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铜官山地区只有扫把沟小学1所、两个复式班,在校学生仅有百余人,教职工5人。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有步骤地接管了学校,改造了旧教育,贯彻“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优先让工农子弟入学,在学校中建立党的组织,确立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权,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到1956年底,有矿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0人,教职工9人;小学4所,在校学生3232人,教职工96人;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496人,教职工96人。矿区掀起了扫盲和文化学习的高潮,仅铜官山矿务局职工业余学校人数就达到1230人,为开发矿山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为建市后发展教育事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1956年建市后,到1966年,是铜陵市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10年。在这期间,全市教育工作者积极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级各类学校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相继兴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经过全面整顿和必要的压缩,中小学教育得到了巩固和稳步发展。1963年,试行中共中央发出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确立了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工作走上了正规,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1964年,积极推行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既发展了普通中小学,又发展了一批职业技术学校。到1966年,市区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375人,教职工79人;小学34所,在校学生15005人,教职工455人;中学4所,在校学生1790人,教职工161人;中专学校2所,在校学生103人,教职工14人;技工学校1所,在校学生165人,教职工40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破坏,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摧残。在“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的压力下,学校停课闹“革命”,校园校舍遭毁坏,图书仪器受损失,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同时,由于受到“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的影响,盲目贯彻“逐步在大中城市普及十年教育,农村有条件地区普及七年教育”的发展方针,普通学校成倍增长,中等教育结构畸形发展。到1976年,全市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达1249人,教职工111人;小学49所,在校学生达13935人,教职工965人;中学8所,在校学生达20712人,教职工1101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全市教育工作者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努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教育事业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截止1985年底,全市有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4133人,市区幼儿入园率达62.1%。小学55所,在校学生22935人,市区普及了初等教育(入学率为95.8%,巩固率为99.8%,普及率为96.2%,毕业率为96.1%)。普通中学17所(初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15所),另有小学附设初中班14处,在校学生16906人。中等专业学校12所,技工学校12所。附设中专班4个,在校学生4778人。高等学校3所,附设大专班1个,在校学生160人。1984年,参加高等学校自学考试的人数有1724人;1985年下半年,参加考试的又有1716人。全市全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4193人,学生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25%。
建国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全市共培养出初中毕业生37789人,高中毕业生21720人,中专中技毕业生6100人,大专毕业生1656人;被大学和中专录取的中学毕业生有5729人。同时,重视成人教育,从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任务是扫盲;70年代后期,对郊区农民的教育,既抓扫除文盲 ,也抓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到了80年初,对城市职工的教育,主要是进行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1985年,郊区农民参加扫盲学习的人数达854人,脱盲624人;城市职工参加文化补课的有22799人,参加技术补课的有17056人,占全市职工总数10.12万人的39.3%,“双补”合格率分别为68.9%和74.1%,基本上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任务。另外,组织轮训青工10104人,占全市青工21556人的47%。
1985年,国家规定,每年9月1日为教师节。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为教育事业办好八件实事的决定》。广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全市49个基层团委组织700名团员、青年深入市内各类学校送方便、做好事。免费为教师修缮房屋、维修家用电器。各级领导,深入学校慰问教师。市委、市政府、有色公司还召开了隆重庆祝首届教师节大会,表彰了134名(次)优秀教师。号召全市人民积极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教育·幼儿教育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