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陶谦
陶谦(132~194),字恭祖,东汉末丹阳县(今当涂)人。少好学,刚直有大节,初举茂才,察孝廉,授舒城令,后迁幽州刺史。旋召入朝,为尚书郎,参与车骑将军张温军事,曾率兵西讨韩遂。后屡迁徐州刺史,参加镇压黄巾军起义。董卓之乱,响应袁绍,随关东州郡起兵讨伐,并遣使向东汉朝廷贡奉,汉献帝下诏,擢升陶谦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一时割据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气势很盛。时曹操父曹嵩在滁州琅琊山避难,陶谦派部下保护,讵料其部下将曹嵩杀害,从而得罪曹操。曹操欲讨伐陶谦,乃上书献帝,想削掉陶谦的兵权。陶谦亦上书申辩,得以幸免。但曹操仍记恨在心,初平四年(193),曹操兵攻陶谦,但未攻下徐州。兴平元年(194),曹操又大举进攻徐州,陶谦兵败。是年病卒。陶谦著有《州郡不罢兵疏》,其事迹与原疏均详《后汉书》本传。
郭祥正
郭祥正,字功甫,北宋当涂人。生卒年不详,约宋仁宗至宋哲宗(公元十一世纪)时期在世。史传其母梦李白而生,少年即倜傥不羁,诗文有飘逸之气。梅尧臣见之叹道:“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仁宗时举进士,庆历初年(1041),任过秘阁校理、德仕尉,因经常高谈阔论,遭到非议;又常常同太守抵触,相处不洽,遂弃官回家。熙宁中(1073年前后)复出,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当时王安石主持朝政,实行变法,祥正每次上疏神宗,陈述天下大计,唯王安石一人是听。神宗甚异之,将奏章转给王安石,称其有才可以任用。时郭祥正从章惇考察回来,听说朝中有人嫉恨,遂辞去殿中丞官职,回家乡姑孰屏居。不久又复出做官,于元丰中(1080前后)任汀州通判,经常在公余外出游览,饮酒赋诗。因在漳州顶撞了吏部使者,被诬陷下狱,5年后得以平反,知端州。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又被朝廷启用为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后以耄耋之年请归故里,隐于青山,终在故乡去世。祥正一生飘洒,他在姑孰屏居时,其宿处自号“醉吟庵”,曾作《醉吟先生传》,有“朝霞濯鲜于水上,夕风泛凉于木末,月魄在钩,莲香满船”之佳句,洋溢着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漳州出狱后,还自号“漳南浪士”。一生交游,多天下名士。著有《青山集》30卷。
陶安
陶安(1312~1368),字主敬,元末明初当涂人。6岁丧父,矢志读书,日记千言,敏悟异常。稍长,投师李习兄弟,博览群书,尤深于《易》。元至正四年(1344),中浙江乡试,八年,授明道书院山长。十四年冬归省,避乱居家。十五年(1355),朱元璋渡江至当涂,陶安偕李习及乡里父老迎谒,即被召见,陶安向朱元璋献议:“海内鼎沸,豪杰并争,明公(指朱元璋)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朱元璋问他:“吾欲取金陵如何”?陶安说:“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朱元璋从其言,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不久朱元璋攻克集庆(今江苏南京),授陶安为兴国翼元帅府史令。十六年(1356),朱元璋称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任陶安为左司郎中。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称吴王,欲任用刘基、宋濂、章谥、叶琛等名士,问陶安对这四人的看法,陶安称:“臣谋略不如刘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谥、琛”。其谦让精神深得朱元璋赞赏。时黄州刚克,需要得力人才镇守,朱元璋派陶安前往。陶安一到任,就宽租减役,深得百姓拥护。旋又转任饶州,正当征伐,军需紧迫,陶安谕劝民众,踊跃捐输,保证了粮草供给。时福建陈友定聚兵袭城,陶安召集官民,晓以大义,率之固守,终于等到援兵到来,匪乱平定。嗣后,陶安又将所有胁从者释放,其宽大胸怀与仁释远见,受到朱元璋赐诗褒扬。次年陶安入朝,再被派往饶州镇守。因饶地多战乱,土瘠民困,陶安请求豁免了那里的军供,休养生息,留下德政。当地人民深感其恩德,建生祠供奉,还流传民谣赞他:“千里榛芜,侯来之初;万姓耕辟,侯来之日”。“湖水悠悠,侯泽之流;湖水有塞,我思侯德”。
朱元璋称吴王后第三年(1367),在金陵初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征诸儒议礼,命陶安为总裁官。他和李善长、刘基、周祯、滕毅、钱用壬等册定律令,议定礼制。明洪武元年(1368)命制诰兼修国事。朱元璋常至东阁,与陶安及章谥等议论前代兴亡本末,在朝十余年,恪尽职守,朱元璋十分宠渥于他,御制门帖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四月,陶安任江西省参知政事,治理有方,军民诚服。不久染病,仍拟草本时务十二事上表朝廷,九月卒于任上。明太祖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谥封“姑孰郡公”,对陶安的父子亦有封赏。陶安生前著述甚多,有《周易集粹》、《辞达类钞》、《姚江类钞》、《知新稿》、《陶学士集》(20卷)等。
邢珣
邢珣(1462~1532),字子用,号三湖,当涂湖阳人。祖籍湖南。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正德初(约1506年)被授南京户部郎中,转任南京刑部郎中。在任期间,深得总宪张简肃赏识。因得罪当时权贵刘瑾,被夺职,后来刘瑾受诛,邢珣复任南京工部郎中。不久,又到赣州任职。赣州与福建峤山相连,大盗满总常到各郡县抢掠。邢珣到任后,亲自深入满总巢穴,推诚置腹,劝其投降,满总为他的真诚所动,发誓为朝廷效力,共同抵御其他盗贼。一时境内太平,于是邢珣依照古训,修订乡规民约,大兴学堂,整饬祠堂,使得一方文教之风兴盛起来。时南安、龙川一带复有盗寇兴起,占据了横水等山洞。都御史王守仁下令湖南、江西一带的守军集中讨伐,邢珣以“扼咽掏腹”战术并亲自率兵冒雨攻贼要害点,贼兵四散溃逃,头领被杀。上司闻讯后,特意为他增加俸禄,并赐他金绮磁礅。不久又有叛贼宸濠起兵谋反,王守仁率部前来,邢殉即日与他在樟树会师,研究对策。邢珣认为,濠贼倾巢东下,宜快速进兵,先占据南昌,断贼后路,贼必返兵,乘此南北会攻,陷贼于困境而全歼之。王守仁用其策,大破叛军,濠贼亦被擒获。朝廷得知,授予邢殉江西右参政,地方因之新葺。时权臣巨珰仗着朝廷之命冒领功劳,株连无辜。邢珣对受株连的人尽力予以安抚帮助,并一再上疏陈述,均遭斥,被罢官。邢珣罢归后,江西百姓十分怀念,为他立报功祠,在地方学堂奉祀王守仁,以邢珣配之。但邢珣归隐后,却绝口不谈当时之事,而是广置义田,赡养族中老人,为那些死去的人立碑修墓,大做慈善事业。他著文立说十分精究,著有《禾芹集》、《秋台小记》、《归田野语》等集。传说他死去时,从东南方飞来数十只仙鹤,翔舞许久才去,当地人们深以为异,把他当作乡贤奉祀。他的儿子邢埴、邢址等也都相继为官。
章嘉祯
章嘉祯,字元礼,生卒年代不详,约明万历年间在世,浙江德清人。初在蒲圻当县令,政绩卓著,在江南很有名气,离任时,蒲城人民站满道路两旁,流泪相送,还为他立了生祠。万历十四年(1586)补当涂县令,时年岁不好,瘟疫流行,嘉祯亲自参加赈济,施发药品,为民称颂。不久当涂又发大水,圩堤危在旦夕。嘉祯亲自督促民工护堤抢险,接连在花津驻防10多天,然而水势仍在暴涨,圩堤眼看不保,嘉祯流着泪对天起誓:宁愿用自己一躯自祭,以换取全城人的平安!经众人阻拦,嘉祯未死,继续与民协力抢险,大水逐渐退落下去,圩堤安然无恙。从此嘉祯带领百姓全力修圩筑堤,安全渡过了每年汛期。万历十七年洪水泛滥,终于圩破。嘉祯因地制宜,调理家园。他以黄山为县城屏障,在山上广种树木;在姑溪河、长江交汇处建立1座7层宝塔(即今金柱塔),在河东岸建兴福寺与之对峙,立意冲缓水势。在当涂期间,多有善举,曾大修学堂,兴办私塾,严立纲纪,清明税征。建立调解制度,使民间纠纷诉讼得以减少;降低典当利息,使典当者的困境得到宽解;在城里设赈济粮仓,让老弱者能有所养。民众有口皆碑,皆谓历任县令能称贤者,唯章嘉祯。在他迁任兵部主事离当涂时,倾城热泪相送,胜过当年离蒲城时的情景。走后邑人为他画像刻主(立牌位),顶礼膜拜。他身在别处,心系当涂,晚年病逝家乡,临终前频频高呼:“快设筵,吾当涂人来迎也!”当涂士民闻其病逝,伤痛不已。他的诗词草书俱佳,著有《姑孰集》二卷。新安人汪道昆为之撰写了章嘉祯生祠祠记,祀名宦。
徐文靖
徐文靖(1667~1756),字位山,号禺尊,清初当涂人。少时生活困苦,勤学不怠。雍正元年(1723)以57岁得中举人。主试官黄叔琳(昆圃)自谓得了3个人才,徐文靖为其中之一。乾隆元年(1736),试鸿博,没赶上。乾隆十五年(1750)又试经学,次年会试授翰林院检讨,时已84岁。
徐文靖一生淹贯经史,择善而从,既不墨守先儒,也不妄加臆断。他特别致力于一般学者所不甚注意不愿研究的《竹书纪年》一类的典籍。《竹书纪年》原为蝌蚪文。其注相传为梁沈约所作,自沈约以后能够加以研究的极少。徐文靖作了大量的文字校勘工作,他广征博引,著《竹书纪年统笺》12卷。又潜心研究地理地貌,每到一处,记录在簿,著成《山河两戒考》14卷。在清胡渭著《禹贡锥指》的基础上,他又补其所未涉猎之处著《禹贡会笺》12卷。接着又撰《周易拾遗》14卷。大力阐发程朱的学术见解,而对汉唐以来各家学派也多有独见。他的《管城硕记》(30卷)一书,涉猎诗、礼、经、子、史各个领域,其中有关历史部分的论断,亦时有创见。鄞人全祖望极服其考据精博。他还著有《皇极经考》3卷,《志宁堂诗赋集》若干卷。徐文靖不仅致力于古代典籍研究,对于当代人的著作也极为注意,他还订正张艺山的《正字道》,并对方以智的《道雅》提出修正意见。徐文靖生于清朝全盛时期,一门兄弟,自相师友。居湖阳,鱼米丰饶,菱藕飘香,命耕课读,寄情水乡,有《语助七字诗》、《湖居三十咏》,脍炙人口。清著名学者袁枚(简斋),将其采入《随园诗话》,学士张大礼文汇,选其著作前后二集行世。
夏燮
夏燮(1803~1875),字谦甫,别号谢山居士,晚年又号江上蹇叟,当涂人,夏銮的少子。清道光三年(1823)举人。道光中叶,夏燮上书陈述实行洋务的好处,被荐署安仁知县,不久又到鄱阳任职,在战乱初定的年代恪尽职守,很快使民众恢复生机。浙江巡抚黄宗汉,湘军魁首曾国藩经常邀请他商议军机大事,讨论战乱平定后将要实行的政策,并首倡各省设忠义局,曾国藩视他为左右手。不久,曾国藩奉旨回江西执行长江通商法令,在九江设置租界,夏燮主动请缨,每天同英国领事谈判,刚柔相济,赢得了外国人的敬佩。夏燮因功又题补永宁。到任后,他极力革除陋习,端正士风,倡议修建学馆,兴办教育。同时亲自调解民事,平定邪恶。辞官后当地士民为他树立“遗爱碑”。夏燮在公务之余,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写作,一生著述颇丰。晚年特别注重诸经研究,在《礼》的研究上造诣尤深,著《五服释例》20卷。又精于音韵学的研究,著述12卷。由于他对时事政务的留心洞察与敏锐剖析,又著有《中西纪事》24卷、《泰西裨闻》10卷、《粤氛纪事》30卷,在史学研究方面著有《汉书八表刊误》8卷、《明通鉴》100卷、《明史纲目考证》12卷。其中《中西纪事》,是根据当时的奏诰、函札、条约章程等资料,整理自鸦片战争前后至咸丰末年的中外关系史事,为揭露英、美、法、俄等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杂著有《谢山堂文集》20卷。他校勘证明的《陶安学士集》、《吴应箕楼山堂集》、《东林本末留都闻见录》、《两朝剥复录》、《先拔志始》,以及他的老师汪莱《算学遗书》等史料均先后付印。夏燮在书画方面颇有独到,尤善于弹琴。侍郎胡肇智赠给他一首诗,其中有“笔下能为万人敌,案头惟有一琴横”之句,可谓他儒雅一生的写照。光绪元年(1875),夏燮去世,终年76岁。刘坤一作文祭之。民国12年(1923)内务部咨请清史馆将夏燮立传入乡贤祠奉祀。夏燮有三子,长子致瑶从事教育。次子致玙,岁贡。三子致,拔贡,曾任江苏知县,迎送琉球国贡使,督修高淳圩堤,接办江宁发审,有勤政的美誉。

(1789~1871),字心伯,夏銮长子。道光五年(1825)中举,任武英殿校录。后任吴江、婺源教谕18年。咸丰初年,曾在婺源倡办团练,后擢颖州府教授,保升内阁中书,四品卿衔。夏一生饱读经书,从汉宋到明清各朝儒学名流的著作无所不读,特别推崇朱熹。他在婺源任职时,就以少时读朱子的著述,长大后钻研朱子的学术,老来能在朱子的家乡做官而自诩。每每遇见有学生来访,必定以朱子的学术为人勉励他们。他把自己的书房称作“景紫堂”,以表明他的志向。他广泛地考证了朱熹一生的学术著作,取得了很高的研究成果,著成《述朱质疑》16卷。在诸经的研究方面,于《诗》、《礼》的研究造诣尤深,著有《朱子诗集传校勘记》1卷,《诗章句考》1卷,《诗乐存亡谱》1卷,《谈诗札记》8卷,《学礼管释》18卷,《三纲制服尊尊述义》3卷,《檀弓辨诬》3卷。杂著则有《学制统述》2卷,《六书转注说》2卷,《古韵表集说》2卷,《汉唐诸儒与闻录》6卷,《訏谟成竹》1卷,《息游咏歌》1卷,《贾长沙政事疏考补》1卷,《陶主敬年谱》1卷,《文集》14卷。曾国藩看到他写的《述朱质疑》、《檀弓辨诬》两本书,十分感慨,认为他是东南一带的古经学巨匠。左宗棠还特地吩咐把他的著述共17种81卷汇编成集,并为他题写“景紫堂全书”书名。该书除收集了上述夏的著作外,另增加《易君子以录》2卷、记载徽州风土人情的《闻见一隅录》3卷、《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1卷、《墨稼堂诗钞》2卷,自定《年谱》1卷。夏门生侍郎胡肇智把他的《附律易解》及《述朱质疑》、《檀弓辨诬》进呈朝廷,皇帝以“年届耄耋,笃学不倦”的谕旨,命武英殿将《易解》刊刻颁发,其余两书留下阅览。他在婺源期间借筹保障,热心社会福利事业,著有《儒林亦政编》2册,由其门下弟子汇订,并为他建立“崇报生祠”。他还热心于地方志书的编纂,著有《祁门县志》36卷、《贵池县志》44卷。又热心慈善事业,曾捐田300多亩给夏姓宗祠,重新恢复义田、义仓,救助贫困人家。他以83岁高龄辞世。后经左宗棠奏请国史馆立传,奉皇上“学有经术,通知时事”的批示,将夏入婺源名宦祠和当涂乡贤祠。
夏炯
夏炯(1795~1846),字仲子,号卯生,夏銮次子。少年时秉承父亲学业,兄弟互相师友。长大后专治诸经注疏之学,以及六书音韵学等,涉猎广泛。著《礼志属草》,尚未定稿,其父去世,转而研究宋元明以来各儒学大师的著述,阐发其主旨思想,辨证地看待一些问题,纠正其中讹误的地方,见解独到,评述精当,自成一家之言。尤其对程朱理学,阐述精辟,对当时的学术界影响很大。《选法河务》、《鹾政私议》等著作中提出的见解,都令读者叹服。学使沈鼎甫、都转姚硕甫、大令李申耆等大师都折节同他交往,切磋研究。学使罗椒生看罢他的文集后,称赞它“博洽精核,世罕伦匹”。夏炯曾参加过一次举试未中。道光二年(1822)制科考职得二等,被授州吏目。旋告归乡里,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道光二十六年(1846)去世,时年52岁。主要著作有《夏仲子集》流传至今。民国12年(1923),内务部咨请清史馆为他立传,并将他列入乡贤祠奉祀。
夏燠
夏燠(1798~1850),字和甫,夏銮之三子,增贡生。燠随父至新安生活了一段时间,父亲去世后,即与几个兄弟相互为师,同作学友,从事学术研究。他在音韵学方面十分精通,对各种口型发出的语音分辨率极高。学者江慎修订《四声切韵表》一书,新安汪叔辰、青阳李南涧为之校对付印,但其中讹错仍然很多。夏燠潜心校勘多年,对讹错之处多予订正,写成《四声切韵表详校》行世,在音韵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沈彪
沈彪(1868~1939),亦名沈标,字锦斋,当涂南乡人。稍长习武,膂力过人,擅使单刀,人不敢敌。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进入当涂县衙捕班当差,因缉盗有功,升为捕班总头役。当涂县令换了数任,县衙员司多有更迭,唯沈标独领捕班,从清代一直延任到民国时期,算得是县衙中一位资深人物,人皆呼之“沈老总”。他广交江湖朋友,结缘梨园子弟,曾被推为徽剧江南派新春班班主。光绪三十二年(1906),自筹资金,在新春班的基础上建立“沈彪戏班”,改演京剧,是当涂京剧组织的创始人(详见《文化科技》编)。他身为总头役,从不以势压人,即使捕拿盗贼,也善以谋取,不施凌辱。凡过往朋友无论识与不识,他都热情相济,疏财仗义,颇有隋唐时秦琼之概,深得众人称赞与悦服,江湖上称之“小叔宝”。光绪后期,沈彪先后缉捕了飞贼甘老五、盗匪吴得贵及江洋大盗枭匪方士良,威名震慑沿江一带。
民国时期,县捕班改为县侦缉队,沈彪继任队长。民国26年(1937),日军入侵当涂,一些民族败类投敌,卖国求荣。沈彪深明大义,称病避居乡下,不与沆瀣一气,令其养子沈善举率戏班到皖南大后方演出,鼓舞抗日斗志,保持了沈彪及其戏班的民族气节。民国28年9月病逝。
徐静仁
徐静仁(1871~1948),名国安,字静仁,后以字行。当涂县佳山乡(今属马鞍山市)东湖村人。少时家境贫寒,遂弃学离家前往镇江投奔外出做木工的父亲。时值清末,朝廷腐败,外患严重,徐静仁怀有经商兴国之志,在镇江与扬州结识了不少盐业界魁首。成年后即在苏北从事制盐和销盐,由于经营得力,逐渐在实业界崭露头角。辛亥革命后,江苏独立,张謇为两淮盐政总理,聘请徐静仁任淮盐科长。徐静仁经常对盐政弊端提出改革建议,深得张謇赏识。民国元年(1912)冬,两淮盐政局裁撤,徐静仁去上海创办溥益纺织公司,首创万绽纱厂一条龙生产法。同时在当涂县兴办福民、利民铁矿公司,后合并为福利民公司,自任总理。民国3年,投资创办大有晋盐垦公司。次年,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民国7年3月,与聂云台等共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以推动民族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在此期间,徐静仁曾与日本小柴商会代表小柴英侍订立售卖矿砂合同,将所产矿石悉数卖给日本。又与张謇合办大丰盐垦公司,参与筹建大生六厂、大生八厂、中南银行等。民国11年,应张謇之聘出任南通纺织管理处处长,全力负责维持、整理和金融调拨。同年又与张謇等人在吴淞兴办中国铁工厂。民国16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徐静仁出任财政部盐务署长,不久即辞去。
民国19年(1930)4月,农矿部批准福利民公司向日本出口铁矿。次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全国民族情绪高涨,福利民公司因出售铁矿给日商迭遭当涂县抗日会警告。民国23年春,徐静仁担任黄山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0月当选大生纺织、盐垦诸公司董事长,抗日战争爆发之初,福利民铁矿即被日军侵占,日本多次逼迫徐静仁将铁矿作为“现物出资”,加入伪华中矿业股份公司,并以徐静仁有对日债务关系相要挟,均被徐静仁拒绝。民国31年3月,日本大使馆发出“最后通牒”,徐静仁答应还债,但仍拒绝以矿权入股。4月3日伪国民政府行政院实业部强行将福利民铁矿纳入华中矿业股份公司。抗日战争胜利后,福利民公司各矿山由省政府接收,旋由经济部苏浙皖区特派员办公处接收。后划归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管理。
徐静仁关心教育事业,主张学以致用。早年捐资3万元在家乡当涂县城内创办静仁职业学校,有校舍70余间,内设农事管理、工业职业、女子织机等学科,有织机数十部,仪器药品300余种。同时捐款扶助创办镇江蚕桑职业学校、京江中学,大力支持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还与张謇、张兄弟创办南通纺织学院,该校扩建为南通学院后,徐担任学院院长。民国14年(1925)捐资创建镇江弘仁医院,自任院董事会董事长。史量才接办《申报》之初,遭遇极大困难,徐静仁亦曾多方支持,热心赞助。他轻财重义,与人为善,节衣缩食,自奉俭朴。一生致力于振兴民族实业,成就甚多。民国37年2月19日因病在沪逝世,终年78岁。
奚侗
奚侗(1878~1939),字度青,号无识,以字行。原当涂霍里人。清末附生,后于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授法学士。宣统三年(1911)后,先后任镇江审判厅推事,清河、吴县地方审判厅厅长。民国3年(1914)考取知事,历任海门县、江浦县、崇明县知县。任职期间,曾创设贫儿教养院、平民工厂,修治水利,革除钱粮积弊,频有善举。
奚侗于辛亥革命时期在上海加入进步文学团体——南社,曾在《南社丛刻》、《南社湘集》中发表诗作多篇。其诗大都语言古朴,风格清新。孙中山二次讨袁失败,北洋军阀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奚侗被迫隐避5年之久。民国7年(1918)秋重游南京,作《九月登北极阁》云:“野气苍凉秋山瘦,山灵憔悴劫灰多。五年抗迹欺云壑,何处高翔避蔚罗”,感慨良多。抗战初,日本侵略军对南京大轰炸,奚侗举家避难故乡。民国28年携家返宁,严词拒绝伪政府要其出山从政的邀请,守身如玉。
奚侗一生淡泊名利,以买书、读书、写书为乐。他对中国古典哲学、文学很有研究。所著《庄子补注》4卷414条,成于民国6年(1917),凡所诠次,校论疑议,折衷一是,人称“解庄自郭氏以下殆无有善于此者”。民国14年刊行于世的《老子集解》2卷,以老子传本颇有异同而校核是非。其对老庄之研究,颇受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的钦佩。奚侗还曾于民国22年受聘当涂修志局,参与编辑《当涂县志》。
奚侗为人正直,热心公益,尤爱植树,所得薪俸除购线装古书外,多用来栽植松树,将其在松树林中建造的居室命名为“五十万松草堂”,有绿化家乡的意向。民国28年(1939),在晨读时因脑溢血复发而猝逝,葬于今马鞍山市霍里镇新庄行政村庙资岘附近。
谢循初
谢循初(1895~1984),当涂县人。幼年读书,民国4年(1915)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于民国8年留学美国易理诺大学。翌年转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系,民国10年毕业,授硕士。民国11年回国后任武昌国立师范大学教授。民国13~16年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民国17年以后,任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兼私立光华大学教育系主任。
解放后,谢循初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是国内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著有《心理学史》、《心理学纲要》、《心理学》,译著有《现代心理学派别》等。1984年6月26日因病逝世,终年90岁。
刘列夫
刘列夫(1907~1985),原名刘元澜,当涂县博望人。自幼勤奋好学,民国14年(1925)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政法大学。民国17年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明治大学继续深造,成为该校硕士研究生。
刘列夫是当涂县较早参加革命工作的同志之一。早在上海读书时,他就积极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的活动。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刘列夫毅然从日本弃学回国,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后,刘列夫与张国钧等进步青年同赴重庆,在途经当涂县城时作短暂停留。他们会同当涂城关的同学李善余、张企左等,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当涂县抗敌流动宣传团”,在前往重庆的途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民国27年(1938),刘列夫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过《苏联之友社》、《救亡情报》、《黄河战旗》、《新中华报社》等报刊的特派记者、编辑、总编辑,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政务秘书。全国解放后,刘列夫继续从事政法工作,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室负责人、顾问等职。1985年12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端木恺
端木恺(1903~1987),亦名端木铁恺,字铸秋,当涂县城关人。其父端木璜生,国民党早期党员,追随孙中山革命,同盟会会员,陆军少将,混成旅旅长,抗战时期病死重庆。
端木恺自幼读书,聪明过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系、东吴大学法科,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授法学博士。曾任安徽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央大学、东吴大学教授。民国23年(1934)任国民党行政院参事。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民国27年去职随国民政府迁重庆,后赴汉口仍任行政院参事。民国30年任行政院会计长,民国31年后任国家总动员会议副秘书长、代理秘书长。民国34年4月为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民国35年8月~36年10月,任行政院粮食部政务次长。民国35年11月,以国大代表身份出席制宪国民大会。不久,因政见不同和派系斗争,愤然辞职移住上海,开办了“端木恺律师事务所”。民国36年12月再次复出,任立法院立法委员,民国37年7月,任司法院秘书长,同年12月任行政院秘书长。民国38年4月全家迁到台湾后,端木恺历任国民党司法院行政法院院长、财政部政务次长、交通部长。1952年担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59~1963年,任台湾东吴大学校长。1976~1986年为国民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评议委员。著有《社会科学入门》一书。
端木恺的童年是在当涂度过的,对当涂有着深厚的感情。暮年虽身居台湾,而落叶归根,思乡之情甚切。他联络寓居海外的当涂县老乡,经过多年的酝酿和筹措,于1979年5月,以乾隆十五年《当涂县志》为蓝本,作了断句、标点、补正工作,历时8个月出版。全书分上下两部,约60余万字,装帧精致。端木恺为之题签。精装大红布封面上“当涂县志”四个苍劲有力的楷书金字,饱含了海外赤子的一片深情。1987年5月30日,端木恺在台北因病逝世,终年84岁。
徐仁
徐仁(1910~1992),当涂县城关人。著名古植物学家,中国孢粉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共产党党员。
民国18年(1929),入清华大学生物系攻读植物形态学与解剖学,获理学学士学位。民国22~32年,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生物系、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大学生物系。民国32年作为客座教授,应邀去印度勒克垴大学研究院,随世界著名古植物学家萨尼(B.Sahni)教授进行研究工作。鉴于工作出色,勒克大学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并获金质奖章。民国37年,勒克大学古植物研究所所长萨尼逝世,徐仁任代所长,访问了瑞典和美国。
徐仁为新中国的高科技建设,毅然于1952年返回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并兼任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第十三届国际植物学会会议大会副主席、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中国孢粉学会理事长、中国古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197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半个多世纪以来,徐仁在古植物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了6本专著,其中对卷柏的解剖学与生活史的研究,吊丝球竹苗端的结构和生长的研究,云南泥盆纪植物和孢子的研究,藏南舌羊齿植物群和宝鼎晚三叠纪植物群的研究及各地质时期中国主要地区植物的景观复原的研究,均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部分成果荣获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奖励。
徐仁重视理论研究,强调古植物学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古植物学和孢粉学研究与石油、煤炭、地质矿产勘探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变迁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他撰写的《珠峰科考报告》、《第四纪地质》,提出了大陆漂移与喜玛拉雅山、青藏高原上升的植物学证据,获1986年科学院科学进步特等奖。通过孢粉研究,为确立我国陆相生油理论,指导油田勘察作出较大贡献;对第三纪、第四纪气温变化、东部第四纪冰期划分的研究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崇,极具科研价值。周可涌
周可涌(1912~1988),当涂县博望镇人。自幼勤奋好学,青年时代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获农学研究生肄业回国。曾任安徽省建设厅农林局局长、安徽大学教授。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福建农学院教授、农学系主任、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学会第三届顾问、中国甘蔗协会第一届理事长等职。
周可涌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和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著名的甘蔗学专家。他和他的同事合编有《作物栽培学》、《南方作物栽培学》,主编有《国外农学——甘蔗》、《中国大百科全书——糖料作物》、《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糖料作物》。主要著作有《甘蔗栽培学》、《甘蔗育苗移栽》、《甘蔗》,以及论文、译文等200余万字。1988年4月13日,因病在福州逝世,终年76岁。
侯光
侯光(1913~1940),上海市人。黄包车工人出身,早年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1938)夏,随新四军进入江南游击区,从事地方党的组织工作。民国28年7月,任中共宣郎高县委副书记,民国29年6月,任中共当芜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他在大官圩地区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进行抗日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地方武装,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和汉奸、特务等反动势力,使当芜地区的抗日斗争步步深入。
民国29年(1940)9月,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一○八师和宣城、当涂两县常备队,围攻、袭击中共宣当芜中心县委和宣当芜游击大队,使当芜县委和宣当芜游击大队严重受损,制造了“金宝圩——大官圩反共事件”。9月6日顽军先在宣城金宝圩联合袭击宣当芜游击大队,游击大队突出重围后转移到当涂大官圩地区,敌人又紧追不舍,在此紧要关头,中心县委决定把部队交给当芜县委。当芜县委决定,由贾济民兼任大队长,侯光兼任指导员。当即与地方游击小组和党政人员共60余人汇合,于9月22日开赴大官圩板埂圩小陶村附近。24日顽军一○八师和当涂常备队鲁振五部将游击大队三面包围,并发动进攻。侯光临危不惧,沉着果断指挥游击大队进行反击,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游击大队除少数会游泳的突围以外,中共当芜县委书记侯光和其他人员,全部壮烈牺牲。侯光同志牺牲时,年仅27岁。
贾济民
贾济民(1911~1940),号裕银,当涂县亭头乡扬板街人。少年时期在家读私塾,民国15年(1926)考取芜湖芜关中学读书,民国20年毕业,因家境困难,无力继续深造,只好回乡以教学谋生。先在大官圩乌溪东南小学任教,后在亭头小学任教。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贾济民目睹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烧杀淫掠的残酷罪行,怀着满腔的民族仇恨,追求革命真谛,向往参加革命军队。民国27年(1938)6月,新四军二支队来到当涂县大官圩地区。7月,贾济民在父母的支持下,毅然放弃教师职业,参加了新四军领导下的当涂县第四区抗日动员委员会,并担任了武装股股长,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0月,新四军二支队特务大队在大官圩成立,贾济民任一中队中队长。民国28年春,特务大队改编为二支队特务营,奉命向苏南挺进。组织上考虑到贾济民身体有病,批准他留在大官圩坚持地方工作。民国29年3月,新四军二支队战地服务团当芜办事处在大官圩成立,贾济民任办事处主任。他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征税、募捐等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斗争。
民国29年(1940)9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一起血腥的“金宝圩——大官圩反共事件”。中共宣当芜中心县委领导下的宣当芜游击大队在宣城金宝圩遭到国民党一○八师和当涂县常备队的袭击后,被迫撤到当涂大官圩。这支受损的部队在情况非常紧急的时刻,交给了当芜县委和当芜办事处。为了加强领导,整顿部队继续战斗,当芜县委决定:贾济民兼任大队长,县委书记侯光兼任指导员。9月24日,游击大队再次遭到敌人的包围袭击,贾济民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不幸落水,壮烈牲牺,时年29岁。
徐德建
徐德建(1912~1968),曾用名徐德鉴,当涂石桥乡起垅村人。8岁开始读私塾,17岁初中毕业时因家境困难而辍学。21岁在油坊做工。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德建怀着满腔民族仇恨,投身抗日。他先参加了打着“抗日”旗号的国民党川军余宗诚的部队,后来发现该部队所作所为与抗日背道而驰,便很快退出了该部队,另找抗日出路。民国26年(1937)冬,他与进步青年邵时安、朱昌鲁、唐思庆一道,组织了“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他担任救亡团情报委员。次年7月,新四军二支队来到当涂大官圩,领导成立了“当涂县第四区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徐德建任总务股长。同年8月,徐德建参加了新四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年3月~29年8月,他先后任新四军二支队独立营中队长、指导员,中共当芜县委西北区工委书记。民国29年8月后,他又先后任三纵队七团一营教导员、保安第四团和独立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三营政委、旅供给部政委等职。其间先后率领队伍参加了“郭村战斗”、“姜堰战斗”等多次大小战斗。民国31年冬,他受组织派遣,回到大官圩开展工作。民国32年1月任当南工委书记。5月兼任当南自卫大队政委。同年冬,任大官圩区委书记兼区长。民国34年1月,任中共宣当县委副书记,兼任宣当人民抗日自卫总队和宣当警卫团副政委、当南行政办事处主任。10月大军北撤后,徐德建留在地方工作。翌年3月,他被组织上派往山东省临朐县任县委副书记,领导当地的土改斗争。1949年南京、上海相继解放,徐德建南下到上海工作。曾先后担任过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组织部长、嵩山区委副书记、书记;上海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市农委副主任、市经济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为搞好党的组织工作和经济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于1968年7月16日在上海不幸逝世,终年56岁。
粉碎“四人帮”后,徐德建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1978年9月13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市革委会副主任杨士法、裴先白及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各区、县、局负责人在上海市革命(现龙华)公墓举行了徐德建骨灰安放仪式。
朱昌鲁
朱昌鲁(1915~1989),当涂县亭头乡沛南村人。民国27年(1938)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任中共当芜县委委员。是当涂县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当涂县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抗日武装创始人之一。
朱昌鲁自幼读书,民国24年(1935)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冲破国民党军警的重重阻挠,积极参加上海“一二·九”学生运动,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八·一三”事变后,复旦大学被迫撤往重庆,朱昌鲁毅然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家乡大官圩和青年邵时安、徐德建等人组织了“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进驻大官圩时,朱昌鲁先后与二支队领导栗裕、张鼎丞、彭冲取得联系,并接受他们的领导。同年8月参军,入党。9月,他在二支队的帮助和支持下筹建地方武装,10月,新四军二支队特务大队正式成立,朱昌鲁任大队长。特务大队成立时,下设一个中队,120多人。在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战斗中,朱昌鲁率领特务大队积极配合,除派去一个班担任先导外,并带领剩余人员担任青山街一线的阻击任务。战斗结束后,特务大队受到粟裕的表扬。民国28年2月,特务大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特务营,朱昌鲁任营长。在此以后,他还先后担任过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参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后方留守处主任;皖南事变后,他先后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教导大队大队长、旅部参谋、皖南行署第三专署当南办事处主任、宣当办事处主任、中共宣当县委委员、高淳县委委员兼军事科长、苏南第一军分区宣当警卫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八纵队七十团参谋长、第一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华东野战军四纵队教导团副团长、二十三军教导团副团长、宣城军分区参谋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空军后勤部修建供应部部长、华东空军后勤部大建公司总经理。195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任南京市建筑公司副经理、江苏省建筑工程局副局长、江苏省城市建设厅副厅长、江苏省建材工业局副局长等职。1989年5月病逝于南京,终年74岁。
邵时安
邵时安(1912~1988),又名麻奇文,当涂县亭头乡沛西村人。民国27年(1938)入伍,同年秋由彭冲、张开荆介绍入党,是当涂县最早的党员之一。
30年代初,邵时安就读于上海立达学园,领导进步青年学生成立“左联学生小组”,参加校内的《时潮社刊》的编辑工作。民国24年(1935)夏毕业后,回到当涂大官圩,后去太平、和县等地担任中、小学教员。“七七事变”后,他放弃教师工作,回到大官圩组织“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5月,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部队到达宣城县时,邵时安等青年立即赶赴向粟裕司令员汇报当芜青年开展抗日救亡情况,并恳切要求参加新四军。粟裕对他们的抗日热情作了高度评价,并动员他们回到大官圩继续搞好抗日救亡活动。先遣支队到达大官圩时,邵时安等青年组织群众热烈欢迎,并积极配合开展工作。韦岗战斗后,新四军二支队挺进到当涂县小丹阳地区。7月1日,邵时安带领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应邀参加了二支队在小丹阳陈塘里召开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大会。7月下旬二支队司令部转移到大官圩马家桥俞家祠堂,邵时安接受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的领导,担任当涂县第四区各界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8月上旬,二支队在马家桥召开各界代表300多人的大会,成立了“当涂县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他任主任。与此同时,“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当芜边区总队”也宣告成立,邵时安任总队长。同年10月至次年春,邵时安任中共当芜县委委员。“金宝圩——大官圩反共事件”后,幸存下来的共产党员自动组织起来,成立了党小组,邵时安为组长,带领党员积极寻找党组织。民国30年4月,邵时安等在江北无为县找到了皖南特委,被留下参加学习班。8月,被派往苏北盐阜地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一师一旅民运科长、三野四纵队十一师联络科长、先遣纵队四支队政治协理员、八兵团后勤部民运科长。解放后,他先后任南京市花纱布公司经理、上海市外贸局副局长、机电一局局长、标准件公司党委书记。1963年任马鞍山钢铁公司车轮轮箍厂第一任厂长。1964年调新疆,任自治区教育厅厅长。1982年离休回上海,仍兼任上海市标准件公司顾问。1988年病逝于上海,终年76岁。
唐思庆
唐思庆(1904~1941),又名唐师庆,曾化名唐吾一,当涂县城关人。幼年勤奋好学。民国8年(1919)考入宣城第四师范学校,民国12年毕业。曾在县慈湖、乌溪和城关当过小学教师。大革命时期,他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毅然辞去教师职业,去武汉参加军校训练。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十九师。大革命失败后,唐思庆被迫返回家乡,后在江苏省如皋县政府任科员。在如皋任职期间,他曾被人诬陷,遭受迫害,精神一度失常。民国18年春回到家乡,同年7月,由于生活所迫,唐思庆和当涂的一批失业青年知识分子团结一道,向县政府开展斗争。他们冲进县衙门,向县长邓涵秋要求从事教育工作。遭到拒绝后,唐思庆义愤填膺,带头振臂高呼“打倒贪官”、“我们要吃饭”等口号,为此,唐思庆被拘禁了两个月。但唐思庆不畏权势,以他敢于斗争的精神,鼓舞了青年知识分子,迫使当局释放了唐思庆,并撤销了劣绅汪伯陶的民众教育馆馆长职务,增设一所“新民小学”,由唐思庆任该校训育主任。由于唐思庆秉性刚直,顽强不屈,经常好打抱不平,为受压迫受排挤的教师讲话,因而多次被政府拘禁。民国19年9月,县政府下令通缉唐思庆。当时正逢他父亲逝世,在家人的劝导下,连丧事未办就含泪逃离了故乡,在江西、湖南等地流浪。民国21年他几经辗转回到了家乡。民国24年,通过本地考试后被分配到亭头农仓担任仓库主任。民国26年冬,唐思庆与当地进步青年邵时安、朱昌鲁等组织了“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7月,新四军二支队开进大官圩时,他将亭头农仓所有的粮食、现金、杂物全部交给了部队,并参加了新四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又担任连队政治指导员。民国28年4月,唐思庆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当芜战地服务团,分配到大官圩西南区开展工作,任西南区工委书记。7月后任中共当芜县委委员。12月,中共宣当芜中心县委成立时,任宣传部长。次年3~9月,任新四军二支队当芜办事处总务科长。民国30年2月,唐思庆在江苏句容县的一次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时年37岁。
陶家才
陶家才(1908~1946),当涂县石桥乡人。民国27年(1938)7月参加新四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新四军三团连长,在大官圩一带开展游击战。由于他作战灵活、勇猛、顽强,部队首长称他“小牯牛”。
民国29年(1940)陶家才随军转战在苏北战场,参加著名的“黄桥战役”,作战英勇,受到上级嘉奖。民国31年任新四军四十六团特务营营长,在苏南溧阳一次拔日军据点的战斗中,毙伤日伪军数十名,缴获机枪2挺,步枪数十枝。
民国31年(1942)冬,陶家才受组织派遣,回到大官圩组建当南自卫大队,任大队长。以大公圩西北区为中心,开展游击战。翌年7月,敌人分几路向自卫大队驻地进犯,陶家才率部向护驾墩河北、霍里一带转移。由护驾墩出发的敌军,弄不清我主力部队在哪里,乘船20多只扑向亭头。陶家才见敌人留守地空虚,立即抓住时机,袭击敌据点护驾墩。顿时枪声大作,毙敌七、八人,迫使向亭头进犯的敌人返回据点。
民国33年(1944)农历正月,敌人在大官圩东埂大汪村设立据点,以控扼我军通往苏南地区的要道。正月十六日深夜,陶家才带领2个排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拔除了这个据点,守敌全部被俘。
民国34年(1945)10月,新四军奉命北撤,陶家才时任新四军七师七十二团参谋长。是年冬季,在攻打江苏高邮城的战斗中,遭到敌人顽强抵抗,他奋不顾身,带头爬上城头,打开缺口,全歼了守城的敌伪军。民国35年1月,陶家才一次和政委李钊去新安镇火车站附近勘察地形,准备当晚接收残余的日军投降,不幸遭日军放冷枪而中弹牺牲。
孙刚
孙刚(1919~1992),安徽无为县人。父亲是个塾师兼中医,孙刚从小跟随父亲读书、学医。民国23年(1934),其父病逝。为了生计,他在家一边自学,拜师求贤;一边教书,行医。
民国27年(1938),孙刚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腔仇恨,放弃教书和行医的职业,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参加了无为县第四区老东乡农民抗敌协会,任宣传部长,后在无为县动委会直属工作团工作。民国28年3月,孙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党组织安排,负责无为县三、四区动委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之后,先后担任皖江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尚礼乡、坳石乡乡长、区长、县府秘书。民国34年9月,随新四军北撤到苏北、山东等地。曾任山东日照县民政科长、十八集团军三纵队政治部联络部秘书。民国35年8月,受组织派遣,到国统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同年9月到达芜当宣高地区,在月亮湖、大公圩、三星圩一带开展工作,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开展游击战争。由于当时斗争环境恶劣,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搜捕共产党员,民国36年6月,孙刚与爱人鲍长华同时遭到逮捕。孙刚夫妇在国民党南京卫戍司令部的监狱中受到连续审讯和严刑拷打,敌人弄不清他们的真实身份和姓名,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关押了三个多月后,将他们释放。孙刚出狱后,先后四次穿梭解放区和国统区之间,在月亮湖、大公圩、三星圩和慈湖神农洲等地开展工作,为建立江南芜当宣游击区做出了积极贡献。翌年1月,为适应江南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成立中共芜当宣工作委员会(江南),孙刚任书记。民国38年2月,在江南、江北两个芜当宣工委统一的同时,设立了芜当宣行政办事处,孙刚兼任办事处主任。
1949年4月当涂解放。中共皖南沿江工委派孙刚来当涂,组建当涂县行政办事处,孙刚为主任。同年5月12日,行政办事处撤销,成立当涂县人民政府,孙刚为当涂县解放后第一任县长,并兼任当涂县大队政治委员。同年10月,孙刚调离当涂,此后在皖南芜当专署、皖南人民法院、中央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历任科长、副处长等职。1960年12月,孙刚调到河南省工作,任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1962年9月,任河南省中医学院副院长,直至1983年12月离休。
孙刚长期担任领导工作,为人正直,待人诚恳,作风正派,光明磊落,勤政廉洁,团结同志,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92年3月4日,因病在郑州逝世,终年73岁。
刘一鸿
刘一鸿(1906~1943),原名刘传儒,原当涂县坝头村(今马鞍山市)人。出生于湖北沔阳县,父亲刘向焜以塾师为业。刘一鸿幼年丧母,随父读书,聪颖好学。民国9年(1920)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天主教办的徐汇公学,在校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民国14年毕业回乡。民国15年考入安徽邮政总局任检信生,先后在安庆、芜湖、屯溪等地邮局工作。“九·一八”事变以后,他经常阅读进步书刊,从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
民国23年(1934),刘一鸿调任采石邮局局长。抗战爆发后,他抛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踏上抗日战场。民国25年12月,在父亲的支持下,变卖部分家产购置枪支弹药,发动家乡群众,组织起一支有70余人的抗日自卫队,活跃在坝头、小丹阳、横溪桥、采石一带,割电线,扒铁路,袭击日军,保卫家乡。民国27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一团来到当涂小丹阳,支队副司令员兼一团团长傅秋涛派人与刘一鸿取得联系,决定共同抗日。7月2日,日伪军200余人到达横溪桥附近,国民党军江南第一挺进支队司令朱永祥率部1000余人向日伪军靠拢,准备投降。7月5日,刘一鸿率领自卫队与新四军一支队一团积极配合,一面阻击日伪军,一面截击朱永祥部,在江宁梅村附近展开激烈战斗,全歼朱部主力,生擒司令朱永祥、副司令韩吉昌。一团东进后,刘一鸿继续与前来接防的新四军二支队黄火星所部三团取得联系,三团派夏定才、潘田等到刘一鸿部队进行工作,并将这支部队改为“苏皖边区抗日自卫大队”,刘一鸿任大队长。同年10月,武汉沦陷,形势严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奉命转移。刘一鸿率领部队加入新四军,带领自卫队突破日军的包围,转移到横山。民国28年初,又率部到宣城狸头桥二支队司令部驻地,经过整训,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特务营”,刘一鸿任营长。从此,这支民间抗日武装正式加入新四军行列,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军事队伍。是年6月,刘一鸿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受命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学习。第二年春,学习结业返回部队,先后任二支队司令部参谋、教导大队大队长等职。
皖南事变后,刘一鸿奉命率教导大队东渡太湖、涌湖,保存革命力量。民国30年(1941)11月,塘马战斗后,任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参谋长。翌年8月又任该团副团长。其间,配合新四军六师,与敌作战30余次,战功卓著。民国32年初,刘一鸿率部多次击溃顽敌的重重围攻,重创敌军,转移进入安全地带。同年5月,四十六团在溧水新桥地区马桥村休整,21日刘一鸿在试炮中不幸左腿被炸断,因失血过多与世长辞,终年37岁。建国后,人民政府在刘一鸿家乡树碑立墓供人们凭吊。
刘杰枝
刘杰枝(1909~1983),当涂县杜塘乡坝头村(今属马鞍山市)人。民国27年(1938)9月参加革命,曾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学习。民国29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随部队在茅山一带打游击,参加过江宁赤山窦家边战斗和著名的黄桥战役。历任连队指导员、旅政治部秘书、旅教导队分队组织干事等职。民国32年春参加溧水、溧阳地区反顽战斗后调到横山地区,任横山县山西地区工委书记兼山西办事处主任,后任横山县副县长。
刘杰枝来到山西后,在朱门、濮塘等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组成山西游击连,发动群众拿出10余条枪和一部分弹药,趁夜晚袭击霍里伪警察所,缴获十几条枪。后又配合新四军主力,消灭大刀会薛津总坛,粉碎封建刀会策划的“万人暴动”阴谋。
民国34年(1945)10月,新四军渡江北撤。刘杰枝奉命留守,成立武工队,任武工队队长兼横山县留守处主任。当时横山情况变化很大,反革命势力卷土重来,大肆搜捕共产党人,政治上强制实行警管制,搞所谓的“一家通匪,五家连坐”,敌人还以悬赏大洋来换取刘杰枝的人头。一些党员、民兵干部被杀、被抓,刘杰枝的妻子徐承英也被敌人抓去严刑拷打,逼她把刘杰枝交出来。在当时的白色恐布笼罩下,凡是同刘杰枝有联系的人和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和监视,刘杰枝和武工队被迫转移到泗龙山区活动。刘杰枝利用国民政府搞减租减息,发动群众抗租,进行说理斗争。抗租胜利后,群众情绪很高,一些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刘杰枝依靠这些新生力量,把泗龙变成了革命的“小根据地”。尽管敌人把泗龙划为“匪区”,不发门牌,但群众照常和他秘密联系。经费发生困难时,他就和群众一起包山砍柴,并拦截敌人的税车以谋发展。长期艰苦的地下斗争摧残了刘杰枝的身体,民国37年冬,他患了严重的糖尿病并染上疟疾。夜间活动翻山越岭走不动路,战友们便背着他行军,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解放。刘杰枝在苏皖边区活动,为保存革命力量,发展地方党组织,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以后,刘杰枝长期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工作,历任苏南行署农林处秘书、江苏省稻作物试验场场长、苏州地区农科所所长、苏州专署科委副主任等职。他勤奋学习,钻研技术,努力掌握业务知识,较快地学会了俄语、英语和日语,曾翻译苏联农业科技资料在杂志上发表。1983年3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苏州逝世,终年74岁。
费明龙
费明龙(1911~1940),当涂县丹阳镇东库村人。少年时代读书,青年时期在丹阳镇教过书,当过店铺职员。民国26年(1937)底当涂沦陷,日本侵略者“烧光、杀光、抢光”的滔天罪行,激发了费明龙满腔的民族仇恨。民国27年6月,新四军二支队挺进江当溧地区,二支队三团团部设在小丹阳费明龙的家里。费明龙积极要求参加新四军,从此踏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中共江当溧县委副书记。同年冬,中共江当溧县委以小丹阳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为基础,组建成立“新编第二连”,费明龙任连长。新二连成立后,就象一把锋利的匕首,闪灼地插在横山地区。他们神出鬼没地袭击敌营,出奇不意地查捕汉奸,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费明龙对自己的部队和战友充满了深厚的阶级感情,在部队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先后卖掉自己家里的200多亩良田和镇上29间门面房屋,用以帮助部队解决困难,资助革命事业。民国29年3月,费明龙兼任县委军事部部长。6月,任江当溧三县抗敌自卫委员会武装动员部部长。7月,任江当溧边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主任。8月,国民党顽固派勾结日伪策动横山地区封建刀会一万余人,围攻中共江当溧县委及其地方武装,制造了血腥的“横山事件”,横山地区又一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反动派到处搜捕、杀害地下党员和抗日志士。为了迅速恢复横山地区的抗日活动,费明龙受组织派遣,与江当溧句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汪大铭,于9月30日夜来到横山脚下的山西地区。他将汪大铭安排在亲戚家隐蔽下来后,带着通讯员戴金山回到东库村。母亲看见儿子回来后,声泪俱下,拉着他的衣袖,跪在他的跟前说:“现在到处捉拿你,这次回家就躲起来吧,不要再离开家了,儿呀……”。费明龙果断地说:“家难国难压肩,保国才能保家,妈妈,请原谅我顾不了家了。”第二天通讯员叛变,带着伪自卫团长和区长等人闯进费明龙家,将费明龙带到江宁县横溪桥软禁起来。敌人软硬兼施,企图胁迫费明龙投降,但他正气凛然,宁死不屈。敌人早已密谋寻机杀害费明龙,曾被费明龙处决的恶霸地主张满的老婆黄春娟,拿出大洋50块,买通凶手张晋兴,于同年11月19日趁费明龙理发时,开枪将费明龙杀害,时年29岁。
夏定才
夏定才(1912~1941),浙江奉化人。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举办的“救亡人员训练班”。民国27年(1938)1月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同年6月随新四军先遣支队来到横山地区,受组织派遣在十七村(杜塘)、十八村(濮塘)一带开展民运工作。
在夏定才、潘田同志的艰苦努力下,濮塘一带的民运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纷纷建立。民国27年(1938)7月,濮塘农民抗敌协会成立;9月,中共濮塘支部诞生。与此同时,濮塘乡农会、经济委员会、动员委员会、青年抗敌协会、妇女抗敌协会等也相继建立。
民国28年(1939)8月,中共江当溧县委成立,夏定才任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同年冬,以小丹阳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为基础,组建成立“新编第二连”,他担任政治指导员。民国29年1月28日,他率领新二连夜袭凹山伪警察局,击毙日、伪军5人,生俘30余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3月,夏定才任中共江当溧县委书记。6月,任江当溧三县抗敌自卫委员会副主任。7月,任江当边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指导员。12月,江当溧、江溧句两个抗敌自卫委员会合并,成立代理政权机构——江当溧句四县抗敌国民总会,夏定才任主任。翌年8月,四县抗敌总会结束,正式成立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夏定才任县长。
民国30年(1941)9月15日,夏定才在湖熟镇丹桂附近的李家巷召集伪乡保长开会,意在争取两派乡保长为抗日出力。不料此事被日伪特务侦知告密,伪句容四区自卫团当即派兵包围了李家巷,夏定才因撤退不及被捕。敌人将他作为要犯押到句容城内。日军警备队以句容县看守所关押不严为由,特地将他提去审讯。夏定才在日军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一言不吐,最后牺牲在日军警备队的屠刀下,时年29岁。
夏辉
夏辉(1923~1985),曾用名夏修云,当涂石桥乡大夏村人。民国27年(1938)7月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长期从事部队机要工作,曾任侦察员、机要员、总参谋部第51研究所副所长,正师级。
夏辉幼年在家放牛,14岁在马桥读私塾。参加新四军后任二支队三营侦察员。民国29年(1940),随部队在深水天王寺同日寇正面交战,旋即转战到苏北,坚持游击战。先任文书,后转战苏中担任机要员、机要股股长。这期间,他参加反敌斗争,在苏中地区“七战七捷”的战斗中作出一定的贡献。民国37年担任机要训练队队长,后任第十兵团二十九军军部机要科科长,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5月随军南下福建,解放厦门。
全国解放后,调任福建军区机要处译电科科长,转任沈阳军区密码科科长。1955年,荣获三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60年,调北京总参谋部第51研究所担任器材处处长。1965年,第51所转到四川省成都市,1970年该所迁址重庆,夏辉任副所长,至1978年8月离职休养。1985年2月病逝于重庆。
高颂章
高颂章(1914~1939),浙江嘉兴人。自幼读书,少年时期曾在湖州大成纸号当过学徒和店员,后来又回嘉兴当小学教师。30年代初,高颂章就开始接受进步书刊的影响,同情劳苦大众,仇恨旧社会。民国23年(1934),他与同乡进步青年宋铭心等,自筹经费办起了《野烽》刊物,并组织中国诗歌会吴兴分会,写文章,作诗歌,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民国25年高颂章等因宣传抗日,遭国民党湖州保安司令部逮捕,直到“七七”事变后获释。出狱后,高颂章又返回湖州,继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6年秋,高颂章由李公朴介绍进入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学习。由于临汾局势紧张,入学不久学校随即疏散。在返回浙江途中,获悉粟裕率领的新四军在浙扛龙游停留,他立即前往找到部队,要求参军,获准后编入随军服务团。民国27年7月,新四军二支队到达横山地区,高颂章受组织派遣到小丹阳地区从事民运工作。8月,小丹阳各界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高颂章任副主任,后来又担任指导员。9月,高颂章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又接任中共小丹阳中心支部书记。民国28年7月,任中共江当溧工委委员。同年8月,江当溧县委成立,高颂章任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0月2日,高颂章带通讯员从新市去横山以东的桑园蒲、谢村一带找县委商讨工作,途经当博公路东庄段时,与一小队日军遭遇,在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25岁。
杨纫章
杨纫章(1919~1971),当涂县城关镇人。我国地理学界优秀的女教授,女科学家。青少年时代在南京女子中学读书,受“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影响,积极参加抵制日货等爱国宣传活动。抗日战争开始时,她高中毕业,考入中央大学地理系,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只身赴重庆入学。她在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中苏问题研究会”、“救亡工作团”、“救亡歌咏队”、“嘉陵合唱团”等学生团体,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民国30年(1941)大学毕业后,任新疆女子学院地理讲师。民国33年冬回到故乡,在当涂中学任教。民国36年应母校之聘,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工作。先后任中央大学地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兼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1956年,杨纫章参加了湘江流域调查,次年又参加浙江瓯江流域自然地理调查。1958年担任我国西南高山林区森林综合考察队自然地理组组长,赴马尔康及米亚罗林区进行科学考察。1959~1961年任青海柴达木盆地沙漠调查队队长,1964年任内蒙古草原调查队副队长,长期率队在沙漠和草原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迫害,1971年1月5日含冤而死,终年52岁。1978年7月,南京大学党委为其平反昭雪。
杨纫章主要著作有:《中国自然地理纲要》、《普通水文学》、《气象漫谈》、《长江》、《柴达木盆地》等论文、专著60余篇,100多万字。她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过小学地理教科书,参加过《辞海》编写工作,为《十万个为什么》丛书编写过条目。为《新华日报》、香港《大公报》撰写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科普文章,多次为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撰写地理科学讲稿。曾被选为江苏省科学普及积极分子,出席1956年全国第一次科学普及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中国科学院领导称赞她是“地理学界的穆桂英”,南京大学授予她“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吴江潮
吴江潮(1923~1943),原名吴家元,安徽青阳县木镇人。自幼读书,聪颖过人。民国26年(1937)由于家庭生活困难,高小毕业后便失学在家。次年在中共地下党员李景白的引导下,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任青阳县第一特种工作团儿童话剧队队长。在此期间,他经常赤脚穿草鞋在青阳城乡奔走呼号,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民国2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伪青阳县长莫寒竹到任不久,即强求全体特种工作团员集体加入国民党组织,遭到了吴江潮等大多数团员的坚决反对。在受到特务监视、停发补助费和对抗日救亡工作进行种种刁难的情况下,吴江潮立场坚定,继续勇敢地坚持斗争。在当时形势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吴江潮的父母迫切希望他能早日成婚。但吴江潮志在抗日救国,说服了父母和未婚妻,于次年3月毅然参加了新四军。由于在部队里各方面表现突出,不久就提升为连长。
民国32年(1943)7月23日,吴江潮所在的三连奉命由江苏溧水出发,到安徽宣城金宝圩等地恢复游击根据地,以沟通横山与宣当地区的联系。部队来到大官圩龙华、张村一带与大官圩办事处主任朱昌鲁、政委方休、当南自卫大队大队长陶家才取得了联系。次日,当地汉奸吴三瞎子将我部队行动情况向乌溪日军告密,下午6时许,当部队在稻场上集中准备转移时,突然遭到70多名日伪军的偷袭。吴江潮机智果断,沉着指挥部队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日军用机枪进行了一阵疯狂的扫射后,象疯狗一样扑进村庄,结果扑了个空,敌人大失所望,遂对赤手空拳的农民群众进行残酷的屠杀。在此情况下,吴江潮为了给群众报仇,果断指挥部队狠杀回马枪,当场击毙了1名日军小队长和数名伪军,解救了群众,严惩了敌人。7月29日中午,吴江潮和部队正在乌溪大江坝休息,准备次日到金宝圩去。汉奸吴三瞎子再次带领100多名日伪军前来偷袭。在情况十分危急的关键时刻,吴江潮率部顽强地阻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4次冲锋,杀伤了大量敌人。激战中,吴江潮腹部受了重伤,肠子流出腹外,他仍以惊人的毅力用手托着流出腹外的肠子继续指挥战斗。最后终因流血过多,当场壮烈牺牲,时年仅20岁。
陈能玉
陈能玉(1932~1989),出生于当涂县黄山乡一个农民家庭,小时给地主放过牛打过长工。建国后,担任过互助组长、生产队长、大队民兵营副营长及代理大队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热心集体事业,事事吃苦在前。1983年夏季,当涂遭受洪水侵袭,眼看生产队100多亩农田将被淹没,他巡查险要地段,带领6名青年,冒着生命危险跳进铁路涵道口,下草包堵漏洞。急流将他吸进涵道,从另一端冲出,他不顾伤痛又吃力地爬回来,挽着3个青年,筑成人墙,挡住急流,终于将洞口堵住。
1989年7月23日下午,黄山乡遭受特大暴雨的袭击,雨水淹没了数千亩稻田。他巡查各处涝情,发现头溪桥主干渠泄漏,干渠上游排出的洪水又倒回了水塘,水塘的水又漫向大片农田。大家虽极力挖土装包,不知从何处堵漏,只见浪花上涌反而厉害,说明洞口在不断扩大。在这十分危急关头,陈能玉手拿鱼叉跳进渠内,要亲自查明洞口何在。他的身躯在强大的旋流中摇晃着,非常危险,渠上面的人喊他赶快上来,但他为了彻底查明隐患,毫无惧色地向旋流中心潜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见老队长上来。闻讯前来的效百名群众,迅速截断水流,到处挖掘,始终找不到老队长。直到当年12月4日,黄山乡群众在冬修水利中才挖出了他的遗骸。
为悼念一心为公保护集体利益和群众财产,献出宝贵生命的陈能玉同志,黄山乡、县政府先后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市委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张四朗
张四朗(1892~1953),原名张景逊,学名张褆侪,因排行第四,习惯称呼四郎(朗),江苏武进县人。其父张金生是清朝末年的1名政府官员,死在汉口。民国元年(1912)举家迁到当涂,在城关孝廉巷买了30多间房子居住,人们称之“张公馆”。
张四朗20岁时就是青帮22香头(其兄张星侪即张景书,是青帮头),没有正当职业,专门以敲诈勒索为生。他经常与地痞流氓结伙,聚众闹事,赌博,抽大烟,打流混世,欺压百姓,胡作非为,是当涂城里有名的“浪荡公子”。
民国26年(1937)12月当涂沦陷后,日军扶助张四朗的哥哥张星侪担任当涂县维持会会长,张四朗依靠裙带关系,不费吹灰之力就当上保安课长职务。民国27年4月,张星侪升任日伪当涂县县长,张四朗也随之升为伪警察局长。张四朗当了官以后,利用职权大肆贪污,冒领薪饷,接受贿赂,巧取豪夺,大发横财,成了当涂城里名噪一时的暴发户。他先后购置耕地800多亩,不仅在南京买了房屋,还新建了1幢楼房,在贡院街开设了古董店。同时又到上海用10根金条在法租界巴黎新村租赁1幢洋楼。他家摆设富丽堂皇,红木床橱和樟木桌椅等贵重家俱都是地道的苏州货。他还雇了4名男女佣人,专门侍候他和家人。张四朗利用手中大量不义之财,派他的心腹周成德到省城和当时的安徽省长罗君强搞私下交易,终于在民国32年当上了日伪时期最后一任当涂县县长。
张四朗对共产党和抗日武装力量怀着刻骨仇恨。他一当上县长后,马上就控制了县保安队(自卫团),自任大队长,警保两队2000余人的武装由他直接调遣,全县的封建刀会等也归他掌管。他曾多次率领警、团两部伙同日军到大官圩、湖阳、江心洲、濮塘、横山等地,围剿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游击队,进攻抗日民主政府,杀害中共地下党员和抗日民主人士。
民国34年(1945)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流亡在宣城的当涂县县长储文朗回县接任,委任张四朗为县自卫大队副大队长。不久,国民党政府开展惩治汉奸活动,张四朗借治牙病为由逃往南京。张四朗潜逃之后省高级法院发出通缉令,县政府派人查封了张公馆。张四朗派人秘密地接走了妻子和儿子,随后逃往上海,化名张石才。在上海,通过关系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杨帆和民革领导人李济深,摇身一变,混入苏浙皖边区司令部。然而好景不长,粟裕发现了张石才就是张四朗。张四朗的伪装败露后,他又赶忙逃往北京,开了1个菜羹香饭馆,隐居下来。时值北京解放,张混到1950年夏天,终被我专政机关逮捕,押回当涂监禁,1953年伏法,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