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69年,铜陵特区服装厂和工农兵印刷厂为摆脱行业困境,经过市场调查,决定成立铜陵特区电容器厂和光明半导体器件厂,集体性质、隶属工业局,以求生存发展。
1970年,以铜陵特区五金公司修理部和计量所为基础相继成立铜陵特区红波无线电厂和电子仪器厂两个整机厂,集体性质,隶属工业局。1972年两厂合并,成立铜陵市无线电厂,国营性质,隶属工业局,生产半导体收音机和交直流稳压器,1973年开始试制电子皮带秤。1973年,两个元器件厂产品销路不畅,生产难以维持,准备下马。市工业局党委根据两厂职工的强烈要求和实际情况,决定红光电容器厂(原铜陵特区电容器厂)和光明半导体器件厂合并,成立无线电元件厂,国营性质,隶属工业局,生产玻璃釉电容器。经过努力,生产出用户比较满意的合格产品,当年获利,生产逐步走上正轨。经营方向从而确定。
1975年,铜陵市服装厂为摆脱生产困境,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再次向电子行业找出路,于年底成立了无线电元件二厂,集体性质,隶属轻工业局。
1976年,在上海无线电六厂的帮助下,元件二厂CL型涤纶电容器试制成功,投入批量生产、销路较好。同年无线电厂电子皮带秤试制成功,并获准投入小批量生产。
1977年,铜陵市电子工业发展有了新的起色。两个元件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八项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元件厂人均利润3420元,被安徽省和四机部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出席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元件二厂电容器产量比上年增长170%,盈利16.9万元,该厂电容器车间和元件厂一道出席了全国电子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铜陵市电子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1980年5月15日,铜陵市电子工业公司成立,为副县级机构,隶属轻工业局。元件厂、元件二厂、无线电厂划归电子公司领导。1981年10月,电子公司改属市经济委员会。
1980~1981年,两个元件厂进行第一步技术改造,当年立项,当年改造,当年生产,当年收益。改造后,玻璃釉电容器和涤纶电容器的产量分别由1979年的年产350万只和200万只扩建成各年产1000万只,使电子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
从1982年起,电子行业又进行第二步技术改造,到1985年止共投资445万元,从国外引进项目3个。1983年9月,经中共铜陵市委批准,电子工业公司升为正县级机构。
1984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工业发展的新路子,把电子工业列为铜陵市五大工业支柱之一,并成立了市发展电子工业领导小组。第二步技术改造的初步实施使铜陵电子工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基本上实现了由手工业为主的“小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化生产的转变。
由于两步技术改造的成功,使铜陵电子工业得到很大发展“六五”期间,电子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51%,实现利税总额1375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3138.52万元。是1980年的7.9倍,实现利润645.8万元,是1980年的7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8610元,人均利税率6658元。元件厂、元件二厂双双成为市利润百万元大户,元件二厂继被评为省创最佳经济效益劳动竞赛先进集体之后,又被国家经委授予“六五”“全国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单项奖”。电子工业的崛起为铜陵市经济振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