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铜陵素称“八宝之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铜陵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县境东邻繁昌,南接青阳、贵池,西北隔江与枞阳、无为相望。铜陵市与县境毗连。县城处境西,临江。县境东西宽约28.5公里,南北长约31.1公里。土地总面积8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7.91万亩,山场50万亩,水域20万亩(不含长江水面)。
铜陵历史悠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处处闪现着青铜文化光彩,境内古铜采冶遗址年代最早可上溯至商、周,遗存丰富,为长江中下游地带所罕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木鱼山遗址,测定年代为距今3015年,该址出土的冰铜锭将中国古代硫化铜采冶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县内出土文物中属国家一级品的有商代饕餮纹青铜爵、商代饕餮纹青铜斝、西周凤首长柄盉,屑国家二级品的有春秋饕餮纹青铜鼎等。铜陵置县前,先后属楚、鄣郡、丹阳郡、宣城郡、南陵郡、北江州、宣州。唐文德元年(888年)析南陵县5个乡置义安县,县治设于顺安(今顺安镇)。南唐保大九年(951年)复改旧义安县为铜陵县,县治设于铜官镇(今城关镇)。1949年4月21日县境解放后,隶属关系几经改易。1974年3月隶属铜陵市至今。1990年,全县有城关、大通、顺安、钟鸣4个镇,14个乡、199个村民委员会、13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有91170户,340544人。其中农业人口301553人,非农业人口37712人;男174343人,女166201人;少数民族358人。人口密度384人/平方公里。
本县地形兼有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之特点,长江绕境西北55.5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最高点天门山海拔576.6米,西北部为洲圩平原,地势平坦,最低处和平乡北埂村海拔5.7米。境内主要水道有夹江、顺安新河、黄浒河和大通河,共有河道47条,总长403.881公里,总流域面积729.5平方公里。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1384.7毫米。丰沛的降水形成境内丰富的地下水,地下含水层面积317.2平方公里。
铜陵县地阜物华,堪称自然资源宝库。本县被列为省矿产资源县,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铅、锰、锡、铀、硫、磷、煤、石灰石、钾长石、大理石等30余种,其中金、银、铜、铁、锡、素列“铜陵八宝”。煤矿总储量5000余万吨,铁矿储量1000余万吨,锰矿储量900万吨,金储量约20吨,非金属的石矿广布于境东南低山。铜陵诸矿首推铜矿,储量约占全国5%,有“中国古铜都”之誉。东汉设铜官镇,唐建铜官场,宋置利国监,铜官山因多产铜而被封为“利国山”。现铜陵有色金属公司设县境内,为全国六大冶铜基地之一。铜陵还拥有众多的动、植物资源。维管束植物共有1805种,隶185科871属,占本省现有植物品种的54%,其中具药用价值的植物1551种。野生陆栖脊椎动物有125种,其中有7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县境长江段有白鳍豚,号称“水中活化石”,是世界上珍贵的古老动物。水产资源共有158个品种,其中以鲥鱼最为名贵。

建国前县经济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工业主要为手工作坊,农业指靠人力、畜力和自然条件。建国后,铜陵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艰苦创业,经济迅速发展。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1744万元,至1978年上升为8316万元,比1949年增长3.77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0381万元,比1978年增长2.65倍,比1949年增长16.4倍。是年全县社会总产值3923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21558万元。
本县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过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34.59%。“一五”时期(1953~1957年),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8.5%。“二五”时期(1958~1962年),由于“左”的影响,严重脱离实际,搞“大跃进”、刮浮夸风和“共产风”,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导致工农业生产迅速衰退,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猛降至负9.52%。三年调整时期(1963~1965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很快回升至13.78%。“三五”、“四五”时期(1966~1975年),由于开展“文化大革命”,各条战线呈无政府状态,工农业生产受到破坏,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降为2.64%和5.4%。“文革”结束后不久的“五五”期间(1976~1980年)工农业生产依然下落,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负1.68%。1950~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5.5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继而在城镇逐步推行和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加强农业基础和发展多种经营、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县办工业,并积极搞活流通渠道。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城乡经济大发展。“六五”时期(1981~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3.28%。“七五”时期(1986~1990年),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5.9%。
农业,建国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生产技术落后,农田水利设施差,各类农作物产量均很低。1949年,粮、棉、油亩产量分别为67.5公斤、5公斤(皮棉、后同)、31.5公斤,总产量分别为2.83万吨、56.8吨、444.5吨,农业总产值仅1512万元。建国后,县委、县政府重视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和改进、增置农机具,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作物产量不断上升。尤其是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1982年粮食总产量达10.21万吨,创本县历史最高纪录。1988年本县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县。1990年粮食亩产量达290公斤,创历史单产最高纪录,比1949年增加4.3倍,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棉花亩产量70公斤,为本县历史单产最高纪录,比1949年增加14倍,油菜籽亩产量80公斤,比1949年增长2.54倍。粮、棉、油总产量分别为10.02万吨、3260吨、7742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2.54倍、56.2倍、15.4倍。农业总产值达9335万元,比1949年增长5.17倍。本县还种植大豆、花生、芝麻、苎麻、大蒜、生姜、桑、茶、丹皮、瓜类、果类、蔬菜等大宗经济作物。其中姜、蒜、麻素列“铜陵八宝”,早在明、清便有种植。凤凰山丹皮更是享誉国内外。森林面积23万亩,林木蓄积量5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养殖业主要有猪、牛、鸡、鸭、鹅、蚕、淡水鱼、蟹、珍珠蚌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水利条件亦极大改善,全县圩堤线总长257公里,水库39座,机电排灌站142个,有效灌溉面积为全县耕地的99.3%,除涝面积为58.9%,防洪面积为94%。
1949年全县有私营手工作坊1706户,私营工业58户,生产总值仅232万元。建国后,旧手工作坊渐被改造,并逐步兴建起一批现代工厂,发展成采矿、冶金、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多门类的工业格局。1990年,全县有175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2731万元,产值10723万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1046万元,比1949年增长89.7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9.27%。工业中以采矿业最为悠久,上溯有2000余年,民国期间衰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力加快矿山开发,采矿业成为本县工业主导,1981~1990年矿产总值1亿多元,创利税2500万元。本县被列为全国重点产煤县,成为全国重点产金县。80年代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1.42万个,其中工业企业4794个;总产值31990万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0.1%,其中工业企业产值13645万元占总产值的42.7%;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3546万元。工业产品中的凝胶填补了国家空白,水箱铜带、化学除草剂、消泡剂填补了省内空白,挂浆机被评为部优产品,膨润土粉、高磊牌425号水泥、大通茶干、铜花牌雪花膏被评为省优产品,出口产品有丝织地毯、棉麻交织布、手工刺绣品。1990年,全县有商业单位2611个,其中国营商业117个、供销社169个、其它集体商业279个、个体商业2046个;商业零售额10378万元,其中国营商业占35.6%、供销社占35%、其它集体商业占19.8%、个体商业占9.6%。本县交通发达,水路有长江航道通长航客轮,陆路有芜(湖)铜(陵)公路、芜铜铁路、铜南(陵)公路、铜青(阳)公路将铜陵与省内外相联。1990年,境内县级和乡村公路有135条,计长666.87公里;铁路支线8条,计长69公里。1984年县城关地区电话与铜陵市电话并网实现自动化,80年代后期城关地区电话并入程控电话网络,可直接拨全国各地及国外。

铜陵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民国20年(1931)初在汀洲建立了县内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铜陵特别支部。民国23年11月在铜陵建立中共铜(陵)繁(昌)无(为)县委。民国27年12月初建立中共铜陵中心区委,随后新四军三支队进驻铜陵,同年12月底建立中共铜(陵)南(陵)繁(昌)中心县委。翌年7月召开铜陵县首次党员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中共铜陵县委。民国32年春,建立中共铜(陵)青(阳)南(陵)县委。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铜陵党组织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组建了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猎户队、递步哨等群众抗日团体和武装。民国33~34年,随着中共皖南地委和皖南支队机关由江北移至铜陵以及皖南监督专员公署在铜陵成立,铜陵成为皖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民国38年(1949年)4月,铜陵人民积极为策应解放大军渡江作准备。县人赵邦根冒着枪弹只身泅水渡江,将铜陵沿江军事地形图送至江北,为解放军渡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1949年4月20日21时35分至45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八兵团第二十四军七十师率先在本县胥坝文兴洲登陆,文兴洲为渡江战役第一船登陆点。21日8时铜陵县城解放,是为江南解放的第一座县城。当日铜陵全境解放。毛泽东同志撰写的著名电讯《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中所说的“铜陵”、“顺安”即在本县。
建国以来铜陵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各项事业均呈巨大变化并取得显著成绩。本县清代设有县学、书院、私塾、小学堂,民国时期建有国民小学、县立初中、省立中学。建国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57年建铜陵中学(现一中),1985年本县基本普及初等教育,1989年建成基本扫除文盲县。1990年,全县有中心幼儿园7所、小学195所、普通初级中学17所、普通完全中学5所、初级职业中学2所、高级职业中学2所、教育研究培训中心1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6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所、电视大学工作站1所。铜陵科技成就自古就有中国之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植桐专著《桐谱》为县人陈翥所著,流传海内外,明代,为适应商业发展需要,《铜陵算法》应运而生,长期在国内传流并传至日本。建国后县内科研活动蓬勃兴起并大力推广运用农业科技,1978~1990年全县获省级科技成果奖9项,获市级科技成果奖51项。1990年全县有乡镇科普协会18个,各类自然科学学会14个,农业专业技术研究会7个,科学研究机构3个。
铜陵古代文学著述甚多,明代剧作家余翘著有《量江记》等戏剧本和大量文集。清代县人有各种文学、学术著述一百余卷。铜陵劳动人民亦在历代改造大自然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大量丰富生动的歌谣、谚语和优美的神话传说,其中以相思树的传说最具影响。建国后,群众文艺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文艺进一步繁荣昌盛,逐步形成文学、书画、摄影、戏曲人才队伍,历有文艺作品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报刊、电台、展览会上发表。公共文化事业和新闻事业发展迅速,1990年,县内有县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6个,县图书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20个,影剧场13个,新华书店门市部3个,县档案馆1个、基层档案室86个,县电视转播台1个,县无线调频广播电台1个,乡镇广播站18个、村广播放大室69个。本县医疗古为中医,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传入西医,民国时期县内开设有私人西医院。建国后在城乡普建医疗卫生机构,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并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9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43个,住院病人治愈率为70%。本县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并提高了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最高的1962年44.81‰降至1990年的1398‰。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指引下,全县体育事业长足发展,曾向省体工队输送中国象棋、赛艇、举重、拳击、摔跤等方面运动员9人。1990年县委、县政府发出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的号召,全县现有田径场11个、县体育馆1座。
岁月俱往,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过去,勤劳、智慧、勇敢的铜陵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创业,已经为铜陵的振兴和腾飞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今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雄伟乐章中,铜陵人民有决心、有信心奏出时代的强音,把铜陵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天地。铜陵人民能够从过去的艰辛曲折走向今天的胜利,也必定能够迈入光辉的未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