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献
1.徽州刻书
徽州刻书始于中唐。宋代,黟县汪纲为全国七大私人刻书家之一,刻有《越绝书》、《吴越春秋》、《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等。绍兴末,洪皓《松漠纪闻》在歙县开雕。咸淳四年(1268),绩溪汪梦斗刻其父汪晫所辑《曾子子思子全书》,黄绫装褙,黄罗夹被,进献尚书省。宋末,鲍宜翁更是广刻图书,“凡先民之言可为世劝者,则刻之以授四方之来者”。朱熹的著作亦屡在徽州刊刻。宋代,徽州官刻本有罗愿的《尔雅翼》、潘植子醇的《忘筌书》、李椿《中兴登科小录》、《姓类》等。《黄山图经》宋时曾先后四刻。徽刻图书流传至今的宋本,尚有吕谦《皇朝文鉴》、朱熹《诗集传》、王佖《朱子语录》,魏了翁《九经古义》和祝穆《方舆胜览》等。
元代,徽州刻书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官刻本有天德三年(1299)方回虚谷书院刻《筠溪牧替集七类》(李弥逊撰)、旌德授官刘安重刻《致堂读史管见》(胡宣撰)等。以刻书著名的书院有屏山书院、紫阳书院;以书院名而实为私家刻书的有郑玉师山书院、郑氏丛桂堂和汪仲鲁的商山书塾。家刻和官刻图书至今仍有见存。旌德县尹王祯首创木活字并排印《旌德县志》,为元代中国刻书史上一件大事。
明代徽州刻书盛极一时,万历年间达到鼎盛。私家刻书主要代表为吴、程、黄、汪四家。明初,汪文汇手校其祖父汪克宽《经义补逸》9卷,并摹克宽之像于编首,列为附录1卷。成化年间,程敏政撰《程氏贻范集》30卷,由婺源汪道全、休宁汪克正缮写,歙县仇村黄、仇两姓刻工刊刻。天顺四年(1460),休宁苏大刊其姑丈金德玹所集《新安文粹》15卷。嘉靖年间,陈嘉谟撰《本草蒙筌》12卷,并自刻刊印。官刻本较为著名的,有明正统二年(1507),休宁知县张九逵主持刊刻的《篁墩程先生文集》93卷。著名的坊刻有歙西鲍宁耕读书堂,于天顺年间所刻《天原发微》5卷,今存北京图书馆。歙县岩寺镇汪济川主一斋,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有《注解伤寒论》等。据周宏祖《古今书刊》载,明万历以前,徽州刻本有31种,占安徽刻书的1/3强。明正统至万历年间,歙县仇村黄氏一族刻本就有50余种。
明万历至崇祯年间,徽州刻书业跃踞全国之首。私家坊刻众多,刻铺比比皆是。著名的刻书家有吴勉学、吴琯、汪廷讷、胡正言等,所刻图书,印刷精美,校对精审,多为善本。吴勉学,字师古,歙县丰南人,世代业商,博学而喜藏书,刻书坊名师古斋。初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204卷,获利后乃搜古今典籍,并为梓行,刻书费用多达10万。吴琯,字仲虚,坊名西爽堂。刻有《古今逸史》丛书,收录42种稀见古籍,达182卷。汪廷讷,坊名环翠堂,所刻《人镜阳秋》22卷,按历史故实,每事一图,内容丰富多彩,图版刻印精美。胡正言,坊名十竹斋,所刻图书见于著录和有传本的多达30余种,经史子集俱备,以艺术类图书最著。所刻《十竹斋画谱》和《十竹斋笺谱》,采用“饾版”和“拱花”印刷技法,彩色套印更趋完美。明末徽州其他坊刻如表:

明万历以后,徽州著名的书院刻本有新安柳塘书院《新刻翰林评选注释程策会要》;官刻本有万历《齐云山志》、天启《歙志》;家刻本有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程冲斗《耕余剩技》等。
清初大兴文字狱,书禁甚严,私人坊刻骤降。康熙初年书禁稍缓,徽州坊刻虽未恢复到明时的繁荣,但在清代,徽州仍然是全国刻书中心之一,书院刻书有所发展,家刻兴旺,志书宗谱刻印发达。
书院刻书以紫阳书院为代表。康熙初年,刻有施润章诗集,其后刻有《程朱阙里志》(雍正本)、《御选唐末诗醇》(乾隆本)、《唐宋八大家精选层集读本》、《书经诠义》、《诗经诠义》、《乐经律品通解》、《乐府外集琴谱》(均光绪本)等。
家刻是清代徽州最为兴旺的一种刻书形式,其中突出的代表有歙县汪启淑的飞鸿堂、汪梧凤的不疎园,鲍康的观古阁。汪启淑,字慎仪,业盐于浙,侨寓钱塘,刊有自撰辑的各种图书12种,近300卷。汪梧凤,字在湘,自刻家集见存的有5种,100余卷。鲍康,字子年,道光间举人,官至夔州知府,晚年退隐臆园,专事著述,尤精钱币学。所刻《观古阁丛刻》10种,大部分为钱币学著作,卷帙浩繁,刻印精审,为我国钱币专业第一部丛书。
清代是徽州编纂刻印志书和宗谱最发达的时期,府志、县志、乡镇志、书院志、金石志,种类齐全,徽州有各种不同刻本的志书43种。刻印宗谱遍及县乡,一些大族之谱,不仅刻印工精,且卷帙浩大。乾隆十八年(1753)刊印的《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8卷,每卷长51公分,宽31.5公分,重约15公斤。
清代徽州坊刻以歙县张潮的诒清堂为代表。张潮,字山来,好学能文,广交游。刻有大型《昭代丛书》和《檀几丛书》,《昭代丛书》分甲、乙、丙三集,每集各50卷,共150卷,广为搜罗清初文人杂著,多为词赋、散文。另辑刊有小说《虞初新志》20卷,风行于世。其它较为有名的刻坊有:歙县阮溪的水香园、黄的亦政堂、汪近圣的鉴古斋,朱元镇的怀德堂、朱文翰的渐江得谖草堂、汪献圩的涵养书舍等。
还有一些不为求利而刻书的儒商,他们不惜重金,广搜精刻,雅好诗书,以求高名。其中歙县鲍廷博、鲍漱芳,祁门马曰琯具有代表性,鲍廷博,字以文,所刻《知不足斋丛书》30集,每集8册,共207种,781卷,是一部以精善著称的综合性丛书。鲍漱芳酷爱书画,毕生致力搜集唐宋元诸贤书法墨迹,经鉴定评跋,择其精者汇为《安素轩法帖》。费时30年,计刻印:唐8册、宋22册、元24册,共12卷,是一部内容宏富的丛帖。马曰琯生平酷爱典籍,有未见之书,必重价收购,并刊行于世。朱彝尊《经义考》300卷,全懒其力而刻成。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机器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传统刻书业急剧衰落,南京、苏州、杭州、广州等刻书中心的雕版刻印业相继淘汰。但徽州地僻山区,新的印刷技术一时难以传入,雕版刻书仍然盛行。尤其是同治年间以后,徽州的一些商人、学者,纷纷呼吁搜集、刻印因太平天国战争而散佚的先贤著述。于是光绪时期徽州刻书又出现了一个小高潮,涌现出绩溪世泽楼、抱吟馆,黟县李宗煝、宝文堂,藜照堂,休宁蓝田项氏,屯溪菇古堂、新安味经山房等刻铺和刻书家。其中李宗煝对访求刻印徽州先贤著述不遗余力,先后刻有罗愿、金声、汪宗沂、王有光、俞正燮、曹文植、吴定等人的著作,尤以所刻李英元辑校的《徐骑省集》最为精善。绩溪王子乾抱吟馆为了向近代小学堂提供新学教材,先后编辑刻印了《地学》、《矿学》、《力学》、《数学》、《珠算速成课本》等新式教材。直到民国时期,徽州仍有大量的刻版书籍,其中最迟的木刻本图书是1949年汪廷英编修的《社川汪氏宗谱》。
2.徽州藏书
徽州历代均有府、县儒学藏书,书院藏书和私人藏书,尤以私人藏书为著,誉满书林。
南唐时,休宁人查文徽好学,喜藏书,手写经史数百卷。宋代,徽州学风日炽,藏书大兴。歙人吴豫建延芬楼,藏书万卷;潘洋发在溪上建堂,藏古今异书,名之曰经畲,并自号经畲居士。休宁宋松年,家有紬云阁,致力于收藏唐代文献,成为著名的唐史学者。祁门汪伯彦嗜藏书,“未尝一日去书不观”,绩溪胡仔藏书极富,并从中采撷各家诗话,纂成《苕溪渔隐丛话》前后集100卷。黟人汪纲,不仅藏书甚富,亦为宋代著名刻书家。
元代,歙县的郑绍祖、黟县的汪大初和祁门的李伟,均以家富藏书著称。汪大初的遗经楼,贮书万卷,当时名儒陈定宇,赵汸、倪道川、胡存庵常聚遗经楼,研讨新安理学。元末,朱升造梅花初月楼用于藏书。
明初,歙县方富祯、方銮、方大治一门,累世积书,乡里称“万卷方家”。休宁程敏政利用自己的丰富藏书,编辑刻印徽州第一部地方文献总集《新安文献志》,被称为明代最富的藏书家。歙县郑侠如丛桂堂藏书之富,闻名海内,黄宗羲晚年为搜抄稀有书籍,特地至歙县向郑借书抄录。鲍宁、汪廷讷、吴琯、吴勉学、胡正言不仅为刻书大家,也是家藏万卷的藏书家。
清代,寄籍浙江桐乡的休宁人汪文桂(字周士)、汪森(原名文梓,字晋贤)、汪文柏(字季青)兄弟三人,同以藏书而盛名,世称“汪氏三子”。汪文桂、汪森同建裘杼楼,聚书万卷,每日校勘不辍,汪森还建有碧巢书屋。文柏家有古香楼和搞藻之堂,收藏秘籍珍本及名书名画,所藏之书均有“休宁汪季青家藏书籍”印鉴。当时海内名流黄宗羲、王砎石、朱彝尊、汪纯翁等同汪氏三子交往甚密,常至裘杼楼、搞藻之堂观书。与汪氏同时流寓桐乡的歙人鲍廷博,尤喜收买散佚书籍,家藏古异书籍达数千种,并精于校刊。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库全书开馆,向民间征求书籍,鲍廷博献书600余种,多系宋元旧版。侨寓钱塘的歙人汪启淑,工诗好古,藏书甚富,四库全书开馆,汪献精醇秘本500余种。侨居扬州的祁门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二人,酷嗜典籍,常出高价购旷世之书。曰琯家有丛书楼,藏书甲大江南北,四库全书开馆,由曰琯子裕献藏书776种,居全国献书量之首位。曰璐亦有小玲珑山馆藏书,著名汉学家惠栋常往观书,并赠诗曰:“数卷论衡藏秘籍,谢君慷慨借荆州。”侨居淮安的歙人程晋芳,购书5万卷,曾特邀吴敬梓至其家观书数月。寄籍浙江海宁的休宁人吴骞,遇善本书必倾囊购买,并常同吴门、武林诸藏书家互相抄校书籍,其拜经楼藏书达5万余卷,多为宋元善本。寓居江苏昆山的歙人徐乾学,筑楼贮书数万卷,并告诫其子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歙人潘祖荫寄籍吴县,斋名滂喜,藏书处称小胍望馆,中多宋元旧版,曾以三百金购北宋本《公羊春秋何氏注》一册,尚喜“以贱值得之”。寓居杭州的歙人吴焯瓶花斋以藏书著称,与浙江仁和著名藏书家赵星交往甚密,每得珍本异书,彼此抄存互校,并记于卷首。寓仁和的歙人姚际恒,“插架与腹笥俱富”,所著《古今伪书考》持论极精严。侨居苏州的歙人胡埏好收宋元旧本,手自校勘,有得即记,曾将所藏珍本汇刻成《琳琅秘室丛书》4集30种。歙人汪梧凤,家设不疎园,藏书极富,江永、戴震、汪肇龙、程瑶田等朴学大师都曾前往观书聚会,探讨学问。歙人黄修博在潭渡建黄山楼,贮书万卷。绩溪胡培翚于道光十七年(1837)创建世泽楼,与族人购置大批图书藏之,成为胡氏族人的公用图书馆。祁门人倪望重于光绪十年(1884)耗银万两,在家乡渚口村兴建藏书楼,其子倪启佑又增购大量近代图书藏之,人称“万卷楼”,该楼今尚完好。清末翰林许承尧宦游甘凉时,曾得敦煌写本藏经甚多,携归后建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珍藏,其书法、名画、珍籍收藏亦富。许氏所藏历鹗手书《宋诗纪事》原稿10卷,有人曾出百两黄金购买而被谢绝。除上述藏书大家外,徽州一般诗书之家和仕商之户,也有不同数量的藏书。
建国初期,有些人把古旧书籍当成封建糟粕,大量变卖焚毁。1953年,屯溪和歙县两地的私营土特产信托公司,收作纸浆的古籍竟达3万多斤。1956年9月,屯溪市文化馆从屯溪爆竹合作社的废纸堆中,一次就抢救出比较珍贵的古籍800多斤。1956年10月,屯溪古籍书店开业,仅头4个月就收购古籍7万多册。其中有明成化刊本《沧海遗珠》、嘉靖刊本《新安大族志》,万历刊本《三关图说》,以及清代禁书全毁本明版李卓吾的《初沄集》等珍本1千多册。北京中国书店、上海旧书店一次就选购去6700多册。50年代以后,专区和县市相继建立博物馆、图书馆,广泛收藏古今书籍,党敢机关、事业单位和中等以上学校设有图书资料室,藏书数量不等。
3.书目辑要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文学艺术


4.文献选辑
吕堨记
梁·吕文达
文达家世南阳,父安国,事宋为直阁将军。母袁氏,以明帝泰始元年乙巳六月十八日生文达于台先,直阁将军酷爱之,以为类己,凡有征伐,必携之以从。未几,齐受宋禅,魏师攻寿阳,敕先将军救之,因援朐山,殁于阵,时建元二年九月十二日也。长兄文度承父荫掌兵权,次兄文显为中书舍人,得幸用事。文达菲材,叨蒙圣恩,擢为侍中,出入禁门,屡蒙推奖。永明十一年,武皇帝封次子昭文为新安王,迁文达为新安内史,代王之郡治事。隆昌元年七月,郁林废黜,新安即真改元延兴,达以字犯主讳,改名明远。寻受勅命以为藩地根本,宜守,免朝十月。高宗自立,废主上为海陵王,已而弑之。高宗既得志,宰戮诸王,斥逐朝士。二兄解职,失势家居,始予至新安。洎主被弑,甫周寒暑,不幸家人接踵云亡。夫人王氏亦殒,继娶歙西湖田郑思公女仲娘,生昇明二年戊午二月十五日未时。先是余闻主上被弑,即欲讷职归朝,妻父王晏为尚书令,贻书止予日:“且勿轻动,待其宁息,然后上进。”又三年,外父被杀,父友沈文季复书语予:“宜深韬晦,潜迹俟恩。”于是问舍求田,无意朝廷事,迺于继室郑氏所居之右,筑室而家焉。
然新安之为郡,山多田少,惟湖田一坂,首尾约十里左右。半之中有湖名吕,莫知何人所浚,潴水以浇湖下之田,岁得有秋。而湖上之田则引各涧之水为之灌溉,一或亢阳为虐,则桔槹连阡,湖之利及人广矣。天监初,此湖倏然堙塞,向之深渊处所,悉为沮洳,古称沧海变桑田,信不诬哉!然所仰湖上涧水,所溉愈难种莳,又况连年旱膜,莽苍丛生,民为叹息,至有洒泪者。予因忆往年侍先将军救寿阳时,豫州刺史恒崇祖堰淝以灌魏师,可为法则。于是同妻兄孟公窃相地形高下,流派得宜,率四民畚插疏凿一十余里,上通深渊洄袱之所,横绝中流,筑而捍之,约高五丈有奇,横阔二十余丈,引水入渠。南渠地势差高,灌田一万余亩,北渠地势差低,田则倍之。经始于大通元年丁未八月十五日,成通于十一月二十日。次年戊申二月十六日,山水骤发,流入二渠,滔滔,上下浸溉,南北有余。数年之间,荒郊断陇,复见扶犁秉耒,老稚在田;禾稼青青,被满阡陌。由春抵夏,由夏抵秋,不动桔槔,而年书大有,远近相庆,椎牛炮羔,烹鲜载醪,鼓吹喧号,达于衡茅。有礼有文,斯乐陶陶。酒既毕,举盏请曰:“今者工事告完,稼穑有登,愿请厥名,俾远传流。”予曰:“天道有盈亏,水道有通塞,昔之湖水,功被万民,岂知一旦填塞乎?膏腴变作硗确,苗稼化为草莱,又知今日复通乎?此皆天地之数,诸人疏沦之功,岂可独推于予哉!”众固请予曰,“昔湖以吕名,今堨亦以吕名,何如?”众谓予不矜不伐,咸乐从之。既以吕名堨,又以堨名村,遂改湖田为堨田。诸君子更欲俎豆我于堨上之滨也,予亦何德,足当此乎?顾予老景寻侵,传宗乏嗣,乃谋诸阴阳家,得吉地于所居之北,于大同元年乙卯十一月十九日丑时,营寿藏以为吾夫妇他日归真之所,刻像于堨上之亭。且予生北居南,平生练事及开浚颠末,苟不记录,付诸岳氏之子孙以传永久,后人罔知。况予后嗣既绝,则拜吾墓,装吾像,亦在岳氏之子孙焉。后之览者,亦将感于斯云。
大梁大同六年庚申春三月,南阳吕文达明远记。
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
唐·张途
县西南十三里,溪名阊门,有山对耸而近,因以名焉。水自叠嶂积石而下,通于鄱阳,合于大江,其济人利物不为不至矣。其奔流激注,巨石硉矶,腾沸汹诵,瀺圆析,凡六七里。舟航胜载不计轻重,篙工师不计勇弱,其或济者,若星驰矢逝;脱或蹉跌,必溺湾漩中,俄倾灭迹矣。
邑之编籍民五千四百余户,其疆境亦不为小。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繇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愈于诸方。每岁二三月,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虽然其欲广市多载,不果遂也。或乘负,或肩荷,或小辙而陆也。如此纵有多市,将泛大川,必先以轻舟寡载,就其巨
盖是阊门之险,元和初,县今路旻常患之,闻于太守故光禄大夫范卿,因修作斯处。其多商旅知不履阊门,果竟至,籍户繇是为之泰。其求已五十五载矣。元和、咸通,伏腊相远,闾门始废之时,功未甚至,犹利于人且久。长庆中,县令王迅曾略见旧址,盖茶务委州县,贵踅邀商贾而已。今则颖川陈甘节为祁门令,一年而政成,孜孜求里闾之患,果得阊门溪焉。乃速诣,目击险状,吁可畏也。必期改险阻为安流,回激湍为澄碧。乃录其始制之实,闻于太守清河崔公,自请以俸钱及茶羡利充木石之用,因召土客、商人、船户接助。夫使咸适其愿,无差役之患,无箕歛之弊,公悦而从之。自咸通二年夏六月修,至三年春二月毕。削盘石为柱础,叠巨木为横梁,其高一丈六尺,长十四丈,阔二十尺。堰之左,俯崇山作派为深渠,导溢流回注于乾溪,既高且广,与往制不相侔矣。甃石叠木,沂流安逝,一带傍去,滔滔无滞,驯鸥戏鱼,随波沉浮。不独以贾客巨艘、居民叶舟往复无阻,自春徂秋,亦足以劝六乡之人业于茗者,专勤是课衣食之源,不虑不忧。夫如是有以见清河公求理诚至,颖川君临事心专;苟非良邑长不可以佐理,贤太守不可立事,其作用坚固永久,与山川齐。
途寓于郡下,尝游兹邑,颇熟本末,因得以记。咸通三年秋七月十八日,歙州司马张途述。
叙贡赋
宋·罗愿
新安为郡,在万山间,其地险陿而不夷,其土骍刚而不化,水湍悍,少潴蓄。自其郡邑,固已践山为城,至于四郊都鄙,则又可知也。大山之所落,深谷之所穷,民主田其间者,层累而上,指十数级,不能为一亩,快牛剡耜,不得旋其间。刀耕而火种之,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遇雨泽,山水暴出,则粪壤与禾荡然一空,盖地之勤民力者如此。宣、饶之田弥望数百亩,民相与秔稌之岁才一芸,时雨既至,禾稗相依以长,而其人亦岁饱食,不待究其力。歙人之芸以三四,方夏五六月,田水如汤,父子袒跣,膝行其中,掘深泥抵。隆日,蚊蝇之所扑缘,虫蛭之所攻毒,虽数苦,有不得避,其生勤矣。
而租挈又重,盖特起于唐末伪刺史陶雅之所增。异时,去京师远,有司未及以为言。今天子愍之,数下恩诏,退收绢,省杂钱,凡可以惠其人者,将无所爱要,以尽去百年之积弊。夫达民瘼,广上恩,不牵吏议,良有司能之时之利害,故备论其事。
徽州风俗
明·王尚宁
徽故障郡,于越地,禹之苗裔散处其间。故其人多菲啬,尽力沟洫;孝弟质行,有禹之遗风焉。
郡有三俗:附郭为歙,歙之西接休之东,其俗富厚,备于礼。身安逸乐而心矜势能之荣,操其奇赢以相誇咤。然其人貌良而衣逢整齐,缘饰文雅为独胜焉。白岳山而上,此休西乡也,其西为祁,其西南为婺,俗好儒而矜议论,柔弱纤啬,归本比者稍稍增饰矣。然操什一之术不如东南,以习俭约致其积蓄。休之北为黟,地小人寡,纤俭大类祁、婺,戋戋益甚焉。颇有稼穑之业,质木少文,有古之遗风。乌聊山之北为歙之南、东二乡及绩溪邑也,其俗埒于黟,而缙绅之士过之。
六邑之语不能相通,非若吴人,其方音大氐相类也。
自唐以前,如鲍伸、程灵洗以武功著,除恶为武,施德为文,其文不少概见。迄任彦昇、陆士繻诸公劝驾于上,设学兴礼。宋、元以来,彬彬称为东南邹鲁。道系相传如世次可缀而数,海内诸郡有不能及,至今士人讲学益广云。
江左之浴,徽为最美。士人尚节义。元之时,理学大明,其名流无一人出试吏。或举于乡,犹弃去不肯计偕。国初,乡邑朴椎少文,里子不识城市。为弟子员者,由乡佐以刺报,犹然逃去不应召。嘉靖以来,比屋有才秀之士,文藻益盛。然多以关说求赏拔,希末宠焉。
郡之地隘,斗绝在其中。厥土骍刚而不化,高水湍悍少潴蓄。地寡泽而易枯,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骤雨过,山涨暴出,其粪壤之苗又荡然空矣。大山之所落,多垦为田;层累而上指至十余级,不盈一亩。快牛利剡不得田其间,刀耕火种,其勤用地利矣。自休之西而上尤称斗,入岁收堇不给半饷,多仰取山谷,甚至采薇葛而食。暇日,火耕于山。旱种,旅谷早则俱出,扳壁呼邪许之歌,一唱十和,庸次比耦而汗种,以防虎狼;夜则俱入,持薪樵轻重相分。
徽之山大抵居十之五,民鲜田畴,以货殖为恒产。春时持余赀出贸,什一之利为一岁计;冬月怀归,有数岁一归者。上贾之所入,当上家之产;中贾之所入,当中家之产;小贾之所入,当下家之产。善识低昂时取予,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倍厚。然多雍容雅都,善仪容,有口才,而贾之名擅海内。然其家居也,为俭啬而务畜积。贫者日再食,富者三食,食惟饘粥,客至不为黍。家不畜乘马,不畜鹅鹜,其啬日日以甚,不及姑苏、云间诸郡产相十而用相百。即池阳富人子,犹不能等埒,而反以富名,由为贾在外售虚名云。当其出也,治装一月,三十里外即设形容,新服,饰冠剑,连车骑,若是者将以媒贷高赀,甚至契领官货。诸见者啑啑就目,徽多富贾;不知其既也,不能赏责,坐是蒙罪戾者比比皆是。汪京兆循曰“徽之贾售虚名,而受实祸”,其言然哉!
百工之作皆备,而歙为巧。然仅仅足以偿其僦费而已,其能畜以息之者不什一焉!。
女人尤号能俭,居乡者数月不占鱼肉,日挫鍼治繲纫绽。黟、祁之俗织木棉,同巷从相纺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徽俗能畜积不至卮漏者,盖亦由内德焉。先是都市丘里居者,逢辰则盛茗,步摇蹑利屐,为踏春之行;迩年俗少变,不敢以络绎出矣。然大都务为贞洁,虽妾媵女厮之流,亦以苟合为耻。朱晦翁有云:“新安山峭厉而水清洁,其人务为高行奇节。”吾于女人亦云。
家多故旧,自唐、宋来,数百年世系比比皆是。重宗义,讲世好,上下六亲之施村落家,构祠宇,岁时俎豆其间。小民亦安土怀生,即贫者不卖侲子流庸。婚配论门高,治褂裳,装具,量其家以为厚薄。重别臧获之等,即其人盛赀厚富,行作吏者,终不得列于辈流。
歙、休丧祭,遵文公仪礼,不用释氏。然祭颇侈,设层台祖道饰以文绣。富者欲过,贫者欲及,一祭费中家之产。
亲殁不即营宅兆,富者为屋以殡;贫者堇复茅茨,至暴露不忍见者。由俗溺阴阳,择地择日拘忌,以故屡世不能复土举葬。
正月八日其夕,迎紫姑神以卜。元夕,休、歙有灯市,夕鱼负光,夜龙腌烛,以达于旦。三月三日,郡民竞舟于河西,执兰招魂。二月二十八日,歙、休之民舆汪越国之像而游,云以诞日为上寿,设俳优、狄鞮、胡舞、假面之戏,飞纤垂偏诸革鞜,仪卫前导,旅旄成行,震于乡井,以为奇隽。五月五日,祁竞龙艇,亦极伟丽。闰月之岁,绩有善会禳疫。七月十五日,烧兰盂盆于寺中,设伊蒲塞之馔,是皆故越好巫之俗。迩年女郎益喜讽咀,斋薰以祈祷云。
俗尚气力,讼起杪忽而蔓延不止。然单户下民畏权,忍气不敢望官府者,亦不云少也。程太史敏政曰:“徽之讼非若武断者流,其争大抵在于产墓继子。”然比年亦稍稍减省矣。
正月,立春司牧氏迎温青郊,出土牛以逆寒气,田家市新历占满斗之宿,立春前后五日莳松,早则寒袭,迟则脉张,栽杂木,木神不知。元日雨以卜芒种;是月也,修田畛,端径路。二月,社日多雨,社神试新水;是月也,下春种,燠王善菜于盆;在山间者迟都市之候盈旬。春雪平地尺,夏大水水涨如其数。三月,风而雨土为霾,伤麦;清明淘新泉洁湛喜酿酒浆,是夜也,雨伤麦;民伺雷发声捕于大石山中,为腊以治癗;是月也,浴谷子探新茗。四月,蝼蝈鸣,省陂堤。五月,梅潦暴涨,南风至,大雨下;是月也,采昌羊,收白苎,刈大小麦,莳稻秧,廿五六日,谓之分龙,大睛大雨,卜雨畅时。六月南风,郡乃旱。是月也,早禾登,制曲蘖,采木槿;立秋日雷坏中禾。九月,获姜,霜早降,杀白苎、黑荞,祁,婺之乡占雨,休、歙之地占睛,重阳日占微雨,是月也,苞、姜种,剥桐实。十月,立冬山家卜晴雨。十一月,短日至,缺贺年,卜谷实。十二月,游旅谋归,修缮居室,斥土掩骼;是月也,收芜菁,择五种,齐秫稻,堇盖藏,取竹箭;是月之末,饮酒分岁,祝祈来年。四时之辰,丙丁占睛,执破占雨,冬热为疫,夏寒为馑,冬干多郁攸,秋霖生虫螟,甘雨至三旬,百物熟,其民乃康。
重修《徽州府志》序
清·马步蟾
郡邑之有志,别星野,志舆图,参稽兴废之由,综考民物之数,匪特驰骋文辞,夸示雄富而已。盖期衷诸质实,取信来兹;俾览是编灼然于山川、风俗、黎献、曲章,足以通古今而资治化焉。
徽州据浙江上游,为江左名郡。山水奇秀,人才代兴。自梁时萧几、王笃权舆作《记》,嗣是唐有《歙州图经》,宋有李宗谔《新图经》,惜其书俱久佚。而叙述简明,引据典考则有罗鄂州愿之《新安志》在。余昔承乏史官,详稽志乘,获其书读之,窃以为一郡之文献具在于兹,信乎儒者之书,不同钞取计簿也。甲申之岁,奉命出守斯郡,到官之后,咨询民瘼,征考故实,知郡志自康熙迄今,不修者将百三十年矣。前太守龚公丽正,延歙孝廉汪公龙,重加编纂。旋以上计他擢,事遂止。继程公怀景、麟公庆皆有志修明,亦以迁调不果。今余来此,不敢令垂成之业废然中辍。于是请于程封翁道锐,日与悉心商榷。数月之间章程甫定,遂延郡之硕彦开局。
于试院薄书之暇,阅赵给谏吉土旧志,窃谓摭取虽富,而体例未精。爰为之补其阙略,正其讹舛,与诸君子斟酌。而考订之书既成,乃以区区增损匣正之意,撮其要而序之曰:旧志分八例,曰舆地、曰秩官、曰兵防、曰食货、曰营建、曰政、曰选举、曰人物。而八例之中,政志宜省也,艺文志宜增也。曷言之?旧志食货一门,仅列赋役、物产。而政分二类,一仓局,一蠲赈。今以仓局并入营建,蠲赈并入食货,而政一志可省矣。盖赋役行于丰年,蠲赈行于凶年,互相表里,皆为食货良法。故西京一代蠲免最详,而班《书》不另立门类,第散见于食货志中。即编考诸史,亦无以政另为一门者,史志之体一而已矣。仓局虽与赋役相通,然如育婴、养济、药局之类,皆与赋役不类。且历代兴置不一,更徙无常,当与学校、公同为营建大典,此例之可省则省者也。旧志不立艺文志,凡例云:“嘉靖《志》不立艺文一条,独取其有关政要者,摘入各门之下,盖一举而三善备焉。一则卷帙不至繁芜;一则与志无涉者不刊自落;一则读其山川、祠宇,建置者,两两印证,事迹自明。”然亦知史家艺文志中本无词乎?艺文之作,创于孟坚。孟坚作艺文志专载书籍卷数,而宏博如贾谊、董仲舒之策对;绮丽如相如、杨雄之词赋,亦止载入本传,未尝混入艺文也。自《隋书》改艺文为经籍,后人遂歧而二之。于是唐人有《艺文类聚》之作,专辑诗文事实,博采兼收,自是与经籍遂分道而驰矣。新安为人文渊薮,自文公倡明正学,代有通人,撰述之多,无虑千万卷,择而录之,一代文献在是矣。此例之可增则增者也。至于每例之中,各分细目,然必当厘正者,亦往往而有。如舆地志建置沿革表中记历代大事,殊为不伦。大事一门史家不另立,惟万季野补历代史表,立三国大事表,实为创例。然万意以三国纷争之际不得不然,其余则均不立也。一郡大事寥寥罕见,俱已附见于各志之中,如贺齐定黟,歙,侯景陷新安,汪华起兵保郡之类,皆入武备志中;隋均土田,唐蠲租庸及陶雅增田赋之类,皆入食货志中;改知新堂为明伦堂,改孔子庙像为木主及我朝颁发学宫匾额之类,皆见营建志之学校中,赠朱子徽国公,诏礼部修理朱子祠及我朝升朱子于十哲之次之类,皆见人物志之朱子世家中。如此则沿革表,第纪历代郡县分合之所由来,不必牵引大事矣。此其当厘正者一也。秩官名志,实于史家未见,班史称百官、公卿;诸史称百官者半,称职官者半。至秩官二字见《国语》,详其文义,自是《周书》篇名。宜改秩为职,以合于史家之体例。此其当厘正者又一也。兵防亦不足以该武备。新安居万山之中,父老终岁不见兵革。然自三国贺齐屯林历山取胜,彰彰史册,嗣后代有武功。第以此等大事列沿革表中,体例既乖,采取亦隘。今列兵防、武功二类,兵防专记历代防镇及营汛、驿递诸务;武功专记历代兵革,战守、形势,总名之日武备志,以见我朝文事武功并行不悖耳。此其当厘正者又一也。至选举一门,荐辟最古。汉之明经、孝廉、茂才诸科皆由荐辟,不失古乡举里选之法。隋、唐之间始有进士,则荐辟不当居科第之后。且科目之外,区岁贡一类,岁贡二字虽出《汉书》,而我朝分恩、拔、岁、副、优五贡,则岁贡不足以该诸贡,不若改贡生二字较为赅洽。且即附入科目中,不另为一类。此其当厘正者又一也。又按人物志首朱子世家,仿史公孔子世家之例,极有卓识。朱子世家之后即宜次勋烈,以纪程、汪二公事迹,乃以儒硕列勋烈之前,未免重文艺而轻事功矣。且不曰儒而曰儒硕,亦史家所未有。至于经济则宦业可该;绩学、风节则儒林、文苑可并。此其当匣正者又一也。若夫八例之外,杂志一门不可不立。然必诸志中万不附之事始入杂志,祥异、拾遗、修志源流三者是也,乃旧志复阑入封建、邱墓、古迹、书籍、寺观、仙释六类。今以封建,邱墓、古迹入舆地,书籍入艺文,寺观入营建,仙释入人物,各从其类,绝不牵涉。但存三目总名曰杂记;不言志者,恐牵混也。至于先后之次亦不得不略为变通。今亦分八类:首舆地,次营建,次食货,次武备,次职官,次选举,次人物,次艺文,而以杂记终焉。子目通共五十有奇。虽不敢自信为完善之书,而言必准诸古,事必核其实,庶乎得古人补阙拾遗之旨矣。爰不揣固陋,而弁言于卷首旨。
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孟夏中浣。
徽州人的新使命
民国·陶行知
我们徽州,山水灵秀,气候温和,人民向来安居乐业,真可谓之世外桃源。察看他的背景,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和他相类,这个地方就是瑞士。我们有瑞士的天时地利而没有尽瑞士之人和,这都是因为他们的人民能团结而有自立、自治、自卫的能力,所以才能颠扑不灭。
我们呢?平日各人自扫门前雪,从不为徽州做一个全局的通盘筹画,到了兵临城下,急得抱佛脚呼和平。殊不知和平是要出代价的,和平是要自己赚来的。孟子说得好,“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给我们和平的人也能给我们兵祸。唯独有自立、自治、自卫能力的民族才能享受和平的幸福。尼采说弱是罪孽。他的学说的坏处是鼓励弱肉强食,好处就在唤醒弱者改弦更张发奋为雄。
所以我主张向人讨和平不如向自己讨和平。向自己讨和平的方法只有一条路:徽州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创造一个能自立、自治、自卫的新徽州。这个团结是要有普遍性、继续性、永久性的。这个大团结不但要应付暂时的军事并且要建立徽州万年不拔之基。他的使命是要振兴全徽的教育,开采全徽的矿产,革新全徽的农林,发展全徽的交通,培养全徽自立、自治、自卫的本领以谋全徽人民的幸福。他的使命绝对不是部落主义;他要把徽州做成中华民国的一块优美的领土,把徽州人做成中华民国的有智慧,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国民。
将来的徽州很欢迎大家来登黄山,游练水凭吊朱晦庵、戴东原。将来的新徽州要造成一种境界,使得别人不愿不忍不敢在这里杀人放火。我以至诚之意敬告我们敬爱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千万不要辜负“新安大好山水”,我们要把我们一个个的小生命捧出来,造成徽州的伟大的新生命。
皖南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布告
为严禁任意砍伐林木由
查我专区曾发生不少任意砍伐公私林木事情。歙县伏源乡砍伐绩溪伏龙乡林木;博村林场自解放后,被偷伐林木即有三十万株之多;黟县、旌德也有类似事情。究其原因:一是特务匪徒及破坏分子故意破坏,企图毁灭人民经济,再则有不少人对爱护国家财富意义认识不足,仅知个人目前利益,忽视公共与长远利益,致使多年培植的林木遭受巨大损害。本署为发展生产,保护林木,制止任意砍伐(本主砍伐成材树木与间伐繁密除外)计,特布告如下:
一、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说明今天国家财产已属人民所有,对公家林木的保护,更有重大意义,私人林木尤不准无法乱伐。责成村农会、村政府负责解释教育,进行监察,达到每个人不再发生自私自利的破坏行为。
二、村乡可制定护林公约,成为人民自己的纪律,共同遵守,共同监察。
三、如有破坏分子,经教不改,故意偷盗砍伐者,以破坏人民经济,危害生产论处。
仰我全区民众,一体周知,遵照为要!
此布
专员吴文瑞
副专员陈敬之
一九四九年十月六日
皖南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为加强工商管理工作稳定物价指示由
查数日来,物价直线上升,本旬十四日仅按屯市龙头白布每匹九万五千元,十五日每匹则为十万零六千元。究其主要原因,是受到上海物价波动之影响,尤与解放区之迅速扩大,我之经商工作赶不上军事行动的进展,新解放区迫切需要上海工业品的支援,再加上华北已进入生产建设,原料价格提高,超越上海,因而造成南北各地纷纷赴上海购买物资,使供求关系发生了严重变化。
在此种情况下,我专区要以大力配合上海作战,防止商人乘机捣鬼,争购物资,囤积居奇,非法取利,造成群众慌惶不安。为此,要采取如下措施,以达稳定物价之目的:
一、各县、市首长应召集有关银行、贸易公司所属分公司门市部、合作社、税务局等部门会议,切实讨论,研究部门应采取的具体方式、方法,如何统一步调集中力量。
二、要注意检查掌握主要物资米、油、盐、纱、布的商人是否有违背活动范围、经营种类的现象。如营业证上只填写经营米,但暗营纱、布,特别在物价波动时争购物资,囤积居奇,则以投机论。但要根据情节轻重,本着改造教育为主的政策、方针,给以适当批评教育或处理。
三、银行要紧缩货币,减少流通市面筹码,提高日厘,检查套汇,减少控制投机资本。
四、贸易公司、合作社要大量调济日用必需品,要通过各种形式廉价配售给贫苦市民、工人、教职员,以保持他们最低生活资料之供给。
五、加强经济情报工作,以防奸商打我之埋伏。
以上诸端希各县、市接此指示详加研究讨论执行。
此致
县政府、市政府
专员陈敬之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皖南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布告
为严禁赌博由
一九五○年的春节,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广大人民将以兴奋愉快的心情来庆祝。当此新中国、新事业、新人民,朝气蓬勃的开国伊始之际,要以革命的观点,革除旧社会在春节中的赌博恶习,而代之以正当的文化娱乐,为此特规定如下:
一、严禁赌博:赌之为害,由渐而深,因之忘寝废食,倾家荡产,迫入歧途,危害社会,而流为罪人者不知凡几。兹为国家人民计,革除有害恶习,特明令严禁。望各以自强心理,互相规劝,勿害自己,勿违政令。村乡干部有负检举之责,尤应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如有故违,必予惩处。
二、开展正当的文化娱乐工作:听从县区领导,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庆祝新中国、新事业,以国家主人姿态,欢欣鼓舞表现新气象。并藉以提高政治觉悟,以迎接今后新的任务。
三、开家庭会议,作今年生产计划,达到增产。
仰我全体人民,一体周知,遵照为要!
此布
专员陈敬之
一九五○年二月六日
中共徽州地委
山区工作会议纪要
为进一步贯彻省委山区工作会议精神,地委于十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五日召开了山区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县委书记、农工部长、林业局长、山区和半山区的区委书记和公社党委书记以及林场场长共二百五十八人。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纪要如下:
(一)
会议分析了山区生产的形势。与会同志认为,徽州山区生产的形势已经有了好转,并在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现象已基本制止。走火烧山事故比去年大大减少。茶园管理比较精细,茶叶采摘合理,茶棵生长良好。竹园普遍封禁,留养了大量新竹。群众对林茶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很多地方开展了造林和封山育林,恢复和建立了山林管理制度。不少地方把火子山萌发的杉树苗留养起来,准备明春造林。很多情况表明,整个山区生产已停止破坏,开始走上恢复和发展的道路。山区形势好转的主要原因是:一九六○年冬季以来贯彻了“十二条”,纠正了“五风”错误,接着又全面的贯彻了人民公社“六十条”和林业“十八条”,把山区生产正引向省委所指示的方针轨道上来,同时,省委在粮食和工业品供应方面对山区生产都给予了更多的照顾;因而大大的调动了山区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近几年山区生产虽然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现在搞好山区生产的条件很多:有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山区生产的正确方针和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有国家从各方面对山区生产的支持;广大干部和群众有发展山区生产的丰富经验;特别是恢复和发展山区生产既是形势需要,也是全区人民本身的迫切要求。只要加强领导,做好工作,山区生产是能较快恢复和发展的。
会议在分析形势和山区生产有利条件的同时,指出了恢复山区生产的艰巨性。因为近几年来,山区生产遭受的破坏毕竞是严重的,各项生产的恢复,特别是林木的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同时,还有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恢复和发展山区生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行动迟缓;有些地方有关山区生产的各项政策还未全面贯彻下去,甚至还有少数地方山林仍在继续遭受破坏,这都需要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大量的组织工作。大家表示,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接受教训,正视困难,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办事,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争取尽快地恢复和发展山区生产。
总之,我们既要认识到山林生产遭到破坏的严重性和今后工作的艰巨性,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恢复和发展山区生产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
(二)
会议讨论了山区生产方针和恢复、发展山区生产的任务要求。
大家认为,省委提出“以林为主,林粮结合,多种经营”的山区生产方针是正确的,符合山区生产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山区人民的迫切要求,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具体贯彻这一方针,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生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是:山林面积大、耕地少,历来林茶生产比重大的山区,以林茶为主;历来林(茶)粮比重大致相等的半山区,林粮并举,在保证粮食自给,力争有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林茶生产;耕地多,发展林茶生产又受条件限制的盆地和丘陵地区,以粮为主,根据可能条件,适当发展林茶生产。不论那种地区,在发展林茶生产和粮食生产的同时,都要按照当地的具体情况和自然条件,发展畜牧业和其他副业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当前贯彻这一方针,还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林粮生产之间的关系,要教育群众兼顾国家需要和本身需要,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认识发展林茶等经济作物是山区人民支援国家建设的光荣义务,也是山区人民共同富裕的主要源泉,坚决纠正轻视林茶生产的错误思想;在确定粮食任务时,要因地制宜,按照“宜林则林,宜粮则粮”的原则,逐社、逐队具体分析,能自给多少就自给多少,不足部分由国家按粮产区的口粮标准,保证供应,社、队之间粮食征购任务分配确实不合理的,应由县统一调整;去年实行“责任田”办法以来,加深了林粮矛盾,加重了山林破坏,严重地阻碍了山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必须根据中央巩固集体经济的指示和省委改正“责任田”的决议,把粮食和茶叶包产到户的错误做法,坚决地改正过来。
恢复和发展山区生产,既要长期规划,又要逐年安排。全区总的要求是:在保证各项生产逐年有所增长的情况下,茶叶、毛竹、油茶(垦复)、油桐约五年左右时间恢复和力争超过一九五七年的生产水平,一九六七年内造林六十五万亩至七十万亩,改造次生林十万亩,现有火子山在两三年内基本还林。一九六三年的具体任务是:造林十万亩,改造次生林一万亩,并按传统习惯有计划的封山育林和培养竹园;改造衰老茶园五万亩(其中台刈更新一万二千亩),垦复荒茶园一万五千亩,垦复油茶五千九百亩。在最近几年内,林业一般是育造并举,但具体到县、社,按不同条件,可以以造为主,也可以以育为主,或者育造并举。当前要抓好的工作是: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山区生产的方针政策,坚决制止毁林,认真做好山林权划分工作,建立健全山林经营管理制度,同时做好明春造林的思想、组织和物质准备;在今冬明春全面掀起群众性的护林、育林和造林运动,加强冬季茶园管理,做好春茶采制准备,为争取明年茶叶丰收创造条件,改进国营林(茶、园艺)场的工作,真正发挥其示范作用。上述山区生产的各项任务,要求在春节前落实到生产队,并要在明年做出显著成绩。
(三)
会议期间,到会同志学习了林业“十八条”、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和省委山区工作会议纪要等文件,并根据上述文件精神,讨论了划分林权和其他有关问题。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如下:
一、山林的划分和调整问题
集体所有的山林,凡是归生产队所有比较有利的,都应下放给生产队所有。公社各级在确定林权时,对山林分布不平衡、不合理的,应根据有利于巩固集体经济、有利于团结的原则,进行划分和调整。
①山林划分调整按照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下列四种办法:1.社、队组织变动不大,山林资源比较平衡,砍伐程度悬殊不大的,可以高级社时入社所确定的山权范围为准,原属谁所有仍归谁所有。2.社、队组织有较大的变动,砍伐有较大的悬殊,经营管理不便,群众有意见的,可以高级社时人社所确定的山权范围为基础,加以适当调整。3.社、队山林在划分管理范围时,已初步进行过调整,基本合理,群众意见不大的,可以现在的管理范围为基础,进行适当调整。4.山林纠纷多,群众意见大,采用以上几种办法不能解决的,可重新统一划分调整。但须经多数群众同意,并报县人委批准。
②由于五八年以来砍伐不平衡,造成资源和收入悬殊较大,群众要求调整的,按下列办法处理:1.山权不动,资源调整。将现有成材林或半成材林中,定山、定品种、定量调整一部分林木给过去砍伐过多的社、队,但林木的管理仍由山权所有者负责。2.从山林权上调整照顾。即从砍伐少、资源多的社、队,适当调整一部分山林给过去砍伐多的社、队。3.从现有林木收益中定额提成,补偿给过去砍伐过多的社、队。
③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插花林,管理不便,需要进行调整的,根据自愿互利原则,采取下列办法处理:1.等量、等价交换。2.转让山林所有权,以现有成材林和半成材林按入社山价,折价付酬。3.保留插花山,由自己管理;或委托所在地生产队代管,付给合理报酬。
二、山林折价入社遗留问题的处理
①过去林木应入社而未入社的,现在应按高级社时的折价标准,折价入社。山林所有者已经迁移的,其山杯应在原生产队折价入社,折价款由原生产队负责偿还。
②林木已入社而未折价的,应按林木入社数量和高级社时的折价标准重新折价。
③办高级社时,群众议定林木无偿入社的,不再重新折价。
④社员林木折价款没有偿还的,应由生产大队或生产队负责清理偿还。具体办法:1.根据经济能力,从现有林木收益中适当提成,分期逐步偿还。2.从集体所得的林木退赔款中偿还。3.清理社员私人偷砍乱伐和开垦毁掉的林木,折抵本人林木入社折价款。
⑤地主、富农土改时依法分得的山林入社的折价款,清理以后,参照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第四章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转为生产投资。
三、火子山问题的处理
①社员个人已开种的火子山,应全部收归生产队集体经营。如社员要求划些火子山作为自留山的,可以从现有零星火子山中划给。划多少以不影响集体生产为原则,一般每人二分,最多不超过三分。
②社队集体、社员私人和机关、团体一九六○年冬季以来毁林开垦破坏的林木,均应计算损失,酌情赔偿:1.社,队集体和社员私人在别的社、队毁掉的林木,以及机关、学校、厂矿、居民毁掉社、队的林木,均应酌情折价赔偿。2.社员私人在本队毁掉的林木,抵交林木入社折价款或酌情折价赔偿。如属粮食包产不合理造成毁林开垦的,可酌情少赔或不赔。
③收回私人开垦的火子山,付还工本费问题,应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毁林开垦的,不付工本费,开种火子山没有造成毁林,而收归集体以后仍能继续种植粮食的,应适当付给工本费,不能继续种植的,不付工本费。
④已开种的火子山,应由生产队做出规划,分期分批在二、三年内基本还林。机关、学校、厂矿、居民已开种的火子山,限期由原单位负责还林,或者付给造林工本费,由生产队还林。
⑤队与队之间插花火子山,通过协商,可以采取造林还山的办法,或以山换山,各自还林的办法。
⑥今后开种火子山应坚持下列原则:1.不破坏森林资源,不影响水土保持;2.由生产队集体经营,禁止私人开山;3.实行间种、轮作,定期还林。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八日
中共徽州地委
关于山区生产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及时,果断地结束揭批林彪、“四人帮”运动,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原则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提出:集中精力使目前还很落后的农业尽快得到迅速发展,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和首要任务。最近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决定用三年时间调整国民经济,把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改变过来。为了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做好调整工作,我们必须从徽州的实际出发,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把农村工作从过去的以“政治运动”为中心转向以生产为中心,把农业生产从片面抓粮转向以林茶为主、多种经营,把搞好山区生产建设作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这次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就一定要在这一点上把全区干部,群众的认识和行动统一起来。
(一)
我们徽州,是个“九分山,一分田”的大山区。在全区一万二千七百多平方公里总面积中,山有一千四百多万亩,田只有一百多万亩。在历史上,徽州就是一个商品性经济地区,粮食历来不能自给。过去,山区人民除了“靠山吃山”,生产“祁红”、“屯绿”等驰名中外的茶叶和木、竹、桐、茧、果、药等产品,用以交换粮食之外,还有大量人口外出经商谋生,“足迹几遍大江南北”,故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解放后,依靠党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经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我区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国以来,全区粮食增长两倍多,茶叶增长三倍多,蚕茧增长三十多倍,造林成活二百五十多万亩。全区历年累计,向国家提供木材七百多万立方米,毛竹二千七百多万根,茶叶五百多万担,还有上百万担的木本油料。当前,全区茶叶、木材的年产量,其比重分别占全省的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六十以上。去年仅茶叶一项,就上交国家财政二千五百多万元。外销茶有“屯绿”十三万担、“祁红”近五万担,按国际市场价格可换回小麦六亿斤左右。凡此种种,都说明山区农民在支援国家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回顾解放以后的山区工作,二十多年来的确是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一九五七年以前,山区生产是正常发展的。以后,就政治上运动接连不断,生产上几经反复。粮食、茶叶等较短时间有收益的生产项目,在经受“共产风”、“瞎指挥”的挫折之后虽已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林业生产和整个山场面貌却一直没有恢复过来。这是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掠夺性砍伐之后刚刚开始恢复,又遭受了林彪、“四人帮”连续十多年推行极左路线的破坏。加之工作指导上违背客观规律,丢掉山区的传统生产经验,忽视山区的长远规划和基本建设,也影响了山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强制要山区“以粮为纲”、“粮食自给”,口粮标准又低,这就迫使山区农民搞“粮食上山”,毁林种粮,挤掉林业和其他经济作物,以致整个山区经济比例失调、元气大伤,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这些严重的后果是:
一、森林资源大大减少。长期的过量砍伐和以粮挤林,使全区山林出现了零星多成片少、灌丛多杉木少、疏林多密林少、幼林多成林少的严重状况,树木越砍越少,越砍越小,越砍越远。过去一立方米木材只有十多根,现在一立方米木材有二、三十根。歙县在五十年代每年可提供十多万立方米木材,现已无力提供。休宁县在一九七○年还有三十四个公社可提供木材,现在只有十九个公社可以提供了。全区已有不少地方森林资源枯竭,木材供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二、土特产品大幅度下降。全区油桐子最高年产量七百二十万斤,一九七六年下降到六十五万斤,比解放初还少一百万斤;油茶子最高年产量三百八十万斤,一九七七年下降到三十三万斤,比解放初少六十七万斤;乌桕子一九七七年产一百万斤,比解放初少一百一十万斤。其他土特产品也下降很多,生漆最高年收购量有六、七十担,一九七六年降至一担。
三、水土保持遭受了严重破坏。徽州本来是个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的山区,但由于多年来的过量砍伐和毁林种粮,造成森林覆被率大大下降,水土流失面积急剧增多。据调查,解放初多数林区的森林覆被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目前全区森林覆被率已降至百分之三十多,且分布很不均匀。五十年代,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只占百分之十五,现已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河床一般的已抬高一米多,新安江河床据实测每年要抬高十公分左右。从山场的面貌看,很多地方特别是歙县南乡,山林已被毁得七零八落,成了一张张的“豹子皮”,甚至变成了光山秃岭。因而在这些地方,已经看不到树林,找不到兽迹,听不到水声鸟语;一些山地在水土大量流失之后,已土质砂化、岩石裸露,难以再加利用。由于山林涵蓄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在我区很多地方已经大大减少或者丧失,因而这些年来,洪旱灾害频繁,农业失去了保障。一九六九年的“七·五”大洪水和去年的大旱,其所以在我区造成了那样大的洪、旱灾害,与森林锐减,“小气候”变坏是有很大关系的。
四、山区建设和社员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由于“粮食上山”、毁林种粮,造成森林资源和土特产品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失去保障,这就不能不严重影响社队收入和社员生活。这一点,本来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看得比较清楚,并在当时就提出了“压山,抓田”的措施,但由于山区生产方针和粮食供应问题一直没有定下来,口粮标准又过低,这就迫使农民不得不年复一年地开山种粮,以致造成“越开越穷,越穷越开,恶性循环,山穷水尽”。有三十多万人口的歙县南乡,基本上已成了一个资源枯竭、缺吃少穿的贫瘠山区。除此以外,全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缺钱、缺粮,特别是那些被划为所谓“常年缺粮队”的山区,由于口粮标准过低,缺粮尤其严重。以上这些地方,正如中央农业决定所指出的那样,农民生活很苦,口粮不足,只能甚至不易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当然也就无力或者只有薄力去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了。目前全区水利尚未过关,茶园大部分需要改造,就是这种状况的必然反映。
总之,这些年来,山区虽多搞了一些粮食,但整个山场以至土壤、气候都给破坏了。这就叫做:违反客观规律,破坏生态平衡,得不偿失,祸延子孙。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我们一定要充分看到山区问题的严重性,明确搞好山区生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机立断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山区经济较快地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
去冬以来,地、县委和有关部门的同志,曾对山区生产问题,作了历时数月的调查,既分析和总结了我们地区的现状和历史,又派人了解了邻省浙江、江西的一些情况。经过这样的调查,使我们深切感到,要解决多年遗留下来的山区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明确山区生产方针,落实粮食定销政策,使山区农民的收入逐步有所增加,口粮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以有利于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有计划地调整比例失调的山区经济。我们设想,经过在前进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进,以七年左右的时间,使山区生产得到全面调整,走上正常发展。到一九八五年,全区要建设起一批林业基地、茶叶基地和其他多种土特产品基地,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些粮食基地。到那时,全区森林覆被率将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水土流失将基本上得到控制;不仅每年可提供二十多万立方米木材,而且可使每年的生长量大大多于砍伐量;油茶、油桐的年产量,将分别接近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茶叶、蚕茧的年产量将有大幅度增长,达到年产茶三十八万担左右、蚕茧三万担左右,全区将出现一个年产万担茧的县,三个年产茶五万担以上的县,其中歙县的茶叶年产量将达到十八万担;林产化工、竹木加工等各种社队企业将有一个大的发展,社队企业收入将占到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这样,到一九八五年,就不仅能对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并使社队收入有明显增加,社员生活有显著提高,而且通过林、茶、桑生产基地的建设,将为今后山区生产的高速度发展打下可靠的基础。
为了做好调整工作,使山区经济较快地得到恢复和发展,现根据中央农业决定和省委有关山区建设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区情况,提出以下措施:
一、从我区“九分山,一分田”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以林茶为主,多种经营,宜林则林,宜茶则茶,宜粮则粮,宜桑则桑,宜牧则牧”的山区生产方针。过去,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山区生产方针长期没有定下来;现在拨乱反正,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必须果断地、及时地确定山区生产方针,而且在一经确定之后,就要真正按这个方针来指导和检查工作。凡是山区,工作重点都要转到以林茶为主的轨道上来,干部和社员的注意力都要集中于林茶生产,衡量工作成绩也主要看林茶生产发展如何,山的面貌变化怎样。除山区社队以外,半山区社队要林茶粮并举,充分利用当地丘陵多、水田也不少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经济林,努力提高水田的粮食产量,开展多种经营,平畈区社队要以粮为主,粮桑结合,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提供更多的商品粮,并要把当地的水面和一些小山丘充分利用起来,发展养蚕、养鱼、养猪,营造一些果木和薪炭林。解放后,我区蚕桑虽有较大发展,但比起金寨、青阳等地,速度还是慢的,一定要赶上去。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大力发展蚕桑,特别是绩溪、旌德这两个传统产地。总之,就整个徽州地区来说,我们的方针是“以林茶为主,多种经营,宜林则林,宜茶则茶,宜粮则粮,宜桑则桑,宜牧则牧”,但具体到各个社队,其生产方针则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来加以确定。通过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地对山区、半山区、平畈区进行规划和指导,使这些地方的生产,都能稳定地向着基地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逐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员收入。
二、落实粮食定销政策,改善山区的吃粮水平。这是贯彻山区生产方针、搞好山区建设的关键。过去,山林持续遭受破坏,退粮还林的措施一直实现不了,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粮食定销政策没有落实,口粮标准过低,粮食供应量偏少。农民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迫而年复一年地搞“粮食上山”,毁林种粮的。在这个问题上,多年来的教训是太深刻了,是已经到了该下决心解决问题的时候了。我们徽州山区,山场辽阔,发展林茶牧和其他土特产品的潜力很大。只要能适当提高口粮标准,稳定粮食供应,并采取适当的粮食奖售政策,让山区农民吃饱肚子,有力量、有心思去造林、种茶、栽桑、养蚕,就能大大加速山区生产的发展,使山区尽快地向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所以,无论是从有利于山区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来看,还是从经济效果来看,都必须对山区实行一定几年的粮食定销政策,并采取多种措施来逐步改善山区人民的口粮状况,鼓励发展山区生产。根据省粮食部门指示,今年的山区口粮标准增加二十斤,往后再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在“压山”计划经过批准之后,压下的粮食要按实际核减,林粮间作的粮食不能计算定销。除木材有奖售粮之外,要求出售油茶、油桐、乌桕子也给予适当数量的奖售粮。
三、调整粮食生产布局,把山上的粮食压下来,把一些平畈区逐步建设成为粮食生产基地。在山场遭受多年破坏的严重情况下,为了搞好水土保持,逐步把秃山变成林山,必须坚决地、有步骤地把山上的粮食压下来。全区需要退粮还林的山地有二十六万亩,连同强加在山区的过头指标,共需“压山”退粮一亿多斤,计划分五年全部退下来,使山区生产真正做到以林茶为主。“压山”要有计划地进行,不能一哄而起,步子要稳,工作要细,要实事求是,讲究实效,订立规章,明确责任。
在大力“压山”的同时,下功夫在田里抓粮,并把重点放在从绩溪到休宁的公路沿线以及旌德、宁国、黟县的一些小盆地(全区共计十八片,约六十万亩),把这些地方逐步建设成粮食生产基地,实现稳产高产。其措施主要是抓水、肥、土、种,抓科学种田。要以十八片的水利建设成为全区和各县的重点,坚持以蓄为主,小型为主,主攻续建配套、加固除险,大搞当年见效的小型水利工程,力争在一九八五年前后各县都有计划地建成一,两座中型水库或几座小一型水库,使这些粮食基地的旱涝保收面积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并结合兴修水利,有计划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肥料除大力养猪积肥外,可利用平畈区的水面和小山丘养、种绿肥,并要大搞稭杆还田。要十分注意培育和引进良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通过采取种种措施,使全区作为粮食基地的十八个片,在一九八五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二百斤。另外,全区还有四十万亩左右零星小块的山坞山塝低产田,也要通过改造和治理,使产量有所提高。
我们设想,山上每年退粮二、三千万斤,水田每年增产二、三千万斤,力争全区粮食总产九亿五千万斤保持稳定不降。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五年的努力,完成全区粮食生产布局的调整,使一些地方光山秃岭的面貌有所改观,使多数粮田初步实现稳产高产。
四、实行植树造林与封山育林并举,加快山区绿化。全区现有宜林山和灌丛山六百万亩左右,如果都用全垦造林的办法,不仅不利于水土保持,而且要拖到三十年以后才能把这些山场全部造上林。因此,必须恢复封山育林的传统办法,实行造林与封山育林两条腿走路。造林,主要搞杉木、毛竹、油桐、油茶等用材林和经济林,在坡度较缓的山场适地适树进行种植,不要强求大面积连片,其余凡是有条件封山育林的山场都要大面积地搞封山育林,抚育松树和杂木。计划每年造林二十五万亩,封山育林五十万亩到一百万亩,力争在一九八五年使森林覆被率达到百分之五十;然后再努力奋战五年,把徽州的宜林山和灌丛山全部变成林山。
对于现有公社、大队林场,要普遍进行一次整顿,清理工分、财务帐目,明确山权、林权以及投工和分配的办法,并且要大力推广杉桐间种、多种经营,实现以短养长,促使社队林场得到巩固和发展。除办好社队林场以外,公社、大队要统一规划山场,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林茶专业队(组)负责造林、管理和采伐。这样,从一个生产队来看,专业队(组)的规模是不大的,但从整个公社、大队来看,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林场、大茶场,汇成了大的林茶基地。为解决社员的吃油问题,公社、大队林场和生产队林业专业队都要大力发展油茶和其他木本油料,既要建基地,也可零星分散地种植。
要认真贯彻森林法,严格计划砍伐,严禁乱砍滥伐,使每年的木材砍伐量小于生长量,并要把砍伐迹地在当年或次年全部造上林。要恢复那些行之有效的群众性护林办法,行政交界的林区要建立护林联防组织,重点林区要建立公安机构。
五、努力搞好茶园建设,使茶叶生产来一个大发展。我区山高多雾,土壤偏酸,自然条件适宜于发展茶叶生产,茶叶品质之优历来驰名中外。解放后,我区茶叶产量虽然增长了三倍多,但在此期间,全省增长了五倍多,浙江增长了十一倍,所以比较起来,我区茶叶生产的发展还是慢的,年产量占全省的比重也由解放初的百分之八十降至去年的百分之四十五。茶叶生产发展较慢,主要原因是现有茶园多数是老茶园、陡坡茶园和稀疏茶园,树势衰老,水土流失,单产很低。其中约有十万亩坡度很大,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需要退茶还林。基于上述情况,今后在茶叶生产上的重点是要搞好茶园建设,努力提高单产。我们设想每年退陡坡茶园还林两万亩,新造和改造茶园各三万亩,到一九八五年使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六十万亩,其中稳产高产茶园二十万亩,全区茶叶总产达到三十八万担左右。新造茶园要水平梯式,保水、保土、保肥,并要切实加强对幼龄茶园的管理。改造老茶园要大力推广歙县潜口公社红旗生产队改园、改土、改棵和改采摘的经验,以提高单产,并适应机械化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地方所搞的“密植速成茶园”,是一个收效快、收益大的好办法,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多搞一些,以加速茶叶生产的发展。
六、根据山区、半山区、平畈区的不同情况,发展畜牧、渔业和干鲜果品等多种经营。中央农业决定指出:要有计划地逐步改变我国目前农业内容的构成和人民食物的构成,把偏重粮食、忽视多种经营、缺少其他动植物食物的状况改变过来。我区是个山区,解决吃的问题更不能单靠抓粮食,而是要把山场充分利用起来,从多方面开辟食物的途径。山区、半山区要利用现有草山,规划牧场,进行放牧。养牛、养羊不象养猪那样要精饲料,把养牛、养羊迅速发展起来,既可增加集体和社员的收入,又可做到“以草换肉,以肉代粮”。人民的肉食多了,不仅可以减少粮食消费,而且可以增强人民体质。这是一件关系到改变“两个构成”的大事,一定要落实政策,集体养与个人养两条腿走路,既允许社员养牛,也允许社员到市场上卖牛,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把菜牛大大发展起来。还有些山区、半山区,既有山场又有经验发展枣、栗、桃、柿、梨、桔、香榧、山核桃等干鲜果品,这既是经济作物,又是食物,既可增加社员收入,又可丰富人民生活,也应大力发展起来。各种吃的东西多了,粮食消费也就少了。特别是徽州雪梨、三潭枇杷、街口柑桔、金丝琥珀蜜枣等名产,更应建立基地,大量发展。至于平畈区,应该在抓好粮食的同时,利用水面大力发展养鱼,增加人民的肉食。
七、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社队企业,大办小水电。木竹集中产区,在完成造林任务、完成国家木竹收购计划和保护木竹资源的前提下,经林业部门批准并发给运输证明,社队集体可有计划有控制地利用一定数量的木材、毛竹和次材小料,加工成品、半成品出售。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植树造材和采伐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队多增加一些收入,作为目前木材价格偏低的一种补偿,调动社队搞好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山区社队企业的发展。山区山场广阔,资源丰富,既有家生的,又有野生的。既可搞林产化工,又可搞竹木加工;既可搞工艺品,又可搞矿产品,既可搞种植业,又可搞养殖业。在这种有利条件之下,只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国家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把社队企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搞好产供销平衡,充分利用资源,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社队企业就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切实做好工作,把社队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力争到一九八五年,使社队企业的收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我区是个山区,小河多,水流急,有可以充分利用的水力资源,一定要搞好勘测设计,把小水电大力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利于社队发展加工企业,而且可以用电制茶,节省柴炭,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的发展。
八、健全生产责任制,鼓励和辅导农民经营家庭副业,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多年来的经验证明,能否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是农业生产能否迅速搞上去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定要肃清极左路线的流毒,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社员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与健全生产责任制,改进定额管理、评工记分的办法,克服平均主义。有关这一方面的工作,中央农业决定、“六十条”和[1979)31号文件已经规定了一系列的具体办法。除此以外,我们山区的一些生产队所建立的林茶专业队(组),林业实行造管统一,茶叶实行采管结合,这也是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对于这些办法,只要群众拥护,都可以试行。总之,每一个大队、生产队究竟实行何种办法,可在坚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坚持劳动力统一使用,坚持生产队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前提下,按照当地具体条件,由社员民主讨论决定。但是,必须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决不允许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目前有些地方由于对中央农业决定和“六十条”没有认真学习和贯彻,在建立生产责任制过程中,出现有任意分队和作业组形成变相核算单位的现象,这是不符合中央文件精神的,应在秋后切实做好工作,妥善地加以解决。我们要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把生产责任制逐步完善起来。
鉴于我区是个山区,许多地方耕地很少,吃粮靠供应,集体不能供给社员的养猪饲料,为有利于发展养猪,除社员自留地可维持原定数量不变外,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每头猪还可划给一些饲料地。过去把社员自留地挤上山的,应在这次“压山”时按照还林还茶的统一规划逐步压下来,另拨自留地给社员。这既有利于山场的统一规划,也方便社员种菜。除划定的自留地和饲料地外,要严禁社员在山上乱开荒。公社、大队,生产队要切实加强领导,在巩固集体经济和发展集体生产的前提下,鼓励和辅导社员经营家庭副业,把它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
九、尽快改变山区交通的落后面貌,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山区是商品性经济地区,每年要运出大量木材、茶叶和其他土特产品,运进大量粮食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搞好交通运输非常重要。但由于山区公路开山多、桥涵多、造价高,而上级有关部门,给山区公路的投资又少,因此,山区交通面貌非常落后。全区二百三十八个社镇,目前尚有五十五个不通汽车,运输全靠肩挑人扛,占用了大量劳动力,使山区劳力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据歙县周家村公社三挡大队调查,这个大队仅有八百多人口、三百多劳力,每年在运粮运物资上就要花去六千多个工,由此就可看出交通不便对发展山区生产的严重影响了。为了改变交通落后面貌,我们设想一方面发动社员尽可能多投一点工,另一方面请求省有关部门予以必要的投资,力争在三、五年内,在五十五个公社新建公路五百七十二公里,实现社社通汽车。对于深渡至屯溪这一段新安江河道,亦打算在报省批准之后,逐步予以疏浚通航。
十、下决心加强对歙县南乡的改造,逐步地把这里建设成为一个经济作物区。歙县南乡有三十七个公社、三十多万人口,历来是一个人多地少、地瘠民贫的落后地区。解放后,南乡街口区六联、蜈蚣岭大队等地方,由于建设了一批“三保”茶园,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整个说来,由于生产方针长期摇摆不定,群众为了吃饭,只好大面积开山种粮,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很低,一遇上干旱就严重减产或颗粒无收,群众生活非常困难。据《歙县志》载,南乡是一个“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骤雨过后则出土之苗又荡然倒枯”的地方,最近十四年,每两年就有一次“夹秋旱”,玉米减收或无收。所以,在南乡,缺粮、缺钱、缺衣的生产队和社员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改变歙县南乡的面貌,根据省委指示精神,我们设想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这里建设成为一个盛产林、茶、茧、药、干鲜果品和其他副食品的经济作物区。在布局和安排上,力争五年至七年,把山上的粮食压下来,为建成林、茶和其他经济作物基地打下扎实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布局调整,改造建设好南乡,关键是两条:一条是在有步骤地压山退粮、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作物的过程中,实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特别是在“压山”开始时,要以短为主,注意发展当年有收入的蘑菇、中药材以及短期有收入的经济作物。另一条是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推广当地先进典型六联、蜈蚣岭的经验,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五年到七年,逐步改变南乡的落后面貌。如果不花大的力气,那是不可能奏效的。我们深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只要我们上下一致,共同努力,歙县南乡是大有希望的。
(三)
为了保证上述规划措施的实现,加速发展徽州山区的生产和建设,全区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都必须相应地转变自己的工作重点、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切实抓好以下几点:
一、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批判林彪、“四人帮”极左的修正主义路线,改变在这条“左”的路线影响下所形成的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我们每一个社员、每一个农村工作者都很清楚,一九五七年以前,那时的农村政策和农业社的经营管理办法,对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起了多么巨大的作用啊!以后刮“共产风”、吃“大锅饭”,搞乱了所有制,挫伤了农民积极性,这个“左”的教训是很深刻的。特别是林彪、“四人帮”为害的这十多年,更是今天斗,明天批,今天“堵”,明天“割”,实际上是人为地扩大了阶级斗争,伤害了干部、群众,破坏了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他们破坏经营管理,反对按劳分配,砍掉多种经营,关闭集市贸易,取缔家庭副业,用各种借口剥夺农民,造成的恶果又是多么严重!所以,我们一定要肃清“左”比右好、宁“左”勿右的流毒,克服“余悸病”。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地回顾当地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就能很好地分清路线是非,明确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确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是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懂得衡量一种管理制度是前进还是倒退,衡量一种措施和办法是否正确,最根本的是要看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就一定能够肃清极左路线的流毒,把认识统一到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
二、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我区自然条件、农业状况以及各行各业和农业互相配合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拟订各种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区域规划和实现规划的具体措施。不仅要有全区的,而且要有各县和各个社队的。各个部门,也要围绕这样的规划,做好本身工作。工交财贸部门要更好地为农业服务,支援农、林、茶、牧、副各业和社队企业的发展。对于现有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如何逐步放到农村,城镇又有哪些工业可以到农村搞厂外加工,社队企业如何纳入产供销计划等等,都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切应做好工作。这里要特别提出的,就是经济区域规划应该包括人口的规划。要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从今年起,要把自然增长率降到百分之一以下。人多地少的地方,例如歙县南乡,更应切实抓好。
三、党校和教育、科研机构,要互相配合,搞好干部培训和农业科学普及工作。要分期分批轮训社队干部,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要为农村培训各种技术人材,充实农业的技术力量。农、林、茶等科研机构,要从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抓好重点科研项目,并且要进一步办好四级农科网,由点到面地推广先进技术,尽快出科研的物质成果。
四、搞好山区生产,加强区、社、队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非常重要。要有计划地轮训干部,组织他们学习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肃清极左路线的流毒。要对广大干部、群众加强长期建设山区的思想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基层干部要保持相对稳定,基层的力量要加强,区、社干部的缺额一定要迅速配齐。农村基层干部,处在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是党在农村联系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带领群众进行新长征的骨干力量;他们担负的任务是艰巨的,工作是辛苦的。一定要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些年来,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基层干部常常首当其冲,对于这一方面的遗留问题要切实地加以解决,要对农村基层干部认真地落实政策。农村区、社、队干部,凡是工作成绩大、有突出贡献的,都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区、社干部,鉴于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要切实注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为了搞好山区生产建设,在方针和措施明确之后,关键的问题是落实。各县、市委和地直各有关部门,都要围绕山区生产建设的规划要求,研究制订出自己的工作打算,并且每年要对执行情况进行一、两次检查,务必把工作抓得扎扎实实。要发扬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不懈地搞好山区的长期建设。
当前全区各地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广大农村干部、社员群众和各个部门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正在充分调动起来。我们徽州山区,发展生产的潜力又很大。只要我们在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努力做好工作,做到认识统一,行动一致,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扎扎实实地干,那就一定能够加速改变山区面貌,把我们徽州建设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的新山区。
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三日
中共徽州地委
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贯彻中央〔1980〕75号文件以来,全区多数社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并出现了一批搞得比较好的单位。其中有社队林场内部的“定、包、奖”和“单独核算,以场养场”;有林业的专业组造管、户造户管以及确定护林员、订立乡规民约等护林办法;有茶叶的“两统两分”和新辟茶园的专业承包,制茶的联值计酬,有粮产区的专业承包联产,田管到劳联产,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以及油菜、小麦等小宗作物承包到户;有蚕桑、花果等多种经营的“四专一联”等。不少社队扩大了自留地,有些队还划分了自留山。随着各种责任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是,无论是林茶区还是粮产区,都还有相当一部分社队没有把责任制建立健全起来,大呼隆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生产队,群众要求改变大呼隆,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责任制;而有些干部,对于大呼隆的危害性和责任制的重要性又认识不足,出现了一些“顶牛”或者消极回避、放任自流的现象,影响了责任制的建立和健全。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遗留问题还不少,需要进一步完善。有的在粮食生产包到户后,林茶生产和多种经营未及时配套,也造成了一些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尊重群众意愿,加强具体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加快林茶粮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为此,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提出如下几点意见。请各地结合自己情况,贯彻执行。
(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必须进一步清理“左”的影响,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发展农业靠政策,靠政策主要靠责任制。过去,山于“左”的影响,一直把集中劳动和平均分配当作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来提倡,大呼隆加上大锅饭,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优越性的发挥,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山区生产,受“左”的影响深,造成的危害大。这个历史教训非常深刻。
中央75号文件下达以后,我区各级党委认真进行学习和贯彻,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促进了林茶粮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我们地委对责任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这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也是逐步清理“左”的影响的过程。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点求稳怕乱,不大放手,担心搞得不好会影响山林,曾经说过徽州山区不宜搞包产到户,没有搞包产到户的不要再搞了。这反映了我们还有“左”的影响。我们的这种认识,对下边是有影响的。因此,我们地、县、市委一定要进一步认真学习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75号文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倾听群众意见,不断清理“左”的影响。我们的基层干部,在第一线是很辛苦的,应当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要对他们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学习和正面教育,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提高认识,从“左”的影响下解放出来。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存在有一些右的东西,例如某些地方所出现的怀疑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山化和无政府主义的社会思潮。同时,还有一些地方经常发生乱砍滥伐、投机倒把、贪污盗窃、赌博和迷信活动等问题。对于这些社会思潮和问题也不能忽视,必须采取加强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法制等措施加以解决。但是,从指导思想来说,当前“左”的影响还是主要的,对这一点决不能低估。决不能一遇到一点什么问题,就埋怨“解放思想无底,放宽政策无边”,就摇摆起来,影响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影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健全。
(二)根据实践经验和山区特点,我们在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的工作中,必须注意掌握好以下几点:
1.两年多来特别是贯彻中央75号文件以来的群众实践经验,充分证明:
第一,有责任制比没有责任制好。要把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建立起来,克服大呼隆的现象。这里就有一个如何看待定额管理的问题。定额管理这种形式(包括茶叶队采队管、林业队造队管),如果定额合理,验收严格,有恰当的劳动组合和小段包工,能够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能够提高劳动工效和农活质量,能够较快地发展生产,干部有经验,群众无意见,当然也是一种可行的责任制,可以继续搞下去,并加以完善提高。但是,经验证明,要真正做到这一些是不容易的,不少生产队名为定额管理、小段包工,实际是大呼隆。所以,一定要做好工作,教育干部充分认识大呼隆的危害性,按照群众意愿把适合当地情况的责任制建立起来。其中条件较好的先进队,可引导到“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
第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中,联产比不联产好。各种联产的责任制,包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四专一联”,以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在生产队统一经营的条件下,该统则统,宜分则分,把各业生产承包到组、到劳、到户、联产、联值、联成果或者收益按比例分成、包上交任务。只有尽可能做到方法简便、责任明确,利益直接,使责任和权利紧密结合,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达到加速发展生产、增加商品、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目的。
第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比一刀切好。我区是个山区,各个社队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生产内容又多,实行生产责任制一定要有更多的灵活性,允许多种经营形式、多种劳动组织、多种计酬办法同时并存。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保护资源,有利于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多种多样的责任制形式都可以,不能一刀切。不是一切地方包产到户就好,也不是集体经济办得比较好的社队就没有改进责任制的必要,更不能把不搞一刀切作为不改变大呼隆的借口。
第四,有领导比放任自流好。对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必须积极领导,既要做好思想工作,又要解决出现的问题。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现在有些同志采取回避态度或存在埋怨情绪,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工作,统一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加强领导,改变那种思想落后于形势、领导落后于群众的状况。
第五,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意愿,比方法简单粗糙,一“限”二“挡”好。有些同志对于各种联产责任制特别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怕影响集体经济,怕犯右的错误。这主要是多年来“左”的影响,没有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什么是平均主义。应该明确,只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人民当家作主,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坚持了农业集体化的方向。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调动社员的积极性;而那种平均主义的大呼隆、大锅饭,恰恰是与此背道而驰的。现行的各种联产责任制,包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它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土地等生产资料仍是集体的,只是承包到组、到劳、到户使用和管理。承包之后联产、联值、联成果,能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承担包干任务的农户,有履行合同、完成国家征购和集体提留的义务,这就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所以,不能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看成是单干。我们所说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与单干是有严格区别的。决不能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搞成单干,决不能动摇生产队的经济主体地位,决不能使生产队失去领导。
要向各级干部反复说清,对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不要有顾虑,不要担心会犯什么错误,要坚定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地相信群众大多数,尊重社员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要把党的政策交给群众,把选择责任制的权力交给群众,把各种形式责任制的特点、做法、要求和利弊向群众讲清楚,经过充分讨论,按照多数群众的意见,决定本队的责任制形式。群众认为那种办法好,领导就应该赞成和支持;群众认为需要长期搞下去,就应同意群众意见,并要帮助搞好。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要把尊重群众意愿同正确引导统一起来。要帮助群众研究解决好各项具体问题,建立和健全各种形式的责任制。
2.山区资源丰富,林业的生产周期长,在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和划自留山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要教育干部、群众,一定要严防乱砍滥伐,发现乱砍滥伐必须严肃处理。同时,要认识到只有把林业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起来,把山林权稳定下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乱砍滥伐问题。
对现有社队林场,要进一步搞好责任制,使其得到巩固和发展,决不能受到损失和破坏。那些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队,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山区各种形式责任制的建立和健全,都应该促进而不致影响林茶桑生产,保护、发展而不致破坏山区资源。对于如何确定林茶桑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和计酬,奖赔的办法,都必须全面考虑造管采养的相互关系,并且对承包时间要一定几年或多年不变。具体年限可按生产周期长短,由群众讨论决定。经常变动,不利于长短结合和山区的长远建设。
3.无论实行何种形式的责任制,都必须稳定生产队的经济主体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坚持,生产队的统一领导必须坚持,集体财产不能受到损失。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要明确规定社员对承包田地只有种植农作物的使用权,不许私人乱盖房子或擅自占作它用。否则,生产队有权收回,拒不执行的要严肃处理。我区有一部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队,在实践中坚持了生产队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使用大型农机、设备和水利,统一抗灾和进行基本建设,统一分配。这种保留一定的统一经营成分的做法,对于稳定生产队的经济主体地位是较为有利的。
凡是实行承包联产责任制的,都必须订立和履行合同。特别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队,更应及时签订、检查和兑现合同,保证三者关系得到正确的处理。
4.要对不同类型社队,实行分类指导。山区生产队要着重搞好林茶生产责任制,平畈区生产队要着重搞好粮食生产责任制。每一个生产队在确定主业生产责任制形式的同时,对其他各业生产也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制,“抓好重点,全面配套”。把责任制配起套来,才能避免顾此失彼,避免遭受损失。
对于比较先进的大队、生产队,包括那些办得比较好的以大队为核算单位的大队,要帮助他们建立健全责任制,并积极引导他们搞好“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责任制。对于中间状态社队,现有的较适宜的责任制形式是“统一经营,联产到劳”,但是也不能强求这一种形式,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
(三)林业要根据生产周期长、管理抚育是关键的特点,建立一定多年的责任制,把造林和管理、利益和责任具体地统一起来,坚决克服那种造管分离、经济成果和直接劳动者切身利益结合不紧的大呼隆现象,把广大群众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加速林业的发展。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社队林场内部要分组作业,把造林、抚育和多种经营承包到组、到人,联系成果计算报酬和奖赔,实行“定、包,奖”的专业生产责任制。并要搞好综合经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生产队现有成片树林、竹园和大面积封山育林,要建立“专业承包、联产(成果)计酬”的责任制,实行“统一经营,由队封管,制订制度(乡规民约),专人管护,议定报酬,明确任务,联系成果,进行奖赔”。同时,要对砍伐,集运和迹地更新建立相应的责任制,由队统一交售、统一分配。
小片疏残木、竹和灌丛,可实行“管理到户,收益分成”的责任制,“山权归队,管理到户;原树估价,损失赔偿;发展竹木,收益分成”。
荒山造林,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责任制形式:一种是“造管到户,收益分成”。即:“统一经营,规划山场,确定树种,造管到户,山林队有,间种户收;补助(包括钱、粮)照给,不记工分;周期承包,收益分成”。另一种是“分户造管,包栽、包活、包成林”。即:“统一经营,分户造管;一定四年(或七年),逐年检查;报酬补助,分年支付;到期验收,由队管理;联系成果,进行奖赔”。对于那些队造队管、组造组管真正搞得好的,也可继续实行这样的办法。
零星经济树木,如乌桕、板栗、棕榈等,可实行“管理到户,收益分成”的责任制。
(四)建立健全茶叶生产责任制,要全面考虑管采养的关系,以有利于管好茶园、养好茶棵、提高单产,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和发展资源。过去,由于不少地方在茶叶生产上存在大呼隆,茶园管理和采摘都是集中劳动,按亩或按斤记工,采管相分离,采养不结合,导致只顾工分、不顾质量,管茶园“锄地皮,跑掉泥”,使茶棵“上压心,下露根”;采摘时又“一把抓,捋肚苗”,使茶棵失去了生机。结果,不仅单产提不高,而且新茶园往往很快就形成了老茶棵。这种影响茶叶生产发展的大呼隆,必须加以改变,必须尽快把生产责任制建立起来。
集中成片的高产茶园、速生茶园以及粮产区的少量茶园,可分别确定专业组、专业户进行管理和采摘,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责任制。
除此以外,一般的均可实行“两统两分,采管到户”的责任制,“统一经营,归队制售;采管合一,责任到户;生叶交队,评级计酬(记工分或付现金。有的认为生叶评级计酬有困难,也可在采摘期分段确定每斤生叶的应得报酬);一定几年,保持连续,既利增产,又利养棵”。在实行这种责任制时,有条件的还可联产联值进行奖赔。
新辟茶园的责任制,一般可实行“按生产周期专业承包到户”的责任制,“从种到采,承包到户;苗率长势,每年检查,工分成本,逐年付给;联系成果,进行奖赔,五年定产,再包再议”。
改造老茶园,也可采取类似的办法。
茶叶初制要推广“专人专责,联值计酬”的责任制。有些联队初制厂,要实行单独核算,以合理价格向队收生叶,茶厂的利润要大部返队。
(五)蚕桑生产,较好的责任制形式是建立“一条龙”的专业组,实行管桑、养蚕合一,联产联值计酬和奖赔;也可管桑和养蚕分别建立联产联值的专业组,还可以户管桑园队养蚕,或者户管桑园户养蚕(即专业户),收益分成或包上交任务。
(六)其他种植业、养殖业如水果、“三花”、香菇、蘑菇、蔬菜、药材、养牛、养兔、养貂、养猪、养鱼等多种经营,都可根据生产需要分别确定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联产联值计算报酬和奖赔,实行“四专一联”的责任制。现有的集体养猪、养兔、养牛等项目,一般以专业户饲养为宜;而那些需要一定资金、设备而技术性又较强的项目,如养貂和培育良种禽畜、鱼苗、树苗,以及推广技术、阶治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等,则应由集体举办专业场、组(有的也可联户举办),并把它作为扶助社员发展家庭副业的一项措施。
(七)在粮产区,要分类指导,建立健全适合当地情况的责任制。
1.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它是在以粮为主、又有多种经营的条件下,由生产队根据社员的特长进行专业分工,按照有利生产的原则把各业分别承包到组、到劳、到户,联产联值计算报酬和奖赔。这种责任制的优点是充分体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又专又联,有统有分。但在分工的同时要注意搞好协作,并要合理确定各业的报酬。
2.统一经营、联产到劳责任制。这种责任制,实行“三不变”(集体所有制不变、基本核算单位不变、生产队统一分配不变),“四统一”(统一计划、统一耕耙〔种〕、统一投资、统一调配使用劳畜力和大中型农机具),“五定一奖”到劳(定劳力,定任务、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奖减赔)。它的主要特点是统一耕耙和田管到劳联产,可以统一使用耕畜和农机具,在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的同时,满足社员联产计酬的要求,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
3.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这两种责任制的区别在于:包产到户是各户按人口或按人劳比例承包耕地,包产、包工、包费用,超奖减赔,也就是“三包一奖赔”到户。包干到户是各户按人口或按人劳比例承包耕地,不计工分、费用、产量除完成国家征购和集体提留外,其余归己,即“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要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第一,除田少的自给队、供应队可按口粮田承包外,人均一亩以上的队均以人劳比例包田为宜。大队主要干部、民办教师、合作医疗的医生等,一般可以只包人口田,不包劳力田。第二,水田要定产到田,按产量而不要按面积计算到户,以避免把田块搞得支离破碎,做到尽量连片,兼顾水系。第三,鉴于有婚娶和复员军人回乡等人口变动,生产队应留少量机动田以备调整的需要,避免年年变动承包田,影响生产。第四,“三包”要合理,既要考虑国家、集体的利益,又要使社员经过努力有产可超。第五,拖拉机归队所有,专人使用,给户代耕,收取费用。生产队库房等,除集体使用外,可由队管理,收取租金,以房养房。第六,耕牛归队所有,评定使役年限和价值,专人喂养,联户保值使用或分年扣回价款(分年扣回价款的,可少提公积金,并应将扣回的价款作为生产队添置生产资料的基金)。农具可采取类似办法处理。第七,债务要通过清帐,区别不同情况作出恰当的处理。第八,必要的农田水利等基建用工,包产到户的可记工参加分配。包干到户的,应将工折成现金摊到户提取上来,基建时再统一派工付工资;也可不提此项基金,在兴修水利时按受益田亩派工。第九,包产到户要订立“三包一奖赔”合同。包干到户的,对各项包干上交任务,如征超派购、公积金、公益金(包括烈军属优待劳动日,五保户赡养费和民办学校、合作医疗等)、管理费(包括大队、生产队干部补贴和办公费)等,都应列入各户承包合同。烈军属优抚工作一定要搞好,大队、生产队干部及民办教师、合作医生的报酬要落实。今后,要注意逐步减轻群众的负担。第十,劳力少的“四属”户,可以少包田或只包口粮田,基本上没有劳力、耕作管理有困难的,其承包田可在等价交换原则下找人代耕代种,也可以不包田而由队按一般社员的同等价格供给口粮,拿钱称粮。第十一,对困难户应安排他们承包力所能及的多种经营,帮助他们发展家庭副业,使他们能够克服困难。第十二,凡粮食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队,必须对林茶生产等建立起“四专一联”责任制,有些项目可相应包到户,以免影响生产,甚至造成破坏。
4.一些山区生产队,只有很少的田地,可以作为口粮田承包,也可专业承包给几户或几个劳力。
(八)坚决落实自留山、自留地、“自留人”的政策,积极鼓励和大力扶助社员发展家庭副业。自留地少的,要适当扩大,可以划到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五,具体比例由各地按实际情况决定。田埂和隙地要充分利用起来,划给社员种植,谁种谁收。对于划分自留山,我们曾多次强调,最近中央林业决定又明确规定要根据群众需要,划给社员自留山。并指出自留山种植的树木,永远归社员个人所有,允许继承。但多数地方仍然行动迟缓,所以,一定要坚决落实自留山的政策。可以按山场总面积百分之十左右的比例划,也可以每人划一亩到二亩。把荒山和灌丛划给社员作自留山,对于加速绿化,对于解决社员烧柴和今后的自用材问题,对于防止乱砍滥伐和乱开乱挖,对于发展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都大有好处。除了那些森林茂密、基本上没有荒山和灌丛的山区,以及那些周围都是田畈,荒坡甚少,还要保留牧场的平畈区,可以不划自留山以外,都要按上述要求给社员划自留山。要允许社员有“自留人”,放手让社员在自留山上种树、种桐、种茶,并合理间作,发展多种经营。
要放手发展社员家庭副业,凡是适宜社员个人经营的项目,都要尽量由农户自己去搞,生产队加以组织和扶助。同时,要通过订立合同和其他形式,积极鼓励和支持社员个人或合伙经营服务业、手工业、养殖业、运输业等。只要不投机倒把,不剥削他人,不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不破坏资源,社员家庭副业发展得越多越好,于国于民都有利。有差别,有竞争,是正常的现象,不应当看成是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限制它的发展,重复过去的错误。
(九)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队,生产队领导的责任不仅没有减轻,而且更加重了,工作也更细了。所以,一定要坚持生产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管宣传贯彻党的政策,管思想政治工作,管集体所有的基本生产资料,管长远规划和当年计划,管机耕、抗灾、用水和农田基本建设,管合同的签订、检查和兑现,管完成国家征超派购任务和集体提留,管烈军属优抚和五保户、困难户的照顾,管劳动互助协作和新的经济联合,管计划生育和其他行政工作。公社、大队干部也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对生产队的领导,支持和帮助生产队的工作,充分发挥生产队干部的作用。
(十)各县、市委和农工部,要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当前就要抓好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并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双抢”以后到春节之前,要集中领导精力和干部力量抓好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划分自留山的工作。各县、市都要分级分批训练好区、社、大队干部和抽调搞这项工作的机关干部,使这些同志达到思想通、政策懂、办法会,以适应工作需要。
目前正值大忙,责任制要稳定。如果少数队生产大呼隆,迫切需要建立责任制的,则应积极领导帮助,并解决好具体问题,不能放任自流。
广大农村正经历着经济结构和管理形式的重大变革,形势发展很快,各级领导必须从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上来个人的转变,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新情况下的新问题,把群众的实践经验及时总结上来,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贯彻下去。依据中央精神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克服领导工作一般化,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更加落实,使农村社会主义事业更有活力,更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七日
徽州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纲要(节录)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的十五年内,是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以裕民富区为基本目的,既使人民能够得到较多的实惠,又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我区的区情,本着“发浑优势,扬长补短”的原则,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应是:立足于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走“旅工农”的道路,坚持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断提高经济技术强度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生产型经济为具有徽州特色的以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为支柱的旅游型经济,逐步把徽州建设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山青水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人民富裕的旅游经济区——“东方瑞士”。
到二○○○年,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1.人口:控制在二百一十七万以下,二十年平均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九点五。以“六五”期末为基数,十五年内人口年增长率在百分之一点二以下。
2.经济实力:工农业总产值比一九八○年翻二点七番,达到四十六亿五千七百万元,二十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点一,比“六五”期末翻两番,十五年平均递增百分之九点七。其中:工业总产值三十四亿五千二百万元,二十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二点五,比“六五”期末增长四点三倍;农业总产值十二亿零五百万元,二十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六点四,比“六五”期末增长一点四倍。
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五年增长三点五倍,达到四十五亿元,十五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点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二千二百一十七元,按一九八○年兑换率,折合一千四百七十三美元,比一九八五年增长二点九倍,十五年平均递增百分之九点五。
国民收入达四十亿元,比一九八五年增长三点五倍,十五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点六;人均国民收入为一千九百七十元,折合一千三百零九美元,比一九八五年增长二点九倍,十五年平均递增百分之九点五。
3.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贫困面貌已彻底根除,基本生活资料已满足需要并略有富余,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吃、穿、用、住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每千人中的卫生人员由现在的三点八人增加到五点六人,每千人占有病床由现在的二点九张增加到四点四张。全区青少年已扫除文盲,全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人普及中技教育,乡以上干部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各类技术人员占劳动就业者的比例有显著提高,教学手段相应改善。文化事业繁荣,各类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和发展,每个县,市都要有一定规模和设备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剧场、体育馆,每个乡、镇都要有文化中心;办好徽州书画院,改革和发展徽剧,继承和发展徽州历史文化艺术。
实观上述战略目标,打算分前五年和后十年两个阶段。前五年因“六五”期末基数较低,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为后十年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要求“七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的年递增速度达到百分之十一点一,高于全省百分之九点二的水平,一九八七年比一九八○年翻一番。旅游业在前五年要积极打好基础,争取有突破性的进展,为后十年建立旅游型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求“七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二点三,其中以旅游业、商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产值递增率要达到百分之十四以上,高于全省百分之十二点六的水平。后十年由于“七五”期末基数升高,总的增长速度比前五年稍低。要求“八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百分之九点五,一九九四年比一九八○年翻两番,“九五”时期年递增百分之八点八。到本世纪末,以旅游业、商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十五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以上。
战略重点
根据上述战略目标,从我区经济结构现状出发,必须抓住以下五个战略重点。
(一)以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发展多样化的农业是建立旅游型经济的基础。徽州农业的发展,要树立大农业的观点和“无工农不稳,无工商不富”的思想,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渔业,切实抓好农田的粮食生产,恢复和扩大名特产品的生产,促进农、林、牧、副、渔和农、工、商、建、运全面发展,实现生态和经济两个良性循环,逐步建立有山区特色、有内在活力的农村产业结构和商品经济体系。其要点是:
第一,把林业放在山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好林业,发展林业多种经营,不仅是国家建设、山区致富的需要,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的必需。林业的发展,要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必须大力提倡封山育林,尽快绿化荒山,实行封、造、育并举,以营造果木林、木本药材等经济林为重点,适当发展用材林、薪炭林和其他林木,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到本世纪末,全区有林地面积由现在的八百多万亩发展到一千一百万亩,其中果木林、木本药材等经济林占有林地面积要由现在的百分之四点六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第二,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继续抓好茶叶,蚕桑生产,积极发展果、麻、药、杂等产品的生产。茶叶是我区大宗传统拳头产品,要在改造老茶园,努力提高单产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新茶园,同时改造制茶工艺设备,提高茶叶质量,增加适销对路的品种,不断发展徽茶的优势。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全区茶园面积由八十七万亩发展到一百万亩左右,由亩产二十五公斤提高到四十公斤,总产八十万担。蚕桑要在稳定的基础上发展,桑园面积由十万亩发展到十五万亩,产茧十五万担。果类要实现“一户一亩花果山”的目标,以发展枇杷、柑桔,猕猴桃、雪梨、板栗、青枣、柿子、杨梅、香榧、山核桃、樱桃、银杏等为主,果园面积由十万多亩发展到四十万亩,总产一百五十万担;当前要大抓良种果苗的培育,尽快做到苗木自给。苎麻面积由三万多亩发展到十五万亩,总产四十万担。中药材发展到十万担。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和生漆、油桐、山苍子等山杂产品以及蔬菜、瓜类、豆类等副食品都应有较大的发展。
第三,放手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搞活搞富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我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应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同时,积极恢复发展传统工艺品,大力发展建材、建筑、采矿工业和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努力发展创汇工业。在发展乡(镇)办、村办骨干企业的同时,放手发展户办、联户办企业,逐步走向企业群体化、商品系列化;在重点发展投资少、见效快、耗能低、密集型的企业的同时,逐步提高现代化技术、管理水平,改变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对现有的企业必须进行整顿,改造、提高,挖掘潜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到本世纪末,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要大大超过农业总产值,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应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第四,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我区畜牧业应实行生猪与草食牲畜并举,食用畜禽与毛皮动物并举,专业户与群众饲养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瘦肉型猪、杂交牛和兔、羊、鸡、鸭、鹅等。要积极发展饲料工业,办好畜禽良种场、坊,为农民提供优质、低偿服务。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全区年出栏肥猪由五十多万头发展到一百一十万头,大牲畜年末存栏由七万多头发展到二十万头,家禽由二百万只发展到五百万只,达到人均占有肉类三十七公斤、蛋品六点五公斤的水平。渔业生产要把重点放在养殖水面的精养高产和山区的流水养鱼上,因地制宜发展稻田养鱼,保护天然河道鱼类资源,加快自然增殖速度。到本世纪末,人均占有鱼类八点二五公斤,达到基本自给的水平。各县、市城郊都要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为城市人民和游客提供肉、禽、蛋、鱼、奶等多种食品。
第五,抓好农田的粮食生产。山区耕地狭小,粮食紧缺,必须十分珍惜农田,重视抓好现有农田的粮食生产。要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审批占用耕地。全区九十多万亩水田除了适当扩大“一粮一经”田以外,应坚持以粮为主。要基本稳定粮田面积,大抓低产田改造,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到本世纪末,要把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到百分之二百以上,使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总产稳步增长,把缺粮数字控制在目前的水平。
第六,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建立专业化、集约化、系列化的各类商品基地。农业生产的布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山区应以林为主,大力发展林业的多种经营,半山区以发展果木林、花木林和其它经济林为主,同时抓好粮田生产和其它多种经营,平畈区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从全区来看,通过合理布局,要逐步形成具有亚热带山区特色的大中小不等的商品基地网。①全国性(或上海经济区)的商品基地:徽州茶叶基地(包括以祁门、石台为主的红茶基地,以休宁、歙县为主的屯绿基地),祁门、休宁、歙县、黄山市、石台的猕猴桃基地;休宁、祁门、旌德县、黄山市的用材林(丰产林)基地,歙县的“三潭”枇杷基地;黟县、祁门、休宁、石台的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基地。②全省性的商品基地:歙县、绩溪、黟县的蚕桑基地,新安江库区沿岸的柑桔基地;旌德、歙县、黟县的苎麻基地;歙县、祁门、休宁、石台、黟县、黄山市的中药材基地;歙县、屯溪的花卉盆景基地;休宁、祁门、歙县、黄山市、绩溪、旌德、黟县、石台的干鲜果等经济林基地。③地区性的商品基地:歙县、休宁、屯溪市、黄山市、旌德、黟县的粮油、生猪基地;太平湖,东方红水库、丰乐水库、新安江水库上游的渔业基地;休宁、歙县的啤酒原料(大麦)基地。
(二)以轻型为主,发展具有特色的地方工业
发展工业是振兴徽州经济的必由之路。根据我区实际,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围绕旅游业需要,以轻手工业为主,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轻型工业体系。发展工业的方针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扩大国内市场和打入国际市场为目标,以骨干企业为支柱,城乡结合,外引横联,开展多层次加工,努力形成一批名、特、优、新的拳头产品。从全区讲,要优先发展以下七大行业。
1.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是全区的主导工业。今后的发展,要立足于我区丰富的可食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七五”期间,要抓好几个骨干项目的建设(如黄山啤酒厂的建成投产,屯溪罐头食品厂的扩建和改造等)和原料基地的规划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形成配套生产能力。要重点发展茶叶、罐头、酒类、传统糕点等的系列产品,特别要扩大其中的名牌产品产量,提高质量。要开拓新领域,积极发展方便食品、营养食品、儿童食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实现品种的多样化。同时还要注意食品工业与装潢工业配套发展,搞好食品工业基础原料的综合利用和食品添加剂的开发。
2.纺织工业
我区纺织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利用蚕桑、苎麻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丝绸、麻纺工业,提高加工深度,生产最终产品,开发新产品。丝绸工业,要以绩溪、歙县为重点,城乡结合,全面规划,逐步形成种桑——养蚕——育种和缫丝——织绸——印染——成品(服装)双重系列,建立综合配套的生产体系。麻纺工业开始兴办,要重点扶持,尽快形成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配套生产。设想在旌德县建一个较大的麻纺厂,形成全区的苎麻加工中心。同时还要抓好针织行业的发展,努力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3.竹木加工业
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区森林资源,改变单纯卖原料的状况,应该有计划地发展竹木加工业。要在统一规划下,发展刨花板、纤维板、夹合板工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发展适销对路的木竹家俱。同时,要抓好松香、松节油等林产化工的生产。
4.陶瓷工业
陶瓷工业的发展,应以日用陶瓷器为主,逐步开辟新领域。近期内,祁门县现有各个瓷厂产品要合理分工,质量要不断提高,批量要逐步增大,科研、人才要相应配套,逐步形成瓷器企业群体。要在发展日用瓷的基础上,努力采用先进工艺,创造“祁瓷”特有风格,增加工业用瓷、高压电瓷、建筑用瓷、卫生瓷、陈设瓷等新产品的生产,扩大出口量,把祁门建成“安徽的瓷城”。黄山市和休宁、绩溪等县,要认真办好现有县(市)、乡陶器厂,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5.电子工业
发展电子工业,是现代化建设和“信息社会”的需要。电子工业是“干净工业”,很适合在旅游区兴办,发展前途很大。我区电子工业技术差,近期应以发展电子元件为主,认真办好现有的电子元件企业,并接收、改造、利用好上海“三线”移交的电子工业企业。同时,全面进行规划,积极培训技术力量,逐步发展电子产品装配和技术精、尖的电子工业企业,使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支柱工业。
6.建材和采矿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工业。我区建材工业的发展,要以满足本地城乡建筑需要为主,并积极打开外地市场。利用丰富的砂、石资源,建立砂、石开采和石灰生产基地,兴办乡镇水泥厂,生产各种水泥预制配件,同时相应地发展低能耗窑,生产优质砖、瓦。现有地、县(市)水泥厂要搞好挖潜改造,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要因地制宜地开采花岗岩、大理石,积极发展高、中档建筑材料。
采矿工业要大发展,在抓好萤石等矿藏开采的同时,积极筹备上新的项目。“七五”期间可新上白钨、重晶石、金、锌、锰等开采项目。“八五”、“九五”期间,上开采膨润土项目。要大抓矿藏的综合利用,尽可能做到“采掘——冶炼——加工成品”一体化。
7.传统工艺品
我区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扩大出口,发挥城乡能工巧匠的作用,积极创制具有徽州特色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要继续保持和发挥歙砚、徽墨的优势,并且努力提高徽笔和澄心堂纸的质量,使“文房四宝”配套成龙。要不断发展竹编、“四雕”、盆景、漆器等传统工艺品,开发新品种,增加批量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在优先发展以上七大行业、形成主体工业的同时,还要继续提高机械工业,发展塑料工业,因地制宜发展中成药工业、砩化工工业。我区机械和塑料工业有相当的基础,经济效益好,是优势行业,对其中一些有市场、有优势、有前途的产品,要走联合、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大力发展,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要抓紧搞好屯溪制药厂的扩建工程,扩大生产规模,使该厂成为皖南中成药生产的中心。对其它方面的工业,凡有条件的,都要积极发展。
(三)以旅游业、商业为主,发展第三产业
徽州作为皖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将是未来的领航产业。根据我区情况,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以旅游业为中心,以商业为重点,积极发展金融、邮电、服务等事业,并与第一、第二产业相适应。
徽州旅游业的发展,应以黄山为中心,逐步完善和开发周围各县市具有特色的景区、景点,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众星拱月”式的旅游网络;客源应以国内为主,逐步扩大国外游客的比例。到二○○○年,力争接待游客由一九八五年的二百二十多万人次发展到七百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五十万人次。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七五”期间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制订以黄山为中心的全区旅游事业总体规划,建立与邻近风景区的协作关系,搞好旅游业的宏观布局。并且扩大旅游景点的宣传,提高徽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二是进一步为黄山做好服务工作,抓好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建设。各县市特别是屯溪市、黄山市和歙县、旌德要根据黄山和本地旅游业的需要,积极发展各种旅游食品、用品、纪念品等旅游系列产品,同时加速旅馆、山庄、娱乐场所等多层次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按照“修旧如旧,增加特色”的要求,尽快修理和恢复老景点,有计划地开发新景点,边开发边开放。要认真搞好黄山南大门,积极创造条件,开通北大门,逐步打开东、西门,以招揽更多的游客,做到“山下住,山上游”。三是抓紧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建立一支为游客满意的现代化的旅游服务队伍。“八五”、“九五”期间,重点搞好景区的开发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全区完善和建成“十大旅游景区”(黄山风景区、屯溪山城景区、太平湖景区、歙县历史文化名城景区、齐云山道教圣地景区、黟县古民居景区、石台溶洞景区、新安江景区、清凉峰和牯牛降自然保护景区),把徽州初步建设成为能够满足多层次游客需要的不同景点,独具特色的旅游区。
徽州商业的发展,要为“旅工农”服务,立足区内、国内市场,争取扩大国外市场,坚持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做到以商促农、促工、促旅。要把徽州商业放在振兴徽州工业、农业、旅游业的同等地位来抓。要充分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和“蓄水池”的作用,同时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组织一支庞大的采购员、推销员队伍,在区内外建立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都应发扬“徽商”的好传统,既做“坐商”,又做“行商”,不断巩固和发展在各大城市的“窗口”,把本地工农业产品打出去,把外地紧俏商品引进来。我区现有的市场太少、太小,“七五”期间各县、市必须加强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增设一批工农业产品批发、专业市场,改善服务态度,扩大经营范围。要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近几年内重点抓好出口商品基地专厂、专车间、专矿的建设,建立出口生产体系,力争多出口、多创汇。要切实加强小城镇建设,注意发挥中心城镇在商品流通中的功能作用,走“东进沪、杭,北向宁、芜,南下江西”的路子。
在重点发展旅游业、商业的同时,还要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事业,为经济建设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改善通讯、邮电设施,提高通讯能力、质量和服务水平。广泛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及时收集、传递国内外有价值的经济技术信息。积极发展劳务合作,组织劳务输出。
(四)补短扬长,加强能源交通建设
能源交通事业是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的制约因素。把能源交通建设作为战略重点优先发展,是补短扬长、保证我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后继能力的关键措施。
能源建设要以电力为中心。解决电力不足问题,要把立足点放在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大办小水电。“七五”期间,继续抓好在建的三个骨干电站(祁门的流源,石台的六百丈,黟县的东方红三、四级站),重点建设新安江开发工程的梯级骨干电站,以及其他骨干电站(如黄山市的毛坦,歙县的葫芦、大溪,绩溪的百丈岩,休宁的毕村等),同时抓好在建电站的配套,使全区小水电装机容量由现在的三万多瓩达到六万瓩。“八五”、“九五”期间,筹建休宁月潭电站,力争在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农村电气化。在发展小水电的同时,要搞好大电网输电线路的基本建设,近期要抓好陈村——黄山——岩寺十一万伏输变电工程,抓紧宁国或陈村——屯溪二十二万伏输变电工程的准备工作,改善供电设施,提高供电能力。争取将黟县的石煤开发列入“七五”计划,进一步开展石煤的综合利用。积极营造薪炭林,推广省柴灶,大力发展沼气池。
交通建设,要坚持为旅游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形成以皖赣铁路为骨干、以公路和内河为主体、以航空为辅助的综合运输网络。设想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三十五至四十公里,主要干线、旅游线路面质量显著提高。同时,以屯溪为中心,扩大空运,发展水上运输,把屯溪建成徽州水、陆、空交通的枢纽。“七五”期间的要求是:
公路方面,按照“外接内联”的方针,一是抓好慈张线、徽杭线等外接干线的技术改造,修好南北贯通干线(合肥——屯溪);二是抓好齐云山——黄山,屯溪(经休宁)——黄山,岩寺——黄山,黄山——九华山等旅游热线和区内其它旅游网点间内接公路的改建、扩建;三是集中力量把不通车的乡和部分村的公路修通,实现乡乡和百分之七十的村通车,并把一些经济效益大、线路不太长的断头公路接通。同时,还要搞好重点汽车站的新建和扩建。
水运方面,要积极搞好新安江的开发工程(屯溪——深渡),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活动坝、水坡技术,以梯级形式开发航道,力争于一九九○年沟通屯溪至浙江的水运,使其充分发挥航运、旅游、发电、灌溉、养殖五种效益功能。
空运方面,以改善提高屯溪机场吞吐能力为主,扩建机场,延长跑道,使之能升降全天候的大型客机,开辟至上海、广州、南昌等大中城市的航线。
“八五”、“九五”期间,按直达、迅速、舒适、安全的要求,重点修建屯溪——黄山,屯溪——杭州的高等级公路;开辟新安江通行旅游气垫船;开辟屯溪直达香港、东京等国际城市的航班。
(五)以智取胜,加速科技教育的发展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要把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当作根本大计来抓,尽快扭转我区人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
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为四化建设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合格人才。设想“七五”期间,全区基本扫除文盲;一九九五年,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本世纪末,基本实现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合理,科技人员比例协调,国民教育程度有普遍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加强基础教育。从幼儿教育抓起,逐步普及初中教育。二是发展职业教育。“七五”期间,重点办好四至六所职业学校,逐步形成行业配套、同普通教育互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三是办好成人教育。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办学积极性,办好电大、函大和各级党校、干校、企业职工学校,形成成人教育体系,鼓励自学成才。四是扩大中等专业教育,引进高等教育。办好现有的中等专业学校,有条件的可增设新专业和开设大专班;积极创造条件,创办轻工业、商业、旅游、工艺美术等适应我区发展需要的中等专业学校,同时积极筹办工业大学。五是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育投资,做好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修缮农村学校危房,兴建教育设施;办好师范,搞好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我区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经济建设的技术开发为重点,促进科技进步,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设想:到一九九○年,全区重点对口行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的水平,重点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省内先进地区的水平;到本世纪末,全区的科技水平力争达到全国中上等水平。为此,一是要开拓技术市场,广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技术转让,多方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二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知识信息和科技人才,帮助广大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实现技术进步,为他们提供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应用技术。三是从县,区到乡、村,层层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采取短期培训的办法,村村培养一至二名农民技术员,搞好造林种茶、栽桑植果、良种繁育、防疫治病等技术推广工作,同时抓好“星火计划”的实施,树立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典型,为群众作好示范。四是要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加强科研工作,组织力量联合攻关,解决生产建设中的关键性课题。要逐步建立食品、纺织、陶瓷、家俱、电子、建材、机械、塑料、传统工艺等专门研究机构,形成经济技术开发中心,推进技术的进步。五是要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科技人才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农村和乡镇企业的技术人员,要同城镇和国营企业的技术人员一样,给予评定职称。
以上五个战略重点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以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为重点的多样化农业,是发展轻型工业和旅游业的基础;以轻型为主的工业和繁荣的商业,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发展能源、交通事业是发展工业、农业的命脉;发展教育、科技,则是发展各业的关键。五个战略重点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徽州人民富裕起来,使徽州地区振兴起来。
主要战略对策
为了实现以上战略目标,按照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重点的要求,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搞好各条战线的改革,给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保证,在“七五”期间必须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抓好。在城市,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增强企业活力。进一步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都放给企业,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拥有自主权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逐步推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管理制和股份制,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力及奖惩,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对国营小型工商企业,要在搞好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部放开,有的实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有的直接转为集体,有的可以租赁给个人,有的可以招标转让。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改革流通体制。试办跨地区、跨部门的农商、工商、商商、农工商结合的新型商业,建立多渠道、少环节、顺流向、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系。三是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搞好价格、财税、金融等体制的配套改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使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
在农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完善和发展以搞好服务为目的的合作制,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林区要根据群众的意愿,本着有利于发展林业、保护森林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制,扩大农产品的市场调节范围,把农副产品的市场和价格进一步放开,促进农村商品结构的合理化。三是深入进行供销社的改革,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四是抓好信用社的改革,保证做到多存多贷,使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民的金融组织。同时适当发展民间信用,搞活资金的融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必须本着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的要求,搞好政治体制的改革。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近期内,要在改革领导体制,调整各种社会组织和职能,使其走上制度化等方面作出努力。
第二,广泛开展横向联系,实行全面开放。
这是振兴徽州经济不可缺少的途径。要突破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的界限,遵循“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系,扩大经济、技术、人才、信息多方面的协作。积极发展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各种横向联合体,促进资源的开发和资金的合理使用,促进技术和人才的合理交流。加强对外宣传徽州的活动,对来徽投资者提供优惠条件和方便,吸引国内外人士前来投资兴办各种事业。
第三,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改造。
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区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是要使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协调,扭转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在不放松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把发展以旅游业、商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摆在突出的地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根据市场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在种植业内部,适当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在林业内部,大大提高果木林的比重;在农业内部,大大提高养殖业的比重;在农村经济内部,大大提高乡镇企业的比重。从而,形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建运综合经营的产业结构体系。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按照“轻型、加工型”的发展方向,围绕优势产品进行,努力增加优质名牌产品的生产量和外销量。
实行技术改造,是改变我区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状况的主要手段。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要全面规划,分期实施,不断进行,对其中的重点行业、企业及骨干项目的技术改造要优先安排。要从内涵上挖掘潜力,从效益、能耗、成本几个方面赶超先进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要在消化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农业的技术改造,要以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来武装,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近期内的重点:一是搞好水利建设的加固除险、续建配套和综合利用;二是改造低产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三是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单产;四是加强植物保护和畜禽疫病的防治。
第四,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开展协作,多方面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外,必须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不论是办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事业,还是办商业、旅游业、科学教育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等等,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都要发动社会力量,发动集体和个人去办,谁投资、谁受益。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产出能力,做到稳产高产。要大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有计划地组织群众集资。许多事业,可以完全交给集体和个人去办,有些事业,可以由国家、集体、个人联营去办。
第五,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建设徽州旅游经济区,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要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严禁捕捉鸟兽,严禁以任何借口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坚决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林区要把森林次伐量控制在年生长量以内,平畈区和少林地区更应控制严一些。水土流失地区,则应大力封山育林。在耕地和茶桑果园内,要协调用养和采养关系,注意有机肥的使用。要实行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地开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同时,切实解决好农村粮食供应和烧柴问题,严禁毁林开荒,对全区现有四十多万亩陡坡山地,应力争在“七五”期间退耕还林。
要减少工业污染。今后,在徽州境内一律不再兴办有污染的工业。对城市工业的“三废”,要限期治理,有些无法治理的要下决心转产。同时,要严格控制剧毒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期,积极生产无公害蔬菜、食品和粮食。
中共徽州地委
徽州地区行署
探索改革我国旅游区管理体制
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地级黄山市
〔本报讯〕国务院已批准安徽省《关于撤销徽州地区和屯溪市、黄山市(县级)设立地级黄山市的请示》报告,同意设立省辖地级黄山市。市政府设在离黄山很近的,素有“小上海”之称的屯溪。原徽州地区和县级黄山、屯溪两市同时撤销。新的黄山市管辖3个区是:屯溪区,其行政区域包括原屯溪市、歙县篁墩乡和休宁县梅林乡;黄山区,以原黄山市(县级)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徽州区,其行政区域包括歙县岩寺镇和潜口、呈坎、罗田、西溪南、洽舍、富溪、杨村7个乡和郑村乡的瑶村。4个县是: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原属徽州地区管辖的石台、旌德、绩溪三县分别划归安庆、宣城地区管辖。
设立地级黄山市的宗旨,主要是为了把皖南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实行山上山下统一领导,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黄山风景资源,以黄山为中心,以皖南为重点,发展皖南的旅游事业,带动皖南经济的发展,为改革我国旅游区管理体制探索新的道路。
省里决心把保护开发黄山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目前,由省组成黄山市筹备小组,正在选调得力干部进行组建工作。鉴于这次行政区划调整面大,各级党政部门要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从大局出发,统一认识,统一行动,顺利完成上述行政区划的调整工作。
(原载1987年12月8日《徽州报》)
(二)文物
1.地面文物
全区共有地面文物5000余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屯溪市12处、黄山市22处、绩溪县10处、旌德县21处、歙县62处、休宁县29处、黟县11处,祁门县11处,石台县6处)。
古遗址、古墓葬全区有90余处。新石器遗址有绩溪县镇头乡胡家村,华阳镇方家园、社屋后、水楂山;歙县新州;旌德县三溪乡营盘顶、俞村苧坞里、云乐乡梅村;石台县小河乡尧田、莘田乡三义;黄山市蒋家山、来龙山等处。古窑址主要有休宁县岩前镇唐代窑址;歙县桂林乡竦口与新管古窑址(竦口3处、新管3处),其中竦口一处窑址自东汉一直延用至北宋;绩溪县高村乡霞间4处古窑址从五代延至北宋。其它古遗址有石台县珂田乡榉根关隘遗址;黟县碧山村培筠园遗址;祁门县梅祁山故址。古墓葬有屯溪西郊西周古墓(为建飞机场已平);休宁县商山乡戴震墓、溪口乡木干村汪由敦墓、临溪镇林竹村程家柽墓;歙县西干渐江墓和汪采白墓、唐模许承尧墓;绩溪县上庄乡胡铁花墓;石台县珂田乡李松祥墓;黟县红旗乡俞正燮墓、西武乡黄士陵墓;祁门县渚口乡清溪村郑之珍墓;黄山市方氏九等。
古建筑全区有4700余处。古塔主要有休宁县海阳巽峰塔、丁峰塔、富琅塔、古城塔;歙县城西长庆寺塔、城北新州石塔、岩寺文峰塔、潜口小尖塔,小溪塔;旌德县乔亭石峰塔、兴隆乡表灵塔、南关乡白沙村凌云塔、白地乡下洪溪洪源塔;黟县碧山云门塔、柯村乡孙村旋溪塔;祁门县城南文峰塔;黄山市甘棠巽峰塔。古桥主要有屯溪镇海桥,休宁县岩脚登封桥,歙县城西太平桥、城北万年桥、城南紫阳桥、北岸廊桥,旌德县城淳源桥、驾虹桥、黄济桥,黟县城北门通济桥,祁门县城东门平政桥、仁济桥,黄山市仙源麟凤桥、焦村环秀桥、新虹村胜虹桥。牌坊主要有休宁县五城乡古林村贞节坊,歙县城内许国石坊、绣重光坊、江氏宗祠坊、紫阳书院坊和富竭乡棠樾石牌坊群,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奕世尚书坊,石台县六都乡银坦村贞节坊,黟县东源乡西递村胡文光刺史坊。古民居主要有屯溪市柏树街明代程氏三宅、前园村程大位故居、黎阳乡邵氏和宁氏清代徽派庄园建筑群、隆阜乡戴震藏书楼,休宁县溪头村三槐堂、五城乡古林村程庭仂宅、双龙村吴文吉和黄家基宅、东临溪镇枧东村周裕民宅、汉口后田村吴银松和程仕宅、东州乡黄村进士第,歙县西溪南村老屋阁、潜口乡潜口村司谏第和曹门厅、城内方士载宅、潜口乡坤沙村方文泰宅、巨川乡街口村张林福宅、郑村乡郑村苏雪痕宅、呈坎乡呈坎村罗润坤和罗来龙宅、坑口乡钥坑村方春福宅,绩溪县上庄乡胡适故居,石台县大演乡永福村吴氏祖宅、小剡村陈氏祖屋、横渡乡香口村舒氏厅屋,黟县城内程氏明宅、屏山村舒氏明宅、西递村清民居建筑群、宏村清代建筑群,祁门渚口倪望重宅,黄山市卓村杜世清宅。祠庙楼亭主要有屯溪市黎阳乡小龙山庙,黄山市甘棠镇六角楼、三甲祠,休宁县溪头村王氏祠堂、东临溪乡程氏宗祠,歙县潜口乡唐模村檀干园、雄村乡竹山书院和八角亭、城内孔庙明伦堂、潜口村汪氏宗祠、小溪乡小溪村丛林寺、石潭乡石潭村叙伦堂,旌德城内孔庙,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龙川胡氏宗祠、石家村魁星阁,石台县崇德堂戏台,黟县宏村南湖书院,祁门渚口贞一堂。宗祠建筑以黟县西武乡南屏村为最,有宗祠2处、支祠3处、家祠3处,形成清代祠堂建筑群。祁门县新安乡珠林村“余庆堂”戏台,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面积98.6平方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碑刻、石雕全区有100余处。主要有屯溪市程大位故居“万世敷华”碑,休宁县齐云山石碑刻,旌德“文峰记”碑和“忠烈祠”碑,石台县“吴次尾先生殉难处”石碑和毕锵鱼龙洞题诗石刻,黟县培筠园“碧山访友”碑和八骏、十鹿、桃园风光石雕,黄山始信峰“寒江子独坐”石刻。歙县新安碑园明代镌刻的《余清斋》、《清鉴堂》法帖刻石,汇集了晋、隋、唐、宋、元、明、清书法大家墨迹,摹勒上石,共164面。另有休宁汪由敦墓前的石人、石虎、石马、石羊各一对,歙县南溪南乡摩岩石刻、北岸吴氏宗祠“百鹿图”石浮雕和昌溪乡红旗村“兰亭序”石刻20多块,石台县李松祥墓前石人、石马、石羊、石狮,黟县“浔阳台”摩岩石刻,黄山市仙源镇板石摩岩石刻等。
革命旧址、纪念地全区有40余处。主要有歙县岩寺镇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绩溪县旺川太平军攻城壁画、家朋乡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许家朋烈士纪念碑,黟县柯村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祁门县城内太平军题字、查湾1937年红军标语,黄山市汤口乡红军革命活动旧址等。
徽州地区省级重点文物单位一览表
(1)1981年安徽省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986安徽省政府公布的第二批重点保护单位:

2.馆藏文物
地区及县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管理所、文物商店收藏的馆藏文物达50000余件,有玉石器、陶瓷器、铜器、金银器、竹木漆器、骨牙器、钱币、丝绸纺织品、书画、图书、契约文书、建筑雕刻构件等。徽州地区博物馆、歙县博物馆、黄山市文物管理所、休宁县文物管理所藏品较多,质量也高。其中地区博物馆藏各类文物1.4万余件,古籍5万余册(列为全国善本书编目780余册,省、地善本书编目1000余册),明、清契约2.8万余张。
馆藏石器有石斧、段石锛、有肩与扁平石铲、半月形与双把石刀、大小石凿、石犁、镞、镰、网坠等。黄山市蒋家山龙王井出土、市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双把石刀和长背平铲,被评定为国家一级珍贵藏品。有一件石刀质地为辉长岩,扁长条形,单面平刃,薄背,有对钻一孔;打磨光滑,刀形规整,长7厘米,宽3厘米,是安徽省首次发现的一种器形。歙县新州出土,歙县博物馆藏的长方形石刀、柳叶形镞,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松泽文化,浪渚文化的因素。
从战国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器,徽州都有馆藏。歙县博物馆藏元枢密院窑瓷器100余件,其中卵白釉印花缠枝牡丹盘口径15.7厘米,足径4.9厘米,通高4.2厘米,釉色卵白,盘内壁满布缠枝牡丹隐花,并对书“枢”、“府”二字;明嘉靖款识青花大鱼缸,缸口直径48.7厘米,高42.5厘米,外壁腰部描有二龙,一龙戏珠,一龙跟随,造型别致,青花,色彩清丽,外壁中上部长2寸、宽1.8寸,框内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其它精品还有:地区博物馆藏的末代龙泉窑青瓷粗颈瓶、宋代狮座白瓷枕、明成化年间斗彩小盘,屯溪市博物馆藏的宋三彩瓷碗,黄山市文管所收藏的汉代双耳直流硬陶缽、六朝盘口青瓷鸡首壶,黟县文管所藏的晋青瓷虎子、元龙泉开片尊等。
徽州书画藏品更为丰富,仅地区博物馆和歙县博物馆就有1000余件。歙县博物馆藏有宋翟院深山水中堂“雪山归猎图”,系绢本墨画,长155厘米,宽99厘米,画中水天空阔处全用水墨烘染,峰峦留白,屋不见瓴,山脚霭气充塞,密林古木交柯,气象萧疏。画右边楼阁下侧有茅舍、野渡,扫雪人、摆渡翁、肩荷野物的猎户及欢跳的猎犬。整个画面意境深邃,笔法细腻,层次分明,是安徽省仅有的宋代墨宝。另外,歙县博物馆藏清代垢道人墨笔山水画册、明代林良《红日松鹤图》和《荷花鹭雁图》,地区博物馆藏的清代牛石慧《凫荷图》、孙逸《夜半听哑哑》等,均为国家一级藏品。其他书画精品还有黟县档案馆藏的古村(日本画家)彩印木刻册页12帧,休宁县档案馆藏的詹景凤《真草千字文》等。至于新安画派代表人物作品和黄宾虹、汪采白等人的作品,各县市亦多有收藏。
文具是徽州馆藏最丰富的藏品。地区博物馆藏北宋“文府”徽墨,扁长条形,圆弧边,长8.3厘米,宽2.7厘米,上有“文府”楷书两字;程君房“五岳图”集锦套墨,一式五锭,锭长13.8厘米,扁长方形,正面浮雕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图形,背面阳刻楷书题识赞语。歙县博物馆藏插手“风”字形歙砚,纵长22.2厘米,横宽15厘米,厚3.3厘米,重0.9公斤,外形同“风”字,砚堂前低后高,与砚池连成一坡度,背面为插手式,有细直眉纹,五代时期制作,为歙砚早期珍品。休宁县博物馆藏明代蝉形三足歙砚,长34厘米,厚6.5厘米,黑灰色,墨池开在蝉头部,池前部两角外突作蝉眼,构思生动有趣。地区博物馆藏的巧作蛙蜥棲穴歙砚,长21.2厘米,宽14.2厘米,厚4.4厘米,砚色青亮,间有阔眉。该砚利用砚石的凸凹不平,稍加雕凿,蛙、蜥毕现,蛙借凹洼为棲地,两蜥沿墨池追逐,造型简朴天然。其他墨砚精品还有:地区博物馆藏的程君房宝墨斋墨、“甘棠”诗画墨、清代仿程君房“百子图”墨,人物圆形墨、大型圆柱墨、七级塔形墨、曹素功“监制墨”、“御制文渊阁诗墨”以及胡开文“地球墨”,歙县博物馆藏宋琢插手背十六眼端砚、汪廷讷铭宋琢歙砚,休宁文管所藏程大约监制“皇帝御墨”、龟状端砚,黟县文管所藏“君房至宝”墨、南朝梁砖砚、宋桃形瓷砚、明何震刻“兰亭序”端砚等。
徽州馆藏文物还有不少古建筑构件,大多是砖、木、石雕刻。木雕构件多梁柱、斗拱雀替、飞檐、栏板、门窗、橱桌等,石雕构件多为房舍基础石、柱础、栏板、华板等,砖雕多额枋、墙饰等。古建筑构件以歙县博物馆、绩溪县文管所和地区博物馆收藏最富。
屯溪戴震纪念馆,歙县黄宾虹、陶行知纪念馆收藏的有关专题资料;屯溪市博物馆、黄山市文管所、歙县博物馆、地区博物馆等收藏的墓志铭;地区博物馆与歙县博物馆收藏的漆器、竹刻、田契文书、宗谱家谱、善本书、印章、太平天国路凭等价值都很高。黄山市文管所藏南宋砖质地券,竖书13行,记述了南宋淳熙年间唐氏十四娘死后,族人为之购地安葬一事,是徽州现存最早的契约文书。歙县博物馆藏元墓石浮雕,构图严谨,人物形象生动,写实性强,对了解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以及研究元代绘画、雕刻、建筑等学科,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