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报刊
30年代,本县大通地区创办有《新大通报》、《鹊江日报》、《大通日报》等。其中《新大通报》创刊最早,是铜陵历史上最早的报纸;其发行时间最长,停刊最后,现存份数最多。建国后,中共铜陵县委曾办《铜陵报》。
《新大通报》该报为日报,4开铅印。创刊于民国18年(1929年)4月1日,社址设在大通市和悦洲三民大街。创办人赵克强,笔名,凯旋,任报社社长兼主笔。报社自建印刷社,定名为大通市印刷社。报社置有收音机,用以收听上海电台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经济动态和商业行情并及时刊登于报,同时采写地方新闻,兼营广告启事。报纸发行到青阳、石台、太平、泾县、旌德等地。“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该报及时增刊号外,连续报道抗日前线动态及抗日将士的英勇事迹,并低价销售,由原每份4枚铜板降至1枚铜板,扩大抗日宣传。民国27年(1938年)5月日军飞机轰炸和悦洲,报社首先遭难,但仍坚持出报。是月底日机再次轰炸报社被摧毁,《新大通报》遂停刊。省图书馆存有《新大通报》原版。
《鹊江日报》创办于民国20年(1931年)9月,创办人宫靖武,编辑朱信三。社址设大通市和悦洲春和巷。该报为4开铅印,设有副刊“小世界”。因发行量少、经济困难于民国21年夏季停刊,现省图书馆收藏有该报民国20年12月15日(星期二)出版的92号《鹊江日报》。
《大通日报》该报亦为4开铅印,创办于民国21年(1932年)12月,创办人黄德基(太平县人)原任大通商会会长。在《鹊江日报》停刊后,黄辞去会长职务,在泾县、旌德、太平同乡会经商同乡的资助下,买下《鹊江日报》全部设备,办起《大通日报》,黄任社长兼主笔,辟有“春草”副刊,该报也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
《铜陵报》系中共铜陵县委机关报,于1956年6月1日创刊并出版试刊1号,该报为4开铅印,在全县范围发行,每期发行量1300份以上。该报初为周刊,1958年改为三日刊,1959年又称为二日刊。1958年6月21日《铜陵报》与铜陵市办《铜官山报》合并,9月16日合刊的《铜陵报》出版。1959年5月19日市、县分开时恢复出版县办《铜陵报》,该报共出版486期,于1961年1月28日出版最后一期并发表停刊启事。
广播电视
广播1951年9月成立收音站,址设大通县文化馆内,隶属文教科,有收音机1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讯号。1957年1月成立县广播站,址设城关今建设路。1958年10月撤县广播站,分设铜官山区(址设城关)、大通区、顺安区广播站。1959年4月,恢复县广播站。1960年下半年县广播站与县报社合署办公至报社撤销,1968年9月成立县广播站革命领导小组,1978年恢复县广播站原称。1971年成立县普及农村广播网办公室,1977年9月撤销。1985年2月25日,成立县广播电台。1979年9月成立县广播事业局。1983年10月县广播事业局改为县广播电视局,1990年有职工47人。1959年始发展基层广播放大站,是年底建顺安、大通、钟鸣、钟仓、城郊5大公社广播放大站,1961年撤。1965年重建基层站,是年6月建朱村站,同年11月建顺安、新桥、大通站。至1972年全县20个乡镇有14个建站。1990年全县18个乡镇均建有广播站,共有工作人员53人。1971年始发展村级(时称生产大队)广播放大室,是年建有村放大室2个,1975年有村级放大室48个,1979年发展至77个,占全县行政村数的41%,1990年有村级广播放大室69个。
50年代初的收音站,仅限于接收中央广播电台新闻,由专人刻写复印,分送领导传闻。1953年购置300W发电机和50W扩大机各1台,用以到各乡镇巡回广播,1957年在城关架设1条不足1华里的广播单线,配4只双筒扬声器分设于县文化馆、县委会、十字街口的小街。同年9月,县广播站装制舌簧小喇叭箱免费送至各乡公所,并利用电话线路传送讯号。1958年上半年在顺安、大通、钟仓、丁洲、太平等主要农村集镇发展户用喇叭,是年全县发展小喇叭581余只。1959~1960年全县架设广播线路111公里,利用电话线路90公里,广播喇叭发展至2050只。1960年5月县广播站出席了省文教系统群英会。三年困难时期全县广播网建设停滞,1962年全县小喇叭降至784余只。1963年起,恢复建设农村广播网络,是年底,全县公社和大队全部通播,建广播线路396公里,喇叭3184只。1975年开始广播专线架设工作,至1979年广播网络全部实现专杆、专线、全长2987公里,并铺设2道过江水下线,小喇叭达3.5万只,大喇叭748只。1984年开始筹建无线调频电台,次年5月电台正式开播,复盖单径50公里,实现广播讯号以有线和无线两路传输。1990年电台配置有50W和100W调频发射机各1部。复盖单径50公里。550W扩大机2台,调音台1部,配电柜1部。乡镇广播放大室均配有调频接收机。机房布局标准化,均装有隔音、录音散热、执机观察等设施。是年全县广播专线达703.3杆公里,小喇叭1179只,大喇叭697只,调频收音机可直收县电台讯号。
广播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亦逐年增加和提高。1984年县广播站选送的《县委书记给专业户送长效定心丸》一稿(吴福祖采写)获省广播电视厅的优秀稿件奖。1985年县广播电台自办的《科技之窗》栏目获省农村科普广播节目奖。1990年县广播电台办节目设有《铜陵新闻》、《上海经济区新闻联播》、《箬帽山下》、《科技之窗》、《听众之友》、《生活顾问》、《文化走廊》等15个。年播发新闻量由1978年的916条增至3700条。
电视1972年春,县广播站购进1台上海牌电子管14英寸黑白电视机,是为全县第一台电视机。同年下半年朱村公社购进黑白电视机1台,是为全县农村第1台电视机。1972年全县共有黑白电视机5台,其中农村2台。至1979年底,全县共有电视机88台,其中县城56台,农村32台。80年代起,本县电视机拥有量迅速增多,1983年全县共有电视机3430台,其中县城2000台,农村1400台,城关镇红旗村泉水生产队27户农民拥有27台电视机,成为全县第一个电视村。1985年全县共有电视机7500余台,其中彩色电视机210台,80年代后期,城镇逐渐普及彩色、18寸以上屏幕、电脑遥控电视机,农村逐渐普及黑白电视机,并向彩色电视机过渡。
1987年4月建县电视转播台,覆盖半径1公里,同年7月1日正式开。有卫星接收站1座,接收东经87.5。国发卫星传送的中央电视台第1套节目。1990年11月电视转播台由建设路迁至箬帽山东坡,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和更新,发射功率由原50W增至300W,覆盖半径5公里。县电视转播台自建立以来至1990年,除正常转播中央、省、市电视台节目外,共播发自采新闻680条,自制《发展中钓铜陵乡镇企业》等专题片6部。1990年还建有2个乡镇电视差转台,大通电视差转台有10W发射机1部,收转县台2频道节目;金榔电视差转台有50W发射机1部,收转铜陵市电视台9频道节目。
1984年本县始有电视录像放映组织,由广播、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组成录像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理建立录像放映队的审批手续和负责录像带内容的审查,全县集体、个体录像放映队最多时达24个。1987年整顿录像市场,取缔了非法录像放映组织,停办了私人录像放映。1990年全县有经审查发证的录像放映队20个,其中县城6个,乡镇有14个。
通讯报导
建国后,县及乡镇建有通讯报导组织,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常年开展工作。全县通讯员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写有大量新闻稿件,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述评等多种,稿件除在本县及铜陵市新闻单位发表,部分还在省、国家级报刊、电台上发表,其中优秀稿件获省、市级新闻奖。
1950年全县共有通讯员148名,其中县直机关26名,城镇企业单位47名,乡镇75名。1954年2月县委宣传部拟发《关于加强通讯员领导和组织报导工作意见》,要求各区党组织确定1名区委分工负责通讯报导工作。此后,全县通讯报导队伍发展较快,至1961年,全县有通讯员525名,通讯组48个,基本达到社社有通讯组、队队有通讯员。“文革”期间通讯组织大部分解散,“文革”结束后渐恢复。80年代起,全县通讯报工作逐年有所进展。1982年有通讯员270名,被县广播站采用稿件2490篇,其中反映经济建设成就的稿件1272篇,反映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稿件520篇,其它稿件698篇,被省新闻单位采用稿件97篇,被铜陵市新闻单位采用稿件113篇。1985年后,乡、镇及部分厂矿建有通讯报导组,成员一般2至5人。1985~1990年,县通讯报导组连续6年被市委宣传部、铜陵报社、铜陵市广播电台、铜陵市电视台评为先进通讯组、新闻宣传先进单位。1990年全县有通讯员127名,向县广播电台供稿4300篇,采用3535篇,采用率81.4%,被市新闻单位采用200余篇,被省和国家部门及以上的新闻单位采用97篇。
全县通讯员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稿件在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半月谈》、《中国农民报》、《中国科技日报》、《中国林业报》、《中国环境报》、《文汇报》等均有发表。其中通讯“一片丹心为人民”(铜陵县通讯员采写)1970年1月20日在《人民日报》第五版发表,并为《解放军报》、《新安徽报》转载;消息“铜陵县处理乱开乱挖小煤井”(章小平采写)1985年9月3日在中央广播电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征文“征服黑暗的人”(潘光升采写)1988年6月25日在《人民日报》第四版发表;专题片“稻香满人间”(周超跃摄像、章小平撰稿)1990年7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祖国在我心中》栏目中播出,并获1989年省广播电视系统二等奖;新闻“铜陵大蒜失去外地市场的启示”(潘光升采写)获1988年省新闻三等奖;特写“农民专车”(崔厚今采写)获1989年省新闻二等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