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铜陵市计划生育工作起步晚,历史短。从50年代的无计划盲目生育,60年代的宣传节育,到70、80年代的实行计划生育,中间度过了从控制多胎生育到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进而转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3个不同的计划生育历史时期。
建市初期,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同时也受50年代片面的人口理论的影响,全市出现了无计划盲目生育现象,人口迅猛增长,导致1956—1958年人口生育高峰,年均出生率为34.80‰,自然增长率为37.25‰。
1965年5月,铜陵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起步。首次召开了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现场会,宣传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号召大家实行节育,控制多胎生育。从1966年开始,由于受“文革”的干扰,全市计划生育工作被迫中断,人口生育又出现了无政府状态。
从70年代初开始,铜陵市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1年至1978年主要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和“晚、稀、少”的要求开展工作。1971年,全市有51个正县级单位先后建立并落实了组织机构,成立了计划生育小组。1973年,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成立,由市卫生局兼管。当时全市20多个正县级单位也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对育龄妇女统一分配生育指标。并根据中央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和晚婚晚育的要求,贯彻执行安徽省《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于11月召开了全市规模的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制定了短期和长期的人口规划。会议号召全市未婚男女自行制定婚育计划,要求青年男女均要到晚婚年龄方可结婚,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两孩之间相隔四年。1978年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从1971年至1978年底,市区年均人口出生率为12.72‰,自然增长率为9.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全市各级党政群部门进一步落实了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并建立了机构。1979年5月,成立了铜陵市计划生育办公室,隶属市政府领导,为正县级单位,定编7人。同年7月,全市召开自愿只生一个孩子夫妇表彰大会,会上361对夫妇向全市市民发出倡议书,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84年根据中央(1984)7号文件和《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若干问题暂行规定》的精神,在全市实行开“小口子”,堵三胎以上“大口子”,刹“歪口子”的方针,对符合省里规定的12种有实际困难者,允许生二胎,同年机构改革,将市计划生育办公室改为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编制由原来的7人增至16人。全市县级以上单位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千人以上的厂矿企事业单位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市辖各区也相继成立了计划生育宣传服务站,街道办事处配备了专职计划生育干事。到1985年底,全市有140名专业干部队伍,配有3000多名义务宣传员和孕情报告员,初步形成了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市区人口出生率由1979年的12.20‰降到1985年的9.19‰。1980、1981年两年荣获省计划生育先进市的光荣称号,受到省政府的表彰。1985年度市区涌现出市先进集体96个、先进个人226名。其中受国家表彰的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4名,受省表彰的先进集体35个、先进个人14名。开展计划生育的15年比1956年至1970年的15年,市区累计少生16975人。
“七五”期间直至本世纪末,铜陵市区控制人口的目标是:“七五”期间,总人口控制在23.3万人,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7‰;到本世纪末,总人口控制在24.8万人,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4‰。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