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铜陵解放以后,在国家法定的28种传染病中,鼠疫、霍乱、天花、炭疽、布氏杆菌病、回归热、森林脑炎、恙虫病等8种病未发现过。黑热病(1955年以后)、副伤寒(1962年后)、钩端螺旋体(1972年后)、脊髓灰质炎(1983年后)、副霍乱(1984年后)等5种病也未发现。到1985年,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猩红热、狂犬病、流行性感冒等9种病,发病率均在10/10万以下,痢疾、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等6种病仍为发病多、危害大的传染病。
为加强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工作,1963年,铜陵市制定了《关于划区医疗预防和建立疫情报告网的规定细则》,《细则》除规定了防疫区划和任务外,还规定了疫情报告的组织程序网。1985年,铜陵市疫情漏报率为33.84%,比1984年下降12.09%。
一、血吸虫病
〔查病〕血吸虫病俗名“水臌胀”、“大肚子”病。据调查,铜山区安田畈村原有300多人,到清朝末年(约1911年)只剩下32人,大多死于“大肚子”病;民国30年(1941),市郊矶河村6户20人中有5户18人死于“大肚子”病;到解放前夕,市郊横港村19户59人全部患“水臌胀”病,上河村130多人有105人死于“大肚子”病。
1953年1月上旬,贵池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专业人员来铜官山矿区为1026名职工、居民作粪检,检出血吸虫病患者19人。自是年开始,每年平均以粪检、直肠镜检、抗原皮内试验等方法查病。至1985年底,全市历年查病累计59.84万人次,查出血吸虫病人9823人,其中急性患者438人,占4.46%,慢性患者9306人,占94.73%;晚期病人89人,占0.9%;城镇患者6324人,占64.38%,农村患者3499人,占35.62%。急性患者大多是在两次集体急性感染中患病:一次是1954年,江水决堤,因涉水抢险,扫把沟一带有162人发生急性血吸虫病;另一次是1962年,因在洪水中抢收小麦,铜山铜矿副业队有133人急性感染,是年全市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201例。除两次集体急性感染外,多为散发性流行,流行区域遍及市郊的五松、井湖、古圣、长江、新民、白鹤、后冲、周冲、联盟及铜山区的显化、杨村、南泉、马鞍、旗星等15个行政村,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患者亦屡见不乏。
另外,耕畜感染此病也较严重。1959年,本市有关部门检查了古圣大队11头耕牛,病牛有4头。60年代,对市郊长江、古圣、白鹤3个大队327头耕牛进行了检查,其中患血吸虫病的有25头,占7.6%。1970年后,先后检查了市郊区10个行政村的耕牛2984头次,病牛为355头次,占12.84%。
〔治病〕1953年,铜官山矿务局矿山医院收治血吸虫病人50例。1953—1954年,安庆血吸虫病防治所铜官山血防组在扫把沟炼厂设点治病。1955年10月,铜官山矿务局血吸虫病防治组成立,有专业人员12人,翌年增至22人。1958年6月,铜陵市血吸虫病防治站(简称“血防站”)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全面展开。1973年4月,该站有专业人员35人,开设简易病床40张。1974、1979年该站先后建起医疗大楼和办公大楼,计1500平方米。1984年,市皮肤病门诊部并入市血防站,易名市地方病防治站,对外仍挂两块牌子。1985年底,该站有职工61人,其中专业人员47人,设病床70张。
1970年前,绝大部分病人集中血防站(组)治疗,为加速治完病例,1970年后采取市派医疗队到流行区,查出病人就地设点治疗。至1984年底,累计治疗11814人次(病例9764人);其中,急性患者438人,慢性患者为9247人,晚期患者89人。
〔查螺〕钉螺是传播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1953年春,本市首先在解放东村水库、扫把沟狼尾湖发现钉螺,密度高者达250只/平方市尺,钉螺阳性(即感染血吸虫病者)率达72%。因此,铜陵被确认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此后,每年春、秋两季各普查一次,流行地区全面查,灭过的螺点反复查,复杂的地形重点查,并注意找死角,追源头。至1985年底,共查出钉螺面积668.9万平方米,其中湖沼型(肋壳钉螺)螺点45处,占钉螺总面积99.2%;山丘型(光壳钉螺)螺点15处 ,占钉螺总面积0.8%。
〔灭螺〕铜陵地区灭螺方法主要有10种:一是清沟土埋,二是开新填旧(开新土填有螺旧地面),三是围垦种植,四是修路、基建,五是建设水利工程,六是开池养鱼,七是铜矿尾沙掩埋,八是废渣堆埋,九是工业废水浸杀,十是药物喷杀。
1954~1957年,全市消除钉螺面积28.4万平方米。
1958~1962年,血防工作放松。1962年铜山铜矿发生133人集体患急性血吸虫病,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各厂矿结合生产建设以及工业废渣堆埋等,截止1965年底,消灭有螺面积455.7万平方米。
1970年冬至1972年冬,本市先后两次发动群众,开展兴修水利,改造上、下河套湖的灭螺会战,参加人员达18万多人次,68.5万个劳动日,挖土方11万立方米,消灭钉螺面积124万平方米,使市区的主要螺区——长江、白鹤、铜山3个大队的钉螺基本消灭。至此,全市残存有螺面积54.7万平方米。1972年1月12日,安徽省革委会副主任王光宇宣布:“内定铜陵市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不含县)。
1978年和1980年,铜陵县谢垄大队和贵池县南泉、显化等生产队先后划属铜陵市区,带来有螺面积6.15万平方米。经过努力,又消灭钉螺面积56万平方米。到1985年,铜陵市区残存钉螺面积为4.9万平方米,为历史上所查钉螺总面积的0.73%。残存螺点主要分布在市郊区长江、古圣、联盟和铜山区显化、南泉等行政村。
二、结核病
〔流行情况〕据铜官山矿务局矿山医院1953年年报记载,当年门诊新病例(初诊病人)为30372人,其中肺结核新病例176人,占门诊新病例总数的5.79%。1954年,该院肺结核新病例为209人,占门诊新病例总数的5.89%。该病患者是职工多于家属;1953年新发病例176人中,职工111人;1954年新发病例209人中,职工122人。
1961年5月和1962年,市结核病防治所和市防痨小组先后成立。随即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管理和治疗。调查表明,厂矿职工该病发病率为5%,服务性行业职工发病率为7%,机关干部发病率为3%,学生发病率为1—2%。对2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调查结果,该病的儿童感染率达15—20%。
1976年,市卫生局组织人员,以整群抽样法对铜官山铜矿进行结核病调查,受检职工3573人,发现病例256人,患病率达7.16%。
1979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铜官山区建设新村为流调点。该点受检1934人(其中15岁以下儿童为582人),查出活动性肺结核21例(其中痰菌阳性病人4例),患病率1.08%,菌阳病率0.21%,儿童感染率45.90%。
〔防治〕1、建立防治网点1982年5月,铜陵市结核防治所恢复后,先后于1982、1983年召开防痨会议,办网点人员学习班。全市形成由各医疗卫生单位定人、划片实施防痨任务。截至1985年底,共有防痨点16个,有152人受到防痨训练。
2、实行登记管理:1982年6月,实行结核病人登记管理,16个基层网点和市结防所同时实行。卡片统一、登记及时、资料无缺,并按要求规则治疗。截止1985年,共登记管理分组805例病人。登记管理不仅控制了传染源,且使病人得以规则治疗。由于规则治疗率逐年提高,活动性肺结核则逐年下降。
规则治疗同结核病例关系

铜官山铜矿结核发病率变化

3、免疫接种卡介苗接种是防痨有效措施。自1955年开始为婴幼儿接种,因当时无防痨及妇幼保健机构,卡介苗接种未成常规。直到专业机构健全后,接种率有所提高。
历年卡介苗接种统计

由于卡介苗接种率有所提高,儿童中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减少。1982~1985年市区婴幼儿结核脑膜炎仅发生一例,儿童粟粒型肺结核仅偶有所见。
〔治疗〕1982年11月,统一制定了全市结核病化学疗法(简称化疗)方案,开展住院短程化疗和全程管理下不住院化疗,并坚持:早期、规律、联合、全程、彻底的规则治疗。结果表明:痰阴转(痰中有菌转无菌)率达80~90%,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下降15.3%。X线病灶总好转率达81.2%。
三、其它传染病
〔流行情况〕(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俗称“赤白痢”,为痢疾杆菌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1953年至1985年,累计发生40509人次,发病率最高是1953年,约5490/10万。患者为1647人。经过防治,发生率下降,1985年为710.49/10万,患者为1450人。
(2)病毒性肝炎(肝炎)。为肝炎病毒经口或血液传播所致的消化道传染病。在本市,其发病率仅次于菌痢,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年均有发生,1959年发病率最高达582.18/10万,患者为382人。经宣传教育,食品卫生监督,公共卫生的改善等各种防治措施,发病率明显下降,1985年已为41.13/10万,患者为89人。
(3)百日咳。为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本市儿童多发传染病,1965年,患者为1157人,发病率高达1327/10万,近年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发病率逐渐下降,1985年患者为13人,已为10/10万以下。
(4)麻疹。为麻诊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小儿,5岁以下者占90%,10岁以下者占99%。本市自1953年至1985年均有发生,发生病例达9263人。发病率以1959年为最高,患者为1233人,发病率为1879.11/10万。自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以来,发病率逐渐下降,1985年患者11人,发病率已降为5.08/10万。
(5)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急性传染病。蚊虫是本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故发病有严格的季节特点,90%的病例发生于7、8、9三个月,而12月至次年4月无病例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本市仅几年未发生病例,以1972年发病率最高,患者为42人,发病率为31.77/10万。经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病媒、注射乙脑疫苗等预防措施,1974年以后,已控制在10/10万以下,1985年患者5人,发病率为2.31/10万。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经呼吸道侵入人体,由血循环至脑膜、脊髓膜而致病。自1956年至1985年,每年均有发生,累计发病数2600人次,曾发生四次流行高峰,即1958年至1959年,1963年至1964年,1967年至1968年和1977年至1978年。死亡率较高,累计死亡109人,占发病数的4.19%.。预防措施:宣传防疫知识;流行期减少集会及带小孩串门;室内多通风换气;服预防药;1973年始接种流脑菌体菌苗,开展带菌者调查与治疗等。1983年后,应用多糖体菌苗,发病率控制在9/10万以下。1985年患者3人,发病率为1.39/10万。
(7)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是同一类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仅病原体与免疫性各有特殊,其病理、临床、流行病学及防治皆同。本市只发生过伤寒,未发现副伤寒。伤寒为伤寒杆菌污染,随饮食侵入所致的消化道传染病。铜陵年年均有伤寒发生,1959年为最高,患者为162人,发病率为246.89/10万。从1950年始,进行预防注射、加强饮食卫生监督、开展爱国卫生和传染源的治疗与管理等综合预防措施。1976年起,发病率一直在10/10万以下。1985年患者3人,发病率为1.39/10万。(8)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儿童多见。铜陵首例发现于1969年,1973年发病数最多为14例,发病率为10.29/10万。发病率虽不高,但至1985年仍有发生,且此病可累及心、肾损害。
(9)白喉。系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生,秋冬较多,多发于1至9岁儿童。为铜陵常见传染病之一。1954年起,几乎每年均有发生。1971年为最,患者82人,发病率为67.96/10万。1954年开始菌苗注射,1984年改用“百白破”菌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菌苗),从1979年后,控制在1/10万以下。1985年仅有1例发生。
(10)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病原体多为病毒,借野鼠尤以黑线姬鼠传播。近年,家鼠及猫作为传染源已被重视。铜陵于1963年12月首次发现4例患者,1981年至1984年每年均有发生,呈散发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全市1985年发生出血热27例,死亡2例(其中市区发生2例,死亡1例)。
(11)狂犬病,亦称恐水病(因有恐水怕风而得称)。病原体为狂犬齿咬而感染,故俗称“疯狗病”。病毒侵入人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死亡率极高,可达100%。铜陵1982年首发此病1例。至1985年共发生3例,全部死亡。预防措施是(一)灭狗,(二)狂犬疫苗接种。
(12)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为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迅速,易发生流行。四季均可发生,冬春较多。铜陵1953年至1954,1957年至1958年,1970年、1981年,6年发生4次大流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1981年,患者为2238人,发病率为1104.32/10万。发病率最高的是1953年,患者为715人,发病率为2383/10万。有几年未发生流感,1985年发病率也为零。
另外,脊髓灰质炎,1954年发生2例,发病率为6.66/10万;1970年发生28例,发病率为26.26/10万;1983年后未发生。斑疹伤寒,1954年发生4例,发病率为13.33/10万;1962年发生56例,发病率为60.07/10万;1983年后未发生。副霍乱,1982年发生1例,发病率为0.50/10 万;1983年发生5例,发病率为2.50/10万。黑热病,1956年发生1例,发病率4.46/10万。钩端螺旋体,1971年发生55例,发病率为45.59/10万。
1985年传染病流行统计

1953~1985年各种传染病及病亡构成比

1964年,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始使用疫情报告卡和登记簿;卫生防疫站将来自基层的报告卡整理登记,每月5日前向省卫生厅上报上月传染病综合报表,并向邻近市县进行疫情交换,以加强联防。“文革”期间,疫情报告网遭到破坏,出现漏报和虚报现象,造成资料准确性差,传染病管理放松。
1977年以后,通过恢复、整顿和改革,疫情报告与管理基本恢复,1984年和1985年,市卫生防疫站分别检查了两年度1至10月的漏报现象,结果1984年漏报率为46.83%,1985年漏报下降为33.84%。
四、预防接种、计划免疫
解放前,铜官山地区预防接种无资料可考。解放后铜官山矿工程处医疗所首先开展预防注射,注射三联疫苗(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疫苗)。此后,相继开展牛痘疫苗、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预防液等接种工作。1958年市防疫站成立后,此项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计划实施、统属该站负责。1983年开始计划免疫。
从1950年至1985年,铜陵注射过13种疫苗,累计接种达1651113人次。
1950~1985年各种疫苗预防接种人数统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