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教育
1.府学、书院
府学为官学,始于唐,设在歙县城东北。宋宣和初年(1120~1121),为方腊义军所毁。绍兴十一年(1141)知州汪藻重建。中设知新堂(后改为明伦堂),左为先师庙,右为学宫——有殖、懋、益、裕、毓、定、觉、浩八斋(后为讲堂),为生员攻读之处。后相继建有御书阁、教授廨、训导廨、尊经阁、崇圣祠、朱文公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敬一亭、风云亭、观德亭、馔堂等。民国年间,教育局迁入府学宫,失慎遭焚,尽毁于火。
府学教官由朝廷委派。宋置教授、学正、学录、直学各1人,元增训导1人,明置教授1人,训导4人,清置教授、训导各1人。
徽州府学学员分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三等。清代学员名额为廪生40名,增生40名,附学生员在学政进行岁、科考试时,由所属州县遴拔25名;武生岁、科试同时进行,录取20名。府学每年推举1名年资较深的廪生入国子监,称为岁贡生;每12年选拔2名生员入京,称为拔贡生;每逢国家庆典,推选1名生员入京,称为恩贡生。
徽州的儒生科举及第者很多。末以前无全考。据道光《徽州府志》载,宋至清末的进士,歙县宋128人,明181人,清235人;休宁宋159人,明65人,清190人;祁门宋77人,明50人,清9人;黟县宋92人,明13人,清12人;绩溪宋33人,明18人,清62人。五县的武进士宋25人,清98人,武举人明172人,清399人。
书院系学者士子讲学读书之所。徽州见载最早的书院为胡忠所建的绩溪桂枝书院,始于北宋景德、天圣年间(1004~1031)。宋末,徽州书院发展到12所:歙县的紫阳、西畴、祁山、江东书院;休宁的西山、秀山、柳溪书院;绩溪的槐溪、云庄书院;祁门的梧冈、白杨书院以及婺源的万山书院。清康熙年间,徽州府属六县书院达到54所。其中歙县14所,休宁11所,祁门4所,黟县5所,绩溪8所,婺源12所。最著名的歙县紫阳书院创于南宋淳祐六年(1246),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办紫阳师范学堂,长达660年,一直是新安理学的中心。休宁还古书院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至清咸丰五年(1855)被毁,历263年,是继歙县斗山书院、休宁天泉书院、黟县巾天书院而后振的阳明学派的中心。万历至崇祯年间,王派学者多次在此举行盛大讲学会,每会会期10天,听众一度多至千人。徽州府属县兼祀朱子及其父韦斋,唯还古书院独祀孔子,直到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始兼祀朱子。
与书院名异实同的还有精舍、书屋、会所、庵、堂、文会和学会等。如歙县的三峰精舍、枫林书屋、东山会所、见山庵、南山文会等。
书院采取自学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大多宗法朱熹白鹿书院学规。学术风气炽盛,贤才辈出。著名学者汪维岳入元不仕,以陶渊明自比,设歙县友陶书院,讲学读书。元末,著名学者朱升隐居休宁商山书院讲学,后辅佐朱元璋,官为学士。
书院有私办、官办两种,官办有歙县明嘉靖年间的崇正书院、崇祯年间的天都书院等。它们实际是府、县学的附庸。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全国书院改为学堂,徽州书院也相继改称。
元代,乡里创立社学。清初,每乡置有社学士处。据康熙《徽州府志》记载,徽属六县明代有社学562所。嘉庆以后,社学逐渐衰落。
私塾是由私人举办的一种初级学校,有蒙馆、经馆、义塾、家塾等称谓。清代,徽州私塾林立,遍及四乡。民国期间,仍有大量私塾存在,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记载。建国初期对私塾进行改造,遂为新办小学所代替。
2.幼儿、初等教育
清以前,幼儿教育多为家学或延聘塾师教授。民国9年(1920)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设幼稚班。建国后,地、县市相继举办幼儿园,据1949年11月统训,祁门、黟、休宁、歙、绩溪、旌德等县和屯溪市在园幼儿12069人。1953年入园幼儿骤减,原七县市和太平、石埭两县仅有6548名幼儿入园。1958年“大办”幼儿园,公办和民办并举,乡村广泛办起幼儿园(班)、托儿所。这年全区幼儿园(班)发展到1834个,有2039个班,在园幼儿高达64567人。分县情况如下:

1958年的幼儿园,绝大多数是人民公社所办,并不巩固。1959年后,园数迅速减少,1964年全区(含宁国县)仅剩幼儿园28所,238个班,入园幼儿697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园(班)停办,城乡普遍办起民办“红儿班”。1975年,全区有“红儿班”428处,在班幼儿21118人。“红儿班”既无教材,又缺设备,没有起到学前教育的应有作用。1978年,开始恢复正常的幼儿教育,当年有幼儿园143所,495个班,在园幼儿20972人。1978年以后,农村逐步停办幼儿教育。1984年,有幼儿园18所,各种独立幼儿班675个,入园幼儿39004人,教养员912人,其中中师毕业的279人。1987年,全区幼儿园发展到49所,幼儿班1285个,在园幼儿44205人;教养员1163人,其中中师毕业的386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歙县崇一学堂创立,是徽州第一所新式学堂。宣统三年(1911),歙县有新式学堂39所、绩溪23所、黟县22所、休宁20所、祁门3所。宣统年间,屯溪朱里新安公立初等农业学校建立,设有蚕桑科,是徽州第一所初等职业学校。
民国始,学堂改称为学校,初等教育有所发展。以民国4年(1915)与民国8年(1919)相比,各县初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如下:

民国22年(1933),举办短期小学,推行中山民众学校教育,乡保设中心小学和国民学校,校内设小学部与民教部,将义务教育、特种教育、民众教育与国民教育合而为一。民国28年(1939),各县小学情况如表:

徽州兴办初等教育与外出经商密切相关。据民国18年(1929)《黟县教育概况》记载:“一般习惯,凡儿童满六岁以上者,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困难,必令入学,最少期间亦须至十二、三岁方始退学,外出经商。”当时学堂为适应需要,也酌量增减课程内容,“国文中酌移钟点授以识字,酌移数学钟点授以珠算。”民国12年第二师范十周年概况报告中,曾提及附小教育“为谋适合学者需要计,于新学制第五年开始,分升学与非升学二组。其入升学组者,加习笔算、外国语;非升学者,可不习外国语,并减少笔算,而另授以职业道德、职业常识,以作职业准备。”开办于民国2年的绩溪县云山国民学校,两届毕业生中十之七出路为经商。
捐资兴学,私人办学,徽州历来盛行。清末新式小学堂基本为私立,官立、县立的只有几所。据休宁、祁门、黟、绩溪、旌德、歙县统计,民国11年(1922)317所小学中,私立171所,占54%;民国22年417所小学中,私立322所,占77%。民国1~10年,歙县捐资兴学的就有39人,金额达16492银元,捐款人中以教育界、商界为多。
清末,小学堂的学制为9年,初等5年,高等4年。民国元年(1912),改为7年制,初等4年,高等3年。民国11年,改为“四二”制,初等4年,高等2年。民国19年高级小学增招初级生,改为完全小学。此后,有完小与初小之分。
建国后,积极“恢复初小,整顿完小,改造私塾”,认真贯彻“依靠群众办学和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小学教育有较大的发展。1952年底,全区小学达到1648所(完小153所,初小1495所),学生87964人,其中民办公助和私立小学占70%。1953年,贯彻中央提出的“巩固整顿,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合并学额不足的班、校。随后,小学教育开始稳步发展。
1958年,全区小学发展到2525所,学生141027人。1961年开始,对小学教育进行调整。1962年专区确定一批重点小学:屯溪市第一、第三小学,歙县城关、岩寺、黄山、三阳小学,绩溪华阳、扬溪、寺后小学,休宁海阳、柳州、五林小学,祁门祁山、金字牌小学,黟县碧阳、碧山小学、大平城厢、广阳小学,旌德旌阳、俞村小学。1964年,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耕读小学发展很快,办学形式除全日制外,还有半日制,早晚班等。到1966年春,全区小学7369所,学生243394人,入学率为89.5%,其中耕读小学3518所,学生58489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小学不出队,初中不出大队”,废除考试,小学附设初中班。很多地方还采取半日制、早晚班、午班、牧童班、聋哑班、水上流动班等多种形式办学,师资严重缺乏,教育质量下降。1978年后,教学开始走上正轨,恢复考试制度,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1985年,全区有小学3868所,学生185992人。1987年全区有小学3860所,学生179316人。经省政府验收合格,全区实现初等教育普及。1950~1987年,全区小学毕业生达70多万人。
建国后,小学学制继续沿用“四二”制。1960年确定歙县城关小学与屯溪第一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1966年扩大到32所学校55个班。“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小学普遍实行五年一贯制,改春季招生,1978年改为秋季招生,1984年开始逐步恢复六年制。
3.中等、高等教育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歙县紫阳书院创办新安中学堂,学制5年。主要教学内容为读经和学习国语,每周9~12个课时。次年,在中学堂内附设紫阳师范学堂,初设简易师范科,学生60名,由官府拨款两校共用,是徽州最早的两所中等学校。光绪三十一年,黟县、歙县办有临时短训班性质的师范传习所,为本县培养了第一批小学教师。
民国初期,中等学校发展缓慢。民国2年(1913),省立第五师范创办于歙县紫阳书院。不久,迁屯溪荷花池。民国3年,易名省立第二师范。后迁休宁万安,学制5年。同年,省立第三中学创办于徽城试院新安中学堂旧址,学制4年。民国6年,由徽属六县省议会议员及商学界人士发起,在屯溪阳湖创办徽州第一所职业中学——新安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初有学生46人,教职员9人。民国19年,学生达到79人,教职员11人。民国11年,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创办于屯溪隆阜,初设预科两班。民国14年,设初中部。民国13年,石埭创立崇实初级中学。民国16年,歙县创设六邑中学,两年后停办。
民国17年(1928),省立二师易名省立二中。省立三中并入二中。同年,省立四女师易名省立四女中,并附设1年制简师班和3年制初级职业班。民国21年,新安甲种商业学校易名省立第八职业中学,设商业科,次年迁歙县,民国23年,改建徽州师范学校。
民国25年(1936),全区仅有4所公立中等学校:休宁万安省立徽州中学,屯溪隆阜省立徽州女子初级中学(1934年由省立四女中改),歙县省立徽州师范学校,绩溪省立徽州农林学校。同年,歙县开设私立国医专门学校,一年后停办。抗日战争爆发后,徽州成为东南的小后方,中等教育一度有所发展。全区除先后创办的2所省立中学、7所师范学校、4所职业中学外,还新办和迁入23所普通中学。绩溪、旌德、太平、歙、休宁、黟、祁门县先后新办县立初级中学7所,新办的私立中学有歙县南山、民族中学,休宁县白岳、右任、建国中学,祁门县祁阊初级中学,石埭县洁莹中学7所;迁入的中学有设在屯溪的南京中央大学实验中学、私立南京安徽中学徽州分校(简称皖中)、私立南京现代中学、国立江苏第一临时中学和第二临时中学,私立上海法学院附属中学,设在歙县的私立芜湖芜关中学徽州分校、南京私立钟英中学,设在黟县的上海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设在旌德县的宣城宁属六县联立中学,设在绩溪县的江苏第五临时中学等12所。

1949年全区解放时,有中等学校19所。其中普通中学14所:省立休宁中学,省立休宁女子中学,歙县中学,绩溪县中学,休宁县初级中学,祁门县中学,黟县中学,旌德县中学,太平县初级中学和私立皖南中学,现代中学,建国中学,紫阳中学,崇实中学;职业中学2所:省立绩溪农业职业学校和屯溪工业职业学校;师范学校3所:皖南区歙县师范、祁门县简易师范和休宁县简易师范。共有学生3644人,教职工411人。1950年对中等学校进行合并和调整,撤销休宁县初级中学,并入省立休宁中学,改称皖南区休宁中学;改省立屯溪工业职业学校为皖南区屯溪中学,先后并入私立建国、行知(皖中改名)和现代中学;省立休宁女子中学易名皖南区屯溪女子中学;私立紫阳中学并入歙县中学,改称皖南区歙县初级中学;省立绩溪农业职业学校并入绩溪县中学,改称皖南区绩溪初级中学。1953年,在祁门建立安徽省祁门茶业学校,属省农业厅领导,1955年10月迁屯溪高枧,改名安徽省屯溪茶业学校。1959年,在歙县汤口创办黄山林校,1982年迁至屯溪。1957年,全区有普通中学13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师范学校3所,职业学校2所,共有学生11770人。
1958年,开展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内容的教育革命,中等学校增加到57所。1961年发展到72所,学生27635人。其中普通中学25所、师范学校9所,各类中等技术学校38所。1960年,歙县棠樾社办农业中学出席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黟县初级农业技术学校坚持办学8年,培养400多名初级农业技术人员。1965年底,全区有中等学校144所,其中普通中学26所,农业技术学校、农垦学校、半工(农)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及社办农业中学共99所,其他中等专业和技术学校19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盲目发展普通中学。1977年全区普通中学达到199所,师资严重不足。教学以学工、学农、学军和“批判资产阶级”为主,取消考试制度,打破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下降。
1978年以后,对中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压缩高中,整顿初中,停办小学戴帽初中班,建立健全教学研究网络,把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1981年开始,恢复重点中学制度,休宁中学、屯溪第一中学、歙县中学先后被定为省重点中学;绩溪中学、海阳中学、隆阜中学被定为地区重点中学。同时,进行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发展职业学校。1982年,全区有15所中学开设农业职业班(其中正式成为农业职业中学的有休宁流口茶林中学和由休宁五七大学改成的商山职业中学)。1983年,歙县第一中学改名行知中学,作为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实验基地。1984年,屯溪市第三中学改名工商职业学校(1985年更名屯溪市高级职业中学),在黄山市建立了旅游职业学校。1985年,全区有高级职业学校12所:休宁县溪口高级职业中学,屯溪市高级职业中学,休宁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休宁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休宁县茗洲高级职业中学,黟县高级职业中学,绩溪县临溪高级职业中学,绩溪县扬溪高级职业中学,祁门县平里高级职业中学,旌德县华坦高级职业中学,石台县丁香高级职业中学,黄山市旅游职业学校。1987年,全区有中等学校220所,学生100127人,教职工7569人。其中中等技术学校3所,学生2729人,教职工330人;中等师范学校2所,学生869人,教职工175人;普通高中26所,学生10380人,普通初中171所,学生82062人,高初中教职工共6575人;职业中学18所,学生4087人,教职工489人。
1978年以后,学校教学设施逐年改善,到1985年,全区教学仪器价值已达200多万元。屯溪一中电化教学大楼,设有电影放映、电脑、语言、航模、无线电等各专业室,1984年开始微机教学活动,现有4种型号微机11台。徽州师范从1982年开始被定为省电化教学试点单位。
1950~1987年,全区中学毕业生达36万多人,其中师范毕业生6210人,1977~1987年,全区中等学校向大专院校输送1万余名合格新生。黄山林校、屯溪茶校、徽州卫校创办以来,培养了近7000名中等技术人才。
民国时期,初,高中学制各为3年。建国后,承袭前制。“文化大革命”中期,初、高中的学制均缩短为2年,改为春季招生。1971年初中恢复为3年。1978年恢复秋季招生。1980年起高中学制先后恢复为3年。
抗日战争爆发,沦陷区大学相继迁移徽州。民国31年(1942)10月,上海法学院迁休宁县瑶溪,抗战胜利后返沪。同年,江苏溧阳私立中山体育专科学校迁歙县徽州师范旧址,两年后停办。民国32年10月,教育部在休宁县新塘村特设苏浙皖大学进修班,学制1年。民国33年秋,安徽学院皖南分院设于休宁县万安徽州中学附小原址,开办农林、政治两系和银行会计、茶业两专修科。民国35年10月,首届专修科学生毕业,两系学生随分院并往芜湖总院。
1960年秋,经省农林厅批准,在屯溪茶校创办安徽茶业专科学校,学制两年。第一期招生32人,学满毕业;第二期招生75人,于1963年并入凤阳茶业专科学校学习。1978年屯溪茶校又招收大专农业班学生38人,1980年毕业后停办。
1978年,在屯溪隆阜创办安徽劳动大学徽州师范专科班,次年易名安徽师范大学徽州师范专科班,1980年改为徽州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设有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英语8个系,另设有旅游专业班,全校共有教学班30个。办班初学制为2年,后曾一度改为3年,1985年后,全部专业改为2年制。1984年起,承担成人高等教育任务,首次招收中文、英语、数学3个专业共149人。1985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代培初中教师19人,同年招收干部专修科秘书专业一个班53人,并开办夜大学,招生100人,1987年,徽州师专有教职工39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7人,讲师101人,工程师1人,实验师3人。建校以来,培养毕业生9届3058人,绝大部分分配在山区农村中学任教。
1985年,徽州行署在接收岩寺上海培新职工子弟学校的基础上,开办徽州行知职业专科学校。至1987年,先后举办过教育干部训练班、中文专业班和外语专业班,毕业学生146人。1986年,又增设中国科技大学徽州大专班,实行一所学校、两块牌子。至1987年已开设电子技术、通用机械、计算机3个专业,在校学生146人。
4.成人教育
建国前,各县设有民众教育馆。民国22年(1933),由小学兼办民众教育,推行中山民众学校教学方法。民国30年,民国政府实行“政教卫合一”的国民教育制度。采取夜校形式进行民众教育,实际有名无实。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工农群众教育,组织文化学习,扫除文盲,不断提高工农大众和工农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城乡先后举办过冬学、民校、职工业余学校和机关干部学校。1949年,全区参加冬学学习的农民有4万多人。1956年,全区有50%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青壮年参加了文化学习。1958年,各县市为实现文化乡、文化县,掀起了扫盲热潮,青壮年中的文盲率普遍下降。
“文化大革命”中,工农业余教育为单纯的政治学习所取代,一些“红夜校”、“政治夜校”成了开展“大批判”的阵地,致使工农群众中文盲有所增加。1978年以后,成人教育重新走上正轨,实行普及教育和扫盲并举,日校夜校齐办,加速扫盲步伐。干部教育采取离职学习与在职学习、面授与函授、电视教学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教育形式。1985年,全区干部3.53万人中有3159人参加初中、高中、中专、高校的学习。职工业余教育着重于抓文化补课与技术补课,1985年有1.3万多人分别参加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其中参加高校学习的有1825人,参加中专学习的1778人。
1979年2月,创建省广播电视大学徽州分校,至1987年共招收单科学生459人,全科学生875人,先后开办金融、财税、工业会计、财务会计、审计、工业企业管理、商业经济管理、机械电子、电气工程、管理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建筑、汉语言文学、档案、党政于部专修利等专业,举办技术专修班、短训班,已毕业学生605人。
1980年,徽州师范成立函授部,至1985年共招收中师函授学员769人。
1984年,徽州地区举办首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汉语和会计学3个专业,全区应试971人,合格477人,占应试人数46%。1985年开始,每年举行两次自学考试,每次参试有3000多人,及格建档人数约占1/6。1987年开考9个专业,实考8000余人次,获单科结业者400人,领取专科毕业证书者22人。
5.教师队伍
1949年徽州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各类学校,对原有教师继续留用,当时全区有中学教职工249人,小学教职工2652人。从教师学历看,小学教师中师(高中)以下学历的占54.1%(1950年),中学教师大专以下学历的占47.7%(1951年)。1949年暑假,人民政府分别组织中学和小学职员集中学习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理论和有关方针政策。1952年暑假与寒假,两次组织中等学校教职员进行“思想改造”学习,2000多名小学教师也分批进行了集训。1956年暑假,中学教师集中在宣城学习新教材,实行集体备课;小学教师分县参加教学研究会,进行集体备课。此外,还以调训、轮训、函授等办法,帮助教师进修业务,提高教学水平。1954~1956年,徽师附设1年制小学教师轮训班,先后轮训小学教师297名。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大批先进工作者。1956年4月,24位教师代表出席省先进中等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屯溪中学数学教研组和程应鸣老师荣获大会一等奖。1958年,小学教师中有中共党员334人,占小学教师总数5.7%,共青团员1400人,占23.9%。1959年,中学教师中有中共党员130人,占中学教师总数12.1%;共青团员261人,占24.2%;民主党派成员23人,占2.1%。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有1043名中小学教职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部分教师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建国后17年教育成果遭否定,不少教师挨批斗,关“牛棚”,有的迫害致死,含冤去世。
1978年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教师的政治生活待遇不断改善。1985年,全区评定为小教三级、中教五级以上教师有750人,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代表、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22人,受到全国表彰的优秀体育教师3人,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的9人,被评为特级教师的2人,获园丁奖章的3126人。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省和地区对30年教龄的900多名老教师和连续从教35年的266名老教师,分别颁发了荣誉证。经过几年的调整、充实和在职进修、函授、电大学习、短期轮训,教师队伍有较大发展,教师素质有了提高。1987年,全区教育战线教职工总数达20181人。
1987年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

6.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
陶行知生前非常关怀家乡的教育事业。早在创办省立三中、省立四女师与省立二中时,即多方面子以支持和帮助。20年代始,陶行知就提倡生活教育理论,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省立四女师老师金鸣岐,程勤若等在陶行知支持下,于民国12年(1923)创办平民学校,有2000多人参加学习。以后几年,《锄头舞》的歌声与“小先生制”,在徽州各县小学甚为流行。民国23年,歙县方怀毅在陶行知支持下,赴上海工学团学习,回来后在家乡办起歙县第一个工学团,直至民国29年因经费困难被迫停学。
民国35年(1946),陶行知在上海逝世。歙籍画家许士祺为纪念他,救济受战灾的贫苦失学儿童,在歙县县城创办行知小学,得到宋庆龄的关怀与帮助。建国后这所学校几经波折,于1981年9月重新复校。几年来,多次接待国内外学者、教授、专家参观访问。1949年,陶行知家乡人民创办黄潭源行知小学,努力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983年,省政府批准将歙县第一中学改为安徽省行知中学,作为地、县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中心。1987年,全校设有兽医、文房四宝、茶果,古建筑等11个农业职业班,学生446人。校内有梨、茶、桑园、柑桔苗圃、徽派盆景和养鸡场,并与县花茶公司联合建造“黄山云雾花茶厂”,作为制茶实习场地。1984年,徽州行署教育局与省教育厅在北京签订《陶行知农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科研项目议定书,行知中学承担了这项科研任务,并取得初步成果。1985年8月又设立行知职业专科学校。1986年10月,成立安徽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和教育改革徽州实验区。实验区以歙县为重点先行一步,先后建立两所行知小学(歙县行知小学、黄潭源行知小学)、一所行知中学和一所行知大学。行知小学开展“文化早餐”、“社会实践”实验;行知中学面向农村,搞“科学下嫁”。此外,休宁职业高中进行“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试验,徽州师范选定5所乡村小学作为中心学校,实行教学改革,徽师附小,休宁溪口职业中学、屯溪隆阜中学以及祁门、休宁、歙县的一些小学,还广泛开展普及教育、教育体制改革等项试验。
1981年10月,歙县成立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1600余件。1983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在陶行知青少年读书处歙县崇一学堂原址,动工修建陶行知纪念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了“陶行知纪念馆”匾额。1984年10月,举行陶行知纪念馆开馆典礼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学术年会,省长王郁昭、中央文化部顾问刘季平、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陶研工作者、专家、学者、陶行知的学生、亲属等200多人出席典礼。专门研究陶行知的日本人斋藤秋男夫妇,专程赶来参加会议。会上收到70多篇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接着,徽州师专、祁门县和徽州地区相继成立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屯溪市与休宁县陶研会也开始筹建。《徽州社会科学》、《徽学》、《徽学通讯》、《徽州师专学报》都开办了“陶行知研究”专栏。
(二)科技
1.科技队伍
据40年代不完全统计,徽州有各类科技人员826人,其中中西医务人员741人,茶桑技术人员22人,林业技术人员13人,电业技术人员5人,还有在各县政府建设科工作的技士、技佐45人。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这批科技人员,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建国以采,科技人员逐年增加。1978年普查,全区有中专学历以上的自然科学专业技术人员636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75人,农业技术人员1049人,卫生技术人员2334人,科研人员133人,从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学的中学以上教员1474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37.8人(工程8人,农业6人,卫生14人,教学9人,科研0.8人),高于全省(33人/万人),低于全国(47人/万人)。科技人员占人口总数0.4%,高于全省(0.3%),低于全国(0.5%),占干部总数23.3%,低于全省(28%)和全国(31%)。1980年,自然科学各类科技人员增加到8040人。1986年统计,全区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8人,低于全国67人和全省40人的水平。
1981年开始,对自然科学科技人员进行套改、评定和晋升技术职称,到1982年9月,全区有6078名科技人员分别取得高、中、初级技术职称。分类情况如下表:

1986年10月,根据中央和省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有关精神,在全区事业单位普遍开展了技术职称评定工作。1987年末统计,有14221名科技人员和教学人员获得助理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622人,中级6318人,初级(助理)7281人。
1980年以来,不断从外地引进人才,有计划地培训技术骨干力量,加上每年大专学校毕业生分配数增多,到1985年底,全区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技人员26138人,其中自然科学22024人,万人中占有146人。但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卫生、教育方面占大头,万人拥有农业技术人员数低于全省、全国水平,工业、商业、旅游等方面人才比较缺乏。
2.科研机构
民国时期,徽州地区科研机构先后建有省属祁门茶叶改良场,省立皖南农林实验场等,主要从事栽茶、制茶、茶叶分级和采种、育苗、造林以及稻、麦品种等实验。
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机构逐步增加。1987年,全区有26个科研机构,其中省、地属6个,县市属20个。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建于民国4年(1915),原名农商部安徽模范种茶场,以后屡经更名,于1960年启用今名。座落于祁门县城南郊,现有科研人员45人,实验茶园645亩。主要从事茶树栽培、茶叶初制和采制机具改良等实验研究。建国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80项。
徽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座落于屯溪市资口亭,建于1961年,现有科研人员37人。设育种、栽培、土肥、植保4个研究室,有试验地165亩,主要研究在徽州特定生态条件下,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979年以来共取得9项科研成果。
徽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座落于屯溪市麻雀山,建于1973年,现有科研人员32人,试验山场3720亩,主要进行以林木良种为中心的林业科学研究及其技术推广工作。建所以来,已获47项科研成果。
徽州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座落于屯溪市黄山东路,建于1965年,现有科研人员14人,主要从事茶叶、农业机械设计研究和初制茶厂设计、安装。
徽州新安医学研究所设于屯溪市黄山东路,建于1984年,原名徽州中医研究所,1985年改用今名。现有科研人员10人,从事新安医学文献研究,兼作中医临床实验。
徽州地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位于屯溪市黄山东路,建于1976年,现有科研人员5人,主要从事自然科学技术情报的交流和研究。
县市属20个科研机构为:绩溪县林业科学研究所、绩溪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石台县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石台县农业机械研究所,旌德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黄山市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黄山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屯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屯溪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屯溪市实验茶场,祁门县蛇伤研究所、安徽省陶瓷工业科学实验所、祁门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休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休宁县林业科学研究所、休宁县农业机械研究所,歙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歙县农业机械研究所、歙县古建筑研究所、歙县民居建筑设计研究所。
祁门县蛇伤研究所


1985年以来,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全区涌现一批厂办、民办科研机构。其中厂办10个,即屯溪食品科学研究所、屯溪竹材加工机械研究所、屯溪黄山工艺美术研究所、屯溪漆器研究所,屯溪机床厂车床研究所、屯溪消防器材研究所、黄山电器研究所、歙砚研究所、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徽墨研究所、黄山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民办14个,即歙县仁里柑桔研究所、歙县漳潭枇杷研究所、歙县三阳农机具研究所、歙县食用菌研究所、休宁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祁门闪里柑桔研究会、绩溪食用菌研究所、绩溪华阳水貂饲养研究会、屯溪旅游经济开发研究所、屯溪昌发科技实业所,歙县凯慧食用菌研究所、歙县烟草研究所、歙县溪源猕猴桃研究所,歙县仁安柑桔研究所。
3.科技成果
1962~1987年,省、地共列科技项目498项,其中省列重点项目52项,省列攻关项目2项,地区列农林、工业、医卫科研项目444项。到1987年底止,上报科技成果238项,其中农业科技成果67项,工业科技成果144项,医卫科技成果23项,软科学成果4项。
省列重点项目已取得成果的主要有:
密植速成茶园高产稳产技术研究由休宁县科委和祁门茶科所承担。1978年开始试验,1985年取得阶段性成果,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技术水平处省领先地位。
杉木、油茶良种选育速生丰产技术研究由徽州地区林科所承担。1979年开始调查选优,1985年开始提供少量优良种子和接穗,并营造杉木子代鉴定林61亩,油茶子代鉴定林15亩。1986年1月通过省级鉴定,油茶的“大红”品种产量及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全国农家优良品种评选标准,杉木良种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高产桑园栽培技术研究由绩溪蚕种场承担。1980年开始试验,通过选用良种、科学施肥、合理剪伐等技术措施,培育亩产桑叶5000斤的高产桑园,总结推广栽培技术和适地良种。1987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
绿茶连续揉捻机由徽州地区农机研究所承担。1979年开始设计,1984年制造并试验第一台样机,茶叶成条率、细胞破碎率等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已经定型的揉捻机,并实现揉捻过程连续化。
徽州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由行署科委承担。1982年开始调查,历经3年取得研究成果,1985年5月通过省级鉴定。
山茱萸稳产丰产试验研究由石台县,歙县医药公司承担,已完成研究任务并于1985年通过省级鉴定。
漆砂砚制造工艺研究由屯溪市漆器工艺厂承担。1983年开始试验,主要研究漆砂砚的相应材料的选用及其脱水脱脂工艺和精制漆的提炼工艺。1985年取得初步成果。
500KW双水内冷发电机由歙县黄山发电设备厂同浙江大学协作研制。1983年开始设计,采用双水内冷代替传统的空冷方式。1984年9月完成样机两台,交付用户安装调试。1987年通过省级鉴定,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
6CL—110炒青绿茶初制连续化成套设备由安徽省农机研究所、徽州地区农机研究所、休宁县茶机厂和屯溪市实验茶场联合研制。1976年开始调查、论证、设计,1981年拿出全套配套成型样机,并通过部级鉴定,工作效率、制茶质量、能源消耗和减轻劳动强度等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CRL—645绿茶连续揉捻机由地区科委牵头,省农机研究所、地区农机研究所和休宁县茶机厂联合承担研制,屯溪市实验茶场负责试验。1976年开始设计,1980年拿出试验样机,并通过部级鉴定,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高级油烟书画墨汁由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承担。1985年开始配方研制,1987年通过省级鉴定,质量处国内领先地位。
省列两项攻关项目已取得明显研究成果:
柑桔丰产优质抗寒栽培技术研究由省科委主持,徽州地区、安庆地区、安庆市和省农学院、省农牧渔业厅、省农工商联合分公司联合承担。徽州地区于1983年初确定攻关方案,以歙县境内新安江一线为柑桔发展重点,同时在黄山南麓一线示范种植;在新安江一线建立柑桔科学试验区,开展温柑幼林早期丰产、成年红桔低产改造,良种选育和病虫防治等项目研究。经过5年试验研究,取得显著成果。1987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技术达到国内柑桔地理分布之北缘地区的先进水平。
安徽省猕猴桃资源开发研究由省科委主持,安徽农学院、屯溪罐头食品厂、省食品发酵所、东至县科委联合承担。徽州地区承担建立人工栽培园、三条机械化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的建设和贮藏保鲜研究。1983年开始试验,先后选育出三个适合加工猕猴桃片和两个加工婴儿食品的优株品种,并建立人工示范栽培园80亩,同时研制成功猕猴桃晶、汁,片三条机械化连续化加工生产线。1987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加工工艺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中猕猴桃片、晶居国内领先地位。
1978~1987年,全区获奖的科技成果有126项,其中获部、省级成果奖41项,获厅、地级成果奖85项。
1978~1987年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项目


4.地震监测
全区有屯溪地震台和石台地震台两个专门监测机构。屯溪地震台位于屯溪市狮子山下,占地7.97亩,1976年3月筹建,1977年投入观测。石台地震台位于石台县城,占地20亩,1977年12月筹建,1980年投入观测。
1976年设群众业余测报点92个,有业余测报员300余人,建有观测房,装有观测仪器。1984年保留10个骨干测报点:

5.气象测报
1953年1月,建立屯溪气象站。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草温、蒸发、雪深等。同年11月增加气压、日照观测。1954年1月增加地面最低温度观测,取消草温观测。同年5月起增加雨量自记观测。1957年8月增加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观测。
1958年5月,建立屯溪中心气象站,负责对绩溪、祁门、石台、青阳、太平等县气象站的业务指导。同年推广应用县站补充订正预报方法,制作和发布屯溪地区的短期气象预报和农事季节预报。1960年3月增加0~20CM曲管地温观测。同年5月1日,屯溪中心气象站升格为屯溪气象服务台,下设观测、预报、报务三个组,负责各县气象站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同时开始自绘天气图,制作和发布中期(旬)和长期(月、季、年)天气预报。1961年7月屯溪气象服务台更名为徽州地区气象服务台。
1973年7月,成立徽州地区气象局,负责祁门县、休宁县、黟县、旌德县、绩溪县、宁国县、歙县和黄山台站的业务指导。1975~1977年,着手试验研究土法防霜弹、土面增温剂和石油助长剂。1976年和1978年,推广三七高炮发射碘化银炮弹进行暖云催化降雨试验。1980年1月,增加40~320CM直管地温观测。1982年,增加“711”测雨雷达监测短期灾害性天气。
气象台每天定时观测气候4次,拍发天气报4次,并担负军航、民航和海军等部门的航空报、危险天气报的固定或预约发报任务,同时为气象业务部门编制月、年的气象报表和旬、月气候报、雨量报,重要天气报,为生产部门提供气象月简报。1981年起,承担为省环保局观测酸雨的业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