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社学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小学性质的地方学校。当涂的社学,由县令邓光祚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呈请巡按御史通令全县各乡镇兴办。先后开设22所,其中16所在当涂县城内和城郊,另6所分别设在姑孰乡(今黄池镇)、慈湖乡、化洽乡(在县北15里)、永保乡(在今新市乡范围)、薛店市(今薛津镇)、湖阳乡。校舍或利用庵观,或自立馆塾。官方制定《蒙养规条》下发各校,令师生遵行。学生在学校学习,既记诵章句,又接受孝悌忠信的训条,每年一考。社学师生都免除差役。后社学陆续停办,时间无考。
二、义学
当涂义学,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奉抚院文设立,资金由县捐助。初设时,校址无固定场所。乾隆元年(1736),知县荆迨韩捐银80两,买北门内街西民房1所4进19间作义学校舍,教师的修脯都由历任知县捐备。知县令县学教官每月农历初一,对在学生童讲说律令,要求生童知戒避,遏止邪念萌生,督其遵守伦理道德和法度准则,崇尚节义,讲求实学,排斥浮华。每月要对生童进行课试,试卷送府评阅。清晚期后,义学逐渐衰落,至民国时废止。
三、私塾
民国之前,当涂私塾情况无考,民国9年(1920),全县有私塾437处,塾童4362人。当时塾师中虽不乏通儒硕士,但以平庸糊口营生者为多。私塾的教学内容各地不一。一般是对蒙童授以《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授以《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基本上是因材施教,让其学对对子、做作文、作诗填词。有的塾师也兼授数学、常识等。民国11年,当涂成立私塾改良会,改良效果甚微。民国19年全县私塾达500所以上。民国24年,全县私塾减少到274所,其中改良的仅有29所。解放初,当涂尚有少数私塾存在。
上一篇:第二节 书院
下一篇:第一节 学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