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体育课
1956年,市区大部分中、小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每天坚持早操和课间操。每周两次课外活动,不列入课程表。
1959年至1961年,学校体育课减为每周一节,中学多为劳动所代替。1961年以后,中学体育课恢复正常。
1963年在暑期开学前,市体委配合市文教局组织各小学专职和兼职体育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系统的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任务和考核标准。同时,成立小学校际教研组,以观摩教学为主要活动方式,组织公开教学。各学校还自制了一批体育用品,开展体育活动。
“文化大革命”中,体育课改为军体课,教材不统一,上课无要求。少数学校开展一些军体活动,如投弹、队列、爬山、游泳和野营拉练等。
1978年,市体委、教育局在暑假期间举办了“新体育大纲”学习班,并成立了校际教研组,组织教研、观摩教学等活动。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使体育课得到恢复和提高。在1979年5月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上,本市一中体育教研组被评为先进集体,两名体育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表彰。1979年暑假,举办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学习班,同时聘请五位体育教师编写“小学体育教学进度计划”一书,对促进体育课的正规教学起了一定作用。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也不断得到充实。1984年,市区40所中小学体育教师比1978年增加30%。学过体育专业的由1979年的20%,提高到56%。1985年中学体育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9.8%。
二、开展“达标”活动
195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了劳卫制锻练标准。全市中小学有65%以上达到规定的各级标准,市一中达75%以上。1964年以后,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练标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未能实施。1975年5月,国家体委正式公布“国家体育锻练标准”,1977年颁布“达标”证章,证书的规定。自1978年起,全市中小学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练标准”。1979年,市区有24所中小学全面测验标准规定的五项内容,达标施行面为34.7%,达标合格率占适龄学生数的44.2%。到1985年,达标施行面占市区中小学校数的73.2%,达标合格率占市区适龄中小学数的60%,有7所中小学被评为省达标先进学校。
中、小学“达标”情况统计表


三、校外体育训练
1965年以前,市区各中小学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进行体育训练,并相继建立了田径、乒乓球、足球、篮球、棋艺和航模等业余代表队。校际之间和校内的比赛活动也较活跃。比赛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棋类、橡皮球、跳绳、踢毽子、拔河、航模、爬山、广播操、拍皮球等。
1976年以后,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得到恢复和提高。到1985年底,市区有三级传统学校17所(省级9所,市级6所,县级2所),参加课余体育锻练的校代表队员近300人,项目有田径、游泳、体操、足球、乒乓球五项。这些参加业余训练的代表队员,成为市业余体校训练学生的来源,为市业余体校、优秀运动队、大专院校输送了体育人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