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主要厂矿
县虎山硫铁矿全民企业,矿址在新桥乡境,距顺安火车站5公里。矿场面积21.36万平方米,厂区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235人,固定资产原值417.1万元,大型机械设备有推土机、挖掘机、凿岩台车、起重机、空气压缩机共15台,各种汽车31辆,其它辅助机械10余台。1988年和1989年先后增设化工、针织生产。主要产品为硫铁矿、金矿。
该矿原为筲箕崂铁矿的牛山工区(后改采矿二连)。1958~1981年开采铁矿。1981年安徽省化工厅地质队查明虎山段硫矿储量为115.37万吨,平均地质品位35.38%;赤铁、褐铁矿储量68.8万吨,平均品位50.5%。同年3月经省化工厅批准成立虎山硫铁矿,定点生产硫矿,总投资158万元,定员204人,为露天凹陷和机械开采。建矿初期,主要靠手工工具生产,1982年生产铁矿石2.07万吨、硫矿石0.01万吨,实现产值45.76万元,利税5万元,以后逐年添置采掘和运输等大型设备,扩大了产量和效益。1981~1990年,累计完成硫矿石14.3万吨、铁矿石16.4万吨、金矿石5.19万吨,创利税616万元。1985~1987年连续3年获省化工厅颁发的最佳经济效益“金杯奖”,1986年获省政府颁发的最佳经济效益流动“银杯奖”,1990年获全省化工系统劳动竞赛“银杯奖”,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筲箕崂铁矿县办集体企业,露天机械开采,矿址在新桥乡叶湖村。矿场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铁矿蕴藏量为235万吨,平均品位50%,最高品位达61%。1990年底全矿有固定职工128人,大型机械设备有1立方米电铲3台、推土机2台、装载机1台、洗矿加工设备1台套和“黄河”、“解放”牌卡车8辆,固定资产原值达155.1万元。
该矿于1958年曾经开采,不久下马。1968年冬重建筲箕崂铁矿。1969年发展有牛山、小涝、小金山、亮天堂等5个工区,筲箕崂属矿部一工区。1970年筲箕崂矿部迁观湖山,同时成立县矿山管理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同年8月1日,一工区增设装岩机、歪歪车和轻便轨,实现半机械化生产。1971~1974年先后将亮天堂、小金山、小涝采区下放给公社经营,矿部只保留筲箕崂和牛山采区。1981年3月一工区改设为筲箕崂铁矿,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改亦工亦农工人为集体固定工52人。1982年,实现产值22.18万元,利润3.68万元。1985年进行扩建改造,实现机械钻孔、电铲装车、汽车运输等配套的机械化生产。1990年生产铁矿石2.6万吨,实现产值57.1万元,创利税3.2万元。1981~1990年累计生产铁矿石14.1万吨,其中平炉矿占35%,实现产值310万元,创利税61万元,1988年被县政府授予“最佳单位”。
县黄金中心选冶厂全民企业,厂址在钟仓乡一棵松,距顺安火车站4公里,厂区面积11.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208人,固定资产原值1251万元。生产产品为黄金和白银。
1987年经国家黄金总局批准兴建。1988年3月15日破土动工,1989年3月15日试车生产,至年底生产黄金64公斤、白银40公斤。1990年10月验收,总投资为1365万元,该厂可日处理矿石100吨。拥有年产黄金160公斤、白银3200公斤的生产能力。1990年生产黄金156公斤、白银263公斤,实现总产值260.8万元,创利税总额58.5万元。
县农业机械厂全民企业,厂址在城关镇西门外。厂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178人,各类车床50台,固定资产原值184.4万元。是安徽省机械厅定点生产旋耕机、农用水泵的工厂。
建厂于1958年7月1日。初建时有职工86人,资金7.5万元,有背包式小车床2台,牛头刨床1台及其他手工工具,以生产中小农具为主,兼修农机具。60年代生产设备更新,产品有牛头刨床、台钳、小钢磨、电动机、万能切菜机和铸铁梨头、犁耳、铁锅等。70年代增加的新产品有电动机、闸农泵、混流泵、打稻机、脱粒机、旋耕机、皮辊轧花机等。1990年,完成定点产品旋耕机4028台、水泵890台,实现产值300.7万元,创利税9.6万元。
县化肥厂全民企业,厂址在顺安镇荣光村,距顺安火车站1.5公里。厂区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拥有各种机械设备211台,主要产品为合成氨、农用碳酸氢铵。
该厂于1971年12月26日建成投产,投资308万元。初期年生产能力3000吨,有职工290人。从建厂到1979年连续9年亏损总额达596万元。1980年始扭亏为盈。1981年创税金、利润共18.64万元,获省化工厅授予的“扭亏增盈”先进单位称号。1982年省化工厅又拨款80万元进行扩建,设计年产为6000吨。1984年生产合氨4518吨,氮肥(含N100%)3100吨,实现产值275.96万元,创税金、利润共31.65万元。1985年为铜陵市磷铵厂配套生产合成氨,并进行扩建改造,年生产能力为2.5万吨。1990年生产合成氨2.24万吨、氮肥(含MN100%)428吨。
县纺织厂全民企业,厂址在城东路,厂区占地面积3.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17.7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1190人,各类织机240台,5000锭纺纱设备1套,250吨丝光线设备1套,辅助设备20多台,固定资产原值914.4万元。
1961年4月大通棉织厂与城关针织社合并为县棉织厂,全民性质。1962年企业改为集体性质,职工大部分下放农村和转业。1966年再次改为全民企业,生产设备由脚踩木机改为电动铁、木机;产品有被单布、纱卡布等。“文革”期间,棉布年产量50~70万米。1978年上半年建新厂房(即今地址)并扩大生产规模,1981年主建工程竣工,12月投入生产,新增“56”和“75”织机184台,纺纱设备、丝光线生产设备各1套,产品由单一棉织扩为棉麻交织、混纺和丝光线等。1989年7月易名县纺织厂。1990年生产纯棉布174.9万米、棉麻交织布19.44万米、混纺布92.31万米,实现总产值655.3万元,创利税82.8万元。棉麻交织布、混纺布自1982年投产以来连年出口至日本、美国和香港地区,至1990年共出口480万米,创汇5万多美元,棉麻交织布获省出口一等奖。1990年度评为省纺织工业系统先进企业。
县水泥厂全民企业,厂址在顺安镇陶山村,紧靠铜(陵)芜(湖)公路。厂区占地面积4.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34平方米。产品有325号、425号及525号矿渣硅酸水泥。
该厂建于1971年,翌年2月投产,当年生产水泥100吨。1975年进行技术改造,以1.2×4.5M球磨机换替原0.9×1.2M单包小磨,改蛋窑为1.5×7M普通水泥立窑,扩建了厂房。1979年再增1.2×4.5M球磨机1台,当年产量达到4000吨。1985年贷款200万元再扩建改造,年产能力达到2.5万吨。1990年有职工40人,主要机械设备15台,固定资产原值752.5万元,生产水泥1.78万吨,实现生产总值97.2万元,完成税金11万元。
县印刷厂全民企业,厂址在城关镇建设路。厂区占地面积2887平方米,建筑面积2537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41人,印刷、切纸等机械设备21台,固定资产原值34.4万元。
该厂建于1952年,原名工商印刷厂,1955年隶属县供销合作总社,1956年5月划属铜陵报社印刷厂,1963年6月定名县印刷厂。1985年进行技术改造并扩建厂房。1990年,完成印刷量40800千印,实现总产值39.7万元,创利税6万元。
县酒厂全民企业,厂址在城关镇西门外。厂区占地面积16.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82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103人,固定资产原值139.6万元。
该厂建于1955年8月,年底投产,时有工人16人,当年生产白酒4吨。1958年和1982年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1982年产量达到860吨,1985年自选配方生产八宝春特曲酒,1987年设立专门生产车间,年产可达100吨,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1990年生产粮食白酒165.31吨、芋干酒191.4吨、八宝春特曲90.48吨,实现产值82.4万元,创利税29.6万元。
县食品厂全民企业,厂址在城关镇建设路。厂区占地面积2878平方米,建筑面积2702.4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102人,固定资产原值64万元。主要产品有各色糕点食品、罐头、饮料。
该厂前身是县供销合作总社建立的城关食品加工厂,1957年定名县食品加工厂。1970年生产糕点225吨,实现产值28万元,创利税1.5万元。80年代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增加生产汽酒、饮料和罐头食品,产品品种50余个。1987年生产糕点279吨、饮料310吨、汽酒138吨、罐头130吨,实现产值81万元,创利税5.6万元,为历史最好水平。
城关轧花厂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在城关城北。厂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165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52人,有轧花、清花、打包等设备35台,固定资产原值76.1万元。该厂建于1969年6月,翌年投产。1990年,轧花1780.4吨(皮棉),生产短绒218.6吨,实现产值538.6万元,利税17.2万元。
县轻工机械厂(县挂浆机厂)县办集体企业,厂址在城关镇南湖路。厂区占地面积18.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339人,各类机床设备130台,固定资产原值123.8万元。1984年该厂获省最佳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称号。该厂产品龙王牌—83型农船挂浆机1985年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9年被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产品汽车支架出口美国、沙特等国。1989年铜陵市人民政府授予该厂供货先进单位称号。
1961年大通五金社迁至城关与商业局五金厂合并,1963年改为五金机电修配厂,1971年定名轻工机械厂。生产1.5~3.17千瓦电动机、液压锯床、磨粉机、压面机、圆钉机、钢锹等。80年代扩大厂区面积7500平方米,增加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1984年设立县挂浆机厂,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90实现产值501.2万元,创利税23.6万元,主要产品有挂浆机1748台,汽车支架6万台。
县塑料厂县办集体企业,厂址在城关镇城东村万鸡山,厂区占地面积2.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53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285人,主要生产设备有拉丝机、圆织机、制袋机、印刷机等32台,辅助设备30台,可年产800万条塑料编织袋,固定资产原值达487.2万元。该厂为安徽省塑料编织袋定点生产厂。该厂前身是大通缝纫社,1971年试生产塑料铝芯电线、水瓶壳等产品。1977年迁至城关,新建了厂房,增加吹塑包装袋、薄膜、软管等产品。1981年定名县塑料厂。1986年引进日本年产500万条塑料编织袋生产线,以生产编织袋为主。1990年,生产编织袋679万条,实现产值503万元,创利税190.5万元。是年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创最佳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称号。
名优产品
龙王牌农船挂浆机县挂浆机厂(轻机厂)生产,有TL—83型和TL—85型,适用于2.5~8吨的船。单船空载航速高于其他同类机型。该机有操作性能好、转变灵活、使用可靠等优点,经全国挂浆机测试中心检测达到部颁《农船挂浆产品质量分等规定》的中优等品标准。产品销经宁、赣、湘、鄂、皖、苏、粤、琼等10数省并出口菲律宾国。其中TL—83型挂浆机,1985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9年获机械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汽车支架县轻机厂生产,销往东欧和美国、沙特等国。产品有AFF和MAX型号,每只重9公斤,支撑最大高度达51厘米,有支撑牢固、使用方便的优点。曾获铜陵市科技进步四等奖、省星火科技三等奖。1988~1990年底共出口创汇240万美元。
棉麻交织青年布县纺织厂生产,1987年获铜陵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布为纯棉经纱21支,纯麻纬纱21支,经密为51根/吋,纬密60根/吋,幅宽48.5厘米,有红、蓝、绿、黑、红等10多种颜色。具有挺括、爽身和吸水性好等优点,适合男女服装面料及室内装饰,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
八宝春特曲酒县酒厂生产,为53°特曲酒。以优质高粱、大米为原料,采用窑泥发酵和80天双轮底出酒的工艺,储存一年后出产,理化指标均达到部颁优质酒标准。该酒色清透明、绵甜醇厚、回味余长,年产百吨上下。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奖。
硫、铁矿石本县主要矿产品之一,由县虎山硫铁矿和部分乡镇小矿生产。产品含硫量高、杂质少,一般品位30~35%,优质矿品位达48%。最高年产量达13万吨。畅销苏、浙、鲁、冀、闽等省并出口日本。
白鳍豚牌白水泥县白水泥厂生产。该产品白度高、不变色,是建筑装饰和制作水磨石、彩色油面砖的优质材料。产品经安徽省水泥研究院检测,达到国家规定的GB2015—80标准,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产品畅销苏、浙等省。
白鳍豚牌PP塑料编织袋县塑料厂生产。采用丙稀原料和全套进口设备、流水线生产。编织密度达48根×48根/100毫米,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为合格产品。规格尺码可按客户需要生产,适用于作化肥、水泥、合成材料、矿砂和食糖、食盐、粮食等包装袋,年产量达600~700万条,销往省内外地区。
糖冰姜县酱品厂生产,为传统茶点,清代为贡品,历史悠久。该产品选用铜陵“八宝”之一的生姜,适时采挖,保质鲜嫩,以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具有保存期长、香醇鲜嫩、爽口生津之特点。产品销往省内外地区,并素为东南亚的朝九华香客青睐。
东风12型旋耕机县农机厂生产,为省机械定点产品。该机适应小型(8千瓦)电动机和手扶拖拉机牵引作业,适应水田旱地耕作,翻耕土块细碎、地表平整、耕深一致。年产量达4000余台,销往省内外。
顺安麻酥糖唐代,麻酥糖已为当地特产,行销本县和邻县,其传统制作工艺一直相沿至今。顺安酥糖具有成条不散、入口松酥、易于消化之特点,年产约100吨。1984年获省供销社系统甲级产品称号。
上一篇:第五节 电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