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术艺术流派
1.新安理学
徽州为“程朱桑梓之邦”,宋代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系徽州。
朱熹,字元晦,别号紫阳。生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卒于庆元六年(1200),侨寓福建建阳。其父朱松曾在徽州府城歙县南门紫阳山读书,入闽后刻有印章曰:“紫阳书堂”,以“紫阳”名其居。朱熹亦自称“新安朱熹”,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他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朱子语类》卷95)“理”是至高和包罗一切的,故称理学。朱熹所说的“理”,实际上指封建伦理纲常。他在《读大记》中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而且认为“理”是永恒存在的,企图使封建伦理永恒化。他还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
朱熹曾三度回徽州省亲,每次逗留数月,故徽州从其学者甚众。其中学行最著者有绩溪的汪晫,歙县的祝穆、吴昶,休宁的程先、程永奇、汪莘、许文蔚,祁门的谢琏。宋理宗赵昀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倡导,亲自为婺源朱子庙题“文公阙里”,为歙县“紫阳书院”书写匾额。从此,程朱理学便成为徽州正统的学术思想。元以后,历代王朝倡兴理学,定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徽州对程朱理学更是恪守不移,“是以朱子之学虽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则惟新安之士为然。”“凡六经传注,非经朱子论定者,父兄不以为教,子弟不以为学。”(道光《休宁县志》)
著名的新安理学家,除朱熹及其门弟子外,还有休宁的程大昌(与朱熹以友相称)、程若庸、陈栎、赵汸、朱升、范准,歙县的钱时、郑玉、吴曰慎,祁门的汪克宽、谢,黟县的李希士。理学家们大多注解经书,阐发经义,重视研究理欲,心物、义利、道德、天人的关系,把对朱熹“性即理”的逻辑论证,同“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紧密结合起来。
新安理学家的主要著作有:解释程朱理学命题的《性理字训讲义》、《太极图书》、《近思录注》(均为程若庸撰),阐发程朱学术思想的《四书发明》、《书传纂疏》、《礼记集成》、《六典撮要》(均为陈栎撰),注疏经典的《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礼经补逸》(均为汪克宽撰)等。
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新安理学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影响很大。朱熹曾说“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朱子语类》卷18),促进了徽州的读书好学风气。缙绅之家往往自编教材,由父兄率子弟诵读,致使徽州研究学问、从事著述者甚多。朱熹又说:“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朱子文集》卷36)新安理学家恪守朱熹义利之辨,反复颂扬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并把它作为紫阳书院学规,视为立身处世的信条。明大学士、礼部尚书许国“奉诏朝鲜,馈遗一无所受,朝鲜勒碑以颂”,“在阁九年,廉慎自守,累遭攻击,而清标愈著”(民国《歙县志·许国传》)。徽州商人也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商德,“贾而好儒”。朱熹对当时宋金对立一再提出,“修内政,攘夷狄,”(《朱子文集》卷11)坚持抗金。宋元明三代,徽州出了不少民族志士,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与朱熹这一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然而,朱熹理学的核心是伦理纲常。新安理学家对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祭祀程序、丧礼制服等,规定得尤为繁琐而严格。而且修祠续谱,建坊树碑,旌善纠过,以期起到道德榜样的作用。由此,徽州出现大批“贞女烈妇”、“孝子贤孙”,道光《徽州府志》载,宋、元、明、清各代就有三万余人,其中大都是为封建礼教殉身的。
2.徽派朴学
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朴学家主张做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以音韵通训诂,求义理。
明末清初,歙县人黄生,由训诂入手治学,撰《字诂》1卷,穷研文字声义相应之奥;又撰《义府》2卷,上卷论经,下卷论诸史、子、集,辩证之精核,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比黄生稍晚的婺源人江永,一生从事教学与著述,学识渊博,尤精“三礼”,80岁时写成《周礼疑义举要》7卷、《礼记训义释言》5卷、《深衣考误》1卷。他的学生大都是徽派朴学中的皎皎者。同期的歙县人汪绂,学无师承,全凭专心钻研,五经均加证述,与黄、江同为徽派朴学的早期学者。
黄生、江永、汪绂治经不废宋儒,至戴震开始,摒弃宋儒的玄与空,把汉代训诂学作为研究学问的门径。每一字必求其义,一字之义,必本六书,贯群经以为定诂。曾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辞也,所以成辞者,字也;必由字以通其辞,由辞以通其道,乃可得之。”徽派朴学家治学并不囿于汉儒,而是“实事求是,不主一家”(钱大听《潜研堂集·戴震传》)。戴震集朴学之大成,著述有《策算》、《释天》、《声韵考》、《方言疏证》、《赢旋车记》、《毛郑诗考证》等,在数学、天文学、水利学、语言文字学等方面均有建树。他通过对《孟子》一书的字义疏证,认为:“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他指出:“《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圣人治天下,体民情,遂民之欲,而王道备。”(《孟子字义疏证》)在这本书里,戴震系统地批判了程朱理学,阐述了自己的政治、哲学观点,抨击了封建统治者“以理杀人”的罪恶,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出来。
著名的徽派朴学家还有:程瑶田、金榜、洪榜、汪莱、凌廷堪、胡培翚、程廷祚、江有诰、俞正燮等。近代经学大师吴承仕为徽派朴学的后继者。经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礼笺》(金榜撰)、《礼经释例》(凌廷堪撰)、《仪礼正义》(胡培翚撰),《癸已类稿》(俞正燮撰),《三礼名物》(吴承仕撰)等。小学和音韵学主要著作有《四声韵和表》(洪榜撰)、《音学三书》(江有诰撰)等。此外,汪莱著《衡斋算学》论文8册,对“方程论”尤多创见。程瑶田著《通艺录》26种,以实物考证文献,“开始了史料学同考古学相结合的新阶段”。
3.新安画派
徽州绘画源远流长。唐代著名画家薛稷任黟县令,善画鹤,从其学者甚多,宋时黟县画鹤遗风仍存。元代戴仲德善画马;明代丁云鹏工人物,汪肇善画鸟,汪士建精竹石;清代至近现代,代不乏人,均有所长。
元代,程政以新安大好山水入画,开新安画派先声。明嘉靖间,丁瓒绘画以米友仁、倪瓒为宗,画风清淡简练,为新安画派形成奠定了基础。稍后的程嘉燧、李永昌,绘画也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的风格。
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海阳四家”,由于身处改朝换代之际,怀遗民苍凉孤傲之情,作品体现出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他们多以峻岭奇松、悬崖峭石、疏流寒柯入画,富有山林野逸、轩爽清秀的韵味,突出了新安画派的特异风格,有力地冲击了“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画派在中国画坛上的统治地位。“四王”画派把仿古、临古放在首位,唯古是尊。新安画派则反对专事模拟,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机。
江韬一生游历名川大山,又长期寄跡黄山、白岳。他的画突破“疏林平坡、浅水遥岭”的师规,具有“笔如钢条,墨如烟海”的气概和“境界宽阔,笔墨凝重”的独特风格。主要作品有《黄山真景册》50幅和《石淙图卷》,代表作是《晓江风便图》长卷。查士标则阔笔纵横排拓,狭笔生涩多致,生动富润。孙逸多用枯笔淡墨,蹊径别开,有淡而韵浓,简而意足之妙。汪之瑞的画用笔极简,有苍秀卓立之神韵,他以中锋悬针、运渴笔焦墨大事渲染,落笔如风雨骤至,很有特色。
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70余人,除上述代表人物外,主要还有程邃、程正揆、戴本孝、吴山涛、汪家珍、郑等。程邃山水画纯用枯笔,模糊蓊郁、中含苍润,别有一番神气韵味,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美。郑学元人不遗余力,又虔诚地学习江韬,用笔松秀,精品可与查士标媲美,而俊逸神韵过之。
清中叶以后,汪朴、何文煜、程鸣、黄镇、江蓉、吴之、僧雪庄、莲溪以及近代汪鞠友、黄宾虹、汪采白,在师承新安画派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创新,在表现手法上变清淡简远为浓茂苍秀。黄宾虹主张“先师古人,再师造化,而以自然为归。”他承新安画派传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用笔分明,墨彩融洽,含刚劲于婀娜,化重滞为轻灵”。晚年功力独到,风格变淡恬为凝重浑厚,不易看到师法倪、黄的痕迹,丰富和发展了新安画派。
4.徽派篆刻
徽派篆刻始于何震。明初,印坛庸俗怪异,杜撰擅改篆字形义,趋向屈曲乖缪。何震与之针锋相对,认为作篆治印的关键在于用笔运刀,“笔有尖齐园健,刀宜坚利平锋”,提出篆刻“章法要整齐,更要活泼”。他篆刻执刀有力,运刀迅速,刀随意动,意指刀达,刀中有笔,相得益彰,实现了刀法与书法的一致,内容与风格的统一。并独创单刀边款,顿挫跌宕,欹斜错落,蕴意深邃,和书法中的“狂草”、国画中的“写意”一样,具有气势磅礴,淋漓雄浑的独特风格。代表作是“柴门深处”。
在何震的影响下,徽州篆刻名家迭起,高手辈出。明代,全国篆刻家190余人,歙、休两县就有35名,其中享有盛名者有歙县人汪关和休宁人朱简。清初,歙县程邃、巴慰祖、胡长庚、汪肇隆师承何震而又变革创新,专学秦汉,变化多姿,用力简涩,自成一体,人称“歙中四子”。其中以程邃成就最大,他精研秦汉古玺,多以大篆入印,运刀承汪关的冲刀法,凝重尤甚,古朴苍然。并创朱文秦子印,章法严谨,笔意奇古,园转遒劲,独树一帜。代表作是“江东布衣”朱文印。歙县治印名家还有汪镐京、董洵、王声、黄吕、黄崇绛、佘国观等,加上“歙中四子”,人称“歙派”。除“歙派”外,当时在徽派篆刻上有成就的还有胡正言、李流芳、金光先、汪炳等人。胡正言所治印章“奇不欲怪,委曲不欲忸怩,古拙不欲矜饰”,不拘泥于摹拟秦章汉印,有《十竹斋印存》4卷行世。
到了晚清,黟县黄士陵崛起,人称“黟山派”。黄士陵篆法横平竖直,结构紧凑自如,富有隶意,并杂取钟鼎、诏版、泉币等文字入印;章法虚实对照,妥贴自然,在奇险中得平衡,在朴实中求逸趣,富有旋律感;刀法光洁挺劲,园转自然,线条饱满,简练传神,腕力之强,一时无双。黄印多数刻有笔意古拙、文词隽永的边款,与印文互为相照,独具特色。
近代黄宾虹治印师事巴慰祖,自刻“黄质宾虹”有边白文印,“风格逼似巴予籍”,对徽派篆刻有所发扬。
5.徽派版画
徽派版画肇端于墨模镂刻。明万历开始,墨范的雕镂技术,逐步转移到版画镌刻上来,遂形成徽派版画。
明代,徽派版画以歙县虬村黄姓为中心。黄姓精剞劂,父子兄弟相传为业,人才辈出,独鳌艺林。徽刻之精在于黄,黄刻之精在于画。从明万历到清初(1573~1661),黄姓有300多人以刻书为业,其中1/3从事版画镌刻。明正统至清道光(1436~1850),有黄氏插图刻画的图书达241部。黄刻插图,线条秀劲流畅,形象逼真活脱,版面清雅简洁,刀法精细入微,形成了徽派版画的独特风格。
明万历三十三年,“滋兰堂”创用四色,五色赋彩印制制墨名家程君房的《程氏墨苑》,其中随利马窦传入中国的比利时著名铜版画家马罗坦·多·布斯的四幅作品“信尔涉海疑而即沉”、“二徒闻实即舍空虚”,“淫色秽气自遭天火”,“圣母怀抱圣婴耶苏之象”,经丁云鹏摹绘、黄鳞翻刻而载入《墨苑》,第一次将国外美术作品在中国刊本发表。明末,流寓南京的胡正言,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饾版”、“拱花”套印技法,分别于明天启七年(1627)和明弘光元年(1645)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刊版套印精美,施墨着色雅丽,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就。
徽派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富丽精工,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常多诗文书画印章相结合,技法上舍弃大面积的黑白对比,以线条的粗细、曲直、起落、繁简、疏密,来表现事物的远近、体积、空间和质量的关系。并运用虚实相生、动静对照、繁简互衬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徽派版画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徽派版画的刻工,本身往往便是画家。明代徽籍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郑重、黄应澄等,都曾亲手为版刻绘画。画家们熟悉刻刀驰骋所得来的韵味,刻工们领会彩笔纵横所描绘的意境,根据不同的内容、风格、画面来确定刀法的运用。汪成甫刻《吴骚合编》一书插图,雕山石树木用遒劲的涩刀,给人以苍劲古拙的感觉;刻人物、楼台、行云流水用轻巧的切刀,给人细腻明快的印象,达到了艺术风格协调一致、形式完美统一的境地。
清代,徽派版画刻工出现不少高手。有刻汪晋谷绘《黄山图》的黄一遇,刻《徽州府志》插图的黄升中,刻闵麟嗣《黄山志》插图的汤能臣,刻《祁门县志》插图的贺尚义,刻萧云从绘《太平山水图》的汤尚,还有长于人像镌刻的鲍承勋。19世纪中叶,随着近代印刷木的兴起,徽派版画逐渐消沉。
6.徽剧
徽州人善歌舞,东晋(317~420)时新安歌舞就已蜚声海内。明代(1368~1644),徽州人对戏剧的嗜好尤甚,各地族社每借祭祀仪礼、婚丧喜庆之际,聚众演戏,甚至在诉讼之后也有罚戏的习俗。徽州在外埠的富商,常以声伎相随,列歌舞、宴宾客。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春,徽州府城东举行“迎春赛会”,有戏台36座,来自吴、越等地的名优和本地徽商巨贾的家班,聚集一堂,献艺竞技。著名戏曲评论家潘之恒参与组织这次赛会,并称赞“从来迎春之盛,海内无匹,即新安亦仅见也。”由于徽州戏剧活动较为普遍,观众主要是村镇平民,艺人在演出时,对曲词中那些高深典雅的戏文,往往予以改造,力求通俗。因而,逐步形成徽州戏剧独有的特征。
明嘉靖间(1522~1566),徽州艺人在吸收弋阳腔的基础上,形成徽州腔,是为徽剧的先声。徽州腔在寓意较深的曲词中,增加了大量的解释曲文,联缀曲辞,发挥剧情的“滚唱”,形成通俗易懂的“新体曲文”。并注意增加便于理解曲词的道白,如净丑间的戏谑语,彼此的设问、对答等,给观众以更多的戏剧性,扩大和增强原作表现生活的能力。
明万历间(1573~1619),徽州、旌阳戏班上演目连戏,把民间杂耍融入剧中,蹬桌、翻梯、飞叉、滚打、走索、跑圈、窜火、窜剑等,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并运用火彩、幻术等特技,逐步形成徽剧的特殊风格。徽剧早期演出本,有万历《新刊徽版合像滚调乐府官腔摘锦奇音》6卷、《鼎锣徽池雅调南北宫腔乐府点板曲响大明春》6卷。
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流入,经过衍变,形成徽调主要唱腔吹腔拨子,其后又衍变成二簧腔。清代中期,徽剧风靡全国,形成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剧三庆班进入北京演出,同以后兴起的四喜、春台、和春合称“四大徽班”。道光间(1821~1850),湖北汉剧进京,徽剧的二簧调和汉剧的西皮调结合形成京调,产生京剧。
徽剧在徽州当地十分兴盛。清道光十年(1830),曹振镛组织庆升班,并自任班主。当时活动于城乡的班社有大阳春、大寿春、二阳春、三阳春、新阳春、庆升班、彩庆班、同庆班、柯长春等47个,其中大寿春有艺员180余人。这些班社分正规班和半正规班,正规班以庆升、采庆、同庆、阳春最为著名,号称“京外四大徽班”,活动于较大的城镇和庙会,半正规班为业余性质,时聚时散,人称“鬼火班”,一般在农村演出。演出徽剧剧目有《水擒》、《八阵》、《三挡》、《黄鹤楼》、《叭达岭》、《一箭仇》等数百出。
黟县古戏台

清代后期,京剧兴起后,徽剧艺人纷纷改学新腔(京剧),徽剧日渐衰落。但是,徽州部分农村仍然盛行徽剧,“夜不唱京”,凡庙会、祭祀,都请徽班演出。
30年代初期,徽州仍有徽剧戏班一二十个。始于清道光十年(1830)的绩溪县伏岭下徽班,一直坚持至今,150多年来演出徽剧、京剧剧目100多个,成为徽剧园地一朵盛开不衰的奇葩。1983年,全国徽调、皮簧学术讨论会在绩溪县开会期间,伏岭徽剧团演出《八阵图》(吹打)和《龙虎斗》等剧目,受到专家和代表好评。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徽剧的抢救和发展,1951年,休宁县成立“群乐徽剧团”。1956年,合肥成立“安徽省徽剧团”,从徽州聘请老艺人任教,培养年轻演员,挖掘、整理剧目。1959年,徽剧进京演出《水淹七军》、《淤泥河》等剧,获得好评。1961年成立徽州地区徽剧团,1965年撤销并入京剧团。1978年组建徽州地区京徽剧团,使传统徽剧在其发祥地得到很好的保留。
(二)文学艺术
1.文艺团体
民国25年(1936)以前,徽州的文艺团体主要是徽剧班社。抗日战争时期,外地的京剧、越剧、黄梅戏、花鼓戏以及话剧、歌舞、杂技等团社相继来徽演出,并在当地成立京、越、黄梅戏剧社。建国前夕,全区有6家职业剧团(京剧3、越剧2、徽剧1)。
建国后,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文艺形式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到1952年,全区有业余剧团205个,职业剧团9个,美术小组(研究会)3个,音乐小组1个,文学小组1个。1958年,各县成立文艺工作团(后改黄梅戏剧团或越剧团)。60年代,地区先后成立徽剧团、黄梅戏剧团和文艺工作团。1987年,全区有文艺演出团体7个,其中京徽剧团1个(地区),黄梅戏剧团5个(歙县,休宁县、黟县、石台县、黄山市各1个),越剧团1个(祁门县)。
徽剧剧照

徽州地区京徽剧团前身是屯溪之江大舞台,建于民国27年(1938)。1951年改称屯溪群力京剧团,1956年更名屯溪市京剧团(集体)。1960年转为国营,招收和培训一批艺术新秀,接纳一批骨干演员。建国以来,排演京剧、徽剧传统剧目近百个,京剧现代剧目10余个,本团、本地区作者创作剧目《猎户李龙》、《翠林春潮》、《牛大娘》、《桃李愤》等10余个。
徽州地区文工团建于1965年9月,当时有演职员60余名,主要来自省艺术学校和省文工团,内设声乐队、舞蹈队、乐队和舞台队,阵容整齐,为省内第一流的文工团。1970年以后,招收四批学员,增添管弦乐,演职员增加到120余人。该团先后创作、演出舞蹈、器乐曲、舞剧、话剧剧目20多个,其中《激流飞排》于1974年参加全国独舞、双人舞、三人舞调演,受到好评。1984年5月,改建为徽州地区文化干部学校,保留一个演出队。
2.文艺活动
戏剧明、清及民国时期,凡逢庙会,祭祀等庆典,徽州城乡大都演戏助兴。抗日战争时期,上海醒社白话新剧团、沪杭三五歌剧团、江浙新声歌舞团相继来徽演出。民国27年(1938)春,新四军军部移驻歙县岩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经常深入机关,学校、乡村开展文艺宣传,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解放初期,文艺活动非常活跃。1949年7月7日,歙县中学举行文艺会演,城乡万人赶来观看演出。同年9月,皖南干校文艺工作团下乡,演出《血泪仇》、《白毛女》、《一笔血债》、《减租》、《一家人》等新话剧。
建国初期,屯溪女子中学、黟县中学、绩溪中学、屯溪完全小学、休宁中学等纷纷排演《白毛女》、《光荣夫妻》、《宝山参军》、《公审蒋介石》等话剧。屯溪之江大舞台上演京剧《逼上梁山》、《闯王进京》、《快活林》、《红娘子》、《三打祝家庄》等。1951年,全区挖掘、整理传统剧目15个,排练演出新戏84个,创作改编新戏6个。1954年秋,休宁县群乐徽剧团代表徽州专区,以《醉打山门》、《借靴》、《凤凰山》等戏参加华东首届戏曲会演。1956年,专区举行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京剧《猎户李龙》、徽剧《叭达岭》、越剧《倪凤扇茶》等,被选参加1957年省首届戏曲会演。1959年9月,徽剧《水淹七军》、《凤凰山》、《昭君》赴省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
1961年7月,地区组织京剧艺术流派折子戏会串和徽京剧传统剧目观摩演出,演出9场、18个剧目。1963年,地区组织创作的大型现代戏《路》,由地区黄梅戏剧团排演,参加省现代戏曲调演。1965年,地区举行现代戏调演,《翠林春潮》经改编后,由地区京剧团和省京剧团合作,参加华东地区现代戏曲调演。
“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文艺突出政治,演山较为活跃。1972年举办现代戏曲会演,1974年3月举办工农兵业余文艺创作会演,1975年10月举办职工业余文艺创作会演,1976年4月组织农业学大寨专题戏剧调演。1978年10月举行戏剧创作会演大会,黄梅戏《高山红医》、《起点》和京剧《整容曲》参加全省戏曲调演,《整容曲》获创作二等奖。
1979年,地区组织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10个专业剧团演出创作、改编和新排剧目11个。1980年10月,举办专业剧团创作剧目调演,演出创作剧目16个,《幽兰吐芳》、《心愿》、《将心比心》等剧目经过修改加工,组成一台小戏,于次年参加全省现代戏曲调演。1981年8月,举行首届青年演员、学员基本功汇报演出大会,240多人演出唱、做、念、基本功节目和折子戏80多个,评出表演一等奖3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7名,50名教学老师获得“园丁奖”。1982年8月,创作剧目黄梅戏《幽兰吐芳》,参加省戏曲现代戏赴京汇报演出团到北京演出,出席中共十二大的代表观看了演出。1982年12月,参加全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歌剧《绣花石与卧牛峰》获创作、出奖、梅戏《心事》获演出奖。1984年,黟县黄梅戏剧团黄梅戏《母老虎上轿》、太平县黄梅戏剧团黄梅戏《猴魁传》、地区京剧团占装戏《桃李愤》被选拔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节。《母》剧获创作、演出一等奖,《猴》剧和《桃》剧获创作,演出三等奖。
歌舞徽州人历喜歌舞。晋海西公庾晞设宴,常令妓表演新安歌舞。文人赋诗,动辄击节为歌,“声若出金石者”。清嘉庆十六年(1811),歙人汪莱任石埭县教谕期间,曾将文廨雅乐洋加校订,并选廪生20人、舞生40人,教习乐舞。农民上山劳作,喜迎风长啸,作“呼邪”之歌,今在部分地区仍为流行。民间婚丧喜庆,莫不有歌舞。
1954年12月,举行全区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县市116名代表参加,演出41个节目,其中舞蹈《扑蝶舞》(祁门)、《茶灯舞》(宁国)、《跑马》(绩溪)、《采茶舞》(祁门),音乐《仗鼓》(屯溪)、《秧号子》(旌德),对唱《当了英雄答应你》(歙县),独唱《卖杂货》(祁门)获演出奖。《采茶舞》、《扑蝶舞》、《茶灯舞》、《跑马》、《打蛤蜊》(歙县)获创作奖。《采茶舞》、《扑蝶舞》于1955年1月参加省工农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分别获节目奖和演出奖。1956年,举办民间舞蹈会演,祁门县的《扑蝶舞》、《龙凤舞》,黟县的《游太阳》,歙县的《抢爆竹》、《钟馗醉酒》,休宁县的《葡萄架》等节目参加演出。1957年2月,歙县的《扑蝶舞》、《拾绣鞋》和祁门县的《姐妹观灯》等节目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扑蝶舞》还被推荐在怀仁堂向中央首长汇报演出。1963年12月,专区直属机关和屯溪镇举行歌曲演唱会,5300人参加演唱。50年代末与80年代初,两次组织力量对徽州民歌进行搜集整理,于1982年编印《徽州民间歌曲集成》,收入民歌118首;省群众艺术馆编辑、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民间音乐》,收入徽州民歌和民间乐曲50首。同年,绩溪县文化馆改编的舞剧《马灯舞》和小舞剧《戏丑图》参加全省农村业余文艺凋演,前舞获创作、演出奖,后舞获演出奖。1983年,徽州音乐工作者改编的《牧牛花鼓》、《小石桥》等4首民歌,被上海唱片社录制成唱片、磁带发行。1986年7月,舞蹈《大头与小头》参加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丰收杯奖。同年,地区文化干校演出队声乐演唱员吕青枝先后获省民歌演唱比赛一等奖、华东地区民歌演唱比赛二等奖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三等奖。1987年7月,民间舞蹈《得胜鼓》、《傩舞》参加省第一届艺术节,获表演奖。
美术徽州历来有从事美术活动的传统,除国画和版画外,漫画、刺绣、剪纸等在民间也很流行。民国27年(1938)7月,屯溪曾举办著名漫画家叶浅予、张乐平漫画展览。
建国初期,美术活动十分活跃,每逢节日,城镇街头都出画刊。1951年,全区出街头画刊314处、6280幅;歙县文化馆还编印美术旬刊,屯溪市、休宁县各举办过两期美展。当年7月,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运动周”中,各地绘制漫画355幅。1953年5月,歙县举办民间美术展览,展出国画、版画、刺绣、剪纸作品189件,观众2449人。
1961年11月,专区召开美术创作座谈会,来徽州旅行写生的漫画家方成到会发言。1965年,邀请画家唐云、漫画家米谷和方成来屯溪讲学。
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休宁县金家琪的版画多次入选全国版画展,有的还被国家美术馆收藏。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左”的错误干扰,组织批判“黑线”、“黑画”,美术创作活动基本中止。1976年,休宁县张国标、李洪勋、焦小健合作的水粉画《方腊寨前》入选全国美展。
1979年开始,美术创作活动逐渐恢复和活跃。1984年1月,在南京鼓楼公园举办“新安画旅”展览,展出国画、油画、版画130幅,获得南京美术界好评,《新华日报》和《南京日报》发表评论,江苏电视台和南京电视台播放了录像。1985年2月,地区举办美术作品展览,展出近百位作者的国画、版画、油画、连环画、宣传画、磨漆画和漫画作品150幅。

1979年以来,徽州地区美术作者在全国级刊物上发表或参加全国展览和获奖的主要美术作品有:地区文联庄稼汉的国画组画《徽墨的由来》和曾佑瑄的国画组画《屎克螂的功勋》,1979年获安徽省科普美展一等奖和全国科普美展三等奖;黄山市汤康的版画《深壑人家》,1981年入选全国版画展;地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胡绳直和石台县吴越合作的电影宣传画《不该凋谢的玫瑰》,1981年获全国电影宣传画一等奖;旌德县柴夫的漫画《政策暖遍万家心》,1981年在《讽刺与幽默》发表;地区文联程家瑞的版画《古歙山庄》,1983年入选全国版画展,歙县程啸天的国画《新安江小景》、《遥山细雨》,1983年在《新观察》杂志发表;黄山市刘晖的国画《黄山松》画册,1985年由北京荣宝斋出版,绩溪县章飚的版画《暮归》、1985年被收入《中国版画家近作选》,版画《正月》1986年入选全国版画展。
《徽墨的由来》组画选

摄影徽州摄影始于民国初年的新闻报道和商业性摄影。20年代,黟县人编印的《黟山青年》杂志,曾发表黟县云门塔,淋沥古刹等风光摄影作品。
建国以后,摄影艺术逐渐普及。1964年5月,地区成立摄影工作者协会筹备委员会。1972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地区举办摄影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20幅,1979年开始,地区文联每年召开1~2次摄影工作者会议,举办一期地区性摄影展览。1984年,同宣城地区、芜湖市和马鞍山市联合举办“江南风光”摄影展。1985年7月,《徽州风情》93幅摄影作品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展出。1987年,经中国摄影家协会推荐,地区在北京王府井中国画廊举办“皖南风情”摄影展,展出作品120幅,其中2/3为本区作者以及外地作者摄自徽州的作品。
70年代以来,徽州地区摄影作者在全国级刊物发表和参加全国展览及获奖的主要摄影作品有:休宁县程伟仁的《春讯》,1975年入选全国影展;祁门县曹暾的《预防在先》,1982年在《人民日报》发表;地区文联黄永湘的《守林人小屋》和休宁县程伟仁的《新安江放筏》,1984年入选全国影展,并被推荐出国展览,凌军的《渔歌》,《新学年》(上学去)、《小城风雨多》,分别于1979年、1982年、1986年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前两幅还被选送法国和尼日利亚、贝宁、加纳、多哥、智利等国展出;绩溪县唐祖怀的《归侨沈泰然》,1984年在《光明日报》发表,黄山市芮四平的《素洁》,1985年获香港《摄影画报》金牌奖;旌德县严厚康的《古代街道一店堂》,1986年获全国新闻摄影三等奖。
文学梁(南北朝)休宁人程詧著《东天竺赋》,为徽州史载之最早文学作品。初唐吴少微一改“徐庾体”绮丽病弱文风,作文雄迈高雅,开一代新文风,与武功富嘉谟齐名,时称“吴富体”。晚唐杜荀鹤作诗质朴自然,清新明快,一洗唐末颓靡的诗风。宋方岳诗、胡仔诗论、程珌词、罗愿文章,都有较高的造诣。元方回诗反映宋亡后人民的疾苦,富有现实主义精神。明剧作家郑之珍、汪道昆和汪廷讷,对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所编《麝麈莲寸集》,集宋、元人词句为词284首、156个调,为古今集句所献。清末汪渊罕见。胡适在“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并用白话写了第一部新诗《尝试集》。叶以群于30年代起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建国前,徽州和旅外各界人士主办的报刊杂志都辟有文艺副刊。1949年初,各中学学生自行组织的文艺组织有雷鸣文艺社、北极星文艺社、我白文艺社、宇宙文艺社、群星文艺社、新安潮文艺社、星江文艺社、生之呼文艺社、曙风文艺社、紫阳文艺社等,分别办有社刊。
1949年12月,地委宣传部召开文艺座谈会,探讨新时期文艺工作。1951年,召开全区文艺工作大会,明确新时期文艺工作方向。1961年冬,专区组织30余位作者到黄山休养,座谈文学创作问题。1962年1月,召开全区农村文化、剧目创作、文学创作会议。1964年8月,邀请作家老舍来屯溪讲学。1965年11月,黟县徐宝成出席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1983年3月,地区在绩溪县召开文艺创作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徽州作者在全国级刊物发表的主要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于右任怀乡》(程虎·1984),在《小说月报》发表;剧本《母老虎上轿》(余治淮·1984),在《剧本》发表,获安徽省首届戏剧节创作奖,198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拍摄同名黄梅戏故事片;短篇小说《巨砚》(李平易·1985),在《上海文学》发表,1986年获上海文学奖,1987年由《人民中国》译成四国文字对外发行,诗歌《半山寺》(郑小光·1985),在《人民文学》和《诗选刊》发表;小说《鬓发各已苍》(杨国平·1985),在大型文学刊物《清明》发表;长篇小说《西游东归记》(潘振邦·1987),在《通俗文学选刊》发表;诗歌《山区孩子的歌》等五首(赵家瑶·1987),在《儿童文学创作丛刊》登载;报告文学《中国傻子管窥》(赵焰·1987),在《纪实文学》发表。
3.民间艺术
徽州民歌有山歌、舞歌、号子、小调和新民歌等。音调具有鲜明的江南色彩,古朴、典雅、委婉、高亢。流行在青弋江一带的《放排·上滩号子》,是放排工人在急水滩上逆水背縴,为减轻劳动强度,焕发劳动力量的集体创作,而今仍在水运工人中流行。徽州风俗小调尤具特色,如民间婚礼中的《哭轿》歌、《接房》歌、《敬酒》歌、《交杯》歌、《撒帐》歌等,与婚礼仪式紧密配合,成套演唱、丰富多彩、饶有兴味。
《仗鼓》是流行在休宁县的民间音乐,又名《得胜鼓》,相传最初是迎接汪华凯旋归来时演奏的(一说纪念古代大将张巡得胜归来),以后每逢节日、庙会都演奏。《仗鼓》由20人演奏,12人打鼓,4人打小锣,4人吹笛子,声势雄壮,曲调爽朗,振奋人心。
徽州民间舞蹈盛行,建国前一直沿袭傩舞、跑马赶庙会、起舞庆元宵等习俗,流传至今的还有狮子舞、蚌壳舞、地戏、抬阁、走旱船、莲花灯、龙凤舞、扑蝶舞、踩高跷、大头罗汉等民间舞蹈。据1983年安徽省民间舞蹈调查,徽州保留的民间舞蹈有40个。
民间美术有绘画、竹编、风筝、刺绣、剪纸和“四雕”(木雕、竹雕、砖雕、石雕)等。
附:婚礼歌一组及《放排·上滩号子》:






(三)报刊图书
1.报刊
“五四”运动后,徽州和旅外各界进步人士先后出版的刊物有《古黟新语》、《黟山青年》、《黟声报》、《乡潮》、《生存》、《双溪潮声》、《二、三同学会刊》、《微音》、《徽声日报》、《黄山赤潮》、《歙县文献》、《新安》、《新绩溪》、《徽光》、《新歙县》等。民国21年(1932)10月,《徽州日报》在屯溪创刊,为徽州最早的地方报。1949年4月停刊。民国22年3月,《皖南日报》在屯溪创刊。民国26~38年,国民党党政机关相继迁来屯溪,徽州报业畸形发展。屯溪先后有《皖南新报》、《皖报》、《皖南人》、《火炬周刊》、《中央日报(安徽版)》、《中国日报》、《复兴日报》、《中华日报》、《大众报》、《大道旬刊》、《大道报》等10多种报纸,和为报业服务的青年、皖南、中华、大刚、警光、大道、大同、徽州、民言、大众、复兴、徽声等10余家通讯社。民国36年,中共皖南地委创办《黄山报》,1949年4月底停刊续办《新华电讯报》,1953年5月改为《徽州报》。徽州专区和芜湖专区合并期间(1956~1961),徽州各县曾先后创办地方小报,1961年后陆续停刊。1979年以来创办的刊物,有《黄山》旅游杂志、《徽州社会科学》、《徽学通讯》、《徽学》和《徽州师专学报》等。《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日报》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在徽州设有记者站。
《徽州日报》创刊于民国21年(1932),为民营性质,初为四开日报,次年改为对开日报。着重地方新闻,外地新闻靠收录无线电广播。民国23年,屯溪商会会长刘紫垣等地方豪绅投资入股,刘任董事长,《徽州日报》遂成为地方豪绅喉舌。于1949年4月屯溪解放前夕停刊。
《黄山报》民国36年(1947)8月20日在泾县樵山(今属黄山市)创刊,为中共皖南地委的机关报,是苏、浙、皖、赣边区唯一的红色报纸。用腊笔刻写,墨油毛边纸印刷,八开两版,一版要闻,二版地方新闻和各地通讯。主要在皖南发行,也传入浙江、江西和江苏游击区。前后出版发行90多期,期印400份左右,终刊期于1949年4月29日在歙县铅印出版。
《徽州报》1953年5月6日创刊,为中共徽州地委机关报。初为五日刊、三日刊,后改周三刊。1956年4月1日迁往芜湖,并为《芜湖报》、《芜湖日报》。1961年5月,从《芜湖日报》分出部分人员、设备迁回屯溪,出版《徽州日报》,1962年5月因经费不足停刊。1963年7月复刊《徽州报》。“文化大革命”初期,先后更名《新华电讯》、《新徽州报》和《红徽州报》。1968年,复改为《徽州报》,1972年10月又停刊,1981年7月再度复刊。《徽州报》从创刊至1987年12月,共出2356期,一般每年发行1万份,1985年起年发行2万份。
《黄山》1981年底,徽州地委、黄山管理局党委联合筹办,试刊号于1982年4月1日出版。1984年2月,改为旅游杂志季刊,6月成立黄山旅游杂志社,秋季号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黄山》系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艺作品和地方文史为主,辟有文史掌故、佚闻琐事、民俗风情、故事传奇、旅人游踪、山水名胜、大干世界、稗海拾贝等22个栏目,为游览黄山的向导,皖南风物的橱窗,乡土文学的园地,徽州民俗的画廊。截至1987年底,共出刊24期,其中内部试刊10期,发行6900册;正式出版14期,发行17.4万册。发行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886个县、市(旗、自治县)和海外9个国家。
《徽学通讯》徽州地区徽学研究会编辑,1984年创刊,期发行量2000份。以“研究徽州、建设徽州”为主旨,联络海内外有心于研究徽学的徽籍专家学者,为徽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到1987年底,共出刊8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恩德东方图书馆把《徽学通讯》列为藏书。
《徽学》1986年创刊,为徽州地区徽学研究会会刊,每年出版一集。汇录徽学研究会会员论著,刊录徽学研究成果,推动徽学研究,促进徽学繁荣。
《徽州社会科学》徽州地区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徽州地委讲师团联合举办,系综合性学术季刊。1981年创刊,至1987年底已出版34期。
《徽州师专学报》1981年创刊,分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以刊载校内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兼发有关读者稿件。哲学社会科学版每三个月一期,自然科学版每六个月一期。期发行量1400~2000份,对象以高校、文教宣传部门为主。
2.图书发行
1949年6月,在屯溪市建立新华书店皖南分店,8月改称屯溪中心支店,直属省店管理,辅导宁国、绩溪、旌德、歙、休宁、黟、祁门、石台等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业务。1958年下半年起,改称屯溪新华书店,划由地方领导,不辅导各县店。1979年恢复省店管理体制,称徽州地区新华书店。1980~1984年,全区图书销售额1384万元,年均276万元。1987年,全区有新华书店网点20个,农村供销社售书点171个,图书销售额达700万元。
(四)广播影视
1.广播
1950年,县、市相继建立广播收音站。每站配备1名专业人员和1台干电池五管收音机,每天收抄中央电台和省电台的新闻联播,刻印成《收音小报》,送县市领导参阅。每逢星期一、三、五晚上,收音员还带上收音机到城郊农村,组织农民收听省电台的《对农村广播》节目。1955年,省政府发给每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台收音机,并配备兼职收音员。
1956年7月,开始建立农村有线广播网。到1957年底,全区建广播专线1800公里,有小喇叭10万只,扩音机总功率5瓩。县市广播站每天广播2~3小时,试办20分钟的自办新闻节目和服务性节目。1958年,县站配备专职播音员、外线员,置有录音机,有专职广播人员36人。1960年,县市广播站经过调整,保留屯溪站和歙县站。1963年秋,逐步恢复县城有线广播站。1969年,地区成立广播网办公室,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普建农村有线广播网。1972年,农村小喇叭入户30万只。1973年以后,各地因地制宜改造广播杆线。到1987年,建成县至乡广播专线1672.2杆公里(其中水泥杆889.5杆公里),乡以下广播专线12034.8杆公里(其中水泥杆4514.41杆公里);设有县市级广播站9座,乡镇广播站225座,拥有广播扩音机328台;总功率92.5瓩。
1969年建中波转播台(地区台),发射功率20瓩。1970年建调频转播台(黄山701台),发射功率20瓩。1985年建中波广播电台(屯溪台),发射功率1瓩。
2.电影
民国13年(1924),旌德县首映无声电影《火烧红莲寺》。民国26年6月18日,有声电影开始在屯溪洪聚成茶行门前露天放映。1950年8月,屯溪电影院建成开业。1951年7月,歙县电影院建成开业。1953年,省文化局划给徽州专区4个电影小队,分别到各县巡回放映。1958年,休宁县流口区建立全省第一家民办电影队。1961年3月,专区成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16毫米影片。1963年,先后在各县城建立35毫米影片俱乐部,县电影联队改名为电影管理站,开展16毫米影片发行。1964年,专区电影发行放映分公司统一发行16毫米和35毫米影片,各县城35毫米影片俱乐部改为电影院。当年全区有放映35毫米影片的电影院6个,放映16毫米影片流动队56个。1970年,全省第一个社办8.75毫米影片电影放映队在歙县北岸公社建立。1978年,全区有617个电影放映单位,其中放映35毫米影片电影院15个,16毫米影片放映队179个,8.75毫米影片放映队423个。1987年,35毫米影片放映单位发展到34个,16毫米影片放映单位发展到281个。
3.电视
1970年黄山701台建立以后,城乡以该台为电视信号源,开始建立小型电视差转台,到1984年全区建立差转台90座。1985年以后发展很快,电视逐步普及到千家万户。
1987年统计,全区拥有小型电视差转台243座,和卫星传播地面接收站10座。1984年10月,通过集资和地方财政补助办法,建成功率为50瓦的徽州电视台。1987年1月27日,屯溪又建成电视卫星传播地面接收站。至此,屯溪地区可以收看5套电视节目(中央2套、安徽台、浙江台、徽州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