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简况
解放前,铜陵市报纸事业一片空白。
解放后,铜官山矿区第一张报纸为1955年7月1日创刊的《铜矿工人》。该报系中共铜官山矿党委机关报,内部刊物,5日刊,每期2版。当年10月1日出至第19期后休刊。1956年1月1日,从第20期续刊;7月4日,自第55期改为周二刊,逢星期三、六出版,每期4版,交邮局收订;10月9日起,全国发行,每期发行2000份。1957年12月28日,该报出至第207期停刊。
1958年1月2日,《铜矿工人》改名《铜官山报》,成为中共铜官山市委机关报。该报为周三刊,逢星期二、四、六出版,4开4版,从208期续刊,公开发行。到1958年9月13日,出至第317期,共刊出110期。
1958年9月16日,铜陵县制撤销后,中共铜陵县委机关报《铜陵报》并入《铜官山报》,改名《铜陵报》,中共铜陵市委机关报首次以《铜陵报》的名称刊出。该报期号延续《铜官山报》,从第318期续编,仍为周三刊,到1958年12月底,共刊出44期。1959年1月1日,《铜陵报》改出《铜陵日报》,从第363号续办,周六刊,逢星期一休刊。同年5月17日,铜陵县制恢复后,原县委机关报工作人员撤回,重新出版《铜陵报》。到1961年2月28日,《铜陵日报》出至第1029期,共刊出665期;3月1日停刊。
1965年8月17日,中共铜陵特委政治部编印的《铜陵战报》创刊。该报系内部刊物,每月出版5期,每期发行3000份。1967年1月3日,出至第156号;1月7日,被“造反派”封闭。
1966年11月30日,市东方红中学东方红公社主办的《东方红》创刊。该报系油印小报,其创刊号“发刊词”称:该报是“造反派”的报纸。到1967年4月27日,共刊出32期。本市实行军管后,同年4月30日,《东方红》报刊出军1号。到1968年3月24日,出至军176号。铜陵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该报成为市革委会机关报,于1968年3月25日刊出红1号,系内部发行。自1968年8月1日红103号起,向全市公开发行,每期5700份。1972年2月29日,出至红1232号后停刊。
1972年4月24日,中共铜陵市委铜陵战讯编辑部编辑的《铜陵战讯》创刊。该报系内部刊物,周二刊,4开4版;自7月18日第20号起,至12月20日第54号,改为中共铜陵市委主办的内部刊物。1973年1月5日,自第55号起,改为4开4版,交市邮局公开发行,每月6期,逢5出版,每期发行2000至6000份。1977年3月31日,出至第335号后停刊。
1982年1月1日,中共铜陵市委机关报《铜陵报》试刊4期后,刊出复刊第1号,到1985年12月底,共刊出544期。
新中国建立以来,铜陵市的报纸事业从无到有,健康发展,除市委机关报几经变化而后刊出《铜陵报》外,还先后创办了《铜陵有色报》(1978年)、《铜陵科普报》(1978年)、《铜陵环保》报(1981年)、《铜陵财专》报(1984年)、《铜化工人》报(1985年)等5种。随着报纸事业的发展,一支办报专业队伍业已形成。《铜矿工人》报创办之初,仅有编辑5人。到1985年底,全市共有办报专业职工64人,其中铜陵报社38人,铜陵有色报社14人。
二、《铜陵报》
《铜陵报》系中共铜陵市委机关报,全国发行,安徽省报刊登记证编号为16号。其前身是1958年1月2日创刊的《铜官山报》。随后几易报名,几度停刊,于1982年1月1日复刊,定名《铜陵报》。复刊后为周二刊,逢星期二、五出报,4开4版,公开发行,每期印数3500份,1983年10月1日,改出周三刊,逢星期二、四、六出报,4开4版,每期发行1.3万份,邮局发行数为:1982年58.33万份,1984年136.25万份,1985年163.90万份。1985年,报社职工总数为38人。
该报是综合性的地方报纸,注意保持地方特色。其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意图,反映全市人民在四化建设中的新成就、新经验,表彰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介绍国内外大事,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突出宣传经济活动。
该报自1983年10月1日起,实行总编领导下的分组包版:一版为要闻版,总编办公室负责,设有要闻简报、今日铜陵、社会之窗、山城新姿等专栏。二版为经济版,经济组负责,设有祖国各地、铜陵市场、职工生活、乡村园地、三百六十行、经济论坛等专栏。三版为政文版,政文组负责,设有青年一代、社会与家庭、学习等3个专页,广言堂、世界见闻、法制宣传、部队与民兵、体育与卫生等专栏。四版为副刊,实行综合组版,刊名“天井湖”,栏目有诗、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阅读与欣赏、科普园、义安志、铜陵揽胜、峥嵘岁月、天井夜话、灯花等。读者来信与半月天下事合为一个版,每月两期,由总编办公室组版。自1984年起,该报对各版革新一批栏目。一版设有文摘性专栏望台,新闻评论专栏星期论坛,通讯专栏四化新人传,图片专栏新城剪影。第二版分设三个专版:引进与开放版(他山石、经济研究、行情信息、特区见闻等);企业家版(厂矿长专访、国外管理点滴、安全生产、班组管理等);第三产业版(分析与思考、市场展望、交通、名牌产品、商品知识等),以及铜陵市场、科学致富两个专栏。第三版设有四个专版:当代青年版(启示录、警钟、青工电波、自学与成才、理想道德情操、团讯、求知篇、名人箴言录、征婚等);法制社会版(法庭内外、法律咨询处、道德法庭、引以为戒、法律常识等);教育之页(园丁赞、校园新风、班主任手记、新苗、国外教育动态、教育短波等);理论窗版(辞典、学习辅导员、新书介绍、本市理论动态等)。第四版综合性副刊天井湖:每周二、四刊出,栏目有文学类的小说、散文、天井夜话、诗等;言论类有杂文、影剧评、大众美学;艺术类有文化生活、音乐讲座、美术长廊、周末;社会科学类有义安志、铜陵史话、铜陵纵横谈、峥嵘岁月、铜陵文物、天南地北;自然科学类有科普园、健康博士、科学与生活、植物园;生活类有生活之友,每周四的四版为时事和来信综合版;时事部分有一周要闻、在兄弟报刊上、神州大地、珍闻集锦;来信部分有读者论坛、一事一议、建议与要求、批评与答复、回音、谈心会、服务台、通天阁、小录相、漫画选和立此存照。
《铜陵报》复刊后,“读者来信”作为报纸版面上的固定专栏,由每月一期、半月一期、一旬一期进而增加到每周一期。5年累计收到读者来信5400件。按照分级归口办理的原则,分别转请有关部门批办参阅,约有40%的信稿由通联组自办,对其中具有典型意义宣传价值的来信予以编发见报。1984、1985年分别有300、385篇读者来信见报。转办,见报稿反映的存在问题,有25%以上得到解决或落实,“读者来信”版成为报纸上最受读者喜爱的版面之一,主要栏目有读者论坛、振兴中华建设铜陵信箱、新风赞、一事一议、呼吁、批评和建议、反应和答复、谈心会、服务台、立此存照、漫画选。
《铜陵报》复刊后,1982年曾编印32开本《铜陵报通讯》2期,1983年编印8开4版《铜陵报通讯》2期。1984年以后,《铜陵报通讯》分别以32开本或月刊8开小报共出20期,印数500~700册。《铜陵报通讯》主要栏目有新闻信息、通讯工作动态、我与《铜陵报》、读者评报、采访体会、编辑杂谈、工作研究、新闻讲座、阅读欣赏、报史资料、国外新闻介绍、报刊发行等。
《铜陵报》历来注意广告事业在促进生产、扩大流通、指导消费、活跃经济、方便人民生活和发展国际贸易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其前身《铜官山报》和《铜陵日报》等,均以影剧广告为主,兼有遗失广告,仅有少量政府公告和个别商业广告。1982年10月23日,经安徽省工商局批准经营报纸广告。1985年6月1日起,实行《铜陵报》广告收费标准,工商广告、通告、启示声明、每平方厘米1.30元,文化广告每平方厘米1元,体育、戏剧广告每平方厘米0.50元。广告刊例要求刊户严格执行国务院《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广告须经单位加盖公章;刊例对套红、加快、委托设计等项内容作出具体规定。《铜陵报》1985年刊登各类广告370条,其中:工商广告24条,文化广告23条,社会服务16条,遗失307条。
《铜陵报》在筹备复刊时,就注意组建通讯员队伍。1982年至1983年,通联工作由总编办公室管理,据当年统计,全年为报纸撰写稿件的业余作者,有1072人。当时由分管业务学习负责人主持的通讯员培训班,培养出复刊后第一批工农通讯员。1984年收到各类信稿1.3万件。当年对全市通讯员队伍进行了更新和组织整顿,重新填表登记的通讯员有500人。3月起,举办了有27名学员参加的为期3个月的培训班,有117篇习作被市级新闻单位刊播,其中,有3篇为省级新闻单位采用。到基层厂矿培训班辅导讲课18次。还为巢湖报社、铜化工人报社工作人员和复旦大学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场所。
《铜陵报》注意开展社会活动。1983年12月17日,与市总工会联合举办“振兴中华职工读书知识竞赛”。1984年1月7日,与团市委联合举办“希望之光”征文。同年还举办了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知识竞赛和新闻摄影竞赛活动。1985年2月7日,群众性评选本市1984年度十大新闻活动揭晓。春节前夕,邀请本市著名专业户座谈中共中央(85)1号文件,发行《铜陵在改革中腾飞》新闻图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广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