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驿站铺递
驿站是古代官方传递文书的机构。唐、宋时期境内置临津(今顺安)驿。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大通驿,继迁县城西门外。驿置站船13只,馆夫2名,水夫130名;并设分流、城山、顺安、栖凤、县前5铺,每铺配铺司1名,县前铺配铺兵3名,其余各铺均配铺兵2名。明末驿站被兵焚毁,清初复置。原额递增马6匹、草夫5名,差夫10名。康熙十五年(1676年)递增额俱裁。后驿站置差船4只、水夫20名,溯江而上60里至贵池驿,顺江而下80里达繁昌县荻港驿;全县仍设县前、栖凤、顺安、城山、分流5铺,配铺司、铺兵16名,从陆路连青阳、南陵两驿。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大清邮政开办后驿站被裁撤。
邮政局
大通邮政局清光绪二十二年正式开办大清邮政,全国分35邮界,安徽分芜湖、大通两邮界,是时大通邮界总局即告成立,附设于皖岸盐厘署内;安庆、徽州、太平、池州等府之地邮政机构均受大通总局节制。至光绪三十二年,大通总局辖邮局4个、代办所33个。宣统二年(1910年)以行政区域划分邮界,大通改为副总局,隶属安庆总局。民国3年(1914年)邮区按省划分,大通改为二等甲级局。日军侵占大通期间,因邮政业务锐减,降为三等甲级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恢复二等甲级局。民国35年复降为二等乙级局。1951年6月与大通电信局合并为大通邮电局。
铜陵县邮政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县城设邮政代办所,隶属大通邮界总局。民国3年(1914年)置铜陵县邮政局。为三等乙级局,隶属安徽邮务管理局;并相继设顺安、汀洲邮政代办所。1953年1月县邮政局与县电话管理处合并为县邮电局。
电信局
大通电信局清光绪九年(1883年)冬大通设四等电报局。民国27年(1938年)8月日军侵占大通后,易名为电报电话局,隶属日伪华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抗日战争胜利后更名为电信局。民国36年升为三等乙级局。1951年6月与大通邮政局合并为大通邮电局。
铜陵县电话管理处民国年间,民国县政府设电话管理处,下设县城、顺安、汀洲、大通交换所。1949年4月,县政府接管电话处,1953年1月与县邮政局合并为县邮电局。
邮电局
大通邮电局1951年6月大通邮政局与大通电信局合并成立大通邮电局,直属安徽省邮电管理局。1952年10月被核定为五等局。1953年10月改为营业处,属县邮电局领导。
铜陵县邮电局1953年1月县邮政局与县电话管理处合并成立县邮电局,直属安庆地区邮电局,下设顺安邮电营业处。同年10月大通邮电局改为营业处。全局计有职工45名。1958年9月市、县合并,县邮电局并入市邮电局。翌年4月市、县建制分开后复设县邮电局,1969年12月县邮电局分为邮政局和电信局,邮政局受县革命委员会和池州地区邮政局双重领导,以县革委会领导为主;电信局受县革命委员会和县人民武装部双重领导,以人武部领导为主,实行军管。1973年9月邮政、电信两局再度合并为邮电局,时有职工124名。197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邮电领导体制决定》精神,县邮电局改以市邮电局管理为主。
建国后境内邮电分支机构逐步发展。1955年大通、顺安2个邮电营业处升为邮电支局。1956年至1957年先后设钟鸣、钟仓、胥坝、太平和董店5个邮电所。1961年将钟鸣、钟仓2个邮电所升为邮电支局。1970年与1973年先后增设七O一、新桥、西湖和碎石岭4个邮电所。1974年又增设金榔、朱村2个邮电所,并将新桥邮电所升为邮电支局。1977年增设新桥矿邮电所(1979年撤销)。1984年又将七O一邮电所升为邮电支局。80年代后,县局在有关乡、村设邮电委办或代办所。1990年境内有大通、顺安、钟鸣、钟仓、新桥、七O一6个邮电支局,董店、胥坝、太平、二冶、西湖、金榔6个邮电所,老洲、朱村、流潭、蟠龙(私营)4个邮电代办所,碎石岭1个邮政代办所,新建、安平、和平、金榔4个电信代办所。计有职工135名,其中县局75名,分支机构50名。职工队伍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3名,获初级以上职称的有19人。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邮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