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60年代以前,主要是肩挑人抬、木帆船水运。建市后,农用机动车船运输逐渐发展起来。到1985年,市区有农用汽车53辆、小型拖车290辆、机动船28艘、胶轮车1544辆。

附:普济圩农场简介
一、概况
普济圩农场是安徽省在解放后开垦的第一个国营农场,位于铜陵市对江,地跨枞阳、无为两县,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到1985年,有耕地面积10.2338万亩(含枞阳县花园乡借用的1.9万亩),总人口14327人,下属农业分场5个,直属工副业单位17个(其中有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工厂3个),完全中学1所,小学(附设初中班)8所,医院6所,公路四通八达,高压电接通全场,拥有大中型排灌站3座,各种大中型农业机械457台,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大型农场。
该场原是一片荒湖。1946年,国民党上层皖籍知名人士刘和鼎等人始办“普济垦殖社”,推举柏文蔚先生为总经理;但因垦殖规模太小,至解放前夕,断断续续共完成内堤、格堤线约20公里、土方30万立方米。1949年8月,皖北人民行署派员接收,招收民工,进行围垦。1950年2月建场,隶属皖北人民行署和华东农林部;1952年隶属华东军区;1953年至1970年隶属安徽省公安厅,其间1959年至1960年下放枞阳县;1970年至1975年隶属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1976年至1985年隶属安徽省农垦厅;自1980年12月起,由铜陵市代管。
农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湖港汊纵横交错,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盛产鱼虾、蟹、鳖和菱、藕、芡实、芦荻,有储量可观、品位较高的石灰石。
建场36年来,国家累计投资9800万元。全场共生产粮食50多万吨,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万余吨,提供畜、禽、鱼、蛋和蘑菇等副食品3600吨。1985年,全场工农业生产总产值210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77万元,实现经营利润385.6万元;粮食总产量1.3895万吨,提供商品粮1145吨。
在隶属安徽省公安厅期间,坚持“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将一大批犯罪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为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农业生产
〔围湖造田〕普济圩农场地处长江下游的陈瑶湖流域,建场前水草芦荻丛生,汛期汪洋一片。建场初期,本着“边洽水,边垦荒,边生产”的方针,主要任务是围堤垦荒。1949年9月,皖北行署财政处会同农林处调派干部,拨出专款,招收民工,经营芦鱼农垦事业。1950年2月,在灰河成立普济圩农场;9月成立总场,下设灰河、苍芜、青山3个分场、1个机耕队,是年围垦4300亩。1951年,皖北行署公安局选择普济圩农场中缺成立劳改总队;到年底,共有管教干部94人,劳改犯人5382人,垦荒3000亩,种麦豆2500亩,建房506间。11月,普济圩水利建设组织生产委员会会议在农场召开,皖北行署农林处、水利局和长江下游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决定在梳妆台建闸,与江争地。长江下游局实地勘测认为,陈瑶湖无蓄洪价值,可以开垦。是年,共围垦1.4万亩。1952年5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10886名官兵开进农场,原农场干部和勤杂人员108人、农工982人由农建五师接管,立即以战斗姿态投入生产建设,完成场区公路50.9公里,河堤、沟渠工程土方14.6万立方米,架设场区电话线路53公里,营建师、团住房,年内围垦、种植水稻等农作物1.64万亩。1953年1月,农建五师奉命调离农场参加抗美援朝,劳改总队接收全场;到年底,全场播种面积达7.9186万亩,农场初步建成。
〔科学种田〕1953年,为了寻找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进行水稻直播试验,取得一定成效。1954年至1970年,农场隶属安徽省公安厅(1959年至1960年下放枞阳县除外),执行“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与社会上交流、联系甚少,属于“封闭型”生产时期;但在生产技术上重视良种繁育,实施农作物品种良种化,50年代即已成为全省水稻良种繁殖基地之一。1955年至1957年,每年支援社会上优良稻种达100万公斤以上。1956年,试种双季稻成功;1957年起,迅速大面积推广。1957年,建立农业试验站,注重栽培引种,土壤化验和植物保护等项工作;特别是研究、搜集螟虫情报卓有成效,为全省防洽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情报和大量数据。60年代初,全场贯彻以水稻良种繁殖为主体的三级良种繁育制度,同时抓紧建设各种农作物的种子田工作,建立种子田1.1604万亩,为社会上繁育和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此期间,统一规划,相继建成全场农田护林带、果园场、苗圃地、住宅区绿化网。
1970年至1975年,农场隶属生产建设兵团;1976年后,隶属农垦厅,执行“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方针,生产技术上重视加强与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1971年,开始杂交稻制种工作;1977年至1979年,全场推广杂交稻2.6936万亩。70年代,农科所选育出水稻早熟晚粳品种“建农一号”。1978年至1979年,推广水稻温室无土育秧及小苗移栽技术,此乃全国推广项目。1982年至1984年,与上海、安徽民航局联合进行小麦飞机根外喷硼试验,获得成功。1984年,又与江苏农科院合作,在二分场进行万亩水稻高产田试验,平均亩产达300公斤。农业生产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场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从“以生产原料为主”,转变为“商品化生产”。1978年至1979年,全场组织多种经营项目89个,完成产品值80万元。1978年,引种留兰香400亩;1981年,扩大到6300亩,产油30吨。1979年至1985年,生产出口留兰香油177吨,创产值530余万元。
农场有广阔水面,适宜水产养殖。1952年,农场建立1个鱼苗场(144亩),每年从长江张捕鱼苗几十万尾粗放养殖。1978年起,扩大养鱼面积,采用粗养与精养相结合,同时发展精养鱼塘。到1985年,全场养鱼面积1.8万亩(不含房前屋后沟渠),其中精养鱼塘1000亩。1982年,产鱼50吨。1984年产鱼328吨。1985年,产鱼300吨。同时积极发展加工业,5个分场均建成禽蛋加工厂。1983年,四分场建成板鸭加工厂1座,年产板鸭10万只,远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1984年,与铜陵啤酒厂联营,建成啤酒灌装线,年灌装啤酒2000吨。1985年,一分场建成冷冻厂。
为了加强岗位责任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于1984年试办家庭农场,随即发展到联产办家庭农场、生产队与附近农民签订承包合同等形式。到1985年,全场有家庭农场934个,大包干户478户。1980年到1985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5.6%,1985年比1980年增长一倍多。
〔农业机械〕1950年开始垦荒时,有艾力司轮式拖拉机4台、福特轮式拖拉机2台,在全省率先使用农业机械,用于破碎土块,翻耕土地主要还是靠人力畜力。50年代至60年代,农业机械逐渐增多,主要用于耕耙。排灌基本实现机械化。
进入70年代,由于劳动力人口渐趋老龄化,新进场的城镇知识青年又承担不了农业生产任务,加之经多年种植,土质淤陷状况有所改变,促使农场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当时,在机耕、机插、机管及收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改革,坚持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并举,机械与人畜力相结合。二分场率先仿制成水稻小苗带土移栽插秧机,随后各场都普遍采用水稻机动收割机、脱粒机和直播机等。1972年,二分场三队试制成机磙船用于破土,提高工效60多倍,随后又试制成机耕船、机耙船等,大大提高了水田机械化程度。到1976年,全场有各种耕作机械457台,其中链式拖拉机28台,手扶拖拉机46台,机耕船13台,机磙船82台,机引犁82部,机耕耙36部,播种机8台,机动插秧机129台,轮式拖拉机33台,收割机187台,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1台,割晒机49台,脱粒机89台,扬场机49台。排灌机械有柴油机145台,水泵165台。植保机械有机动喷雾器23部,中耕机20部。1979年,在二分场建成一个宽30米、跑道长500米的农用机场。1980年,成立航空作业指挥部;至1982年,飞机播种面积达4.04万亩,施肥6.24万亩次,治虫1.18万亩次,化学除草5.31万亩次,后因开办家庭农场而停止使用。
三、水利建设
〔修堤筑坝〕建场前,每至汛期,江水往往倒灌,陈瑶湖流域农田易受洪涝灾害,当地群众生活异常困苦。1949年遭受水灾,淹没面积717平方公里,受淹农田29.6万亩,受灾人口26.6万人。建场后,一是修筑江堤,抵御江洪。1950年开始堵筑梳妆台河口,1951年9月又在北埂挖口放湖水入江,汛前堵筑,防止江水倒灌;枞阳(时为湖东),无为两县随潮田20余万亩也随之受益保收。至1953年,经枞阳、无为两县岁修,江堤高15.5米。1954年遭受特大水灾,江堤水毁严重。1955年起,农场将场区江堤作为重点工程进行施工。到1956年12月22日完工,江堤高达16.73米,顶宽5米,全长9.466公里,共完成土方66.17万立方米。1985年,堤高18.14米,顶宽8米,累计完成土方219.48万立方米。二是修筑后河堤,堵御山洪暴发。农场后河堤自裕丰圩堤防曹家咀起,经香炉墩、双河口、四顾墩等地,直至农场总部龙王咀,再延伸至中缺、夹山头、梳妆台闸,全长17.14公里,高13.5米,顶宽3.5米,险工5米,1958年全线完工。1983年大水,农场组织人力物力,加高培厚。开挖濠断冲是后河堤重要工程,该工程为桐城、庐江、枞阳、无为4县边区湖水入江孔道,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受益农田300余万亩。农场于1950年春开工,当年开挖长1.3公里,底宽15米,平均深5米。1951年继续施工。1952年7月,农建五师接手施工整治,加固堤防险段,大功告成,全长3.3公里,完成土方3.16万立方米,石方1836立方米,渠底高程7米,底宽15米。三是修筑内湖堤,抵御内洪。该项工程包括防洪堤和环圩堤两部分,全长49公里。1953年开工,1958年完工,共完成土方518.2万立方米。1965年至1976年,又完成土方227.8万立方米,全场湖堤高达12米至13.5米,顶宽2至4米。四是修筑埝埂,分级分包排水,层层节制径流,做到“水田高埂,旱地深沟。”埝埂高出地面0.5米。
〔排灌设施〕一是建造梳妆台总闸,钢筋混凝土结构,闸高11.3米,宽10.2米,长15米,最大流水量60立方米/秒,3孔,孔径4.5×3.4米。1953年10月动工,1954年3月竣工,实际开支89.3万元。该闸排水面积为30万亩,防洪面积为50万亩。1956年10月至1957年2月,建成中缺闸,排水面积15万亩,防洪面积50万亩。二是建成大型抽水站2座:1956年4月至10月,建成北埂抽水站,装锅驼机14台,计772千瓦;1976年7月更新水泵,改用电动机,计1395千瓦,排灌面积3.6万亩。1983年筹建灰河排灌站,1985年基本完工,排灌面积4.5万亩。三是开挖排水渠道,建成总渠25公里,干渠57公里,支渠58公里,分渠(斗渠)193公里。另有倒虹吸2座,长90米;渡槽5座,长60米。
四、工交商贸
〔工业生产〕建场初期,小型厂矿企业运应而生。1951年投资7.7万元,建起铁木工厂,生产垦荒农具和生活用品。同年又办起石灰窑厂、砖瓦厂。1952年,先后建成碾米厂、新生榨油厂;在繁昌县开办太阳煤矿。1953年,在总场办起被服厂。工业的起步,主要是为农场的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60年代至70年代,荻港采石场、汽车配件厂(原农机厂)成为农场的主要工业单位。1984年,农场新的党委成立,提出“稳定农业,发展工业、副业、商业,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针,农场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建材、机械(汽车、布机配件)和食品加工为骨干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828万元,创利107万元,创建场以来最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工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大关,利润突破100万元。
〔交通运输〕建场初,交通主要靠水运。1952年始建船队,有木船5条、机帆船1条、拖斗1只,计100吨船皮。50年代末,达300余吨船皮。60年代开始,各分场也陆续建立船队,计增470吨船皮。这些船队,利用长江和内河湖泊,主要从事货运。1952年8月,农建五师始筑场区公路,是年完成30公里。1953年,陆续修筑环圩公路。1954年,修通湖心公路。到1958年,全场有马车2辆,汽车3辆,平板车、独轮车上千辆,但场内运输仍靠肩挑和人力车。到70年代末,北(埂)青(山)公路、串场公路(从四分场至五分场)2条主要公路干线形成,全场汽车增至40余辆,轮式拖拉机63台,陆路运输得到迅速发展,场内运输困难基本解决。1985年,全场有晴雨公路55公里,各种型号汽车43辆,“江淮牌”客车2辆,面包车2辆,北京产212型吉普车等小车7辆。客运四通八达,乘车可直达合肥、铜陵、桐城、庐江、舒城、枞阳等市、县。
〔商业贸易〕1950年,在无为县土桥镇设立供应站,这是农场的零售商业点。1954年初,各分场相继成立供应站。进入80年代,农场商业划归铜陵市商业局领导,先后建立5个批发机构,形成总场、北埂、四分场3个商业集镇,商业网点发展到65个。同时发展外贸产品生产,扩大对外贸易。1985年,全场生产留兰香油170多吨,全部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创产值530多万元,成为全省出口留兰香油基地之一。松花皮蛋、灰包蛋、蘑菇、板鸭等,也成为出口产品。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