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徽州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林资源丰富,是一个以林茶为主、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农业山区。
建国前,长期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建国以后,变革生产关系,兴修农田水利,推广农业新技术,生产不断发展。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1949年为9793万元,1987年达54414万元,增长4.56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1987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增加2.17倍,油料增加3.1倍,茶叶增加7.87倍,蚕茧增加218.6倍,苎麻增加225.6倍,生猪出栏量增加8.11倍。
30多年来,农业生产发展几经曲折。建国初期到1957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较快。1958年的“太跃进”和“共产风”,以及自然灾害,造成1960~1962年粮油产量下降,茶叶采制量锐减。“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经营项目单一,经济效益不高。1979年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粮林茶和其他多种经营得到全面发展。

几个年份农业总产值和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产量
(一)管理体制
旧中国农村土地属私人所有。建国前夕,全区农村有227133户,807447人,1302191亩耕地。占总户数2.6%的地主占有25%的耕地,而占总户数53.6%的佃农却只占有20.2%的耕地。地主通过收取地租剥削农民,分租成数有对半、四(佃)六(业)和三(佃)七(业)不等。同时,通过高利贷盘剥农民,年利率一般为50%,有的高达100%。
1950年下半年,全区农村开始土地改革,1951年10月基本完成。通过土改,15.1万户,52.43万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土地557289亩,耕畜2426头,农具112480件,房屋1914幢和粮食2021万斤,近70%的农户获得程度不同的经济利益。
土地改革结束以后,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步骤,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比的道路。
1.互助组
土改后,广大贫农、雇农和部分中农分得土地,生产情绪高涨。但因生产资料不足,经济基础薄弱,以及受个体经济的限制,生产中发生许多困难,农村有的地方又出现雇工、放债、买卖土地等新的阶级分化。
从1951年开始,本着“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原则,首先组织临时互助组,进而发展为常年互助组。徽州最早出现的是屯溪市下洽阳村胡秀璋和休宁县柳州村汪帝顺两个临时互助组,1950年底成立,次年春转为常年性互助。组内贯彻“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民主管理”原则。至1952年底,全区组织起互助组19082个,其中常年性的4847个;入组农户133529户,占总农户的58.8%。大多数互助组发挥了集体生产优势,增加了产量和收入。
2.生产合作社
1951年,在发展互助组的同时,将基础较好的屯溪市胡秀璋,休宁县汪帝顺、俞福,祁门县桂有良,石台县查鸿安,黟县李成志等互助组,试转为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社。实行入社自愿,土地入股,比例分红,评工记分,按分计酬。至1952年冬,全区试办初级农业社26个。1954年春,开始推广初级社,至1955年底,全区初级社发展到1932个,入社农户50281户,占总农户的22%。绩溪县当时有90%以上农户加入了初级社。
1955年春,在屯溪市湖边村试办徽州第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舍,名为青春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上半年,高级社发展很快。同年冬,屯溪市郊99%农户分别加入9个高级社。至1957年底,全区有高级社1204个,入社农户258600户,占总农户的96.2%,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高级社土地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采用定额计酬或小段包工(到组、到户、到人)办法,并实行奖惩制度。
3.人民公社
1958年8月,徽州开始试办人民公社,第一批通过合并高级社成立了7个人民公社:歙县岩寺公社、黄山公社,休宁县东风公社,石台县上游公社,旌德县卫星公社,黟县红旗公社和屯溪市屯光公社。同年10月,其余1005个高级社合并成立45个人民公社,全区实现人民公社化。当时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强调“一大二公”。无偿调用生产资料,统一调配劳力,搞“大兵团作战”;组织上一度实行“军事化”,生活实行集体化,普遍办起食堂,个别公社还搞过供给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年3月统计,全区农村有食堂6362所,90%以上农户在食堂就餐。
1961年开始,纠正“左”的错误。将52个公社划小为205个公社,实行“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队(生产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统一组织生产和进行分配,并改进劳动管理,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
1961年春,农村推行“责任田”(包产到户)办法。至1962年底,90%以上生产队实行了“责任田”,对恢复农业生产,渡过生活困难时期,起了积极作用。但不久则作为“方向性错误”被否定,到1963年春全部改掉了“责任田”。
1968年,在“农业学大寨”中,推行“政治评分”,少数大队实行两级(公社、大队)核算等“左”的做法。
1984年,全区恢复乡村建制,取消人民公社。
4.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根据徽州山区特点,从有利保护山区资源和发展林茶生产出发,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从午季粮油小宗作物到大田水稻生产,再到茶桑生产、林业生产,逐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底,有25%的生产队实行水田包产到组,10%的队实行单项作物(油菜)包产到户。1980年9月,有5%的生产队实行了水田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1981年上半年,水田包产或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增加到25%以上。同年6月,地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把选择责任制形式的权力交给农民,按照多数农民的意愿,决定本队的责任制形式。至1982年上半年,全区有11046个生产队建立了粮油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占总队数的96.5%,其中包干到户9668个队,包产到户1200个队。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茶桑生产和林业生产也先后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向农民发放土地长期使用证。同时,支持发展专业户、重点户。1984年底,全区有专业户、重点户3.6万户,占总农户11.2%。并涌现了一些经济联合体和专业村。
(二)粮食、油料
徽州山多田少,除旌德县、黟县和黄山市外,其他各县市粮食都不能自给。建国前,粮油产量较低,1949年全区产粮3.04亿斤,亩产200斤;产油料10.24万担,亩产45斤。
建国以后,粮食、油料生产发展较快。1952年种植粮食197万亩,总产.45亿斤,种植油料(主要为油菜籽)43万亩,总产35.86万担。在农业合作化推动下,1953~1957年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957年总产上升到5.87亿斤。从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粮油产量下降。1961年粮食总产下降到4.57亿斤,油料总产下降到6万但。经过三年调整,到1965年粮食总产恢复到6.98亿斤,油料总产恢复到33.22万担。“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粮食产量仍逐年增长,1976年达到9.92亿斤。1979年开始,实行“林茶为主,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的山区生产方针,调整产业结构,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相应减少。1987年种植粮食180.85万亩,比1978年减少31.15万亩,种植油料46.84万亩,比1978年增加6.92万亩。
建国以来,耕地面积年有增减,1949年全区有耕地130.2万亩,其中水田101.8万亩,旱地28.4万亩。1950~1955年6年增加46.1万亩,平均每年增加7.7万亩。1955年有耕地176.3万亩,其中水田117.1万亩,旱地59.2万亩。1956年以后,由于城乡基建,农民建房和退耕还林种经济作物等原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56年~1979年24年间减少耕地48万亩,平均每年减少2万亩。1980~1987年8年又减少11.17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46万亩。1987年末全区耕地面积116.56万亩,其中水田101.1万亩,旱地15.46万亩。
1.耕作制度
徽州地区传统的耕作制度是,水田一年一熟,中稻和单季晚稻占主要比重;旱地一年两熟,前茬油菜、小麦,后茬黄豆、玉米、甘薯或其他杂粮。歙县南乡旱地实行小麦、黄豆、玉米三季套种。民国33年(1944年),设在万安的省立休宁农林实验场,曾试种过连作双季稻。
建国后,水田耕作制度发生较大的改革和变化。1954年和1955年试种间作双季稻成功,1956年推广种植26.72万亩。1957年试种连作双季稻成功,1958年推广种植22.57万亩。此后,由于水肥条件和栽培技术跟不上等原因,连作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加不快,甚至出现下降。1970年以后,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连作双季稻稳步发展。1977年,全区种植面积达到59.98万亩,同年开始示范种植高产杂交水稻。1979年起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水田复种指数,提高水稻单产,实行稻、经(经济作物)连(轮)作,提高经济效益。1987年,水稻播种面积131.36万亩,其中杂交稻36.91万亩,一稻一经面积为22万亩。
2.作物品种
水稻过去一般采用中熟偏迟、生长期较长的地方品种,如麻谷,鸡爪籼、三朝齐,旌德金壳银,绩溪大叶孟,休宁顺水拖、矮胡,歙县灵山白、一百二十天,黟县叶里缩,老鼠尾等。建国后,先后从外地引进一批品种试种。50年代引进503、胜利籼、南特号、小红稻等。60年代中期引进早稻矮脚南特号、陆财号、莲塘早等;晚稻农垦58、新太湖青,浙场9号等。70年代引进300多个品种。通过筛选,早稻早、中、迟熟和晚稻籼、粳、糯逐步配套。早熟早稻有矮南早一号、二九南一号、竹莲矮、原丰早、二九青;中熟早稻有6044、圭陆矮8号、珍圭51,中杆早、青马早等;迟熟早稻有先锋一号、文选一号、红梅早、珍龙13、珍汕97、罗矮早3号、广陆矮4号等。中籼代晚有珍珠矮、爱武、广选3号,胜矮7号等;早熟晚粳有沪选19、武农早、早熟农垦等;迟熟晚粳有农垦58、农虎6号、农红73、加湖4号、安庆晚2号、宁晚4号、公社一号等;糯稻有台中糯、京引15、红壳糯、白壳糯、桂糯80、桂花糯等。1978年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主要组合品种汕优3号、汕优6号、汕优桂33和汕优64等。
小麦1957年推广中农28、南大2419和矮粒多,1963年推广吉利麦,1965年推广望麦15。1975年试种墨西哥小麦墨伊、墨波、墨他,由于气候不适应未成。80年代引进荆州19、扬麦4号、川麦201和浙麦3号、面积逐年扩大。
玉米一直沿用白马牙、金皇后、黄马齿,火燥子等地方品种。1978年引进杂交玉米丹玉6号,1983年引进杂交玉米虎单3号,逐步取代地方品种。
油菜历来种植白菜型传统地方品种。60年代推广抗病、高产的甘兰型胜利油菜,80年代采用的甘兰型品种有广德761、上海809、71—39、068等。
3.栽培技术
育秧建国前,水稻育秧多为“铁子”(不经催芽的种子)下种、水播水育。50年代推广合式秧田、催芽播种、稀播壮秧和旱秧、半旱秧技术。60年代初推广湿润育秧和早稻蒸汽催芽技术,60年代后期推广早稻薄膜育秧。70年代初推广大播量,短秧龄露地小苗带土移栽,和地窖催芽薄膜育秧法。1976年后推广早稻通气秧田,温室育秧和双晚两段育秧法。1981年推广地膜育秧技术,逐步取代一般薄膜育秧法。50年代中期开始,油菜逐步推行育苗移栽和营养缽育秧技术。
栽种建国前,水稻栽插的株行距达“一尺挂两头”。1953年推广“小株密植”。1958年过分强调高密植,株行距3×3寸和3×5寸,未收增产效果。70年代全面推行合理密植,早稻3×5寸和4×5寸,中稻5×6寸和6×6寸,双晚4×5寸和5×5寸,每穴6~8苗。同时提倡浅水浅栽,带肥,带药,带土移栽,效果较好。50年代中期开始,小麦改穴播为条播,推广宽幅条播密植。
灌溉建国后,逐步改变水稻靠天灌溉和深水漫灌方法。60年代推广浅水栽秧、寸水护苗、薄水发棵等浅水勤灌技术和烤田技术,同时推广水稻成熟期干湿交替湿润灌溉法。
4.作物保护
建国前,农作物病虫危害基本处于自然消长状态。建国以后,逐步推广科学防病治虫技术。50年代开始用药剂处理麦种,并使用六六六等药剂防治水稻螟虫和蔬菜害虫。60年代由单一的水稻螟虫测报,发展到多种粮食作物病虫综合测报,广泛应用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推广敌百虫、敌敌畏、乐果、马拉松、稻瘟净等有机磷农药。1968年开始使用甲六粉、乙六粉等混合剂和春雷霉素、5406、920等微生物农药,并试用有益虫菌灭虫和黑光灯灭虫。1975年后,稻叶蝉、稻蓟马、纹枯病,稻瘟病等为害严重,逐步推广运用化学、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1979年后,植物保护工作又有改进,由单纯抓粮油作物病虫害防治,转入粮油和经济作物病虫害全面防治。1987年,全区有测报站10个,技术干部54人,乡镇植保服务公司(站、部)167个,农民植保员330人。
5.农作机具
建国前,农业耕作、排灌、收割、运输、加工等主要靠人力,畜力和水力进行。建国后,逐步推广使用机械。
1953年开始使用排灌机械,当时有3台/62马力。到1987年,全区拥有小型排灌机械5857台/36314马力,农用水泵6059台,喷灌机295台。
耕作使用机械始于1955年,歙县拖拉机站首次拥有中型拖拉机。1962年发展到14台/587马力。1979年后,农民自办农机积极性高涨。到1987年,全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37台/5376马力,小型拖拉机10435台/114648马力,耕整机75台/317马力,机耕面积达到29.38万亩,占耕地面积25%。
植保机械从50年代使用单管喷雾器,压缩喷雾器和手摇喷雾器开始,到1987年,已有机动喷雾器114台/364马力,手摇喷雾器113286台,平均9亩田有1台手摇喷雾器。
水稻收割于60年代开始使用机动收割机和脱粒机,1978年有机动脱粒机2172台/9191马力,机动收割机49台/196马力。1980年以后,成本低,费用省的人力脚踏打稻机迅速推广使用,1937年全区共有46163台,平均22亩田有1台。
农副产品加工于60年代开始使用动力机械,到1937年,全区有碾米机5495台,磨粉机4639台,榨油机414台,饲料粉碎机1680台,基本实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
1979年起,农用运输机械发展较快。到1987年,有农用汽车821辆/6.01万马力,大中型拖车137辆/5376马力,三轮机动车281台/1811马力,小型拖车10435辆/1.15万马力,机动运输船276艘/2404吨/3681马力。
1987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53.8万马力,平均每百亩耕地占有46.1马力。
(三)林业
徽州地区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0%,林业资源丰富,为安徽省的重点林区。全区有林地面积占全省22%,林木蓄积量占全省1/3。
境内黄山山脉以北分布着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黄山山脉以南分布着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沟谷常绿林。人工种植的杉木、马尾松和毛竹遍布各地。木本植物达1102种,其中经济价值高的有2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树种有连香树,领春木、银杏,金钱松、鹅掌愀、南方铁杉、华东黄杉、香果树、楠木,樟树等25种。
建国以来,政府重视发展林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1950~1987年,人工造林693.35万亩(包括迹地更新),封山育林2246万亩次,提供商品木材1045.75万立方米。据1985年调查,人工林保存面积289万亩,保存率为44%。
1.林木蓄积
据民国24年(1935)调查,太平、旌德、歙、休宁、黟、祁门、石埭七县有林地面积1287.6万亩,其中太平县213万亩,旌德县155.5万亩,歙县245.7万亩,休宁县171.5万亩,黟县83.5万亩,祁门县251.7万亩,石埭166.7万亩。
建国以来,先后进行三次森林资源清查。1953~1955年,经国家林业部航测,全区有林地面积661.08万亩,林木蓄积量2804.44万立方米。1975年,地区林业局组织各县市普查,全区有林地面积598.55万亩,林木蓄积量2125.13万立方米。1985年地区组织第三次普查,有林地面积813.58万亩,林木蓄积量2814.97万立方米。
1985年的有林地,按林种划分,用材林面积691.9万亩,蓄积量2634.65万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93.59%。防护林面积22.15万亩,蓄积量59.20万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2.1%。薪炭林面积9500亩,蓄积量8500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0.03%。特用林面积18.17万亩,蓄积量120.27万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4.27%。
按树种划分,杉木林面积239.96万亩,蓄积量835.89万立方米,占用材林蓄积量的31.72%,其中幼、中龄林面积占74.5%。松林面积307.32万亩,蓄积量1209.54万立方米,占用材林蓄积量的45.9%,其中幼、中龄林面积占79.24%。阔叶林面积143.22万亩,蓄积量587.26万立方米,占用材林蓄积量的22.28%,其中幼、中龄林面积占77%。
1985年全区共有竹林面积54.85万亩,有竹8436万根。
2.造林育林
徽州造林育林历史悠久,兴养树木、采木贩木成为徽人的主要职业之一。南宋范成大《骖鸾录》记载:“休宁山中宜杉,土人稀作田,多以种杉为业”。民国31年,省立休宁、石埭农林实验场相继建立,开垦荒山,种树造林。抗日战争时期,休宁、太平、石埭等县共建立12个私立农林场,经营山场三、四千亩,插杉点桐。建国以后,成立国营林场,发展乡村林场,依靠国家和集体的力量,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绿化荒山。1987年森林覆被率达到50%,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采种育苗徽州山区的传统造林方法是:插杉、点桐,“飞子”成松林。民国期间,始在公办,私办农林场,苗圃推行采种育苗技术。民国31年(1942),全区采种1477.5升,育苗365.22万株。1953年,各县先后建立苗圃场,并采取经济措施鼓励农民采种育苗。1957年,贯彻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三自”方针,当年采种71.97万斤,育苗2296亩。1958年采种量高达167.24万斤,影响母树生机,导致1961年下降为8.71万斤。70年代实行计划采种、计划育苗,1971~1980年全区育苗29245亩。1981年,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林业专业户、重点户育苗,苗木量逐年增加,1985年全区杉苗出圃1.47亿株,基本满足当年造林需要。
为使树种生产专业化、标准化和良种化,1973年建立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良种选育和地理种源试验研究,并在休宁县西田林场建立初级杉木种子园。1977年,通过对国营林场的杉、松、油茶良种普查,选出优树198株。1979年,建立地区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场及杉松种子园。到1985年,全区先后建有部、省联营杉木、马尾松良种基地1493亩,地、县联营油桐良种基地212亩。
植树造林民国时期,除自耕农在自己山场造林外,大多为佃农向地主、富农租山,或承租公堂山、祠堂山、庙山造林,也有地主、富农雇工造林。民国政府奖励发展林业,允许合股组织林业公司,免费承领无主荒山造林。民国31年(1942),休宁、歙、祁门、旌德、黟、石埭、太平七县植树325.81万株。民国13~37年,省立第三模范林场在休宁县城近郊造林2万亩。
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扩大森林资源。1950~1957年,农民在分得林山后,造林积极性高涨,共造林103.88万亩,每年平均12.99万亩,成活率较高。1958~1962年,造林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保存率很低。1963~1971年,贯彻中央“林业十八条”、国务院《森林保护条例(草案)》,实行“压山、退粮、还林”的措施,林业逐步恢复和发展,全区共造林199万亩,每年平均22万亩。1972年10月,地委在太平县召开全区林业工作会议,推广太平县发展社队林场,大搞林业基地的经验,使林业发展出现新的转折。1977年,全区共发展社队林场935个,从业人员1.8万人,经营山场130.9万亩,其中有林山50.9万亩。1979年以后,实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出现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林业的新局面,并涌现一批承包荒山造林大户。1982~1984年,旌德县干部陈菊生、绩溪县干部许家政和黄山市农民曹再生分别承包荒山6800亩、7000亩和8600亩,至1987年大部已栽上树。1972~1987年,全区共造林285.58万亩,每年平均17.85万亩。建国以来,全区累计造693.35万亩。
1984年,林业部、省林业厅和地区林业局,联营合造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至1987年底已造22.5万亩。
1968年和1969年,休宁县曾试行飞机播种造林(马尾松)5.95万亩,1983年检查,有效率为33.78%。在这以后,石台、太平、歙、绩溪、旌德等县相继采用飞机播种马尾松,至1987年全区飞播面积31.6万亩,其中有效面积为11.4万亩。
1987年,全区有国营林场26个,经营山场101.3万亩,累计造林65.91万亩,拥有林木蓄积量285.49万立方米。
封山育林徽州山区历来有在村前水口、房前屋后、河溪两旁封山保树的习惯,民间有立禁碑、掛稻草、杀猪封山、吃封山饭等形式。清嘉庆二年(1797),祁门县环沙村所立的封山禁碑规定,凡到禁山砍伐松、杉树或纵火烧山,罚戏一台;见情不报者,与违禁人同罚。倘有不遵,送官府惩抬,仍要罚戏一台。举报者赏钱一百文。
建国后,党和政府号召群众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实行封山育林。1978年,对封山育林实行经济扶持政策。
1958年,绩溪县扬溪建立次生林抚育改造试验林场(今扬溪林场),开展次生林抚育改造试验。60年代起逐步推开,至1985年全区共抚育改造次生林19.12万亩。
1976年开始,幼林抚育被列为基地造林检查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至1987年,全区抚育幼林928.34万亩次,抚育间伐中龄林128.97万亩。
3.林木采伐
建国前,自耕农一般以雇工或换工方式结伙采伐,地主、富农和木客商人则雇佣强壮劳力进行采运。实行秋采伐,冬集材,春水放运。采伐工具以斧、锯为主。1958年推广弯把锯伐木。70年代,有的国营林场曾试用油锯伐木。木材以水运为主,由新安江运往杭州,由青弋江运往芜湖,由阊江经鄱阳湖入长江下运南京。70年代末皖赣铁路通车后,改由铁路运输为主。
民国38年(1949),徽州木材销售量约为10万两相当10万立方米)。1954年,国家对林木采伐、木材收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每年下达采伐收购计划,森工部门按计划实行订约收购。50~70年代,年均提供商品木材约30万立方米。80年开始,逐步按照采伐量小于林木生长量的原则,确定每年采伐计划,除少数地方仍有乱次滥伐外,多数地方基本实行“三证”(采伐证、销售证、外运证)制度。1980~1987年年均采伐43.59万立方米。
建国后,徽州山区曾经出现几次较大的乱砍滥伐。1958年“大跃进”,采伐“放卫星”,从外地调集3万多劳力进山伐木,使森林遭到一次洗劫。1958~196Q年,森工部门共收购木材182万立方米,深山区不少大树砍后运不出来,任其烂掉。三年困难时期,山区农民为解决吃粮困难,又发生毁林种粮,损失木材约150万立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森林资源再次遭到破坏。1984~1985年,一些地方将成片山林划归户管理,同时实行木材市场开放,由于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未跟上,群众担心政策变而随意砍树,使木材采伐又一次出现失控。仅据地区税务局统计,1984~1986年,全区纳税的原木就有161万立方米。
4.森林保护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曾制订、公布《森林法》,由于贯彻不力,森林资源仍屡遭破坏。建国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森林资源。1949年10月,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印发布告,明令严禁任意砍伐林木。1952年开始,层层建立护林组织。1981年,实行林业“三定”,进一步明确山林权,解决了大量的山林纠纷。1982年6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牯牛降,清凉峰两个自然保护区。
护林防火建国前,看护森林多由公祠会长组织“禁山会”,“养山会”承担,村民轮流或雇工看守,也有承租给佃户养护。1952年,各县相继建立护林组织,乡成立护林委员会,村设护林小组。1953年,全区建立8043个护林小组,有748万名护林员。1956年以后,国有山林由林场护林小组看护,集体山林由护林员巡山看守。1980年,地区和各县、市从林业、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护林指挥部,调处山林纠纷,查处森林案件。1983年,地、县检察院、法院分别设立森林检察科和森林法庭,同时设立林业公安派出所。1980~1985年,全区受理森林案件802起,处理414起,逮捕判刑190人,挽回经济损失57万元,追回木材1万立方米。1987年,查处森林刑事案件43起,处罚案件145起,受罚509人,收缴财物折款和罚款6.82万元。
徽州山区历有开垦烧荒,烧灰积肥,上坟烧纸等习惯,春火烧山情况比较严重。1950年,发生山林火灾315起,烧山面积10万多亩,烧毁树木10万多株。1954年,休宁、歙、绩溪、祁门等县先后参加皖、浙、赣毗连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分别同毗邻的浙江省昌化县、淳安县、遂安县,开化县、江西省浮梁县,婺源县建立护林防火联防组织。1962年,各县成立护林防火指挥部,公社成立防火委员会,大队,生产队成立防火小组,加强护林防火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护林防火组织涣散,制度松懈,山林火灾有所回升。1979年以后,恢复县、乡,村各级护林护火组织,健全护林防火制度,山林火灾明显下降。
森林灭虫徽州林区以松毛虫危害最大。1953~1985年,发生较大面积松毛虫危害16次,受害面积136.3万亩。50年代采取人工捕捉,六六粉喷洒,60年代改用烟雾剂熏杀。70年代末,博村林场首次使用飞机喷药防治2.6万亩,同时采用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1980~1981年,歙县、休宁县、石台县和屯溪市使用飞机喷药防治33.1万亩。1981年,地、县成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站,设立松毛虫测报点34个。1982年,歙县岩寺林场白僵菌厂建成投产。
林业“三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试点的基础上,于1981年9月全面开展林业“三定”工作。至1985年,68%的生产队完成了“三定”,定权发证的林业用地有1338万亩,占林业用地总面积94.6%;给20万户农民划定自留山150多万亩;有1058万亩林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
(四)茶叶
徽州种茶历史悠久,唐陆羽《茶经》有歙州产茶的记载。唐咸通三年(862),祁门已形成相当兴隆的茶市,“贾客咸议,逾于诸方”。明隆庆间(1567~1572),“瑯源松萝”和“老竹大方”相继应市,当时松萝茶与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等名茶齐名。明末始制炒青绿茶,太平天国时期(1851~1864)开始外销,因集于屯溪加工运销;遂名屯绿。清光绪元年(1875)前后,黄山毛峰问世;同期始制祁红,并于光绪八年开始外销。光绪二十六年左右,始创太平猴魁。民国28年(1939),徽州产茶38.46万但,为建国前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全区产茶51.89万担,占全省茶叶产量的一半。
1.茶区分布
茶类徽州红、绿茶兼产。绿茶分炒青和烘青,以炒青(屯绿)为大宗。祁门、石台、黟县为红茶产区,屯溪市及歙、休宁、绩溪、旌德等县大部分乡为炒青产区,歙县、黄山市部分乡为烘青产区。1985年调查统计,全区年产500担干茶以上的乡有165个,占总乡数的70%以上;产茶38.7万担,占总产量的94%。其中生产红茶45个乡,内有祁门县24个乡,石台县14个乡,黟县7个乡,产量7.5万担;生产炒青96个乡,内有歙县44个乡,休宁县39个乡,绩溪县5个乡,屯溪市3个乡,旌德县2个乡,黟县2个乡,祁门县1个乡,产量22.6万担;生产烘青24个乡,内有歙县14个乡,黄山市10个乡,产量8.6万担。
茶园徽州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400~800米的低山山地,优质名茶多分布在600~800米山地,重点茶区多处400~600米山地。1985年调查统计,全区813629亩茶园中,地处海拔601~800米山地的有259353亩,占31.87%,401~600米山地的有317917亩,占39.07%;200~400米丘陵地带的有129983亩,占15.97%,200米以下河谷盆地的有106376亩,占13.07%。
古时茶园以株计算。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踏勘,徽州府有茶棵1965.61万株。民国8年(1919)统计,歙、休宁、祁门、黟、石埭五县有茶园8.32万亩。民国25年,徽州茶园发展到30.65万亩,其中歙县13.35万亩,休宁县5.14万亩,祁门县8.21万亩,黟县1.61万亩,石埭县0.55万亩,绩溪县0.25万亩,太平县1.4万亩,旌德县0.10万亩,屯溪0.04万亩。抗日战争时期,茶农弃茶种粮,茶园大片荒芜,1949年,全区只有茶园17.58万亩。
建国以后,政府扶持茶农垦复荒芜茶园,发展新茶园,1957年恢复到28.79万亩。1958年“大跃进”,片面追求产量,乱采滥摘,造成6万亩茶园枯死,13.8万亩茶园衰败。1963年开始,坚持改造老茶园和新辟茶园并举,加强茶园管理,讲究采摘技术,茶叶生产逐步恢复。1963~1970年,改造低产茶园4.38万亩,新辟茶园11.9万亩。1971~1978年,新增茶园32.78万亩。但由于存在着重新辟、轻改造,重采摘、轻管理的倾向,多数成园率低,亩产不高。1978年全区有茶园58.68万亩,比1965年扩大1.25倍,亩产却比1965年低15斤。
1979年以后,地委提出“林茶为主,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山区生产方针,在茶区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实行一系列优惠奖励政策,调动茶农积极性,茶园面积稳步增长。1987年,全区茶园发展到89万亩,比1957年增加2倍,比1949年增加4倍。
茶叶产量民国8年(1919),徽州产茶33504石(每石折合120斤)。民国28年中茶公司屯溪分公司统计,达到38.46万担,其中休宁县13.95万担,歙县11.75万担,祁门县8.4万担,石埭县1.43万担,太平县1.2万担,旌德县0.75万担,绩溪县0.5万担,黟县0.48万担。民国29年以后,国内外市场销路受阻,茶叶生产日趋衰落,到1949年只产茶5.86万担。
建国以后,经过三年恢复,1952年产量上升到13.83万担,1957年增至20.35万担。1958年过量采摘,当年产量陡增到30.01万担,导致连续4年减产。1962年,全区产量下降到6.77万担。“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放松茶叶生产,产量一直在20万但上下徘徊。1979年以来,全区茶叶产量稳步上升,1985年突破40万担,1987年达到51.98万但。
1987年统计,年产茶叶5万担以上的有歙县、休宁县和祁门县,年产3万担的有石台县。歙县产茶25万但,居全国之首。年产茶叶1000担以上的乡镇有134个,其中1000~3000担的92个,3000~5000担的31个,5000担以上的11个。
全区有国营茶场7个。祁门茶叶科学研究所和屯溪实验茶场建于解放前,主要从事茶叶科学研究、实验工作。1956~1959年,先后建立地区茅山茶场、歙县唐模茶场、祁门县茶场和黟县茶场。1979年建立休宁县茶树良种场。1985年,全区国营茶场(不含祁门茶科所)生产茶叶11743担。
2.茶树品种
地方良种子徽州茶树资源丰富,优良群体品种自然品质好,抗逆性强,产量高。主要有8种。
祁门槠叶种。主要分布在祁门县历口、平里、闪里、塔坊4个乡和县城周围,适宜制红、绿茶。1982年定为安徽省地方良种,1984年定为全国推广的地方良种。被国内11个省和苏联、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及东非诸国引种。
祁门杨树林种。主要分布在祁门县凫峰乡,适宜制炒青绿茶,制成的“凫绿”为屯绿之珍品。1982年定为省内推广的良种。
歙县黄山种。主要分布在歙县洽舍区、许村区和岩寺区,适宜制黄山毛峰和烘青绿茶。1984年定为全国推广的地方良种,被国内12个省引种。
休宁茗洲种。主要分布在休宁县流口区,适宜制红、绿茶,制成的茗洲茶为“屯绿”之上品。1982年定为省内推广的地方良种,1981年被美国引种。
休宁松萝种。主要分布在休宁县万安镇的瑯源松萝山,1982年定为省内推广的地方良种。
歙县滴水香种。主要分布在歙县大谷运乡和竦坑乡,适宜制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
歙县竹铺大叶种。主要分布在歙县竹铺乡、金川乡和三阳乡,适宜制老竹大方茶。
绩溪金山种。主要分布在绩溪县上庄乡金山村,制成的金山时雨茶为炒青绿茶之上品。
选育良种1955~1964年,祁门茶叶科学研究所从槠叶种群体中通过单株分离方法,选育出3个良种,1974年由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正式命名为“安徽一号”、“安徽三号”和“安徽七号”,1982年定为省级茶树无性系良种。1979年,祁门县农牧渔业局选育的杨树林781号和783号两个良种,1987年经审定为省级茶树良种,被推荐参加全国茶树良种区域实验。
1974年开始,全区先后建立16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省属4个,地区属12个),良种母穗园191亩,良种生产示范茶园500亩。1980~1985年,出圃无性繁殖良种茶苗444.65万株。1985年,确定祁门县历口、平里、凫溪口,休宁县流口、板桥、花桥,歙县大谷运、竦坑、巨川、璜蔚、黄山等11个乡为茶树地方良种区。
1970年以后,陆续从外省引进福鼎大白茶、福安白茶、福云6号,江西上梅州,浙江迎霜,翠峰,浙农21、浙农23,湖南槠叶齐、贵州苔茶等茶树良种。1978~1983年,从福建调进良种茶树225.5万株。
3.茶叶采制
采摘建国前,徽州茶区每年采制两季茶,“春茶一担,夏茶一头”。一直沿袭留顶苗、养肚苗等传统采摘方法。建国以后,不断改进采摘技术。1952年提倡早采嫩采。1953年提出及时采,分批采,留鱼叶,打顶苗,采大留小。1955年以后,在部分茶区推广采秋茶;60年代初为恢复茶树生机,停采秋茶。70年代初提出幼龄茶树以养为主,养采结合;壮龄茶树以采为主,采养结合。80年代初,茶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茶农自觉学习技术,重视科学采摘,坚持采养结合。
初制唐陆羽《茶经》载,歙县产饼茶,系蒸青制法,分蒸、捣、拍、焙、穿、封等工序。历宋、元两代,制法基本不变。明代,自松萝茶和大方茶始,改蒸青制法为炒青制法,经不断改进和演变,逐步形成现今绿茶的基本制法。清光绪元年(1875)以前,祁门县生产安茶,系半发酵紧压茶,后改制全发酵工夫红茶。
炒青绿茶初制方法源于松萝茶,分杀青、揉捻、合干三道基本工序。建国后逐步推行高温杀青、传递揉捻、低温合长等工艺技术。烘青绿茶初制经杀青、揉捻、烘干三道工序。祁红初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四道工序。名茶加工工艺分两大类型:一是炒制名茶,如松萝、大方、金山时雨,黄山银钩等,杀青、干燥均在锅内进行;二是烘制名茶,如黄山毛峰、白岳黄芽等,杀青用锅炒,干燥用烘笼烘。
民国时期,除祁门茶叶改良场使用部分红茶初制机械外,农村初制茶叶全是手工操作。1951年,祁门茶科所研制铁木结构手摇单桶揉茶机。1953年,歙县农村研制成功铁木结构手摇双锅杀青机。其后,科研单位和农村相继试制成功双桶揉茶机、四桶揉茶机、解块机、双锅炒胚机、合干机和土烘机等。1958年,部分茶区实现制茶全程半机械化。1965年,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设计、屯溪机械厂试制徽州—84型杀青机和徽州—84型炒胚(炒干)机。1970年,地区农机所设计、休宁农机厂试制徽州—110型滚筒炒茶机。至1975年,除大方茶叶烤扁工序外,基本实现制茶全程机械化。1987年,全区农村有初制茶厂5325个,拥有柴油机,电动机16715台/99222马力,各类初制茶机31584台。
(五)多种经营
1.蚕桑
徽州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在南北朝时期(420~518),绩溪,旌德就有“教民礼义,劝课农桑”之说。元代旌德县尹王桢《农书》,系统总结了当地栽桑养蚕经验。清雍正十三年(1735),绩溪知县王锡藩派人到江宁购买桑苗,分给农民栽种,并开设敬业书院,讲授蚕桑技术。乾隆十六年(1751),徽州知府何达喜也从外地买来桑苗,支持农民栽桑养蚕,并设局专管。清末民初,绩溪、旌德两县农村“遍地桑园,家习蚕业”。民国21年(1932),全区产茧近8000担。民国29年,屯溪复兴公司在绩溪县庄川资办蚕种场(后迁孔灵),每年制改良种5000~6000张,销往绩溪、旌德、南陵、泾县等地,取代农民自留土种,提高蚕茧质量。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丝价惨跌,蚕农纷纷毁桑种粮。到建国前夕,只有绩溪、旌德、太平等县剩下荒芜桑园1835亩,产茧392但。
建国后,蚕桑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桑园增加到2653亩,蚕茧产量增加到1415担。1957年,产区由3个县发展到7个县,有桑园1.73万亩,产茧3471担。1958年“大跃进”,桑树生机受到影响,致使1962年产茧下降到2198担。1963年开始恢复,1966年拥有桑园1.79万亩,产茧3363担。以后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8000多亩平地高产桑园被毁5200亩。1979~1985年,全区栽桑9091万株,发展和更新桑园6.63万亩。1987年,桑园面积达到9.93万亩,产茧8.61万担,占全省产量1/3以上。其中歙县产茧4.5万担,绩溪县产茧2.59万担。全区有113个乡镇产茧,其中16个乡镇产1000担以上。
栽桑徽州栽桑历来取稀植方式,培育实生苗,移栽后嫁接,每亩栽150~250株,品种以地方品种大叶早生和小叶早生为主。50年代中期,从浙江引进湖桑、桐乡青、富阳火桑等品种。60年代开始推广中杆桑,每亩栽400株。60年代后期,逐步试验推广成园早、投产快、产量高、管理省工、经济效益高的矮杆密植和无杆密植栽桑技术,每亩栽800~2000株。同期推广桑树修枝剪梢、春伐、夏伐、冬耕、施肥等技术,注重培养树型。1983年全区有无杆、低杆桑园560亩。桑园主要栽培品种为湖桑、桐乡青、火桑、大叶瓣和少量日本引进品种剑持、一支漱等。70年代起,推广化学农药防治桑树病虫害和采用尿素,三十烷醇根外喷肥技术。
养蚕全区建有绩溪县、黟县两个国营蚕种场和歙县鸿飞乡村蚕种场,年制种20万张。绩溪县建有一座冷藏库,冷藏蚕种30万张。50年代,春蚕用瀛汗×华九,秋蚕用瀛文×华十。60年代,春蚕以苏16×苏17居多,秋蚕用306×华十。70年代,春蚕用华合×东肥,秋蚕用东34×603。80年代以来,春蚕以四元组合杂交种(苏华、苏肥、华苏、肥苏)为主,秋蚕以三元组合杂交种(苏3、秋3、苏4)居多。
徽州历来一年只养一季春蚕,一直沿袭到50年代中期,以后推广一年饲养春秋两季蚕。6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一年饲养春、夏、秋、晚秋四季蚕。50年代采用“多回、薄饲”,日夜给桑10次。60年代采用防干纸覆盖育,日夜给桑4~6次。70年代以后推广塑料薄膜覆盖育,塑料围台育和保温罩育,日夜给桑3~4次。同时推广小蚕地火龙蚕宝保育,应用保幼激素蚕研2号、脱皮激素等,促进蚕儿生长发育。大蚕推广条桑育,地蚕条桑育和蚕台育等饲养技术及室外养蚕、自幼上簇等养蚕方法。50年代起,先后采用石灰水、赛力散、西力生、漂白粉、福尔马林、毒消散、新洁尔灭、敌孢霉等药品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80年代开始,采用防病1号、复方402防僵粉等药品为蚕体消毒。
2.苎麻
据史书记载,徽州最迟在唐代就开始栽种苎麻。长时期来衣家在菜园和零星小块地上栽种,自收自用,织布做鞋。1949年,全区有麻地703亩,产麻477担。其中黟县246亩、197担,居全区首位。1955年,麻地发展到2312亩,产麻3368担。以后由于销路不畅,加之存在着重粮轻麻的倾向,使苎麻年产量一直在2000担上下徘徊。1979年以后,政府鼓励农民种麻致富,麻地面积逐年扩大,苎麻产量迅猛增长。1985年,全区有麻地1.2万亩,产麻2.33万担。其中旌德县0.85万亩、1.78万担,被列为全省苎麻生产重点县和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1987年,麻地猛增到5.75万亩,苎麻产量上升到10.81万担。产麻3千担以上的有4个县,其麻地面积和苎麻产量分别为:旌德县3.68万亩、8.17万担,歙县1.05万亩、1.41万担,黟县0.17万亩、0.36万担,绩溪县0.26万亩、0.31万担。
徽州苎麻品种优良,以旌德青麻、白麻为最佳,单纤维支数高,为麻纺的上等原料。1978年开始,又以外地引进芦竹青、黄壳青、黑皮蔸、湘苎一号、75—10、黄壳早等新种栽培。
3.畜牧
徽州畜牧业历来以养猪为首,养牛次之,养鸡、养鸭遍及务农户,部分地区也有养羊、养蜂的习惯。

民国30年(1941)各县饲养牲畜情况
1949年,全区生猪出栏5.8万头,养牛7.1万头,羊2038头,家禽73.91万只,蜂2093箱,兔817只。建国以后,牧畜业生产内容不断扩大,先后发展奶牛、长毛兔、貂、意蜂等饲养项目,并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1985年同1949年对比,生猪饲养量增长2.21倍,水牛年末存栏增长46.34%,黄牛年末存栏增长12.67%,家禽增长1.11倍,蜂增长1.13倍,兔增长163.76倍。1987年,牛存栏9.22万头,生猪出栏52.82万头,家禽出栏114.45万只,养蜂8.1万箱,养羊0.15万只,养兔5.97万只。
地方良种徽州地区家畜家禽的优良地方品种主要有:
皖南花猪

皖南花猪。属全国优良地方种猪之一,列入全国猪种志和图谱。瘦肉多(瘦肉率40%以上)而鲜嫩,耐青饲不择食,抗逆性、抗病力强,产仔率高。是开展经济杂交、推行“三化”(种公猪引进良种化、种母猪地方纯种化、仔猪一代杂交化)养猪的理想母本。
皖南黄牛

皖南黄牛。属全国优良地方牛种之一,列入全国牛种志和图谱。体小灵活,早熟易肥,耐热耐湿耐粗食,抗病力强。喜爬山,适于高山放牧,为山区主要役牛。肉质细嫩鲜美。
绩溪黑猪。为全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列入省畜禽品种志。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耐粗食,肉质好,适宜腌制。是推行“三化”养猪的理想母本之一。
歙县黄鸡。体小灵活,觅食力强,年产蛋180只以上,肉细嫩,色鲜味美,宜作烧鸡。列入省畜禽品种志。
徽州麻鸭。体小灵活,年产蛋200只以上。适宜放牧,精料消耗少,经济效益高。
保种改良皖南花猪的保种利用始于1973年,先后确定6个乡为保种基地,保种母猪2000头,公猪28头。同时在地区、休宁县两个选育场和黟县、旌德县两个繁殖场,形成种猪核心群100头,生产群400头,初步建成皖南花猪繁育推广体系。1980年开始,推行“三化”养猪。到1987年,全区建立“三化”养猪点171个,拥有皖南花猪母猪2.42万头,良种公猪360头,农村杂交一代猪比重占80.9%。绩溪黑猪也从1984年开始保种利用。
1953年开始建耕牛繁殖点,1984年全区有耕牛繁殖点183处,以养牛专业户为主体的耕牛配种网点67处。当年推广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繁殖犊牛5500头。
建国以来,徽州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一批畜禽良种,促进了品种杂交改良和利用。猪有约克夏、杜洛克、汉夏普、大白猪、荣昌猪;牛有么拉牛、秦川牛、南阳牛、延边牛;鸡有来杭、罗斯、新波罗,S220、希赛斯鸡、美国火鸡;鹅有狮头鹅、雁鹅;兔有西德长毛兔、安哥拉长毛兔;还有貂、意蜂等。
疫病防治1956年,将民间兽医组织起来,经过学习培训,开展畜禽疫病防治。1970年,许多社队曾实行过畜病合作医疗制度。1975年,在区、社建立兽医站。到1987年,有区乡兽医站144个,畜牧兽医技术干部198人,区乡兽医515人,村防疫员1180人;检疫站9个,检疫员243人,基本形成乡有兽医、村有防疫员的畜病防治网。并已基本上能控制牛流行热、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鸡新城疫等威胁畜禽的主要疫病。
1958年开始查治耕牛血吸虫病,到1985年,共检查耕牛28.9万头,治疗3.07万头次。旌德县、黟县和屯溪市已基本消灭耕牛血吸虫病,其他县也有70%的乡镇基本消灭耕牛血吸虫病。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自筹资金到外地买牛,因检疫不严,把染有耕牛锥虫病的病牛引入本地,导致1983年死牛8100多头。从1984年开始,普查耕牛2.4万头,发现染病耕牛7000多头,到1987年治愈6700头。
4.渔业
徽州地区现有水面63.2万亩,其中河流43万亩,湖10.8万亩,水库5.1万亩,池塘4.3万亩。徽州人吃鱼,历史上主要依赖新安江等天然河道捕捞,或从外地运进。
1958年起,逐步推行人工养殖。歙县于1958年建立国营渔场,黟县和休宁县分别于1970年、1973年建立国营鱼种场。1973年,全区养殖水面2万多亩,产鱼192.8万斤。1979年以后,渔业生产从天然捕捞为主转向人工养殖为主。1985年4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太平湖列为全国淡水养殖基地。1987年,全区养殖水面26.85万亩,产鱼1194.4万斤,产虾蟹2.8万斤。
70年代开始,歙县渔场先后试验人工繁殖草、鲢、鳙、鳊、鲂等鱼苗成功。1984年,歙县、黟县、休宁县、屯溪市4个渔场繁殖鱼苗2000万尾,解决了本区20%的用种量。1987年渔场发展到6个,年繁殖鱼苗8000万尾,解决本区用种的80%。
利用山溪流水、河沟渠道挖池养鱼,是休宁县山区农家传统的养鱼方法。70年代扩展到区内各县山区。1985年,全区建有流水养鱼池4600个,其中休宁县占3000个。1978年,太平湖实行网箱养鱼58亩,投放900万尾。1987年,歙县渔场在深渡网箱养鱼22亩,平均每平方米产鱼5斤。
徽州历代重视渔业资源保护,歙县太平桥至今保存着明洪武间(1368~1398)始设、清光绪间(1875~1908)重立的禁渔碑。1983年6月,歙县成立新安江(安徽段)渔政管理组织,设立5个渔政检查站。沿江区、乡配有专职渔政管理人员15人,颁发专业和副业渔民捕捞证961份,实行凭证捕捞。
(六)水利
1.水利建设
徽州水田多在山谷,主要靠建塘筑揭蓄水引水灌溉。东晋咸和二年(327),鲍氏族人在歙县修筑鲍南揭;梁大通元年(527),新安内史吕文达在歙县修筑吕揭;梁中大通元年(529),黟人胡明星在黟县开凿槐渠(今县城横沟)。宋初,绩溪县有塘95处,揭117处。元皇庆二年(1313)王桢《农书》,详细介绍了农用的手水车、脚踏水车、高转筒车、水转高车和牛车等提水工具。建国前夕,全区有塘揭工程2.52万处,灌溉水田18.5万亩。
建国后,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38年来,全区建成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2座,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一)型水库19座,10万立方米至100万立方米的小(二)型水库355座,总库容2.23亿立方米;新建、修建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山水塘4.25万处,蓄水量1.41亿立方米;新建、修建大小揭坝1.74万处,引水灌田16.23万亩,机灌装机255台/3582马力、电灌装机730台/12474千瓦,可灌田10.77万亩。全区78.75万亩水田提高了抗旱能力。
蓄水工程50年代初期开始兴建小型水库。1951年动工、1956年竣工的歙县王村乡太阳塘水库,为建国后徽州兴建的第一座水库,库容22万立方米。而第一座达标水库则为1953年12月动工、1954年底竣工的歙县西溪南乡辽坑水库,库容11.2万立方米。“一五”计划期间,休宁、屯溪、绩溪等县市相继兴修水库,到1957年底,全区共建成小(二)型水库13座。1958年“大跃进”,水库工程纷纷上马。由于不讲科学,贪多求大,盲目施工,结果劳民伤财。当时祁门、黟、休宁、绩溪、太平、宁国等县盲目上马的8座大中型水库,被迫在1962年前全部下马,国家耗资180万元。歙县在1959年开工的87座小水库,也全部半途而废。1965年底统计,全区建成小(二)型水库45座,8年增加32座。
1966年11月,徽州第一座中型水库——黟县东方红水库(今奇墅水库)开工兴建,1970年9月竣工,库容205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接着,徽州最大的一座中型水库——歙县丰乐水库于1971年8月清基,1976年6月竣工,库容84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1万亩。60年代后期,太平、旌德、休宁、石台、绩溪、歙、祁门等县动工兴建小(一)型水库13座,相继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成受益。70年代一度强调水利建设“大干快上”,不讲科学技术,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追求规模大、投资多,结果形成一些“半拉子”工程。1976年元月动工兴建、计划库容2290万立方米的旌德县白沙水库,1976年12月动工兴建、计划库容1556万立方米的祁门剪刀卡水库,及1978年元月动工、计划库容230万立方米的休宁盈下水库,均由于经费、人力和地质方面的原因,被迫于1979年和1980年相继停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到1976年底,全区有中型、小型水库284座。
1979年以后,水库建设转向以抓好险病库加固处理和续建配套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水库效益。到1985年,全区218座险病库有196座(中型1座、小<一>型4座、小<二>型191座)经过全面维修加固,已脱离危险。
黟县奇墅水库

引水工程1950~1952年,平均每年新增大小揭坝工程500多处;1953~1957年,平均每年新增大小揭坝工程600多处。至1957年,全区共有大小揭坝工程16344处。1958年,不讲质量,片面追求数量,新建揭坝多遭洪水冲毁。1963~1965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各地兴建了一批引水工程。徽州地区最大的引水工程休宁县万安坝,1957年冬动工,1965年建成,灌溉面积10340亩。到1965年,全区有大小揭坝21504处。“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工程无人管理、整修,损坏甚多。1969年7月特大洪灾,冲毁揭坝800多处。至1987年,能发挥效益的大小揭坝工程有17420处,自流灌溉面积16.23万亩。
提水工程各种形式的龙骨水车,一直沿用到60年代初期,以后逐步为机、电灌溉所替代。1958年抗旱,绩溪、太平、休宁和屯溪等县市出动各种水车13119架。
1952年,休宁县潜阜乡建成千秋渠抽水机站,装机3台、62马力,灌田3330亩,为建国后徽州第一座机灌站。60年代,机、电灌站同时发展,到1969年,全区有机灌站50座,装机76台、1366匹马力;电灌站39座,装机71台、1306瓩;水轮泵站204座,装机276台。70年代以来,由于水田复种指数提高而增加用水量,机、电灌站又有新的发展。到1987年,全区拥有机灌站234座,装机255台、3582马力,灌田4.84万亩;电灌站621座,装机730台、12474瓩,灌田5.93万亩,水轮泵站332座,装机378台。最近几年因管理、维修工作没有跟上,有些工程未能很好发挥灌溉效益。
1978年下半年,在一些茶叶、蚕桑、水果和蔬菜产区开始发展喷灌。到1985年,国家投资90万元,群众自筹33万元,建成固定式喷灌站19处,半周定式喷灌站3处,喷灌面积1383亩;各种型号移动式喷灌机354台,喷灌能力8000亩,当年实施喷灌5100亩。1987年全区有喷灌机293台/1831匹马力,实施喷灌2000亩。
2.小水电建设
徽州水力资源丰富,开发小水电条件优越。据1977年河流水力资源普查,全区水力理论蕴藏量为76万瓩,其中可供开发量25万瓩。歙县、休宁县水力理论蕴藏量34.36万瓩,占全区总蕴藏量的45.21%。
1957年,绩溪县孔灵村试制安装第一台木制水轮机,配机发电3瓩。1958~1960年,许多地方土法上马,利用老水碓建设10瓩以下的木制水轮机小电站。由于技术跟不上,施工质量差,又缺配套电机,多数电站没有发挥效益。1958年12月和1959年10月,先后动工兴建的歙县三阳电站(1台/104瓩)和街源电站(3台/244瓩),引进奥地利水轮发电机组,为当时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电站,分别于1960年6月和1962年9月运行送电。1970年10月1日,歙县黄山发电设备厂试制成功12瓩水轮发电机组,加快了小水电的开发利用。70年代末,全区小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022瓩。
1971年5月,黟县奇墅水库开始建设四级群体电站。二级站金家岭电站(2台/900瓩)和一级站坝后电站(2台/400瓩);分别于1971年5月和1978年10月动工,相继于1972年9月和1979年10月运行发电。三级站屏山电站(2台/800瓩),于1987年5月25日投产送电。四级站莲塘电站(2台/500瓩)正在兴建。
徽州装机容量最大的歙县丰乐电站,位于丰乐水库大坝下游左岸,1977年6月动工兴建,装机2台/6400瓩,1980年12月并网运行。这个站除担负徽州电网部分基荷和峰荷电源外,还兼为邻近4个乡、24个行政村、2.5万人口的农村供电。到1985年,累计发电量9898.37万度,平均年发电量1979.67万度。1983年7月,又在丰乐水库下游开工兴建二坝电站,装机2台/1000瓩,1985年6月建成发电。
1987年,全区共有小水电站452座,装机675台,容量33707瓩,年发电量6400万度。其中装机500瓩以上的5处、10台、9600瓩,单机500瓩及以上的3处,6台、8300瓩,总装机100瓩及以下的378处、517台、10750瓩。全区有29.48%的乡、34%行政村和84.34%的农户用上了电。歙县、祁门县和黟县被列为全省开发小水电的重点县。
3.水土保持
1950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73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5.25%。1956年,地、县建立水土保持委员会,领导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到1958年,有613平方公里面积初步控制流失。由于50年代后期的“大跃进”和60年代初大开火子山种粮,山林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复又扩大。“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山区乱开滥挖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1984年调查,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发展到322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8.3%,比1950年扩大近一倍。歙县南乡1445平方公里土地,水土流失面积竟达818平方公里,比1950年210平方公里扩大近四倍。绩溪县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203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59%,也比1950年扩大三倍多。全区每年平均流失泥沙4000多万吨,流失土壤有机质40万吨,损失氮磷钾含量相当于48万吨化肥。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高,通航里程缩短;山地贫瘠,滑坡塌方,以至出现地裂和泥石流。1982年6月21日洪水,黟县南屏村黄田圩发生一起泥石流,5000多方土石从山上滑下来,荡平20亩田,30亩地和15亩茶园,并冲毁坝7条,使古筑河1华里之内河床平均升高1米多。
1979年以来,水土保持工作重新得到重视。1980年,地、县、市相继恢复水土保持机构。1981年9月,在歙县南乡恢复设立水土保持试验站。从1983年冬起,在祁门县阊江流域,歙县华源河、太平溪流域,绩溪县登源河上游伏岭,旌德县大溪河、石台县丁香河,休宁县兰田河等地,采取植物、工程和节能措施,进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到1987年,已初步治理171.1平方公里。1984年以来,歙县太平溪流域封山育林2.3万亩,植树造林2243亩,种植经济林2776亩,提高了土地植被,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1987年年末水库拥有量

1987年年末小水电装机拥有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