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舞蹈
西周时期,淮河两岸人民的乐舞活动就非常活跃。居住在淮河中、下游的“淮夷”,江、沱、汝、汉之间的“南方诸国”,乐舞艺术丰富、活泼,风格豪放、粗犷。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安徽长期处于分裂、战乱之中,百姓大量死亡、外逃,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濒临绝迹;而贵族、豪富和知识分子中的舞蹈活动却很活跃;同时,由于大规模的北方人口迁入安徽,淮北人民徙往江南,出现多种风格舞蹈流入的情况。唐以后,节令习俗、迎神赛会、宗教、祭祀活动都掺入各种形式的民间舞蹈,形成规范,有的一直延衍至今。这期间闽、苏、浙、赣、鲁等地民众又一次大批迁入安徽,再次出现民间舞蹈流入的情况。安徽舞蹈的历史说明政治形势的治与乱,会影响民间舞蹈的兴与衰;但动乱中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促使舞蹈艺术交流和某一方面的发展。宫廷的上层人士的乐舞和民间舞蹈活动在同一时期内的发展有时是不同步的。由于宫廷的采集、富豪的享乐需要,会有一部分专业乐舞伎人,发展着舞蹈艺术,而民间的舞蹈活动都处在枯萎和低谷的境地。
民国29年(1940年)后,少数城镇的中小学里一度流行过校园舞蹈《渔光曲》、《小小画家》等。一般在学校的联欢会上由学生表演,载歌载舞。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安徽的舞蹈事业进入一个完全崭新的历史阶段。舞蹈事业和其他文艺事业一样遵循党制订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文艺思想。这些方针和政策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舞蹈又必须符合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具有写意和抒情的特点,注意发挥它的娱乐功能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党和政府重点抓好人才培养和作品创作两项基本建设,同时形成群众业余舞蹈活动和专业舞蹈事业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局面。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北方老解放区的干部南下,把北方的腰鼓和秧歌带进安徽,很快在全省流传开来,有力地推动了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和专业舞蹈演出。1956年安徽省歌剧团建立。之后蚌埠市、淮南市文工团等相继建立。1958年又建立了安徽省艺术专科学校舞蹈科。从此一个包含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的专业舞蹈队伍形成,居于全省舞蹈事业的主导地位。除担任专业舞蹈表演、创作、教育的任务之外,还承担群众业余舞蹈活动的辅导工作。
70年代以后,各地市都成立了文工团,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多是反映工农兵生活,强调表现革命的激情和舞蹈艺术的革命化和教育作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的、多样化的、强调艺术性和突出舞蹈艺术规律的创作思潮成为舞蹈创作的主流。舞蹈创作呈现出非常繁荣的景象。
1983年以后,民间舞蹈活动又一次活跃,怀远县农民花鼓灯艺术团取得成功,被安徽圣泉啤酒集团吸收为该集团专业的艺术团,成为全省第一个专业的企业艺术团,这种企业文化的新事物,引起全国舞蹈界的注意。为了推动创作,提高舞蹈编导人员的素质,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组织舞蹈编导讲习班,聘请国内著名舞蹈编导讲学。
1953年起在报刊和会刊、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介绍安徽的民间舞蹈和加工整理民间舞蹈的经验。1955年起出版安徽省民间舞蹈专辑。现已出版民间舞蹈资料、论文集、花鼓灯歌舞剧剧本等共10部。摄制民间舞蹈电影两部,花鼓灯歌舞剧电影一部,花鼓灯资料片一部。1982年8月进行《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的编写工作,1987年12月完成全书稿本资料的编写。同时搜集到一批民间舞蹈的录像、照片、文字资料,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民间舞蹈艺术档案。
少儿舞蹈作为一个舞种,发展很快,在组织机构上已具有规模,自成体系。各市建有少年宫,少年宫有专职舞蹈教师、编导,有固定的舞蹈训练和舞蹈演出活动。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和各地的师范学校,都有专职舞蹈教师授课,为各幼儿园和少年宫培养师资。少儿舞蹈教育和演出活动得到各级教委、共青团、妇联和文化部门极大地关注。创作的节目《骄傲的0》、《淮北妞》、《妈妈去玩灯》、《小武伞》等在全省、全国获奖。
二、曲艺
安徽曲艺约有60多种,其中在全省各地形成的,流行时间久远而衍变具有地方特色的有20多种。大曲种如安徽大鼓于明末清初,由词话结合地方锣鼓乐而衍变的地方独有的曲种之一。与安徽大鼓并著称于时的有安徽评书,艺人向来认为它们是曲艺姐妹之花,因又称“评、鼓书”,听众称其说书艺人为“评鼓艺人”。大鼓为安徽土生土长,评书虽很难说起源于安徽,但它至少明代起,即在安徽广泛流传。中型曲种如淮词,它在安徽所有水域生根开花,影响遍及江淮。其他如琴书、坠子、相声等,虽从外地流入,但在安徽流行时间长,不仅为江淮群众喜爱,而且在全省有深远影响。此外安徽地方产的一些中、小曲种,如泥簧调、凤阳花鼓、锣鼓书、四弦书等,皆具有地方特色。
安徽曲艺作品,包括现代创作改编的和传统改编整理的,其长、中、短篇目近千个。其中最长的多来自说部,如《三国》、《水浒》等。中篇多来自民间故事传说,如《休丁香》、《孟姜女》等。短篇传统作品多为书帽子;余皆新创作,其演唱形式大多是快板、相声、锣鼓书、山东快书等。改编作品,有古代和现代的,大多主题鲜明。如《西安和蒋》、《红灯记》等,皆直接反映抗日战争题材。建国后新创作的作品,内容大多反映生产建设的成就和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曲艺理论著述极少;出版集子和刊物多以作品为主。
全省尚存的曲艺团体有140多个,演出场所100多个。
三、杂技
今安徽境内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就有杂技演出。宋共公自睢阳徙相子城(今淮北市),至第三代宋元公曾召来杂技艺人表演。汉代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杂技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时期。东汉末年群雄纷起争霸。据《三国志·魏志》记载,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爱文好武,而且对各种游艺也很有兴趣。曹操曾整编各种杂技、增加马戏节目,并把奇能异术的方士集合起来。宋代是杂技艺术从宫廷走向民间的转折时期,“勾栏”、“瓦舍”,就是各色艺人包括杂技在内的表演场所。安徽地处南北交通要冲,汴梁(开封)和临安(杭州)是两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些艺人经过安徽境内,流浪城乡献艺卖艺,被称为“路岐人”。他们的流动演出,当时在社会上习惯称为“打野呵”,这些路岐人也曾在江淮两岸留下足迹。
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早已运用了杂技的表演手段。清代兴起的徽班就有身怀绝技者加入,即使在民间地方戏曲中也不乏杂技表演。
清末至民国时期杂技在安徽民间流传,尤其是淮河两岸的广大农村,成为贫苦农民外出谋生的方式。产生于清代的猴戏,当时以安徽凤阳、河北吴桥最为流行。今天利辛县成为全国出名的猴戏之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扶持下,杂技获得新生,全省民间杂技队伍迅速发展壮大。1949~1955年,先后成立了宿县钢铁马戏团、大众马戏团等10余个杂技、马戏演出团体。他们都是民间职业表演团体,是在民间杂技、马戏活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56年12月安徽省杂技团成立,这是在著名杂技艺术家曹鹏飞率领的北京青年杂技团的基础上建立的。接着相继成立了安庆专区和芜湖专区杂技团。从此,结束了安徽没有国家办的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的历史,杂技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登上了人民艺术的殿堂。安徽杂技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59年安徽省举行首届杂技会演,这是建国10年安徽杂技艺术成就的一次检阅。演出的节目以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为主要特征,并在这个基础上对高难技巧的追求。省杂技团的《单杠》是曹鹏飞及其兄弟具有北派风格的杂技节目。安庆专区杂技团演出的《双层双飞燕》,构思严谨、技巧难度大,表演优美。首届杂技会演不仅在杂技艺术上取得丰收,而且思想作风上有良好的表现。
为加强杂技艺术事业的发展,使省杂技团成为一个大型演出团体。1960年10月灵璧县杂技团合并到省杂技团,节目有了新的发展和丰富,排练了一批高空节目,同时发展了驯兽节目,后根据文化部禁演猛兽节目的通知而停止。
在安徽省杂技团的影响下,安庆、宿县、蒙城等地专业杂技团采取大篷演出和组成小分队到全国各地和深入城乡为广大群众演出,这期间杂技演出十分火爆。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杂技事业倍受摧残。1972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要恢复传统杂技节目”的指示,全国抽调6个杂技团到北京会演,选拔出国节目。周总理的指示给杂技带来生机,安徽专业杂技团很快恢复一批传统节目。1976年3月在北京举行全国杂技调演,《单杠》、《吊环》等节目受到好评。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党的文艺方针的正确贯彻,杂技再次获得新生,省内各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逐步恢复。1977年11月由文化部、对外贸易部等部委负责人来合肥市看安徽省杂技团演出节目,由于演员年轻整齐,综合艺术水平较高,被选中参加当年的“广交会”演出,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这次成功的演出,为安徽省杂技艺术步入对外文化交流,向国外传播,作了舆论准备和节目准备。1979年10月,省杂技团受文化部派遣,出访西非6国,成为全省第一个出国访问的大型艺术团。从这以后,安徽省杂技艺术不仅省级杂技团出访,还有地、市级杂技团也接着出国演出。
1982年3月,安徽省杂技艺术协会成立,这是安徽省杂技有史以来成立的第一个组织。协会的建立对于团结全省杂技艺术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繁荣发展杂技艺术起到重要作用。
全省杂技、魔术艺术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很大发展。在全国第一届杂技比赛中,安徽省杂技团的《大跳板》、《高台定车》双获铜牌,魔术《变彩灯》获鼓励奖。
安徽杂技自80年代以来不仅在国内取得好成绩,同时多次参加国际杂技比赛。1987年首次代表国家参赛的《女子排椅》夺得巴黎国际首届“未来”杂技大赛金奖中的首奖。李青等3人表演的《高台定车》获得巴黎国际“明日”杂技大赛银奖第一名。安庆市杂技团许梅花表演的《滚杯》于1991年初参加第14届法国巴黎国际杂技大赛勇夺金奖的首奖——法兰西总统奖,为安徽文艺界创造了一个辉煌业绩。
据统计,1979~1990年安徽共有近30个团队组500多人次到2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演出。富有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的杂技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欢迎。通过演出增进了友谊,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