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6年以前,集市贸易作为商品流通渠道之一,对活跃本市经济,促进农副生产发展,丰富群众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1957年市人委发布“铜官山市场管理暂行条例”。1961年成立管理委员会,采取了“大胆放,认真管,放管结合”的管理方法。这年,农副产品供应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价格也高。为此,市委采取扩大郊区播种面积,号召职工家属大种蔬菜的措施。使农副产品的上市量由春季的每日几百斤、发展到当年第四季度约达5万公斤。品种由原来的十几种增加到100多种,集市人数由100余人增加到5000余人,交易额由100元左右增加到7000~1万元,价格也逐渐下降。1962年,集市贸易更加活跃,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集市贸易占比重逐渐上升。主要贸易区黑沙河市场,每日集市人数一般在1.2万人左右,最高达1.7万人次。同时,国营、合作商业和饮食业网点也进入了市场。1966~1977年问,集市贸易受到冲击。上市农副产品减少,价格上升。1979年以后,本市集市贸易才逐年繁荣起来。从1979年到:980年,农副产品上市量不断增加,成交额达411万元。1981年,市场农副产品成交额504万元,”82年,成交额为647.29万无,1983年,成交额为780.13万元,1984年,成交额1011.82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1985年,市场农副产品成交额1870.71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