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医疗
清末和民国年间,以个体行医为主,且多为世代相传的中医。民国7年(1918),西湖乡樊交泰开设“时疫医院”,运用中西医两法施诊,是为本县运用西医疗法之始。民国26年(1937),县政府在城关设立民众诊所。民国31年(1942),改称卫生院 ,但仅有1人。民国34年(1945)后,卫生院人员增至3到4人,无正式医生,药品约有40余种。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1949年11月,建立县人民卫生院。1951年,开始建区卫生所。1952年,有个体医务人员联合开办诊所4所。1953年8月,县妇幼保健站成立。1956年3月,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成立。同年10月,县卫生防疫站成立。1958年10月,以2所区医院和13所联合诊所为基础,建立公社医院12所。70年代前后,大队开始建合作医疗室。到1976年,公社卫生院发展到19所,其中:中心卫生院3所;大队合作医疗室 182个。1980年后,已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1985年,全县共有医疗机构33个,其中医院21所;床位674张,其中医院床位394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94名;乡村有医疗点239个,医生30名,卫生员289名,接生员142名。
二、防疫
新中国成立前,铜陵县卫生防疫工作落后,一些流行病,如流脑、天花、疟疾、痢疾等疾病在县内时有发生,发病率也很高。
新中国成立后,专门建立了防疫机构,开展疾病的防治工作。从50年代初开始,在全县普种牛痘,先后开展鼠疫菌苗、白喉类毒素、流脑、乙脑、百日咳、麻疹、炭疽、副霍乱等疫苗的注射和小儿卡介苗接种。天花,从1954年后未再发生。1978年,建立《计划免疫分户登记簿》。1983年疟疾的发病率由1974年8.07%,下降到1.82%。1985年,麻疹发病率为0.0555‰。百日咳发病率为0.256‰,白喉发病率为0.006‰。
三、妇幼保健
新中国成立前,铜陵县妇幼保健工作政府无人过问。孕妇临产靠接生婆施行土法接生,一遇难产,就求之于神,产妇、新生儿的死亡率很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专门建立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开展妇幼保健工作。1950年,县医院开始配备助产士,并开始推广新法接生。1955年,开始培训接生员,并配备药械,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逐渐降低。1959年,开始查治妇科病。1974年,开始对妇科病进行普查。到1985年,先后对26046名妇女进行检查,并对查出的妇科病患者进行门诊或上门治疗。
为保证儿童健康成长,1950年开始对幼儿园、学校的儿童组织体格检查,并对沙眼等常见病予以防治。1979年以后,对幼儿园、托儿所的儿童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1982年,县妇幼保健站开设儿科门诊,对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同年,对全县7周岁以下的5995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结果表明,本县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基本符合国家标准。
四、血吸虫病防治
铜陵县血吸虫病流行已久,全县19个乡镇、127个行政村、2018个生产队属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螺面积达5402万平方米。1956年3月,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成立后,开始对血吸虫病进行大规模的防治。至1985年,先后对151万人次进行检查,共查出病人99265人次,治疗血吸虫病人98926人次。有6个乡、镇,57个行政村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全县反复灭螺面积达14340万平方米,已有3017万平方米的钉螺被灭除。血防队伍也不断扩大。1985年,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有床位280张,职工97名。
上一篇:第三节 文化
下一篇:第五节 体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