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当涂为东晋、南朝、明初之畿辅,江左之胜地,古迹甚多。旧志记有宫阙2座、古城3座、楼阁亭堂馆宅75座、寺庙塔桥120余座,绝大部分湮没。下列为城关地区主要湮没古迹。
一、采虹桥
亦称下浮桥,始建何年无考,志载“唐邑令建亭其上,李白纪之姑孰亭”,可见唐时就有此桥。后废,明洪武二年(1369)复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乡耆张四聪修南北埠头石级,以便行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重建。民国19年(1930)已捐募置田108亩,为每年维修基金。1969年夏大水毁,同年9月拆除。
二、南津桥
亦称上浮桥、东采虹桥,明洪武二年(1369)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修,咸丰年间因兵燹曾移至上司渡口。光绪元年(1875)重修,有桥11排,船22只,桥夫14名。民国18年(1929),邑人吴竣捐田32亩作岁修资。1965年拆除。
三、凌云塔
在县城东南1公里凌家山巅(即凌云山)。明嘉靖年间在山顶建一石塔,后以基址不固而坍塌。万历四十年(1612),巡按骆骎曾、知府胡尔慥创建砖塔,与黄山塔、金柱塔相鼎峙。塔中窒实,不便登蹑。清宣统三年(1911)六月大风雨,塔全圮。
四、夫子庙
位于县城内东南方向(今县人民电影院至南城河一片场地),约3600平方米。主建筑大成殿为3大间,殿正中供至圣先师木主(即牌位),后面是孔子雕像。东配位是复圣颜子、述圣于思子;西配位是宗圣曾子、亚圣孟子。两侧供列12哲位,东哲位是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西哲位是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颛孙子师、宋儒朱熹。殿上方悬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奉颁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殿前露台为石砌雕栏,台下有4株参天古柏。左右翼庑房各12间,供祀历代贤、儒123位,庙门3扇,左右为翼门。二门外两侧竖立诸碑记,离庙门10余步外有泮池,跨以3座石桥。东西丰碑2块,诗记并佳,书法遒劲,为临川吴宣手笔。门左有土地祠,敬一亭。亭左树棹楔,旧称龙门,上悬匾额“名教乐地”,为出入由路。泮池前,为石柱棂星门,两侧翠柏森森,周围绕以宫墙。南端是照屏,抵南城垣。民国25年(1936)县志稿记载:“西庑倾圮,泮池湮塞,龙门、宫墙、照屏俱废。”此后,辟为体育场。建国初期,广场南面设粮库基地。以后,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均先后迁此。1953年拆大成殿建电影院。
五、城隍庙
在县城东北隅(今解放军八六医院内),祀府城隍、县城隍之神,每年春秋二仲同祭于山川坛。明洪武元年(1368)定封号,府曰“公”,县曰“伯”,加城隍神以王爵称“承天鉴国英烈王显应之神”。后革去封号,只称府、县城隍之神。清康熙十一年(1672),乡耆鲍一鳌重修,置仪仗卤簿,隔年兴赛城隍会;二十年(1681)乡耆金镜等募捐买街南民房建戏楼1座;三十二年(1693)邑生张名著修建庙门3间,乡耆张四聪捐建大堂前卷棚3间,咸丰年间毁。同治五年(1866)邑人孙瀛洲倡捐重建后5间;同治八年(1869)曹本贵、朱士英等相继募建阎王十殿、庙门、回廊、厢房;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庙门、戏台。光绪年间重修大殿,另置县城隍庙在府城隍庙东。县令谢维喈倡捐新建后三进,中供神像,前进头门各3间。民国12年(1923),邑人王大钧重修并建卷棚。建国后,废神祭活动,拆除庙内神鬼塑像。1953年两城隍庙作为医院库房。
六、化城寺(见第二十三篇《李白与当涂》)
七、报恩光孝禅寺
俗称南禅寺,在城南(今团结街小学地址),南寺巷由此而来。据传唐贞观二年(628),民户崔氏院中生有骈竹,当作佛门之兆,遂舍家做寺院,称骈竹院。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改称“报恩光孝禅寺”。乾道年间,僧景华重建殿堂楼阁。明崇祯六年(1633),大殿及宏音阁遭毁。清顺治十年(1653),郡绅钟斗倡募重建大殿及大悲阁。清顺治十八年(1661),僧大拯募众金重修,立一碑于佛殿西廊,嵌壁间,明镜如拭。
八、长江水师提督署
清同治九年(1870)建署于当涂县城东十字街,原为县署并卫地旧址(今当涂饭店地带),提署街由此得名。署衙规模甚大,辕门东西各1座,左右牌坊各1座,照壁墙1面,鼓亭东西各1座,头门3间,旗牌厅左右5间,仪门5间,左右军械库各5间,东西庑各10间。大堂5间,二堂5间,左右侧屋各5间。三堂5间,楼厅5间,其东为签押房两进5间,其西为花厅5间,戏台3间,再西为花园1所,又西首为演武厅3间,其余侧屋若干间。宣统三年(1911),革命军起,提督不守,仅存空署。民国元年(1912),李燮和为长江水师总司令,继而黄汉湘为总稽查,自后改为长江巡阅使行署。民国初期,南北交战,军队过住繁杂,破坏较多,倾坍日甚。20年代,作为教养院。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