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兵役
清代,本县实行募兵制,铜陵地区十几处讯防兵,大都从当地招募充任。民国前期,仍实行募兵制。民国25年(1936),征兵制度实行后,强制或抽签当兵较多。解放战争时期,县政府对及龄壮丁普遍实行登记,强制实行配额征兵的办法,规定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民国38年(1949年),全县配征名额为2634名。
新中国成立后,兵役工作由县人武部(兵役局)负责。1949年至1954年,实行志愿兵役制。1954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1978年3月,实行预备役制,1984年后,实行义务兵役为主体的义务兵和自愿兵、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二、驻军与地方武装
清末,铜陵县武备为池州、安庆所辖。民国元年(1912),大通驻扎胡聘臣的混成旅。此后到抗日战争前夕,段祺瑞政府第三混成旅一团二营、国民党57师一部、国民党13旅、川军14旅先后进驻大通。抗日战争中,国民党148师442旅、144师430旅、422旅 、146师梁旅、新七师一旅、145师先后进驻铜陵地区抗战。新四军三支队暨五团、一支队一团、二支队三团、七师皖南支队临江团和皖南支队也先后开进铜陵地区,进行抗日反顽斗争。解放战争中,国民党150师、162师、281师、149师先后进驻铜陵地区,扼守长江沿岸。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24军摧毁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解放铜陵全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83494、83469、83590、80302部队先后进驻铜陵。
民国27年(1938)11月,由共产党人章啸衡等在犁桥、太平一带组建沙洲游击大队。同年1月,刘功臣在朱村郎坑组织游击支队。民国29年(1940)上半年,铜陵独立连在敌后地区成立。1941年下半年,章啸衡组建长江游击队。翌年7月,铜陵大队成立,后编入新四军7师皖南支队2团3营。民国32年(1943)2月,铜青南县大队成立。同年11月,成立铜青南总队部。民国33年(1944)2月,徐世达等在永丰圩一带组织铜东游击队,后编入铜青南县大队。民国34年(1945)10月,成立皖南人民自卫军总队部;民国35年(1946)1月,改称沿江总队部。同年,徐世达等在金榔三条冲地区组织武工队。民国37年(1948)8月,沿江支队成立。同年5月,铜陵县大队成立,实际仅一个连的兵力,后改称独立营,属池州军分区领导。新中国成立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三、民兵
民国28年(1939)9、10月间,新四军工作组在山区帮助组织猎户队,负责站岗放哨、传递情报、配合部队作战等。全县有猎户队员8412名。民国30年(1941)1月,全县民兵组织建立后,猎户队名称便取消。民国28年(1939),洲、圩区建立递步哨,一保一哨长,负责站岗放哨,护送我党军政人员等。1949年4月,开始恢复和建立民兵组织,称民兵或人民自卫队。1953年5月,县乡均成立人民武装委员会,加强对民兵工作的领导。1958年9月,以公社建立民兵团,大队建立民兵营,生产队建立民兵连或排。1962年,公社开始配备专职武装干部,大队配备专职民兵营长。1974年,铜陵县民兵指挥部成立,实行民兵、消防、治保三位一体。1981年,对民兵组织进行调整。民兵年龄调整为18~35岁,其中:男基干民兵为18~28岁,女基干民兵为18~23岁。
四、重大军事纪略
清咸丰六年(1856)2月,清湘军长江水师与太平军在大通、土桥江面激战,太平军兵败。同年5月,清军在土桥江面伏击太平军的运粮船队,并击败县内援军,攻入县城。
清咸丰十一年(1861)8月,清军水师决开铜陵县城东北门堤埂放水攻城,攻入县城后,杀太平军近千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7月15日,自立军数百人从桐城江岸乘船而下,与西上的裕溪口会党汇合,进攻大通和悦洲,并一举攻占大通。21日在清军围剿下失败。
清宣统三年(1911)11月,黎宗岳率部进驻大通,组织大通军政府。陆军第一军军长柏文蔚受南京临时政府留守黄兴之命,率部攻击黎部,约黎部重臣胡聘臣为内应,黎兵败投黎元洪。
民国27年(1938)8月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大通,国民党148师两个营与敌激战数小时后撤退,大通陷落。11月26日,日军500余人经天宝乡分两路直攻县城,县城陷落。同年12月6日,国民党144师张团徐营从十里庙向顺安日军进攻,曾一度占领顺安,后因日军增援,徐营伤亡过大,退回原阵地。
民国28年(1939)4月27日,新四军一支队一团二营在塔里王附近伏击日军一部,毙敌16人,伤敌14人。同年5月16日,新四军一支队一团一营在五里亭南侧伏击日军运输队,毙敌17人,伤敌11人。5月下旬,新四军三支队老五团、一支队老一团,粉碎日伪的扫荡,毙伤敌人300余人。翌年4月,新四军三支队老三团在钟鸣、顺安、朱村、天门山一带击退日伪的扫荡,击溃敌军千余人,毙伤敌人200余人,俘敌50余人。
民国38年(1949)4月6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渡江大队从黄公庙——十里场和金家渡——北埂王分两路登岸。翌日,在铜南交界地牧家亭会合,配合大军渡江战役。4月20日9时15分,担任铜陵正面渡江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八兵团第24军开始从江北起渡,9时45分,突击船在套口、东风泡、新江口等地强行登陆,击溃沿线敌人。21日,铜陵全境解放。
民国38年(1949)4月21日,沿江支队在挂岭阻击国民党铜陵县政府军政人员,俘敌千余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