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铜陵市是1956年建市的新兴工矿业城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75平方公里),市辖1县(铜陵县)、4区(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铜山区、郊区),代管国营普济圩农场。全市总人口540053人(市区人口216391人)。
铜陵市地阜物华,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铜陵虽小,八宝俱全”之誉。尤其是矿产资源,矿种全,储量丰,已探明保有储量的矿种近30种,主要有铜、硫、铁、金、银、煤、石灰石,及与之伴生的钴、铋、镍、钒、镉、镓、钼、锗、硒等多种金属与非金属。其中,已探明的铜金属储量达247万吨,居全省第一;纯硫储量4730万吨,居全省第二;铁金属储量6222万吨,金、银金属储量均居全省重要位置。石灰石资源极为丰富,且质地好,氧化钙含量均大于50%,储量在10亿吨以上,质地和储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大理石、灰硅岩、膨润土、铝锌矿、珍珠岩、钾长石、石英石等也都有一定开采价值的储量。农业资源条件也较优越,山、圩、洲地兼有,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旅游资源也较丰富,处于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风景区,风光旖旎,林泉幽美,唐宋以来,骚人墨客履迹所至,多有吟咏,诗仙李白曾两次到此壮游,并留下了“我爱铜官乐,千载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等千古名篇。
铜陵是中国古铜都。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其矿山采掘、炼铜和铸器活动,始于商代早中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西周时期,即已采用硫化铜矿炼铜。东汉时期,朝廷在铜官山下设置铜官镇,自此成为我国重要的产铜地区。迄至南宋,地表矿源枯竭,矿冶业衰落。鸦片战争后,英、日帝国主义者相继来此掠夺矿产资源。1905年,英国人在此设立华伦公司。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侵占铜陵,在铜官山进行掠夺性开采。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派员接管,不仅没有恢复生产,连仅有的一点矿山设备,也被他们盗卖肥私。到解放时,只剩下廖廖几户人家和20多名矿工,整个矿区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所剩设备,连同铁道、房屋在内全部价值仅有93万元。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铜官山作为重点开发区之一,多方调集人员,筹备物资,积极进行矿山的恢复建设工作,从此结束了她屈辱的历史。到“一五”期末,铜陵有色工业已初步建成了一个生产能力达到日采、选矿石3.6万吨,年冶炼粗铜1万吨的采、选、炼联合企业。至此,铜陵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工业基地。在有色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全市各业在其带动下,相继得到发展,一批轻手工业开始建立。1957年,全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达到10389人,工业总产值达到10622万元,其中重工业占90%。
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受到“左”的影响和“十年动乱”的干扰,但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铜陵人民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至1978年,仍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推动了铜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有色工业围绕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巩固和发展,井边铜矿、铜山铜矿于50年代末相继建成投产,狮子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金口岭铜矿相继建设并经国民经济调整后建成投产,先后配套建设和发展了第二冶炼厂、钢铁厂、动力厂、机械总厂、承担矿山井巷开拓和地表设施安装的井巷公司和建安公司等。整个有色工业,由原来的1个矿发展成5个矿,1个冶炼厂发展成2个冶炼厂,形成了一个包括矿山、冶炼、机修、地质、基建、科研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围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有色工业的带动下,先后兴建了发电、煤炭、炼铁、焦化、机械、化工、纺织、化纤、建材、电子、建筑、造纸、酿酒、玻璃、缝纫、木器、制革、食品等一大批中小型工业企业。这些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起步维艰,有的濒临“下马”,但中共铜陵市委、市人民政府知难而上,带领全体职工艰苦创业,终于走出低谷,渡过难关,为80年代化工、纺织、电子、建材等支柱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工业企业数由1957年的193个扩展到227个,增加17.6%;工业企业职工达到4万余人,比1957年增长2倍多;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由16251万元,增长到40285万元,增长1.5倍,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0622万元,增长到34414万元,增长2.24倍。交通和城市建设也有较大发展,进行了铁路、铜陵港口和市区主要干道长江路、义安路的改造,兴建了天桥路、石城路、淮河路、杨家山路,初步治理了黑沙河,天井湖公园和民用管道煤气也开始建设,铜陵开始展现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雏形。但是,由于当时客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铜陵丰富的自然资源,除铜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得到重视外,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和包括铜矿产资源在内的加工深度还相当低,致使全市的整体经济结构过于偏重有色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出现单一搞铜、搞原材料的经济格局。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市情进行再认识,结合铜陵的实际,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立足充分发挥铜陵自身的资源和经济优势,改变过去工业单一搞铜、搞原材料,农业单一靠种植、单一搞粮的局面,并逐步从农村到城市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的经济管理体制。通过全市人民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开拓前进,使铜陵市展现出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工、农、商、交、建各业一派生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1985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到114732万元,比1978年增长1.35倍,国民生产总产值达到45663万元,比1978年增长85%,国民收入达到36441万元,比1978年增长75%。
工业上,围绕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铜陵实际情况的工业发展新路子。即: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原有的工业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实行老企业的改造和新领域开发并举,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品深度加工并举,大力发展有色、化工、纺织、建材、电子及其它轻手工业。新路子通过具体实施,辅以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不但使其在求实、奋进中得以丰富,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延伸,而且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成效。针对科技人才严重缺乏,举贤任能,起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全市自1980年至1985年共增加各类大、中专毕业生1494人,组织近万名职工参加了文化、技术补课,对9000人进行了15个专业的就业前培训,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95人。为组织建设资金,采取了聚资、补偿贸易、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通过多方面渠道,在市内外积极筹集资金。为增强和壮大经济实力与发展后劲,狠抓了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重大项目的建设。“六五”期间,先后进行了52项技术改造、改建、扩建和基建项目的建设,其中属国外引进的26项。全市固定资产完成50042万元,比“五五”计划期间增长2倍。使工业生产能力尤其是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新的水平。围绕整顿企业领导班子、劳动组织等基础工作和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素质,在全市全面开展企业整顿,加强和提高了企业基础工作和活力。从1981年开始,深入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在外部对企业简政放权,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和第一、第二步利改税,对小型全民企业进行放开搞活,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1985年,市委、市政府为搞活企业,制定了进一步搞活企业的具体改革规定,制发《工业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在64个企业中试行。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加强了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改革用人制度,推行厂长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并普遍推行浮动工资、定额计件、工资含量包干、单项工程承包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分配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初步解决了端铁饭碗、吃大锅饭问题,使企业的责、权、利初步结合,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商品生产、商品经营者,活力大为增强。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过程中,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分割,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地区封锁的体制和局面。全市企业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根据铜陵特点,发挥自己优势,按照自愿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采取措施,广开门路,积极开展与省内外、市内外,城乡之间,企业之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各种联合。全市企业分别与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湖北、江西、四川、河南、广东等10几个省市及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建立了经济协作关系。铜陵市与江苏省常熟市结成友好城市。1985年,全市与兄弟省市签订的经济技术横向协作项目和意向性协议达183项。实践证明,工业发展新路子是正确的,是符合铜陵具体实际的,产生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全市工业在有色工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化工、纺织、电子、建材、冶金、轻工等工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改变了过去工业经济中行业畸重、畸轻的工业结构。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初步形成了有色、化工、纺织、建材、电子工业为支柱,机械、冶金、轻工、食品等行业基本齐全,大中小型企业合理配置,较为坚实的工业阵营,轻、重工业、有色工业和其他工业协调、并进发展的经济格局。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全市主要工业产品已有粗铜、电解铜、硫酸、磷肥,涤纶丝、麻、绢、棉纺织品,电子元件,水泥、金、银、铁矿石、生铁、焦炭等47种。其中:年生产能力粗铜5万吨,居全国第三位;磷肥5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苎麻纺8800锭,居全国第七位;硫酸27万吨,硫铁矿28万吨,涤纶丝1万吨,电子元件8300万只,较好地发挥了铜陵经济发展中独特的资源优势。1985年,工业企业发展到358个,职工人数达13.8万人。完成工业产值80658万元,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六五”计划期间,工业产值年递增13%,年平均增加产值7000万元。其中1984年和1985年两年增加的产值,相当于1957年至1978年20年间产值增加的总和。
农业围绕为城市生活服务,为城市工业配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一系列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农村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80年起,全市农村普遍推行并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配套对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和政权组织进行了改革,消除了多年来农村经济体制中的“大锅饭”、“大呼隆”统得过死等弊端。因地制宜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两户一体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鼓励农民务工经商,发展多种经营和其他开发性农业,积极打破城乡分割局面,发挥城市辐射作用,促进和加强城乡经济联合。全市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经济走上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的道路,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发展。198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133万元,比1978年增长72.6%。在1980年基础上,平均每年增长13.2%。农产品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花生、茶叶、油桐、木材、毛竹、水果、留兰香。鲥鱼、鲫鱼、螃蟹等水产品闻名遐迩。生姜、蒜子、苎麻、凤丹、泡桐、大豆等土产品饮誉中外。其中粮食年产量达到9.7697万吨,棉花219吨,油料786吨。在1980年基础上分别每年递增13.2%、15.6%、21.7%。林业、水产业和蔬菜生产跨上良性循环轨道。截止1985年,耕地达27.4万亩,木材储蓄量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水产品总产量1984吨。蔬菜生产巩固发展近郊一线蔬菜生产基地,建立远郊二、三线蔬菜生产基地。林、渔、副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36.5%上升到49.3%。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形成以采矿、建材、建筑为主,食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纺织、化工等多种门类的中小型企业群。
商业及对外经济贸易取得迅速发展。铜陵商业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走集体化道路后,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影响,造成了较长时期的徘徊。自1979年起,随着国家对工农业产品购销体制政策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购销渠道流通的商业体制,市场供应日趋活跃,商业经济不断繁荣发展。1985年,国营商业发展到有百货、五交化、石油、糖业烟酒、医药、食品、蔬菜、水产、盐业、饮食服务等10个公司,全市建设4000多个商业服务网点,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纵横交错,城乡畅通,开放式的流通网络。全市各类国营、集体商业企业达3907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1103万元。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经过努力,先后与美国、日本、西德、丹麦、香港、罗马尼亚、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经济文化往来,1985年,全市先后接待国外各类宾客394人次。对外经济贸易初步形成了具有铜陵特色的出口生产体系。出口商品结构开始由农产品为主向工业品为主,原材料半成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转变。出口商品品种由初期的9种发展到40多种,1985年,全市对外出口贸易收购额达2361万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的2.5%。先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共27项。
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发生了较大改观。以长江路、义安路、石城路、淮河路、铜港路为主要干线的市区道路网络基本形成。建设和改造了城市供水、城市煤气、污水排放及环境治理,居民住宅,园林绿化等方面的若干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结合黑沙河的污染治理,建设了别具特色的步行街。综合治理了狼尾湖废渣,修建了天井湖、螺蛳山、笔架山、板栗山4个公园,进行了五松新村、长江新村大规模的住宅建设改造。围绕为零星分布的工业矿山配套服务,建设了凤凰山、铜山、狮子山等一批小型卫星城镇。全市形成了一城多镇,地形市貌相得一体,自然景象与人造景观交相辉映的城市建设格局。1985年,全市人均拥有住宅建筑面积10.37平方米,居住面积5.54平方米;城市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6.5万吨清水;管道煤气平均日供应量3.7万立方米,市区居民煤气气化率达到55.6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1.2%。
铜陵交通便利。芜铜、铜青公路贯穿境内,可直通南京、上海、合肥等地,以及黄山、九华山、石台蓬莱仙洞、杭州等风景旅游区。正在修建的合屯国道也将横穿市境,即将建设的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将连通大江南北。铜陵火车站系芜铜铁路线终端,经芜湖铁路枢纽,北与淮南线相通,东与宁芜、沪宁线相接,南联皖赣线。铜陵港口居长江黄金水道南岸,开发长江水运和发展江海联运有着广阔的前景。电讯事业也有较快的发展,至1985年,初步形成了邮电通信枢纽,市内自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3000门,万门程控电话、光导纤维等先进通讯手段正在筹备和建设中。
在物质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全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健康发展。1983年,进行了市、县(区)、乡各级党政领导机构的改革,依照“四化”的标准,调整和整顿了领导班子。在全市119个单位开展了整党工作,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全市党风明显好转,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提高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全市党的组织队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方面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和优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从1980年开始,全市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现了县级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人民政协工作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加强,民主统一战线更加广泛,各民主党派在推动民主决策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整顿社会秩序,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认真开展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1983年以来,全市按照中央的部署,贯彻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以开展战役、集中打击等方式,查获和依法处理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和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全市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全市各级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切实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地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认真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全民文明礼貌月”、创建文明单位及优质服务活动,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和“民主与法制”、“四有”、“五爱”、“两德”等方面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学习“两山”作战英模事迹和各条战线先进人物事迹,在厂矿企业和农村认真贯彻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纲要》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条例》。1985年,围绕“治城育人”参加省辖8市文明城市竞赛活动,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建文明城市、创文明单位、做文明市民”的号召,颁布了文明市民公约。全市先后有2.8万余人参加了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和多种自学活动,3.1万多名青工参加了政治轮训。市化工总厂、有色机械总厂、市百货公司等26个单位在创建活动中被命名为“文明单位”。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条块创建,块块创建,条块结合创建,军民共建以及其他形式的多种共建文明单位的活动蔚然成风,全市的环境面貌和人的精神风貌,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纪律观念普遍有了提高。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全市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85年全市科技人员达1万余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6585人。建立了科技情报所及一批专业情报网,先后围绕铜资源采冶、开发新产品、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环境保护、研制农业优良品种,发展畜牧业,医疗卫生事业等,开展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科研项目中,共获科技成果奖261项,其中国家奖7项,省(部)级奖40项,市级奖181项。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门类比较齐全,专业比较配套的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198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356所,其中幼儿园29所,小学248所,普通中学36所,中专、中技、职业学校20所,普通高校1所,成人高校3所,成人中专4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5万多人,占市区总人口的1/4。群众文化生活日益活跃,全市有专业剧团3个,电影院、影剧院、俱乐部和礼堂等放映单位72个(其中立体电影院4座),各级各类图书馆91个,市图书馆藏书12.5万册,各类艺术馆、文化宫、文化站(中心)等12个。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市电台、电视台有自办节目。周三刊的《铜陵报》已成为全市人民了解全市各方面动态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小说、诗歌、摄影、美术、戏剧等文艺创作日趋繁荣。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03个,其中市直属卫生机构13个,有色公司18个,地方厂矿(农场)72个;有卫生工作人员3268人。全市11家主要医院共设病床1809张,全市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6.8张;平均每千人有医生4.6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1.4人,均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主要流行传染病得以消灭和有效控制。人口盲目增长的状况基本得到改变,基本按照“少生、优生、优育”的要求发展。1985年,市一孩率达到90.94%,人口出生率降到9.19‰。体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逐步形成和提高,铜陵先后向省和国家体工队输送了多批体育人才。部分运动员在全国性、世界性的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体育场地和设施不断改善。综合训练房和铜陵体育馆正在兴建。
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得到提高。1985年,城乡居民人均储蓄达139元,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100元,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72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7.7倍、80.6%和3.2倍。我们伟大的祖国跨入了“七五”建设时期,铜陵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挥资源优势,组织农业突破,发展科技、教育,调整产品结构,搞活商品流通,扩大对外开放。重点发展有色、化工、纺织、建材、电子等支柱行业,并相继发展机械、轻工、食品和其它加工工业,努力把铜陵建设成为全国铜、磷肥、水泥生产基地。由此,带动城市建设和其他各业的更快发展,使市政建设,公共福利设施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努力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加强交通、通讯和商业流通的发展,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和积极推动全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铜陵初步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贸结合,城乡一体,综合发展的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