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堤防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堤防工程大体分四个阶段。1949年至1956年,主要是结合抢险救灾,堵口复堤,加固险段。1957年至1970年,全面培修加固江河堤防,提高防洪标准。1971年至1978年,全面规划,科学治理,新建成横港、新民江堤,原有堤防普遍加高培厚,防洪能力有较大提高。1979年至1985年,继续加固培修,处理隐工隐患,兴建横港江堤防洪墙,主要江河堤防基本达到抗御1954年洪水标准。
1955年,国家拨款修建桂家湖堤,将敞开的湖荡变成稳定的蓄水库。建成荷花塘大堤和新民村的黑砂河堤,扩建天井湖横塘埂。
1960年,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建成扫把沟至横港的铁路,为此加高加固路基,从而改善了沿江地带交通防洪条件,成为局部防洪圈堤的组成部分。
1965年,市郊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铜港公社发动群众大干一冬春,建成横港小江堤4.25公里,堤项高程15.5米,顶宽2—3米,该工程上起羊山矶北麓,下接横港南站有色公司铁路专用线南端,形成一个总长6公里、保护面积30平方公里的防洪封闭圈。
1971年,中共铜陵特区委员会加强对堤防工程的领导,指示特区水利部门研究解决城市防洪问题。是年元月18日,与铜陵县达成黑砂河改道工程协议,随即开工。1973年8月,市委决定动员全市力量,建设沿江防洪工程。10月,市郊新民大队开工兴建新民滩堤防。11月25日,市革委会成立市江堤修建指挥部。12月,市郊江堤全线动工;到1974年5月,基本完成任务。至此,建成新民江堤1.9公里,完成土方16.7万立方米;退建扩建横港江堤4.2公里,完成土方13.75万立方米;市直机关和厂矿职工义务劳动,培修黑砂河堤和沿江公路外套段4.5公里,完成土方4.3万立方米;江堤防洪能力由12.5米提高到14.5米。
1976年2月,市革委会发动全市职工义务劳动修建江堤,将土方任务分包到46个单位;5月,市郊区堤防涵闸实行由各单位包防汛,包修建,包管理;到年底,参加义务劳动者达16万人次,加固培修堤防11公里,完成土方16.9万立方米,使堤顶标高均超过1954年洪水位。
1978年至1983年,继续培修加固市郊7公里江堤,并普遍加高50厘米,堤顶由4米加宽到7米,顶高达17米至17.2米。
1983年汛期,长江铜陵江段出现40年来第二个高水位,横港洪水位达15.28米;全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堤防多处出险,水毁破坏严重。是年冬,市政府再次动员全社会力量,由42个单位集资104.8万元,修建市郊防洪除涝工程。12月12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关于横港地区及新民圩防洪除涝工程建设任务分担的报告》。1984年2月,该工程全线施工。到年底,完成砌筑防洪墙2.1公里,浆砌石1.1万立方米,改建新江堤250米;加高培厚新民圩堤1.2公里,其顶高加到17.5米,顶宽扩至5米;加高培厚长湖堤2.43公里,其顶高由13.5米加到14.5米,顶宽由2.5米扩至4米;共完成筑堤土方10万立方米,投资53.5万元。市港务局浇筑钢筋混凝土防渗墙327米,投资33万元。
1985年,市郊防洪墙续建,完成砌石防洪墙800米;横港江堤4.46公里堤顶高程达17.5米,顶宽7米,堤外砌石墙3.5公里;新民江堤长1.98公里,顶高程达17.5米。
二、护岸护坡工程
市郊江岸全长12.2公里。由于和悦洲左汊展宽,羊山矶以上主流左摆,致使矶头挑流作用减弱,横港江岸冲刷加剧。解放初期,横港一带江滩宽100米至200米,有500亩种棉好地,自1949年至1971年间全部崩落江中;石油库至长江村一段江岸坍至堤脚,1974年被迫退建江堤952米;6708码头和大轮码头采取块石护坡430米。
1976年,市江堤修建指挥部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大规模的长江护岸护坡工程。由市商业局、6708油库、4732部队、港务局、新桥矿、铜港公社等单位自筹资金41万元,分段承包江岸护坡3.1公里。该工程于是年夏季由市长江修防段(1974年5月成立)具体组织实施,适时利用高水位运输石料,直接抛到岸坡;枯水季节就近取材,砌筑整修,节约运费,省时省力。1977年4月,全线完工,完成护坡长2.237公里,砌石方2.4万立方米,从此基本控制了崩岸的发展。
1983年汛期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后,全市动员,集资修建横港江堤全长4.46公里土堤迎水面水泥砌石挡水墙,墙顶高程17.5米。1985年春,工程全面竣工。是年续建市郊防洪工程,完成砌石防洪墙800米,块石护坡230米,砌石4500立方米,投资18.5万元。
扫把沟老水厂以上江岸崩塌严重,1964年至1975年最大崩宽约50米。新洲(恩浦洲)左翼100多年来崩坍严重,1958年新洲面积6150亩,1979年仅存70亩,1985年剩下30亩;小灰江(扫把沟)原宽250米,淤塞成50米至30米,古铜陵昌盛一时的刘家港(双港)已不复存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