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产日杂
1953年,全国开始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土产经营上多头混乱,计划往往不能及时衔接,出现了供不应求。1955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了“统一领导、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各自核算”的原则,全国总社管理毛竹、苇席、棕片、生漆4个品种,实行定额管理,进行统一调拨。其它土产品也按分级管理原则进行收购调拨,扭转了一度出现的混乱局面。铜陵市土产部门在国营商业领导下,积极衔接计划、调拨供应。1958年,土产品销售总额195万元,其中木炭组织了6.7万公斤。由于“大办钢铁”需要,下半年脱销。1959年土产货源计划作了调整,主要品种竹、木、柴、炭都较上年有较大幅度上升。1966年,土产类毛竹、棕片、桐油、生漆、土纸、木材、松脂列为二类派购物资。次年,省社下达木材等主要品种购进计划,并规定进货方向,其他大宗农副土产品及主要日用杂品,铁锅、日用陶瓷器、饭碗、草席、葵扇等也均按计划,有比较稳定的渠道进货。竹、木、炭主要从省内太平、青阳、贵池调入,毛竹及竹制品以青阳调入最多。木器主要从省内休宁、歙县、祁门调入,瓷器以江西景德镇调入为最多,祁门次之。铁锅从邻近的繁昌调入,日杂品主要从芜湖进货,部分品种也到产地进行收购。由于计划和进货渠道相对稳定,至1964年,土产品购进总额11.7万元,销售(含调出)总额17.8万元,较1963年分别增长23%和30%,日杂品购进总额39.5万元,销售(含调出)42.5万元,较1963年分别增长31%和11%。
1966年至1976年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农副土产品的经营受到影响。1977年以后,农副土产品工作重新摆到重要位置,在农副产品收购站的基础上,组建贸易货栈,经营土产日杂品等三类物资及计划外的二类物资,在主要产区派驻业务熟悉和相对稳定的采购人员。1977年至1982年,连续6年土产日杂品销售量有明显增长,土产品平均每年购进总额83.4万元,销售82.9万元,日杂品平均每年购进总额90.5万元,销售140.6万元。
1980年以后,竹木等大宗土产品划出供销社主营商品范围,其它土产日杂品也陆续放开。面对市场开放的形势,市土产部门积极参与竞争,竹、木、柴、炭等主要品种没有丢失,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防汛物资均提前备足,做到保证供应。1984年后,日杂市场全部放开,日杂货源更加分散,市土产日杂部门坚持“上山、下乡、进城、跑市场”,多渠道组织货源,保证了市场需要。1985年,重提“大干农副土特产品”,把土产品视为供销社支柱商品之一,同年,在土产经营机构上,把原一个综合经理部划分为土产日杂和副食两个经理部,划小核算,专业经营。
1963~1985年主要土产品购进(调入)销售(调出)统计表

1963~1985年日杂主要品种购进(调入)销售(调出)统计表

二、干鲜果品
1956年后,铜陵商业统一起来,各专业公司相继成立。根据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决定:将供销合作经营的干菜、鲜菜、酱菜、调味品及杂项食品业务移交国营商业经营、国营商业所经营的干鲜果业务移交供销合作商业统一经营,铜陵市果品副食业经营亦有分工。干鲜果一直划归供销社经营,供销社经营的品种主要有黄花菜、木耳、香菇、粉丝、淀粉、榨菜、辣椒干、大蒜头、生姜、花椒、八角、味精等干菜调味品。
60年代,干鲜果是我国大宗农副产品出口商品之一。干鲜果供应以“内销服从出口,产区支援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省际之间相互支持”为原则。市供销社采购批发部门,积极与山东、辽宁、广东等水果产区建立关系,调拨供应,部分品种也进行直接收购。1963年至1965年铜陵市干鲜果市场购销两旺,每年平均以50.7%和63%的速度递增,1965年,苹果、柑桔、梨购进总额12.85万公斤,销售12.75万公斤,红枣、蜜枣、核桃等干果购进总额1.9万公斤,销售8200公斤。1966年主要产区干鲜果单产下降,水果购销也显著减少,购进量下降到2.35万公斤,销售量下降到1万公斤。干果购进8000公斤,销售1750公斤。1977年后,国家大力扶持干鲜果生产,干鲜果的生产和经营出现了好的势头,铜陵市干鲜果供应量逐年增长。水果供应高峰1978年达163万公斤,其中,苹果47万公斤,梨46.8万公斤,柑桔10.9万公斤,西瓜58.3万公斤。黄花菜、木耳等干菜亦是逐年增长,每年除调小部分给国营商业外,大部分由零售网点销售,以节日期间投放量最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瓜果市场逐步放开,瓜果由供销社独家经营为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产销直接见面。各地纷纷建立了贸易货栈,果品交易所,供销社采购人员通过货栈、交易所以及参加交流会等形式,组织了大量果品投放市场,发挥主渠道作用。1981年水果购销分别为74.98万公斤和50万公斤,干果购销均为5.65万公斤。1984年后,工商行政部门和个体水果商贩经营水果量猛增,供销社干鲜果经营受到冲击,尤其是水果经营量显著下降。1984年水果调入量25.4万公斤,比1983年减少50%,由于经营上缺乏竞争意识,水果储藏设施落后,历年盈少亏多,1985年水果大量调拨活动停止,只从邻市芜湖及马鞍山少量批发。
1963~1985年干鲜果菜主要品种购进情况表(含调入)

1963~1985年干鲜果菜主要品种销售情况表

1963~1985年主要农副产品购销统计表

三、棉花
棉花是国家三大统购产品之一,从1951年起,铜官山铜矿工程处职工消费合作社担负着矿区的棉花供应。棉花由省安排计划从铜陵县胥坝乡调入。1964年,铜港公社长江大队首种岱字棉成功。同年供销社在铜港地区设点收购(收购站即棉麻公司横港门市部),收购站按岱字棉的类别、品级、长度、水份、杂质5项内容的棉花检验规程和实物标准进行评级,共分7个等级,全部调往胥坝乡加工脱籽。每年还根据棉花交售量多少返回给棉农少量的布票和化肥。从1964年到1972年收购量起伏不定,最多的1968年收购544万公斤,至1970年棉花播种面积逐步减少,收购量也随之下降,1976年只收购5700公斤。1977年重新确定郊区为供应城市蔬菜基地,棉花停种,横港收购站也随之关停。从1977年开始,经营上以调入为主,1982年调入量增长到425万公斤,同年10月单独成立棉麻公司,统一由棉麻公司根据省计委省社下达计划安排供应。1983年调纺棉110万公斤,供应绢纺厂100万公斤,供应居民絮棉及被胎8.25万公斤。
棉花加工业基础较差而仅以絮棉加工和被胎加工为主。60年代前,依靠人工弹花和手工操作来完成,无固定场地和人员。1960年3月在黑沙河小街办起一个小型棉花加工厂,加工效率低,生产能力受到限制。1962年,棉花加工厂迁到现棉麻仓库处,新建一幢3700平方米的棉花加工车间。1965年,由机械代替手工弹花,加工效率提高,每50公斤节约人工费用5元,年加工1.5万公斤,节约费用1500元。经1972年和1978年新建和扩建,棉花库容积达3680立方米。1982年棉花加工车间面积扩大到500平方米,现有4台棉花加工机械,加工能力达到了居民生活用棉的需要。
棉花供应长期执行统销政策,1951年,国家规定棉花一律统一分配,棉花、土布、土纱一律不准自由上市交易。铜陵市居民用棉由省按人口下达供应指标,不准超销。每人每年供应絮棉250克(半市斤),多为六至七级棉和棉短绒,直至1985年“中央1号文件”取消棉花统购改合同订购。同年,国家从国库中拿出优质棉以优惠价格供应全国非棉产区的城市居民。市棉麻公司积极衔接计划,共5次调入25.5万公斤,居民凭粮本每人按1公斤标准供应,首批棉花于1985年11月供应到居民手中。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