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体育
1.机构设施
民国时期,徽州无专门体育机构。遇有重大体育活动,临时组建竞赛委员会和运动队。1949~1955年,专署文教科配备专职体育干部。1956年,各县市相继建立体育运动委员会。1978年以后,地区、县市体育机构进一步健全,干部、教练员、裁判员队伍不断扩大。1984年3月,成立徽州地区老年人体育协会。1985年11月,成立徽州地区钓鱼协会。
徽州最早的公共体育设施,是休宁县公共体育场,建于民国21年(1932)。民国28年,屯溪建立公共体育场。30~40年代,各类学校相继建立体育场或体操场。建国后,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不断增加。至1987年,全区建有400米跑道的田径场5处,分属地区体委、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屯溪市第一中学、歙县桂林中学、歙县第二中学。多数县体委和中学都建有灯光球场和200米跑道的田径场。1979年,绩溪县建成50米×21米的游泳池。1982年,屯溪市建成990平方米的水磨石旱冰场。1985年,休宁县和黄山市各兴建成一座能容纳2500人的体育馆,馆内可开展篮球、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武术等多项体育活动。
休宁县体育馆

附:徽州地区国家级和一级裁判员名单

2.学校体育
徽州学校体育起于清末。当时各学堂的体育课为提倡“尚武”而设。教学内容有团体操、队形操、哑铃、举重和持棍操。
民国时期,体育教学增设田径和球类项目。20年代开始,各高等小学普遍组建“童子军”,进行“智、仁、勇”军事体育训练。
建国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加强体育教学。1949年底,全区中、小学均配有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体育课被列为必修课。1951年起,各校普遍推行广播体操。1956年,中学普遍实施《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58年停止。1974年,试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3~1985年,全区达到《锻炼标准》的中、小学生有15787人。1979年9月,休宁县海阳第二小学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曾派代表参加全国第四届运动会。1983年,休宁中学郭志业、祁门中学张接兆、歙县桂林中学余长远被授予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称号。1986年省教委,体委在蚌埠市联合召开全省学校体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石台县横渡小学,旌德县白地小学被评为1985~1986年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先进学校。
1981年开始,陆续在有关学校重点发展强项传统体育。到1985年,全区有以下学校承担了省分布的传统体育项目:休宁县海阳第二小学(乒乓球)、歙县桂林中学(田径)、休宁县休宁中学(田径)、旌德县白地中学(田径)、绩溪县华阳第二小学(游泳),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乒乓球)、屯溪市第三小学(乒乓球)、屯溪市第一中学(田径)、歙县城关第一小学(田径)、屯溪市隆阜中学(田径)、祁门县祁山小学(乒乓球)。承担地区分布传统项目的学校有:黟县碧阳小学(乒乓球),休宁县万安初级中学(田径)、石台县石台中学(田径)、屯溪市第四中学(武术)、屯溪市第一中学(排球)、徽州师范学校(排球)、休宁县休宁中学(手球)、歙县中学(篮球),屯溪市第五中学(航模)。
1983年,在屯溪建立徽州地区业余体育学校,配备专职教练员,采取住宿、吃饭、训练三集中形式进行教学、训练。
3.群众体育
徽州古代民间体育主要是习武强身。据《国术概论》载,南朝程灵洗发扬韩拱月拳术十五势,为太极拳原始。隋末汪华9岁开始习拳练武,尤以飞镖为著。唐代歙县人许宣平自幼苦练跑步和竞走,行如奔马,有太极拳三十七势传世。宋代歙人汪节以“力举千斤”闻名。明代休宁人程宗猷在刀、枪、棍、弩等方面都有所造诣,并提出攻防技术与套路演练并重的发展武术主张。明未祁门人许文玠是射箭能手。清代歙人程兰如和太平谭之化是有名的围棋国手。此外,民间体育还大量表现在舞龙、舞狮、高跷、划龙舟、跳菩萨等神会庙会活动中。劳动人民喜爱在闲时以玩石锁、举石担、拔河、顶杠子、扳手劲、摔交等活动锻炼身体。
民国时期,除崇尚武术外,田径、球类和游泳等体育项目相继开展。徽州运动员稽家钰先后于民国15年(1926年)和民国18年作为安徽省运动员代表,赴南昌和杭州参加全国武术比赛,于民国22年和24年作为省运动员代表,赴南京和上海参加全国第五届、第六届运动会的篮球和田径比赛。
建国后,群众体育广泛开展。1951年以后,各机关、厂矿大力推行广播体操、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多数机关、厂矿建有篮球场。农村公社(乡)建有文体活动室和篮球场。1975年,歙县篁墩公社建立50米×21米游泳池和灯光球场。每逢重大节日,一些城乡还分别举办篮球、乒乓球、拔河、长跑、举重和棋类等体育比赛,相继出现一批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地处山区的黟县碧山公社,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球类、游泳、太极拳、棋类等体育活动,6个行政村建有简易灯光篮球场8处。1975年9月,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基层单位称号。屯溪塑料厂和祁门茶厂于1982年、1985年先后被国家体委和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986年,歙县篁墩乡,祁门县平里乡被省命名为体育先进乡。
80年代起,老年人体育活动逐步展开。1984年11月27日,休宁县老年运动员胡瑞清在美国圣地亚哥第17届世界老年人长跑比赛会上,获马拉松55~69岁年龄组第9名(该年龄组有25个国家87人参赛)。1984年底和1985年11月,地区老年体协和地区老龄委员会、地委老干局、地区工会、地区体委先后举办两届老年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有长跑、乒乓球、棋类等,每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在百人以上。1985年,黟县余雷(男,108岁)被授予全国健康老人称号,获全国健康老人证书。1986年,祁门县郑郁予(男,87岁)、绩溪县汪细花(女,97岁)和苏起兰(男,93岁)被省评为健康老人。1986年11月,安徽省在潜山县举行第五届老年人长跑比赛,徽州地区队的邵培和获男子甲组5000米第1名,陈跃武获男子乙组5000米第1名,程金奎获男子甲组5000米第3名,徐秀婉获女子甲组5000米第3名。
4.体育竞赛
民国31年(1942),皖南行署在屯溪新安江举办皖南地区游泳比赛,参赛的运动员有100余人,项目为100米、200米蝶泳,100、200米仰泳,100米、200米蛙泳,100米、200米、400米自由泳。民国33年5月4~8日,国民党第二十三集团军和国民党中宣部东南办事处在屯溪联合举办皖南运动会,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等,参加比赛的有驻军、社会人士和学校学生。南京安徽中学徽州分校女教师陈梅以1.22米破当时安徽省女子跳高纪录。复旦附属中学学生汪本涛获男子100米,200米、400米赛跑三个第1名。民国36年5月16日,第七行政督察区运动会在屯溪公共体育场举行。运动会结束,选定20名运动员组成第七区田径代表队参加省运动会(后未举行)。
建国后,每年都举行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单项体育比赛。综合性体育竞赛为全区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射击、棋类等。第一届地区运动会于1973年10月~1974年3月在屯溪举行。获得田径团体总分前3名的是屯溪镇、歙县、休宁县代表队;屯溪镇代表队获女子篮球冠军;太平县、屯溪镇代表队获男、女排球冠军。第二届地区运动会于1978年11月~1979年3月在屯溪举行。获得田径成年组和少年组团体总分前3名的是屯溪市、歙县、休宁县代表队;歙县、屯溪市分别获男子,女子篮球冠军。第三届地区运动会于1982年4~10月在屯溪举行。获田径团体总分前3名的成年男子组是屯溪市、歙县、祁门县代表队;成年女子组是休宁县、歙县、祁门县代表队;少年男子组是歙县、屯溪市、休宁县代表队,少年女子组是歙县、屯溪市、祁门县代表队。歙县代表队获男子篮球冠军。休宁县代表队分别获乒乓球成年男子组、成年女子组和少年男子组冠军。祁门县代表队获乒乓球少年女子组冠军。歙县代表队获围棋团体总分第1名。绩溪县代表队获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团体总分第1名。第四届地区运动会于1986年4~10月在屯溪举行。田径团体成年组前3名为屯溪市、歙县、休宁县代表队;少年男子组前3名为屯溪市、休宁县、旌德县代表队,少年女子组前3名为屯溪市、歙县、绩溪县代表队。休宁县和祁门县分别获乒乓球少年男子组和少年女子组团体冠军。屯溪市和祁门县分别获儿童男子组和儿童女子组冠军。屯溪市、绩溪县、祁门县分别获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团体冠军。歙县茶厂代表队获男子篮球冠军。
1953年2月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在合肥举行。运动会分男子组、女子组和男、女公开组比赛。徽州地区男子组张接兆获三级跳远第1名,撑竿跳高第2名,110米高栏第2名,铁饼第3名;稽家钰获标枪第1名。女子组曹怡龄获100米第1名;杨潭光获80米低栏第1名。1974年省第三届运动会在合肥举行,徽州地区组队参加田径、游泳、乒乓球、篮球、排球、手球项目的比赛。游泳获团体总分第1名,乒乓球女队获得团体第1名,手球男子队获得第2名,田径获得团体总分第3名,排球女子队获得第5名。个人单项主要名次如表:

1979年安徽省第四届运动会在合肥举行。徽州地区组队参加游泳、排球、田径、武术、篮球、棋类、乒乓球、手球、射击项目的比赛。乒乓球女队获团体第2名,男队获团体第3名;游泳少年组获团体第3名,成年组获团体第4名;武术获团体总分第3名;围棋获团体第4名;田径成年组获团体第6名,手球男队获第6名。个人单项主要名次如表:

1982年省第五届运动会在合肥举行。徽州地区组队参加田径、游泳、乒乓球、棋类和射击项目的比赛。游泳儿童组获团体第2名,少年组获团体第3名;中国象棋获团体第3名,国际象棋获团体第4名;田径成年男子组获团体第3名,成年女子组获团体第6名;乒乓球成年男子组获团体第4名,成年女子组获团体第4名,少年男子组获团体第6名;排球女子队获第5名;手球男子队获第6名,女子队获第6名。个人单项主要名次如表:


1986年省第六届运动会在蚌埠举行,徽州地区组队参加田径、游泳、乒乓球、手球、篮球、射击、武术、棋类、航模等项目的比赛。游泳男子组获团体第4名,女子组获团体第6名;乒乓球成年女子组获团体第6名;田径成年组获团体第4名,少年组获团体第7名,国际象棋获团体第6名。个人单项主要名次如表:

徽州地区组队参加省级其他单项比赛获得的名次有:1976年在贵池举行全省少年乒乓球赛,女子队获第1名,男子队获第2名。1978年7月在阜阳举行全省乒乓球赛,获少年女子团体第1名,姚桂英获女子单打第1名。1983年在蚌埠举行全省业余体校武术比赛,获团体第3名,汪咏祥获刀术、拳术第1名,枪术第2名,全能总分第2名;汪辉获棍术第1名。1984年夏在蚌埠举行全省少年运动会乒乓球赛,吴勇获少年男子单打第1名。1985年8月在安庆举行全省棋类比赛,钱逸康获成年男子组中国象棋第1名。1984年7月在合肥举行全省第一届伤残人运动会,胡周东一人夺得游泳金牌4块,杜坚璞获男截肢A9级跳远金牌1块,王远胜获男截肢A2级跳远金牌1块。1985年在休宁县举行全省少年乒乓球比赛,分获少年男子、女子团体第2名。1985年8月在淮南市举行全省第一届工人运动会,王宗林获田径800米第1名,吴学军获男子乒乓球单打第1名,吴学军、刘冬九获男子双打第1名,武术获团体第3名,夺得金牌2块,银牌4块,铜牌5块。1986年3月在铜陵市举行安徽省中国象棋冠军赛和围棋段位赛,钱逸康获中国象棋冠军,郑国庆、邵庆同被定为围棋二段,吴举红被定为围棋初段。
徽州地区运动员代表省队参加国家体育竞赛的有: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运动会,韦正友(田径)、王元祝(手球)、陈观祥(手球)、张美嫒(射击)、黄一鸥(摩托)、程韵华(乒乓球)、胡名丽(体操)、李世杰(田径)代表省队参赛。张美媛获小口径步枪立姿冠军。1962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第二届运动会分区赛,徽州地区田径运动员程明昭获1万米冠军。19G5年9月,在北京举行全国第二届运动会,汪礼教(乒乓球)、程韵华(乒乓球)、周瑞芝(游泳)代表省队参赛。1975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三届运动会,汪兆银(举重)、沙建中(游泳)、冯进仙(女,游泳)、茹军(游泳)、朱国春(游泳)、李建祥(田径)、高翠红(体操)、李智勇(自行车)、赵林(击剑)代表省队参赛。茹军获全国少年组100米蛙泳第1名。1979年9月布北京举行全国第四届运动会,茹军(游泳)、方嫩顺(田径)、王兆银(举重)、汪承祖、陈忠华(马拉松)代表省队参赛。1982年在石家庄举行全国武术比赛,汪涌强代表省队参赛,获刀术第5名。1984年在石家庄举行全国业余体校武术比赛,戴煌代表省队参赛,获3等奖。1985年在合肥市举行全国第一届伤残人运动会,胡周东代表省队参赛,获游泳金牌1块。
徽州地区运动员参加国际体育活动的有:1978年8月17日至9月8日,武术运动员程伟(屯溪)随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秘鲁、智利。1982年1月,田径运动员方嫩顺(歙县)参加香港国际马拉松赛并获季军。1983年,方嫩顺随中国田径队赴美国和日本,参加国际马拉松赛。1984年,胡瑞清(休宁)随中国安徽老年人长跑队赴美国比赛,获2万米第9名。1985年1月,手球运动员黄平、高恒勤(均屯溪)随中国青年手球队赴意大利,参加世界青年手球赛。1986年9月,黄平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南朝鲜,参加第十届亚洲运动会,中国男子手球队获得银牌。
由徽州地区承办的全国全省性体育活动有:1979年4月,省第四届运动会乒乓球赛在休宁县举行。1980年5月,全国围棋赛在屯溪市举行。1981年9月,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在屯溪市举行,日本全国无线电测向参观团和我国优秀选手作了表演赛。1981年,全省少年乒乓球赛在休宁县举行。1982年7月,全省业余体育学校游泳赛在绩溪县举行,1982年7月,全国大学生乒乓球分区赛在休宁县举行。1982年8月,安徽省第五届运动会少年乒乓球赛在休宁县举行。1984年8月,安徽省业余体育学校游泳赛、全国业余体育学校游泳分区赛同时在绩溪县举行。1985年5月,全国马拉松“黄山杯”邀请赛在屯溪市举行。1986年7月,安徽省第六届运动会成年女子篮球预赛在休宁县举行。1987年10月14~16日,全国第五届“力士杯”健美锦标赛在屯溪市举行。
徽州地区田径、游泳部分最高纪录




(二)卫生
1.新安医学
徽州古称“新安”,作为徽州府六县区域性之新安医学,肇自北宋,盛于明清。从宋代至清末涌现著名医家543人,撰、辑医籍460多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
北宋歙人张扩从湖北蕲水庞安时学医,后又从师四川王朴,医学颇有造诣。侄孙张杲继承家学,潜心医学50多年,博采宋以前古代医书医案,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撰就《医说》10卷。该书记叙三皇到唐代110多位名医的临床经验,为我国现存最早载有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的书籍,也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新安医学著作,还是最早流传朝鲜、日本的新安医学著作。此后,婺源人王炎又撰《伤寒论》,并先后涌现歙县黄孝通、休宁吴源,婺源马苟仲等名医13人,标志着新安医学的兴起。
元代,新安医学有发展,涌现名医18人,撰医籍13部。休宁徐道聪精于幼科,其子杜真擅长内科,撰《杜真方书》行世。歙县鲍同仁精研针灸,撰有《通玄指要》等。婺源王国瑞亦精针木,撰《扁鹊神应针灸五龙经》1卷行世。
明代,新安医学进入兴盛时期,名医迭出,医籍丰富。这期间涌现名医190人,撰医籍133部。祁门汪机毕生研究医学,撰《石山医案》3卷,学宗朱丹溪之医理,临床不拘一格,精于望诊、切脉。歙县江罐辑《名医类案》12卷,搜集上自扁鹊、仓公、华佗,下迄元明诸名医验效医案,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第一部汇集历代名医医案之专著。祁门徐春甫撰《古今医统大全》100卷,包括《内经》要旨、历代医家传略、各家医论、脉法、运气、经络、针灸、本草、养生、历代医案、验方等,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大型医学全书。休宁孙一奎撰《亦水玄珠》30卷,引录历代文献273种,以明证和论治有条理而见长,深为后世医家推重。歙县方有执撰《伤寒论条辨》8卷,首倡错简说,开《伤寒论》流派之先河。歙县吴昆撰《医方考》6卷,选历代常用方剂700多首,阐述各方的组成、方义、功用、适应症等,是一部深受医家欢迎的方剂学著作。
清代,涌现程敬通、程应旄、郑重光、程云来、汪昂、吴谦、程国彭、郑梅涧、程杏轩、汪绂、许豫和等名医301人,撰写医著275部,在医学理论、临床医学和药物学等方面多有建树,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徽州素有“东南邹鲁”之誉,名儒宿学多兼通医术药理,并有医著传世。不少儒生仕途不遇,或设帐训蒙,或商贾于外,更多则抱“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愿,存“活人济世”之心,以医为业。加上徽州刻书业发达,徽商足迹遍全国,为医籍传世提供了有利条件。
民国初期,西方医学传入徽州,由于诊疗手段优于中医,加之当时政府不够重视中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医学的发展。
建国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祖国传统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吸收中医人员进入医院,提倡中西医结合,引用一些现代仪器和方法于中医诊疗手段,提高中医药人员的社会、政治地位。70年代后期,歙县、祁门县先后建立研究小组,着手发掘整理新安医学文献。歙县新安医学史研究小组初步整理了13部医籍,列出名医275人,并编写了《新安名医著作书目》。1978年以后,各县市相继新建扩建中医院或中医门诊部,同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新安医学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1984年初,地区建立“徽州中医研究所”(1985年9月改名“徽州新安医学研究所”)。1985年10月,省卫生厅决定在徽州筹建“安徽省新安医学研究会”,同年12月,在屯溪召开了成立大会,省内外中医专家110人参加会议,收到论文63篇,展览新安医家孤本、珍本医籍200多部。会议推选69人组成第一届理事会,确定5年内研究重点为发掘、搜集新安医学文献,点校出版新安医籍,整理编写新安医学资料和验证推广新安医家学说及验方。从1986年起,按类编纂《新安医籍丛刊》,由省科技出版社陆续出版。
2.医疗机构
徽州中医历来取医寓、坐堂、设摊、串户等方式行医,没有正式的医疗机构。民国3年(1914),黟人汪寿椿在家乡官麓泉水村创办第一所西医医院——汉美医院。30~40年代,先后在境内设立的医疗机构有,圣母圣心医院(1930、屯溪)、皖南红军总医院(1934、石埭县)、新四军后方医院(1938、太平县)、屯溪市民医院(1938)、省立屯溪医院(1942)、黟县卫生院(1938)、歙县卫生院(1940年建立,1947年更名徽州医院)、祁门县卫生院(1940)、绩溪县卫生院(1940)、旌德县卫生院(1940)、太平县卫生院(1940)、石埭县卫生院(1940)和休宁县卫生院(1941)等。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接管各县医院9所,当时有卫生技术人员280人。50年代起,在区、乡逐步建立卫生院、所。1987年,全区有医疗机构370所,卫生技术人员4220人,分别比建国初期增加41倍和15倍,平均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2.35人,病床1.89张。
1987年医疗机构情况

综合医院全区有综合医院10所。1987年,建筑面积达7.4万平方米;有职工22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69人;实际开放病床1673张。
1987年综合医院基本情况

中医医院全区有中医医院7所,中医门诊部2所。
屯溪市中医医院。建于1959年,占地2949平方米,建筑面积4794平方米。有职工10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9人。内设7个中医临床科室、5个西医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开展的中医医疗项目主要有:体针及穴位敷贴疗法,伤骨科自制散剂、膏药治疗脊柱及踝关节内骨折,推拿科以各派手法治疗多种内外科疾病,以结扎、硬化注射等疗法治疗内外痔等。
歙县中医医院。1985年1月建成开诊。占地14674平方米,建筑面积4236平方米。有职工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5人。内设8个中医临床科室,4个西医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开展的医疗项目主要有:中医疗法治疗哮喘、鼓胀、黄疸、胁痛、胸痹、流注、骨槽风、崩漏、乳痈、不孕症、慢性乳蛾、急喉风、慢性咽炎、闭合性、开放性骨折脱臼整复等。同时从事医史文献整理点校。
休宁县中医医院。建于1979年11月,占地1958平方米,建筑面积1658平方米。有职工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人。内设6个临床科室、4个医技科室和3个职能科室,开展的医疗项目主要有:以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各种骨折和脱位,枯痔疔为主治疗内痔,挂线治疗肚瘘等。
旌德县中医医院。建于1980年,占地2922平方米,建筑面积1496平方米。有职工4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人,内设3个临床科室和5个医技科室。
黄山市中医医院。建于1982年12月,占地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2平方米。有职工2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人。内设内科、针灸科、骨伤科、皮肤科、妇科、喉科、儿科等。
石台县中医医院。建于1986年,建筑面积670平方米。有卫生技术人员26人,内设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针灸科、痔瘘科、妇产科等。
祁门县中医医院。建于1986年8月,占地1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职工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人。设有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痔瘘科等。
绩溪县中医门诊部和黟县中医门诊部。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设立开诊。
专科医院全区有专科医院5所。
徽州地区精神病医院。1980年11月建成开诊,占地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有职工10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8人。内设9个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编制病床200张,开放150张。
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所。前身为建于1950年的华东区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占地8082平方米,建筑面积5561平方米。有职工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9人。内设8个临床、医技科室和4个职能科室,编制病床80张,开放40张。
祁门县蛇伤研究所。建于1965年,占地5127平方米,建筑面积2685平方米。下设医院,蛇毒研究室和制药厂,医治蛇伤和进行蛇伤科学研究。有职工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人。编制病床20张,开放17张。
歙县石槽坞麻疯病医院建于1958年,有职工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人。临床以皮肤科为主,设有检验室和药剂室。编制病床20张,常年住院病人15人左右。
屯溪市牙科医院前身为建于1956年的屯溪牙病防治所,1987年2月改名屯溪市牙科医院。有职工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人。年门诊诊视3万人次左右。
基层医院为适应农村医疗卫生的需求,从1952年开始,坚持自愿合作原则,把社会上的闲散医务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中西医联合诊所。1956年,全区有联合诊所95所,为农民问病治病,承担防疫、保健工作,缓和了医疗需求。当年开始有组织、有领导、分期分批地将联合诊所改为区、乡卫生院。到1987年底止,全区有区、乡卫生院224所,设病床1275张,70%的卫生院能开展一般外科腹部手术治疗。
3.医疗制度
公费、劳保医疗1949~1952年上半年,党政机关实行包干制的工作人员,享受医药供给,按每人每月6斤大米拨给医药费,统一使用。1952年7月开始,党政机关和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发放《公费医疗就诊证》,持证到指定医院就诊,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结算。同年,厂矿、企业单位实行劳保医疗制度。职工患病在企业医疗所、或特约医院免费诊治,职工直系亲属免费一半,经费由厂矿企业负担。1984年开始,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医药费包干到人办法,每人每月2.50元,超支部分个人付70%,报销30%;节余部分70%给个人。工龄长的适当放宽标准和比例。1985年,大多数厂矿企业也实行医药费包干到人办法,按工龄长短确定包干标准和超支自付比例,女工25年工龄以上,男工30年工龄以上和离退休工人医药费实报实销。
农村合作医疗始于1969年,次年普遍推行。1976年8月统计,全区91%的大队办起合作医疗,有乡村“亦脚医生”3486人,平均每个大队2.5人。医疗费用由集体和农民共同负担。乡村“赤脚医生”亦农亦医,误工补贴。1983年后合作医疗逐步解体,乡村医生经考试考核合格,允许个体开业。1987年,农村有211名个体医生开诊,其中西医161人,中医50人。
4.血吸虫病防治
血吸虫病在区内流行至少有300年的历史。明清时代,在徽州名医孙一奎、程敬通等的医案和康熙《石埭县志》中,均有类似血吸虫病症状的记载。民国25年(1936),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寄生虫学系派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队任言永到绩溪、歙县调查,发现钉螺和病人。以后,相继在休宁、屯溪等地发现钉螺。建国前,在绵延300多公里的疫区内,不少地方几乎是毁村绝户,十室九空。歙县的牌头、新馆,原来是“千灶万丁”的大村庄,“牌头到新馆,下雨不撑伞”,由于血吸虫病的长期肆虐,1949年初只剩下75户、191人,其中当地人12户、42人。1953年对189人作粪检,患病100人,晚期病人占84%。全村60%以上耕地抛荒。
受血吸虫病危害的绩溪县下洪川无人村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0年11月,华东区在歙县西干成立“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1953年冬迁屯溪隆阜,今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所),从上海等地调来一批知名学者和技术人员,深入流行区普查、考察和研究。考察的情况表明,建国初期全区有42%的乡和30%的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有70多万人直接受其威胁。
1951年春,皖南血防所在歙县连瑞里村建立防治试点实验区,开展水田改旱地灭螺试验。1952年,血防所在歙县郑村和桂林成立两个中心血防组。其后,绩溪、休宁、屯溪、石台、太平等县市相继建立血防站、组、全面开展血吸虫病查治工作。1955年,血防所在歙县吴山铺建立试验农场,开垦有螺区荒田2000多亩,继续进行水改旱灭螺试验。当年7月专区成立血吸虫病人突击治疗指挥部,组织治疗大队,在全区开展突击治疗。1956年1月,大范围的水改旱灭螺试验在歙县展开,徽城、桂林、富堨、郑村4个乡(镇)水改旱3.45万亩,年底调查,钉螺死亡率达到60%~94.7%。1957年,水改旱灭螺试验扩展到绩溪、休宁、祁门、黟、太平等县。1958年春调查,血吸虫病仍在全区59个乡镇、169个农业社流行,分别占其总数的33%和16%。38.42万人仍然受其危害,占总人口的36%。有螺面积2696万平方米,粪检呈阳性3.44万人。
1958年秋“大跃进”,血防工作急于求成,一些地方虚报“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导致1959~1962年防治工作停顿,螺情、病情大面积回升。1962年,全区急性感染503人,为建国以来最高纪录。1965年,全区有螺面积上升到3410万平方米。当年冬,屯溪、绩溪、歙、休宁等县市组织声势浩大的灭螺歼灭战,灭螺190万平方米。“文化大革命”初期,一度血防机构被撤,人员下放,血防工作被迫停顿。60年代末,全区病情、螺情和重点流行区居民感染率再度回升。
1970年,地、县、市委和政府纠正不抓血防的错误,将血防工作列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统一安排,综合治理。经过几个冬春努力,到1975年,基本控制螺情、病情的发展,全区有螺面积下降到300.81万平方米。1978年,经省考核,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当年8月,地委召开大会,宣布徽州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6年,经省考核,黟县、旌德县、屯溪市和黄山市,转入监测阶段。全区有螺面积和粪检阳性人数,分别由1958年的2696万平方米和3.44万人,下降到124万平方米和209人。
1958~1975年血吸虫病防治情况表

5.卫生保健
爱国卫生民国期间,政府号召机关团体不定期地开展大扫除,劝谕居民、农户清晨洒扫庭院,灭蚊蝇、除蚤虱、打老鼠,并定期进行检查。1951年,屯溪、歙、绩溪、旌德等县市先后制订《公共卫生管理暂行条例》,实行卫生值日制。1952年,地县市设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委会),领导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当年,全区整修下水道134651条,屯溪市区填平3个较大的积水塘,歙县修通全城下水道,休宁县城疏通两条水沟。1958年,歙县先后发动9次规模较大的卫生突击运动,清除垃圾320万吨,疏通沟渠82.8万米,堵塞鼠洞175万个,修建改造厕所22万个、畜栏26.4万个,改良水并303口。1959年,休宁县、屯溪市开展以除“八害”(麻雀、苍蝇、蚊子、老鼠、蟑螂、钉螺、跳蚤、臭虫)、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成绩显著,被评为专区和省卫生先进单位,并获国务院和中央爱卫会嘉奖。
60年代初,倡导重大节日开展卫生突击活动,“文化大革命”初期一度中断,1971年恢复。1978年,地县市恢复健全爱卫会。当年,全区改井2037口,改厕2313个,改猪圈20544个,改灶39188个,建沼气池104座。1983年,在县(市)城推行门前“三包”(卫生、绿化、秩序)卫生责任制。1983~1984年,全区先后4次开展灭鼠突击活动,灭鼠400多万只。1986年,确定每年3月和11月为灭鼠突击月,当年3月灭鼠350万只。1987年,经地区爱卫会考核,屯溪市达到基本无鼠害城市标准。
疫病防治徽州地区先后发现传染病19种:霍乱、天花、白喉、回归热、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腥红热、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出血热、狂犬病。建国以来,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行预防接种,实施计划免疫,各种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除霍乱、天花已基本消灭外,其他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
疟疾。为徽州普遍流行疾病之一,主要分布在水稻区。60年代初,曾在旌德、太平、宁国等县局部地区暴发流行。1974年,组织苏、鲁、豫、皖、鄂五省联防,历经10年,发病率由1974年的2455.71/10万下降到1984年的72.53/10万。屯溪市自1979年开始,休宁县,绩溪县和歙县自1981年起,发病率控制在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以下。1987年,全区发病率降至0.16/10万。
白喉。1964年发病率为10.82/10万,1982年和1984年未报告病例,1985~1987年无病例。
脊髓灰质炎。1982、1983年发病率为0.06/10万,1984~1987年未发现病人。
麻疹。自1966年麻疹减毒活疫苗问世以后,流行范围逐步缩小,到1987年发病率为16.91/10万,死亡率由10.04%降为1.4%。
钩端螺旋体病。1961年在太平县首次发现,以后蔓延扩散。1972~1973年全区流行,波及98个公社270个大队,歙县、休宁县尤重。年发病2560例,发病率143.24/10万,死亡率2.4/10万。80年代以来逐步得到控制,1980年发病166人,死亡10人;1984年发病84人,死亡1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1959、1963、1967年发生程度不同的流行,年发病率分别为50.3/10万、106.33/10万和339.9/10万。1967年后,表现为间隔10年一次大流行的周期性趋势。1987年发病率为8.47/10万。
出血热。1972年在太平县首发病例,80年代在全区呈散发状态。1985年,屯溪市、休宁县发动群众灭鼠,降低了鼠密度,发病率下降71.43%。1987年发病率继续下降。
狂犬病。1981年在休宁县首发病例,1982~1987年区内每年都有发现。1986年,地区卫生防疫站为443名被犬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和血清。1987年,又为475名被犬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
其他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还有头癣、麻风病、甲状腺肿、克汀病、丝虫病、钩虫病和肺吸虫病等。从1965年起,经过持续不断的防治,这些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休宁县,黟县和屯溪市于1982年,石台县、祁门县于1984年,歙县、旌德县、绩溪县和黄山市于1986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食品卫生监测民国时期,食品卫生列为防疫卫生内容之一,注重食品摊贩,饮食店和菜馆卫生。50年代,各县市城镇先后成立饮食服务行业卫生委员会,举办从业人员训练班,宣传卫生常识,讲求食品卫生;检查监督行业卫生,对基本符合卫生标准的单位发给卫生许可证。其后,许多饮食单位普遍实行“四防”(防尘、防蝇、防污染、防腐败)、“三消毒”(食具、用具、容具)、“二洗手”(工作前和便后洗手)和生熟食分刀分板等卫生制度。1973年,地区制订和颁发《食品、饮服行业卫生制度》。1979~1982年,地区组织调查有机氯农药对稻谷、猪肉、鸡蛋、茶叶等食品的污染情况。1983年,地县市设立食品卫生监督所和食品卫生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在全区检查474个饮食单位,对不卫生行为行政处罚134起,其中警告和限期改进52起,罚款30起、1830元,停业整顿31起,销毁和没收食品19起、63944斤,责令追回食品2起、150斤,吊销卫生许可证2家。同年,组织调查有机氯农药对鱼、虾、螺、泥鳅等水产品的污染情况。1984年,在屯溪、歙、旌德、绩溪、休宁、祁门等县市粮库、粮站采样化验,大米、面粉、黄豆、玉米、花生、菜油、麻油、茶油等未查出黄曲霉素。1985年上半年,对全区食品制造和饮食服务行业7778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的195人,及时调离食品行业,给合格者发了健康证。
妇幼保健建国前,农村妇女保健工作不受重视,妇女缺乏生理卫生知识,妇女生育大多采用老法接生,产妇、婴儿死亡率高,发病甚多。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1952年各县相继成立妇幼保健站和区乡接生站,逐步形成保健网络,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不断加强。
新法接生。1955年,全区50%的县乡推广了新法接生,新法接生率57.45%,其中城市达80~90%。60年代,各地大办区、公社妇产院。70年代,推广使用“出生卡”。80年代,对新法接生提出“卧式分娩,消毒断脐,保护会阴,不掏包衣”四项标准。1984年后,全区新法接生率持续在90%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在0.5‰以下。住院分娩率达到41.41%,产妇死亡率0.7‰。
妇女保健。建国初期,国家女职工即实行产假制度,保健干部深入农村进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保证妇幼安全。1956年,普遍推行妇女“四期”保护,农村集体生产中实行“三调三不调”,即经期调干(活)不调湿(活),孕期调轻(活)不调重(活),哺乳期调近(活)不调远(活)。厂矿建立月经卡,对孕产妇实行调剂工种、不上夜班、产后休假等制度。1980年,对晚育和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产妇实行产后休假一年的制度。1984年,全面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优生优育技术指导。50年代后期,开始查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961年,全区妇女患子宫脱垂的有17194人(含宁国县),当年治愈6492人。1977年,普遍开展子宫脱垂、尿瘘及宫颈癌等妇科病的查治。到1985年,全区实查25754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计划。
儿童保健。建国后,保健部门配合妇联等组织,在每年“六一”期间,为部分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免费治疗。50年代起,每年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注射牛痘、伤寒、霍乱等疫苗,60年代扩种卡介苗。至1984年止,全区为新生儿及婴儿接种卡介苗15.75万名。80年代初期,县市开设独生子女或儿童保健门诊,开展部分体弱儿童管理工作。至1986年,全区共完成儿童体检26.6万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