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后,幼儿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地发展起来。现在,托儿所、幼儿园,已经遍布全市各主要厂矿、机关、街道和居民村,解除了职工、干部后顾之忧,使婴幼儿在学龄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54年,铜官山矿务局创办托儿所,招收21名幼儿。1956年在此托儿所的基础上经过扩建,增配了两名幼师毕业生任教,成为全市最早的第一个幼儿园;1957年矿务局又在杨家山办起了第二个幼儿园(现杨家山幼儿园的前身)。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全市共有幼儿园两所,教职员47人,在园幼儿155人。
1966年至1978年,全市相继增办了9所幼儿园。
1979年1月,教育部召开了幼教工作会议,制定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草案)》。市成立保教委员会,下设保教办公室。市教育局为了加强对幼教工作的领导,配备了专职干部,层层加强领导。同年2月底,市教育局在杨家山幼儿园召开第一次全市幼儿园园长会议。同时,成立了市幼儿教育中心教研组。1979年,全市共有幼儿园12所,其中公办2所,有色、地方厂矿办10所。教职工有208人,在园幼儿达1906人。同年12月29日,在全省托幼工作大检查中,市幼教工作受到省检查团的好评。
1980年,全市幼教工作发展较快,先后增办8所幼儿园,入园幼儿比1979年增加了26%。为了改善办园教学条件,各单位都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及教师队伍的建设。市教育局为扩建所属人民幼儿园和杨家山幼儿园,一次就投资11万元,调入保教人员20名。
1981年,各园建立了园务委员会及各种教研组。同年底,全市135名教师参加业务考核,有98%的教师达到合格要求。
1985年,全市共有幼儿园27所,其中局属4所,地方、厂矿13所,有色公司9所,普济圩农场1所。教职工达232名(其中有5名保教人员属民办),在园幼儿达4133人。共有141个组(含小学附设学前班)。是年有1302名幼儿升入小学;新入园的幼儿达1232名。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