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科研成果
50~60年代,因县内科学技术力量薄弱,县境内主要是开展科学技术成果项目的推广和运用。70年代后,县内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据统计,1978~1990年全县共获省级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省科学大会奖1项,省科技进步四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荣誉奖2项,国家公安部奖1项。计获市(厅)级科技成果奖51项,其中获市科技大会表彰的有10项,市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四等奖16项,荣誉奖3项,省农业厅表彰1项,省科委表彰的省“星火”计划三等奖1项。
硅藻检验与尸体沉浮的关系该项目选自公安部《水中腐败中尸体生前落水特征研究》中的课题,由县公安局法医徐先华担任,通过10例尸体硅藻检验的研究,论证死者死后投水溺液可进入肺部,但不能进入肝脏等,因此,硅藻检验与死后沉尸有一定关系,所以不能单纯根据肺中硅藻即断定为生前溺水,而应以肺中检出较多硅藻,肝中也同样检出,才能判断为溺死。这是法医学上的新见解,为侦破案件提供了论据。
铜花一号该项目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早粳6150×早籼育7号的四代粳型材料花药离体培养,经选择、鉴定、繁殖获得早稻晚粳,做单晚稻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株高120公分,做双晚稻全生育期120天,株高90公分,穗长18~20公分,属高杆大穗型早熟晚粳,谷壳淡黄,无芒或偶有顶芒,千粒重30克左右,做单晚500公斤左右,做双晚350公斤左右,比当地当家品种增产10%以上。该项目1977年与铜花2号、铜花3号一道获市科学大会奖,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
铜花二号该项目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农垦58号×农菊33号二代材料的花药离体培养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在较大面积试种、示范表现耐肥、抗倒、抗病,增长潜力大,参加全省双晚区试验,亩产356.9公斤,居第一位,比对照种农垦58号增长23.7%。白湖农场农科所亩产462.2公斤,比农垦58号增产11.6%,宁国县农科所在10个参试品种中,穗颈稻瘟发病率和病精指数分别分18.5%和13.8%,表现最轻。各个世代之间主要遗体性状和生活力表现相对稳定,不变异数(C、V)在5%以下,尚能持续保持。该项目于1980年获省科学技术成果四等奖。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该项目由县骨体炎医院、市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同完成。1973年铜陵县城关医院医生王润西采用“神功内托散”内服为主,“蛇葡萄根软膏”外敷的方法进行探索性治疗亚急性慢性化脓骨髓炎,取得一定疗效。1977年该项目被列入市、县科研课题。1980年又被列为省级科研课题。由上述4个单位共同承担,并确定由王润西、张生友、叶朝荣、宋一同具体负责实施,他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临床实验取得良好的效果。1984年10月,经专家对收治的439名患者进行鉴定,有效率达97%,痊愈率达78.5%,复发率仅2.04%,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于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7年又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TL—83农船挂浆机该项目系县挂浆机厂于1984年对TL—83型农船挂浆机的螺旋浆、四联杆机构、下箱体分别进行改进。1985年经全国挂浆机测试中心测试,结果认为:TL—83型农船挂浆机性能达到机械部颁发的《农船挂浆产品质量分等规定》中优等品水平,其中关键项目单船空载航速优于其它同类机型,航速较同类机型提高15~20%。1985年正式生产销售2450台,创造产值147万元,获利14.7万元。本产品于1985年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荣誉奖,1989年获机械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顺安河中下游治理工程1971~1984年,县委与县政府组织全县人民对顺安河中下游进行改道和综合治理。治理后,缩短防汛堤段36公里,消除险段43.9公里,防汛标准由原低于或平于1949年型洪水位,提高到接近1954年型洪水位,治涝标准由原5年一遇提高到7~10年遇;防旱标准由30天不雨不旱提高到50~70天不雨不旱,受益总面积19.8万亩。1984年12月,该工程经省、市正式验收。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荣誉奖,1987年又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
铜陵县郎坑村血吸虫流行病学五年纵向观察的研究该项目由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县血防站、市血防站三家共同完成,被列为国家和省科委“六五”期间医学重点科研课题。1980~1985年连续5年在朱村乡郎坑村进行调查研究,并严格按照全国血吸虫研究会所规定的统一设计内容和方法进行操作,得出了明确的科学结论。本课题提供的措施,经专家组鉴定:推广以后可以显著降低山丘型流行区患病率,控制急性感染和新感染,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于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化疗加易感地带灭螺控制湖区血吸虫病研究该项目由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县血防站、市血防站三家共同完成,被列为国家和省科委“六五”期间医学重点科研课题。1980~1985年,连续5年在白荡湖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科学结论,经专家组鉴定:推广以后可以显著降低湖区患病率,控制感染,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国家学术交流后,1986年8月,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在天井湖宾馆联合举办“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和防治讲习班”,并实地考察,受到好评。该项目于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万亩水稻配方施肥该项目由县土地站、市科委综合科、钟鸣农牧站3家联合于1987年应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在钟鸣镇对6229户、13900亩早稻实施配方施肥。丰收后,与历年比较,计增产粮食59.77万公斤,增产幅度为19.05%,达到全省最好水平,配方施肥的成本每亩由原15.13元降到12.14元,每亩节约成本2.99元,共计节约成本4.15万元。该项目于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90年又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铜陵县获市级奖励的科研成果简表


学术成果
建国以来,县内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写出了许多学术研究论文,或在省级或在国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有的科技工作者还著有科技著作,如吴晓煜的《水稻良种选育与推广》(1973年安徽省农业局印发)、潘发连的《桐谱校注》(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和《桐谱选注》(1983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等。本县科技人员发表的主要科技论文目录列表如下: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