均每年增加19545人,年平均递增12.7‰。1985年,人口出生率为13.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4‰。1987年出生32012人,出生率17.88‰,自然增长率11.41‰。
1978年以来,计划生育工作贯彻“三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工作为主)的方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人口理论、节育知识、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并把宣传重点放在农村。同时,不断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1984年,全区已婚育龄妇女275138人,采取各种有效节育措施227318人,节育率达82.89%,当年有53个乡、镇,实现无三胎出生。1987年,全区共有育龄妇女41473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79464人,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有25519人,领证率9.13%。已婚妇女中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有233723人,节育率83.63%,无三胎乡镇达57个。
(二)方言
徽州方言颇具特色,是一种与一般普通话差别很大的土语群。清康熙《徽州府志》载:“(徽人)言语去官话差远。”《隋唐演义》记有“宫女姜亭亭,徽州歙人,在皇宫言语不通,对于姜氏答话,在场者一字不省。”民国9年(1920)黎锦熙先生在《国语论坛》也曾指出,安徽的徽宁话跟“官话”离得远。
徽州方言跟吴越方言有一些联系,而徽州区域内各县的方言却又互有差异。明嘉靖《徽州府志》载:“(徽州)六邑之语不能相通,非若吴人,其方言大抵相类也。”徽州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这是造成“隔山”土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加上徽州处于皖、浙、赣三省边境,各种方言土语易于渗透,尤其是徽商往来的频繁,给徽州方言的形成带来了复杂的影响。
历史上的徽州辖属六县,徽州方言实际上是指歙县话、绩溪话、休宁话、黟县话、祁门话、婺源话,但婺源县已划归江西省,现在的徽州方言一般不包括婺源话。至于解放后曾划归徽州地区的旌德县、太平县、石台县,其语多属下江官话,一般也不列入徽州方言。
历史上,歙县长期为州治、郡治、统辖休宁、绩溪等地,所谓徽州方言当以歙县话为代表。可是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及外地人纷纷迁入屯溪,于是屯溪人口激增,曾有“小上海”之称。解放以后屯溪又长期为地区所在地,是徽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屯溪话就成了当代徽州方言的代表。
徽州方言颇复杂,县县有别,隔山相异,但它毕竟是单一体系的方言整体,无论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共同的特点。
1.语音
大多县市有尖音。如:

2.词汇
徽州方言有不少独特的方言词,但各县有异,来源不一。如歙县话:
官客——男人
落地——地方
老鼠燕——蝙蝠
面糊蜒蜒——蜻蜒
屯溪话、休宁话:
竹翼——翅膀
布翼——蝴蝶
吃(茶)—喝(茶)
(吃)天光——(吃)早饭
绩溪话:
台盘——桌子
孺人——妇女
翅楚——俏丽
新妇——媳妇
徽州方言某些词语近似吴方言。如:
物事——东西
畚出——畚箕
事体——事情
滚水——开水
龙头——邮票
落雨——下雨
牛皮筋——牛皮圈
徽州方言有些词语至今仍沿用古义,如:
先《汉书》:“夫叔孙先非不忠也。”颜师古注:“先犹言先生也。”屯溪、休宁一带的话就简称“先生”为“先”,如“黄先”。
种种《左传》:“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工”。杜注:“种种,短也。”歙县就把短而乱的胡须之类叫做“胡种种”,如“几年不见,尔居然胡种种,象个小老人”。
造化《淮南子》:“怀万物而友造化”,注家都把“造化”释为天地,大概就是所谓命运由天地决定之故。于是“造化”就有了“天幸”义。绩溪话常把某些幸运之事谓之“造化”,如“好造化,俺刚走过,那堵墙就倒下来了”。
3.语法
徽州方言有某些独特的具有语法作用的语素,其中有的表示复数,如屯溪话、休宁话、歙县话的“人”:
俺人——我们
你人——你们
人——他们
祁门话的复合语素“大家”:
俺大家——我们
你大家——你们
大家——他们
其中有的具有结构上的组合作用,表示某方面的人。如屯溪话、休宁话的“仂”;
卖花仂——卖花的人
打饺仂——卖馄饨的人
剃头仂——理发为业的人
修锁仂——修锁为业的人
有的表示领属关系。如屯溪话、休宁话的“个”:
我个——我的
你个——你的
个——他的
伯爷个——伯父的
徒弟个——徒弟的
上海个——上海的
中国个——中国的
黟县话的“仂”:
我仂伞——我的伞
你仂家——你的家
仂算盘——他的算盘

(三)宗教
1.佛教
徽州最早见于记载的寺院,为东晋太兴二年(319)所建的休宁县万安南山庵,佛教传徽时间当在此之前。隋唐寺、院、庙、庵、堂、塔大兴。至宋,敕建赐额的寺院愈来愈多,高僧羽士辈出,仅罗愿《新安志》记载的就有郑姑、智琚、定庄禅师、茂源和尚、谦禅师、澜大德、雪山子、宁道者,宗白头等人。明朝至清中叶,佛教建筑日见增多,区内名胜之地均有寺庙。清道光《徽州府志》载:当时徽州府属六县有寺院庵堂435处,塔和神皋18座。清末,佛教衰落,佛经散毁。石埭县人杨文会立志复兴佛教,在金陵(南京)创立刻经处,于清同治五年(1866)刻印第一部佛经《净土四经》,以后陆续刻印百余万卷佛教经典和十余万张佛象。民国时期,境内比较著名的佛教地有绩溪县小九华山、歙县小南海、石埭县会主山和屯溪市稽灵山等。建国前,汉族群众大部分信奉佛教。1949年,全区有寺院庙庵182处,和尚100人、尼姑107人和部分居士。建国后,信教群众减少,佛教活动渐弱,僧尼相继还俗。1960~1962年,佛教活动稍有恢复。1963年,屯溪小龙山释妙意,曾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华东佛教座谈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庙庵大部被毁,佛教活动停止。1980年,祁门县城妙莲庵恢复佛教活动。至1987年,全区共修复寺院庙庵38处,有和尚5人,尼姑16人,居士3人,分布于屯溪市龙山寺,绩溪县余庆庵、云路庵,祁门县妙莲庵,黟县石岭庵、姚村庵、菩提庵、毓秀庵和石台县、黄山市等寺庵。
齐云山道场


2.道教
道教传入徽州始年无考。最早见于史载的为建于唐乾封元年(666)的歙县乾明观。唐中叶以后,道教日趋兴盛。各县陆续建了一批宫观道院,供道士栖居修炼或供香客朝拜。宋罗愿《新安志》载道教人士有方储、许宣平、聂师道、聂绍元、丘濬、郑姑、程惟象等人。宋宝庆二年(1226)方士余道元在休宁县齐云山建“佑圣真武祠”,塑真武神象供奉,成为齐云山布道之始。明嘉靖十一年(1532)世宗朱厚熜,命正一派真人张彦到齐云山设醮祈嗣,拨库银仿照武当山的主殿,重建祠宇,三年竣工。嘉靖十九年敕改“佑圣真武祠”。为“玄天太素宫”,又于嘉靖三十七年御制大殿碑文,敕赐山额“齐云”。从此,齐云山名声大震,香客络绎不绝,成为江南的道教中心。明清之际,齐云山有宫观47所,道房36处,每年重阳节前后,来自苏、浙、赣、皖的信士弟子朝山进香者日达4000余人。民国期间,道教活动日渐衰落。1949年,齐云山尚存宫观27处、道房12间、道士17人。1961~1965年,齐云山道教活动有所复苏。“文化大革命”期间,齐云山宫观被毁,神象被砸。1981年后,省、县相继拨款修复宫观2处(玉虚宫、罗汉宫)、道房9处、大小神象133座,恢复了道教活动。1982年,推荐道士詹达礼去北京中国道教徒进修班学习。1984年6月,齐云山成立道教协会。当年,齐云山有道士5名,庙祝2名,做法事7场,香客2500人。1987年,有道士6人。
3.基督新教
徽州基督新教有4个教派:中华内地会、中华卫理公会、中华圣公会和宣道会。
清光绪二年(1876),基督新教传入歙县。光绪十九年,内地会英国传教士唐进贤在屯溪黎阳正街设立教堂,进行传教活动。光绪二十一年,唐在歙县城小北街设立教堂。两堂各有驻堂英国教士1人,分别是水固德(女)和柯向荣。不久,又在绩溪县署前设立1所教堂,由柯向荣兼管。宣统三年(1911),基督新教自婺源县传人祁门县。民国8年(1919),自休宁县传入黟县,本世纪30年代前后传人石埭县。民国13年,中国籍牧师马志超在屯溪设立内地会,隶属上海内地会。民国23年,上海内地会派美国籍牧师柯非德来屯溪主持教务。建国后,外籍牧师相继回国,内地会教务由马志超负责。
中华卫理公会的前身是美以美会,民国8年(1919),美国籍牧师马丁来屯溪刨立美以美会,在福音山(华山)建立教堂。民国18年,教堂被烧,活动停止。民国29年,江苏镇江美以美会派中国籍牧师林丙辰来屯溪传教,林在老大桥右侧购置1幢房屋作为礼拜堂,正式成立卫理公会,并在休宁、祁门两县发展教徒,成立卫理公会支会——长志会。
民国29年(1940),中国籍牧师张诲民和宁志华、汪光普、杨守玉等圣公会教徒,在屯溪隆阜设立礼拜堂,进行传教。民国30年,正式成立圣公会,会址迁屯溪江西门90号(现兴无街迎新巷16、17号),隶属芜湖圣公总会。
民国35年(1946)7月,中国籍基督新教传教士李兴堂来到休宁县,于同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中国基督教宣道会休宁福音堂”,堂址设海阳镇北街546号。
建国前,基督新教各教派在外资赞助下,分别办有学校、医院和育婴堂等社会慈善事业。
1950年,爱国基督教徒和中国籍教牧人员,积极开展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革新运动。1954年8月,屯溪市内地会、卫理公会、圣公会合并成立“屯溪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停止。1978年开始恢复宗教活动。1982年3月,屯溪市基督教堂重新开放,逢星期日上午礼拜。1984年,基督教徒、屯溪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执事马建华(23岁)考取金陵神学院进修。1987年,全区有基督教徒1442人,主要分布在屯溪、歙、旌德、祁门等县市,有教牧人员15人。
4.天主教
清光绪元年(1875),青阳天主堂教士进入石埭县境传教,光绪八年、光绪十五年分别建立广阳、七都两所教堂。光绪十三年,法国籍神甫林牧梁在休宁县西街百客厅购买房屋和基地,建成中西合壁式休宁县天主教总堂,成立天主教耶酥会,作为徽州天主教中心传教区,属上海教区管辖。随后,歙、黟、祁门、绩溪等县相继设立天主教堂,屯溪设立天主教堂公所。民国18年(1929),安徽各县的天主教务改由西班牙传教士管辖,法国籍传教士陆续撤回上海,徽州教务改由芜湖教区分管。民国19年,西班牙籍神父扶植义来徽州任副主教兼传教士,将屯溪天主教堂公所升格为屯溪天主教堂,改耶酥会为圣母圣心会,负责管理黟、休宁、歙、绩溪、祁门等县教务。民国26年,屯溪教区升为监牧区,直属安庆教会区。同年,扶植义任监牧区主教,从芜湖教区划出1902名教徒归屯溪监牧区领导。
建国前,由西班牙教会投资,分别在屯溪和各县兴办学校、医院和一些慈善事业。1951年,扶植义等外籍神父离徽回西班牙,宗教活动停止。1987年,全区尚有天主教徒36人,其中修女1人。
5.伊斯兰教
民国19年(1930)初,伊斯兰教徒马民导将屯溪柏树长亭下典租的10多间民房改建成清真寺,从事传教活动。抗日战争期间,大批外来伊斯兰教徒避难歙县、屯溪、休宁等地,到屯溪参加清真寺活动的人数激增。民国27年,屯溪成立清真寺董事会,购置清真寺房产,从安庆聘请王士福阿訇来屯溪担任教长。民国32年11月,屯溪清真寺改名回教堂。1949年,屯溪回教堂复名清真寺。建国后,宗教活动停止。1987年,全区尚有伊斯兰教徒33人,其中阿訇2人。
(四)风俗民情
1.人生礼仪
旧时,妇女婚后怀孕,娘家事先置备新生儿衣物,于分娩前送至婆家,称“外婆衣”。“重男轻女”习俗相当普遍,出生婴儿,是女孩就少声张,若是男孩则燃放鞭炮,祭祖烧香,煮染红蛋,争相道贺。绩溪城乡在婴儿出生后,有给外婆和亲友端喜酒的习俗,茶壶装酒为男,酒壶装酒为女。旌德县在孩子出生后,父亲要去外婆家报喜,并备红糖,酒、鸡蛋等,生男带只公鸡,生女带只母鸡,外婆则回赠一只母鸡。孩子出生的第三天中午,由孩子的外婆给孩子洗澡,俗称“洗三朝”。同时给孩子起名,姓名一般由三个字组成,前为姓后为名中间为辈字。
孩子满周岁,要行“抓周”礼。到时桌上置一竹匾,内放糕点、书、笔、算盘、铜钱、玩具等,让小孩任意抓取。若先抓书、笔,预示孩子日后读书做官;若抓算盘、铜钱,预示孩子今后从商赚钱;若抓糕点、玩具,预示孩子长大游手好闲。
男子一般18岁成丁,女子15岁成人,到时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给男孩加冠,须是德高望重的男性尊长;给女孩加笄,须是子孙双全的老太太。宋代以后,一般不再行冠礼。“冠丁”首次入祠,要向祖宗献金“谢恩”,俗称“冠金”。
汉以前,徽州嫁娶礼仪简陋。汉丹阳太守李忠开始,教学中原礼仪,嫁娶大事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娘出嫁前一天,男方请人到女方家搬嫁妆。富家有“八杠抬”和“十六杠抬”,有的甚至连棺材和孝衣、孝服都准备齐全。出嫁当天,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抵达女方门前,女家紧闭大门,要等新女婿从门缝中塞足了“米饭钱”,“尿布钱”之后,才打开大门。接着闺房内母女俩开始“哭嫁”,母女抱头大哭,音调颇有乐感。三声催亲爆竹一响,新娘出房上轿。到了男家门口,新娘须由新郎背进大门,意为日后夫妻反目,女方可以声称不是自己走上门来的。闹洞房一般分“撤帐”和“吵新人”两步进行,众人可任意与新人调笑取乐,插科打诨,常常闹得新媳妇狼狈不堪。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拜岳父、岳母,俗称“回门”。建国后,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代替。50、60年代,移风易俗,婚事简办。70年代开始,婚事渐趋侈靡。80年代,婚事大操大办之风比较盛行,也有采取旅游结婚和集体婚礼形式的。
旧时,农村还有童婚、纳妾、换亲、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
人生寿庆一般从50岁开始,10年一次,但须提前一年祝寿,谓之“做九不做十”。届时,亲友多登门祝贺,送赠面条、猪肉、喜轴、寿烛等礼品。生日这天,一般要设宴祝寿,邀请亲朋来家作客,幼辈要向老人拜寿。旧时,农村还有为已亡父母、祖父母祝寿的,俗称“贺阴寿”。
旧时,人到五六十岁,开始为自己准备“前程”(后事),备置棺材,请风水先生选取“风水宝地”,作为葬身之所。老人病危,儿孙临床听取遗嘱,并频频呼唤,以示送终。并即时撤除床帐,拿掉枕头,给死者抹身,更换白色内衣,盖上白被单,用黄表纸覆面。富贵人家的入殓仪式十分讲究,先用丝棉裹扎尸体,剪开面部(俗称“开面”),再将“寿衣”层层套就,衣裤数量有“上九下七”(即上穿9件,下着7条)、“上五下三”之分。穿前将“寿衣”给儿孙披一披,名为“焐衣衫”,再给死者穿上。入棺后,家属给死者敬酒,给死者嘴里放上一枚铜钱,名曰“含口钱”。出殡多由8人抬棺。棺上披大红毡,缚一只公鸡,子孙扶柩而行。富有人家,还请和尚、道士做斋事,以“超度亡灵”。还有“做七”,“百日”、“忌日”(周年)等祭奠活动。建国后,丧葬风俗有所改变,迷信活动大大减少。1975年5月,屯溪建立火葬场,城镇居民逐步推行火葬,丧礼多以开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形式代替,亲属佩黑纱、朋友送花圈以致哀思。
2.岁时纪事
除夕·春节旧时民间统称“过年”,一般从“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开始,家家户户扫除,吃“腊八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是夜,各家烧香点烛,拜送“灶神”上天呈善事。同日,张挂祖宗画像,迎祖过年。农历除夕“三十晚”,各家张贴春联,接“灶神”下界保平安。全家团聚“吃年饭”,然后守岁至夜12点,鸣放爆竹迎接新年。正月初一为春节,清早,全家老小依长幼次序先向祖宗画像“拜年”,接着吃“利市茶”、“长寿面”,男子出行拜谒宗祠。当天,人们见面互祝吉利,恭贺新年。初二,开始互相上门拜年,走亲访友。十五为元霄节,家家吃汤圆(元霄),晚间举行灯会,开展民间游艺活动。到正月十八日,“过年”基本结束。建国后,拜祖敬神和拜谒宗祠等习俗逐步消失。1978年后,春节期间城乡广泛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慰问烈军属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活动。
清明节是日,家家扫墓祭祀已故亲人,并在坟头插上纸钱,同时做清明粿互相馈赠。建国后,机关、学校、团体多在这一天组织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烈士。
立夏节这天,民间喜吃梅馈粿、竹叶粿,俗称“立夏粿”,也有吃小竹笋炒面的。人们还喜欢在这一天称一称体重,看过了夏季是否瘦了,但忌讳100斤。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旧俗家家屋檐悬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以示“避邪”,跳钟馗以驱恶,还举行划龙舟比赛。孩子们挂起银链锁,带上银项圈,佩带“端午锦”(小老虎、小布猴等形状的彩色香囊),并用雄黄酒在额头画个“王”字,以驱瘟、解毒、防病。农村还有吃裹粽的习惯。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有称“鬼节”。旧时家家准备酒食,烧香点烛,焚化纸钱,祭奠祖先。这天,还有“城隍老爷出巡”、“跳无常”(绩溪)、“放水灯”(休宁)、演目连戏(祁门)等旧俗。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夜,全家聚宴,然后备水果、月饼于庭院赏月。孩子可到庄稼地里自由采摘瓜果,俗称“摸秋”。有些地方扎稻草龙,周身插香,挥舞一番后,掷入河中,以祈丰年。建国后,保持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的习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也称重九节。旧时文入学土登高,饮茱萸酒,吟歌赋诗,以赏秋景。建国后,有些学校开展远游登高活动,进行爱国爱乡教育。近年,有的地方组织离退休老干部登山游览,观赏秋景,抒发情怀。
冬至节系阴节,旧时多于这天备酒祭奠祖先,上坟挂标压土,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建国后,家祭活动逐渐减少。
3.衣食起居
服饰明代以前,徽州以自织苎布为衣,多为黑、白、蓝三色,衣制长期不变。宋代,深山百姓还有以纸为衣的。清代,男着大襟长衫或对襟短衫,女穿大襟中长褂,男女均穿大腰无袋筒裤。女装式样稍有不同,休宁、歙县近浙江,祁门、黟县近江西,绩溪、旌德、太平近宣州,石台近安庆。百姓习尚俭朴,富商偏于奢侈。
民国后期,城镇富家男子始穿衬衣、西裤和中山装,女子时兴旗袍和短裙。建国后,长衫逐渐消失,衬衣、西裤和中山装流行。乡村年长者仍习惯男着对襟短褂,女穿右开襟衫褂。“文化大革命”中,青年男女穿绿军装风行一时。80年代,衣着渐趋多样化。
饮食徽州人主食大米,喜籼不喜粳。山居农户多以小麦、玉米为食,辅以大米、山芋。以豇豆、毛豆、茄子、扁豆、丝瓜、南瓜、苋菜、韭菜、白菜、莴苣、芥菜等为家常小菜。腊月家家杀猪,腌制火腿,春上户户晒咸肉。春茶季节,咸肉烧春笋为农家之美味。臭鳜鱼、鸭子臭(臭豆腐),毛豆腐是人们喜食的风味菜。过年时,农家喜欢将米粉用木模做成各种动物,花卉形状的米粿,用水浸在缸里,随吃随取,烤、炒、煮均可。同时家家做冻米糖、芝麻糖、炒米糕、猫耳朵(油酥面点)、豆粉饴糖、麻酥糖等,作为节日自食和馈赠亲友的糕点。屯溪和休宁部分地方,习惯春节吃粽子。
徽州人习惯饮绿茶,来客敬上一杯茶。夏天喜饮绿豆汤,有的地方喜食凉粉、观音豆腐以防暑。糯米制成的“酒酿”,粮食制成的低度酒也为人们所喜爱。近年,冰棒、雪糕、汽水、啤酒等,已为城乡人们所乐饮。
居住建国前,城乡住宅多是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高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透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封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些大的家族,随着子孙繁衍,房子就一进一进的套建,往往形成“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槛窗”的、豪门深宅。一般是一个支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为防瘴疠之气,人们把楼上作为日常主要棲息之处,保留土著越人“巢居”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轩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建国后,城乡逐步推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不设天井,增开窗户,屋内宽敞明亮。1980年后,县市所在地开始建造居民新村,每户有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三室一厅等,并配有厨房和卫生间。
屯溪沙洲新村

礼节徽州民风淳朴,民间交往热情好客,注重礼仪。古时礼节有长幼尊卑之分,尊上要行跪拜礼,坐不争上,食不争多,行不争先,称为“三不”礼节。与人交谈,书信往来,对人尊呼,对己谦称。见面互行拱手礼,互致问候。给客人端茶、送饭,用双手捧碗。登门作客或探望病人,一般都要赠送糕点食品。建国后,人们抛弃了旧时礼节中的封建糟粕,不再行跪拜礼。家中来客则敬茶、敬烟,请坐问好,或留下吃饭。敬老爱幼、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新风逐渐形成。
徽州方言示意图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