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铜陵市是一座以工矿业为主的新兴城市,农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在工农业生产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大。种植业和养殖业多分布于郊区和铜山区,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部分粮油、蔬菜和肉、禽、蛋、奶等副食品。1985年,市区耕地面积1.9119万亩,其中水田1.2609万亩,旱地6510亩;农业人口27002人,占市区人口总数的12.85%,其中劳动力人口14218人;大牲畜1402头,农机总动力10959千瓦,化肥施用量584吨,折纯142吨,农业用电111万度,实际机耕地面积90亩,有效灌溉面积9524亩。
解放初期,农作物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1955年开始推广双季稻,此后逐渐形成一肥两稻,一油两稻,一油(麦)一稻和稻经(经济作物)轮作等多种形式的农作物耕作制。1957年,粮食播种面积3.2114万亩,单产140公斤,总产4510吨;油料播种面积2110亩,单产36公斤,总产76吨;棉花播种面积451亩,单产37.7公斤,总产17吨;农业人均口粮325公斤。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农业生产连续3年大减产。1960年,粮食总产3302吨,棉花总产0.9吨,比1957年分别下降28.95%、47.06%。1961年,市郊农村推行“责任田”,1962年改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1961年至1963年,经过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六十条》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1965年,粮食总产达5243吨,油料总产达143吨,棉花总产达84吨,创建市以来的最好水平。1966年至1977年,农业生产连续徘徊。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且重视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扩种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农村经济进行第二步改革的过程中,重点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使农林牧副渔各业走上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轨道,传统农业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粮食、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上升。到1985年底,市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3940万亩,其中粮食面积2.0409万亩,油料4310亩,棉花558亩;粮食产量4982吨,油料142吨,棉花19吨,农业人均口粮184.5公斤。
建市前,铜陵无专业菜地。建市初期,矿区职工和近郊农民的蔬菜来源,主要是开荒自种。1968年,开始建立蔬菜专业生产基地。1970年,专业菜地面积为1156亩;1983年,发展到4886亩;1985年,扩大到5020亩,其中市郊常年种植的专业菜地3472.9亩,单产保持在3500公斤左右,日均上市量保持在36吨左右。
铜陵森林资源丰富,国家确定的五大林种(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均有分布,树种齐全。建市初到1978年,森林经历了几次乱砍滥伐,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只有7.8%。自1981年开始,实行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等政策,发放山权、林权证和森林采伐许可证,严格加强管理。到1985年,郊区森林覆盖率达21.38%,铜山区达31.44%。
建市前,养殖业以农户家庭养殖为主。建市后,国营、集体的规模养殖逐渐兴起,形成国营、集体和农户家庭饲养三者并举的局面,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建市30年来,市区相继建成了国营牛奶厂、机械化养鸡场和养猪场,禽畜产品产量连年上升;高产奶牛和良种鸡、猪的引进成效显著。湖、河、塘、水库的水产养殖业日渐兴旺,人工繁殖鱼苗和网箱养鱼的试验取得成功。1985年,市区养殖业产品产量达243吨,出栏家禽4.86万只。
建市以来,水利事业发展迅速。到1985年,市郊兴建防洪工程2处,总长6.4公里,水利排灌站14座,排灌动力机械274台,2976千瓦;涵闸33座,水库1座;市郊菜地开始进行喷灌试验,初步形成了较强的防洪排涝灌溉工程体系。
1985年,全市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0.7%。其中:种植业产值34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61%;林业产值31万元,占4.77%;牧业产值150万元,占23.08%;渔业产值31万元,占4.77%。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