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6年4月9日,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下设工作委员会两个,学组4个(即班学、医学、农学、工学),科工小组20个;有会员239人。1958年3月29日,县科普协会并入县委宣传部,与县委宣传部合署办公。1960年9月29日,县科普协会从县委宣传部分出,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研究所、计量检定所合办公。当年,全县共建学会4个、学组3个、会员647人。1961年10月30日,县科普协会被撤销。1964年3月16日,设县科学技术协会筹备委员会,由33人组成,翌年4月27日改由13人组成。“文革”开始后,科学技术协会机构瘫痪,工作停顿。1978年12月,恢复成立县科学技术协会,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两块牌子,
一套人马。1978~1985年,各乡镇先后成立科普协会19个,分会197个,有会员2260人。
同时,相继成立自然专门学会14个,计有会员472人。1989年9月,县科协与县科委分开办公。1990年,全县计有乡镇科普协会18个、分会199个,计有会员2225人;有自然学会14个(矿山采掘、机械工程、气象、水产、农业、区划、科普创作、物理、林业、水利、园艺农业、科技情报、数学、医学),计有会员514名;有农业专业技术研究会7个(棉花、养蜂、花生、果木、生姜、西瓜、蔬菜),计有会员249人。
科普宣传
建国前,县境尚未真正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封建迷信活动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建国后,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工作得以逐步开展。
50年代,主要是开展科学种田的科普宣传活动。1953~1956年,在县内先后宣传推广条播密植法、改良稻麦品种及推广施化学肥料等。1956年,县科普协会成立后,先后举办科技讲座51次,听众5680人,放幻灯一次,观众百余人。1956~1958年,全县计开展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宣传讲座474次,听众4.08万余人次,放电影幻灯24次,观众3.82万余人次,宣传推广“一季改两季、旱改水、低产改高产”的耕作制革改革、农具改革及妇幼卫生知识等。
1978年后,科普工作得到恢复,科普活动得到更为广泛的开展,通过广播、电影、墙报、印发《科普简报》等形式,宣传旱春防止烂秧技术、杂交稻栽培技术、水稻防止病虫害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及栽培、养蚕、养鱼技术和牲畜家禽防疫技术等。据不完全统计,1981~1990年,各级科协印发《科普简报》30余万份,广播宣传500次,印发各种资料100余万份,放映科普电影200余场,举办科普墙报700余期。县科协还先后4次组织科技人员在顺安三月三物资交流会期间,开展科技咨询活动,据统计共接待咨询者约5000多人次,发放各种科普宣传资料2.2万余册。各乡镇还先后成立了科技咨询服务站,计接待农民科技咨询5万余人次。县广播站每周举办一次科普节目,宣传有关科普知识。
为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各级科协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20余场,推广引进新品种、新的栽培技术及新农药、复合肥、钾肥运用知识。各级科协还接待科技咨询25万余人次。1986~1990年,全县共举办各种科普学习班560余期,有2.35余人参加学习。
科技推广
建国初期,开展科学种田宣传普及工作,向广大农民推广新品种、新式农具及新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式。1956年起,分别在农、林、牧、副、渔及工业、医药等方面先后推广和运用科技成果项目219项,其中:工具改革39项,加工工具16项、轻工业46项、建筑业13项、邮电13项、水产3项、畜牧业14项、果木园艺1项、野生植物综合利用9项、医药21项、沼气1项。“文革”开始后,科技推广和运用工作基本停止。1973年后,复又开始推广科技成果。到1977年,全县共推广和研究科技成果项目26项,其中:农业19项、林业2项、工业3项、医疗卫生2项。1978年后,县、乡、村各级科技组织积极推广和运用新的科技成果。1978~1985年,全县共计推广和运用科技成果项目121项,其中:工业16项、乡镇企业7项、农业64项、林业6项、水产养殖业15项、医药8项、其它5项。像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河蚌育珠、配方施肥、棉花摘旱蕾、快速养猪法、薄膜育秧(苗)、淡水育珠、留兰香种植等推广和运用,均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节约能源,县沼气办公室从1978年开始在城郊公社联盟大队周村小队试建沼气池12个,作为沼气运用的示范,用于烧饭、炒菜、照明等。不久又在朱村公社朱村大队建沼气池8个。此后,在县境内普遍推广沼气运用技术,并先后在城郊、朱村两乡举办沼气运用技术培训班各1次,计培训沼气技术员97名,还先后选送1人参加省沼气应用技术培训班学习。1984年4月,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又在新桥乡湖城村进行省柴(草)灶试点示范,并召开现场会推广。此后,为推广省柴灶和节能水箱的运用技术,县乡两级先后举办培训班13期,计培训技术人员167名。到1985年,县境沼气运用技术及省柴灶已有一定的普及。据统计,到1985年底,全县已建沼气池561个,省柴灶2161户。80年代后期,沼气运用技术、省柴灶和节能水箱在县境得到进一步推广。1986~1990年,全县计建沼气池250个,容积2200立方米,年产沼气18万立方米,维修病态沼气池10个,并兴建小型沼气工程1处,年产沼气20万立方米;同期,全县计推广省柴灶1.9万户,节能水箱1.41万只,年节约烧柴3万吨,节约人民币300万元。1984年4月,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在顺安三月三物资交流会期间,曾进行太阳灶试烧示范,效果较好。同月,县轻工机械厂组织技术力量试制太阳灶5台,经上海有关专家试验和市、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定,均符合国家标准,并在县内试行推广。
信息交流
县科委1984年设科技情报站,开展科技信息交流活动。情报站分别于1984年11月和1985年4月创办《铜陵科技信息》和《为您服务》两种刊物。《铜陵科技信息》为月刊,每期印刷3500份,主要发给科普协会会员,并与17个省、110个市县的有关科技单位建立了资料交流关系。《为您服务》为不定期刊物,每期发行量为1000余份,主要发给乡、镇、村及县直各单位,供领导参阅。80年代中后期,县科委曾利用各种会议,或召开信息发布会等形式,发布各种科技信息。1986~1990年,共计发布各种科技信息540余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